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備課期待四種「眼光
語文備課期待四種「眼光」
高傑 楊春
前不久,筆者當過一次縣級「語文優課評選」的評委。三名參賽老師執教的是同一篇課文《月光啟蒙》,從課堂展示來看,他們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運用竟非常相似,甚至連教師的課堂語言都完全雷同。「不同的世界,發出了同樣的聲音」。後來,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原來他們照搬了一名特級教師的教學設計,他們完全採用了「拿來主義」。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卻並談不上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語文教師的備課。
我們可以粗略地估算一下,一個有十年教齡的語文教師,至少上過2000節語文課,至少寫過100過萬字的教案。按理說,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應該達到不錯的的水平,可我們所看到的是教師的水平並不見得有什麼長進,十年前與十年後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提高,這不禁引發我們的追問與思考。
在這十年來,教師的教案書寫得工工整整、一絲不苟,但很多老師都生活在別人的教案里,所運用的都是別人的東西。此刻,教師的作用只是將別人的教學設計機械地抄襲在自己的教案上,於是在課堂上不斷地重複別人的聲音。不管學生如何變化,教學環境如何變化,教學手段如何變化,老師使用的是始終不變的教學設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都在重複著別人的話語,自己的思想也就慢慢地僵化,退化。當有一天離開了別人的教案,自己也就無所適從了。因此,即使做了十年的教師,也許只有一年的課堂教學水平。
讓我們先來看看特級教師孫雙金的備課觀點:他備每一節課,首先把教參擱在一邊,獨立備課,然後再使用教參等教學輔助資料,進行必要的增刪削減。[1]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也提出了自己的備課觀點:他把備課分成「顯性備課」和「隱性備課」。他認為隱性備課最重要,包括鑽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等,還特彆強調要備學生。孫雙金和於永正是家喻戶曉的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專家,從他們的「備課觀」中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粗淺認為,語文備課期待四種「眼光」。
期待之一:以己為主,有借鑒眼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應創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所以,教師備課要以己為主,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悟性、體現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教師要有自己對語文教學獨特思考與理解,教學設計中要體現自己的設計理念,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展示出的才是屬於你自己的課堂。語文教師在備課中,如果一切都是「拿來主義」,最終是什麼也拿不來,用自己的嘴巴重複別人的話語,也許是做教師的最大悲哀了。大凡有成就的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田地,在自己的田地里播種、耕耘並收穫著。竇桂梅的「主題教學」,提倡精讀一篇,帶動一組,對教材的挖掘體現出一定的深度;王松舟追尋的是「詩意語文」,追求課堂詩情畫意;於永正的課堂體現了「五重教學法」(「重情趣」 「 重感悟」 「 重積累 」 「重遷移」 「重習慣」)……可以說他們都能真正做到以己為主,擁有一個獨立的自我。
以己為主,並不是要閉門造車。語文教師要有借鑒眼光,尤其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可以通過電視、網路等多種途徑接受新信息,我們應該讓它合理而有效地為我們教學服務。教師在設計好屬於自己的「教案」之後,再通過與一些名家或專家對話,閱讀他們的一些教學設計或觀看他們一些課堂實錄,吸取他人有益的營養,借鑒他人的閃光之處,在對話、思考中完成對自己教學設計的重構建,才能真正為己所用。即使是普通老師,他們課堂上的亮點,也可以借鑒過來。例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曾聽了一個青年教師執教《掌聲》一文,這位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在什麼情況下同學們兩次鼓掌的有關句子,引領學生領悟掌聲的內涵。在感悟第二次掌聲時,抓住了「開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這句話。我們平時在抓住這句話時感悟得很簡單,因為普通話好,聲音動聽,所以同學們給予了英子熱烈的掌聲。