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學習(下)
《資本論》第二卷選讀提要
第一篇 資本的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這一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產業資本的連續性,以及實現連續性必須具備的條件。
第一章 貨幣資本循環
產業資本運動要經歷三個階段並採取三種資本形式,即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而每一種資本形式在運動過程中既是起點又是終結點,從而就有三種循環形態,即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和商品資本循環。那末,馬克思在考察資本運動中的形態變化及循環時,為什麼要先考察貨幣資本循環呢?其原因是:
1.從邏輯與歷史上看。
在資本運動的邏輯關係上,馬克思在論述由貨幣到資本的轉化時,一開始就從資本運動的表現形態出發,以資本的總公式G——W——G』作為分析資本關係產生的理論前提;
從資本關係產生的歷史上看,這種資本關係的理論前提,恰好又是資本關係產生的歷史起點,因為從簡單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經濟,資本關係產生的最初的現象形態就是貨幣形態,也就是說貨幣資本「它是每一個單個資本登上歷史舞台,作為資本開始它的過程的形式,」(二卷,393頁)自此,產業資本的經營者,在歷史上一開始就是以貨幣資本家的身份出現的。
2.貨幣資本循環是產業資本運動最適當的表現。因為,產業資本運動的最終目的與一般特徵,就是賺錢或價值增值,這一點恰好在貨幣資本循環上得到了有力的證實。
本章開頭的引言的內容:
1.資本的循環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2.對第一、三階段,在第一卷中為理解資本的生產過程最必要的範圍內作為假定前提涉及到過,但未具體分析;
3.為便於理解資本的形態變化,在研究方法上,馬克思曾作了兩方面的假定,即假定價格與價值一致,假定勞動生產率不變。
I第一階段G——W
中心思想是講貨幣形態上資本到生產形態上資本的轉化過程;貨幣職能到資本機能的轉化。
一、資本價值由貨幣形態到資本形態的轉化(第32頁——第34頁第4段)
1.一般商品流通成為資本循環中的一個職能階段的原因(32頁——34頁第1段)
馬克思在分析其原因時指出:「首先不是行為的形式,而是它的物質內容,是那些和貨幣換位的商品的特殊性質」。這裡所說的物質內容,是指G——W行為具體表現為G——W(A和Pm),這裡所購買的商品在質上分割為勞動力商品與生產資料商品。不僅如此,它在量上還表現最具有特徵的量的關係。就是說,用於購買勞動力的貨幣部分與購買生產資料的貨幣部分必須保持一定比例關係,既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
那麼,這種量的比例關係由什麼因素決定呢?它決定於「一定數量的工人所要耗費的超額勞動即剩餘勞動的量。」
2.貨幣資本的墊支(預付)過程同時就是向生產資本的轉化過程(34頁第2段——34頁第4段)
G——W(A和Pm)這種購買行為一經完成,它就處在具有創造剩餘價值能力的生產資本狀態中。正是因此,從形式上看,G——W這個一般商品流通行為,作為資本的獨立循環過程,同時又是資本價值由貨幣形式到生產形式的轉化。(第34頁)
二、單純的貨幣職能轉化為資本機能的前提條件(或社會經濟前提)(第35頁第1段——39頁末)
在這裡,G——W中的貨幣資本首先是執行貨幣的職能,即處於購買與支付的手段,然後才有其資本的機能(或職能)。
1.貨幣職能轉換為資本機能的原因(第35頁第1段——第2段)
「這種貨幣職能所以會成為資本的職能,是因為……和資本循環的其他階段是有聯繫的。」簡言之,是因為這裡的貨幣所轉化成的商品,會結合為生產資本的實物形式,並進入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它是產生剩餘價值的潛在形式。
2.G——A是貨幣職能轉化為資本職能的本質條件(第35頁第3段——37頁第3段)
①G——W(A和Pm)這種購買行為的物質內容具有質的分割與量的比例關係,所以貨幣職能才能轉化為資本的機能。那末,能否認為是兩個不同的購買行為同時起作用呢?馬克思的分析認為:G——Pm是貨幣職能轉化為資本機能的必要條件,但非本質條件。只有G——A的購買行為才是本質的決定性條件。
②為什麼G——A是貨幣職能轉化為資本職能的決定性條件呢?在這裡,馬克思針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G——A這種購買行為上的一般認識(指非本質的表面認識),從本質上作了三方面的概括:第一,G——A一般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生產方面的特徵。但這種看法沒接觸到這種購買行為的本質問題。因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沒有看到勞動力購買的這種契約關係,要求勞動者必須為購買者資本家提供一定的剩餘勞動量;第二,被資本家看作特徵的,也不是用貨幣購買勞動力這種形式的不合理。這種買賣活動的不合理性,恰好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那裡被忽視了。這種購買行為的不合理性在於:作為價值形成要素的勞動本身不能有價值或價格。貨幣在這裡是勞動者工資,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不是勞動的價格;第三,G——A被認為是貨幣經濟的特徵,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存在著活勞動與貨幣相交換的關係。但是,在歷史上用貨幣購買活勞動的現象早已有,而貨幣並沒有因此轉化為資本,經濟的一般性質也沒有因此發生變革。
馬克思最後強調指出,「成為特徵的,並不是勞動力這種商品能夠買賣,而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第37頁第3段)
3.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社會經濟前提(第37頁第4段——39頁第1段)
既然,勞動力成為商品是G——A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徵的原因,那末勞動力商品在市場上與貨幣相交換的根源又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G——W(A和Pm)這種購買行為無非是使人與物這兩個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結合為生產資本。這種行為也說明此二者在結合為生產資本之前,它們是處於分離狀態的,正是相互分離才需要結合。為了實現二者的結合,所以勞動力的買賣行為才存在。
也正是因為如此,馬克思指出:「不是由於貨幣的性質產生這種關係。相反……單純的貨幣職能才轉化為資本的職能。」(39頁,第1段)
4.批判在貨幣資本概念上的理解的錯誤觀點(第39頁第2段——最末)
①認為貨幣資本所具有的貨幣職能,是由資本性質決定的,這是錯誤的,因為資本的性質不能引起貨幣的職能。
②認為由貨幣職能的特殊內容所體現的資本職能(如G——A行為),是由貨幣的本性產生的,這也是錯誤的。因為,把貨幣與資本兩個不同概念混同了。
三、單純的貨幣職能轉化為貨幣資本職能需要經過一個歷史發展過程。(第40頁第1段——41頁第2段)
這個歷史過程就是:
(1)簡單商品生產之間的兩極分離過程;(2)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
通過這兩個過程,才能使生產資料與勞動者普遍分離。在這二者的分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資料的分配製度,通過生產要素的分配製度才使生產中物的因素集中在一方,勞動者則處於物以外的另一方。
II第二階段生產資本的職能
這個階段的職能是把生產形態上的資本轉為商品形態上的資本。
一、第二階段是第一階段的必然結果(第41頁——42頁第3段)
馬克思指出,貨幣資本循環是從商品流通行為G——W開始的。然而從商品流通規律看,G——W流通必須以相反的流通行為,即W——G來補充。
可是,G——W(A和Pm)的直接結果是資本價值流通過程的暫時中斷,不能由W——G來補充,為什麼?
首先,第一階段G——W行為的結束,只能把兩種不同的物質要素納入生產過程,而不能進入流通領域。這一點,可以從G——A與G——Pm行為完成後的目的與目標來看。
G——A行為的完成,目的是為了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對勞動力的使用,而不是資本家再把工人當成商品在市場上去出售;
G——Pm行為的完成,目標是為了把Pm作為新商品形成的物質要素,進行生產消費,生產剩餘價值。
其次,從完成G——W(A和Pm)行為主體的資本家來看,在完成這種購買行為之前,產業資本家首先應該是貨幣資本家。產業資本家要永遠作為貨幣資本家,就需要再支付貨幣以後又繼續收回貨幣。這就要求貨幣所有者必須是商品生產者,才有可能。
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須以高度發展了的商品生產為前提(第42頁第4段——43頁第1段)
因為,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不斷發展,勞動力商品日益普遍化,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人日益增多,要求資本家有足夠貨幣資本用以購買勞動力;同時,勞動力者取得貨幣之後,又要求資本家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料;再者,G——A的發展也要求G——Pm按照相同的程度發展……生產越是發展,社會分工越細,生產越是向專門化發展,相互之間的依賴性也越大。
三、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高度發展對非商品生產的影響(第43頁第2段——44頁第1段)
其影響是促使一切非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生產逐步過渡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其過程是:先瓦解自然經濟為商品經濟,然後再使非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
四、人與物的生產要素結合為生產資本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特徵(第44頁第2段——第45頁第1段)
1.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決定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
2.這二者以生產資本形式結合起來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特徵;
3.生產要素結合為生產資本形式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結合
最後,生產資本的職能
III第三階段W』——G』
中心意思是論述商品資本的職能,其職能是把商品形態上的資本轉化為貨幣形態上的資本,收回預付資本價值與實現剩餘價值。
一、W』——G』是資本價值從商品形態向貨幣形態的轉化(第46頁第1段——52頁第3段)
1.商品資本的定義(第46頁第1段)
2.一般商品機能轉化為商品資本機能的原因(第46頁第2段——48頁第1段)
①W』——G』在流通形式上,它與W——G相同,都是商品流通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都是執行普通商品的職能。因為,在流通中W(指商品)的使用價值性質與商品的價值量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價值的存在形式,這個價值先是採取棉紗形式,後是採取貨幣形式。
②為什麼這個簡單行為會取得一種資本的職能呢?馬克思指出:「在第一階段G——W和最後階段W——G之間,出現了一種本質差別。……在後一階段上,商品能執行資本的職能,只是由於在它的流通過程開始以前,它已經現成的從生產過程取得了資本的性質。」這就是說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走出來的W』=W+w,商品(W』)的相對價值量發生了變化。
3.W』——G』的轉化過程對資本運動的影響(第48頁第2段——49頁第2段)
影響有兩個方面:
從轉化的速度上看(48頁第2段)
從轉化的量上看(49頁第2段)
4.W』——G』形態變化可分解為兩個不同的流通階段(49頁第3段——52頁第3段)
二、G』的特點(或性質)(第52頁末——56頁第2段)
簡言之,G』的性質是:在產業資本循環中,G』是資本關係的現實表現,而不是任何的一筆價值額。
在G』與G的比較中資本關係的這種現實表現才能得到證明。(52頁末——54頁第1段)
IV總循環
所謂總循環,就是對前面已經單獨(或分別)分析過的資本循環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的綜合考察,或曰綜合分析。
一、貨幣資本循環公式與資本總公式的比較(本節開頭——63頁第1段)
兩者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A.總公式(G——W——G』)與貨幣資本循環公式(G——W……P……W』——G』)都是以預付貨幣作為資本運動的手段,以達到資本增值的目的,因而總公式已經把貨幣資本循環包括在其中了;
