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怪」的村子:堅持大明習俗,至今仍穿古裝(3組)
?這裡是貴陽的安順,這裡有一個古老的村落叫屯堡,這裡的人們仍然生活在明代的文化之中,他們就是屯堡人。
這裡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恪守著其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歷經600年的滄桑,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這是一段關於明朝移民的歷史記憶,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它保留了先祖的文化傳統,屯堡是漢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後的明代古村。
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
在當地,軍隊的居住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過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築、服飾以及娛樂方式等依然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
屯堡的民居結構十分有特點,基本上採用小青瓦、白粉牆,沿襲著漢族人從江淮地區帶來的徽派建築風格。
鮑屯內的街道狹窄,曲折多變,並且按八陣圖布置,敵人進來就像進了迷魂陣,這裡的房屋屋頂非常平緩,上面像魚鱗一樣錯落地布滿石片,各家的屋頂相連,平時居民可以很輕鬆地在各家的屋頂上走動。
屯堡地區婦女的服裝非常特別,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據當地的老人講,屯堡婦女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大腳」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
屯堡當地的婦女都是自己在家紡布、漂色,再親手縫製衣服的。當地人覺得穿著這樣的衣服充滿自豪感,這種衣服如今已經成為屯堡的一種標誌。???? 悠悠的古村落 濃縮的地方史——探訪安順屯堡七眼橋鎮本寨村??
屯堡村落依然保存著大明遺風。 |
寨中已歷經幾百年的碉樓。 |
本寨村屯堡民居陳列館。 |
本報記者 孫魯榮 文/圖 今天的安順,仍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西秀區七眼橋鎮以雲山、本寨、雷屯為主的雲峰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而七眼橋鎮本寨村,被譽為「冷兵器時代的最後堡壘」,不僅明代古城牆、古箭樓、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還完好地沿襲著大明時期的建築、服飾、飲食、民俗等文化習俗。 近日,記者來到安順屯堡七眼橋鎮本寨村,走近那久遠的年代……
大明遺風 水墨本寨
本寨村位於安順市西秀區西北面,距城區約11公里,該村始建於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廷為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統治,推行屯田制度,把江淮地區的民眾遷至川黔地區。清王朝建立後,繼續在川黔地區施行屯田,明代屯軍的後裔仍然住在屯堡村落,其建築風格、語言、服飾、婚喪、節慶等習俗並未因改朝換代而發生變化。因此,本寨村屯堡人依然保存著大明遺風。也因如此,本寨村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榮譽。
進入本寨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屯牆、碉樓、石碑及成片的古民居。那積澱著歲月久遠的石板房和迷宮似的石頭城牆,有種身處歷史時空的錯覺,屯堡遺風的景色讓我們忘卻了旅途顛簸的疲倦。
寓意美好的石雕、木雕隨處可見,每一個院落的壓窗石上,都雕有花鳥獸禽,刻著忠、信、孝、悌、禮、義、廉、恥八字古訓,文字以簡馭繁,文氣十足。木雕工藝更是隨處可見,牌坊、欄杆、窗花、梁架、花板和室內傢具上都有鮮明的雕刻印記,這些藝術品取材自然,風情古韻鮮活。牌樓和墓室保存十分完整,這是古代屯堡人給忠孝節義者修建的特殊建築物。
古代的本寨村為雜姓村落,有達官顯宦,平頭百姓,販夫走卒。但無論是宦官堂殿,還是百姓陋宅,本寨村人作為他們的後裔,都以團結至上的態度將他們相互包容,和諧相處,並在潛移默化中融合成獨特的風景。
挖掘遺迹 代代傳誦
明代名將顧成第22代孫顧新萍熱情地為我們引路,她很健談,一路上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村中的人文地理。
