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互動
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1.社會互動必須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人之間。
2.個人之間、群體之間只有發生了相互依賴性的行為時才存在互動,並不是任何兩個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會互動。
3.社會互動以信息傳播為基礎。
4.社會互動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的。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具有不同的意義。
5.社會互動可以是面對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對面的場合下發生。
6.社會互動還會對互動雙方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並有可能對社會環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們的互動往往遵循一定的行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動結構。
摺疊 編輯本段 獨特意義社會互動是研究社會學的基本分析單位之一,是微觀社會學的主要課題。它是個體層次和社會結構層次以及文化層次的中介,是由個人走向群體甚至更大社會組織制度的轉折點。
摺疊 編輯本段 產生與實質(符號互動論的角度)
喬治.H.米德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發現,人類心智的發展、"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社會組織與制度的建立,是社會互動的主要過程,也是社會互動產生的主要條件。
社會互動的起點,是在人類心智發展基礎上形成的"自我互動"。"自我互動"即"主我"與"客我"的互動。作為一種社會過程,"自我互動"反映的是從"主我"到"客我"的反思過程,有無這種反思是區分人類的行為和動物行為的主要標誌。從總體上看,"自我"不僅是社會互動的產物,而且是"主我"與"客我"在互動中不斷展開的過程。從根本上講,沒有群體互動,就不會有自我互動。對行動者個人來說,群體互動既是互動的前提,也是互動的必不可少的環境和情境。互動的實質在於:無論是自我互動還是社會互動,都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往返活動,都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語言在內的"符號"。因此"符號互動"是社會互動的主要形式。
摺疊 編輯本段 互動要素(符號互動論的角度)
構成社會互動一般要具備以下三個因素:
(1)必須要有兩個或以上的互動主體
(2)互動主體之間必須發生某種形式的接觸
(3)參與互動的各方有意識地考慮到行動"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摺疊 編輯本段 主要理論社會互動沒有一個統一的互動理論。
在歐洲,德國的齊美爾被認為是歐洲第一位互動理論家。他認為社會學的研究
社會互動對象應是與互動內容相對應的互動形式,並對社交、統治與服從、衝突與凝聚等具體互動形式做了詳細的分析。他的研究也影響了美國社會學家。
在美國,作為早期人類互動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喬治.H.米德的研究重點是行動--某個人在某種情境下的全部反應。按照米德的觀點,人類反應與動物反應不同,我們在作出反應之前要進行有意識的思考。而且人類擁有自我--一個我們與之交流的內在的"人",就像我們與別人說話一樣。米德把與我們自己交流的行動看做人類意識的最重要的特徵。他強調人類互動是以為文化所定義的符號的意義為中介的。人類互動是基於有意義的符號之上的一種行動過程。
摺疊 符號互動論是指強調符號和意義在人類互動中之重要性的一種社會學理論,由米德創始。H.布魯默,米德的學生,總結了互動論的三個原則:(1)根據我們對於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我們對之採取行動(2)我們對於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3)在任何情境下,這一解釋過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說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擔別人的角色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情感--內在闡釋過程,我們與我們自己交流。