B.貨幣資本循環公式中有一個生產過程,(即p),這一點恰好揭示了總公式所不具有的內容,循環過程中有生產過程正說明了為什麼G』能大於G,說明了價值增值的原因,即剩餘價值來源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而不是流通過程。
二、作為產業資本運動的一般公式的貨幣資本循環的特點(第63頁第2段——68頁第4段)
什麼叫總循環過程?在產業資本運動中資本價值要經過一系列的形態變化,並形成總過程的一系列階段。在這些階段中,有兩個屬於流通領域,一個屬於生產領域。在運動中,資本價值不僅保存下來了,而且還增了殖,並且在最後階段,資本價值又回到了原來開始時的形式。這個過程就是總循環。
產業資本的含義。
在總循環過程中,資本價值的三種形態時而採取又放棄這些形式,並在每一個形式中執行著相應的職能的資本,就是產業資本。馬克思在這裡所提出產業概念,它包括任何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生產部門。如,工業、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生產部門。
2.產業資本循環的內在要求(63頁第5段——65頁第1段)
這裡的內在要求就是:一方面要不斷運動,「資本的循環只有不停頓地從一個階段轉入另一個階段,才能正常進行,如果……賣不出去而堆積起來的商品就會把流通的流阻塞。」
另一方面,要相對靜止。「循環本身當然又要求資本在各個循環階段中在一定時間內固定下來。……商品資本。」相對靜止是產業資本各個形式在執行職能中需要一定的時間。
3.產業資本循環的一般公式與特殊公式(65頁第2段——66頁第2段)
首先,在一般的產業資本循環公式中,經過它的生產階段後會生產出與其生產要素不同的新的有用物品或商品,然後,再向貨幣轉化。所以,這一類產業資本的產業部門,它的一般公式是:G——W……P……W』——G』,或是其他的兩種循環公式。
其次,馬克思指出:「有些獨立的產業部門,那裡生產過程的產品不是新的物質產品,不是商品……。」只是一種經濟效用,或經濟效果。這樣的生產部門有貴金屬、運輸等生產部門,其特殊公式就是:G——W(A、Pm)……P……G』
4.產業資本在社會生產中的支配地位(66頁第2段——68頁第1段)
其支配作用是:
(1)產業資本決定資本主義生產的性質。其他商業資本、生息資本就不具有這樣的作用;
(2)產業資本支配著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其他各種資本形式;
(3)產業資本運動不能離開一般商品流通,而與其相交錯,但有其自身的獨立性。(獨立性參看第67頁第2段中三點)
三、作為產業資本的特殊形式的貨幣資本的特徵(68頁第2段——70頁)
最後結論(70頁——74頁)
一、貨幣資本循環的特點(70頁——72頁第2段)
簡言之,其特點是產業資本循環的一般形式,又是循環三個公式中的一個特殊公式。
二、貨幣資本循環形式的片面性與根源(72頁末——74頁)
片面性是指,好像貨幣自身能生出更多貨幣,似乎剩餘價值由流通產生。
片面性的根源在於,預付資本價值與已經增值的價值,都是以貨幣這個等價物形式而存在的。同時,資本運動過程中價值增值過程卻被資本流通這種形式掩蓋起來了。
第四章
前三章馬克思只是分別考察了產業資本循環形式的個別方面(這是抽象到具體的方法的體現),個別考察就是抽象考察,第四章是對前面考察過的三種循環進行綜合考察,即具體考察。前面的抽象考察,是要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或特點),綜合考察,是為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和統一。從三個循環的聯繫和統一中去考察產業資本運動,不僅可以把產業資本運動的連續性表現出來,而且運動前的資本在空間與時間上的無限性也可以表現出來,階級關係和運動的統一也會表現出來。
一、產業資本的現實循環是三個循環形態的統一(第116頁——117頁第1段)
1.綜合考察三個循環形態的共同點
在三個循環形態的比較中,以便發現他們的共同點,目的在於說明每一個形態只不過是產業資本運動統一體中的一個側面,其共同點是:
從產業資本循環形態變化上看,形態變化中的前提和結果是相互轉換的,每個資本形態都會表現為出發點、經過點和終點;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在運動中互為媒介,形成統一。
從產業資本運動的實際目的上看,決定性的動機與目的是價值增值,三個循環公式都是從各個不同的側面來反映資本運動的目的要求。
2.抽象考察三個循環形態的差別只是形式上的與個別的差別(117頁第2段——117頁第3段)
前面抽象考察三個循環形式,它們的差別(特點)是客觀存在的,但那只是個別的差別或形式上的差別。因為,任何一個產業資本的運動過程都是三個循環形態的統一整體,是同時並存於整個產業資本運動之中的,即使不同產業資本運動在某一時間內會出現不同的循環形態,那也只是個別的差別。
3.產業資本運動的現實是三個循環形態的統一(第117頁第4段——119頁第1段)
為什麼呢?因為產業資本運動的特徵是連續性。從這一點看,產業資本運動過程必然是三個循環形態的統一。反過來說,只有三者的統一,三者的同時並存,才有其運動的連續性。然而,馬克思在前面的考察方法,是抽象的,分別進行的,似乎產業資本總量是全部作為貨幣資本,或是作為生產資本,也或是作為商品資本出現的。這樣「各個不同的階段會分別形成中斷」(第117頁)或是資本流通過程中斷,或是它的生產過程中斷,就會造成運動的連續性難以實現。
從產業資本運動的現實過程看,是不可能形成中斷的。因為產業資本的運動過程的三個階段,三種資本形式是連續的。所以,馬克思指出:「產業資本的連續進行……而且是它的所有三個循環的統一。」(第119頁第2段)這是以上分析的結論。
4.三個循環形態達到統一的條件
統一的條件有三點:
(1)產業資本總量的分割必須是三個部分,以解決空間上的同時並存問題;
(2)三種資本形式在運動中必須在時間上相繼進行;
(3)三個不同資本部分的並存性與繼起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才出現三個循環形態的統一。
5.個別資本再生產連續性發生中斷的原因(121頁第4段)
二、資本循環中價值獨立性與價值革命(第122頁第1段——126頁第1段)
(一)價值獨立性與價值革命的含義
第一,價值獨立性的問題。從馬克思的有關論述來說,價值獨立性應包括這幾層意思,即價值的客觀性,價值的同一性與價值的表現形式,以及價值規律的客觀作用等。
A.關於價值的客觀性。馬克思的論述指出,價值的質的規定性是抽象的或同一人類勞動凝結,是人類腦力、精神力的凝結,所以具有客觀性。
B.關於價值的同一性。馬克思分析認為,價值不僅有其質的規定性,而且有量的規定性。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因而商品價值量可以互相比較,有可比性,這種可比性就在於價值有同一性。
C.價值獨立性的具體表現就是貨幣形式。
D.價值規律的客觀作用。它支配商品生產者或產業資本家的一切活動。
(二)什麼是價值革命
這裡,馬克思是指在產業資本循環過程,市場供求關係會發生變動,商品價值本身也會發生變動,從而會引發商品價格的波動,這種狀況,馬克思稱之為價值革命。
(三)產業資本在循環中不斷增值的運動是對價值獨立性的證實(第122——123頁第1段)
(四)價值革命對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形式的影響(第123頁第5段——126頁第1段)
首先,價值革命在生產資本形式上的影響(第123頁第5段——124頁第1段)
其次,生產要素價值發生變動會引起三種循環形態出現差別(第124頁第2段——126頁第1段)
第三,如果企業擁有大量的儲備,在價格上下波動中也會有三種情況(第125頁——126頁第1段)
本章第132頁——134頁第1段的內容
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用交換方式作為劃分經濟時期標誌的錯誤觀點。
第一,問題的提出(附錄的第1段)
第二,馬克思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劃分方法的批判(第132頁末——134頁)
第五章 流通時間
一、問題的提出
馬克思指出:「資本完成它的循環的全部時間,等於生產時間加流通時間之和。」(本章第一段)
二、對生產時間的界定(第138頁第2段——141頁第1段)
生產時間包括:(1)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執行其職能的時間,也就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進行勞動的時間(或是勞動期間);(2)由生產過程的特殊性(如自然力獨立作用)而引起的勞動時間發生中斷的時間;(3)生產資料作為生產過程的條件必須進行儲備的時間。
三、對流通時間的界定(第141頁第2段)
四、流通時間與生產時間相互排斥的關係(第141頁末——143頁第1段)
流通時間的延長或縮短,對於生產時間的延長或縮短,會起到相應的作用。馬克思指出,流通時間越是等於零或接近於零,資本的職能就越大,資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
五、資本的流通時間的變化
資本流通時間包括兩個部分:即購買時間和出售時間。
購買時間越短,生產時間就可以縮短,反之就不利於生產順利進行;出售時間就是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轉化的時間。馬克思說:「賣比買更為重要。」(144頁第2段)如果商品賣不出去,不僅剩餘價值不能實現,而且會直接影響下一次生產過程的進行。
第六章 流通費用
前一章已經指出,資本運動的全部過程包括生產與流通兩個過程,資本完成它的全部循環時間等於生產時間與流通時間的總和。從資本循環過程(即資本的再生產過程)看,流通是生產順利進行的條件,因而流通時間也就成為資本的再生產時間中的一個必要部分。在流通領域內資本的形態變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引起相應的費用。至於說資本運動在生產領域所需要的時間和引起的費用的一部分馬克思已在資本論第一卷論述剩餘價值的生產時,已經分析過了。
本章研究流通費用,其任務在於揭示流通費用產生的條件及其性質。由於流通費用在商品價值的形成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中的作用不同,其性質也就大不相同。馬克思把它們劃分為三大類,其性質有生產性流通費用與非生產流通費用之別。
I純粹流通費用
所謂純粹流通費用,就是由資本價值的單純形態變化所引起的費用,它不增加商品的價值,也不創造剩餘價值,它是純粹流通費用,也就是非生產性的費用。這種費用的種類有:
1.買賣時間
一、買賣時間的含義及其必要性(本節開頭一段)
二、資本形態變化所花費的時間和勞動力的性質(第146頁第2段——148頁第1段)
資本形態變化花費的時間與勞動力對資本的生產過程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買賣時間中所耗費的勞動來說卻是非生產性的。因為,它不創造價值,從而也不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為證明買賣時間中耗費勞動的非生產性質,馬克思舉了兩個形象化的例子,諸如訴訟勞動及其費用和燃燒勞動來說明。
根據這個道理,馬克思進一步指出,(1)如果商品生產者不是資本家,而是獨立的小商品生產者,他知道買賣時間是非生產性的,為了不佔用生產時間,所以他總是利用…去從事商品的買賣活動;(2)如果從事買賣活動是資本家自己,或由僱傭勞動者承擔,其勞動也是非生產性的;(3)如果買賣活動由商業資本家擔任,其勞動的性質也是非生產性的。
三、買賣時間中使用的僱傭勞動的性質(第149頁第1段——150頁末)
根據馬克思的分析看,買賣活動中的僱傭勞動是非生產性的勞動,「因為再生產過程本身包含非生產的職能。」(149頁)
但應該看到,買賣時間中所使用的僱傭勞動與生產上使用僱傭勞動一樣,有必要勞動與剩餘勞動之分。即使這樣的勞動,仍然屬於非生產性的。
關於發生在流通領域的買賣時間費用的補償問題,馬克思在第三卷的商業資本問題中作了深入地論述,並指出,由剩餘價值來補償。
2.簿記
馬克思在這裡講到的簿記概念,就是資本主義經營中會計核算。
一、簿記費用的內容(本節開頭一段話)
二、簿記費用的必要性與性質(第151頁第1段——152頁第1段)
簿記費用的必要性是指它在資本運動(也就是循環)中的作用。它的作用或功能是對產業資本運動的效果進行觀念上的控制。這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在產業資本循環的增值過程中,「首先只是以計算貨幣的形態,觀念的存在於商品生產者或資本主義生產者的頭腦中。」產業資本運動的最終目的「是由包含商品的定價或計價(估價)在內的簿記來確定和控制的……。」(151頁)
簿記費用的性質,應肯定地說是非生產性的。對這個問題,馬克思分析指出:「單個商品生產者(如農民)僅僅用頭腦記帳,或者在他的生產時間之外……都是勞動時間與勞動資料的追加消耗,都必須從他的生產時間和勞動資料中去扣除。」不言而喻,簿記費用是非生產性的。
如果簿記的核算功能成為資本家的職能或是成為特殊的當事人的獨立職能(如專門的會計師或會計事務所)。「這種職能本身的性質是不會改變的。」即自然是非生產性的。因為其職能不形成產品和價值。
三、簿記費用與買賣時間費用的差別(152頁第2段——153頁)
(1)單純的買賣時間及其費用,是與商品生產的社會形式相聯繫的,相共存的;
(2)簿記及其費用則與生產的社會化過程聯繫在一起。正如馬克思所說:「過程(指社會生產)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個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就越是必要。」(152頁)
在這裡,馬克思還指出,簿記費用的非生產性質,在獨立的小生產者那裡由於它和生產只能交織在一起,所以就難以看清楚。但,簿記的核算功能一經與產業企業的經營活動分離開來,獨立化為銀行事業的社會職能時,其非生產的性質就明顯的表現出來。
3.貨幣
