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西方學者的英帝國殖民統治「互利」說

杭聰 · 2017-10-26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0 收藏(0 評論(0) 字體: 大 / 中 / 小 在英國學界流行一種「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互利」說,即殖民統治對英國有利,對殖民地也有利。

  英帝國有「日不落帝國」之稱。在英國學界流行一種「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互利」說,即殖民統治對英國有利,對殖民地也有利。這種論調包含三個主要內容:一是將英帝國與進步聯繫起來。19世紀,以托馬斯·麥考萊(Thomas B.Macaulay)為代表的輝格派持此觀點。在他看來,英國的殖民統治推動了以印度為代表的亞非國家歷史的發展,將殖民地帶離了野蠻時代,為殖民地帶來了「和平」、「人道」和符合「文明」標準的生活方式。二是在帝國內部宗主國同殖民地之間存在經濟互相依存的關係。20世紀80年代,以戴維·菲爾德豪斯(David K. Fieldhouse)為代表的一批學者宣稱,殖民主義最主要的成就是重構了第三世界的經濟,使之適應資本主義體系,並建立相應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環境。三是帝國有助於全球化。21世紀初,以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G. Hopkins)為代表的西方學者聲稱,「帝國適應了世界發展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要求歐洲正在現代化的國家和經濟同地球的其他部分的新老社會一體化」。這些觀點為殖民主義唱讚歌,不符合客觀歷史實際。

殖民統治阻礙殖民地發展

  對印度的征服給英國帶來了巨額財富、工業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投資場所。據統計,1757—1815年,英國從印度攫取的財富達10億英鎊。1786—1790年,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織品年平均價值為120萬英鎊,1809年增至1840萬英鎊,致使印度的傳統手工紡織業急速衰退。印度只能向英國輸送大批原棉,以抵償英國輸入工業品的差額。同時,英印殖民當局控制機械工業設備的進口,以確保印度未來工業發展仍然依賴英國。宗主國佔據了國際分工的高端環節,殖民地則處於低端環節。這種國際經濟中的不平等關係,在殖民地獨立後仍然延續下來。

  在除印度之外的其他殖民地,殖民統治的歷史性影響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前殖民時期的文明得以保留,文明內部阻礙社會歷史發展的成分被殖民統治者強化。殖民者有意識地不去觸動傳統社會結構,新經濟利益按照傳統社會結構進行分配。於是,經濟開發同統治基礎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傳統上層的統治地位不受影響,下層缺乏教育和福利的現狀也被所謂尊重傳統社會的口號而「合理」化。菲爾德豪斯不得不指出,到1945年,絕大部分非洲殖民地都遠未解決改造舊社會結構的問題。這種情況也未能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重建使命」。

  另一種是在北美洲,殖民主義者的殘酷屠殺使土著人口銳減,土著文明中斷,現存的美洲文明嫁接了歐洲和非洲文明的因子。1703年,英屬新英格蘭殖民當局頒布獎賞屠殺印第安人的法令,規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賞金40英鎊。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之後,殖民者推行黑人奴隸制的剝削方式。馬克思曾指出:「沒有奴隸制就沒有棉花;沒有棉花現代工業就不可設想。奴隸制使殖民地具有價值,殖民地產生了世界貿易,世界貿易是大工業的必備條件。」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了1億強壯勞動力。

  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因素在殖民地的成長。殖民統治根源於資本主義的本性,它在能夠依靠超經濟強制榨取利潤之時,決不會實行「純粹資本主義的方式」,也決不會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制度。可以說,正是因為殖民統治阻礙了殖民地社會的發展,廣大殖民地人民才不斷地進行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英帝國殖民體系在殖民地人民的不斷抗爭中走向解體。

殖民統治給非洲帶來惡果

  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互利」,並未體現在英帝國形成和維持統治過程中,也未在英帝國瓦解後出現。

  需要特彆強調的是非洲大陸在擺脫殖民統治後的經濟發展狀況。按照美國學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說法,獨立後的非洲發展情況甚至比殖民時期更糟糕。其原因在於殖民統治沒有帶給非洲「互利性」,而是阻礙了非洲經濟發展。如非洲學者艾伯特·阿杜·博阿亨(Albert Adu Boahen)所說,殖民統治給非洲帶來了諸多的惡果。

