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亞伯拉罕的信心

創世記12-13章講題:第一講:信心的應召經文:創世記12:1-9  引言:創世記12:1-25:18記載的是亞伯拉罕(亞伯蘭)的生平。亞伯拉罕與我們關係至大,因為他是信心的祖宗,信心的父(參羅4:13-17)。當人類在神面前盡行敗壞的時候,神為了彰顯他的慈愛、大能和公義,向世人施行了救贖計劃。從聖經中可看到,神的救贖計劃是逐步實現的——先揀選一個人,後揀選一個家,再揀選一個族,最後揀選一個國,並且從這個國中預備救贖主。亞伯拉罕就是實行神救贖計劃的奠基人。因著神的憐憫、恩待和引領,又因著亞伯拉罕的信靠、順服和完全的奉獻,神最終通過亞伯拉罕成就了他的救贖大功,亞伯拉罕則因此成為信心之父而流傳千古。亞伯拉罕因信「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羅4:11-12)。    呼召是出於神,應召是在乎人,我們首先來看看神怎麼樣呼召亞伯拉罕的?  一:呼召的目的:12:1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亞伯蘭為什麼要離開故鄉奔向遠方?這是神要他過很特別的生活。怎麼樣的特別?我和大家分享3方面:  1,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十條誡命明確規定不能拜假神(參出20:3-4),而亞伯蘭的家鄉吾珥與後來的寄居地哈蘭都是拜月亮神成風的地方。神指示亞伯蘭到他的應許之地,為的是不讓他陷在罪的網羅中。今天我們的時候怎麼樣?有沒有過分別為聖的生活?我們常常和世人同流合污,沒有分別從來。  2,過真正信心的生活  亞伯蘭離開土生土長的吾珥與經濟文化發達的哈蘭,這是對他信心的考驗。誰不眷戀自己的家鄉,誰不嚮往繁華昌盛的地方?亞伯蘭因為有真正屬天的信心「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11:16),義無返顧地踏上了神所指示的信心之道。過真正信心的生活  3,過完全倚靠的生活  他出來的時候,不知道前面的道路有多遠,要到哪裡去?但是他完全的依靠神的話語引導,依靠神!136  提前6:17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  二:呼召的應許(12:2-3  神的呼召蘊蓄著美好的應許。神的應許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成為大國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2上)  以色列國家的產生是與亞伯蘭分不開的。亞伯蘭只是一個人,從他怎能產生一個國呢?這裡有兩個過渡。首先是從他產生一個家,然後從這個家又發展為一個族,即以色列民族。後來,這個民族又在百姓推舉掃羅為王時產生了一個國家,就是以色列國。  2,享有大名  「叫你的名為大」(2中)。  「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箴22:1)神不僅使亞伯蘭成為大國,而且使他享受大名。他的大名有三個特點:  A.美名——因著他的信靠順服;  B.大名——成為信心之父(參:羅4:11-12);  C.永恆之名(參:加3:7-9)。【加3:8】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3,得到大福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3下)  亞伯蘭為我們開創了信心的榜樣之路,亞伯蘭成為因信蒙福的開拓者。一切跟著他信心蹤跡的人也都一同得福。為此,使徒保羅在《羅馬書》5:1-11中清楚地闡明了因信可以享受的六大福樂——  A.因信與神和好的福樂(羅5: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B.因信得到神恩的福樂(羅5:2上)【羅5:2】我們又借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C.因信盼望榮耀的福樂(羅5:2下)  D.因信苦中有樂的福樂(羅5:3-5上)  患難中為何有喜樂?因為患難能產生許多功用:患難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患難雖多,恩典更大。  E.因信經歷神愛的福樂(5下-8)  這愛是不記仇的愛,是超越平常的愛。