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五邑華僑文化
06-28
提要:本文在詮釋華僑文文化概念,特質及廣東華僑文化在土地利用,建築、語言和觀念等特點基礎上,揭示它們地域差異,拜按一定原則,劃分廣東華僑文化地理區,以期力。深對嶺南文化區域分異規律認識。關鍵詞:華僑文化景觀、地域分異、廣東引言 按照通常解釋,華僑指定居於國外,尚未加人當地國籍的中國公民。而廣義華人泛指一切具有中國血統的人,狹義華人特指已取得外國國籍的原華僑及其後裔。中國政府從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而在實際上,90%以上僑胞現已取得僑居國國籍,成為外籍華人,依然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甚少。這從華僑到華人的概念轉變是個很大事件,但華僑習稱沿用已久,本文也將華僑華人統稱華僑。廣東是我國華僑人數最多、分布地域最廣省區,我國華僑約3000萬,其中2/3在廣東。為照顧歷史和行文方便,本文所稱廣東,含海南。而按我國家庭親緣關係一般規律,一個華僑華人可涉及或影響3—4個直系或旁系親屬。(1)這樣廣東約2000萬華僑,對6000—8000萬人產生影響,相當於廣東人口總數。另外,作為華僑在國內分布地域類型僑鄉,在廣東是指華僑人口數與當地人口總數比例來界定,以10%為界。按1994年行政區劃,廣東地級市政區有80%市為僑鄉;按土地面積,僑鄉佔全省總面積72%(未含海南);按人口,僑鄉人口約為全省總人口75%。『:,廣東這樣一個華僑群體和地域分布格局,對當地社會經濟和文化各個層面都產生深刻影響,另一方面,廣東華僑文化是廣東文化一個本質特徵,1916年,廣東省長朱慶瀾在《續廣東通志序》中將「粵人冒險主義之天性」歸結為廣東人「天性」之一,其表現為廣東海外華僑和慈善事業發達。研究廣東區域文化、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和規劃,必須充分重視華僑這個因素。但時下對華僑經濟研究成果頗豐,因它與引入外資有關,而對廣東華僑區域文化景觀、尤其它所具有的深層作用力,則顯得極為單薄,成果寥落。這與在廣東分布至為觸目的華僑文化景觀及其巨大的區域文化效應是很不相稱的。本文擬就此開展探討,為推動廣東區域文化地理研究,同時為時下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提供決策參考。 1.華僑文化內涵和文化特質 華僑文化是由於華僑出國,僑居異地,將中國文化與僑居國文化交流、結合的產物。華僑文化載體是華僑,他們藉助於探親往返、書信往來、保持與家鄉聯繫,有的回國辦實業、教育、醫院及其他福利慈善事業,影響或改變當地文化景觀或結構,同時也將本土文化流布僑居地,這種由華僑興起和傳播的特殊文化,稱為華僑文化。它作為一種文化類型,應在鴉片戰爭以後形成和成熟。華僑這個特殊社會群體,生活在國外,但故土又在祖國,一方面他們保留原有語言、風習。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有著深厚的本根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又深受僑居地文化浸染,接受、吸收當地異質文化,使之成為自己文化一部分。所以,華僑文化具有國內和國外兩個源頭,具有明顯的跨文化、跨地域性質和特點,處於內外兩種或多種地域文化邊緣,是一個特殊文化系統。但對國內某一地域文化來說,它又是這個文化系統在海外的延續和空間佔用,如嶺南文化在海外所擁有華僑群體和地域即為嶺南文化一部分;對於它產生的故土一方,華僑文化同樣具有明顯中外文化結合品格,無論在土地利用、聚落建築、語言、風習、衣冠履帶,乃至行為方式、思維理念等方面,都有異於當地文化或深入嵌入後者之中。