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要點總結[轉帖] - 自學中醫版 - 復興中醫網 中國優秀中醫藥網站|中醫論壇...

中醫基礎理論要點總結[轉帖] 中醫, 基礎理論, 要點, 轉帖

中醫基礎理論要點總結 1.中醫學是發祥和成熟於中國,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與防治的一門具有獨特理論體系的傳統醫學。 2.整體現念整體,即統一性、完整性和聯繫性。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是關於人體自身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統一性、完整性和聯繫性的認識。3.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關係。 4.症指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包括病人的主觀異常感覺和醫生檢查所得的體征。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發病形式、病機、發展規律和轉歸的一個完整的病理過程。 6.辨證論治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祈、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7.同病異治同一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亦不同。 8.異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相同的證,可採用同一方法治療。 第l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和主要思維方法 1.氣(古代哲學)在古代哲學中,氣是指存在於宇宙之中的,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構成的本原。2.精氣學說(古代哲學)是研究精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是對中醫學影響較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3.精(古代哲學)在古代哲學中,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氣。是一種充塞宇宙之中的無形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4.氣化(古代哲學)在古代哲學中,氣化指由氣的運動產生宇宙各種變化的過程。 5.精氣乃氣中之精粹,是人類生命產生的本原。 6.神①自然界物質運動變化的表現及其內在規律。②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者。③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綜合外在表現。④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7.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它既可標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和現象,又可標示同一事物內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8.陰陽學說屬中國古代哲學範疇,是以陰陽對立統一理論,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淪。 9.陽化氣指在陽的作用下,物質從有形蒸騰氣化為無形的過程。 10.陰成形指在陰的作用下,物質由無形之氣凝聚成有形之物的過程。 11.陰陽交感指明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是萬物化生的根本條件。 12.沖氣指運動著的和諧之氣。 13.陰陽對立對立:是指處於統一體的矛盾雙方的互相排斥、相互鬥爭。陰陽對立,即陰陽雙方的互相排斥、互相鬥爭,即陰陽制約。 l4.陰陽消長指對立著的陰陽雙方不是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不斷地運動變化,它們在一定限度、一定時間內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維持著相對的平衡。 15.陰平陽秘即陰陽平秘。平,飽滿之意;秘,即秘密、潛藏。陰平陽秘,即陰陽充盛,相互潛藏而不外亢。 16.陰陽互根是指陰陽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即陰依存於陽,陽依存於陰,雙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據,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立著的另一方單獨存在。此外,還含有共同促進、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陰陽轉化的內在根據。 17.陰陽轉化指一事物的總體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屬陽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陰的事物,屬陰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陽的事物。18.重陰必陽指陰陽轉化的機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進陰陽轉化的條件。謂陰氣過甚,可以向對立面陽的方面轉化。 19.重陽必陰指陰陽轉化的機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進陰陽轉比的條件。謂陽氣過甚,可以向對立面陰的方面轉化。 20.陽勝則陰病陽,指陽熱;陰,指陰液。陽勝則陰病。是指陽熱偏盛,必消耗陰液而出現各種傷津、傷陰的病證。 21.陰勝則陽病陰,指陰寒;陽,指陽氣。陰勝則陽病,是指陰寒偏盛,必傷陽氣而出現各種陽氣個足的病證。 22.陽病治陰陰偏衰產生的虛熱證(陽病),治療當滋其陰(治陰)。從而使陰陽恢復平衡.此即陽病治陰。 23.陰病治陽陽偏衰產生的虛寒證(陰病),治療當壯其陽(治陽),從而使陰陽恢復平衡,此即陰病治陽。 24.陰中求陽治療陽虛證時,在補陽劑中,適當佐以補陰葯。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25.陽中求陰治療陰虛證時,在補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葯,使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26.陰損及陽當陰精虧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累及陽氣,使陽氣生化無源。導致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 27.陽損及陰當陽氣慮損到—定程度時。就會累及陰精,使陰精化生不足.導致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 28.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 29.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 30.五液汗、涕、淚、涎、唾五種液體。 31.五色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 32.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個感覺器官。 33.五體機體的筋、脈、肉、皮毛、骨五種形體組織。 34.五志怒、喜、思、憂、恐五種情志變化。 35.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係。 36.相剋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遞相克制、制約的關係。 37.制化是五行生剋關係的結合。事物必須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維持其相對的平衡。 38.相乘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克制。 39.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稱「反侮」。 40.五行學說屬古代哲學範疇。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及其生克規律來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和探求宇宙規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4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樹木樹榦能屈能伸、向上向外舒展的狀態。引申為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42.火曰炎上炎,熱也;上,向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向上升騰的特點。引申為凡具有溫熱、向上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43.