一、貨幣費用是生產的社會形式(指商品生產)相聯繫的費用。換句話說,貨幣費用的必要性,是因為商品價值由貨幣來表現,商品價值要轉化為貨幣。(153頁)
二、用於生產金、銀的社會勞動會與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一同增大。原因之一,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社會財富的增大,與此相聯繫執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職能的金銀量必然增大;原因之二,金銀貨幣在流通的磨損加大,必須進行補償,從而引起費用加大。
三、貨幣費用的性質是非生產性的。
II保管費用
引言(本節開頭一大段話)
主要講保管費用具有二重性,從一方面看,它是生產性的;從另一方面看,它又是非生產性的。
前面所講的純粹流通費用,既不是商品形成的物質要素,也不是商品價值的構成要素,是非生產性費用。
保管費用卻具有二重性。它的生產性質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它可以產生於生產過程,這種生產過程只是在流通中繼續進行……只是被流通形式掩蓋起來了。」這句話是說,保管費用的支出是使商品的使用價值得到了保存,不受損失。保存使用價值是為了消費,消費的實現就是為生產的再進行創造了條件。
保管費用的非生產性質,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從社會的觀點看,它們又是單純的費用,是活勞動或物化勞動的非生產耗費。」這是因為保管費用不會增加社會的物質財富。
1.一般儲備的形成
這裡的概念是說在任何社會形態下,社會生產與再生產要能正常進行下去,都必須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儲存。當然,資本主義社會下也必須有商品生產物的儲備。
一、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產品儲備的形成及其必要性(第155頁——156頁第一段)
第一,儲備是怎樣形成的?本節開頭一段的前兩行半話。
第二,商品產品在市場上形成儲備的必要性。
其必要性,簡言之是生產過程與再生產過程的不斷進行,客觀上要求有一定量的商品以儲備的形式停留在市場上。
這種必要性,從產業資本的循環過程看,它會出現兩次。例如:
G——W(A、Pm)……P……W』——G』
(1)是指作為處在循環過程中的資本本身的商品產品;
(2)是指作為另一個資本的商品產品,為向生產資本轉化作準備。
二、儲備費用的內容及其性質(第156頁第2段——157頁第1段)
1.儲備費用的內容(156頁第2段)
2.儲備費用的性質(156頁第3段)
其性質,就是引言中已提到的二重性。商品在市場上儲備引起的費用,由於它是在流通中產生的費用,不屬於生產領域的費用,所以馬克思稱之為流通費用。這種費用與純粹流通費用不同,它具有二重性。
這種費用的生產性,在於它是商品價值的構成要素,因為它保存了使用價值,使價值不受損失。因此,馬克思指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商品的價值,因此使商品變貴。」(196頁第3段)這裡所說的「加入商品的價值」,是說這種費用是商品價值的構成部分。(156頁第3段)
這種費用的非生產性,就是馬克思指出的,為保存商品而花費在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即「這裡使用的資本,包括作為資本組成部分的勞動力,必須從社會產品中得到補償。……這些資本的支出所產生的影響,就像勞動生產力降低一樣。」就是說,這種費用對生產力起著消耗的限制作用。(156頁第3段)
3.保管費用在什麼條件下才能是生產性的?(第156頁末——157頁第1段)
(1)馬克思首先是把儲備費用與純粹流通費用相對比,指出如果因儲備而形成的流通費用只是產生於價值由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即與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與生產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生產)相聯繫,只是在這種情況下,它是非生產性的。
(2)由於「商品價值在這裡被保存或者增加,只是因為使用價值,產品本身,被置於一定的、需要有資本支出的物質條件下……作用與使用價值的操作。」接著,馬克思指出:「價值存在於作為商品,作為使用價值的商品中,……使用價值本身得到保存,價值才能得到保存。」
2.真正的商品儲備
指狹義的資本主義商品儲備,或是指與產業資本相對而言的商品資本形式上的儲備。
一、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資本形式上的商品儲備增大的原因(第161頁——162頁第4段)
馬克思指出,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在廣度與深度上的發展,商品資本形式上的商品儲備不斷增大,其原因在於:
1.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發展,一方面直接生產儲備與消費基金儲備在減少,就會出現另一方的商品儲備的增加;
2.資本主義生產盲目擴大,超過了社會對產品的直接需求,這樣停留在市場上找出路的商品會日益增多;
3.僱傭勞動者越來越多,必須儲備更多的生活資料才能滿足需求。
二、保管費用在多大程度上加入商品的價值?(第162頁第5段——166頁第1段)
馬克思指出,「不管產品儲備的社會形式如何,保管這種儲備,總是需要費用。」
前面已經講到,作為商品儲備,因為保管了它的使用價值不受損失,也就保存了價值不受損失。所以,由儲備引起的費用要作為商品價值的構成部分,加到商品價值中去。這裡,馬克思提問說:「這些費用在多大程度上加入商品的價值呢?」這是說,不是所有儲備費用都可以加入價值,而是有其客觀標準的。
1.從質的規定性上看,為維持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正常儲備時間及所花費用可以加入商品價值。(163頁第3段——164頁第2段)
從質的規定性上判斷,有的費用可以加入,有的就不能加入。其加入與不能加入的質的界限,就區分為非自願儲備與自願儲備。
為維持再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客觀上要求商品在流通中(即市場上)儲備起來,這是資本家無法抗拒的,非儲備不可。馬克思稱之為非自願的儲備(正常儲備),在這個條件下發生的儲備,就可以加入商品價值。
與此相反,如果由商品儲備而發生流通停滯,這種儲備已不是商品流通的正常條件,對再生產不利,成為它的障礙。馬克思稱之為自願的儲備,如資本家為了投機,有意儲存商品不賣,這種不正常的自願儲備所引起的費用,不能加入商品價值。
2.從量的規定性上看
首先,在社會需求一定的情況下,「為了滿足比如一天的需要,……在這裡,商品停滯要看成是商品出售的必要條件。」
其次,儲備要大於平均出售量或平均需求量。
第三,儲備因為不斷消耗,所以要不斷更新。……在這個期間商品儲備必須夠用。(165頁)
三、結束語(166頁第2段——最後)
III運輸費用
運輸業是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和生產資本的一個特殊投資領域。
一、運輸及其費用的作用與性質(第167頁第1段——168頁第3段)
1.由運輸引起的費用與前面所講的純粹流通費用不同,由商品形態變化所引起的費用,它不形成使用價值與價值,是非生產性的,必須由剩餘價值來補償。但是,由運輸業引起的費用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作用是:
社會勞動的物質變換,,勞動生產物要從商品形式進入流通領域,完成它的形態變化,首先要求產品發生場所的變換,即發生由甲地到乙地的實際運動。因此,商品必須與運輸聯繫在一起才能流通。但也有特殊情況:(1)如房地產買賣,沒有運輸也可以流通。(2)如投機商們把商品停留在貨棧未動,而數易其主;(3)如非商品生產物不加入商品流通,但也少不了運輸過程。
2.運輸費用的性質。(第168頁第2段——第3段)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運輸業及其費用雖然與商品流通相聯繫,是發生在流通領域裡的費用,但其生產性質並不會因為流通現象而改變。儘管運輸不增加社會使用價值,但物品的使用價值只能在社會對物品的消費過程中才能實現,而物品要進入消費領域,首先必須使物品的空間位置發生變化,從而運輸成為追加的生產過程成為必要。這就是運輸業的生產性。由於它具有生產性質,所以運輸上的投資就要加入商品價值。不變資本部分就以舊價值的轉移方式加入商品價值,可變資本部分就是新價值的創造,或使價值增值。
二、運輸費用加入商品價值的一般規律。(第168頁末——170頁第2段)
馬克思指出,運輸業既然屬於生產部門,因此商品生產的一般規律,即勞動生產率與勞動創造的價值成反比這個規律,也適用於運輸業。怎麼樣使用呢?即在一定的運輸距離之內,反之亦然。它的具體表現是:
由運輸加到商品中取得絕對價值量,與運輸業的生產力成反比,和運輸的距離成正比;
由運輸費用加到商品價格中取得相對價值部分,和該物品的體積和重量成正比。
由運輸費用加到一物中的相對價值部分,和該物品的價值成反比。
三、結論(第107頁最後一段)
指出了運輸的概念、性質和特徵。
第二篇 資本周轉
本篇研究對象「資本周轉」,中心思想是講資本運動的速度、影響資本周轉速度變化的各種因素,以及對剩餘價值率的影響。
第七章 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一、考察資本周轉所採用的循環公式(第171頁——173頁)
馬克思指出,研究資本周轉對剩餘價值形成的影響時,要採用G——G』公式;研究資本周轉對產品形成的影響時,則應採用P——P公式。W——W』公式只適用於第三篇社會總資本運動的研究。
二、資本周轉和周轉時間的含義(第174頁第1段)
三、周轉次數的計算公式(第174頁第2段——175頁)
第八章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分析剩餘價值生產時,根據生產資本各個要素在生產中的不同作用,區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其目的是為揭示剩餘價值的來源;這裡,在研究資本周轉時,又根據生產資本各個要素的價值的周轉方式不同,區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其目的在於說明它們對資本周轉速度的不同影響。
資本周轉速度決定於周轉時間,而這個時間包括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二者。此二者的變化都會影響周轉速度,在生產領域中影響周轉速度的因素就是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
I形式區別
這是指生產資本各要素的價值在流通形式上的特點不同所顯示出來的差別。
一、固定資本(第176頁——183頁第1段)
(一)生產資本中的勞動資料取得固定資本形式的原因(176——180頁第2段)
1.與原材料相比勞動資料具有固定性的特徵(176——178頁第1段)
關於固定資本的性質的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章已經作了一般說明。在那裡,馬克思指出不變資本包括用於機器……等方面的預付資本,其中有一部分屬於勞動資料,如廠房、機器、設備等,它們與其他不變資本的物質組成部分有不同的作用。其作用在於反覆執行相同的職能;按磨損比例轉移價值。因此,與原材料相比,勞動資料就具有自身的特徵,這個特徵就是它的固定性。這可以從如下兩方面看。
A.從使用價值上看。原材料是新產品形成的物質要素,並隨著產品形成而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它不在生產過程執行固定的職能。勞動資料則與此相反,不是新產品的形成要素,當進入生產領域之後,就要以原來的使用價值形式較長時期固定在生產過程中執行相同的職能。
B.從價值上看。勞動資料的一部分價值會隨著磨損,把它轉移到新產品上去。另一部分資本價值就固定在未被損還要繼續執行職能的使用價值上,即固定在生產過程中。
正是由於勞動資料的使用價值與價值在生產過程中具有固定性特徵,所以體現在勞動資料上的這部分不變資本,它的流通就具有獨特的流通形式。例如:
其一,「……進行流通的只是它的價值」。(177頁末段)
其二,「這種流通是逐步的……產品中去的價值相一致。」(同上)
所以,馬克思強調指出:「由於這種特性,這部分不變資本取得了固定資本形式。」(同上頁)
2.輔助材料與勞動資料相比,雖有共同點,但不是固定資本(第178頁第2段)
處於生產過程中的輔助材料這類生產資料,如煤、煤氣等,在物質上不加入產品,不是產品形成的物質要素,可是它們的價值卻是新產品的價值構成部分。所以,馬克思指出:「在這一點上,它們和固定資本是相同的。」(178頁第2段)儘管這樣,輔助材料不能歸入固定資本範疇,因為:
A.其物質成分一次生產過程就消耗掉,使用價值沒有固定性;
B.其價值是一次就轉移到新產品上去了,也沒有固定的成分。
3.消費性質的不同並不是劃分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界限(178頁第3段——179頁第1段)
A.在物質生產部門中的情況,原材料經過生產之後所形成的新使用價值,只能進入個人消費領域,相反,勞動資料只能用於生產消費。
B.在運輸業中的情況:不管客運、貨運對運輸業說都是生產過程,可是對旅客來說卻是個人消費過程。
C.在化學工業和農業中的情況,要做具體分析……。
二、流動資本(第183頁第2段至186頁第2段)
(一)勞動資料以外的生產資本要素取得流動資本形式的原因(第183頁第2段——185頁第1段)
在生產資本中,除了勞動資料以外,還有由輔助材料,由原料構成的不變資本,以及投在勞動力上的可變資本。馬克思指出:「這些不同的組成部分,作為產品形成要素與價值形成要素,是完全不同的。」那末,它們之間有何不同呢?