這是外來文化在當地移植或變異的結果。廣東五邑、梅州、潮汕僑鄉所聳立大量西式建築,星羅棋佈於海南,雷州半島橡膠、熱帶作物種植園,以及各地方言所夾帶英語、馬來語等,無不展示華僑文化中西合璧品格。 2。廣東華僑文化地理景觀 文化景觀也稱歷史景觀,深刻反映文化歷史積澱,也是區域文化的一個外化表現。廣東華僑出國歷史悠久,顏斯綜《南洋蠡測》說:「新忌利坡(即新加坡)有唐人墳墓,記梁朝年號及宋代咸淳」。明清漸見增加,《明史?外國傳》載,「洪武年間蘇門答臘發生騷亂,華人流寓於此者有數千家,他們公推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首領,組織力量自衛」。尤其鴉片戰爭以後大量華工出國,這些華僑分布世界五大洲,1985年統計粵籍華僑華人約1034.62萬,其中亞洲為847.75萬人,佔81。9%,美洲146.82萬,佔14.2%,歐洲、澳大利亞等40.05萬,佔3.9%,分布地區包括各個自然地帶、不同人種、風俗、民族、語言、宗教等。廣東華僑文化多元共存、景觀各異特色,在全國堪為翹楚。 2.1.土地利用景觀? 土地利用或作物栽培作為最基本文化景觀,也是廣東華僑文化空間佔用最大單元,具有重大經濟文化意義。宋代首先傳人廣東、福建等地佔城稻、花生,明代傳人番薯、玉米、煙草、菠蘿、南瓜、辣椒、甘藍作物,都直接或間接與華僑有關。如後來對土地利用影響極大的番薯,即由華僑引進。志稱萬曆十年(1582年)在安南(越南)經商東莞人陳益將番薯成功帶回家鄉,「種播天南,佑糧食,人無阻飢」;同時,還有高州人林懷蘭亦「自外洋挾其種回國"種植。原產中南美洲玉米,明嘉靖、萬曆年間(1522—1620年)也由海商帶回廣州惠州始種,『6)清初傳遍全國。這兩種作物終於成為全國重要糧食作物,形成「地瓜一種,濟通省人之半」『』』和「紅(番)薯半年糧』』景觀,對開墾荒地、救災、保護大量人口和勞力,貢獻匪淺。西方蔬菜也假道華僑紛紛傳人廣東,乃至內地,如辣椒「大約明末清初由南美洲傳人廣東,輾轉傳人中原」。(8』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人廣東;番茄原產秘魯,「約在1621年葡萄牙人將番茄傳到中國」,『』』此外,南瓜、馬鈴薯、荷蘭豆等也先後引入,廣東為首途之區,這都明顯地改變傳統農業土地利用面貌,也改變人們食物結構,豐富了社會飲食文化生活。 近代,由華僑引種于海南熱帶經濟作物,成為我國土地利用史上又一項破天荒大事。19世紀末,南洋華僑從國外引進椰子新品種,果多碩大,很快取代原來品種,出現不少萬畝椰林。1902年和1908年海南華僑從馬來亞引進橡膠和咖啡於儋州那大,1910年樂會(今瓊海)人何麟書從南洋引種巴西橡膠於安定落河溝(今屬瓊中)獲得成功。此後膠園在海南接踵而起,為建國後海南建設為我國最大橡膠林奠定基礎,同時引進的還有油棕、海島棉、劍麻、爪哇蔗、金雞納、香茅、木薯、呂宋煙等,都是一種新文化空間佔用。建國後在海南島、雷州半島等建立了100多個農場,安置約100多萬創業者,廣東農墾文化稱盛一時,成為華僑文化發展一個重要標誌。 2.2.建築文化景觀 建築作為一種最直觀文化符號,是一種動態和充滿時代感文化。有賴於華僑引進西方建築文化,廣東城鄉建築景觀才大放異彩,為其他省區所不及。 騎樓是地中海沿岸建築,20世紀初,廣見於我國東南沿海城市,廣州最早出現騎樓是20世紀20年代,據研究是由西方殖民勢力和華僑從東南亞平行不悖地傳人我國的,很快由廣州傳播至全省各地,尤以珠江三角洲和沿海、沿江城鎮至為普遍。據林琳博士統計分析,廣東現今21個地級市,擁有騎樓城鎮密度最高的是汕頭、潮州市(0.7座/千km2),次為佛山、廣州、江門、汕尾、中山、揭陽、東莞、雲浮、深圳等市,為0.4—0.7座/千km2;再次為東莞、肇慶、梅州、韶關、茂名湛江市,為0.3—0.4座/千km2;最低為河源、惠州、清遠、陽江市,<0.3座/千km2;這與廣東華僑祖籍分布格局有某種相似之處,亦即兩者成正比。