土爰稼穡春種曰稼,秋收曰穡。「稼穡」,是指土具有播種和收穫農作物的作用,引申為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土。 44.金曰從革從,由也;革,變革。「從革」,即說明金是通過變革而產生的(革土生金)。金之質地沉重,且常用於殺戮,因而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45.水曰潤下潤,滋潤:下,下行。「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滋潤、向下、寒涼、閉藏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46.母病及子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變傳變。疾病的傳變由母臟傳及子臟,謂之母病及子。47.子病犯母又稱「子盜母氣」。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變傳變。疾病的傳變由子臟傳及母臟,稱為子病犯母。 48.虛則補其母是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用於母子關係的虛證。因補母能令子實(母能生子),故虛則補其母。 49.實則瀉其子是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用於母子關係的實證。因瀉子能令母虛(子盜母氣),故實則瀉其子。 50.滋水涵木即滋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又稱滋腎養肝法,滋補肝腎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甚或肝陽上亢之證。 51.益火補土是溫腎陽以補脾陽的一種方法,又稱溫腎健脾法,溫補脾腎法。適用於腎陽虛微而致脾陽不振之證。 52.培土生金即用補脾益氣以補益肺氣的方法,主要用於肺氣虛弱或肺脾兩虛之證。 53.金水相生亦稱滋養肺腎法。肺屬金,腎屬水,金能生水。故補肺陰即可以滋腎陰。腎陰是五臟之陰的根本,滋腎陰又可以達到補肺陰的目的。故金水互生以治療兩臟之陰虛。 54.抑強扶弱是根據五行相剋規律確定的治則。「抑強」主要用於太過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強者,則弱者功能自然易於恢復。「扶弱」主要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弱者,加強其力量,可以恢復臟腑的正常功能。 55.抑木扶土是疏肝與健脾相結合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治法,又稱疏肝健脾法,調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適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虛木乘之證。 56.培土製水是以健脾利水治療水濕停聚為病的一種治法,又稱敦土利水法。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泛濫而致水腫脹滿之證。 57.佐金平木是輔佐肺金以制肝木的一種治法。此法適用於肺虛無力制肝而肝旺者。 58.瀉南補北心主火,火屬南方;腎主水,水屬北方。瀉南補北,即瀉心火滋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滋陰降火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 第2章藏象 1.藏象即人體內在臟腑的形象及其生理病理表現於外的徵象。 2.藏象學說是研究臟腑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生理活動、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3.心主血脈指心氣與脈氣相通,心具有生血和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營養全身的作用。 4.心藏神指心具有主宰臟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主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作用。又稱心主神志。 5.神在人體,廣義之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狹義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 6.心在體合脈心臟與脈管相連,心脈之氣相通,在心氣的推動下,二者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運行。 7.心之華在面華,光彩之意。即心的精氣的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澤變化顯露出來。 8.心在液為汗①因心主神志,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與心直接相關;②汗為律液所化,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心主血,放稱汗為心之液。 9.心開竅於舌又稱舌為心之苗。心之本脈系舌根,心之氣血通於舌,舌主味覺和言語的功能賴心主血脈及心神的榮養和支配,故稱。 10.心在志為喜喜是以心之氣血為物質基礎,經心氣之氣化作用而表現於外的一種情感反映。心氣有餘則喜笑不休,心氣虛則易悲憂,故稱。 11.華蓋指肺。肺在體腔中位居最高,有保護諸臟、抵禦外邪的作用,故稱。 12.嬌臟指肺。肺通過口鼻和皮毛直接與外界相通;且肺朝百脈,他臟之邪可通過經脈傳至於肺;而肺葉嬌嫩,為清虛之體,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稱。 13.肺主氣是指人身之氣均由肺所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氣和一身之氣。 14.肺主呼吸之氣指肺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吸清排濁,吐故納新,實現體內外氣體交換,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15.肺主一身之氣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尤其是宗氣)和調節氣機的作用。 l6.肺主通調水道指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遠行和排泄具有疏通調節作用,又稱「肺主行水」。 17.肺為水之上源由於肺為華蓋,其位最高,參與調節全身的水液代謝,使水液經肺氣推動而下輸於腎,故稱。 l 8.肺朝百脈即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會聚於肺,經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將富含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布到全身。 19.脈主治節指肺通過治理調節氣機而輔助心臟治理調節全身氣、血、津液及臟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20.肺性清肅清肅,即清潔、肅清。指肺具有肅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潔凈、通暢的特性,是保證肺氣宣降運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 21.肺在體合皮指肺宣散衛氣和津液溫潤皮膚;皮膚之汗孔可隨肺氣宣肅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助肺司呼吸之功能。 22.肺之華在毛肺輸布精氣,充養於皮膚之毛髮,故其精氣盛衰、功能強健與否可從毛髮之榮枯反映出來。 23.氣門即汗孔。因汗孔有隨肺氣的宣降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作用,故稱。 24.鬼門即汗孔。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氣通於皮毛,汗從皮膚而出。稱魄汗。汗孔則稱為鬼門。 25.玄府是汗液排泄的孔道,又稱氣門、汗孔。因其細微幽玄不可見,故稱。 26.肺開竅於鼻鼻與喉相通而聯於肺,鼻為呼吸氣出入之通道,其通氣與嗅覺必賴肺氣的和利,故稱。 27.肺在液為涕涕為肺之陰津所化,賴肺氣宣發至鼻竅,以潤鼻,肺氣斂肅使涕不外流,故稱。 28.肺在志為悲憂悲為肺之精氣氣化而表現於外的情志變化,悲憂太過則耗肺氣,肺氣虛則易悲憂。 29.後天之本指脾(胃)。人出生之後,機體生命活動的維持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 30.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將精微物質吸收並轉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的生理功能。 31.脾主運化水濕又稱運化水液,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布散作用。 32.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並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相對恆定的作用。 33.脾主統血指脾有統攝血液,使之在經脈中運行而不逸於脈外的功能。

