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筆記:「良知」說
06-28
王陽明心學第五講「良知」說——本體於主體性的自我建立本講核心內容:1、孟子的「良知良能」;2、張載對「德行」「聞見」之知的區別;3、王陽明的良知說;4、「良知」是存在本體、德行本體、理性本體。在王陽明心學思想體系當中,良知學說是最核心的一部分,也是王陽明學說當中最引起爭議,也是對後代產生莫大影響,同時也在後代引起莫大爭議的一個問題。王陽明大概是在正德十五年左右提出良知說,他平定寧王朱宸濠謀反之後,闡述良知學說,闡明了良知學說之後,他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我講的全部思想大概從龍城悟道以後,所體悟到的基本也就不出良知兩個字。只不過在當時那個時候我還點良知這兩個字不出,也就是說不能點出這個字。他也和學生們講到,他說我所說的良知兩個字的的確確是我自己體貼出來,我們如果相對來說,如果我們比較了解王陽明的生平事迹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到正德十五年左右平定寧王朱宸濠謀反,王陽明揭示良知學說。實際上只是表明一點,的的確確良知兩個字是王陽明結合他自己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當然要說回來,良知這個概念並不是王陽明首創的,最早比如說在孟子那裡就講到良知,孟子曾經說過一個意思,人不學而能謂之良能,不學而知者謂之良知。孟子的意思是我們凡人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所有這些東西在人本身的存在,並不是任何意義上面來說都不是外在強加給我的,是我原本就固有的,這是不慮而知的,是不學而能的。孟子當年用良知之說來闡述人、父子之間,尤其是父子之間這樣子一種親愛之情。講惻隱之心作為仁之端,在人本身存在的固有性。那麼隨著宋明理學的發展,比如說在北宋的時候張載也曾提到過一個說法。張載曾經區分了德行之知和聞見之知。張載講過一個意思,德行之知不源於見聞,也就是和聞見是沒有關係的,而聞見之知所謂的聞見那就是來源於我們的生活經驗,來源於我們的官能感覺的,是後天的經驗知識。這個在張載那裡就把它叫做是聞見之知。但是所謂的德性之知便是天德良知。所以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那相比較聞見之知來說天德良知那就是不僅僅是非經驗的,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超經驗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就有的,是所謂固有,張載還講過一個意思,德性之知不源於見聞,但是又不離於見聞,那麼基本的意思是說,德性之知的表達,德性之知在經驗當中的表達,同樣是要通過我們的自然情感。通過我們的視聽言動,這樣一種經驗的方式來傳遞,王陽明講良知在某種意義上面來說,那我們基本上可以說,他即源於孟子之良知,也和張載的德性之知有聯繫,但是又和他們並不相同,很有他自己的獨特的地方,有他自己的特殊性。那麼在王陽明這裡講良知,講什麼?按照王陽明自己的說法,簡單地說,良知就是本心,或者說心之本體。這個就是良知,那在王陽明那裡什麼叫做本心呢,我們實際上不斷地提到過這個概念了,在王陽明那裡,他大致是想告訴我們這麼一事實,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毫無疑問,我們對於外界事物的了解,是通過我們的官能感覺去了解的,但是所有這些官能感覺活動本身是如何可能的,我眼睛為什麼可以看?耳朵為什麼能聽等等,諸如此類的官能感覺的活動,這種經驗知識活動本身是何以可能的,王陽明給我們的答案是因為我們原本就有良知在。因為有良知在我們知識活動才成為可能。所以我上次好像也提到過這個意思,王陽明曾經講到心這個觀點的時候,他提到一個說法,告訴他的學生們他說我所說的心不是那一團血肉,說一團血肉那就是這個臟器,心臟只不過是個器官而已。王陽明給我們的一個問題是,儘管那一團血肉還在,但生命已經離開了某個個體之後,知識活動視聽言動這些官能感覺的活動本身已經不再可能。他說我所說的心是那能使視聽言動的。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知道在王陽明那裡本心或者說心之本體恰好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經驗知識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我們便可以說王陽明說的良知或者說心之本體,是知識本是的本體,是我們理性的根據,理性之本,理性的來源。有了它在,我們的知識活動才是有可能的,不僅僅如此,王陽明同時告訴我們,正應為它是理性之本,是天德良知,所以良知原本就能夠知是知非,他曾經有一個很決絕的講法,良知只是一個是非之心,那什麼叫做是非呢?毫無疑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我們的經驗過程當中,當我們說一個東西是還是非的時候,代表著一種判斷,也就是是非的判斷。或者說正確與否的判斷。這種判斷的根據在哪裡?王陽明的觀點是因為有良知在。孟子當年也講過,羞惡,惻隱,辭讓,是非之心我固有也。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對不對。但在這個意思上面,我想說我們會涉及一個問題,關於良知本身的一些界定,或者說關於這個良知,存在本身的一種預設,我們基本上不能說,問那良知它為什麼就是能夠知是知非,王陽明告訴我們它原本如此。這叫做自然,這叫做心體自然,自然而然,原本如此,沒法再追問。但是有一點沒有問題,按照王陽明的觀點良知只是一個是非之心,所以它是我們經驗生活當中對日常經驗活動正確與否,是是非非,實行判斷的本質根據,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我們同樣可以說,良知是理性之本的,還不僅如此,同樣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過程當中,道德活動是如何可能的,我們為什麼可以並且能夠在做一件有道德的事,我們的道德行為是如何可能的,王陽明告訴我們因為我們有良知,良知原本就是一個至善,它原本就是明德,《大學》裡面講明德,他原本就是至善,所以正因為它是至善,所以王陽明說良知原本是知是知非的,知善知惡的,所以它知善知惡,那麼在這個意思上面講,良知是什麼?我們可以簡單地說,良知是我們德性之本,是我們的一切道德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本源根據。