掌聲中包涵的是對英子的讚揚與肯定,讚揚的是英子敢於走上講台,肯定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而這位老師關注的是「開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這個句子,由此讓學生展開想像:身患殘疾的英子在平時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英子可能會怎麼面對呢?經過學生聯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展開充分想像後,學生把英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故事用感人的話語表達了出來,就像英子在訴說自己苦澀的童年,堅強的人生。故事感人,語言情真意切,此時同學們感悟到掌聲中包含的不僅僅是讚揚和肯定,更是一種感動,被英子的的事迹和行為所感動。看似普通話語,卻蘊藏著無窮的韻味,能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學生於不經意處品味到了文字的內涵,這就是文本的「秘妙」之處。(王國維稱之為「文本的秘妙」 「詩中所言,皆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所能自言,此大詩人之秘妙也!」)後來我在執教這一課時,借鑒了這位老師獨具慧眼的做法,備課時預設了這一巧妙的環節,課堂上便擁有了精彩的生成。
期待之二:關注差異,有兒童眼光
筆者認為,教師在鑽研教材寫教案之前,首先應關注兒童,關注兒童差異。這是備課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環節。很多老師拿著別人的精彩「設計」來到自己的課堂上,卻怎麼也上不出精彩的課來。即使是同一位老師,使用的是同一篇教學設計,面對不同學生,教學效果有時卻完全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學生,而課堂是學生的天地,所以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很少有老師從孩子的已有知識、經驗、興趣、特長、個體差異去考慮。孩子是千差萬別的,農村和城市的孩子有差異,不同學校的孩子之間有差異,即使同一個班級的孩子也是參差不齊的。我們應該下大力氣,花大工夫計量學生已經學了些什麼,已經學會了些什麼,問問學生 「還需要什麼」 「不需要什麼」「急需要什麼」。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把自己當成一個兒童,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的心理、興趣、個性等各個方面,以此來設計出符合學生的個體差異的教案來。
解讀文本更需期待兒童眼光。錢正權老師提出關於教師備課的三種「角色觀」:首先是一般讀者的閱讀,其表現應當是深入其中,披文得意;第二便是教師的閱讀,這是關於教什麼思考閱讀,這需要相應的學科理論與課程視野支持;第三是學生的閱讀,教師鑽研文本還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來閱讀。[2]但就我們的教學對象來說,我們真正需要有兒童的眼光,用童心和童趣,從孩子的視角來解讀課文。現代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說:「一位有成就的兒童文學作家,要善於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眼光去看,以兒童的耳朵去聽,特別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3]我想,作為老師,更應該尊重兒童個性和天性。曾有一個孩子寫了一首小詩:「雞蛋破了,一個太陽流出來。」這就是典型的「兒童眼光」。再來反思我們的課堂吧!經常看到老師設計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問題,逼著學生走向自己的預設,實現課堂的精彩,這樣設計,能喚起學生內心的真實體驗嗎?孩子能聽到自己成長拔節的聲音嗎?孩子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嗎?蘇教版教材《月光啟蒙》一文主要寫作者小時候在月光下,母親用唱歌謠童謠、講故事、說謎語給「我」以啟蒙,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懷念之情。在課堂總結時很多老師喜歡設計「說話練習」,教師會動情地說:「然而,時間的車輪無情地碾碎了母親的青春。我長大了,母親卻老了;有一年我回老家看望母親,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記憶。她不知我從哪裡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同學們想一想,我可能會對母親書說些什麼呢?」這樣設計,可能是為了激發孩子內心的真情,但聽了這樣的語言,即使是成人也會產生一點傷感與酸痛,而這與文本的感情基調是不一致的。從學生的眼光出發的話,學生感受最多的是童年月光的皎潔,童年歌謠動聽,童年的快樂、幸福,此時孩子內心世界往往是陽光的、美好的。作為成人,會用成人的眼光與生活經驗來解讀文本,參與的往往是理性思考。如果從兒童的眼光來解讀文本,加上這個環節是否恰當呢?