本寨村由許多「三合院」、「四合院」組成,各家各戶的牆體連為一體,構成寨子中的內部防禦性極強的通道和高牆,寨內又建有七座碉樓,碉樓開設有瞭望孔,即可以登高望遠監視外部動靜,又可以方便彼此傳遞信息。許多人家的院牆上甚至還開設著十字形、丁字形或梅花形的槍眼,真是步步設防。
所到之處,顧新萍一一向我們介紹——
項家大院,始建於清代,民國時期復建,現狀為後世修繕。院落寬敞,三層主樓體量宏大,為寨中可居住人戶最多的四合院。木石製作精美,生活配置齊全,前庭和後門為寨中重要通道,後院花園既是休息養生之所,亦是寨中重要的防禦據點。
楊家老宅,始建於晚清,由寨中鄉紳楊應信建造,依山造勢,門庭精美,原為住宅兼營租賃、紡織等生意。楊氏系書香門第之家,楊應信之弟楊誠之系晚清貢生,因厭倦官場爾虞我詐的生活而隨其兄父經營家族生意。
宏坤別墅,始建於明代,民國年間楊氏子孫楊宏、楊坤復建,故名「宏坤別墅」,是村寨中保存較為完整的院落之一。典型的江南三合院建築中,雕工精美的木質刻花和石器,處處體現著屯堡人對江南故地文化氣息的懷念。
金家大院,同樣始建於明代,村內金氏族人最早居住的院落,是面積較大的四合院之一,廂房照壁寬宏大氣,天井院落敞亮開闊,守院碉樓精美完好,院落布局為象徵權力的「一方印」形狀,寓意官運亨通,事業久長。
依託特色文化 形成旅遊勝地
本寨村的屯堡遺風流傳至今還保留10餘項,最鮮活的一項就是讓人耳熟能詳的「地戲」,它以粗獷、奔放的藝術個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活躍在歡慶場所。一個地戲隊跳一段歷史稱為一堂,本寨村每年要開展10堂以上。因為它活動在農村,又以平地為戲台圍場演出,屬於農民稱謂的「吹地灰」之屬,故稱之為「地戲」。多年來,本寨人一直通過「地戲」懷鄉戀土,演武增威,祈求神靈護佑,年復一年傳承至今。
屯堡服飾是本寨村傳承最全的物種,女士服飾最有特徵,頭包「帕子」、身穿「大袖子」、腰系「絲綢系腰」、腳穿「翹角鞋」。
屯堡民俗也是本寨村傳承下來的又一項重要內容。婚姻講究明媒正娶,而且程式複雜,需要嚴格地循規蹈矩來操辦,正如司儀先生所唱的「周公制禮」,是傳統漢文化的延續。請媒通婚仍在繼續,而且「送信」、「押八字」、「拜堂」、「回門」等儀式還在例行。
至於本寨村民過節,也與眾不同,特別是春節,更是講究。除夕要「守歲」到天亮,燈火長明,全家歡聚,直到黎明。年初一不能動菜刀,不能向外倒水,不能掃地。年初二外出叫「出行」,回家時要撿上幾根木柴回來,預示開年好運,財源滾滾。
一直以來,本寨村依託屯堡文化資源,以「屯堡文化+鄉村旅遊」為特色定位,積極開展屯堡文化匯、四月八、地戲等文化匯演和民風民俗活動,宣傳屯堡飲食、服飾、語言、農耕文化,樹立獨一無二的屯堡文化品牌,已形成集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屯堡·屯堡人·屯堡文化?? 走進安順,沿黔滇公路向西,在今西秀區、平壩區、普定縣、鎮寧縣一帶長約100公里寬約60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300多個古村落,居住著30多萬屯堡人。如今,六百年過去,這裡依舊是大明遺風猶在,江淮古韻仍存,生生不息地承襲著明代江南地區的諸多生活形態和傳統習俗。
倘若置身屯堡,你會感到,歷史彷彿就凝結在一個特定的時段,讓你全身心地去體會時空演化的神奇,領受著生命之「根」的某種意緒。從中你可以清晰地觸摸到來自遙遠年代的人類生存形態,感受到同一文化淵源的種種熟悉和親切。
屯堡的緣起
安順屯堡發端於明代初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發動了一場清除盤踞雲南元代殘餘勢力的征南戰爭,這場征戰對於結束數十年的戰亂、實現大明帝國的一統江山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江南集結的30萬征南大軍,在不到100天的時間裡,迅速摧垮了遠在雲南的元代梁王勢力,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當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塵埃落定之時,政歸一統,大規模戰事不再發生,屯墾戍邊也就成了皇朝妥當安置數十萬大軍的國策。於是這支主要由安徽、江蘇籍兵士組成的威武之師,在征服雲南之後,成建制地留駐西南邊陲,屯戍守邊,從此回不了家鄉。
