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流詩人為何受後人頂禮膜拜?

頂禮膜拜?2012-08-12 16:15:21(本文轉自鳳凰網)三流詩人為何受後人頂禮膜拜?丁啟陣中國古代詩人,後世推崇最高的,不是屈原,不是陶淵明,不是李白,不是王維,不是杜甫……而是一個對很多人而言比較陌生的名字:中唐詩人賈島!屈原,堪稱中國浪漫主義詩歌之父;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李白,有「詩仙」的美譽;王維,有人稱其為「詩佛」;杜甫,是公認的「詩聖」……都是詩人中的詩人,都是詩歌國度中君王級的人物。說三流詩人賈島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凌駕於他們之上,我估計,看到這裡,得有不少朋友站出來,表示強烈抗議,不客氣一點的,可能會罵我嘩眾取寵。我勸讀者諸君且休動怒,聽聽我的若干依據:唐宋時期的許多著作,《唐摭言》、《唐才子傳》、《唐詩紀事》、《郡齋讀書志》、《北夢瑣言》等,都記載了這樣的事情:唐末詩人李洞,因為酷愛賈島其人其詩,遂將其鑄為銅像,加以膜拜。比如,《唐才子傳》卷九是這樣說的:「(李洞)酷慕賈長江,遂銅寫島像,載之巾中。常持數珠念賈島佛,一日千遍。人有喜島者,洞必手錄島詩贈之,叮嚀再四曰:"此無異佛經,歸,焚香拜之。』」《郡齋讀書志》卷十八也有南唐人孫晟「嘗畫賈島像,置於屋壁,晨夕事之」的記載。傑出詩人生前歷經坎坷,死後追捧者眾多,盡享尊榮,文學史上的例子很多,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等人莫不如此。但是,他們在後代人心目中的地位,基本上都限於人類,沒有高升到神界——杜甫的「詩聖」已是登峰造極。王維的「詩佛」稱號和李白的「詩仙」榮譽,指的都是他們思想深受佛、道影響,詩歌中多言佛、道,並非說他們在詩界的地位如佛,如仙。只有賈島,升入神界,被後世同行李洞、孫晟等人尊奉如佛。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提出質疑:李洞、孫晟不是神經病吧?李洞不是神經病,他是李唐諸王之孫,皇族後裔,自然是家道已然衰落的王孫,也是個刻苦鑽研詩歌藝術的人,受到同時代詩人吳融的賞識,《全唐詩》里保存了他三卷詩。孫晟也不是神經病,少年時代做過道士,後入仕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中書侍郎,直做到宰相,頗有政績。做官之餘,孫晟著有文集三卷,有《文獻通考》流傳於世。李洞、孫晟酷愛賈島,不是個別現象。歷代詩人中,喜愛、推崇賈島者不在少數。晚唐至五代,學習賈島的詩人,不計其數。聞一多先生稱這一時代為「賈島時代」。從那以後,幾乎每個時代的末葉,詩壇都有效法賈島的人,宋末的「四靈詩派」,明末「竟陵詩派」的鐘惺、譚元春,清末的「同光派」,無不如此。一個文化人物,受後人推崇、景仰的程度,還可以從真假墳墓的數量上體現出來。我有個觀點:死去一百年之後,還能有兩座墳墓為人所知者,都不是凡人;倘若這個人生前是非富非貴之人,那就更加了得。而賈島,一個生前吃飯活命都成問題的詩人,死後的墳墓,竟然多達四座!它們是:一、北京房山區石樓鎮二站村。賈島出生地,衣冠冢,整個墓園包括祠堂(賈公祠)、墳墓(寶頂)、碑亭三個部分,明、清兩朝先後修葺立碑,明碑所鐫七律詩,為著名文學家李東陽所作;二、四川安岳縣城南郊安泉山。賈島死葬地,其生前好友蘇絳《賈司倉墓志銘》雲「賈島於會昌癸亥歲七月二十八日終於郡官舍,春秋六十有四,葬於普南安泉山」。墓前建有瘦詩亭,亭內碑碣林立,鐫刻歷代題詠。三、四川遂州蓬溪縣郪口鄉長江壩明月山。蓬溪為唐朝遂州長江縣故地,賈島曾於此縣任主簿一職。唐末鄭谷有《長江縣經賈島墓》詩,可見此墓乃唐代所建造。宋清兩代先後重修,有賈公祠,祠內有塑像、匾額、楹聯、歷代題詠。四、安徽當塗青山。鄭谷《吊賈員外》詩云「入韻與五字,俱為時所傳。幽魂應用慰,李白墓相連」,當即此墓。清人吳省欽《瘦詩亭記》亦稱「當塗青山之北,有李白墓,南即賈島墓」。可見,賈島不但墳墓多,墳墓的規格也高。中國古代詩人中,只有杜甫差可並論。我們所熟悉的文學史著作中,賈島的地位,在他的同代人中,不但無法跟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等人相提並論,不能跟韓愈、柳宗元、孟浩然、白居易、杜牧等人相提並論,就是元稹、張籍、孟郊、張祜等人,他也有所不及。