首先,從構成不變資本的輔助材料與原材料上看,它們作為產品價值要素與產品物質要素有什麼不同呢?(1)作為價值形成要素,與勞動資料有相同之處,都是再現的價值。不像勞動力那樣是新創造的價值,是價值的再生產。(2)在產品形成要素上,煤氣、照明用電,被生產消費以後,不會成為產品的物質要素,而漂白劑、染料等,卻與原材料相同,是產品的構成要素。儘管有以上差別,但在價值周轉方式上都是一樣的。
其次,從可變資本的勞動力商品上看,它不僅能再生產出勞動力的價值,而且能生產出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剩餘價值。馬克思說:「這個等價物隨著產品的流通轉化為貨幣。……由貨幣再轉化為勞動力。」(184頁第1段末)接著,馬克思還指出:「不管勞動力和不變資本中非固定資本的組成部分就價值形式來說是多麼不同,它的價值的這種周轉方式……,而與固定資本相反。由於它們在周轉上的這種共同性,而作為流動資本與固定資本相對立。」(185頁第1段)
(二)可變資本取得流動資本形式的規定性(185頁第2段——186頁第3段)
馬克思分析指出:第一,資本家支付公認的貨幣工資,代表的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而勞動力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此,勞動價值又可以由生活資料價值來推算,即工人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就是勞動力價值的等價形式。這裡應注意的問題是,不能認為資本家投在勞動力上的可變資本劃分為流動資本之內,是由工人生活資料決定的。因為,生活資料是勞動力個人消費的對象,它並不能成為資本家手中生產資本的構成部分,從而不能成為勞動力價值取得流動資本形式的原因。第二,工人的勞動力是資本家的購買對象,這是不能否認的。但絕不能說勞動力就是勞動力價值取得流動資本形式的原因。因為,屬於工人所有的勞動力商品不是資本,更不是生產資本。只有勞動力合併在生產過程後,與生產資料結合在一起才可以視為生產資本。
三、對生產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幾點結論(186頁末——189頁第1段)
1.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劃分,只適用於生產資本;
2.固定資本周轉一次包括若干次的流動資本周轉;
3.固定資本價值是一次預付多次收回的;
4.二者的更新方式不同。
II固定資本的組成部分、補償、修理與積累(189頁——203頁)
一、固定資本各個要素有不同的壽命與不同的周轉時間(189頁——190頁第5段)
A.固定資本的各個要素,在鐵路上有鐵軌、枕木等
B.各個要素在生產過程中執行職能的時間各有不同,因而它們的再生產時間(更新時間)也是不同的。
C.這些不同要素的預付資本的周轉時間也是不同的;
D.引起以上差別的根本原因是固定資本的磨損(壽命)程度不同。它的磨損分為物質磨損和精神磨損兩種。
二、固定資本的更新(第190頁第6段——193頁第4段)
(一)固定資本更新的形式和條件(190頁末——191頁第1段)
1.固定資本更新的形式
馬克思指出:「勞動資料大部分都因為產業進步而不斷革新。因此,它們不是以原來的形式,而是以革新的形式進行補償。」(190頁末段)
2.固定資本更新的制約因素
馬克思指出:「一方面,大量固定資本投在一定的實物形式上,……。另一方面,競爭,特別是在發生決定性變革的時候,……主要是災禍、危機。」(191頁第1段)
(二)固定資本更新的方式(191頁第3段——192頁第2段)
第一,全部一次更新。活的勞動資料就是這樣。
第二,部分更新。如同一固定資本的組成部分的耐久性不同,磨損快慢不一,就需要在不同時間進行部分更新。
三、固定資本更新會引起生產規模擴大(192頁第3段)
馬克思在這裡指出:(a)折舊金可以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規模,既可以在外延上擴大,也可以在內涵上擴大。但從實質上講,把折舊金用於生產規模的擴大,不能是外延的擴大再生產,而是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因為,這種生產規模的擴大不是以剩餘價值的積累為前提;(b)折舊金形式的積累金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必須以簡單再生產規模的維持為前提,也就是說,折舊金的使用,必須能夠保證簡單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三、固定資本的維修及其費用。
第九章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周轉周期
為什麼要考察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這是因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周轉期間不同,有不同的周轉速度,同時,同一企業的固定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的周轉速度也不同,因此在考察預付資本周轉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時,只採用總周轉指標作為衡量的尺度。(第204頁第1段)
這裡,馬克思對「預付資本總周轉」和「周轉的周期」的相關問題作了以下幾點說明:
1.什麼是「預付資本的總周轉」?
2.這裡不僅有量的差別,而且有質的差別。這是說生產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特別是固定資本自身的不同組成部分在周轉中存在著量的差別與質的差別。
這裡提出的生產資本周轉中的量的差別,是指資本的價值在周轉上存在著周轉時間的差別,有的快,有的慢;生產資本周轉中的質的差別,是指生產資本的不同要素在周轉中用實物形式進行補償上存在著不同使用價值形式的差別。
這些差別的存在,在計算它們的平均周轉時,它們之間在周轉時間上的差別可以平均,而其使用價值上的差別則不能平均,也就是說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之間,以及同一固定資本在補償中的物質要素的差別要計算其平均周轉,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計算資本的總周轉(即平均周轉)時,不能採用生產資本循環公式,而只能採用貨幣資本循環公式。
3.由於固定資本周轉慢,而流動資本周轉快,因此在一年之內周轉的資本價值額還是會大於預付資本總價值的。
4.什麼是周轉周期?固定資本的實際周轉包括一個由固定資本壽命決定的多次周轉。馬克思稱之為周轉周期。
固定資本周轉與經濟危機問題。馬克思分析指出:由於固定資本的平均壽命是預付資本完成一個周轉周期的決定因素。那末,每個特殊投資部門的產業和產業資本,尤其是他的固定資本周轉壽命是多長呢?這個壽命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馬克思指出:「固定資本的價值量和壽命,會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而增加……,產業資本的壽命也會發展為持續多年的壽命,比如說平均為十年。」(206頁)那末,這個十年的平均壽命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是一方面固定資本的發展使這種壽命延長,而另一方面,生產資料的變革,……又使它縮短。以至它們因無形損耗而在自己有形壽命終結之前,就要不斷補償的必要性也就增加了。固定資本的平均壽命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十九世紀後半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周期為十年,這恰好與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十年)相一致。所以,馬克思特彆強調指出如下兩點:
A.固定資本的周轉周期,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造成了物質基礎,因為周期性經濟危機要經歷鬆弛、中等活躍、急劇上升和危機等幾個階段。危機的現象是生產高漲的同時出現生產相對過剩。生產相對過剩的表面原因就是固定資本的周期更新;
B.危機總是大規模投資的起點,所以危機又或多或少的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物質基礎。
第十二章 勞動期間
本章的研究任務在於說明勞動期間的長短不同,對資本的預付時間、資本的預付總量、以及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同時,指出了加速資本周轉就必須縮短勞動期間,特別是縮短流動資本的預付時間。
馬克思在這裡所說的勞動期間,是指生產某種完成的使用價值所需要的生產行為的持續時間。
一、勞動期間長短的差別對資本周轉速度及資本預付時間的影響(第255頁——257頁末)
1.生產行為持續時間的差別在不同生產部門及同一生產部門的具體情況(255——256頁第1段)
2.生產行為持續時間的差別必然引起資本周轉速度的差別和資本預付時間的差別(256頁第2段——257頁第1段)
3.周轉速度及資本預付時間的差別是由勞動期間的長短引起的。(257頁第2段——最後)
二、勞動期間的差別對預付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周轉及預付量的影響(258頁——262頁第1段)
從固定資本上看,固定資本周轉時間是由固定資本自身的壽命決定的。如果說,固定資本的平均壽命為十年,其價值會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在十年後,全部收回,並進行更新。可見,勞動期間的長短不會對固定資本周轉時間及其預付量產生影響。
從流動資本上看,情況就不同了。某種產品在生產中的勞動期間長,其資本周轉速度就慢,預付資本量就大;反之,則相反。
三、縮短勞動期間的方法及適應範圍
1.縮短勞動期間的方法。馬克思指出:「有些事情,例如協作、分工、機器的使用,可以增加一個工作日的產品,同時可以在相互聯繫的生產行為中縮短勞動期間。」
2.縮短勞動期間的必要條件。馬克思指出:「勞動期間的縮短通常和在較短的時間內預付更大的資本聯繫在一起,這樣,預付資本的量就隨著預付時間的縮短而增加。」(262頁第3段)因此,縮短勞動期間的方法的採用又必須以資本的集中和信用制度的發展為前提。
3.縮短勞動期間的方法的適用範圍。馬克思指出:「有些生產部門,勞動期間不管是連續的還是間斷的,總是由一定的自然條件決定的,所以不能用上述方法來縮短。」(262頁第4段)這是說,以上方法在加工工業中適用範圍廣,在農業畜牧業中就有一定的局限性。馬克思認為,在農業、畜牧業中縮短勞動期間的方法,就是馬克思提到的農業科學中選育良種的方法。
最後,馬克思還指出:各個不同部門的勞動期間可以縮短,但不會抵消不同勞動期間的持續時間的差別,也就是說不同部門的勞動期間的差別是絕對的,不可消滅的。
第十三章 生產時間
本章所指的生產時間,是生產資本停留在生產領域的全部時間。前一章所講的勞動期間只是生產時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外一個部分就是生產時間中的非勞動期間。非勞動期間包括有:因勞動對象受自然力獨立作用而引起的勞動過程中斷時間和生產資料儲備時間。
一、問題的提出(本章第1段)
馬克思指出:「勞動期間始終是生產時間,即資本束縛在生產領域的時間。但是,反過來說,資本處於生產過程的全部時間,並不因此也必然是勞動期間。」這就是說,資本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時間,總是大於勞動期間,而這不可能相等。為什麼?因為,在全部生產時間中,還包括有勞動期間以外的非勞動期間,或者包括有勞動過程中斷的時間。
二、勞動過程中斷中的自然力獨立作用時間及其對資本周轉的影響(266頁第2段——272頁第4段)
1.什麼是自然力獨立作用時間?