相關主題

  • 科學的中醫學——中醫學基礎理論揭秘
  • 鮮花雞蛋贈送記錄
  • 回復 引用

    訂閱 TOP

    2#

    發表於 2009-4-17 20:40 | 只看該作者

    34.四末四肢與軀幹相對而言,是人體之末,故稱四肢為四末。 35.分肉即肌肉、肌。肌肉外層為白肉,內層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稱。 36.脾主為胃行其津液食物經過胃腸消化吸收後,其水谷精微必經脾的轉輸和散精作用而上輸於肺、心,以輸布營養全身,故稱。 37.唇四白唇四周的白肉,能反映脾臟精氣的盛衰。 38.脾主肌肉指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營養全身肌肉,使之豐滿健壯,故稱。 39.脾主四肢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升清陽,四肢得清陽之氣則輕勁有力,故稱。 40.脾在志為思思慮是以脾之精氣為物質基礎,經脾氣氣化而表現於外的一種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狀態,故稱。 41.倉廩之官倉廩,指貯藏糧食的倉庫。倉廩之官,是言脾胃如同掌管國家糧庫的官員,對飲食物有消化、吸收和轉輸作用。 42.脾開竅於口指脾氣之運化正常與否,可從飲食口味的情況反映出來。脾氣健運則飲食口味正常。 43.脾之華在唇口唇為肌肉的一部分,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口唇的色澤是否紅潤光澤,是脾胃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狀態的反映。故稱。 44.脾在液為涎涎為口津,是脾之陰津所化,經脾氣運化至口腔,潤口、助吞咽和消化,脾氣固攝,使涎不外流,故稱。 45.肝藏血指肝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46.肝調節血量指肝對調節人體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別是對外周血量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 47.肝為「血海」因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與女子月經有關,故稱。 48.肝主生血指肝參與血液生成的作用。即腎精輸於肝,經肝之氣化而化為血,故稱。 49.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宣洩氣機以保持全身氣機條達舒暢,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的作用。 50.肝主謀慮指肝藏血而主疏泄,有輔佐心神參與調節思維、情緒等精神活動的作用。 51.肝為剛臟肝為風木之臟,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其氣易逆易亢,其性剛強,故稱。 52.肝主筋筋束骨,繫於關節,其運動強勁有力而靈活,須賴肝之氣血的營養,故稱。 53.將軍之官指肝。因肝具有剛強之性,其氣急而動,易亢易逆;肝藏血而主謀慮,反映了肝既剛且柔,如同將軍有勇有謀,故稱。 54.罷極之本指肝。肝藏血而主筋,筋司運動。筋膜得肝之氣血克養而強勁有力,活動自如,且能消除疲勞,故稱。(罷,讀作ba,免去、消除之意;極,疲睏之意。罷極,即消除疲勞)。 55.肝之華在爪爪為筋之餘,爪和筋均賴肝之氣血的營養,爪甲之榮枯可反映肝之精氣的盛衰,故稱。 56.肝開竅於目肝的經脈上聯於目系,目的視力有賴於肝氣之疏泄和肝血之營養,故稱。 57.肝在液為淚淚為肝之陰津所化,經肝氣琉泄至目,滋潤和保護眼目,肝氣收攝,使淚不外流,故稱。 58.肝在志為怒怒為肝之精氣經氣化而表現於外的一種情志變化,久怒則傷肝氣,故稱。 59.腎藏精指腎具有貯存、封藏人身精氣的作用。 60.精(醫學)廣義之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及臟腑功能活動的有形精微物質的統稱(包括精、氣、血、津液等)。狹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而貯藏於腎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質,又稱生殖之精。 61.先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與生俱來,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 62.後天之精又稱臟腑之精。是源於水谷,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及臟腑代謝產生的精微物質。 63.天癸是隨著腎中精氣的不斷充盛,產生的一種具有促進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質。 64.三餘即爪為筋之餘,發為血之餘,齒為骨之餘。 65.腎主水液指腎具有主持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 66.腎主納氣指腎有攝納肺吸入之清氣,使肺呼吸達到一定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 67.腎為胃關關,關卡。飲食之受納在於胃,便溺之排泄關乎腎,如同胃之出口、關卡,故稱。 68.腎主骨因腎藏精,精生髓而養骨,骨的生理功能與腎精有密切關係,故稱。 69.腎生髓髓分骨髓、脊髓、腦髓,皆由腎中精氣化生,故稱。 70.命門①《內經》謂「命門者目也」。②《難經》始命門被賦予「生命之門」,是先天之氣蘊藏之所在,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的根本。 71.腎精即腎所藏之精氣。 72.腎氣腎精所化生之氣。 73.腎陰又稱元陰、真陰、真水,為人體陰液的根本,對機體各臟腑組織起著滋養、濡潤、寧靜、成形和制約陽熱作用。 74.腎陽又稱元陽、真陽、真火,為人體陽氣的根本,對機體各臟腑組織起著推動、溫陽、興奮、化氣作用。 75.腎開竅於耳和二陰耳主聽覺,聽覺繫於腦,腎精化髓通於腦,腎精充則腦髓得養而聽覺靈敏,故稱。二陰,即前後陰。前陰主生殖和排尿,後陰主排便,均賴腎中精氣之氣化方可正常進行,故稱。 76.腎在志為恐恐為腎之精氣經氣化而表現於外的—種情志活動,腎氣虛則易恐,大驚卒恐則傷腎氣。 77.腎在液為唾足少陰腎經挾舌本,唾為腎中陰精所化,經腎之氣化而出於舌下的液體,腎氣封藏,可使唾不外流,故稱。 78.