充其量,他只能算個三流詩人。這樣的一個詩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愛他,把他推崇到佛的高度,加以頂禮膜拜呢?箇中原因,不由人不好奇。聞一多先生曾經試圖解答這個問題,他認為,賈島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是因為他的思想他的詩歌讓人們感到輕鬆,可以休息一下。聞一多先生的原話充滿激情,富有詩意:……初唐的華貴,盛唐的壯麗,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膩味了,而且容易一起一種幻滅感。他們需要一點清涼,甚至一點酸澀來換換口味。在多年的熱情與感傷中,他們的感情也疲乏了。現在他們要休息。他們所熟習的禪宗與老莊思想也這樣開導他們。孟郊、白居易鼓勵他們再前進。眼看見前進也是枉然,不要說他們早已聲嘶力竭,況且有時在理論上就釋道二家的立場說,他們還覺得「退」才是正當辦法。正在苦悶中,賈島來了,他們得救了,他們驚喜得像發現了一個新天地,真的,這整個人生的半面,猶如一日之中有夜,四時中有秋冬……這確乎是一個理想的休息場所,讓感情與思想都睡去,只感官張著眼睛往有清涼色調的地涉獵去。(聞一多《賈島》,見於《唐詩雜論》)聞一多先生當然是非常優秀的學者,但是他這裡的解釋,是典型的詩人的解釋。有道理,但不夠全面。精神層面的需要,固然是人類一種重要的需要,但要讓人們像對待佛一樣地敬仰他,膜拜他,一定還得有社會層面的需求。因此我認為,除了賈島兼容佛(他做過多年的和尚,法名無本)、儒的思想和他注重色調的詩歌語言藝術特色之外,他的情感立場和人生命運的階層代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原因。換言之,應該還有一系列的社會原因。賈島並非完全脫離現實社會之人,他的詩歌有著豐富的現實內容,打著鮮明的階層烙印。賈島研究專家齊文榜先生認為,賈島詠唱窮困的詩歌,「是中唐下層士子困苦生活的典型反映」,並非只是他個人生活的反映(《賈島集校注·前言》),誠哉斯言。「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都」(《下第》),「羈旅復經冬,瓢空盎亦空」(《冬夜》),「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燃」(《朝飢》),「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客喜》),都很好地寫出了下層士子的困苦景況;「燈下南華經,祛愁當酒杯」(《病起》),「十年走塵土,負我汗漫期」(《紀湯泉》),道出了士子心中普遍存在的遊俠夢想;「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宿山寺》)。「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憶江上吳處士》),「池開菡萏香,門閉莓苔秋」(《題岸上人郡內閑居》),「山過春草寺,磬度落花潭」(《送宣皎上人游太白》),「遠道擎空缽,深山蹋落花」(《送賀蘭上人》),都符合士子尤其是下層士子的審美口味。除了他思想、感情、立場的代表性以外,賈島為人的誠懇樸實,社交的廣泛兼容(佛、儒兩界他都有大量的朋友),以及他人生道路的坎坷潦倒,也都是成就他偶像(真正的偶像!)地位的重要原因。眾多原因,成就一尊偶像。這才可以解釋為什麼不是張籍,不是孟郊,不是柳宗元,不是韓愈,只能是賈島。賈島跟杜甫不同,他的作品中多反映下層士子的困苦生活,而杜甫則多反映比士子還要低賤的窮苦百姓的困苦生活。窮苦百姓不是杜甫詩歌的讀者,他們也沒有能力抄寫杜甫詩、鑄造杜甫像,去膜拜,去贈送他人。而賈島的讀者,能做這些事情。2012-8-12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腦癱詩人余秀華:詩歌沒有能力改變生活
詩人為什麼會早逝
【中鎮詩人】胡迎建:湖星丙申詩草
趣話古代詩人的綽號
詩人玉屑卷8

TAG: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