相關史料記載,征南結束後,除沐英率10餘萬軍士留駐雲南外,其他20萬征南軍士留駐貴州。安順素稱「黔之腹、滇之喉」,俱有重要的軍事戰略位置,貴陽以西新建的衛所,即所謂「上六衛」中,有普定衛(今西秀區)、平壩衛(今平壩區)、安庄衛(今鎮寧縣)三個衛在今安順市境內,是明代貴州設置屯堡最密集的地方。 咸豐《安順府志》、民國《鎮寧縣誌》載,明平壩衛有44屯堡,普定衛有87屯堡,安庄衛有98屯堡,三衛合計229屯堡。宣德年貴州按察使應履平奏報貴州屯堡700有餘,安順屯堡佔了全省屯堡的35.5%。在旗軍數量上,據萬曆《貴州通志》載:「普定衛(今西秀區)領5所,旗軍6905名(洪武十五年);安庄衛(今鎮寧縣)領5內所及一外守御所,旗軍5599名(洪武二十二年);平壩衛(今平壩區)領5所,旗軍5600名(洪武二十三年);威清衛(今清鎮市。清代近300年均屬安順府)領5所,旗軍5100名(洪武二十三年)。」四衛旗軍共計23204名。另據萬曆《貴州通志》貴州載各衛所旗軍合計數為116293名,安順屯駐的旗軍占貴州總數約20%。可見,明初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旗軍安插在黔中安順。按明代衛所制,軍人為世襲,必須娶妻生子帶家屬。按此累計,屯戍軍戶人口竟達10萬之多,加上明洪武年間隨後而來的「調北填南」,使外來漢族人口迅速超過當地土著民人口。???
屯堡的成因?縱觀六百年的滄桑巨變,面對大明屯堡的現實存在,我們不能不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在貴州乃至在全國數以千計的屯堡形態都已消失殆盡的情況下,唯獨這縱橫不過百十里的地帶,能夠如此完整地保留並延襲下來?
?
這種被稱之為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孤島」現象,在歷年來的研究中有多種解說。
一種觀點認為安順屯堡人的居住相對集中,形成了一定的「聚落」優勢,相互影響,相互依存,不容易受到外來變化的影響。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它不能解釋當年同樣是屯堡遍布,同樣有「聚落」優勢的威寧、曲靖等地,為何沒有出現同樣的文化現象。因此,在探尋安順屯堡文化得以存續的原因時,以下幾個因素不可忽視。
首先安順作為「滇之喉,黔之腹」的地緣位置,在戰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即使是在當年屯堡遍布的雲貴兩省,安順也屬屯墾的核心區,明中葉以後出現的屯政廢弛現象,對安順雖也有影響,但並未造成制度性的崩潰,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清朝取代明朝後,為了恢復生產,朝廷曾一度保留屯田制度,順治年間,即開始整頓屯田,清乾隆《續文獻通考》載:順治三年(1646),「更定屯田官制,每衛設守備一員,兼管屯田,量設千總、百總,分理衛亊。」 這種狀況維持到康熙朝裁衛並縣,屯田陸續歸併縣、州、廳管轄。因而為早期屯堡聚落的存續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清朝整頓屯田時,屯田基礎廢馳,軍屯格局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實際上,尚能有效重振軍屯的地區,僅為軍事力量集中且交通便利的驛道沿淺,而安順沿滇黔大通道沿線地區是歷朝歷代治理整肅的重點,相對穩定,這是安順屯堡得以保存並延續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屯堡人的來源結構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群體意識,加之村寨的密集存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安順屯堡以軍屯為主,其軍士主要來自當時的江淮各地,擁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和自豪感,這種優越和自豪感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而且還成為一種深層的群體性的文化心理意識,這種意識有一個頑固的指向,就是對自己昔日的輝煌和優越地位的充分肯定。這一點對他們所採取的文化堅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屯堡人在上百年的變遷中,在徹底完成了」軍轉民」的幾個世代更替之後,作為地道的農民,逐漸遭到後漢族移民的排擠與歧視,成了「另類」,到了清代中晚期乃至被視之為「鳳頭苗」而排擠出了主流文化圈。 在此擠壓下,屯堡人既不願融入少數民族,又不被後漢族移民的主流文化圈認同,只能採取守護的姿態,從無意的延續到有意的堅守,來自外界的排斥、歧視,從反面刺激了屯堡人堅持和彰顯自身文化傳統的訴求,也刺激了他們抗拒變遷,在密集的屯堡群落中尋求自我認同、自我確證的文化需要。這樣,原有的一些風尚習俗也就有了刻意彰顯的意義。而彰顯的目的,仍在於展示自己屯軍後裔的輝煌歷史和文化優越感,以此來加強自身的凝聚力,抵抗來自後移民的歧視和排斥。
所以,在屯堡社區,屯堡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以及道德觀念、禮儀風俗、信仰崇拜等等,實質上形成了一套結構穩定、功能互洽的文化支系統,影響並規範著屯堡人的生活,使之能夠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保持某種穩定性。???