七沖門即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之上口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 79.飛門指口唇。「飛」與「扉」相通,即門扇,由於口唇像門扇一樣自由開合,故稱。 80.戶門即牙齒。戶,即門戶,引申為把守。因食物入口,必經齒之咀嚼才能下咽,故稱。 81.吸門即會厭。會厭是食管與氣管的相會處,既是食物下達食管的必經之處,又是呼吸氣體的門戶,故稱。 82.賁門即胃之上口。賁,奔也,食物經食管下行,經賁門直奔胃中,故稱。 83.幽門即胃下口、小腸之上口。幽者,深也。食物入胃,經胃之受納、腐熟,食糜必在胃中有一定時間的停留以利精微的吸收,然後再經此處下輸小腸,故稱。 84.闌門即小腸下口與大腸上門相接處。闌,即遮攔,指飲食物中的精微物質於此得到阻攔,故稱。 85.魄門下極為魄門,即肛門。魄,古通粕。糟粕由此排出體外,故稱。 86.六腑以通為用由於六腑傳化水谷,需要不斷地受納、消化、傳導和排泄,虛實更替,宜通而不宜滯,故稱。 87.中精之府即膽。由於膽貯藏精汁,即膽汁,故名。 88.腐熟是飲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而形成食糜的意思。 89.太侖又稱大倉,即胃。因胃有受納食物的作用,故稱。 90.水谷之海即胃。飲食入口,經過食管,容納於胃,故稱。 91.胃氣①狹義指構成胃,並維持胃進行功能活動的物質。②廣義指構成脾胃並維持脾胃運化功能的物質。③脾胃的功能在脈象上的反映,即脈象和緩有力。 92.小腸主化物小腸接受自胃傳送之食糜,對其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將水谷化為營養物質,由脾吸收轉輸,糟粕則由此下輸於大腸。 93.小腸主液小腸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大量的水液,從而參與體內的水液代謝,故稱。 94.大腸主津指大腸重新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故稱。 95.孤腑即三焦。三焦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在人體五臟六腑之中,惟其最大,無以匹配,放稱。 96.三焦氣化三焦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其對水液代謝的協調平衡作用稱為「三焦氣化」。 97.上焦如霧霧,霧露。形容水谷精氣輕清而瀰漫的狀態。指上焦心肺宣發水谷精氣像霧露一樣均勻地敷布營養全身。 98.中焦如漚漚,漚漬。是指胃對水谷腐熟為乳糜狀態的形容。中焦脾胃有消化飲食、吸收精微、蒸化律液的作用,故稱。 99.下焦如瀆瀆,溝渠。是對下焦大小腸、腎和膀胱滲泄水液,泌別清濁,排泄二便作用的生動描述。 100.決瀆之官即三焦。因三焦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功能,故稱。 l01.奇恆之府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總稱。奇,異也。恆,常也。因其形似腑,為中空性器官;功似臟,能貯藏精氣,似臟非臟,似腑非腑,故名。 l02.五神藏即心、肺、肝、脾、腎。因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故稱。 103.元神之府即腦。人之靈機記性、思維語言、視、聽、嗅等均為腦所主,故稱。 104.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肝腎精血相互滋生,陰液互相滋養,且同具相火,故稱肝腎同源。 l05.乙癸同源即肝腎同源。古人根據五行學說將臟腑與天干相配,則肝屬乙木,腎屬癸水,故稱。 106.心腎相交心火必須下降於腎,與腎陽共同溫照腎陰,使腎水不寒;腎水必須上濟於心,與心陰共同涵養心陽,使心火不亢,這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稱為心腎相交,義稱「水火既濟」。 107.形體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形體,泛指人體的身形。狹義的形體。指脈、筋、肌肉、皮膚、骨五種組織結構。 108.官竅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個器官,簡稱五官。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屬於官之範疇。竅有陽竅、陰竅。陽竅有七,一般稱七竅,是頭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個竅的合稱。頭面部的七竅,又稱上竅、清竅、陽竅。陰竅有二,指前後二陰(前陰尿道口和後陰肛門)。二陰,又稱下竅。全身共九竅。 109.腠理即皮膚、肌肉和臟腑的紋理。腠,指肌肉的紋理;理.指皮膚的紋理。 110.皮腠皮膚的紋理及皮膚與肌肉間隙處的組織,為腠理的組成部分。 111.肉腠肌肉的紋理稱肌腠,又稱肉腠、分理。 112.人體肌肉較豐厚處(膨大部分)。 113.溪谷肌肉之間相互接觸的縫隙或凹陷部位,為體內氣血匯聚之所,亦是經氣所在之處。大的縫隙處稱谷,小的凹陷處稱溪。 114.筋之府即膝,因膝為筋彙集之處,故稱。 115.髓之府即骨,骨內有腔隙,內藏骨髓,故稱。 116.腎之標即牙齒。牙齒和骨骸的營養來源相同,均賴腎精滋養而生長,故稱。 117.目系又稱眼系、目本,為眼球內連於腦的脈絡。 118.山根突於兩眶之間連於額的部位,又稱頞、下極、王宮。 119.天柱自額以下至鼻準,又稱鼻樑、鼻莖。 120.精明即眼睛,為視覺器官,能視萬物,別黑白,審長短。 121.心之苗即舌。因舌能反映心的功能狀況,為心之外候,故稱。 122.金實不嗚指肺為邪壅,影響及喉而失音。 123.金破不鳴指肺虛影響及喉而失音。第3章氣血津液 1.氣血津液學說是研究人體基本生命物質的生成、輸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學說。 2.氣(醫學)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活力很強、運動不息、極其細微的最基本物質。 3.氣機氣的運動稱為氣機。 4.氣交指人生活的場所,是下降的天氣和上升的地氣互相交匯的地方。 5.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即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 6.