潮汕、五邑和海南文昌作為華僑集中地,擁有騎樓、城鎮密度最大,粵西、粵北山區則相反。「』』騎樓具有上樓下廊、前店後宅,與街道相連,既遮風雨日晒,又方便交易等特點,與廣東商業文化發達相一致,故具有強大生命力,留存至今。 碉樓也是華僑文化在建築上另一形式,19世紀興起於開平、新會、台山、恩平、鶴山所謂五邑僑鄉。光緒《寧陽存牘》指出:「自同治以來,出洋之人多獲資回華,營造屋宇,煥然一新」,該縣盛時有碉樓5000多座,開平過去有數千座,現僅存2460座,」」其他各縣也有數量不等碉樓。這些樓主人僑居世界各地,故其建築風格豐富多彩,包括傳統屋頂式、仿義大利穹隆頂式、仿歐洲中世紀教堂式、仿中亞伊斯蘭教寺院穹頂式、仿英國寨堡式、仿羅馬敞廊式、哥特式、折衷式、中國近代式等,林林總總,堪為世界建築文化博覽館。這些碉樓從用材到結構形式,體現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整合,開平碉樓於2001年7月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廣東客家僑鄉,傳統客家大屋也吸收西方建築文化養分,形成中西合璧圍龍屋,即建築物正面外觀與西方建築相似,但內部結構和布局仍如傳統形式,如梅州白宮洋湖尾村聯芳樓、程江鄉的萬秋樓、鬆口鎮南華又廬,即屬其例。 在城鎮規劃布局上,僑鄉聚落也反映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調適和良好結合,即村鎮選址按適應中國風水地理要求,但布局卻突破傳統中軸對稱原則,採用網格狀布局,顯系受西方規劃思想影響。如鴉片戰爭後開埠城市汕頭,吸納華僑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但建成騎樓和高層建築的商業、服務中心,而且城市道路絡呈扇形擴散和布局,一反中國傳統棋盤式道路格局。僑鄉這些村落,建村前制訂規劃,統一安排村內道路系統、主次巷道縱橫交錯,各戶佔地面積大小一致,外觀整齊劃一,整體上顯得緊湊、嚴謹、規範。而附屬建築如牛欄、豬圈等單獨配置,集中分布在村外,既節省用地,也保持村落環境衛生。這種功能分區思想,與小農經濟下舊式農居五分工或簡單分工迥然不同,乃華僑將西方規劃思想在故土移植。這種西方規劃模式村落,以五邑地K最多。台山海宴鎮甄氏家族因丁口繁衍,光緒年間按以上思想重新規劃村落,建成新舊兩圍共93村,安置5600多人,堪為中西規劃和建築布局文化良好結合範例。華僑熱心公益事業,無論過去和現在,都把捐贈建築物作為一種紀念形式。這些建築物最能體現中西文化融合風格。現中山大學校址留存原嶺南大學許多以「xx堂」命名大樓,即為華僑捐贈,如『『爪哇堂」、「哲生堂」、「陸祜堂」、「張弼土堂」、「榮光堂」、「十友堂」、「懷土堂」等。重檐大屋頂和鋼筋水泥建材和西式立面和內部布局,反映中西文化完美統一。近年,華僑捐築各類學校、醫院等接踵而起,則完全是現代建築風格,中山大學『『嶺南堂」,使用最時髦的玻璃幕牆立面,說明華僑建築文化也是與時俱進的。 2.3.語言景觀 僑鄉人員、商貿信息往來十分頻繁,既使用漢語方言,也使用英語和其他外語,兩者交相融合,形成僑鄉方言有大量外語辭彙融入,主要是口語中英辭彙夾雜景觀。據有關研究,僅五邑地區常用英語外來詞,包括文化體育、食品飲料、五金工具、日常生活等用詞有125個。『ls,如漂亮叫「好泥」{hownice)、文件夾叫「快佬」(file)、自助餐稱「布菲』』(buffet)、清漆曰「嚦架」(1acquer)、第一叫『『林巴溫』』(numberone)、小費叫「貼士」(tips)、乳罩叫「薄絡」(bra)、差勁、低檔曰「妾』』(cheap)等,這在外來人聽來可能不知所云,但在當地都老幼婦孺皆知。 