許多活動是常規性的,並涉及我們無意識中獲得的且想當然的許多定義。我們的共享定義指導著人類活動,甚至當這些定義與客觀現實不一樣時也是如此。
有時,社會情境的定義並不很清楚,通過互動,一個人可以領會期待和被期待。
有時,習慣性行為發生變動,人們對某種情境的定義也有可能變化,這些變化常常在實質性問題上為社會價值觀的未來重大轉換奠定了基礎。
批評者認為,該理論僅僅關注個體互動方式,造成一種個人擁有無限自由的錯誤印象,忽視了社會結構、社會歷史、社會經濟對我們的約束。
後來布魯默、庫恩等人發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別建立了芝加哥學派和衣阿華學派。(1)芝加哥學派:人文科學方法,人的行為無法預測、非決定性的,互動是一個角色創造的過程,主張用生活史、自傳、日記、信件等,進行個案研究、非結構訪問。(2)衣阿華學派:實證主義方法,人的行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決定的,根據個體的參照群體,可以預測其自我評價,並進而預測其行為。互動是一個角色扮演的過程,用問卷或態度量表來測量人們的自我概念,試圖將互動理論操作化。
摺疊 本土方法論(又稱常人方法學、民族方法論)是分析人們在日常社會互動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規則的一種社會學方法。按照本土方法論者的觀點,所有日常社會互動都遵循著某些背景假定或"規則" ,這些假定或規則形成了有序溝通的基礎。違規試驗已經表明了各種背景假定在人類互動中的重要性。在這種實驗中,實驗者假裝並不明白談話背後沒有明說的一些假定。
許多主流社會學家認為,對於社會學的一些主要(宏觀)問題--如社會設置的特性以及社會中的權利運用等--而言,本土方法論差很遠。但本土方法論正是把揭示社會交往的各種規則作為其中心目標的。
摺疊 角色理論角色和互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動雙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規範進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調,就可能中斷或改變互動的方向。互動還有賴於人們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這使人們能夠辨別和理解他人,預知他人的反應。另一方面,沒有另一方來互動,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條件。
實際上,角色理論和符號互動論的聯繫非常緊密。
摺疊 擬劇論艾文.戈夫曼關於人類互動的研究被稱為擬劇論,這種理論把人們看成是戲劇中的演員,它宣稱人們是在按照社會劇本的要求扮演各種角色,並且人們的表演要接受觀眾的評判,觀眾對於可能解釋演員真實性格的某些過失非常警惕。這種角色表演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現,
社會互動即向別人表現我們自己,以便他們能夠按照我們的願望看待我們,誘導他們做出我們期望的行為。人們的行為既包括"前台"行為,又包括"後台"行為。前台行為針對的是他們並不熟悉的一般觀眾,後台行為則是針對親密朋友的。在有些情況下,人們組成劇班以表現某種印象。當印象或形象遭遇別人挑戰時,通常會導致尷尬,表演者的尷尬也伴隨著觀眾的尷尬,觀眾通常"有意忽視"表演中的過失,為表演者保全臉面。
批評者認為,1)該理論過於靜態地考察自我,有時,和不同的他人在一起的自我也不一樣,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互動中儘可能製造出最好印象,2)人們並不總在操縱社會,演戲,有時人們也努力誠實、真實地表白自己。對此戈夫曼也樂意承認印象管理只是社會現實的一方面。
摺疊 參照群體理論"參照群體"是指個體在心理上所從屬的群體,是個人認同的為其樹立和維持各種標準、提供比較框架的群體。個體將其參照群體的價值和規範作為評價自身和他人的基準,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價值觀的依據。一個人的參照群體與他在行政上、組織上或地位上所從屬的群體可以使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該理論揭示了非面對面的人際接觸對個人行為的制約作用,反應了個人與群體的互動的特殊方面。對個體來說,參照群體一是規範-對內化價值標準,形成社會態度有重要影響(和某群體認同-熟悉該群體規範-強化或削弱與其他群體的認同),二是比較-群體是個體對自我、他人進行評價時所採用的比較性標準。
該理論研究個人的客觀社會地位與其社會觀點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心理機制的工具,是探明個體動機與社會結構之間相互作用機制的工具。