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人體最基本、最原始的氣,源於先天而藏於腎。又稱原氣、真氣。 7.宗氣是由水谷精氣與自然界清氣在肺中結合而積於胸中的氣,又稱動氣、大氣。 8.營氣是運行於血脈中的具有營養作用的氣。因其富於營養,故稱為營氣。 9.營血因營氣與血共行於脈中,又能化生血液,故常營血並稱。 10.營陰即營氣,因營氣清柔和順,主內守,與衛氣相對而言屬陰,故稱。 11.榮氣即營氣,因其富有營養,能使機體榮潤、光澤,故稱。 12.息道指呼吸之氣出入的通道。 13.氣街①氣沖穴的別名;②經絡之氣通行的徑路;③指腹股溝動脈處。 14.虛里又名胃之大絡,位於左乳下心尖搏動處,在此可測知宗氣的盛衰。 15.氣海①指部位名稱,即膻中為上氣海,是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丹田為下氣海,是元氣聚匯之處。②指經穴名稱。即臍下一寸五分處。 16.膻中①指兩乳中間的部位,是宗氣所聚之處,為上氣海;②指心包:③穴位名,在任脈上,兩乳頭正中。 17.衛氣是運行於脈外的具有護衛肌表、防禦外邪的氣,又稱衛陽。 18.衛陽即衛氣。因衛氣傈悍滑疾,主衛外,與營氣相對而言屬陽,故稱。 19.血府即脈。因脈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放稱。 20.動氣指宗氣。具有行氣血、助呼吸、助語聲等作用。 21.五氣①指天之氣,因其隨時令的變化而表現為風、暑、濕、燥、寒,故稱五氣。②指五臟之氣。 22.津血同源津液與血液都來源於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轉化。故稱。 23.津液是指機體—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等,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 24.血汗同源汗為津液所化,而津液與血同源於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血汗亦同源。 25.氣主煦之氣有溫煦人體的作用,故稱。 26.血主濡之血有滋潤和營養全身的作用,故稱。 27.氣為血之帥是氣對血的關係的概括,主要體現在氣能生血、行血、攝血三個方面。 28.血為氣之母是血對氣的關係的概括,主要體現在血能裁氣、血能生氣兩個方面。 29.氣機調暢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平衡協調的生理狀態。 30.臟腑之氣是構成臟腑的基本物質,也是推動和維持臟腑功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31.氣主推動指氣對人體的生長發育、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精血津液的生成及運行輸布等都具有推動作用。 32.氣主調控指氣一方面發揮推動、興奮、升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發揮寧靜、抑制、肅降的作用。 33.氣主溫煦指氣可以通過氣化產生熱量,使人體溫暖,消除寒冷。 34.氣主涼潤發揮涼潤作用的氣是人身之陰氣。陰氣具有寒涼、柔潤、制熱的作用,故稱。35.氣主防禦指氣既能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亦可驅除侵入人體內的病邪。 36.氣主固攝指氣對於體內血、津液、精等液態物質的固護、統攝和控制作用,從而防止其無故流失,並在體內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37.氣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離不開氣和氣的運動作為動力。 38.氣能行血指氣能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的作用。 39.氣能攝血指氣能固攝血液正常循行於脈中而不逸於脈外的作用。 40.血能載氣指氣存於血中,依附於血而不致散失,賴血之運載而運行全身。 41.氣能生津氣是津液生成的動力,津液的生成依賴於氣的推動作用。 42.氣能行津指津液的輸布、排泄等代謝活動離不開氣的推動作用。 43.氣能攝津氣的固攝作用可以防止體內律液無故地大量流失,氣通過對津液排泄的有節控制,維持著體內津液量的相對恆定。 44.津能生氣指津液在輸布過程中受到各臟腑陽氣的蒸騰溫化,可以化生為氣。 45.津能載氣指氣必依藏於津液之中,方不致無故散失,以發揮其正常功能,故稱。第4章經絡 1.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 2.經絡是人體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調節人體功能的一種特殊的通路系統,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3.經脈經,有路徑之意。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多循行於人體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4.絡脈絡,有網路之怠。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處不至,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 5.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 6.孫給是絡脈中最細小的分支。 7.正經即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足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故稱正經。 8.十二經別簡稱「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有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在深部聯繫的作用。 9.十二經筋簡稱「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有聯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 10.十二皮部簡稱「皮部」。足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市區,也是十二經脈之氣的散布所在。
    回復 引用

