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學是什麼?|樓宇烈

樓宇烈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史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真誠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這位耄耋老人仍堅持在各式各樣的講壇上宣講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和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的深刻認識。在《國學百年爭論的實質》的講座中,樓先生始終強調用中國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文化的傳承除了是形式上的繼承,更重要是文化精神內核的延續和主體意識的建立。

  在樓先生心中,國學傳播之路漫漫,不求轟轟烈烈,但求不絕如縷。

節選自《國學百年爭論的實質》

主講人:北大哲學系樓宇烈教授

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

什麼是國學?雖說百年來不斷在討論,但是並沒有大家都認同的說法,因為這是個新名詞。近百年來,西方文化東漸,產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本土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最初用新學和舊學、中學和西學這樣不同的名字來區別。後來又提出國學的名詞,其實也就是中學,也可以說是一種舊學,因為它是國產的。在一段時間內,把中國的文化都加上「國」字,比如說中國的繪畫稱國畫,中國的武術稱國術,中國的戲劇稱國劇,中醫稱國醫。

國學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現代的學科分得很細,有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考古等等。哲學裡面又分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美學……但國學應該歸哪一學科呢?國學包括了文、史、哲,政、經、法等許多內容,是個綜合的學科。因此按照現代的學科分類,國學很難作為單獨的學科確立它的「名分」。我先簡要回顧一下歷史:

國學這個概念剛出來的時候,可以稱之為國學大師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編者注)。他以傳統的小學作為國學的基礎。小學是中國古代的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也就是閱讀古籍基本的方法。從這裡入手,再學經、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認為這就是國學。這樣說有沒有道理?當然有道理。中國文化的傳統,如果我們追根求源,都在這裡。這是比較傳統的說法。梁啟超的思想就更開放一些,他認為國學應該是中國歷代學術的思想史。後來錢穆傳承了梁啟超的說法。他講的國學講義錄和章太炎先生講的不一樣:錢穆先生主要講國學思想的轉變。到了胡適先生那裡,國學的範圍就更擴大了,他心目中的國學就是國故學,也就是說一切屬於中國傳統的學問都叫國學。

在那個時代,知名學者對國學的理解就是不同的。還有這些知名學者研究的路線、範圍不一樣,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態度、目的也不一樣。章太炎、梁啟超、錢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揚傳統文化,把優秀的成分傳承下來。胡適先生研究國學,他自己講得很清楚,從故紙堆里刨垃圾,把它們掃除掉。

梁啟超、章炳麟、胡適(左起)等知名學者曾經激烈討論過我們應該對中國傳統文化持怎樣的態度

我覺得給國學定義很難。比如有人認為國學就是西方的漢學(以漢文字為載體的就是漢學),但中國自己也有研究所謂「漢學」的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國學就是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把中國所有的學問都叫作國學,那範圍就太大了,應該要把國學的研究範圍限制在傳統文化里。

儘管這些傳統文化里有「道」、「器」、「藝」的分別,但是每一種文化裡面都凝聚著這個民族的、地區的、國家的一些最根本的東西。文化凝聚了這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生活樣式、信仰習俗等。一個民族的價值觀、風俗習慣都通過文化傳達出來。而文化又是歷史的載體。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如果我們把這個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認同,我們哪有歷史?所以,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鴉片戰爭前,著名思想家龔自珍,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很有研究。他研究這段歷史得出一個重要的教訓:「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也就是說,後人不知道他自己的歷史,不知道歷史就不認同這個民族、不了解這個國家。

文化本體論:科學化、近代化≠西方化

國學的問題近代百年一直在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樣提出來不斷地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注呢?其實我認為,所有的國學討論,歸根到底都是東西文化的交流,是現代化的進程當中來思考如何正確對待本國已有的文化傳統,如何繼承和發揚本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如何建設具有本國、本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國家?

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在現代化交流中怎麼樣保持自己文化主體意識的問題。

黃浦江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國的門戶,木質帆船和機械輪船一起出現在這裡

從歷史上看,中國在近代化、現代化的進程中落後了,於是大家就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作怪,把責任推到傳統文化上面去。很多人就認為中國現在還需要繼續批判傳統、繼續否定傳統,要不然中國就沒有走向現代化的可能和希望。

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試圖在整個的精神層面,也就是價值觀、社會觀念這個層面上進行改革,大量引進西方的東西,徹底地批判中國的傳統。到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中期,中西文化的爭論就更激烈了。有一批學者公開舉起了全盤西化的旗,影響很大。他們認為中國要發展,要走向現代化只有徹底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要全盤西化才有可能。

1919年5月4日,三千多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前集合併舉行遊行示威,反對巴黎和會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拉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這一口號提出的時候是1933年,中山大學的一位教授陳序經,在《中國文化之出路》中提出中國的學術界一共有三派:第一派是復古派,主張保存中國固有的文化;第二派是折衷派,提倡調和的辦法使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第三派是西洋派,也就是全盤接受西方文化。他自己則是主張第三派,他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中國文化唯有徹底西化才有出路。那時他的思想和很多人有共鳴。他認為西方文化無論在思想上、科技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學上、文學上都比中國好,就是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上,我們也沒有西方人那麼講究。在西方文化裡面,可以找到中國的好處;反過來,在中國的文化裡面,就找不出任何西洋的好處。這是非常極端的說法,但是恐怕現在也有不少中國人是這樣的一種看法。

