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外營養支持要注意的二三事

新生兒腸外營養支持常用於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手術後、早產兒等,與腸內營養支持在使用方式、能量配比甚至併發症處理上都有很大不同。為此,在2016浦江兒科論壇舉辦期間,《醫學界》編輯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新華醫院小兒外科蔡威教授,請蔡教授談一談新生兒腸外營養支持要注意的那些事兒。

作者:醫學界2016浦江兒科論壇報道組 渝小蘇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新生兒腸外營養支持:併發症處理最關鍵

腸外營養支持的技術應用已經有近五十年的歷史了,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目前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如何規範和普及腸外營養的正確操作和護理常規方面。

具體來說,腸外營養的研究領域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設備上的進步,目前腸外營養依靠的中心靜脈導管往往要在患兒體內放置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但目前大部分導管都是進口,國產很少,因此如何突破技術瓶頸自主研發合格高質的中心靜脈導管很關鍵。第二,長期腸外營養支持導致的併發症有很多,包括導管有關的感染、肝功能損害、代謝性骨病等,如何減少併發症,及時合理處理併發症是臨床醫生面臨的難題。

針對常見併發症,蔡教授在採訪中提到了幾個注意點:1、中心靜脈插管導管的護理非常關鍵,導管護理越好,越合理監測其使用情況,導管的使用壽命越長。目前,有一些導管護理方面的小技術如抗生素封管、抗凝等,國內應用不廣泛,應該加強推廣。2、肝功能損害的問題較難避免,可考慮使用含魚油的脂肪乳劑等,盡量延緩、減少肝損害的發生。目前,腸外營養還無法完全模擬腸內營養,但這將是未來研究的方向。3、腸外營養時應注意鈣和磷的補充,減少代謝性骨病併發症發生。

2013年,由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分會兒科學組、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小兒外科學分會新生兒外科學組聯合發布的《中國新生兒營養支持臨床應用指南》,對腸外營養的適應證、途徑、輸注方式、營養液組成和每日需要量等各方面都給予了詳細的規範和定義,《亞太臨床營養雜誌(英文版)》也專門針對中國該指南進行了介紹。蔡教授透露,今年歐洲和中國將會合作發布小兒腸外營養支持方面的指南,中國專家參加了小兒能量攝入、脂肪乳劑選擇和腸外營養相關肝損害防治等撰寫。

擴大研究生招生,緩解兒科醫生短缺難題

我國現有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醫師數為0.49人,低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0.85-1.3人。5月18日,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六部委發布了《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功能明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富有效率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滿足兒童醫療衛生需求。兒科醫務人員薪酬將提高,並且醫院在兒科醫生的晉陞、評優等方面將給予傾斜。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同時也是小兒外科醫生,蔡教授也在採訪中呼籲,擴大兒科研究生招生範圍,尤其增加兒科專業碩士的培養力度,為臨床醫院培養更多實用型兒科人才。「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應該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讓兒科得益、讓國家得益,最終讓自己得益。」

推薦閱讀:

民主黨支持八萬五
為什麼這麼多人支持這個瘋子?如果他真的統治美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歐洲各國還打得過俄羅斯嗎?
台拿不到WHA邀請函 叫囂全面戰鬥開啟 獲日方支持

TAG:營養 | 新生兒 | 支持 | 新生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