摺疊 社會交換論
著眼於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顯行為--代價和報酬。認為社會互動的實質是人們交換酬賞和懲罰的過程。交換行為存在於包括友誼、愛情在內的多種社會關係中。涉及內容非常豐富,介紹幾個有關命題:
(1) 成功命題:一個人某種行動越經常得到報酬,越願意從事。
(2) 刺激命題:若某特定刺激的出現曾經成為一個人行為得到酬賞的原因,那麼現在的刺激越是同過去的相同,越可能採取此類似行動。
(3) 價值命題:一種行動對某人越有價值,那麼他越有可能採取該行動。
(4) 剝奪-滿足命題:某人在近期內越是經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賞,隨後同樣的酬賞對他越沒價值。
(5) 侵犯-贊同命題:A.當某人的行為沒有得到預期的酬賞或得到未估計的懲罰時,他將會被激怒,並可能採取侵犯行為,所預期的酬賞變得更有價值。B.當某人的行為獲得了預期的酬賞甚或大於預期的酬賞,或未獲預期的懲罰時,他會很高興,並可能採取贊同行為。該行為的結果變的更有價值。
酬賞: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穫,包括金錢、社會贊同、尊重和服從。價值依次增高。
該理論基礎是個人主義與功利主義,認為每個人都盡量避免痛苦和增進快樂。忽略了人類行為社會的前提,帶有濃厚的心理還原主義色彩。
摺疊 人際互動理論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交往和互動並不都是按照社會規範進行的。社會生活中有大量互動是在與陌生人相遇時發生的;個體在同他人互動時常常帶有情感等個人特點。由於人際互動涉及態度、動機等影響互動的心理特徵,所以對人際互動的心理機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
⑴人際吸引。人際吸引是社會互動的重要推動因素,個人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
⑵非語言溝通。65%的互動意義都是通過非語言溝通方式表達的,對身體語言的理解,是跨文化人際互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⑶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我們對於事物或人們是什麼樣子的假設及觀念。我們獲取人或物的某一特徵時,將其轉化為刻板印象,並希望這個人有特定行動。
⑷人際空間。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會在自己周圍建立一種保護自己的"個人外泡"空間,選擇性開放。這種空間距離有重要社會學意義,用以反映互動者之間的關係。
摺疊 自我實現預言論如果人們認為情境是真的,這些情境就會變成真實的。該定理表明,人們不只對情境的客觀方面有反應,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情境所具有的意義也有反應,一旦人們賦予情境某種意義,其隨後的行為以及這一行為的結果將受這一意義的影響。雖然自我實現預言理論與符號互動論的解釋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如"托馬斯命題"被誇大時,會導致極端主義的悲劇。
摺疊 編輯本段 互動的類型互動是一種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現象。根據互動情境、互動維度、互動方式等標準,如
按情感關係,友好互動/敵意互動/情感無涉互動
按利益關係,合作互動/競爭互動/衝突互動
按地位關係,強制互動/服從互動/平等協商互動
按互動廣度,單一角色互動/多重角色互動
按互動媒介,言語性互動/非言語性互動
按互動單位,人際互動/群體互動
按互動途徑,直接互動/間接互動
其他還有,正式互動/有組織互動/非正式互動/無組織互動
傳統互動/習慣方式互動/現代、創新方式互動。傳統的互動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對面的初級群體的互動,現代社會的互動已日益超越時空界限,形成以大規模的現代化傳輸手段為媒介的間接互動。
從"過程"與"結構"的角度來劃分互動方式,是互動論者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他們研究的主要目標。他們力圖從日常司空見慣的交往活動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建立並完善一種互動理論。早期的互動論者,著眼於互動是一個過程。在他們看來,"社會互動"和"社會過程"是一個意思。美國芝加哥學派的R.E.帕克和E.W.伯吉斯主張把"互動過程"分為 4個階段:競爭、衝突、順應、同化。它們也適用於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兩種文化體系之間交流、衝突、認同和融合的過程,與上述互動過程是基本吻合的。帕克的"互動過程"論,帶有明顯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色彩,它基本上是屬於西方社會學早期的理論。雖然在帕克之後,還出現過許多類似的更詳細更繁瑣的互動方式的分類標準,但意義和影響甚微。