    TOP

    3#

    發表於 2009-4-17 20:40 | 只看該作者

    11.奇經八脈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合稱。因為它們分布不像十二經脈那樣規則,大多同臟腑沒有直接絡屬關係,彼此之間也無表裡配合關係,與十二經脈不同,故稱「奇經」。 12.陰脈之海是任脈的別稱。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多次與足三陰經及陰維脈交會,總任陰脈之間的相互聯繫,調節陰經的氣血,故稱。 13.陽脈之海是督脈的別稱。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是陽脈之督綱,對全身陽經起到調節作用,故稱。 14.十二經脈之海是沖脈的別稱。沖脈上行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通受十二經之氣血,是總領諸經氣血之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 15.血海①指沖脈,沖脈起於胞中,有調節十二經氣血、促進生殖的功能,與婦女的月經有著密切的關係;②指肝,因肝主藏血,調節血量,與女子月經有關,故稱。 16.任主胞胎任脈起於胞中,能調節月經,促進女子生殖功能,與妊娠有關,故稱。 17.別絡即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是從經脈別出的分支,主要加強相為表裡的兩經間在體表的聯繫和滲灌氣血的作用。 18.六合①每一對相為茨里的經別組成一「合」,十二經別手足三陰三陽共組成六對,稱為「六合」。②指上下四方。 19.經氣指構成經脈和維持經脈功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因其運行經脈之中,故又稱脈氣。 20.十五別絡別絡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包括十二經脈、任脈、督脈各分出的一支別絡以及脾之大絡,共十五,故稱。(若再加上胃之大絡,為「十六別絡」) 21.感應傳導指經絡系統對於針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覺傳遞和通導作用。針刺中的「得氣」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感應傳導作用的表現。 22.舌本即舌根。足太陽脾經連舌本,足少陰腎經挾舌本。 23.頏顙為咽上上齶與鼻相通的部位(鼻咽部)。此處有足厥陰肝經通過。 第5章體質 1.醫學體質學研究體質與健康、疾病關係的學科,即研究人類的體質特徵、類型和變化規律及其與疾病發生、發展和演變關係的學科。 2.體質即人體的質量。是人體在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 3.體型是指身體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態特徵,又稱身體類型,為衡量人體的體格和身體大小的重要指標。 4.偏陽質是指具有偏熱、亢奮、多動等特性的體質。 5.偏陰質是指具有偏陽不足、偏寒、多靜等特性的體質。 6.形神合一指形與神是人體不可分離的統一整體,又稱形與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7.體格是指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營養狀況和鍛煉程度的狀態。 8.先天因素指小兒出生以前在母體內所稟受的一切特徵。 9.後天因素是人出生以後賴以生存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可分為機體內在因素和外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 第6章病因與發病 1.病因凡能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稱致病因素。 2.病因學說是研究各種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質、致病特點及其所致病證臨床表現的理論。 3.辨徵求因即主要以臨床表現為依據,通過分析病證的癥狀、體征來椎求病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這種方法稱為「辨證求因」。 4.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熱)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 5.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自然界不同的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6.少火指正常的、具有溫煦生化作用的火,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陽氣。 7.壯火指陽熱過亢的,能耗損人體正氣的病理之火。 8.癘氣指一類具有強烈致病性和傳染性的外感病邪。 9.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 l0.痰飲是水液代謝障礙而形成的病理產物,其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 1L.瘀血又稱為蓄血、惡血、敗血、衃血。指體內有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積存體內,或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均稱為瘀血。 12.三因學說即六淫邪氣侵犯為外所因,七情所傷為內所因,飲食勞倦、跌仆金刃及蟲獸所傷等為不內外因。 13.五志化火指怒、喜、思、憂、恐等精神情志失調所變生的火證。 14.五氣化火指感受風、寒、暑、濕、燥之外邪,在一定條件下均可形成火熱證候。 15.虛邪①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故名。②五邪之一(五邪:虛邪、賊邪、實邪、微邪、正邪)。 16.賊風泛指四時不正之氣。因其乘虛而入,具有賊害性質,使人致病,故稱。 17.風為百病之長一是指風邪常兼他邪合而傷人,為外邪致病的先導;二是指風邪襲人,致病最多。 18.傷寒寒客肌表,郁遏衛陽者。稱為「傷寒」。 19.中寒寒邪直中於里.傷及臟腑陽氣者。稱為「中寒」。 20.寒性凝滯即指寒邪侵入。易使氣血津液凝結、經脈阻滯。 21.風性主動指風邪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徵。 22.