馬克思指出:「這裡指的不是受勞動力本身的自然界限制的勞動過程的中斷。這裡指的是與勞動過程長短無關,但受產品的性質和製造產品的方式本身制約的那種中斷。在……或者局部停止。」(266頁第2段)
2.自然力獨立作用時間的產業有哪些部門?(第3段)
3.自然力獨立作用時間對資本周轉的影響及縮短這部分時間的方法(267頁第2段)
馬克思指出:「預付資本的生產時間由兩個期間構成:第一個期間,資本處在勞動過程中;第二個期間,資本的存在形式……不是處在勞動過程中,而是受自然力的支配。」因此,「生產期間比勞動期間長。」「資本的周轉期間,也要根據不是由勞動時間構成的那段生產時間的長度來延長。」(267頁第2段)這就是說在全部生產時間中受自然力過程支配的非勞動時間是資本周轉時間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長短會影響到資本周轉的速度。
為加速資本周轉,必須縮短自然力獨立作用的時間,縮短的方法是什麼?這個方法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超過勞動時間的生產時間,不是像穀物的成熟、橡膠樹的成長等等那樣,……人為的縮短而或多或少的縮短。」(267頁第2段)例如,農業以外的漂白業……和鍊鋼等等,把先進的生產方法和生產技術應用於生產過程,就可以縮短自然獨立作用時間,從而加速資本周轉。
4.農業上的生產時間與勞動期間不一致是農業與農村副業相結合的自然基礎(268——269頁)
三、生產資料的儲備時間對資本周轉的影響(272頁末——274頁第2段)
根據馬克思的論述,在非勞動時間中,除去自然力獨立作用時間外,還有生產資料儲備的這部分時間。這部分時間就是第273頁最後一段話所說的一部分原料已進入了生產領域,但未進入生產過程作為勞動加工對象的時間。生產資料儲備時間中的儲備數量的最低限額,它取決於流動資本更新時的困難大小和原料供應市場的相對距離兩個因素。
四、生產時間和勞動時間之間的差別的幾種不同情況(274頁第3段)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本章著重研究生產與流通相統一中的流通時間對資本周轉的影響及縮短流通時間的各種方法。
一、引言(第1段)
主要講本章的研究對象及確定這個研究對象的原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馬克思指出:「資本的周轉時間等於它的生產時間和它的流通時間之和。因此,不言而喻,流通時間的長短會造成周轉時間,從而造成周轉期間的長短不一。」這裡的意思是說,流通時間與前面所考察過的生產時間一樣,是影響資本周轉時間變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從生產與流通相統一的觀點出發,本章就把流通時間作為研究對象,從另一個側面考察它對資本周轉的影響。
二、出售時間對資本周轉的影響(276頁——281頁第1段)
1.什麼是出售時間及研究它的必要性
馬克思指出:「流通時間的一部分——相對的說最有決定意義的部分——是出售時間,即資本處於商品資本狀態的時間構成。」簡言之,資本處於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轉化的時間,就是出售時間(276頁第1段)
研究出售時間的必要性在於,出售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到流通時間或周轉時間的長短變化。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流通時間,從而整個周轉期間,是按照這個時間的相對的長短而延長或縮短的。」(276頁第2段)
2.出售時間發生變化的原因(第276頁第2段——277頁第2段)
馬克思分析認為,不同生產部門的商品,其出售時間不一樣,就是同一生產部門內各個企業的商品,它的出售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這種出售時間變化不一致的原因是:
首先,馬克思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同一單個資本的出售時間,隨著市場情況的一般變化或者隨著特殊生產部門的市場情況的變化而變動。」(277頁第1段)
這裡所說的市場情況的一般變動,是指市場上的供求關係、購買力大小、資本家之間的競爭等情況的變動;特殊生產部門的市場情況的變動,是指某一生產部門的商品在滿足特殊需要方面的市場變動,或者品種與社會需求是否適應等的市場變動。
其次,馬克思指出:「商品的銷售市場與生產地點的距離,是使出售時間,從而使整個周轉時間產生差別的一個經常性原因。」(第277頁第2段)因此,這方面的變動原因常與運輸時間聯繫在一起,所以出售時間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商品運往市場的全部時間;
(2)如果商品按訂貨生產,運到市場以後,還包括停留到交貨前的時間。
(3)如果不是訂貨生產,商品運往市場以後,還要加上等候出售的時間。
那末,把交通運輸條件變化包括在出售時間變動之內,如何才能縮短出售時間,從而加速資本周轉呢?其辦法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交通運輸工具的改良,會絕對縮短商品的移動時間。」
其三,支付期限的差別和供貨契約的範圍,都會引起流通時間(或出售時間)的差別,從而引起周轉時間的差別。
三、購買時間對資本周轉的影響(281頁末——284頁末)
1.什麼是購買時間及研究的必要性
馬克思指出:「購買時間,或者說資本由貨幣形式再轉化為生產資本要素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資本必須不斷處於貨幣狀態,才能使生產資本「不斷地從流通,從已經實現的商品資本的流入得到補償。」所以,購買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到流通時間即資本周轉時間的變化。因此,在研究資本周轉時間的變化時,必須研究流通時間。
2.購買時間長短變化的原因(282頁第2段——283頁第3段)
(1)市場距離所造成的資本停留在商品資本形式上的時間延長,延遲資本由貨幣形式到生產資本的轉化,進而影響購買時間的變化(282頁第2段)
(2)原材料主要供應地點的距離的遠近,會影響儲備時間的變化,也影響資本預付量及其周轉的變化。(282頁第3段)
(3)帶有季節性原材料的供應周期,會直接影響到購買時間的延長和預付資本量的增長。(282頁第4段)
第三篇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是第三篇的研究對象,這個研究對象的實質性問題是什麼?根據馬克思第三篇的論述來看,其實質性的問題,就是列寧曾經指出過的,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所謂實現就是再生產過程中社會產品的價值如何補償和物質如何補償的問題。社會產品的價值和物質如果能夠得到順利補償,資本主義再生產才能進行下去。社會產品的價值與物質能夠得到補償,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按照馬克思的分析,就是產業結構必須協調發展,不同社會產品的生產必須有一定的比例關係。
第十八章 導言
本章內容是:在回顧了第一卷與第二卷前兩篇的研究對象之後,提出了本篇的研究對象,同時指出了貨幣資本在社會資本再生產與流通中的作用。
I研究對象
一、社會資本的運動
1.單個資本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是互為媒介、互為條件的(第389頁——390頁第1段)
這就是馬克思指出的,直接生產過程本身的不斷更新,資本作為生產資本的不斷再現,在這兩種場合,都以資本在流通過程中的轉化為條件。另一方面,不斷更新的生產過程,是資本在流通領域不斷重新完成各種轉化的條件,是資本交替的表現為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的條件。(389頁——390頁)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既包括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又包括資本的流通過程兩個階段,這裡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是互為媒介、互為條件的。沒有生產過程就沒有流通過程,同時沒有流通過程也就不會有生產過程。
2.個別資本和社會資本的運動(第390頁第2段)
正如每一個單個資本家只是資本家階級中的一個分子一樣,每一單個資本只是社會總資本中的一個獨立的、可以說賦有個體生命的部分。這就是社會總資本中的個別資本。
社會總資本的運動,它是由社會資本的各個獨立部分的運動構成,即由各個單個資本的周轉的總和構成。這就是馬克思指出的「各個單個資本的循環是互相交錯的,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而且正是在這種交錯中形成社會總資本運動。」(392頁)
3.社會總資本運動的特定內容(390頁第3段——391頁第1段)
本篇以前所考察過的個別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它只包括生產消費及與此相適應的資本流通,而不包括工人和資本家的個人消費及與此相應的一般商品流通。在這裡,由各個單個資本綜合而成的社會資本運動的總過程,既包括生產消費和作為其媒介的交換,也包括個人消費和作為其媒介的交換,還包含剩餘價值的流通。馬克思指出:「因此,各個單個資本綜合而成的社會資本循環,也就是說,就是社會資本的總體來考察的循環,不僅包括資本流通,而且也包括一般商品流通。」(390頁)
二、本篇的研究對象(391頁第2段——392頁末)
1.對《資本論》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二篇研究對象的回顧
《資本論》第一卷研究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在那裡,「資本在流通領域所經歷的形式變換和物質變化被假定為前提,而沒有進一步加以論述。」(391頁)
《資本論》第二卷的第一、二篇研究資本的循環和周轉,我們考察的,始終只是單個資本,只是社會資本中一個獨立部分的運動。(392頁)
2.本篇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總資本的流通過程。
社會資本的運動由互相交錯、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各個單個資本的循環形成。所以,現在本篇所要考察的是作為社會總資本的組成部分的各個單個資本的流通過程,也就是要考察這個社會總資本的流通過程。(392頁)
II貨幣資本的作用
馬克思在這裡為什麼要提出貨幣資本的作用問題呢?這是因為,一方面,從古典經濟學開始,就認為貨幣資本不重要,把它從社會總資本中排除出去;另一方面,在重商主義的影響下,有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又把它看成是社會財富或資本的最本質的部分。他們或是不重視貨幣資本的作用,或是過分誇大貨幣資本的作用。馬克思在這裡的分析認為,要重視貨幣資本的作用,但也不能過分誇大貨幣資本的作用。
一、貨幣資本的作用(392頁——393頁第3段)
馬克思把貨幣資本作為社會總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來考察,他在考察個別資本運動時,就曾指出貨幣資本所顯示的兩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每一個單個資本都要以預付的貨幣資本形式開始。因此,貨幣資本表現為發動資本運動過程的第一個推動力。
第二,在正常的資本周轉過程中,不斷執行生產資本職能的資本價值,總是受必須不斷以貨幣形式與生產資本同時存在的那部分預付資本價值的限制。就是貨幣資本表現為保持資本周轉正常進行的一個條件。
二、執行職能的貨幣資本的大小並不是生產規模的絕對界限(393頁第4段——397頁末)
1.關於第一點的作用。貨幣資本是新開辦的企業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的動力。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流通以貨幣流通為前提。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無論就社會資本考察,還是就個別資本考察,都要求有貨幣資本作為每一個新開辦企業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的動力。特別是流動資本,要求貨幣資本作為動力,經過一段時間不斷反覆出現,因為生產資本的一切要素都必須不斷地用貨幣一再購買。(393頁)但絕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資本執行職能的範圍,生產規模,就其絕對界限來說,是由執行職能的貨幣資本的大小決定的。因為,在實際上,併入資本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擴大在一定界限之內,不是取決於預付貨幣資本的量的。例如:
(1)加強對勞動力的剝削。
(2)加強對自然物質的利用。
(3)更有效的利用固定資本。
(4)充分利用自然力。
(5)改善組織和提高勞動者的熟練程度。
(6)勞動生產力的提高。
(7)資本集中為生產大規模的進行創造了條件。
(8)縮短周轉時間。
總之,以上的分析說明,這一切都與真正的貨幣資本無關。這些只是表明,預付資本在轉化為生產資本之後,它所包含的生產潛力,並不是由這個預付資本的價值界限規定的。這些潛力能夠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在外延或內涵方面按不同程度發揮作用。
對貨幣資本的作用問題,馬克思的論述認為應該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不能估計過高,也不能估計過低。
2.關於第二點作用。貨幣資本表現為保持資本周轉正常進行的一個條件。
