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濤:小兒身體的特點和養生的基本原則

立春之後,木氣升發,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在人當順應天時變化,太陽升起就起床,穿寬鬆的衣服,緩緩散步,以通行周身陽氣。木氣和暢,則百病不生;木氣拘急,則橫逆為患。春天養生當以緩以松為主,忌劇烈運動和緊張憤怒。小兒木氣最旺,春天不可過於責罰,多些鼓勵,讓孩子多些快樂,有利於孩子健康。

小兒的身體特點

在奧地利我發現,當地的孩子多是父母自己帶,極少有老人幫帶的。當地的孩子穿得並不多,這與國內由老人帶孩子完全不同。因為老人怕冷,就想當然地認為孩子也怕冷,於是拚命給孩子加衣服。俗話說:小兒若要安,三分飢與寒。小兒屬木性而好動,動則昇陽,昇陽則易汗出,若過度穿衣保暖,反礙滯陽氣升發。

談談小兒養生。一則小兒稚陰稚陽,需小心將養,三分飢與寒最好,而不是十分飽與暖;二則小兒陽氣有升發之勢,但其陽不足,耐不得寒涼摧殘。尤其是發燒時,用寒涼葯需見好就收,或用針灸最好。過用寒涼會導致面色青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且其感冒會反覆發作;三則小兒養生亦可用灸法。

我觀察嬰幼兒的生理特點,一則稚陰稚陽。其陰陽皆弱小,感邪則易致陰陽失調;二則臟腑不固。五臟六腑正氣衛外不足,外邪易於內陷臟腑;三則腸胃易滯,脾陽易損。俗話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腸胃運化功能尚弱,不耐過飽;四則精氣不足,髓弱思睡。精氣者,陽氣歸根之謂也,故需多睡以固攝陽根。

小兒養生的原則:「三分飢與寒」

小兒為稚陰稚陽,生長力極為旺盛。小兒養生需「三分飢與寒」,而不必過飽,過暖。許多家長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理影響,把鈣、鋅、鐵劑等當作小兒養生治病的萬能葯,只要孩子出現胃口不好、愛哭鬧、睡不好、頭髮黃、出牙慢,就懷疑是否缺乏微量元素,於是盲目進補,結果反而讓孩子生病。

媽媽總是希望小兒吃得多一些,好一些,卻不擔心過多吃飯會不會傷損脾胃。小區里經常見到小胖子,這是吃得太多而運動太少的結果。還有瘦瘦的孩子,我估計多數不是吃得不足,而是吃得過多,傷損脾胃了。孩子越瘦,媽媽越讓孩子多吃肥膩,卻是越吃脾越虛,越吃越瘦弱了。其實小兒飲食不貴多,七分飽即可。

有些老人喜歡溺愛孩子,把孩子當成「小皇帝」來伺候,久之導致小兒脾氣暴烈、任性、易怒,稍不如意即哭鬧不休。小兒本來就屬「肝常有餘」,若生活調理不暢,更易增其肝旺。由此會導致:挑食、厭食、喜吃零食、稍不合口味即拒、體瘦、面色青白無華等病症。雖經疊進各種營養品,並調理脾胃而效果不顯。

近日診治一小兒,反覆感冒,其母親認為體虛,一直給以人蔘、燕窩等補品及各種保健品。需知小兒養生,在於保持「三分飢與寒」,讓小兒吃虛損病人才能服的補品,只會導致越補越虛,越補病越纏綿。年輕的媽媽要注意:小兒最忌濫補。平時清淡飲食,調理一下腸胃,並吃幾付柴胡桂枝湯,漸可恢復其營衛平衡。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會怕冷?大雪養生有「八宜」
粗糧養生大家都懂,但你吃對了嗎?
養生知識
我的十點養生體會之七——養生還應該重視對「五行學說」的學習和運用(二)

TAG:養生 | 身體 | 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