溫燥指初秋夏熱之餘氣與燥相合侵犯人體,所發病證稱為溫燥。 23.涼燥指深秋近冬,燥與寒相合侵犯人體,所發病證稱為涼燥。 24.結石是指停滯於臟腑管腔的堅硬如石的物質,是一種砂石樣的病理產物。 25.胎傳指票賦與疾病由親代經母體而傳及子代的過程。 26.胎弱又稱胎怯、胎瘦,為小兒稟賦不足,氣血虛弱的泛稱。 27.胎毒指嬰兒在胎妊期間受自母體毒火,因而出生後發生瘡疹和遺毒等病的病因。 28.瞀瘛指兩目昏蒙不明,四肢抽搐的臨床癥狀。 29.葯復病後濫施補劑或藥物調理運用失當而致複發者。 30.食復疾病初愈,因飲食因素而致複發者。 31.勞復疾病初愈。因形神過勞或早犯房事而致複發者。 32.合病兩經或三經的證候同時出現。 33.並病一經病讓術罷義出現另一經證候。 34.伏而後髮指機體感受某些病邪後,不即時發病而潛伏於體內,經過一定的時間或在誘因作用下過時而發病。 35.正氣即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維護健康能力的總稱。包括自我調節能力、適應外界環境能力、抗邪及康復能力。 36.邪氣指多種致病因素。 37.繼發系指在原發疾病的基礎上繼續發生新的病症。 38.後遺症是指主病在好轉或痊癒過程中未能恢復的機體損害。是與主病有著因果聯繫的疾病。 39.徐發即徐緩發病。它與致病因素的種類、性質及其致病作用以及體質因素等密切相關。 40.發病指疾病的發生過程(包括原病與複發等),是機體處於病邪的損害和正氣的抗損害之間的矛盾鬥爭過程。 41.感邪即髮指感邪後立即發病。又稱「卒發」或「頓發」。常見於新感傷寒或溫病、疫病致病,情志遽變,毒物所傷。第7章病機 1.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制,又稱病理。 2.病機學說是闡明疾病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學說。 3.健康即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以及人體內部各臟腑之間陰陽保持動態平衡的狀態,即形體血肉、精神情志和環境適應的完美協調。 4.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過程中,致病邪氣與機體的抗病能力之間相互鬥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 5.虛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 6.實指邪氣亢盛而正氣不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 7.虛實錯雜指在疾病過程中,由於病邪與正氣相互鬥爭,其邪盛與正衰同時並存的病理狀態。 8.虛中夾實指病理變化以正虛為主,又兼夾實邪結滯於內的病理狀態。 9.實中夾虛指病理變化以邪實為主,又兼有正氣虛損不足的病理狀態。 10.虛實真假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況下,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不完全—致的時候,則可出現某些假象的病理反映。 11.直中指寒邪侵犯陽虛寒盛體質,發病不經外感表衛階段,直接損傷三陰經及所屬內髒的病理過程。 12.越經傳即不按六經次序而傳變,如由太陽而傳至太陰。 13.陰陽失調是指機體在疾病的發生髮展過程中,由於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的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協調平衡,出現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狀態。 l4.陰陽互損是指在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展影響到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機。 15.格陽又稱陰盛格陽,指陽氣極端虛弱,陽不制陰,偏盛之陰盤踞於內,逼迫衰極之陽浮越於外,使陰陽不相維繫,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 16.格陰又稱陽盛格陰,指邪熱內盛,深伏於里,逼迫陰氣浮越於外,使陰陽不相維繫的一種病理狀態。 l7.亡陽是指機體的陽氣突然大量亡失,使屬於陽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18.亡陰是指機體的陰氣突然大量亡失,使屬於陰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19.氣虛是指元氣不足,致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變化。 20.氣滯指氣機受阻較甚,局部阻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21.氣逆主要指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狀態。 22.氣陷是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大過的病理狀態。 23.氣閉指氣不能外達而鬱結閉塞於內的病理狀態。 24.氣脫指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 25.氣機失調指氣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氣滯、氣陷、氣逆、氣閉和氣脫等病理變化。 26.氣機不暢指氣的運行受阻而不暢通的病理狀態。 27.血虛是指血液不足,血的營養和滋潤功能減退的病理變化。 28.血瘀指血行遲緩或運行不暢的一種病理狀態。 29.血熱是指血內有熱,使血液運行加速,脈道擴張,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一種病理變化。 30.氣滯血瘀是氣機郁滯,血液運行不暢而氣滯與血瘀並存的一種病理狀態。 31.氣虛血瘀是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血行瘀滯,氣虛與血瘀並存的病理狀態。 32.氣不攝血指氣虛而固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使血逸於脈外而致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33.氣隨血脫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也隨著血液的流失而脫散,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或氣血並脫的病理變化。 