世人的愛是相對的,功利的,有限的愛、有理由的,因為式,假如式的;神的愛是絕對的,不講條件,不計回報的、永恆不變的愛。  F.因信以神為樂的福樂(9-11)  這個享受是因信而得的,而這正是亞伯蘭所經歷的。神的呼召臨到我們時,神的應許也臨到我們,而他的應許是非常美好的,是地上的金錢無法買到的,是眼睛不曾看到,耳朵不曾聽到,心裡也不曾想到的。保羅深有體會地說:「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愛主決不落空!  三:應召的態度(12:4-5  ①立刻而堅決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4上)。  「就……去」,這是應召者必須有的態度。可惜許多時候我們總是找出種種理由推辭,結果,失去了神豐富恩典中的享受。《路加福音》14:16-24記載的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是對我們是否「立刻」、「堅決」地遵行神的旨意的光照,使我們在應召的恩典上,不做那個「買地」的人和「買了五對牛」的人,也不做那個為了「妻子」而失去神國筵席的人。屬世的東西都可以失去,但神的恩典不可失。侍奉主是沒有「商量商量」,「等候等候」的。  ②完全而徹底  「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侄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5)亞伯蘭舉家連人帶物遷赴迦南,這是完全徹底的行動。正因如此,他享受了神所賜的「流奶與蜜」的迦南福地的豐富恩典。  在希伯來原文中,迦南含有「順服」的意思。這告訴我們,只有在信靠中順服的人,才能達到美好的目標。  無獨有偶,《列王紀上》19:19-21中所記載的以利沙也有類似亞伯蘭的壯舉。以利沙正在田裡耕種的時候蒙召了,他立刻回家「殺牛燒器具」,不為自己留有退路。我們要效法亞伯蘭和以利沙應召的果斷態度,不要遲疑,不要惆悵,不要躑躅。(項羽的破釜沉舟)  四:應召的表現(12:6-9)  「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8下)  亞伯蘭應召到迦南後的生活中心,一是「築壇獻祭,二是「支搭帳棚」。築壇是向神獻祭,向神敬拜,是內室的,靈修的;支搭帳棚是面對世界,面向人群,是解決生活問題的。亞伯蘭的一生都嚴格地遵循築壇和支搭帳棚的平衡原則。  地名釋義:  示劍——含有「早起」、「勸勉」之意。在約旦河西以法蓮山地。  摩利——含有「山上衛城」、「教師」之意。此地有一棵著名的橡樹傳留到後世(18:1;35:4;申11:30;書24:26)。  伯特利——含有「神的殿」之意(28:19;35:6)。  艾——含有「廢墟」及「被守望人保護」之意。這是一個小鎮,和伯特利相近,在耶路撒冷以北便雅憫境內。創世紀:1210/20 信心的考驗(12:10/20{一個有信心的人}  神既召亞伯蘭到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為什麼又使那地遭遇饑荒呢?毫無疑問,這是神對亞伯蘭信心的試煉。  詩139:23 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雅1:2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1:3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1:4 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在這裡我們會看到兩個屬靈的原則。:  1:神是掌管宇宙,決策萬事的真神,他可以賜福給迦南地,也可以降饑荒給那地。  2:人需要在信心中成長,活著神的保守中。亞伯蘭這樣一位滿有信心的人,為什麼會走屬靈的倒退路,離開神的應許之地迦南,到世界的中心埃及去呢?這是人的軟弱。一個得勝的人,如果不依靠神的保守,是不可能永遠得勝的,最剛強的人也有軟弱的時候,亞伯蘭也不例外,人畢竟是人。  一:下埃及的原因: 10二:下埃及的光景11-19三:下埃及的結果14-16  1.生活的環境受到考驗 遭遇饑荒「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10上)。  客觀原因固然存在,但這只是懦夫用以自我辯解的藉口。而對於一個強者,這本是一個經受試煉,得生命冠冕的極好機會。