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戴氏注論語 譯註 學而第一

戴氏注論語前言

註:曾在豆瓣,QQ上發表過。

據梁啟超所言,《論語》譯註,以戴望為最佳,於是網購了一本《戴氏注論語》,結果竟是古籍拓印本,文字多有不識,斷句多有不明,文義多有晦澀,聯網搜索,不見真言。細思之下,莫非天意在我。於是搜索文字,邊讀邊釋,若希得妙有,將不勝歡喜,縱不得正朔,亦復無虧。既有之得,又有艱辛,便思與眾共享,亦可為傳道工夫。讀者見文,當知我之鄙陋,文中之試評,概為偏見,參研可也,莫作真言。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一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釋文:學謂學六藝保傅傳曰古者年八歲就小學學小藝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履大節焉時謂春誦夏弦秋學禮冬讀書習調節也春夏順陽氣秋冬順陰氣以時調節得天中和故說也周衰學廢孔子明王道故首陳瞽宗上庠教士之法;斷句:學,謂學六藝。《保傅傳》曰:古者,年八歲就小學,學小藝,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履大節焉。時,謂春誦夏弦,秋學禮,冬讀書。習,調節也。春夏順陽氣,秋冬順陰氣,以時調節,得天中和,故說也。周衰學廢,孔子明王道,故首陳瞽(gu上聲)宗上庠(xiang陽平)教士之法。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釋文:友朋弟子也弟子於師尊可同父師於弟子視若友朋世家言定公五年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斷句:友朋,弟子也。弟子於師尊,可同父師於弟子,視若友朋。《世家》言:定公五年,魯自大夫以下,皆僭(jian去聲)離於正道,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釋文:慍怨也下學上達君子之事春秋傳曰末不亦樂乎堯舜之知君子明凡人不知;斷句:慍,怨也。下學上達,君子之事。《春秋傳》曰:末不亦樂乎,堯舜之知君子,明凡人不知。或斷句:慍,怨也。下學上達,君子之事。《春秋傳》曰:末不亦樂乎,堯舜之知,君子明,凡人不知。學道試評:此節言孔子教學之旨,順天應人而教學也,視若友朋而教學也,道之不傳而曠達也。戴氏分別以《大戴禮記·保傅》、《史記·孔子世家》、《春秋公羊傳》注釋此三小段。第一段注義言周衰學廢,人多不知禮義,世道昏亂,孔子明王道,故傳上庠之教;第二段注義言魯地僭離正道,孔子不仕,退而修書治學,遠方慕名而來;第三段注義言孔子性近天道,非堯舜之智,不可知也,孔子不改其教,君子之行也。細細論斷可參下文:

學而時習之,言孔子首陳大學之教法,順應四時,學六藝致中和,並道學習之法,謂春誦樂,夏播詩,秋學禮,冬讀書(詩書禮樂);友朋自遠方來,可思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師不必賢於弟子」、「達者為師」等句,切以為孔門弟子多有所長,必有長於孔子之處,或曰有賢人聞孔子之名,自遠方來,坐而論道,大有增益,於是師從於孔子,孔子之言教也,必有得於激發處,教而學,學而悟,悟且深,終上上於賢,稱聖也,是故孔子於弟子多視若友朋;由此,亦引出第三句,賢人聞孔子之名,自遠方來,坐而論道,而不知孔子之道,或持道不同,或資質不夠,既困且疑,甚或毀損,孔子曰:君子不慍其不知也。 2014-09-13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二節

有子曰;