34.津液不足是指津液數量的減少,而導致內在臟腑,外在孔竅、皮毛失其滋養潤儒作用,因之產生一系列乾燥失潤的病理變化。 35.內生五邪指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所致的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熱(火)等五種病理變化。因其由內而生,故稱之為內生五邪。 36.內風即風氣內動,是指體內陽氣亢逆變動而生風的一種病理變化。 37.內寒即寒從中生。是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弱,虛寒內生,或陰邪瀰漫的病理變化。 38.內濕是由於脾不運化,腎不主水,輸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濕痰飲停聚的病理變化。 39.內燥是指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因而出現以乾燥枯澀失潤為特徵的病理變化。 40.內火是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氣血郁滯,或病邪的鬱結而產生的火熱內擾,致功能亢奮的病理變化。 41.腎不納氣是指腎氣虛不能攝納肺氣而致呼吸表淺、動則氣喘的病理變化。 42.相火妄動是指陰虛火旺出現火迫精泄的病理變化。 43.水氣凌心由於心陽不振,不能下溫於腎;或腎陽虛弱,以致寒水不化,上凌於心,阻遏心陽,出現心悸、氣喘等證的病理變化。 44.肝火上炎又稱肝火、肝經實火,是肝臟陽熱亢盛,氣火上沖的一種病理變化。 45.肝氣鬱結又稱肝鬱,是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氣機不得條暢的病理變化。 46.肺失清肅又稱肺失肅降,是肺氣下降和清潔呼吸道的功能減退的病理變化。 47.心火上炎火性炎上,心火循經向上,而出現口舌生瘡、舌尖紅赤疼痛等癥狀的病理變化。 48.從化又稱類化,指病邪侵入機體,能隨人之體質差異、邪氣侵犯部位以及時間變化和治療不當等各種條件變化而發生性質改變,形成與原來病邪性質相反而與機體的素質一致的病理變化。第8章養生與防治 1.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保生等。即保養生命之義。 2.治則指治療疾病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 3.治法是在治則指導下制定的治療疾病的具體方法。 4.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心身、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的學問。 5.天年人的自然壽命謂之天年,亦即天賦之年壽。 6.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發生以後,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 7.治病求本即在治療疾病時,必須尋求出疾病的本質,並針對其本質進行治療。 8.正治指逆疾病證候性質而治的一種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法則,又稱「逆治」。適用於疾病現象與本質相一致的病證。 9.反治指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則,所採用的方藥性質順從疾病的假象,又稱「從治」。適用於疾病現象與本質不相—致的病證。 l0.寒者熱之指寒性病變出現寒象,用溫熱葯治療,即以熱治寒。 11.熱者寒之指熱證現熱象,用寒涼性質的方葯來治療。 12.慮者補之指虛證現虛象,用補益功用的方葯補其虛。 13.實者瀉之指實證現實象,採用攻邪瀉實的方葯來治療。 14.寒因寒用指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來治療具有假寒徵象的病證,又稱以寒治寒。適用於陽盛格陰的真熱假寒證。 15.熱因熱用指用溫熱性質的藥物治療具有假熱徵象的病證,又稱以熱治熱。適用於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 16.通因通用指用行通利作用的藥物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證,簡稱以通治通。 l7.塞因塞用指用補益作用的藥物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簡稱為以補開塞。 18.扶正是扶助機體的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種治療原則。 19.祛邪是祛除邪氣,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襲和損害的一種治療原則。 20.調整陰陽系指糾正疾病過程中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損其有餘或補其不足,恢復和重建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 21.因時制宜指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的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 22.因地制宜指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 23.因人制宜指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 24.用溫遠溫前者之「溫」,即藥物之溫;後者之「溫」,指氣候之溫;「遠」即避之意。即用溫熱之性的藥物時,當避其氣候之溫。此為對「因時制宜」治療法則的具體運用。 25.三因制宜即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療疾病要根據季節、地區、以及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而制定適宜的治療法則。

    推薦閱讀:

    劉渡舟醫案四則 - 經方實踐 - 復興中醫網 中國優秀中醫藥網站|中醫論壇|中醫養生|中醫...
    非常經典的語錄語句,最具優秀的句子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舞蹈節目展演,我們來了!
    優秀領導者要學會提問

    TAG:中國 | 自學 | 醫藥 | 網站 | 中醫 | 理論 | 優秀 | 中醫基礎理論 | 總結 | 基礎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