我們在中國的思想當中,或者說中國的哲學當中是非常強調道德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也就是王陽明所強調的,因為它不僅僅是我們的德性本源,不僅僅是我們德性根據,並且還是我們人的存在之本。按照王陽明的觀點或者按照良知學說本身闡明的,良知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一個天理。我們人如何可能獲得我們自身的存在,我們如何可能獲得我們在天地之間,獲得我們本身的特殊性。並且能夠把我們自身和其他一切萬類區分出來,原因在哪裡,根據何在?在良知。良知就是一個天命之性,所以說天命之謂性,那是《中庸》的第一句話。王陽明早就已經肯定了心即理。所以我們的本心便是天理之實在。本心就是代表著天理之實在,便是天道,便是最高者,最高的天道,在我們人本身的存在狀態。這種天理在人本身的存在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質,這叫做天命之謂性。這個就是良知。那麼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毫無疑問,我們同樣可以簡單地說,良知是我們存在之本,正因為有了我們的良知,我們人才具有存在的本質,才具有德性的本質,才具有獲得知識的能力,才具有展現知識的能力。所以它是我們的存在之本,德性之本,是我們的理性之本,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唯有良知才代表著一個人的完整的存在。良知就是人的完整存在的表徵,沒有良知無有良知的存在,那麼至少是人本身的存在就變成了一個不可想像的東西,所以王陽明有時候在講到良知他有幾點意思,也是很引起我們後來人詬病的。比如說他曾經說過,天為什麼那麼高,地為什麼那麼深,都因為有了你的良知,所以你那一點良知就是你自家的靈明,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點靈明。它是我們一切知覺活動的本源,如果沒有你的良知,天那麼高誰去仰它高,地那麼深誰去俯它深。這個問題往往被我們後來了解為唯心主義觀點。是不是唯心主義我暫且不說,因為我們後來我還會作為一個專門會談他的心外無物這一話題。我們到時候再談。但是王陽明在這裡所說的意思是什麼呢?由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一點良知,才是真正使人作為主體而建立起來的本質根據,沒有良知,我們人作為主體便是不可能的。中國人講主體,或者說經常講到主體這一個觀的點在所謂的哲學上面,但是和西方哲學了解的的確有比較大的差別。在中國的思想當中,不是因為你是人,你能視聽言動,你能勞動,你能活動,你能夠獲取萬物為自己所用。然後你就算是主體,不是的,人之所以可能成為主體那必須要自我建立。《尚書·洪範》就開始講建中立極就開始講皇極。孟子講千言萬語講個四端之心,講個性本善,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夠明白明了這一點,自覺認同這一點,實現最高意義的自覺輸入。孔子千言萬語講個仁,講個禮,也不過是這個意思。希望仁真正能夠作為我們人的本質經由我們每一個個體的自我內在的認同。在我們心裡把它個建立起來。唯有實現了這種自我建立的人,才能被稱作為主體,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王陽明講良知,也是希望我們每個人在經過個體的內在的自覺把良知真正切進來,使它在我心裡真正建立起來,而成為天地間一堂堂之人,堂堂一丈夫,那才是人。所以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良知又是什麼?是我們的人之本,是作為仁之本,是我們人之所以可能成為人的本質根據。如果說良知是我們的存在之本,它同時又是我們的德性之本。那麼用一點稍微有一點哲學的意味的話來說,那就是王陽明已經非常明確的肯定了這麼一點。那就是人的存在本質同時就是他的德性本質。我們每個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如何來表達我自己,如何來表達我們的存在,通過什麼途徑來表達,就只有通過道德的實踐,道德的建立來表達。你實實在在去做道德的事,德性的自然流露,同時便是你的存在性的彰明、彰顯。這個作為一個生活的過程,這個兩者同樣是完全統一的,所以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說,我們可以大致了解,為什麼在儒家的思想當中它會特彆強調道德的實踐。因為道德的實踐不僅僅是因為它是道德的,所以我要去做,不是的,而是因為它是合乎我的本性的,是我原本本性需要如此的,我才那麼去做,這叫做道德的內在自覺,不然的話我們怎麼去談道德的自覺,你如果說因為那是一件好事,見義勇為是件好事,所以我現在要見義勇為,好不好這件事?好,境界高不高?不高。用孟子的話說,那充其量叫做行仁義而非田仁義行。道德之崇高的境界,是它作為自我成長本質的自然流露。那叫由仁義行,王陽明千言萬語講個良知,講個致良知,也就是那麼點意思。是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個體人的存在性的真實表達。是要通過我們自覺的道德的踐履來實現的,而也只有這樣子,我們的整個生命過程才不僅僅是合乎他的自身本然狀態的,同時是合乎天道的,這樣一種生活不僅僅是合乎人道的,並且是神聖的,我們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享有自我的神聖生命,而我們不斷去做,如此這般的去做,我們同時也在走向通往聖人的道途之中。我們走在這條道路上,如何去走向這條道路,那就必須要時時地致那良知,那就是有致良知這個話題,致良知話題具體怎麼致,我們下次具體開展。我講良知,我講它三個層面,一是存在之本源,一是德性之本源,一是理性之本源。或者說知識之本源,從理性本源的意義上面來說,它是我們的一切知識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同時也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施行是非判斷的根據。在德性之本源的意思上面來說,它是我們道德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在存在之本的意思上面來說,它是我們人的生存本質,存在的本質,和最高的天道本是實現同一,達到同一,並且這種同一性作為一種本源的,我說的這個同一還不僅僅是統一,是同一,就是同一個。在這個意思上們來說,存在性的表達只能通過德性的自覺實現來完成,我主要講良知這個三個意思,那麼王陽明有很多原話等等,不引用很多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