釋文:弟子有氏名若魯人斷句:弟子有氏,名若,魯人。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釋文:犯勝傳曰兵作於內為亂斷句:犯勝,《傳曰》:兵作於內為亂。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釋文:此兩言道孔子語也君子君國子民者道謂仁義斷句:此兩言道孔子語也。君子,君國子民者;道,謂仁義。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釋文:王者欲致太平成仁道由孝弟始故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自天子達於庶人莫不有尊尊親親是以王者天大祖諸矣不敢壞大夫上有常宗皆所以重本本不立者未必倚始不盛者終必衰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豪厘繆以千里春秋之義有正春無亂秋有正君無亂國始元終麟仁道備矣斷句:王者欲致太平,成仁道,由孝弟始。故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自天子達於庶人,莫不有尊尊、親親,是以王者天大,祖諸侯不敢壞,大夫、士有常宗,皆所以重本,本不立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終必衰。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豪厘,繆以千里,春秋之義,有正春無亂秋,有正君無亂國,始元終麟,仁道備矣。

學道試評:

此節道大學之義、儒道之義,大學之義正其本,儒道之義成仁道,仁道之本,孝弟也。

戴氏引《左傳》釋「亂」,引《春秋公羊傳》釋王道太平,以尊尊、親親為本,始元終麟。

細義如下:

有子,名若,魯國人。姓後稱子,有尊崇意。

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弟為「弟」。雪廬老人講要中說,普通人盡孝,其始為養父母之心,進而順父母之心。他如求學必勤,戰陣必勇,居官必廉,皆是孝子行為。戴氏注,由孝弟延伸到尊尊、親親,孝未必於父母,由父母延伸到長輩、師老,弟未必於兄弟,由兄弟延伸到同學、朋友。孝弟之人處社會,奉上以孝同,故鮮有好犯上者,能奉上以孝同,則必更易奉伴以弟同,故不好犯上者,必友愛集體,必至於不好作亂。

務者,求也。君子,戴氏注為君國子民,此義應是受《大學》影響,《大學》有章句:「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宜是皆以修身為本」,後段不自覺地寫作「自天子達於庶民」,可照戴氏本心。道,謂仁義。仁義不同,竊以為解作仁道更佳。

《公羊傳》解經,始於「元年春王正月」,終於「西狩獲麟」,始元終麟,以春秋之義,蓋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明其先後,則仁道備矣。

往之沂2014-09-15

另註:論語全書,除孔子外,只有有若和曾參被稱子,一種說法是曾子整理成書,一種說法是《論語》為有若和曾參的弟子所整理,此言說法較為可信。我讀論語時,參照心理學猜測誰是論語的主要編輯,覺得最初的主持者應該是子貢,我前期學習論語時,先學各名句,不從整體,亦未曾背誦,自覺「子貢曰」之段多為特異,心裡將子貢列為作者後,自為子貢,猜測「子貢曰」的篇幅位置和數量,一直到第六章的「子貢曰」,竟然只有分毫之差。另外兩個原因是子貢豪富和活得長,既富且壽,並且隱隱為孔門之首,他不出來主持,不合人之常情。另一個論語的編輯應該是子思,子思是孔鯉的兒子,孔子的孫子,曾子的弟子,孟子的老師,乃是曾子、子貢之後的首賢,看這身份就可以知道是整理論語的不二人選了。因此,我猜測論語的成書應該是在端木賜(子貢)的倡議並出資下整錄成書,最主要的文稿來源於曾子,以子貢和有子的文稿,以及其他人的文稿作為補充,子思主持理清思路,編輯成書,子貢校核後,抄錄發行。那麼,有子又是怎麼回事呢?有說因有若品學兼優,且貌似孔子,孔子死後,曾被孔門弟子以「師」侍之,據說後被曾子阻止了。雖然如此,有若的地位很高,是確定的了。因此,無論誰人編纂《論語》,稱有若為有子,都是可以理解的。呵河,以上蓋為一家之言,妄自猜測,略為閱讀增趣。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三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釋文:巧言竫言令色象恭務以言色親人情疏而貌親仁者愛由情出也

斷句:巧言,竫(jing去聲)言。令色,象恭。務以言色親人,情疏而貌親。仁者,愛由情出也。

學道試評:此節似言「人」字,為人者,非因他人而成人,當為己修身(修己)。引《禮記·表記》釋文,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巧言,竫言,造作之言。令色,象恭,形飾而悅人。皇侃《疏》曰:「巧言者,便僻其言語也。令色者,柔善其顏色也。」巧言令色,摯友不取,損友不取,仁者不取。或媚上,或近人,或求親,或飾非,斯必欲取悅於人。情慾信,辭欲巧,久必失己。

