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從個人主義走向單身社會,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本文由社會學俱樂部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路
社會學俱樂部改版後增加新書推薦欄目,定期為書友推薦社會學領域有趣有料有品的新書。今天,主頁君給大家推薦一本由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所著的《單身社會》,中文譯本各大書店均有售。
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
Eric Klinenberg
單身社會,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 2015
埃里克·克里南伯格
沈開喜 譯
獨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訪朋友或加入社會團體,他們更加容易聚集或創建有生氣的充滿活力的城市。更準確的說,我們的社會已經從一個保護人們免受傷害的社會,轉變成了允許人們將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會。
———紐約時報
作者介紹
Eric Klinenberg,1970-,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公眾文化》編輯。他的第一部著作《熱浪》獲得了七項文學和學術獎項,並被《芝加哥論壇報》譽為最佳著作。他的調查研究被《紐約客》轉載,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以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轉播,他的文章則刊登於《紐約時報雜誌》、《滾石》和《美國生活》。
在1950年代,美國人口中只有22%的人單身生活,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這差不多佔到了美國成年人口的1/7.獨居人口站到了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一比重使之成為美國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佔比重。在本書中,埃里克向人們證實,這一數字背後絕非是一時的潮流走向,事實上,這正代表著自嬰兒潮以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埃里克以他的前瞻性的研究為基礎,探索了單身社會的崛起,以及這一現象給我們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儘管傳統思想一直告誡我們,獨自生活將導致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孤立,埃里克卻向我們揭示了,絕大多數單身者正熱忱地投身社會與社交生活中,他們比同齡已婚人士更熱衷於外出就餐、鍛煉身體、參與藝術以及音樂課程、公眾活動、演講以及公益活動。甚至有證據表明,比起與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獨自生活的人們身心更為健康,而他們都市公寓的生活方式,相較郊區獨棟家庭住宅,也更為綠色環保。
埃里克專業地分析了這些獨居人士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年輕的專業人士,支付高額的公寓租金,以換取自由和隱私;三四十歲的單身人士,不願為了不盡如意的伴侶而犧牲自己的事業活生活方式;離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與穩定的基礎;以及那些寧願獨居也不願與朋友活孩子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根據針對300多名不同年齡和階層的男女所做的深度訪談,埃里克得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論:在如今這個媒體無處不在、人與人高度緊密相連的社會中,獨自生活令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侶的陪伴。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反獨身主義史
埃里克單身社會的開頭引用了舊約的開篇,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樂園與人間,水,光,晝與夜,以及人世間的萬物,每天的創造之後,上帝都說:「這很好」。然而,當上帝創造了亞當之後,他的語氣變了。上帝突然宣稱這是他第一件不甚完美的作品:」他不應孤單一人」。於是,上帝創造了夏娃,從此以後亞當不再是孤單一人了。
反獨身主義一直充斥於神學的禁令和文學與哲學的領域。亞里士多德認為,被孤立的人,無法從政治聯盟中分享獲益。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對於立法者而言,孤立對於人類來說一種無法承受的壓力,在遠古社會,放逐在所有酷刑中排名最高,而現今社會,監禁也被成為最徹底的剝奪人性的懲罰。
在人類史中,家庭是人類需要共同生活的最佳闡釋。1949年耶魯大學人類學家默克多教授發表的研究報告表明,在世界各地二百五十多個代表性的人類文明中,核心家庭是人類社會一種普遍的群體單位。
然而,今非昔比