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是漢文化體系中獨特的文化典型,在600年時光的演化中,不唯其原有的文化基因未弱未失,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加增強,這實在是漢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其文化表徵呈現於社會生產生活的各方面,具有典型識別意義的主要有村落民居、服飾語言、傳統習俗等。
1、村落民居。屯堡人的村落大都內有水源,旁近溪河,背有靠山,前臨「壩子」。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具有軍事攻防功能和石頭的廣泛應用。村寨或大或小,大都以石頭砌成的城牆作為寨牆,並建成屯門和用於瞭望的防禦的碉樓。屯堡的民居即座落於城牆之內,這樣以城牆為外圍構成了屯堡村落的布局。城牆內每一個民居單元都比較規整地分布在巷道的兩旁。巷道分主巷道和支巷道,一般只有一條主巷道。支巷道又有若干小巷道聯通各民居單元。每個屯堡民居單元(四合院或三合院)亦自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均建有嚴實的大門、圍牆,並砌有用於瞭望和防禦的碉樓。
居民建築分朝門、正房、廂房,朝門成「 八 」字形,兩邊巨石勾壘,支撐著精雕的門頭,門頭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裝飾品。正房木製的窗欞上雕刻著許多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廂房緊依正房兩邊而建,前面為倒座,形成四合,中間為天井,俗稱「四水歸堂」。正房一列三間,牆、枋、門孔、窗孔皆以條石鑲就。房屋大門及壁窗小木枋鑲拼為菱形、回形、壽字形等各種圖案。正中一間為堂屋,堂屋內壁設置神龕。房屋屋頂為懸山式,俗稱為「兩面水」,普遍用方形薄石板蓋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器物,如碾、磨、擂、缽、水缸、粑槽、飼槽等,也皆用石頭雕鑿而成,因而流傳這樣的順口溜:「石頭的街面石頭的牆,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整個屯堡村落民居簡直就是一個石頭的世界。
2.語言特點。屯堡人的語言與貴州其他地區的漢族語言在發音腔調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即使與其周邊的漢族發音也有較大區別。帶有大量的捲舌音和兒化音,形成獨特的「堡子調」。如「一」至「十」通讀陰平。這些發音特點在語言學上需進一步研究,但通過史料記載和對屯堡人現有姓氏源流的考據,無論移民時間早晚,其先人多來自安徽、江西、江蘇一帶。大量的江南移民聚居在特定的屯堡區域內,原居地語言特徵是構成屯堡人的語言的重要因子。???