20140917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四節

曾子曰

釋文:弟子曾氏名參字子輿魯人

斷句:弟子曾氏,名參,字子輿,魯人。

吾日三省吾身;

釋文:省,察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釋文:咨難為謀愛利出中為忠期果言當為信同門曰朋同志曰友

斷句:咨難為謀,愛利出中為忠,期果言當為信,同門曰朋,同志曰友

傳不習乎

釋文:明傳藝與人當調節之禮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

斷句:明傳藝與人,當調節之禮。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

學道試評:

此節似接上節,提供了一種「修己」的方法,以「三」言多,在乎身體力行。

《左傳·襄工四年》曰:咨難為謀。

《賈子道術》曰:愛利出中謂之忠,期果言當謂之信。

《禮記·文王世子》曰: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

每天切記多多省察自身,為人解惑,是否盡心儘力?為人出謀劃策,是否含有私心?與朋友相處,言出於口,份所當為,是否做到?傳播言語,是否經過驗證,是否合於時宜?傳藝於人,是否經過身體力行的驗證。是否合乎禮的要求? 20140919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五節

子曰道千乘之國

子曰:道千乘之國

釋文:道治也千乘之國公侯封方百里之國也古者田方里而井十井八十家賦一乘百里之國為萬井適千乘也伯七十里出四百九十乘子男五十里出二百五十乘此三代之通法春秋所因周自厲始革典平桓以降政在諸侯始有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制而軍賦之數亦以侈大有王者作宜在所損也

斷句:道,治也。千乘之國,公侯封方百里之國也。古者,田方里而井。十井八十家,賦一乘。百里之國為萬井,適千乘也。伯,七十里,出四百九十乘。子男,五十里,出二百五十乘。此三代之通法,《春秋》所因周,自厲始革典,平、桓以降,政在諸侯,始有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制,而軍賦之數,亦以侈大。有王者作,宜在所損也。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釋文:敬警行事肅警也天子敬天事諸侯敬王事信信於令節用若賦式之斂弛均節用之以禮也禮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士則四十始仕七十致事農則三十受田六十歸田量入為出在是矣人謂士也春秋微者略稱人是也使民起徒役也王制曰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

斷句:敬,警,行事肅警也。天子敬天事,諸侯敬王事。信,信於令。節用,若賦式之斂弛,均節用之以禮也。禮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士則四十始仕,七十致事。農則三十受田,六十歸田。量入為出,在是矣。人,謂士也。春秋微者,略稱人是也。使民,起徒役也,《王制》曰: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

學道試評:

此節戴氏釋義含有清末光緒年間及之後的孔子改制論,斯言孔子非守舊之徒,乃是改革先鋒耳。釋義多涉《王制》、《禮記》中的內容,以古制參研文義,融入古「禮」中的尊卑思想,以諸侯、士和民三個等級,分別解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和「使民以時」。

正所謂孟子曰義,荀子曰禮。本節首言「道千乘之國」,已見禮的意思,因此要理解本節之義,必須參考荀子的釋義。荀子曰:「禮以順人心為本,故,亡於《禮經》而順人心者,皆禮也。」又曰:「貴貴、尊尊、賢賢、老老、長長……行之得其節,禮之序也。」節,制也,止也,適度、節制、準則、法度之意。

怎樣治理千乘之國呢,千乘之國的國主為諸侯,那麼首先諸侯要以身作則:「敬事」——敬王事,也就是遵從中央的命令,並且承事如祭,不怠輕忽。如此至於「而信」——別人才會遵從你的命令(得到士民的信任)。