在傳統客家社會,外語也在僑鄉不脛而走,如襯衣叫「恤」(shirt)、商標稱「麥(mark)、接吻曰「占」(6sm)等,也有馬來語,如領帶叫:『拉西』』(tasi)、雜貨店叫「阿弄店」(alongtiam)等。但無論辭彙數量和分布範圍已較廣府地區大為遜色。而另一個僑鄉潮汕華僑引進外語除了英語以外,因不少華僑分布在東南亞,帶進不少印尼一馬來語,如接吻稱「斟」(tism)、手杖稱「洞角」(tongket)、餅乾稱「羅的」(roti)、警察叫「嗎淡」(mata)、事情叫「巴特」(patut)、市場叫「巴薩」(pasak)、可憐叫「朵隆」(tolong)、鐵線稱亞鉛(ayan)、合意叫(suka)、苦力叫咕哩(kul¨、奶油咖啡叫咕啤(kopi)等皆滲人人們生活用語,使之注入東南亞文化生活情調。 2.4.觀念文化景觀 僑鄉民性外向、開放、兼容,深受西方文化浸染,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敏感;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反映西方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等。由此形成文化景觀,主要是文化氛圍,在僑鄉甚為突出。觀念文化寓於人物之中,在中國思想史上,僑鄉英才輩出,獨領風騷。1872—1875年,我國四批留美學生120人,包括容閎、詹天佑,唐紹儀等時代精英,為早期華僑的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奏摺說,派幼童赴美留學「屬中華創始之舉,抑亦古來未有之事」。據有關資料,清末中國留美學生地區如下: 這些留學生,廣東人占多數,其中又以香山(中山)、番禺、南海、順德等縣為主,僅香山一縣即有40人,占廣東留學生的二分之一,故近代廣東能首先接受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成為近代思潮的重點與革命的策源地。梁啟超說:「廣東人旅居國外者最多,皆見他邦國勢之強,政治之美,相形見絀,義憤自生」。又說:「廣東言西學最早,其民習於西人游,故不惡之,亦不畏之。」[17]在變革現實,改造中國社會的革命運動,華僑無不在財力、物力上鼎力支持,更有大批熱血青年,遠涉重洋,回歸祖國,參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孫中山曾發出感慨:「華僑是革命之母」。例如1911年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800名「先鋒隊」(敢死隊)中,華僑佔500人,黃花崗72烈士中,華僑烈士有30人之多。革命需要宣傳鼓動,華僑是一支生力軍,辛亥革命前,華僑在海內外創辦報刊多種,如新加坡《中興日報》、檳榔嶼《光華日報》、曼谷《暹羅日報》、緬甸《覺民日報》、印尼《民鐸報》、美國《大同日報》、《少年晨報》等,都為更新觀念、喚醒民眾,起到振聾發聵作用。革命需要經費,不少華僑「竭汗血、傾脂膏、捐釵環、短衣食」,以支持革命。據有關統計,孫中山領導10次武裝起義中,得到華僑和港澳同胞捐款100多萬元,故孫中山說「慷慨助餉,多為華僑」。所以說華僑傑出人物的氣質、性格、思想和行為,無不體現華僑文化品格。 舉凡僑鄉,人們思想觀念傾於開放,而不是保守;兼容而不固執;多元而不單一;近代、現代意識明顯優於非僑鄉地區。如「吃燒豬」過去在珠江三角洲流行,被視為婦女貞潔的代名詞,現今在西方道德觀念流行五邑僑鄉,它僅為婚嫁一種點綴,完全喪失本來意義。僑鄉掃墓,人們不再用傳統三牲,而用裝飾講究、精美名貴食品和鮮花、水果代替。類似習俗和觀念形態正悄悄地改變人們生活方式。 三、廣東華僑文化區域分異 廣東華僑文化有鮮明地域分異的,這是基於祖居地地理、歷史和僑居地文化背景等差異: 3-1.