直腸息肉患病率可通過排便習慣來降低!

結直腸癌的發生與結直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密切相關。結直腸息肉患者常有排便習慣改變的表現。

目的:分析排便習慣改變人群的結直腸息肉患病率及其臨床病理特點,以期指導此類個體的干預和治療。方法:收集 2009—2012年因排便習慣改變至上海瑞金醫院盧灣分院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對其息肉檢出率、病理類型和分布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共6204例患者入選 ,結直腸息肉檢出率為 32.2%(1997例),男性檢出率顯著高於女性(38.8%對26.2%,P<0.01)。有病理記錄的息肉共 3041枚,其中腺瘤性息肉="" 1798枚="" (59.1%),增生性息肉592枚(19.5%),炎性息肉554枚="" (18.2%),腺癌="" 83枚(2.7%),227枚(12.6%)腺瘤性息肉伴有低級別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息肉、腺瘤、腺癌分布於肝曲遠端者均在="">

結論:排便習慣改變人群的結直腸息肉患病率較高且以腺瘤性息肉為主,病變多位於肝曲遠端。對此類患者應儘早行全結腸鏡檢查/治療,從而有效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

結直腸癌為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分居第三和第五位 。結直腸癌的發生與結直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密切相關,息肉一腺瘤一腺癌的結直腸癌變模式已得到廣泛認可。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直腸息肉和結直腸癌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結直腸息肉患者常有排便習慣改變的表現,本研究通過分析排便習慣改變人群的結直腸息肉患病率及其臨床病理特點,以期指導此類個體的干預和治療,進而降低結直腸癌發生率。

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收集2009年 1月 一2012年 12月因排便習慣改變至上海瑞金醫院盧灣分院消化內鏡科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排便習慣改變定義為排便伴有腹痛、腹脹、排便頻率改變,糞便性狀改變、便血/隱血陽性等。根據既往檢查結果排除結直腸腫瘤、結腸息肉病、炎症性腸病患者。對人組患者的息肉檢出率、病理類型和分布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

二、結腸鏡檢查

入組患者均行充分的腸道準備,以 Fujinon電子結腸鏡行全結腸檢查。由內鏡專科醫師仔細觀察結腸黏膜,並行相應活檢和治療。息肉數量統計時,脾曲息肉計入降結腸,肝曲息肉計人橫結腸。單發息肉指只有單個息肉;多發息肉指單次結腸鏡檢查有 2個或 2個以上息肉,或 2次結腸鏡檢查檢出不同部位的單個息肉。

三、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0.0統計軟體,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採用 x檢驗,P<>

結果

一、一 般資料

共6204例排便習慣改變患者入選本研究,行結腸鏡檢查 7538例次;其中男 2937例,女 3267例 ,年齡 18~87歲,平均(56.6±17.5)歲。1997例(32.2%)患者檢出結直腸息肉,其中男 1 140例,息肉檢出率為 38.8%,女 857例,息肉檢出率為 26.2%,男、女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單發息肉 1025例(51.3%),多發息肉972例(48.7%="">

二、息肉病理類型

有病理記錄的息肉共 3410枚,其中腺瘤性息肉 1798 枚(59.1%),增生性息肉592枚(19.5%),炎性息肉 554枚(18.2%),幼年性息肉 1枚(0.03%),腺癌 83枚(2.7%),類癌 11枚(0.4%),脂肪瘤 2枚(0.07%)。腺瘤性息肉中227枚(12.6%)伴有不同程度的上皮內瘤變,其中204 枚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LGIN),23枚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HGIN)。

三、息肉分布

3410枚結直腸息肉的具體分布情況見表 1。息肉多分布於肝曲遠端,佔87.2%(2651枚),腺瘤、腺癌的分布與息肉總體分布基本一致 (腺瘤:肝曲遠端 85.3%,1534枚;腺癌:肝曲遠端 81.9% ,68枚),升結腸息肉為腺瘤性的比例最高(71.4%),類癌均分布於直乙狀結腸。

討論

結直腸息肉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除遺傳和炎症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亦與結直腸息肉的發生有關。一項關於生活方式對結直腸息肉影響的研究 顯示,吸煙、肥胖、不規律使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s)、喜食紅肉、低纖維飲食、低鈣飲食分別與結直腸息肉的發生風險獨立相關,危險因素數量越多,腺瘤發生風險越大。

國內數項病例數較多(大於 1000例)、關於行結腸鏡檢查者結直腸息肉發生情況的回顧性研究 顯示,結腸鏡檢查者的結直腸息肉檢出率介於 7.5% ~36.7%之間,男性檢出率高於女性,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以中老年居多,檢出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息肉多發生於左半結腸,多數文獻中息肉以腺瘤性為主,亦有以增生性為主者,息肉癌變率為6.1% 一9.8%不等;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便血、腹痛、腹瀉、便秘、腹瀉便秘交替、腹脹等。各文獻報道的息肉檢出率差異較大,可能與內鏡檢查技術以及息肉患病率的地區差異等有關。

鑒於結直腸息肉患者多有便血、便秘、腹瀉等排便習慣改變表現,對於因排便習慣改變而就診者,應考慮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本研究對 6204 例此類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

改變表現,對於因排便習慣改變而就診者,應考慮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本研究對 6204 例此類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該組人群的結直腸息肉檢出率為

32.2%,高於上文提及的多數結腸鏡檢查系列患者的息肉檢出率 ,男性檢出率顯著高於女性(38.8%對 26.2%),腺瘤性息肉佔59.1%,87.2%的息肉分布於肝曲遠端,均與既往文獻報道相符。3.1%的息肉病理類型為腺癌(2.7%)或類癌(0.4%),腺癌亦主要分布於肝曲遠端(81.9%),類癌均分布於直乙狀結腸。本組患者升結腸息肉為腺瘤性的比例最高(71.4%),且有研究 發現女性更易發生右半結腸息肉和腫瘤,提示對右半結腸的檢查應更為耐心、細緻,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因該部位的病變往往會因結腸袋、殘餘糞便等而被遺漏。

綜上所述,排便習慣改變人群的結直腸息肉患病率較高且以腺瘤性息肉為主,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病變多位於肝曲遠端。對此類患者應儘早行全結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息肉,應予積極治療,可採用內鏡套扎術、內鏡黏膜切除術(EMR)、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等,從而有效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

要是息肉比較嚴重呢,建議及時就醫。如果息肉較小,又不想做手術的話,為大家推薦一款可以去根的葯食兩用的散結化瘀作用的中藥調理製品,叫息肉凈。


推薦閱讀:

直腸滴入療法1
預防結直腸癌:請管住嘴!
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主要癥狀是什麼?
這幾種大便習慣改變,就要警惕結直腸癌了!
川人口味重?提防結直腸癌

TAG:習慣 | 排便 | 息肉 | 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