其次,「節用而愛人」,最後還要「使民以時」。這兩點荀子給解釋了下——荀子曰:「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網搜了下,有個網友解釋的不錯,摘錄如下:節用以禮是指以禮節制上者,不使他們奢侈無度,以避免加重人民的負擔;裕民以政是指平政愛民,輕賦稅省徭役,使得人民得以溫飽而有餘裕以增加擴大再生產的能力。

20141009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六節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釋文:依類象形謂之文周官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斷句:依類象形,謂之文;周官,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學道試評:

蓋以為此節為《論語》之根本,孔子以四科施教: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此節陳蒙養之道,首為德育,先正其心也;後為文學,游於藝也。大意古今一同,末節略有偏概,戴氏不贅言。

「弟子」:謂人幼少之時,為弟、為子時也。

「入則孝」:諸父母一般長輩,必須孝養,使之身心俱安;

「出則弟」:於出門求學,或行外事之時,則行弟道,善事年長者,予以敬順;

「謹而信」:行為謹慎,言而有信。《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謹。」朱子曰:謹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實也。

「泛愛眾而親仁」:泛,廣也,無選擇。眾,謂眾人。親,近也,有選擇。仁,謂仁者。仁者無不愛,親人必有方。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邢昺《疏》曰:「注言古之遺文者,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也。」道德是質,禮樂是文。先行道德,然後學文。「行」是實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餘力。弟子求學,當先以此五事為本。行此五事,非無餘力學文,是言學文先求其本,無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0150530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七節

子夏曰

釋文:弟子卜氏名商衛人

斷句:弟子卜氏,名商,衛人

賢賢易色

釋文:貴其能奉姆教僃婦德不在於色夫王道之始先正夫婦夫婦正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忠君臣忠在化行王道之興無不以德衰無不以色

斷句:貴其能奉姆教,備婦德,不在於色;夫王道之始,先正夫婦,夫婦正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忠,君臣忠則化行,王道之興,無不以德,衰,無不以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釋文:竭盡思慈愛忘勞為能盡其力

斷句:竭盡,思慈愛忘勞,為能盡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釋文:致致死也孔子曰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春秋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為無臣子也

斷句:致,致死也;孔子曰: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春秋》: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為無臣子也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斷句: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學道試評:

此節說「賢」的標準,君子重德,有德而未學,也是賢德典範;又有說此節述人倫之義,行在五倫,即是學矣。

「賢賢易色」:上「賢」作貴重講,下「賢」作賢德講,「易」作輕字講,「色」作美色講。大意是夫婦之倫,重德不重色。戴氏註:王道之興,先正夫婦,此為人倫之始,然後才是孝弟忠信,由此王道化行。

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中注「易」作改變講,「色」作態度講,「賢賢易色」解作「見賢思齊」,頗有新意。

以上兩義略有不同,都有「賢」者重德不重色的含義,一種解釋是說子夏表述的是五倫之常,並且首重夫婦之倫;一種解釋是說人類的本性,看到賢德的人就肅然起敬,改變態度,有思齊之心,這種解釋將第一句作為了後三句的引子。

我的觀點在第一種解釋上引入第二種的思考模式,「易」作輕字,「色」作表面態度講,「賢賢易色」解作「君子重德不重表面態度」,判斷一個人是否賢人,要從深層次看,要從大作為上看,不能只看表面的樣子,以美醜、衣著、文化方面的學識、不臨事時的言行等等方面,看不出來的一個人真正的德行。只要一個人做到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就算這個人幼兒園沒上過,還口吃、無財、貌丑,我仍然認為他是一個賢人,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20150603

另註:子夏,姓卜名商,孔門十哲之一,尊稱「卜子」或「卜子夏」。上承孔子,下啟李悝、吳起、荀子,鑽研諸經,博學多才,其思想還涉及法學、禮學、兵道、易道,著《法經》,《易傳》,尤善《詩》《樂》,著《詩大序》。

