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蘇州古城段 申遺工作積極推進(圖)
首席記者 李婷
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十二五」期間我國重大的文化工程之一,大運河蘇州古城段作為大運河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申報準備工作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大運河蘇州段的歷史沿革
大運河是利用自然河流或原有人工運河開挖、整修連接而成。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應是蘇州護城河,它與蘇州城同時建成,時間是在吳王闔閭元年(前514)。此後,吳王夫差為北上爭霸,又開了一條由蘇州城出發,從吳縣望亭流經無錫,至孟河出江的運河,這是蘇州至常州段運河的雛形。越滅吳後,為加強對吳國的控制,從吳淞江至蘇州開挖了一條通江陵道,全長數十里,這是後來蘇州至吳江運河的一段。楚威王六年(前334),春申君黃歇「城吳故墟」,對蘇錫間的運河作了改造,並封閉胥門,以提高運河的流量。
三國時,孫吳政權進一步疏浚了今蘇常間的運河,故後人認為:「吳縣舟行,過無錫、武進、丹陽至丹徒水道,自孫氏始。」包括蘇州段在內的江南河,正式開鑿的時間是在隋大業六年(610)冬十二月,河長「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館、草頓,欲東巡會稽。」蘇州段地處江南河的中段,在交通運輸中起著重要的連接作用。
運河開成後,曾經過多次整修。由於蘇州段地勢較低,唐時在望亭置堰閘以節水運。元和五年(810),蘇州刺史王仲舒修築自王江涇至長洲縣數十里的石塘與土塘,以此控制太湖水勢,後又疏浚平望淤塞河段,並對八坼段運河削彎取直。宋慶曆二年(1042),蘇州通判李禹卿在唐大堤之東築東堤80里,作為保護運河之用。之後,吳江知縣李問等在運河與太湖的介面,築垂虹橋控制水的泄、儲。元朝時,為便於杭州至大都的漕運,又開通了會通、通惠等河,使運河從北京經臨清、徐州直通淮安,縮短了運距。大德三年(1299),還在平江河渠設置78處閘堰,改善了通航條件。 從交通要道變成人文勝景大運河蘇州段起自西北與無錫交界的望亭鎮王七橋,經過蘇州市區,東南止於與浙江交界的吳江盛澤鴨子壩,全長約83公里。
歷史上蘇州段運河有過三次改道變化:在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解放初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大運河都是自楓橋經上塘河到達閶門護城河,然後繞城經過胥門、盤門,從覓渡橋南下。此外,自唐代蘇州刺史白居易開鑿山塘河,西接大運河,東至閶門護城河,使山塘河成為了一條自蘇州西北方向與大運河貫通的航道。太平天國戰爭時期,閶門地區遭毀,上塘河因兩岸廢墟填塞,河道變窄,通航能力有所減弱,故運河經楓橋寒山寺前南下橫塘,再經胥江進入胥門進入蘇州古城護城河也成為一條航線。
1955年,在楓橋西側另外開鑿了一條長800米、寬43米的新河道之後,往來船隻便不再經過楓橋、寒山寺、江村橋的「羊腸小道」,而是穿越新開航道,直線暢通,從彩雲橋進入胥江再繞城南下,此條線路遂成為運河主航道,而分別從上塘河、山塘河經閶門入護城河的線路則成為輔線。
1986年之後,在橫塘東南又另闢新河,航道棄胥江而改走澹臺湖,至寶帶橋橋北與原河道相連,從此這條線路成為運河主航道,這對於保護古城和疏通航道起到了積極作用。2002年環城河工程啟動,蘇州古城護城河成為旅遊景觀河道,大運河往來船隻不再進入古城區,上塘河、山塘河、胥江和護城河從此才不再成為大運河航道,變身為人們參觀遊覽的佳景。 沿岸環境保護整治是工作重點據悉,在此次申遺中,對大運河蘇州古城段沿岸環境的保護整治工作,正處於積極推進之中。從景觀上看,需要拆除沿岸違章建築,以及一些尺寸過大的戶外廣告牌,整修裝飾一些與景觀環境不協調的現代建築。
河道環境則一方面要控制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排放,進行水質監測,修復河流生態,整治沿岸生態環境; 另一方面,還要修復、加固沿岸的河岸和河埠。
與此同時,作為一條仍然在使用的水路交通線,還要加強沿線水上交通航線的疏導,確保運河水上交通的通暢。
推薦閱讀:
※積極態度的人生觀勵志語錄
※厚德載人---積極的人生
※【經典名言薈萃】615 美好的生活源於積極心態,心靈的寧靜是幸福的源泉
※用積極的心態贏得未來
※第三章 積極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