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膝骨關節炎纏上身
06-28
春暖花開,天氣潮濕,許多中老年朋友感到膝關節酸痛,上下樓梯困難,甚至出現關節腫脹,行走不便等。出現以上癥狀的患者多為膝骨關節炎,這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其一,年齡。通常,女性自50歲開始出現癥狀,到六七十歲,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將此病稱為成人病或老年病。所以,隨著社會的老齡化,患者的數量將不斷增多。男性中則以60—70歲年齡段發病人數居多,其患病時間較女性約晚10年。其二,性別。患病率女性比男性高4—5倍。主要原因是:受女性激素的影響,女性比男性肌肉少且弱。加之女性的肥胖傾向多。其三,肥胖。這也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因素。為了要支撐住重的身體,膝蓋的負擔勢必會加重。據研究,體胖的人其關節軟骨的磨損是從承受體重壓力多的關節內側開始的。一般患有膝關節病的人,一活動、一走路就疼痛,於是,活動量就相應地減少,繼而因活動不足而導致體胖。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應注意防止肥胖。其四,年輕時受過傷,例如膝蓋及其周圍部位的骨折、半月板及韌帶受損等。還有為鍛煉身體而反覆過量地爬樓梯、爬山所造成的慢性損傷也是該病年輕化的一個原因。膝骨關節炎可分為三期:初期、中期和後期初期:無強烈的自覺癥狀,發展緩慢,發病時間不明。變形性膝關節病隨著病情的發展,上下台階、外出步行,以及站立就座等日常活動受限,行動不便。不過,這類情況並非一下子就嚴重的,通常要經過多年的緩慢發展過程。膝關節病最初期的癥狀是「清晨一開始活動時膝蓋發硬」,這種膝蓋發硬的感覺只是在清晨活動開始時的4—5分鐘以內,多數人白天無任何不適感。於是,患者本人並不在意。這個階段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有的人l—2個月,有的人則持續數年。時而緩解,時而又出現。中期:癥狀不易去除,有明顯的痛感腫脹發熱膝關節內積水。由於痛得厲害,諸如正坐、深度彎曲及下蹲等姿勢基本上做不到。還有上下樓梯時也疼痛,特別是上樓比下樓更痛。平時則拖著腿走路(跛行)。後期:疼痛加劇,影響日常生活。即行走、正坐、下蹲、上下樓、上下車等行動大受限制,而且社會活動也受到影響。它不只是表現在肉體的癥狀上,在患者的精神方面也同樣會出現異常。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好 出現相關癥狀後,如何能夠診斷是否患上膝骨關節炎呢?徐佳介紹,檢查診斷該病有如下方式:(1)X片可以清楚拍攝到關節部骨質的變化情況;(2)核磁共振檢查可觀察關節內部半月板及韌帶、關節囊情況是否有積液等;(3)血液檢查可做鑒別診斷。治療方面則分為手術及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即膝關節鏡下探查並清除術,以及膝關節置換術。非手術治療則以中西醫結合療效較好。中醫治療:(1)針灸選穴:犢鼻、足三里、血海等穴針刺並加灸,也可在選穴上刺血拔罐;(2)中藥活血化淤溫經祛濕方內服,也可外用熏洗。西醫治療:(1)物理治療:熱療、水療、紅外線等;(2)口服氨基葡萄糖以促生滑液潤滑關節,疼痛甚者可服用鎮痛葯以緩解疼痛。預防該病重在控制體重 防勝於治,那麼該如何積極預防這一疾病呢?徐佳表示,首先,要控制體重或減肥。肥胖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一旦超過標準體重就應積極減肥。體重下降後能夠防止或減輕對關節的損害,並能減輕患病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其次,要及時和妥善治療關節外傷、感染、代謝異常等原發病。最後,生活中注意補鈣,應以食補為基礎,要注意營養的平衡,多食奶製品(如鮮奶、酸奶、乳酪)、豆製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金針菜、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帶、魚、蝦等海鮮類。同時應多見陽光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健身的靠牆靜蹲,關節會受傷嗎?
※膝關節養生
※從肩關節看痛麻評估檢查思路
※肩關節常用家庭訓練法——圖文並茂,一看就會!
※艾瑪,胳膊抬不上去!肩關節又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