在試煉中「如果」「假如」  啟2:10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里,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這是神的一次考試,看看你學習的怎麼樣?  2.普遍的環境存在危機 那地遭遇饑荒:今天這個社會,處處都是遭遇饑荒。今天,基督徒也會時常面臨許多饑荒——生活的饑荒、感情的饑荒、工作的饑荒等等。面對饑荒怎麼辦?我們要尋求神的旨意,不要跑得太快,因為神「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詩147:10)「鬧饑荒」不是神棄絕了我們,而是要我們在饑荒中更加經歷神的同在,這就是神對我們信心的考驗。  3.屬靈的環境失去安靜 詩62:5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6 惟獨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動搖。131: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他有3個沒有:沒有親近神沒有分析事沒有倚靠神。鬧饑荒的原因,就輕率地選擇去埃及「暫居」的決定。這個錯誤的決定顯然是亞伯蘭遠離神的結果,因為從12:10-20中沒有看到亞伯蘭向神禱告的舉動。他不再像初離哈蘭乍到迦南時那樣,沿途築壇獻祭敬拜神。這可能是亞伯蘭安居在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沉醉於順境中的享受而忽略了清心、警醒的追求之故。  二:下埃及的光景11-19  亞伯蘭在埃及的光景是很可憐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雅1:15),他被私慾與罪所轄制,作出了許多不光彩的事來。  1,失去信心,推卸責任  懼怕死亡「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他們就要殺我。』」(11-12)此時,亞伯蘭的信心軟弱到了極點,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顧犧牲妻子的名聲與貞操,完全失去了丈夫的尊嚴與責任。一個對神失去信心的人,必定是惶惶不可終日的,而愛里是沒有懼怕的!  2,失去愛心,隱瞞事實  「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13)固然,亞伯蘭與撒萊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但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卻隱瞞了更重要的夫妻關係,這隻能證明他的軟弱。  3,失去身份,被人責備  「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作的是什麼事呢?帶她走吧!」(18-19)一個堂堂的「尊貴之父」竟慘遭外邦君王的嚴厲斥責,實為可憐可悲可惡!但咎由自取,一個失去信心的人,他的名譽、地位、人格、價值也喪失貽盡。  三:下埃及的結果(12:14-16,19下-20)  1,失去傳揚福音的機會: 從16節中可知亞伯蘭在埃及發了一筆大財,但這筆大財是以妻子的「極其美貌」、「被帶進法老的宮去」作為交易的。聖經宣告——丈夫「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2:24)因此,神聖婚姻是不容受半點玷污與踐踏的。感謝神,「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17),及時制止了撒萊被法老佔有,使亞伯蘭免受失妻的痛苦。  也許有人要問,亞伯蘭隱瞞真相,神不僅不懲罰他,反而降災於無辜的法老,神是否太偏袒亞伯蘭?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神這樣做的目的,  一是為了不讓法老犯淫亂之罪二是為了拯救撒萊,使她清清白白地走出法老的的宮廷;三是為了管教亞伯蘭,使他在外 國 君王面前蒙羞抱愧而痛改前非。「神不偏待人」(羅2:11),神藉著這件事再次彰顯了他的聖潔與公義。  2,失去為神見證的機會 應該承認,亞伯蘭在法老面前介紹與撒萊的關係時有一半還是真實的,因為撒萊的確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參20:12)。亞伯蘭不敢撒彌天大謊,但也不肯放棄這半真半假的事實。這在人看來似乎是聰明的,但在神眼中看為詭詐。