現代西方社會學的互動理論,正在從過程理論向結構理論轉化。帕克和克魯默是這一轉化的倡導者。"過程理論"強調的是"自我",是"主客互動",而"結構理論"強調的則是"角色",是"角色互動"。所謂"角色互動",就是由複雜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角色之間和角色之內的互動。原來心理學意義上的"理解"概念,已被社會學意義上的"期望"概念所代替。角色關係所帶來的互動,是一種更固定化、更社會化的互動。主體的地位在這種互動過程中受到了更多、更大的限制,從而有可能導致喪失主體性的"過分社會化"現象的出現。以角色互動為中心的結構性互動研究,主要是在人際關係,特別是在非正式群體或小群體的研究中,並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進展。 (龐樹奇)
摺疊 編輯本段 主要互動類型 摺疊 二人互動、三人互動與多人互動齊美爾深入分析過人數對互動形式的影響,即根據參與互動人數為標準進行劃分。
二人互動:2人參與互動,每一方僅需要面對一方,比較容易充分考慮對方具體的需要、願望和個人特點,有著其他形式下不可能達到的親密感情和獨特性,產生排他的特徵。也可能使兩人衝突更加強烈。
三人互動:3人參與互動,每一方都需要考慮兩個人的個性特徵,如果其中兩人衝突,第三者可能選擇成為(1)中間者,從局外、公平客觀地調解(2)仲裁者,經雙方認可,公平解決爭端(3)漁利者,以支持一方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長雙方矛盾以得利。
多人互動:多人參與互動,會組成社會網路。其中,大型群體,會形成超越個體的結構;在正式組織中,分工、組織較規範,對個體進行制約。
摺疊 人際互動和群體互動
根據互動主體的類型劃分。
人際互動:作為行動者的個人之間有意識、有目的的相互作用過程。互動發生在具體的個人間,是直接的、面對面的;互動雙方都明白各自的角色、目的和手段;雙方都感到交往的結果;個人感情發揮較大作用。
群體互動: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這種互動雖然也是由群體人員實現,但是個人作為群體代表出現,行為方式比較正式
摺疊 熟悉情境、社交情境和工作情境互動根據互動社會交往的情境劃分。
工作情境:雙方有特定目標,明確分工,有一點行為限制,較少感情交流。如交易、談判、會議、上課等。
社交環境:為互動而互動,並無其他目的。一些沒實際意義的話題,輕鬆展示自己的個性,產生愉悅,有一些感情投入,起到重要的溝通了解的作用,促進關係發展。如宴會、舞會、郊遊等。
熟悉情境:與熟人之間的日常交往。沒特定目的,行為較隨便,按社會習俗行事即可。如家庭、親戚、鄰居、下班後同事等。
以上劃分不絕對,有較大的主觀能動性和靈活性,情境和行為方式也可以由互動者協商決定。如casual Friday時可以著便裝上班,如Google的工作環境以支持大家的思維為主,制約為輔。也有時,請客"辦事",公事、私事都在飯桌上解決,讓人很難鐵面無私、公事公辦。針對這種我國特有的飯桌文化造成的情景混淆現象,可以提倡自我(親友)的道德約束,加強法律制約,這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需要,是中國人社會互動方式變革的一個方向。
摺疊 情感性互動、工具性互動、混合性互動根據互動中的人際關係及其性質劃分。
情感關係:家庭、親密朋友等初級群體,滿足個人關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規則,當一人有需要時,其他人會儘力補足。
工具關係:為達成某種目的與他人交往時發生的關係,這關係是達成目的的工具,不預期有長期交往和情感關係。遵循公平法則,如買賣雙方的等價交換。
混合性關係:介於前兩者之間,個人與親戚、一般朋友、鄰居、同學、同事、同鄉等的關係,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遵循人情法則,交情的深淺和面子的大小對互動的方式和結果有重要的影響。
關係可以轉化,中國人常說人情和面子,有時為達目的,有人常想把工具關係變混合性關係,在人情的壓力之下,使對方不得不給個面子。
摺疊 交換、合作、競爭、衝突、強制和順從與順應根據社會互動主體間的利益、權力關係及其性質。
交換:個人或群體旨在獲得報酬或回報而發生的社會互動行為,交換遵循互惠原則,有助於通過創造持續的相互間的義務來維持交換的平等。