廣東華僑祖籍地區不同,原文化差異較大。 按廣東漢人劃分為廣府、客家、福佬三大族群,則華僑原文化也有這三大差異。這種本根文化,雖然在僑居地會被沖淡或削弱,例如華僑後裔可能會放棄一部分母語方言,接受當地語言,一些傳統習俗被弱化,但這並不能從總體上改變他們的族群文化特質。 3-2.華僑所在僑居地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特性差別更大。 這對華僑文化影響,不僅體現在他們自身,也反映在原居地文化景觀。生活在歐美、澳大利亞華僑,主要受西方近現代資本主義浸染,而生活在東南亞而非日本華僑則主要受西方殖民地文化或當地土著文化影響,使原居地文化不得不有這種文化深刻烙印,則仍以西方文化為影響其文化個性的主流文化,土著文化甚為微弱。這都在華僑文化特質上有所反映,它們的差異成為華僑文化區域分異的基礎。 3-3.僑鄉經濟水平差異。 廣東僑鄉劃分為五大塊,即①珠江三角洲廣府地區的華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包括印尼、馬來亞、新加坡等地,以工商、種膠、採礦為主業;②潭江、五邑地區華僑,主要分布在以美、加拿大為主北美洲地區,多以餐飲為業;③潮汕華僑,亦以東南亞為主,包括泰國、柬埔寨、印尼、越南等,以工商業為主;而④興梅客家華僑則以印尼、新加坡、馬來亞、泰國為主,多為工商、採礦、種膠;⑤海南華僑也以東南亞為主,多種膠、熱作和開礦為生。美加華僑較富,其他地區華僑次之,則僑鄉經濟收入有較大差異。五邑僑鄉民初興起建立大量碉樓。除了社會治安原因,也與華僑有較高收入相關。而在其他僑鄉,僅偶見個別規模巨大建築群,為個別事業有成者所為,而不是普遍現象。這個經濟差異,必然反映在以它為背景文化景觀。海南能夠成為我國最大橡膠、熱作文化基地,即與華僑在東南亞謀生有很大關係;潮汕華僑集中在以佛教為國教的泰國、潮汕現是廣東佛教最大中心,1990年潮汕寺庵和僧尼分別是268處,13173人,分別佔全省45.8%和28.2%。[18]潮州新開元寺泰式佛殿,與舊開元寺風格不同,即為華僑文化表現。 3-4.僑鄉人口與華僑人口比例關係差異。 華僑與歸僑僑眷是一種正相關,華僑多,一般說來,其在國內歸僑、僑眷也必然多。據有關統計,廣東歸僑、僑眷人數約2000萬,其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粵語系地區的約617萬,潮汕語系(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地區約580萬,粵東北和東江流域客家系地區的有429萬,各佔30.8%、29%、21.5%,[19]這三個地區恰是廣東主要僑鄉,也是三個文化區域。華僑文化與歸僑、僑眷多少有直接聯繫。著名僑鄉台山,1998年總人口約100.95萬,[20]境外台籍人口129.6萬。[21]後者大於前者,被稱為「兩個台山」。另一個著名僑鄉潮陽,當地人180萬,而華僑約170萬,幾乎對等。[22]而非僑鄉的陽江,1987年總人口123.67萬,同年,華僑(人)僅1371人,[23]只及總數1.1%。這樣,地方文化景觀大相徑庭,前兩縣市異國風情,甚為觸目,而後者則一派本土文化格調。 3-5.從上述可見,華僑文化的地域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因而存在明顯的劃分。 主要根據以下原則,劃分廣東華僑文化區: 1.華僑祖籍地文化特質相對一致性。 2.華僑僑居地文化背景相對共同性。 3.現在被界定為僑鄉市縣。 按照這三條標準:廣東可劃分出珠江三角洲廣府華僑文化區、五邑華僑文化區、潮汕華僑文化區、梅州一東江文化區、瓊東北文化區等。作為一種形式文化區,它們各具自己文化特質和風格。 (1)珠江三角洲廣府華僑文化區,含廣州、佛山、中山、珠海、深圳、東莞等市,為廣府文化核心區。