聖經多次提醒我們:「高高低低的要削平,彎彎曲曲的要削直。」聰明的結果是作繭自縛,若不是神的拯救,後果不堪設想。該知道,信心的道路是完全委身於基督,在他恩典中追求聖潔,絕不能有半點摻假的。  3,失去築壇獻祭的機會離開埃及  「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20)這絕對不是法老的仁慈,而是法老清楚地看到,他及全家所遭的大災是因為神要保護亞伯蘭。出於對神的恐懼戰兢之心,他派人將亞伯蘭護送出境。  亞伯蘭懷著僥倖的心,不經禱告,擅自下埃及,又懷著恐懼的心在那裡偷生,更是帶著羞辱的心離開埃及。這就是一個不信靠神,不尋求神的旨意隨己意而行的人的終極!不明白神的旨意的人必定會處處碰壁,四面楚歌的。  ①凡事要尋求——神的引領  追尋亞伯蘭的蹤跡不難看到,自吾珥→哈蘭→迦南的歷程,亞伯蘭每一個腳印都行走在神的旨意中,因此,充滿著神的同在,享受了神的祝福。但後來的下埃及,從聖經中找不到他尋求神的引導的記錄,這是很不正常的。聖經中多處記載以色列人下埃及的事,其中有的是蒙神帶領的(46:1-7;太2:13-15),因而處處受神的保護;但也有的是遭神攔阻的(賽30:1-3、7,15-16)。亞伯蘭這次下埃及是沒經神的帶領的,故落到被驅逐的下場。  ②饑荒要面對——臨到應怎麼辦?  聖經中記載了許多有關饑荒臨到時的事。例如:  A.亞伯蘭下埃及(12:10-20)——失敗,B.拿俄米去摩押(得1:1-5)——痛苦。  今天,基督徒也會時常面臨許多饑荒——生活的饑荒、感情的饑荒、工作的饑荒等等。面對饑荒怎麼辦?我們要尋求神的旨意,不要跑得太快,因為神「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詩147:10)「鬧饑荒」不是神棄絕了我們,而是要我們在饑荒中更加經歷神的同在,這就是神對我們信心的考驗。  三、信心的分手(13:1/18)  亞伯蘭在埃及地經受了懼怕、說謊和蒙羞之後,於是悟出一個很重要的真理:  「遠離神是一切痛苦的淵源,親近神是一切問題的答案。」現在他一到迦南就直奔伯特利和艾的地方,他追思初次到達迦南時敬拜侍奉神的生活是何等甘甜,於是「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4),恢復與神的靈交。他此時的與神相交,較之初次的光景,無論是情緒還是生命都大輅椎輪。這可從他以後的經歷,特別是他與羅得面對財產分割的考驗時的表現中看出來。初次是充滿感恩,這次是深感內疚;初次是心靈釋放,這次是心負重壓;這猶如一個走彎路受盡磨難的孩子重新投入母親的懷抱時緊緊地攥住母親的手不放的那種情景。毫無疑問,這對亞伯蘭信心的成長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  一:返回迦南的光景1/4二:返回迦南的相爭5/7三:返回迦南的選擇 8/18  1,立定心志都上來: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  「都從埃及上南地去」(13:1),此處經文中的「上」,與12:10中「下埃及」的「下」成了鮮明的對比。怎樣分辨「上」與「下」呢?猶太人對「上」與「下」的理解為:往高處稱為「上」,往低處稱為「下」;向北方去稱為「上」,向南方去稱為「下」;到京都「上」到普通城市稱「下」(參路10:30-31)。  從地理位置與規模來看,埃及是東南方向,迦南在東北方向,從亞伯蘭下埃及上迦南的舉動可看到他是真正醒悟了。  「我要向山舉目」(詩121:1),「山」代表耶和華。基督徒的生活若是面向神的便是向上,若是背向神的,便是向下。什麼時候我們遠離神,什麼時候便是向下。  趨向神面的追求是上,背向神面的生活是下。  2,帶領全家都起來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妻子是骨肉,羅得是子孫,並一切所有的,今天我們願意把一切所有的帶出來嗎?  3,築壇獻祭都要來  創13:4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  自身要有榜樣的獻祭:重新歸回,帶頭獻祭,常常獻祭,  二:返回迦南的相爭 5/7  1,和睦之家不和諧——遠神近財  亞伯蘭與羅得的叔侄關係是很密切的。當年神呼召亞伯蘭離開哈蘭到遠方去的時候,小羅得也是跟著亞伯蘭的,他們情同父子。此時緣何分道揚鑣?主因是下埃及遠離了神,後來儘管亞伯蘭悔改了,但聖經沒有記載羅得有悔改之意。其次,財富過多也引發了矛盾,「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6)。