攝/李立紅
攝/吳洪敏
屯堡文化服飾特徵
屯堡文化表徵上,婦女的服飾尤為突出,始終保持著大袖長袍修花邊的明代遺風,所系的腰帶俗稱「絲頭系腰」,長約丈余,兩頭則綴著約一尺長的絲線(俗稱絲頭)。在腰間包紮成圈打結身後,行走時,絲線左右搖擺甩出魚鉤狀,有一種動感美。 腳穿尖頭平底繡花鞋,頂端和兩側對稱,綉有花鳥蟲魚圖案,鞋尖是鳳頭。相傳這種鳳頭花鞋出自朱元璋的馬皇后,因其長趾大腳,為美化這位功勛卓越的皇后的大足,專門設計這種鳳頭花鞋。屯堡婦女繼承下來,代代相襲至今。在衣著上,衣襟、袖口處都飾有花邊。小腿套著綁腿。頭飾尚保留著明代的風格,兩耳前上方留細發於太陽穴邊,前額的頭髮剪與眉齊,稱「三把頭」或「鳳陽頭」。婦女挽髻插鳳凰狀的發簪,帶馬尾編織的髮網,髮網上垂插玉器,或銀質的梅花簪,頭包青、白布帕,帶銀耳墜。已婚婦女修面挽髮髻,末婚姑娘則長發獨辮置於腦後。
傳統習俗
屯堡地戲。地戲是屯堡人最為重要的文化標識,也是屯堡文化最具標誌性和象徵性的文化符號。地戲又稱"跳神",分布地多與明吋所設的屯軍地密切相關,凡是屯堡人聚居的村寨都有地戲存在,以安順西秀區為中心,包括臨近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清鎮、長順、廣順、貴陽等地,安順市所屬的各區、縣有300多堂,僅西秀區就有近200堂。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演員都是地道的農民。演出地點或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之上,一般不設戲台,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多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獲得好收成。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以緬懷祭祀祖先,時間約三至七天。另一個演出時間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地戲班「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
地戲演出時,出演者首蒙網狀青巾,頭戴假面具於額前,腰圍戰裙,手執戈矛刀戟之類,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無樂器伴奏,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說邊唱邊交待劇情。劇中實情實景或時空轉換,多使用虛擬、寫意、象徵等手法來表現。???
攝/李立紅
攝/李立紅
屯堡文化地戲表現內容是屯堡人景仰的英雄人物。素材取自《三國》、《封神》、《說唐》、《楊家將》、《岳傳》等。不演《西遊》的神奇鬼怪,更不演《水滸》的離經叛道,《西廂》之類才子佳人戲也在排除之列。緣自軍伍的傳統將「忠義」視為至德,高於一切。這一原始、粗獷,被人們譽為「戲劇活化石」的民間戲劇,把屯堡人對戰爭生活的追憶,對祖先的緬懷,對子孫的宣教加以承襲。
頭戴面具是地戲演出的重要特徵。地戲面具俗稱「臉子」。木製而成。一堂地戲面具的多少視劇中人物而定。少則幾十面,多則上百面。面具講究人物的性格的塑造。數百年來,對地戲面具的雕塑工藝承承相襲,已發展為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瑰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屯堡花燈
屯堡村寨中,每到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流行著「跳花燈」的習俗。屯堡花燈屬貴州西路花燈。《安平縣誌。風俗志》載:「元霄遍張鼓樂,燈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龍燈、獅子燈、花燈、地戲之樂」。有的屯堡村落有專門的燈班或戲班,一般由二、三十人組成,人員分工為三個部分:演員、樂隊、燈籠儀仗隊。表演內容分為兩大類,一是花燈歌舞,二是花燈戲。
花燈表演以「燈」作伴,使節慶氣氛濃郁。演出當晚,當花燈班子出動,穿過街頭巷尾走向場院時,在一陣鑼鈸聲中,人們會看見燈班一行人在觀眾的簇擁下結隊走來,最先引人注目的便是燈籠儀仗隊,每人手執一根竹竿,高挑著一個燈籠,有金魚燈、荷花燈、白免燈、龍頭燈、走馬燈、八卦燈等,樂隊和演員緊隨其後,別有一番氣象。
花燈以場壩、院落為演出場所。其特點是以歌舞為主,間帶演出一些以家庭生活男女情愛為內容的小戲,如《乾媽問病》、《劉三妹挑水》、《打舅娘》等,稱為「燈夾戲」。與地戲相比,花燈更偏重其娛樂性。 演出時,以男女兩個角色為主,男稱唐二,女稱幺妹。舊時女角多由男子扮演,便於詼諧打趣不受拘束,表演時,二人各執手中花扇,邊舞邊唱邊說白,曲調高亢婉轉,舞步輕快飄逸,對白詼諧風趣。花燈在安順屯堡中有著深厚的土壤,普定縣的馬官鎮是傳承弘揚貴州西路花燈的中心之地,被譽為「貴州一絕」,馬官鎮也被譽為「花燈之鄉」。???