期待之三:深度解讀,有批判眼光
追求文本的深度解讀,不是讓學生對文本理解要多麼深刻,而是通過教師的深刻理解,促進學生更好的,更輕鬆地去感悟文本,理解文本的內涵,真正地做到深入淺出。在江蘇省第十九屆「教海探航」頒獎活動中,於永正老師和三位青年名師共同執教了《林沖棒達洪教頭》一課,但於永正老師的課給我們耳目一新之感。很多老師通過課前對文本的解讀,把目標定位在感受林沖的人物性格上,林沖之所以是好漢,是因為他武藝高強,謙虛,機智等品質。而於老師卻把林沖最本質的特點歸納為一個「讓」字,是「禮讓」、「謙讓」、「忍讓」、「寬讓」。讓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中、在對話交流中、在思維碰撞中去感受林沖可貴的品質。課堂上脫離了普通教師上這篇課文時令人眼花繚亂的打打殺殺。顯然,於老師對文本的解讀是深度的,令執教這篇課文的三位青年名師和與會代表們深深地折服。於老師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抓住了最本質的東西,把握了文本的正確方向,他認為,文本最重要,教師要有「胃」,要有解讀文本的「胃」,消化生活的「胃」。只有鑽出味道來,才能教出味道來,「胃」來源於教師的閱歷、情感、讀書。
對文本的解讀,要有批判的眼光。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教師在解讀文本過程中是獨具個性化的,每位老師的閱歷,知識背景等不一樣,對文本可能會產生屬於自己的個性化的理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閱讀與文本相關的文學鑒賞的文章,多渠道感受人們對文本的不同認識和理解。但我們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對待文本不同的理解,不能為多元而多元,為個性而個性,甚至不惜異化文本本身的價值取向。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金子》這篇課文,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便留下種花,終於獲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訴兒童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穫是不現實的。但如果用當代哲學觀念、時代精神詮釋文本的價值,就可解讀為當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要懂得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你生活的道路才會更寬闊;也可以解讀為是彼得·弗雷特一種創新精神,創新理念。這種理解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應該是獨特的,新穎的。而《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主要讓學生懂得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但有的教師把文本的主旨理解水的柔性,生活中人們的「愛」等等。[4]這樣的理解很獨特,作為成人去閱讀它時,可能有這樣的感受,但當它作為學生的閱讀對象時,這種理解與文本作者和編者要表現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是有距離的,我們不能認為這種理解新穎、獨特就將之搬到自己的課堂上。我們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而不是大學文學鑒賞或文學評論。因此,我們應用批判的眼光對待不同的文本的解讀。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哈姆萊特』也絕不會變成『李爾王』」。
期待之四:實踐檢驗,有長遠眼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要說,「課堂是檢驗備課的唯一標準」。課前無論如何精心設計教案,都不能說明備課已經成功了。備課的成功與否要用課堂來檢驗。其實,我們很多老師都注重課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與不足,並及時地記錄下來。可問題是很少會有老師對自己的教案進行再次增添刪減,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二次備課」。往往是上完課後就會將教案拋擲一邊,不為將來作打算,不為自己的進步做努力,缺乏長遠眼光。如果能進行授課後的「二次備課」,根據上課的情況作一些適當調整,會使你的教案趨於完美,會更加符合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有條件再一次走進課堂,運用新的教學設計,你的課堂或許會精彩紛呈。把眼光放遠、再放遠些,還可以進行「三次」或更多次備課(上課的過程,也是不斷備課的過程。有人稱通過反覆上課,不斷修改自己教案的過程為「洗課」),你的備課水平就會在反覆備課中不斷地提高。例如:特級教師薛法根在執教《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時,每次上完課後,都要結合課堂實際對自己的教案進行反覆推敲和修改,力求完美,當再次走進課堂執教這一課時,他會運用新的教學設計,課堂也越來越精彩。因此,我們應把備課看成一個動態的系統,不僅關注課前的精心策劃,也要關注課後的反思,尤其是根據課後的反思作進一步修改,這種修改可能是細枝末節,可能大刀闊斧,但所有的修改或調整都依據課堂的反饋,都靠實踐來檢驗。
對於語文教師的備課,我們期待四種眼光:以己為主、有借鑒眼光;關注差異,有兒童眼光;深度解讀,有批判眼光;實踐檢驗,有長遠眼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能持之以恆,如果你能把備課真正當作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即使你只做了一年的教師,也會有十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推薦閱讀:
※美朝急速融冰:不必大驚小怪 亦無需過多期待
※萬千港劇迷的期待,這次IP開發是你給幾星?
※總有一種期待
※今日大寒,大寒過後是新年,你期待嗎?
※一樣的月光,一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