雙方的僕人為牲畜爭牧場,爭水源,爭得叔侄分手,爭得骨肉離散。  2,同行之人不同心——利欲熏心  A.當注意與神關係  什麼時候我們親近神敬畏神,活在神的旨意中,什麼時候我們的生活就充滿平安喜樂,反之必愁苦加增。  B.當注意財富來源  「不貪不義之財」(提前3:8),唯有辛勤勞動,才能享受神所賜的福分。而亞伯蘭和羅得的財富的來源不是靠神而得的,故會有不愉快的結局。  3,祝福之地不同居——愛爭輸贏.為了誰?  有了財富,當歸榮耀於天父,更當「積攢財寶在天上」(太6:20),因為唯有做在主身上的才是美事(參可14:9)。當亞伯蘭與羅得的財物多得「使他們不能同居」(6下)時,如果他們仗義疏財,賑濟窮人不就皆大歡喜了嗎?遺憾的是羅得利欲熏心,決意要與養他愛他的叔叔爭個輸贏。  三:返回迦南的選擇 8/18  面對矛盾,亞伯蘭提出分家。「樹大分杈,人大分家」,正常的分家是成熟的標誌,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亞伯蘭與羅得的分家是發生在爭吵之後,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遺憾了。  1,亞伯蘭的寬容與羅得的自私(8-9)  按常理,亞伯蘭完全享有優先選擇權,這不僅因為亞伯蘭是長輩,更因為亞伯蘭對羅得有養育之恩。但亞伯蘭不倚老賣老,不居功自傲,而是以博大、仁慈的胸懷,慷慨地將選擇權讓給羅得。與之相反,羅得「客氣當福氣」,「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10上),自私地把最好,最「滋潤」的土地要了去。今天我們活在什麼樣的選擇裡面?很多的時候我們倚老賣老,居功自傲,失去寬容的心!  2,亞伯蘭的選擇和羅得的舉目(10-18)  一個人的光景怎樣,可從他面對選擇時的作為看出,一個人的度量怎樣,可從他面對財富時的心態看出。亞伯蘭因有神豐盛的生命,所以他所選擇、所考慮的不是物質第一;而羅得毫不退讓,定睛在眼前的利益上。  兩種選擇,兩種結果:  A:羅得的舉目看見的是——如同「耶和華園子,也象埃及地」(10下)一樣滋潤的約旦河全平原。然而他的目光是短淺的,他分辨不出這美好的景象只不過是「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10中)的海市蜃樓。選擇與結果——「往東遷移」(11)、「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12)但他對居住在這繁華的平原城邑里的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13),卻充耳不聞,結果是死裡逃生,災後餘生的兩個女兒與之亂倫延續孽種(19:30-38)。  B:亞伯蘭的舉目、選擇與結局  舉目看見的是——目力所及的「一切地」(15上),全方位地「向東西南北觀看」(14下),因著他的順服神及他的博大胸懷和遠大的目光,所以神對他及其後裔的祝福是「直到永遠」(15下)的。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18)。因著他的敬畏神,所以神賜給他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16)。  3:亞伯蘭的追求和羅得的腐敗  從伯特利南遷希伯侖的高地(13:3-4、18)  從聖經記載中可發現亞伯蘭的生活有兩個特點,就是支搭帳棚和築壇獻祭。在本章3-4節和18節中兩次講到亞伯蘭的支搭帳棚和築壇獻祭。但兩次的築壇有著不同的性質。  第一次的「築壇」、「求告」是指亞伯蘭追求恢復起先的愛心,是悔改的表現。  第二次的築壇有著更深的內涵,是亞伯蘭生命更新的表現,這是向上的追求,這是攀登的生活。這種生活也是今日新約的教會蒙恩的信徒應有的追求。支搭帳棚是解決生活所需,築壇獻祭是關係到屬靈生命的需要。每個基督徒應當擺正兩種關係,一個沒有築好壇獻好祭的基督徒,他是不可能真正享受平安的帳棚生活的。  羅得:從伯特利東遷約旦河,心奔所多瑪——趨向腐敗(13:11、14);  不親近神,無敬畏心,導致靈性大受虧損,結果只落得被擄和幾乎命喪所多瑪的可悲下場.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聽話 學習佛法的唯一必要的竅訣 即是信心
03-信心與試探B(1章13-18節)
根讓仁波切:一個關於信心的故事
自己創業,堅持的理由是什麼?
助力孩子增強自信心的八招

TAG: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