攝/吳忠賢
圖片來源於貴州大屯文化傳媒
屯堡文化屯堡山歌
屯堡山歌為屯堡人所特有,其歌詞豐富多彩,以反映男歡女愛的風花雪月之事為主題,是樸實的田間文化,獨有的口頭文學。山歌演唱形式自由,勿需講究服裝,不用道具和燈光布景,既可一人清唱,也可二人對唱,還可以一人與數人對唱。它不擇場合,家裡可以唱,田邊地頭可以唱,山上河邊可以唱,甚至一邊干農活一邊唱。每逢插秧季節、採茶季節,農民喜歡請來擅長唱山歌的親友,一邊勞作,一邊唱山歌、對山歌、聽山歌,歌聲彷彿可以驅走枯燥和疲勞,帶來慰藉與歡樂。讓人倍感農家的歡樂、樸實與真率。
屯山歌從格調上來說,它既有嚴肅朴雅的,又有輕鬆恢諧的。大致可分敘事山歌和言情山歌兩大類。從歌詞字數來看,多數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演唱大都不按「腳本」演唱,也勿需「綵排」。一旦對起山歌來,根本容不得歌手慢慢地找「材料」。「山歌本自腹中出」,全憑演唱者借景、借事、借物即興創作,現場發揮,「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所以,山歌手一般均口齒伶俐、反應靈敏、機智聰慧、出言果斷。由於是即興創作,不可能字斟句酌,所以它的韻律平仄不太講究,只須合情合理,比興得當、朗朗上口則可,也正因如此,它易為農民群眾掌握,流唱範圍廣。農民群眾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懷,寄託自己的喜怒哀樂,陳述歷史事件,感受漫漫人生,交換知識信息,尋覓體己的知音,是屯堡村落中廣泛流行的一種「原生態」的文化生活。
祭祀活動
屯堡人的信仰是多元信仰,表現為多神崇拜。在屯堡地區星羅棋布的分布著各種寺廟,是神靈匯聚的地方。近些年,在眾多的祭祀活動中,又以""五顯""崇拜.""關帝""崇拜最為廣泛。屯堡鄉民社會有無盡的奧秘,安徽藉軍屯後裔的""汪公崇拜""是其中之一。
汪公名汪華,他於大唐立國之前群雄割據的五代時期,「鎮靜地方,保境安民」。在李淵、李世民父子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奏表歸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戰亂之苦。他死後,百姓感懷其恩德,「汪公」便成了自唐代以來徽州一府六縣供奉的地方神。明初「調北征南」屯墾戍邊的徽州歙縣的軍士,創建了新的家園後,汪公廟隨之出現在這些村落,「抬汪公」也成了每年舉辦的祭祀活動。這樣的活動主要分布在安順吉昌屯、兩所屯、狗場屯、九溪、鮑家屯、東屯、西屯、張官屯等村落。當汪公崇拜在它的發源地漸漸淡化或消失之後,600年來這裡則奇蹟般地固守著這一宗教傳統習俗。
每逢春節,祭祀汪公是這一帶屯堡村落最盛大的節日活動。由公推的寨老將「汪公」從神位上請下來接入紅轎,人們抬著「汪公」塑像走出廟門出遊,經過村民家門口,各家各戶設香案、放鞭炮迎汪公,以保一年平安。汪華的最大功績,在於保境安民,屯堡人之所以崇拜汪公,與他們生存息息相關。就其本質而言,應該是作為「人」的汪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對老百姓實實在在做了好事,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永久的神衹。
在屯堡,可以說宗教祭祀活動無處不在,一年四季從未間斷。屯堡人信奉的神靈也呈多樣性,有佛家、道家、儒家及諸般地方神。普遍流行且規模較大的還有農曆二月的「 打清醮」、「觀音會」、「過河會」;三月的「蟠桃會」;清明「上大眾墳」;五月的「迎菩薩」、「關帝磨刀會」;六月的「秧苗會」祭「土地菩薩」;八月中秋的「拜月」;十二月的祭「灶神」等。
??
推薦閱讀:
※曾國藩:堅持堅持就習慣了
※【轉】異地戀的堅持,總會幸福的走到最後
※聽說,每天堅持做主幾個小動作,會越來越年輕!
※堅持去做這十種善事 好報必來
※女生會不會因為一個男生的堅持或者死纏爛打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