華僑多分布在東南亞,近年僑居者多在美加。此區毗鄰港澳,深受西方文化浸染,故華僑文化仍以西方文化為主流,廣州騎樓建築,以愛群大廈為代表高層建築,南海簡村陳啟源創辦繼昌隆繅絲廠、廣州長堤先施(百貨)公司、馮如創辦廣東飛行器公司,僑資電燈、公共汽車、戲院等,還有僑資興辦市政建設、西式學校,特別是精神文化,從容閎、鄭觀應、孫中山到司徒美堂等華僑精英人物思想言行和華僑創辦報刊等,無不展示華僑文化在珠江三角洲深刻痕迹。 (2)五邑僑鄉文化區,是廣東重點僑鄉,各縣市華僑人口超過當地常住人口。華僑主要分布在北美,收人豐厚,僑匯為當地經濟主要來源。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為華僑文化提供深厚經濟基礎。20世紀初就由僑資修築廣東最早一條鐵路——新寧鐵路,中西合璧式碉樓、騎樓建築密集,遍及大小城鄉;僑辦醫院、圖書館等很普遍。開平關姓、司徒姓圖書館即建於上世紀30年代。英語大量傳人當地方言,其文化內涵豐富多彩,但以生活用語最多,而缺乏精神制度文化用語,與華僑職業直接相關。如商標稱「麥頭』,(mark),紅蘋果稱「蛇果」(delicious),蛋餡餅稱「蛋撻」(tart)等,皆為華僑多事餐飲業所致。在台山,這種英語稱「台山英語」,多不合語法規範,但也反映老一輩華僑文化水平,且傳承至今。如「好球』,稱「骨波」(goodball)、「好」稱「偉理骨」(verygood)等,還獨創一些受英語影響用語,如「老太婆」稱「老緬婆」,即在man前後加「老」和「婆」所致,具有明顯地域性。早在上世紀30年代,僅台城(台山縣城)即有冰室、飯館200多家,供應美式、墨西哥式、南洋式飲食,人們對咖啡、麵包、牛扒、豬扒、奶油、巧克力一點也不陌生,對西方飲食認同、接受程度遠遠超過廣州。市面流行外幣,包括美元、加拿大元、英鎊、日元、澳元、港幣等,統稱「西紙」,實為西方文化在五邑地區投射。 (3)潮汕華僑文化區。 華僑主要是二次鴉片戰爭後潮州(汕頭)開埠後出去的華工,以東南亞尤其泰國為僑居地,目前當地潮籍華人在500萬以上,成立400多個社團。[24]他們與泰國文化和平共處之同時,吸收成自己文化一部分,並影響到祖居地文化。如潮汕方言所含馬來語數量超過英語,僑資所見住宅,競相高下,俗云:「砂隴祠堂,下關沈厝」,前者指的是晚清馬來西亞僑領陳毓宜在家鄉所建豪宅,後者即為泰國華僑陳慈黃在前美鄉所建大型住宅群,皆為中西合璧建築。建國前,當地人依靠僑匯作為生活來源的人口約佔總人口40-50%。[25]所以潮汕婦女不幹農活和其他重體力勞動,僅作刺繡補家用,形成一個食僑匯社會階層。 潮汕人親海,在頻繁出國回國過程中,形成一些特有風俗,出國送禮曰「送順風」,還演「順風戲」,祝願一路平安。而華僑回鄉會得到親朋一些禮物,稱「落馬」,同時也贈當地人面巾、水腰帶或糖果,是一種人情美和風俗美。潮汕地區各類風俗活動甚盛,不少華僑從海外趕來參加,為當地帶來商機,這在改革開放後尤為突出,如投資於1984年設置汕頭經濟特區的客商有90%的客商為祖籍潮汕華僑,[26]已成為帶動當地經濟一種動力。 (4)梅州一東江華僑文化區。 屬客家系僑鄉,僑匯為部分華僑家庭主要生活來源。但男子外出成為社會風氣,留在當地婦女承受一切田地和其他勞作,是主要勞動力,與潮汕婦女恰好相反。華僑在祖居地所建住房,同樣為中西合壁式,與傳統殿堂式客家圍龍屋並存。華僑出資興辦公益事業,多以文化教育為主,各類中小學校林立,反映客家人尊師重教傳統的文化特點。客家山歌風靡海內外,其中不少是以「賣豬仔」、「過番」等為題材的,這已成為客家僑鄉一種重要文藝形式。客家華僑也引進不少馬來語,如「拐杖」稱「短劃埃」(tongkat)、「餅乾」稱「羅蒂糕」(roti)、「雜貨店」稱「阿弄店」(wamng)等。 (5)瓊東北華僑文化區。 與其他語系僑鄉不同,主要由於海南適宜熱帶作物生長而由華僑引入橡膠等熱作文化為著。