埃里克指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人類一直在從事一項偉大的社會實驗。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地的數量龐大不同年齡、不同政治信仰的人民,都選擇了獨居生活」。現如今,人們選擇晚婚,人們離婚,而後十多年的保持著單身。人們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間輪轉:獨居生活,與他人一起生活,共同生活,又再回歸獨居。
幾個世紀以來,美國社會第一次面對單身人口占絕對多數。於是,自然而然地,人們開始學習適應孤獨與獨居,並在學習中精心打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這一現象的統計數據令人觸目驚心。
1950年,僅有22%的美國成年人單身,同時,400萬美國人選擇了獨居生活,獨居者佔到了美國住戶的9%。
今天,超過50%的美國成年人還處在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一人生活,這意味著差不多每7個年輕人中就有1個選擇了獨居,獨居人口佔據了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意味獨居者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無子女的夫妻家庭,成為了美國第二大戶籍形式,遠超核心家庭。
女性構成了當代獨居人口的主體:大約1700萬女性選擇了獨居,相比之下,男性中獨居人口僅為1400萬。單身人口的多數是1500萬35歲至64歲之間的中年男女,老年人則有1000萬左右。
獨居人口聚集在現代化城市中,遍布美國各州。僅僅在紐約市,就有100萬獨居人口。
當獨居現象興起,偶爾被公眾談及時,評論家總是將其視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問題,一種自戀,社會道德崩壞以及公眾生活銳減的現象。埃里克卻熱為,這場獨居生活的社會實驗實際上市趣味橫生的,與人們傳統保守的印象相反,獨居生活甚至並非那麼孤立離群。
獨居生活興起的本身也成為一種具有革新力量的社會現象:它改變了人們對自身以及人類最親密關係的理解;它影響著城市的建造和經濟的變革;它甚至改變了人們的成長與成年的方式,也同樣改變了人類老去甚至死亡的方式。
埃里克認為,傳統的美國騎士精神和孤膽遊俠的無拘無束自我浪漫主義,並不是這種獨居主義興起的本源。
實際上,美國人並不完全認同個人主義,人們對極端個人主義心存懷疑。美國文化,不是獨居人口激增的背後原因。那麼什麼造成了大範圍的獨居人口的增長?埃里克認為,毫無疑問,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以及現代國家福利提供的社會保障,兩者使得這種新興之勢成為可能。
除了經濟繁榮以及社會福利,獨居人口異軍突起的激增,來源於世界性的歷史文化的轉變,社會學的創始人塗爾干稱之為對個體的宗教崇拜。所有的個人主義者都擁有清晰的利己主義,並聚集起來以達成公共利益。
個人推崇的盛行是18世紀以及19世紀早期在西方社會慢慢開始的。另外四種蔓延開的社會變革,女性地位的提高,通訊方式的變革,大規模城市化,以及人類壽命的大幅延長,社會社會變革交互作用並為彼此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共同條件。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面臨其他諸多的選擇時依然覺得獨居生活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埃里克認為,人們投身獨居生活這樣一場社會實驗,因為大家相信,這是有益處的。獨居生活有助於人們追尋神聖的現代價值——個人的自由,對自身權利的掌控以及自我實現,這些都是自我們青春期直到生命終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的價值。獨居生活令人們有機會探索並認知自身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但是,獨居的人也會面臨更多的壓力,比如說中國式逼婚,有時也難免產生自我懷疑——究竟什麼才是恰當的生活方式。不過這並不代表,獨居者應當被冠上孤獨或者離群的帽子,事事恰恰相反,有證據表明,獨居者與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為活躍,而獨居者占較高比例的城市也擁有更為蓬勃的公共文化。
埃里克如是說道: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尋找他們待在家裡就可以實現的個人主義,——或者,也許待在家裡可以為他們帶來的個人主義。能夠負擔自己居所的年輕專業人士,更傾向於擁有家裡的個體主導權,而不願意與室友共居;三四十歲的單身人士並不願意為了尋找人生伴侶而放棄獨居生活帶來的各種好處,寧願單身也不將就;離婚人士以往的婚姻經歷終結了他們對浪漫愛情是幸福與穩定的基礎的幻想;喪偶的老年人,為能夠獨自生活而感到驕傲,結交新的朋友,參與社交群體和活動,開始全新的生活。
儘管每種情況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將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他們不僅僅需要解開如何獨自生活的謎題,更需要學會活的更好。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並不孤單,我們所有的人,不管此時此刻我們們是獨自生活還是與他人一起生活,都需從他們的答案中學習成長。
英文版導言鏈接:
http://www.ssc.wisc.edu/soc/papers/Klinenberg1-56.pdf
推薦閱讀:
※莫名其妙的節日
※樂嘉:馬諾上節目社會樹牌坊(圖)
※感悟人生,自然人與社會人(哲理詩)
※大家對佟大為有什麼看法?
※【冰花男孩】上學的路很冷,但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