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蘇聯歷史書為何多誤 因斯大林「親自」關心|蘇聯|歷史書
2014年09月16日 12:02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周尚文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從政治需要出發,斯大林直接為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劃框定調。1934年8月,由斯大林、基洛夫、日丹諾夫三位黨的領導人聯名對「蘇聯史」、「近代史」教科書綱要提出「意見書」,強調歷史教科書要講述「執政的蘇聯共產黨內的派別鬥爭」和「對托洛茨基主義,即對小資產階級反革命的表現的鬥爭」;將十月革命意義界定為「人類歷史上開闢了新紀元」,並將世界近代史以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為界劃分為三個階段;並規定不能容許把1789年法國革命簡單地稱為「大革命」,而應稱為「資產階級革命」;不能容許把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簡單地稱為「十月革命」,而應稱為「社會主義革命」、「蘇維埃革命」等等。
斯大林 資料圖
本文摘自:學習時報,作者:周尚文,原題為:《1930年代的蘇聯史學》
20年代末,當斯大林戰勝各種反對派確立並鞏固自己的領袖地位後,全國城鄉普遍開展「向資本主義全線進攻」的運動,意識形態領域對各種所謂「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也日甚一日。歷史學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領域,很快受到嚴重的衝擊。波克羅夫斯基雖已去世,仍被扣上「反馬克思主義」、「反列寧主義」的帽子挨批。從此,史學的研究領域長期被禁錮,喪失了創造性和科學性。
其一,扼殺史學領域的獨立探索和平等討論。
1930年第6期《無產階級革命》雜誌發表歷史學家斯盧茨基一篇題為《布爾什維克論戰前危機時期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論文,文中評析列寧與德國社會民主黨左派的某些分歧,認為列寧對考茨基中派主義的危險性「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估計不足」。對領袖人物歷史上功過是非的評價和議論,本應屬於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在20年代也不罕見。可是,斯大林親自給該雜誌編輯部寫信,給作者扣上「反黨」、「托洛茨基的偽造者」的帽子,認為該雜誌刊登這篇文章,「犯了腐朽的自由主義」的錯誤。結果,《無產階級革命》雜誌被勒令停刊一年,編輯部被改組;並開始對全國所有已出版和準備出版的史學著作進行審查。論文作者斯盧茨基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斯盧茨基事件的影響十分巨大和惡劣。首先,由黨的最高領袖直接出面批判一個普通學者,並且將學術問題上綱上線,上升為政治問題加以扼殺,使學術研究完全屈從於政治需要,可以任意編造和篡改。其次,學者因發表學術論文受到批判,還受到十分嚴厲的處分,極大地挫傷了學者的獨立思考和科學探索精神,使人文社會科學在蘇聯變成純粹的官方意識形態的代言人。由史學界掀起的這場批判運動,很快波及其他學術領域,造成整個學術界「萬馬齊喑」的局面。
其二,直接干預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對重大歷史事件「統一口徑」。
從政治需要出發,斯大林直接為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劃框定調。1934年8月,由斯大林、基洛夫、日丹諾夫三位黨的領導人聯名對「蘇聯史」、「近代史」教科書綱要提出「意見書」,強調歷史教科書要講述「執政的蘇聯共產黨內的派別鬥爭」和「對托洛茨基主義,即對小資產階級反革命的表現的鬥爭」;將十月革命意義界定為「人類歷史上開闢了新紀元」,並將世界近代史以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為界劃分為三個階段;並規定不能容許把1789年法國革命簡單地稱為「大革命」,而應稱為「資產階級革命」;不能容許把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簡單地稱為「十月革命」,而應稱為「社會主義革命」、「蘇維埃革命」等等。
[責任編輯:安梁]
標籤:蘇聯 歷史書 斯大林 意識形態
推薦閱讀:
※此人一死,十三萬大軍趕緊撤退,史書卻不好意思記載死因
※腹有史書氣自華
※為了保住史書上這五個字,一個史官家族險遭滅門
※新國史書寫之「道」與「術」
※他的書法冠絕古今卻被史書稱為「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