合作:是指人們或群體為了滿足共同利益或達到共同目標而一起行動,這些利益或目標單靠一方是難以實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廣義上說,人們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須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之上,沒有合作就沒有群體或社會可言。
成功的合作應具備:(1)目標一致,追求自身利益的人、競爭對手、甚至對抗關係的人有時也可以合作(2)對如何達成目標有基本共識,若志趣相近、能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更有助於順利合作(3)行為配合(4)講信用。
個性特徵和人際技能也會影響團隊合作。學會合作已經成為新世紀對人才的一種基本要求。
合作可以是(1)自發合作和互相援助,直接產生於某種情境下的實際需要和可能(2)傳統合作,逐步穩定被制度化了的習慣(3)現代社會更多依賴指導合作,在第三方,即僱主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協調合作(4)也可以是契約合作,即正式同意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作,並對彼此職責進行清楚的界定。
競爭:是一種合作性的衝突,它受一些"規則"約束,達到目標比打敗對手更重要,互不相識的競爭者也可以競爭,競爭規則防止競爭的間接反對關係演變為衝突的直接反對關係。競爭在西方社會中尤為普遍,它就是美國式個人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個人、企業間的競爭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生活的普遍現象【見下社會變遷與互動】。在競爭中,人們的工作積極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產品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由於還缺乏完善的法規制度,我國還存在不少惡性競爭現象,如假冒偽劣產品、銷售回扣等。
傳統觀念中,合作與競爭是一對反義詞,在現代社會,出現了整合合作競爭的新商業戰略,有可能實現雙贏。這種理念可以廣泛應用,促進社會的良性運行。
衝突:是合作的對立面,指的是針對有價值的珍惜物品或價值觀的鬥爭;這裡,衝突與競爭的區別(1)為了達到預期目標,在衝突中打敗對手被認為重要的(2)衝突雙方有直接的、公開的、面對面的接觸,是直接的反對關係(3)衝突雙方目標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如都是爭政權,要建立的新體制卻可以不同(4)衝突在形式上比競爭要激烈得多,往往突破規章、規則甚至法律的限制。
齊美爾劃分的衝突類型有:(1)群體間的戰爭(2)群體內的衝突(3)打官司(4)理念之間的對立,這往往是最殘忍和最具破壞性的。如當今世界上許多最嚴重的衝突背後,都可以看到宗教觀念的差異。其他劃分類型(1)個人或群體間(2)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種族/民族/階級衝突(3)訴訟/辯論/口角/決鬥/械鬥/戰爭等
但衝突也可以有正面效果,它可以成為一種促進雙方內部緊密團結的力量;也可以強迫雙方直面問題,加深了解;還可以導致必要的社會變遷。儘管社會能在某種程度上成功地消除衝突,但一個沒有衝突的社會將是毫無生機、沉悶乏味的社會。
強制:是指某個人或群體將其意志強加給別人的一種傾向。雙方力量的不平衡,儘管它最終依賴於使用物質力量,如暴力或體罰的威脅(武器、軍隊、法庭、監獄),和精神力量(處分、批判、社會壓力)的壓力,但是它通常所採取的是一些更為微妙的約制手段,如愛國主義、愛情、信仰或恐懼等。儘管強制像衝突一樣,也被看作一種負面的互動形式,但強制也有正面的社會功能。比如運用於教育的規則中,常隱含著的懲罰以規範。
順從和順應:是與強制相反的互動形式,但意義上還是有區別,不像強制中一方被迫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在順從中,一方自願或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順應比順從的範圍更廣,除順從外,它還指雙方或各方都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實現相互適應。順應的種類包括:和解(友好),妥協(暫時平息),容忍(克制)。大多數成員對於群體的要求是順從的,沒有順從,任何群體、社會都將無法運行。
摺疊 編輯本段 互動的維度(1) 向度:情感是親疏愛憎,地位是尊卑平等,利益是一致衝突?
(2) 深度:互動,相互依賴的程度。利益關聯、情感投入、延續時間、規範複雜之深淺?是深度還是表層互動?