  殖民者給非洲帶來的直接經濟惡果:一是非洲的工業萌芽曾經出現,卻被從英帝國其他地區輸入的廉價替代品扼殺。同時,非洲人被驅離礦業生產,造成非洲礦業技術的落後。二是殖民當局修建基礎設施是為便利掠奪殖民地的自然資源,而不是為促進殖民地發展。這造成大多數非洲國家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今天仍是非洲民族國家建設中的一大障礙。三是殖民者阻礙了非洲大陸內部的貿易。殖民地的貿易流動方向都朝向宗主國。非洲獨立後,這一狀況未得到改善。

  殖民統治還給非洲留下了隱性惡果。第一,殖民者給大多數殖民地播下了農礦業單一經濟的種子。首先,每個殖民地被安排生產單一的經濟作物,忽視了糧食生產,導致非洲持續發生饑荒,而且經濟增長並不能帶來就業和生產效能的提升。其次,對礦業的依賴也造成惡劣後果。為儘可能多的獲得外匯,礦產收入優先被投入礦業擴大再生產,產業多元化發展步履維艱,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往往引發社會動蕩。

  第二,殖民者推行的金融政策也對非洲不發達狀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殖民地通貨同宗主國通貨相捆綁,殖民地外貿所得都流入宗主國,而沒有用於非洲的經濟發展。外資商業銀行和公司也被允許將利潤抽離殖民地,而非投資於殖民地。非洲獨立後,以西方國家金融市場為中心的資金流通方式仍然存在,西方銀行分支機構多為現在非洲國家國際融資的主渠道。

  第三,新老殖民主義者的掠奪造成非洲社會人才稀缺。殖民統治者建立了強迫勞動制度和流動勞工制度,導致現代產業人才儲備嚴重不足。非洲獨立後,一方面非洲發展需要引入大量技術人員;另一方面,非洲本土人員卻大量流失到海外,致使人才匱乏的情況日益突出。

阻礙良性經濟全球化

  為「自利」而非「互利」目的,英帝國選擇性開放或關閉部分全球經貿網路,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的良性發展。

  西方有學者宣稱,英帝國值得肯定的一個方面在於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這一說法沒有歷史依據。英帝國將經濟交流轉變為以西方為中心,便利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積累。所以,西方國家只用幾十年就完成的工業革命,東方國家卻要用數倍的時間,甚至也很難完成。其原因就在於,宗主國和殖民地之間的不平等經濟關係。「自1880年以來世界原材料的價格跌勢不止,而製成品價格則持續上揚。同樣數量的原材料所能交換的製成品數量在1938年比1880年時下降了40%……富國和窮國……之間的人均收入之比不斷擴大。」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宗主國對殖民地經濟的壟斷,愈發阻礙著殖民地的發展。對於社會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阻礙作用尤為明顯,如利用一戰間隙,印度民族工業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一戰結束後,民族工業又遭到宗主國商品和資本的衝擊。而在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的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菲爾德豪斯也不得不承認,「帝國主義列強在刺激殖民地的工業化和經濟多樣化的方面幾乎沒有做什麼」。故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的歷史進程是一種對經濟全球化的重新塑造,是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不平等因素的肅清,是第三世界人民分享經濟全球化福利的必要條件。

  事實上,正是西方殖民者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造成了全球分裂。如馬克思所言,資本的集中會對經濟全球化形成破壞性影響。在產業革命的推動下,「一種和機器生產中心相適應的新的國際分工產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為主要從事農業的生產地區,以服務於另一部分主要從事工業的生產地區」,「大工業國工人的不斷『過剩』,大大促進了國外移民和把外國變成殖民地,變成宗主國的原料產地」。第三世界人民唯有以獨立的國家為基礎,才有可能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反對不平等的國際體系。由此可見,英帝國對殖民地的統治不具有「互利」性,而是具有破壞性、剝削性和阻礙性。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戰後英國英屬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研究(1945—1980)」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推薦閱讀:

大明帝國之靖難之役
第三帝國罕見彩照 納粹元首是多麼受女性歡迎!
中國氣質最好的女富豪:身價超350億,曾被親爹封殺,如今孤身一人接管賭王帝國
四大王道和三大桎梏:邵逸夫電影帝國的興衰
馬勇 | 帝國的面子

TAG:西方 | 學者 | 殖民 | 統治 | 帝國 | 殖民統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