(1)為補償磨損掉的鑄幣,社會勞動和生產資料每年都必須有一部分用於生產或購買貨幣,這對社會生產規模相應的是一種削減。但,貨幣已經存在,就不是對生產要素的限制,因為,可以通過它轉化為生產要素,通過它和外國進行交換,生產規模就能擴大。(396頁)
(2)固定資本周轉時間長短有長有短,推動生產資料所需要的貨幣資本量也不相同,這就要求增加那種在貨幣形式上潛在的或暫歇的資本。就是說,為維持資本周轉順利進行的需要,就必須有較大量的貨幣資本為不斷的預付作準備。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
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是在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再生產理論中的錯誤觀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第三篇第二十、二十一章,馬克思對建立的再生產理論作了全面系統地闡述。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論述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進行過程是在什麼條件下實現的,闡述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和流通的基本規律。
I問題的提出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在第十八章第一節研究對象中已經闡明的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考察社會資本再生產與流通的出發點、關鍵問題和研究方法。
(一)考察社會資本運動要從社會年商品產品出發(435頁——436頁第1段)
馬克思指出:「如果我們考察社會資本,即總資本,各個單個資本之形成它的分數部分,……就會清楚地看到: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是怎樣進行的,……這個再生產過程和單個資本的再生產過程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徵,二者又有……特徵。」(435頁)這裡是說,要弄清這類問題,就必須從考察社會在一年內提供的商品產品出發。
正因為如此,考察社會資本再生產,要採用商品資本循環公式作為分析社會資本運動的基礎。為什麼?因為在商品資本循環公式中,作為起點的W』,由於它包括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價值,也包括剩餘價值,所以它的運動過程既包括生產消費,也包括個人消費,在其他G——G』、P——P循環公式中,就不具備這個特徵,商品產品賣給了誰和怎樣消費,只是作為假定的外部條件,可以不去過問。相反,在社會資本運動中就成了分析問題的關鍵,這隻有以商品資本循環公式為基礎,才能得到說明。
(二)必須從W』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價值補償和物質補償的觀點加以考察(436頁第2段——438頁第1段)
要認識社會資本再生產是如何進行的,也就是要認識社會再生產的條件,就必須說明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生產上消耗的資本,就它的價值來說,怎樣由年產品得到補償?這種補償運動怎樣同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消費和工人對工資的消費交織在一起。(436頁)
第二,產品價值的一部分再轉化為資本,另一部分進入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個人消費,這在表現出總資本執行職能的結果的產品價值本身內形成一個運動。這個運動不僅是價值補償,而且是物質補償,因而既要受社會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比例的制約,又要受它們的使用價值、它們的物質形式的制約。(437頁——438頁)
(三)考察社會資本運動首先要從分析簡單再生產入手(438頁第2段)
馬克思在這裡指出:「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沒有任何積累或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是一種奇怪的假定,」同時,「生產條件在不同的年份不是絕對不變的,……那末,規模不變的簡單再生產就是一個抽象。」就是說,現實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徵是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而不是簡單再生產。既然如此,考察社會資本運動,要從簡單再生產分析開始呢?這裡的原因是:
(1)「只要有積累,簡單再生產總是積累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就簡單再生產本身進行考察,它是積累的一個現實因素。」(438頁)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實踐證明,擴大再生產是在簡單再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簡單再生產始終是擴大再生產的出發點。
(2)社會資本運動的理論史告訴我們,對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研究,主要困難,「不是發生在對積累的考察上,而是發生在對簡單再生產的考察上。」(410頁)這也就是說,只要把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的實現問題,即價值補償與物質補償問題弄清楚了,擴大再生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重農學派的魁奈和古典經濟學派的亞當?斯密等人在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時,都是從簡單再生產開始的。
II社會生產的兩個部類
這裡的主要內容是,對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分析所必須依據的兩個基本原理,以及建立了分析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公式。
(一)分析社會資本再生產所必須依據的兩個基本原理(438頁——440頁第1段)
第一個原理:在使用價值上(物質形式上)把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生產劃分為兩大部類(438——439頁第3段)
第I部類,生產資料。這是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類,其商品產品是用於生產消費的。
第II部類,消費資料。這是生產消費資料的生產部類,其商品產品適用於個人消費的。
第二個原理:在價值形式上把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439頁第4段——440頁第1段)
這裡,馬克思運用第一卷已經闡明的商品價值的原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每一種商品的價值都可分解為三個部分,把社會總產品從價值形式上也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不變資本價值、可變資本價值和剩餘價值。
(二)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基礎上的各種必要交換關係的基本公式(440頁第2段——442頁第2段)
馬克思根據上述兩個基本原理,制定了研究簡單再生產下的交換關係的基本公式:
I.4000c+1000v+1000m=6000
II.2000c+500v+500m=3000
馬克思指出:「如果我們研究簡單再生產基礎(這裡全部剩餘價值都是非生產地消費掉)的各種必要交換,並且先不考察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流通,那末,我們一開始就得出三大要點。」(441頁)這就是:
(1)第II部類的(500v+500m)=1000是通過在第II部類內部交換來實現;
(2)第I部類的(1000v+1000m)=2000是通過與第II部類的2000c相交換來實現。這是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
(3)第I部類的4000c是用於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它們只能通過第I部類各個資本家之間的交換來實現。
III兩個部類之間的交換:I(v+m)和IIc的交換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具體分析兩大部類之間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過程,闡明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和規律。
(一)兩個部類之間的大宗交換(442頁——443頁)
兩大部類之間的大宗交換,是指第I部類1000v+1000m與第II部類的2000c相交換。這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必然性,在於I(1000v+1000m)的這個價值部分,是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於它們的生產者手中的,但它們的生產者所需要的卻是消費資料。因此,存在於生產資料形式上的I(1000v+1000m),就必須和存在於消費資料形式上的2000IIc相交換。
馬克思在這裡指出:「通過這種交換,第II部類的資本家把它們的不變資本2000從消費資料形式再轉化為生產資料形式,在這種形式中,……。另一方面,通過這種交換……;二者都由生產資料的實物形式轉化為一種可以作為收入來消費的實物形式。」(442頁)
馬克思還指出:「這種互相交換是通過貨幣流通來完成的。貨幣流通成為交換的媒介,同時也使這種交換難於理解,然而它卻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因為可變資本部分必須再轉化為貨幣形式,即表現為貨幣形式轉化為貨幣資本。」(442頁)
(二)兩個部類之間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過程(443頁第2段——446頁末)
既然,在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中,貨幣的媒介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那末這種交換是怎樣通過貨幣流通來進行的呢?
根據馬克思的論述來看,兩個部類之間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過程包括有七次交換行為:
首先,是前三次的交換行為(443頁第2段)
(1)第I部類的資本家預付1000鎊,購買勞動力;
(2)第I部類的工人用所得到的勞動力價值1000鎊,向第II部類的資本家購買同量價值的消費資料,與此同時,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2000c的一半轉化為貨幣;
(3)第II部類資本家用這1000鎊向第I部類資本家購買1000的生產資料。這樣,第I部類資本家的可變資本就以貨幣形式回到他的手中。(443頁)
其次,是最後四次的交換行為(443頁第3段——445頁第1段)
現在,第I部類還有1000m必須和第II部類餘下的1000c進行交換。假定兩個部類的資本家在交換中,各自拿出500鎊投入流通。這樣,最後四次的交換行為就表現如下:
(1)第II部類資本家先用500鎊,向第I部類資本家購生產資料,一部分不變資本在實物形式上得到了補償;
(2)第I部類的資本家轉而又拿這500鎊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從而使第I部類由m構成的那部分商品資本(1000m)的一半完成了商品流通;
(3)第I部類預付500鎊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
(4)第II部類再用這500鎊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
從以上前三次交換行為和後四次的交換行為可以看出,第II部類在價值形式上補償了全部不變資本價值,即1000+500+500=2000,而第I部類資本家的全部剩餘價值商品生產物,在取得了價值補償之後,又在第II部類的消費資料取得了實物補償,也就是第I部類資本家用於個人消費的剩餘價值在第II部類的消費資料中得到了實現。
其三,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兩個部類之間的交換過程能夠進行的基本條件或規律(445頁第2段——446頁末)
從以上兩個部類之間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過程可以看到,「產業資本家為了促成他們自己的商品流通而投入流通的貨幣,」「總是按照各個資本家為貨幣流通而預付的數額回到他們手中」(446頁)正是因為經過這樣的交換過程,個個資本家都能將預付的貨幣資本流回到自己的手中,所以生產才能連續進行。
由此得出結論:在簡單再生產中I(v+m)=IIc就是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或規律。
IV第II部類內部的交換。必要生活資料和奢侈品。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說明第II部類分成兩個分部類,即必要生活資料和奢侈品;分析這兩個分部類的交換,以及它們同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關係。