(3) 廣度:範圍領域大小。專業領域內往往互動比較單一,而如朋友、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大都是全面的互動。
(4) 頻度:次數多寡。頻度影響人際關係深淺好壞。
摺疊 編輯本段 互動的方式 摺疊 非語言溝通即通過符號而不是語言所進行的溝通,是人類互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種最重要的非語言溝通是體態語言和個人空間。體態語言包括面部表情、動態體語和靜態體語。人際距離是個人空間的一個方面。按照愛德華.T.霍爾的觀點,美國人之間的交往有四種距離:親密距離(44厘米以下)、個人距離(44~120厘米)、社會距離(120~360厘米)、公眾距離(360~760厘米)。
摺疊 其他還有諸如:
1)暗示與模仿。是互相對應的互動方式,是社會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種社會方式。
2)調適。指人們調整自己的心理與行為,以適應環境的要求。
3)同化。是調適的進一步發展。全部改變原來的思想方法和習慣,完全變成另一個文化單位或其成員。
摺疊 編輯本段 互動的過程理論視角 摺疊 貝爾斯的互動過程分析小群體面對面互動研究,要面對取向、評價、控制、決定、緊張、整合等問題。
(1) 定向階段:解決情境辨識問題:如是社交還是工作還是熟悉情境
社會互動(2) 評價、評估階段:解決態度確定問題,如是主動投入還是旁邊
(3) 控制階段:解決行為選擇問題,如具體行為
三個階段不一定直線發展,可能重複;各階段往往伴隨情緒的因素,涉及到工作任務領域和社會情緒領域;多人互動中,與誰、進行哪方面互動都有較強的選擇性。該理論廣泛應用在集體問題解決、角色發展、上下級交往等問題。
摺疊 芝加哥學派的四階段說(1) 競爭
(2) 衝突,可能出現
(3) 順應,少數情況下,也會一方消滅另一方,大部分情況下,雙方或一方會部分地改變其思想來適應對方
(4) 同化,順應的結果使雙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趨於一致。
並非所有互動都要經歷這種過程,只有雙方利益上或認知上不一致時才有可能性,例如不同文化的互動。
摺疊 編輯本段 社會互動與社會轉型社會變遷,尤其是根本性的社會轉型,與社會互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一方面,社會轉型必須通過長期、廣泛的社會互動來實現,轉型期不免引起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競爭、衝突和順應,引起新舊文化之間的衝突和融合。只有通過長期的有效的社會互動,才有可能理順各種關係,實現新舊交替。
另一方面,社會轉型必然引起互動情境和互動方式的根本變革。
改革過程中,城市人際關係的格局來舉例。
國有企業的職工 以前的單位像一個大家庭,單位中人與人之間主要是合作關係,利益矛盾不突出。在工作中,提倡的是"比學趕幫超",有競賽,但很少利益直接競爭;在情感上,領導如同家長,同事親如兄弟姐妹;在收入上,雖然很低,但吃大鍋飯,大家差不多,所以人際關係較為簡單,人情味很濃,有矛盾也是大家庭內部矛盾。
隨著改革的深入,很多單位中實行了就業、分配、福利等方面的改革,"優化組合、競爭上崗"、"勞動合同制"、"企業兼并與破產"等措施的實施,使單位中人際關係的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競爭性明顯增強,利益矛盾增多,人際關係變得較為複雜。而且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糾紛也時有發生。如何適應形勢的變化,協調好企業中的人際關係,建立新的規則來保障兩性的人際互動,是一個相當迫切的問題。
農村的互動
閻雲翔在北方一個鄉村的調查表明,49年以來,村民一直保持禮物交換的傳統習慣。但是,送禮的目的、緣由和方式顯著變化,從傳統的儀式性饋贈向現在的工具性饋贈。過去,村裡有禮儀專家指導一門送禮的一些深奧精細的規矩,物質性比較淡,象徵性比較強,重視正確的方式和表達美好感情。50年代,傳統禮儀被當封建迷信加以批判,送禮的行為也變得粗糙很多,慶典時的演說和祝詞被取消了。80年代,禮儀專家重新活躍起來,但是禮物交換中的精緻禮節沒恢復,內容越發重交換價值而非象徵價值,村民為了獲得保護和恩惠而給幹部送禮越發普遍,禮物交換的工具性越發強。
推薦閱讀:
※都是90後,你在王者農藥,他在緬北做戰地攝影師
※從王寶強離婚事件中,看到中國「娛樂至死」問題
※【探究】為什麼中國人在海外容易被歧視?
※這幾月生人,註定能在社會上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域外之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