公開西化的文化主張出來之後,1935年,有10位著名的教授發表了《中國本位文化的建設宣言》,可以說是針鋒相對。

所謂本位文化,也就是國學的問題。這個宣言裡面開頭的第一句話非常驚人。「從文化的領域去展望現代世界裡面固然已經沒有了中國,就是在中國的領土裡面,也幾乎沒有了中國人。」這和全盤的西化一樣,也有些絕對。宣言中說到:「中國要有自我的意識,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閉關自守,也不要盲目的模仿。」他們認為,不守舊、不盲從,根據中國的本位,採取批評態度,應用科學方法來檢討過去,把握現在,創造將來。我想這提得非常切實。

19世紀一份中國的流行雜誌上介紹西方禮儀的圖畫。像握手和親吻這樣的西方風俗,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無異於恬不知恥。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越是本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中國本位建設的主張提出之後,堅持全盤西化的人就批評說它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新版本。當然,這種主張同時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贊同。尤其是一些學者認為:沒有本位意識的話,是絕對不可以與外來文化接觸的;一個民族失去了自主性,絕對不可以採取他族的文明,而只能是讓他族文明徵服。如果你失去了本位,盲目追求別的東西,最終的結果就是成為別人的附庸,被其他文化征服。

當時的討論非常深入,而且還提出了這樣的命題:科學化與近代化並不與歐化同義。我們要科學化、近代化,而不必歐化。當時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也反思,提出了這個問題。

國學教育的傳承是思維的延續

近百年來的近代史,尤其是近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現象,已經催促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是有聯繫、也有區別的。傳統文化是指文化的內容和樣式,如文學、藝術、醫學、哲學這些就屬於傳統文化的範疇。文化傳統則是指凝聚這些文化裡面形成我們民族的一種價值觀念、思想方法、生活樣式等等。文化傳統凝聚著一種精神,也可以說文化傳統是民族精神的體現。

目前,儘管有不少的「仁人志士」都在為繼承和培育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努力奮鬥,默默耕耘。然而,我的一個直接感覺,就是中華文化的整體根基越來越淺薄了。從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傳統文化的內容十分稀少,而我們廣大的傳媒中間,西方文化的內容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並且一代一代地遞減。遞減的意思不是看古書的人越來越少了,而是他們不能領會我們文化的底蘊。

舉個例子吧。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了解中國哲學的,我們講陽明學,是主觀的唯心主義,是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有一個典型的例子:王陽明有一天帶著學生去郊遊,到南鎮這個地方,百花齊放。學生開始問:「老師,這個花開得那麼好,是在你的心裏面還是心外面啊?」王陽明回答得非常好,他說:「當我們看到這個花的時候,此花與你的心一起開起來;當我們沒有看這個花的時候,我的心和此花同歸於寂。」這裡,他並沒有討論花與心那個先存在的問題,而是說當我們看這個花的時候,這個花就顯現出來;而當我們沒有看這個花的時候,這個花則沒有顯現。這是說這個花只有和你發生聯繫才有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和你發生聯繫,它的存在就沒有實際的意義。他討論的是事物之間的關係和價值的問題,而不是說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誰產生誰、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說事物之間只有發生聯繫的時候才有意義,不發生聯繫的時候就沒有意義。

所以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是心物之間的關係問題,而不是說心第一還是物第一的問題。對於這種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思維方式我們現在許多人已經不能理解了。我們的理解就是心第一性還是物第一性的問題。這就是思維的方式已經改變了。我們應當明白意識到,我們的思維曾經是那樣的,和西方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它也取代不了我,我也取代不了它,可以互相併存、可以互相理解。我們也可以用它們的想法分析具體的問題,可以把它變得更加的清晰,清晰之中有模糊,模糊當中有清晰,這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如果我們喪失了這種思維方式,我們的主體性沒有了,我想就會有問題。

所謂本位意識、主體意識指的是什麼?所謂文化的主體意識就是對本國文化的認同,包括對它的尊重、保護、繼承、鑒別和發展等。在這個過程中,既不要盲目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堅持自己的主體性,才能有效地、有針對性地吸收外國文化的養料,來滋潤本國的文化、發展本國的文化。有了這樣的主體意識,我們對其他的文化就有鑒別,才可交流,才懂得要吸收什麼,把它吸收進來之後融合在自己的主體裡面,讓它變成營養,使自己身體長得更健壯,而不是吃了以後消化不良。所以我想這就是主體意識重要的問題。

形式上都能繼承傳統,而在繼承傳統的過程當中,現在的人是否還能把它吃透,進而去創造?創造出來的新文化是不是原來的樣子?或者一創造就完全改變了?我們幾項文化遺產被選入聯合國的保護名單之後,就變成了熱門,大家趨之若鶩,都來做這方面的工作。這是好事,但是我看到很多越做越離傳統遠。變成了一種市場,變成了一種時尚,變了味了。

我過去給人家講佛教、講倫理,常常講要看得開一點,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什麼可以留戀的?現在看來這種說法要糾正。這實際上說的只是物質文化或者是外在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精神產物隨著人的死亡而消失,有的精神產物是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積累,現在只在某個人的頭腦里存儲著,如果沒有傳承下去的話,他一死,這個文化就中斷了。因為非物質文化是口傳心授的,一旦人去世,就沒有了。當然我們可以重新再整理,但是你想,幾百年、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東西你再要恢復,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像我們講的國學,可以說其中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非物質遺產,是思想的東西。雖然有一種物質的載體流傳下來的,但是看不懂,或者是拿現代的觀點、方法去理解它,就會有錯誤。

先生小志 Introduction

樓宇烈

樓宇烈先生,1934年生於杭州。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東方哲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主要研究佛學、傳統文化。著有《佛學與近代中國哲學》、《中國的品格》等。


推薦閱讀:

002《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二)
【國學精粹】蔡禮旭老師:男要忠良,女要柔順
華郵:中國經濟模式不值美國學習
國學網——國學大師——孫詒讓
《大學》求義:第六章 知與知止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