(一)本節的研究對象和所處的地位(447頁——448頁第1段)
馬克思指出:「在第II部類商品產品的價值中,v+m這一組成部分還要加以研究。」這句話告訴我們,本節的研究對象是第II部類內部的交換關係。前面研究了第II部類的c同第I部類的v+m部分的交換,現在則研究第II部類的v+m在本部門的內部的交換。同時,本節還要考察第II部類的可變資本怎樣流回到它的起點的問題。
(二)第II部類分成兩個分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實現(448頁第2段——445頁末)
(1)第II部類的兩個分部類(448——449頁第1段)
馬克思說:「年商品生產的第II部類是由種類繁多的產業部門構成,但是按照它們的產品來說,可以分成兩大分部類。」(448頁)
(a)消費資料。這裡指必要消費資料。「它們進入工人階級的消費,但因為它們是必要消費,所以也構成資本家階級消費的一部分,雖然就其質量和價值來說,往往和工人的必要消費資料不同。」(488頁)
(b)奢侈消費資料。「他們只進入資本家階級的消費,所以只能和花費的剩餘價值交換,而剩餘價值也是絕對到了工人手中的。」(488頁)
在前一節只是一般地提到II(v+m)在物質形式屬於消費資料,而從價值形式上看,工人的工資和資本家的剩餘價值就是在這一部分產品上實現的。對II(v+m)實現的具體過程,在前面就沒有進行分析。在這一節里,對II(v+m)的具體實現過程就作詳細的論述。在馬克思看來,在資本主義的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的消費需要具有多樣性與明顯的差別性,因而要滿足不同消費需要的第II部類的生產也應該由種類繁多的產業部門構成。同時,由於在人們消費中最主要的差別是工人階級與資本家階級之間的消費差別,所以馬克思指出年商品生產的第II部類是由種類繁多的產業部門構成,若從產品的使用價值的生產來說,可以分為兩個分部類,必要消費資料(a)和奢侈資料(b)。
(2)第II部類兩個分部類的(v+m)的構成(449頁第2——4段)
按前面的假定,第II部類的v+m的量組合為v=500,m=500。現在,v+m的構成在兩個分部類中的數量組合應該是:
分部類a(或IIa):必要生活資料,是400v+400m=800,或是IIa(400v+400m)
分部類b(或IIb):奢侈品,是100v+100m,或是IIb(100v+100m)
(3)兩個分部類的可變資本的流回途徑(第449頁第5段——第6段)
可變資本的間接流回:IIb的工人用所得的工資100鎊,向IIa資本家購買數額100的消費資料。IIa的資本家再用這些貨幣,向IIb購買價值100的奢侈資料。從而,IIb給工人支付的工資的這部分可變資本100,就以貨幣形式流回來。
可變資本的直接流回:在IIa,通過資本家和他們自己的工人的交換,已經有400v又以貨幣形式存在於資本家手中。(449頁)
(四)兩個分部類的剩餘價值的實現過程(449頁末——450頁第1段)
首先,分部類的剩餘價值在本分部類內部的實現過程:假定兩個分部類的資本家,將他們所取得的剩餘價值都以相同的比例,即剩餘價值的3/5用於必要生活資料,2/5用於奢侈品,那末,分部類IIa的資本家就將其剩餘價值400m的3/5,即240在本分部類內部實現。同樣,分部類IIb的資本家就應將其剩餘價值100m的2/5,即40在本分部類內部實現。
其次,分部類剩餘價值要通過分部類之間的交換去實現的過程:IIa的400m,有2/5用於奢侈品,即160,其中的100與IIb的v部分相交換,其餘的60與IIb的60m相交換。
(5)兩個分部類的v和m的實現過程(450頁第2段——451頁末)
①IIa的400v在本部類內部實現(第450頁第2段)
②IIa的400m的1/4,即100,通過與IIb的100v相交換而實現(450頁第3段)
③兩個分部類之間v+m的實現過程,即起交換關係,可用交換圖示表示如下:(451頁第1段——本頁末)
IIa400v(a)+240m(a)+160m(b)=800
IIb100v(a)+60m(a)+40m(b)=200
從以上的示意圖看,第II部類的兩個分部類的(v+m)部分的產品的實現過程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交換關係:
A.400v(a)+240m(a)指的是在IIa內部實現;
B.40m(b)指的是在IIb內部實現;
C.IIa中的160m(a),它必須與IIb中的100v(a)+60m(a)相交換來實現,即只能在兩個分部類的相互交換中去實現。
(三)第II部類兩個分部類與第I部類中的(v+m)的交換關係(第452頁第1段——453頁第2段)
(1)第II部類兩個分部類產品組合變化及其公式(452頁第1段)
第II部類劃分為IIa和IIb這兩個分部類之後,原來簡單再生產圖示中第II部類的年產品數量組合會發生變化,其變化後的公式為:
IIa1600c+400v+400m=2400
IIb400c+100v+100m=600
這個公式中的產品數量組合變化的依據是:
第一,是原來第II部類c與v之間的資本有機構成的比例。
第二,是可變資本的剝削率。
(2)兩個分部類與I(v+m)之間的交換關係
由於第II部類分解為IIa、IIb兩個分部類及其年產品數量組合的變化,所以馬克思指出:「與此相適應,以消費資料存在的、要和2000I(v+m)交換的2000IIc,其中有1600用來交換必要生活資料的生產資料,有400用來交換奢侈品的生產資料。」這樣,按照資本家的剩餘價值用於必要生活資料消費和用於奢侈品消費的比例要求,第I部類產品組合變化後,與第II部類兩個分部類之間的交換關係,其交換圖示見課本。
(四)奢侈品生產與消費對工人階級的影響;批判危機的根源是消費不足的錯誤觀點(455頁末——457頁第1段)
(1)奢侈品的生產與消費的狀況對工人階級的生存與再生產的影響(455頁——456頁第2段)
馬克思指出:「從IIbv在(IIa)m的一個等價部分中的實現這一點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年產品中的奢侈品部分越是增大,從而奢侈品生產中吸收的勞動力數量越是增加,預付在(IIb)v上的可變資本要在轉為可以重新作為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來執行職能的貨幣資本,因而在IIb中就業的那部分工人階級要生存和再生產……也就越是取決於資本家階級揮霍,越是要取決於他們的剩餘價值的很大一部分轉化為奢侈品。」(455——456頁)這種情況,在經濟危機與繁榮時期都會表現出來。例如,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暫時減少奢侈品的消費。由於這種情況的出現,引起奢侈品銷售困難,就使一部分生產奢侈品的工人被解僱。同時,由於工人失業,必要生活資料的出售也會因此停滯和減少。相反,在繁榮時期,商品價格有所提高,工人的工資也會有所增加,因此,工人不僅對必要生活資料的增加,甚至還會暫時參加奢侈品的消費。
(2)批判消費不足引起經濟危機的謬論(456頁末——第457頁第1段)
以上所述,危機的表面現象是商品賣不出去,找不到消費者。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如德國的庸俗經濟學者洛貝爾圖斯等人,據此,就把危機的根源歸結為消費不足,那就太荒謬了。馬克思批判的指出,如果有人認為資本家發善心,提高工人的工資,克服消費不足的狀況,危機就可以消除或者避免的話,那末,在危機之前的繁榮時期,工人工資有所提高時,危機是否可以消除而不會再發生呢?事實並非如此,這個時期恰好是為危機的到來作了準備,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經濟繁榮之後,就是危機的到來。馬克思指出:「因此,看起來,資本主義生產包含著各種和善意或惡意無關的條件,這些條件只不過讓工人階級暫時享受一下相對的繁榮,而這種繁榮往往只是危機風暴的預兆。」(457頁)
VI第I部類的不變資本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分析第I部類各個資本家之間的交換,重點是說明第I部類不變資本的實現問題。
(一)第I部類的不變資本只能在本部類內部實現(407頁末——471頁第2段)
(1)4000c不能在第I部類以外和任何別的部分相交換(471頁)
馬克思指出:「第I部類的資本家包括生產生產資料的全體資本家。此外,留在他們手中的商品4000,是社會產品的一部分;……。除了這4000以外,年產品的其餘部分已經全部做了安排;……。」這就是說,這4000c只能在第I部類內部實現。
(2)第I部類的不變資本只能在本部類內部流通。
正如馬克思指出:「第I部類的全部商品,按其物質形式來說,……困難就很容易解決。」解決的辦法,類似於第II部類的v+m部分,可以在第II部類內部實現。因為,「在第I部類全部商品由生產資料構成,……因此,其中用來補償這個部門所使用的不變資本的那一部分,能夠……。如果它進入流通,那也只是在第I部類內部進行流通。」(471頁)
(二)4000Ic在第I部類內部實現的途徑。
馬克思說:「第I部類的不變資本,由大量的不同資本群構成。它們分別投入不同的生產資料生產部門,有若干投入鑄鐵廠,……等等。每個這種資本群,……又由許多大小不等的獨立執行職能的單個資本構成。」(472頁)這些不同資本群的各個資本家之間存在交換關係,4000Ic就是在這些交換關係中得到實現的。
實現的具體途徑是:
首先,4000Ic中有一部分作為生產資料在進入把它作為產品生產出來的特殊生產部門,即直接進入本生產部門;
其次,4000Ic要在本部類的特殊生產部門或資本群之間進行交換,「這種交換就是一種實物形式的不變資本和另一種實物形式的不變資本的交換,就是一種生產資料和另一種生產資料的交換。」(473頁)
第三,4000Ic在第I部類內部實現的條件。這裡的條件是,第I部類的各個資本家按照他們作為這4000不變資本的共有者所佔的比例,從這個產品總量中取出它所需要的相應的生產資料。(473頁)也就是4000Ic的價值補償和物質補償,在各個資本家之間必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即生產資料方面的生產與消費必須保持相應的比例關係。
VII兩個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我們從簡單再生產實現條件的邏輯關係上看,是要論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社會總資本運動的第二個規律(或實現條件)。
馬克思指出:「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每年生產的消費資料的總價值,等於年價值產品,即等於社會勞動在當年生產的全部價值。其所以必然如此,因為在簡單再生產中,這全部價值將被消費掉。」(474頁)若用公式表示,這就是:
II(c+v+m)=I(v+m)+II(v+m)
VIII兩個部類的不變資本
這一節主要是論述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的第三個實現條件或規律。
對於這個規律,馬克思在論述中曾經這樣指出:「生產資料(I)的總價值,等於以生產資料(I)形式再現的不變資本價值同以消費資料(II)形式再現的不變資本價值之和。」也就是,「在簡單再生產前提下,由生產資料構成的那部分產品的價值,必須等於社會資本的不變價值部分。」(481頁、483頁)
這一實現條件(或規律)若用公式表示,就是:
I(c+v+m)=Ic+IIc
IX固定資本的補償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研究由於固定資本的價值補償和物質補償的不一致,在兩大部類產品交換中所發生的巨大困難及其解決的途徑。
引言部分(502頁——506頁)
引言的內容,是確定這一節所要研究的問題和研究範圍。
一、本節所要研究的問題(開頭——505頁第1段)
馬克思指出,在分析年再生產的各種交換時,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它就是由於固定資本的價值補償和物質補償不一致所引起的問題。例如,以前在說明簡單再生產兩大部類交換的基本比例時,是以I(v+m)=IIc為前提的,即假定以第II部類要用全部2000c購買第I部類的2000I(v+m)為前提。或是說,就是假定以第II部類的2000c在當年再生產中,要全部在實物形式上進行替換為前提。
但是,在現實的再生產過程中,情況並非如此。在第II部類的2000c中能使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本部分,在當年的再生產中,只有價值補償,表現為貨幣形式上的折舊,而沒有實物形式上的補償,從而不需要向第I部類購買相應的生產資料。於是,原來假定的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的比例關係,就遭到了破壞。這一點正是本節所要研究的關於固定資本補償中面臨的新問題(或困難之處)及其解決的條件。
(二)確定本節的研究範圍
馬克思指出:「一切和第II部類的商品的不變價值的交換有關的事情,都不能超出2000IIc運動的範圍;並且這種交換隻能在它和I(1000v+1000m)之間進行。」(506頁)這就是說,在固定資本補償問題上,雖然要在兩大部類之間的社會的、大量的關係中去分析問題,但只著重考察第II部類的固定資本的補償問題,即限於考察第II部類的固定資本補償。
1.損耗的價值部分在貨幣形式上的補償
馬克思的分析是從下列公式開始的
I4000c+1000v+1000m
II…………2000c+500v+500m
從上面的交換關係看,2000IIc只能與2000I(v+m)相交換。如果,2000IIc在與2000I(v+m)交換之後,就把相當於固定資本磨損價值的那部分貨幣作為折舊金保存在第II部類資本家手中,暫時不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比如說,II部類向I部類出售2000c的商品,只向I購買2000c-200c(d)(d代表固定資本的磨損價值)=1800c的生產資料,即只向I購買200的生產資料。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再生產要能夠實現,IIc中的固定資本磨損價值既能在貨幣形式上得到補償,I的生產資料又能全部賣出去,這部分貨幣應從哪裡來呢?