熱作種植園在海南至為觸目,是華僑文化標誌。華僑建築也很普遍,建國前,海口市有僑房1000幢以上,1959年調查,該市房屋有50%為僑資興建,不少為西洋建築風格。[27]海南華僑也很重視教育,建國前文昌縣有小學850所,僑資支持的不下80%。[28]1950年停辦的海南大學,此前曾得到華僑廣泛支持。海南距離南洋不遠,同屬熱帶氣候、南洋風俗在 潮汕人親海,在頻繁出國回國過程中,形成一些特有風俗,出國送禮曰「送順風」,還演「順風戲」,祝願一路平安。而華僑回鄉會得到親朋一些禮物,稱「落馬」,同時也贈當地人面巾、水腰帶或糖果,是一種人情美和風俗美。潮汕地區各類風俗活動甚盛,不少華僑從海外趕來參加,為當地帶來商機,這在改革開放後尤為突出,如投資於1984年設置汕頭經濟特區的客商有90%的客商為祖籍潮汕華僑,[26]已成為帶動當地經濟一種動力。 (4)梅州一東江華僑文化區。 屬客家系僑鄉,僑匯為部分華僑家庭主要生活來源。但男子外出成為社會風氣,留在當地婦女承受一切田地和其他勞作,是主要勞動力,與潮汕婦女恰好相反。華僑在祖居地所建住房,同樣為中西合壁式,與傳統殿堂式客家圍龍屋並存。華僑出資興辦公益事業,多以文化教育為主,各類中小學校林立,反映客家人尊師重教傳統的文化特點。客家山歌風靡海內外,其中不少是以「賣豬仔」、「過番」等為題材的,這已成為客家僑鄉一種重要文藝形式。客家華僑也引進不少馬來語,如「拐杖」稱「短劃埃」(tongkat)、「餅乾」稱「羅蒂糕」(roti)、「雜貨店」稱「阿弄店」(wamng)等。 (5)瓊東北華僑文化區。 與其他語系僑鄉不同,主要由於海南適宜熱帶作物生長而由華僑引入橡膠等熱作文化為著。熱作種植園在海南至為觸目,是華僑文化標誌。華僑建築也很普遍,建國前,海口市有僑房1000幢以上,1959年調查,該市房屋有50%為僑資興建,不少為西洋建築風格。[27]海南華僑也很重視教育,建國前文昌縣有小學850所,僑資支持的不下80%。[28]1950年停辦的海南大學,此前曾得到華僑廣泛支持。海南距離南洋不遠,同屬熱帶氣候、南洋風俗在海南廣泛傳播,如海南人喜喝咖啡,尤其不放糖黑咖啡;喜吃東南亞式菜肴;姑娘穿大紅大花衣服,著木屐、戴草帽等。英語也滲人海南方言,如「肥皂」稱「雪文」(soap)、「餅乾」稱「戟」(cake)、「水桶」稱「旦」(tun)等,無處不展示海南華僑文化獨特風格。 四、小結。 基於廣東華僑在全國的特殊地位,華僑文化也作為嶺南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具有國內和僑居地兩個文化源頭特點,在文化各個要素和層面上,主要在土地利用、建築、語言、習俗、觀念等鮮明地反映華僑文化所特有的中西文化結合特質和風格,為嶺南文化多元性、開放性和兼容性一個重要特徵。 廣東文化區域差異和僑居地文化背景差異,決定廣東華僑文化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據此,根據一定原則,廣東華僑文化可在廣府系、客家系、福佬系文化基礎上劃分出五個華僑文化區。它們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個性,反映廣東民系文化與海外文化緊密關係,並藉助華僑文化在兩地產生深刻的社會經濟影響,改變當地的社會文化風貌。不過,本文主要談的是在廣東原居地影響,在海外影響容進一步探討。 (作者許桂靈系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博士生、司徒尚紀系中山大學城市與資源規劃系教授) 注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40271050)作者簡介:許桂靈,女,福建莆田人,1971年生,中山大學區域文化地理博士研究生。 [1]轉見司徒尚紀著:《廣東政區體系》,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141頁。 [2]《廣東年鑒》(1995年),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7頁。 [3]司徒尚紀主編:《廣東歷史地圖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5年,第49頁和126頁。 [4]《鳳崗陳氏族譜》卷7,《家傳?秦訥公小傳》 [5]道光《電白縣誌》卷20,雜錄。 [6]黃咎臣主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年6月,第442頁。 [7]施保鴻著:《閩雜記》卷下。 [8]民國《廣東通志初稿),《物產?蔬菜類》。 [9]《台灣農家要覽?園藝作物?蔬菜篇》,轉見[6],第468頁。 [10]轉見林琳博士論文《廣東地域建築——騎樓的空間差異研究》,2001年11月印,第19頁(未刊稿)。 [11]同[10],第39頁。 [12]同[10]。 [13]《南方日報》,1997年12月2日報道。 [14]轉見張國雄等著:《五邑文化源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1頁。 [15]同[14],第130--134頁。 [16]周一良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53--654頁。 [17]轉見司徒尚紀著:《珠江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弟347頁。 [18]司徒尚紀著:《嶺南歷史人文地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56頁。 [19]劉權著:《廣東華僑華人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7頁。 [20)廣東省統計局主編《1999年廣東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第631頁。 [21]《新寧雜誌》,1999年第1期,第30頁。 [22]同[19],第9頁。 [23]新編《陽江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20、1128頁。 [24]陳澤泓著:《汕潮文化概說),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0頁。[25]《廣東省志·華僑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67--168頁。[26]《廣東省志·華僑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7頁。[27]《廣東省志·華僑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7頁。 [28]同[27]。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太原詩匯第二輯 五一悅讀,致勞動者,發奮圖強,不負此時光
※劉姓,現行的百家姓為何將它排在200位之後?
※西方衰落 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茶文化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龍山文化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