對這個問題的分析中,馬克思曾假定有三種解決貨幣的來源問題,但經過分析後都不能成立。
馬克思的正確結論是:在再生產過程中,預付到流通中的貨幣必須留回到它的起點。「這是一個規律,它永遠排除了關於200IIc(d)是靠第I部類預付的貨幣來實現貨幣化的這一假設。」(512頁)因此,只有對固定資本的物質補償問題進行分析,才能使兩大部類的商品的實現和第II部類固定資本磨損的價值的補償得到最後說明。
2.固定資本的實物補償
馬克思指出:「上面考察的假定否定以後就只剩下這樣的可能:除了用貨幣補償損耗部分以外,還用實物補償壽命全部完結的固定資本。」(512頁)這裡的意思是說,第II部類固定資本價值補償所需的貨幣只能第II部類自己提供出來。
(一)固定資本價值補償的貨幣來源由第II部類提供的可能性(512——515第2段)
這種可能性在於第II部類固定資本的實物補償為固定資本價值補償的貨幣化提供了條件。因為,第II部類由許多個別資本所組成,各個資本家在勞動手段上所佔有的固定資本,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產期間。有的固定資本剛投入生產過程,有的在生產過程中已經使用了一個時期,還有相當長的時期在自然形態上發揮職能,只需提取折舊,無需在物質更新,另外一些固定資本這就已經完畢,馬上需要在物質形式上予以更新,要用折舊貨幣向I部類購買新的勞動手段。I部類資本家用出售生產資料從II部類資本家取得的貨幣,再向II部類資本家購買以消費資料形式存在的不變資本c,這樣第II部類這部分資本家就可以取得折舊貨幣。
(二)固定資本的補償過程(515頁第3段——520頁第1段)
為了說明問題,馬克思的分析假定當年消耗了的2000IIc中有1600IIc與第I部類的(1000v+600m)交換完畢,另外還有400鎊商品(包括流動資本200和固定資本200)需要與第I部類進行交換。由於代表400IIc的商品餘額在第II部類內部的兩部分資本家即II(1)與II(2)之間的分配比例量不同,因而固定資本的價值補償與物質補償的交換過程就會有下列三種情況:
第一種:II(1)資本家手中有100c,II(2)資本家手中有300c。為了交換需要,II(1)資本家預付了300貨幣於流通中,其餘除了100貨幣是為了媒介消費資料形式上的II(1)100c與在生產資料流動成分上的100Im之間的交換外,另外的200貨幣是為了更新固定資本,用來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的固定成分。與此同時,I部類資本又用出售生產資料的固定成分所取得的200貨幣向II(2)資本家購買消費資料,於是II(2)資本家就可以把200貨幣作為折舊基金積存起來。
第二種:第II部類的2000c中還有待交換的餘額400c是在II(2)資本家手中,而在II(1)資本家手中只有200貨幣,準備作為更新固定資本之用。因II(1)資本家用這200貨幣向第I部類資本家買回生產資料形式上的固定資本,然後第I部類資本家又用這200貨幣向II(2)購買消費資料,這樣II(2)就可以把這200貨幣作為折舊基金積存起來。
第三種:II(1)資本家手中除了有200貨幣作為替換固定資本之用外,還有消費資料形式上的商品200c,準備作為換折舊基金之用。……具體交換過程可以參照前兩種情況去理解。
(三)固定資本補償的條件(520頁附錄開頭——524頁第2段)
前面三種情況所涉及到的第II部類與第I部類商品餘額之間的交換過程,用圖示表示就是:
I200m(生產資料的固定成分)+200m(生產資料的流動成分)
II(1)200貨幣+200c商品+(2)200c商品
如果我們把圖示中的商品200Im(生產資料流動成分)及與其等價的商品II(1)200c,從第I部類與第II部類的雙方減去時,上面的交換圖示就簡化為:
I200m商品(生產資料固定成分)
II(1)200貨幣+(2)200c商品(消費資料)
這樣,通過第I部類的兩個小類(指(1)(2))之間的交換,第I部類資本家所需的消費資料得到了補充,第II部類(1)所需的固定資本得到了替換,同時第II部類(2)也取得了固定資本的折舊貨幣。
那麼,這一交換過程能夠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是什麼?馬克思指出,第II部類的一部分資本家當年要在實物形式上進行更新的固定資本總額,必須等於該部類另一部分資本家當年的固定資本磨損價值總額。這也就是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必須具備的平衡條件之一。(參看第521頁馬克思論述的原文)
如果,這兩個部分不相交換,就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如果IIc(1)大於IIc(2),則在IIc(1)方面就會有一個貨幣餘額不能再轉化為固定資本;
如果Im的餘額=II(1),即1220m=II(1)200c貨幣形式,則在Im方面會有同等數量的貨幣餘額(=20貨幣)不能轉化為消費資料
第二種情況:
如果IIc(1)小於IIc(2),則在200Im與IIc(2)兩方面都會出現貨幣不足和商品過剩。
如果Im的餘額=IIc(1),則在IIc(2)方面會出現貨幣不足和商品過剩。
總之,如果IIc(1)大於IIc(2),為要使Im中的過剩貨幣能夠實現(即找到支付對象),就必須從國外輸入商品,反之,如果IIc(1)小於IIc(2),就得把第II部類過剩的商品(消費資料)向國外輸出,來實現IIc在生產資料上的磨損部分,已取得折舊基金。在這兩種情況下,對外貿易都是必要的。(第524頁)
3.結論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講在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中,由於固定資本的物質補償與價值補償之間的失調不可避免,因而資本主義的生產危機具有客觀必然性。
(一)固定資本補償中的比例失調是資本主義生產危機發生的原因(第524頁——526頁第5段)
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在生產規模不變、勞動生產率也不變的條件下,如果要實物形式上更新的固定資本總額與要在貨幣形態上進行補償的固定資本磨損價值總額不相符合(不相等),那末,擾亂在生產正常進行的各種情況就會發生。
第一種情況。假定IIc中發生職能的固定資本部分的總額不變,如果要在實物形式上進行更新的固定資本總額超過了要在貨幣形式上進行補償的固定資本磨損價值總額,那末要在貨幣形式上提取折舊的固定資本就一定會依照一定比例減少。這樣,就會出現如下的兩種情況:(一)第I部類為第II部類生產的生產資料總額不變,仍是2000c,但其中為適應今年需要的生產資料的固定成分增加了,其中的生產資料流動成分會相應減少。可是,第II部類的再生產過程所需的生產資料流動成分會同固定成分的增加,而不能滿足第II部類的需要。(二)如果IIc中有更多的折舊金用去購買第I部類的生產資料固定成分,就會有更新的貨幣流入第I部類,而這些貨幣不會成為相互交換的媒介,只是單方面的購買手段。同時,「IIc中承擔補償損耗價值的商品量將會按比例減少。從而第II部類無需和第I部類的商品交換,而只需和第I部類的貨幣交換的商品量也會按比例減少。」(525頁)這樣,第I部類貨幣化的剩餘價值,就會有較大不能轉化為消費資料而停留在貨幣形式上。總之,上述情況的發生,必將引起市場混亂,出現商品不足與貨幣過剩的現象。
第二種情況。與上面的情況相反,如果第II部類要在貨幣形式上補償固定資本磨損價值總額大於要在實物形式上進行更新的固定資本總額。這時,為取得貨幣作為折舊基金而投入市場的消費資料商品量,就會大於未取得勞動手段來更新固定資本而投入市場的貨幣量。於是,又會出現市場上的商品過剩而貨幣不足的現象。
根據以上兩種情況的發生,馬克思明確指出:「儘管是規模不變的再生產,但危機——生產危機還是會發生。」(525頁)
綜上所述,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第I部類的資本家不管是用增加生產或是用減少生產的辦法,甚至是資本家輸入商品與輸出商品的辦法,去解決上述兩種情況所引發的生產危機,都是無濟於事的。例如,第I部類資本家用提高勞動生產率等辦法,以增加生產,解決商品不足的困難,這會引起資本和勞動在各個部門之間的轉移,從而導致生產混亂;如果第I部類用縮減生產規模的辦法,去解決商品過剩的問題,這對資本家和勞動者都是危機,不縮減生產也是危機(因為商品過剩)。
馬克思還指出,如果資本家用對外貿易的辦法來解救再生產中的不平衡狀態,這隻能起到補救的作用,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什麼?因為對外貿易只不過是把一個國家的問題擴大成為許多國家之間的問題,只能把矛盾推向更廣的範圍,結果還是不能擺脫危機,使危機加深,以致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危機。(參看第526頁)
第二十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是論述社會總資本的擴大再生產和流通的實現條件,揭示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社會總資本運動的基本規律。
引言(551——554頁第1段)
內容,是一般地說明資本積累及其條件。
一、資本積累及其條件(551頁——553頁第2段)
資本積累的源泉是剩餘價值,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貯藏形式上的貨幣資本要轉化為發揮職能的生產資本,或是說剩餘價值要資本化,必須有一個過程,必須具備如下兩個條件:
1.貯藏形式上的貨幣資本的積累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額。(551頁)
2.在市場上必須有現成的生產資本要素特別是生產資料,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實現有所擴大,即「生產在以前已經按擴大的規模進行。」(552頁)
III用公式來說明積累
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數字公式來說明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和規律。也就是對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進行量化分析。
馬克思在這裡的分析認為,擴大再生產與產品的絕對量無關,只與產品各要素之間的不同組合有關。為說明問題,馬克思舉了兩個公式加以對比。從(a)公式與以前公式的對比中,可以看出,(a)公式年生產物的總價值是8252,比以前簡單再生產公式中的年生產物價值總額的9000要小。但是在以前的公式中,因為I(1000v+1000m)=II2000c,所以它是簡單再生產的經濟類型;但是,在公式(a)中,I(1000v+1000m)>II1500c,所以,這是擴大再生產的經濟類型。因此,馬克思指出:「規模擴大的再生產(在這裡,這種再生產只是指用較大的投資來進行的生產)與產品的絕對量無關。」(571頁)
再從公式(b)與公式(a)的對比中,也可以看出,擴大再生產與既定產品的各要素之間的不同組合有關。
公式(b)的年生產物總價值與公式(a)的年生產物總價值相等,都是8252,但是二者的年產品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有所不同。在(b)中,I的全部剩餘價值(875m)都用於資本家的個人消費,要和IIc相交換,所以公式I(875v+875m)=II1750c,就不可能有積累和擴大再生產。而在公式(a)中,Im中的(500m)用於資本家的個人消費,要和IIc相交換,另外的(500m)要作為追加的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的物質形式存在。
所以,公式(a)中是I(1000v+1000m)>II1500c,因為有這樣的組合,擴大再生產才成為可能,Im中留作積累的500,就成為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
對此,馬克思指出:「對一定商品來說,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所需要的前提是,既定產品的各種要素已經有了不同的組合,或不同的職能規定,因此,按價值量來說,這種再生產首先只是簡單再生產。所改變的,不是簡單再生產的各種既定要素的數量,而是它們的質的規定,並且這種改變是以後隨著發生的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物質前提。」(第571頁)
馬克思以上的分析所說明的問題是,擴大再生產是在簡單再生產的內部產生的,簡單再生產是擴大再生產的起點與物質前提。這一前提的關鍵,是第I部類的剩餘價值用於積累,用作追加資本。這就引起了簡單再生產下,其產品的各種要素之間的數量組合發生變化及其職能的規定變化。
以下的第一例和第二例,正是要說明簡單再生產向擴大再生產如何過渡,產品的各種要素之間的數量組合及其職能規定是如何變化的。
馬克思通過對第一例和第二例的分析,以及對588頁:《3.積累時IIc地交換》的分析,提出了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和實現條件,這些條件就是:
一、馬克思指出:「既然把積累作為前提,I(v+m)就大於IIc,而不能像簡單再生產那樣,和IIc相等。」(582頁)若用公式表示就是:I(v+m)>IIc,這是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前提。從追加生產資料方面看的前提。
二、與這一前提相對應,馬克思還指出:「在以資本的增加為基礎的生產中,I(v+m)必須=IIc加上再併入資本的那部分剩餘產品,加上第II部類擴大生產所必需的不變資本的追加部分。」(585頁)若用公式表示就是:I(v+m)=IIc+△IC+△IIC,就是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即平衡條件。
三、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中,I(v+m)不能與IIc相等,或者說,二者在交換時不能互相抵消。如果Im/x是Im中作為第I部類資本家的收入花掉的部分,那末I(v+m/x)就可以等於、大於或小於IIc;但是I(v+m/x)必須總是小於II(c+m),其差額就是第II部類的資本家在IIm中無論如何必須由自己消費的部分。」(第590頁)這句話若公式表示就是:
II(c+m-m/x)>I(v+m/x)………………追加消費資料方面的物質前提。
四、II(c+m-m/x)=I(v+m/x)+△Iv+△IIv…………實現條件,平衡條件。
推薦閱讀:
※程映虹:意識形態和文化資本的共謀
※一個女人最偉大的資本是教養
※《資本論》與馬克思的歷史發展道路理論(1)
※魯寧:資本絕無良心=洋奶粉神話的破產
※【宏觀概覽】我國為什麼需要推進資本賬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