卜子夏因思想略偏離孔子之道,後又有《論語》傳世,子思獨領孔門正朔,故無大譽;所授弟子非止一道,因時而易,故無恆傳。洪邁《容齋隨筆》曰:「孔門弟子,惟子夏於諸經獨有書。」東漢徐防曰:「《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自子夏。」卜子夏一直講學中原之地,傳授五經,門徒甚眾;又壽近天年,活到老,學到老,孔子之後七十載,實為孔門第一。子夏非賢,實聖人也。

20150604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八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釋文:威畏禮樂設於身則人望而畏之

斷句:威,畏;禮樂設於身,則人望而畏之

學則不固

釋文:入小學知父子之道長幼之序入大學明君臣之義上下之位固陋

斷句:入小學,知父子之道,長幼之序;入大學,明君臣之義,上下之位;固,陋。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道試評:

此節之義接上節,繼續說「禮」,繼續講「德」,上節說「賢人是這個樣子的」,此節說「賢人是怎樣養成的」。孔子提出五條「小學生學習提綱」:「學莊重」、「親近忠信」、「交良友」以及「過則改之」。

楊子《法言·修身篇》,謂人須取四重。即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好,即嗜好,嗜好高雅者,如琴棋書畫等,則有可觀。學者「言行貌好」,皆須學其莊重。戴氏注,明禮樂,修己身,則莊重使人敬畏;學習禮樂,則不蔽陋。

鄭玄《論語注》:主,親也。「主忠信」,即為親近忠信之人。

毋,現寫作「無」,義為勿。如,義為似。「毋友不如己者」,是說「不要與『道不同』的人交朋友」,似「道不同不相為謀」。

憚,義為難、怕。「過則勿憚改」,過就是錯,錯就是錯,有錯而不自知,師友發現了,告訴你了,不要擔心,不要畏難,不用顧忌,力爭改正即可。

20150608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九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釋文:慎終者先君以正終後君以正始也追遠者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故天子以祖配天諸侯及其大祖大夫別子為祖孝治之本也積禮為厚

斷句:慎終者,先君以正終,後君以正始也;追遠者,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故天子以祖配天;諸侯,及其大祖;大夫、別子為祖;孝治之本也。積禮為厚。

學道試評:

此節說喪禮祭祀的重要性,字面意思是「謹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念祭祀諸先祖,可以使百姓的道德風俗歸於淳樸敦厚。」

戴氏以《春秋穀梁傳》注釋「慎終」。《穀梁傳·定公》曰:「先君無正終,則後君無正始也;先君有正終,則後君有正始也。」按照周朝喪葬禮制,諸侯死亡,先按照規定舉辦葬禮,然後他的繼位者第二年正月即位。公元前510年,魯定公的哥哥魯昭公死在國外(註:死於乾侯,春秋晉邑),當時魯國季氏亂權,到509年初,魯昭公的靈樞還未能運回國內,何時運回,能否運回尚不可知,公元前509年6月,魯人共立昭公弟宋為君,是為定公。《春秋》曰:「元年,春,王。」正常情況下,應該寫為「元年,春,王正月。」為什麼沒按照正常寫呢?因為「不言正月,定無正也。定之無正何也?昭公之終非正終也,定之始非正始也。昭無正終,故定無正始。不言即位,喪在外也。」(註:出自《穀梁傳·定公》)

因為昭公的死不是正常的死亡,並且沒有得到正規的喪葬儀式,所以定公的諸侯即位不算正規即位,戴氏引用《穀梁傳》簡述孔子在修《春秋》時對於季氏、定公等的隱晦譴責,以及由於先君得不到正規喪葬,使得後君得不到正規即位的尷尬境況,側面說明周朝時對於喪葬的重視,即「慎終」。

以《儀禮·喪服》注釋「追遠」,簡述周朝時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闡述古人怎樣祭祀祖先的。

《儀禮·喪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大宗者,尊之統也。」

《禮記·喪服小記》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庶子王亦如之。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於上,宗易於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禰也。」《禮記·大傳》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宗廟中稱亡父為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

以上兩段,上段大意是說:禽獸只知道母親不知道父親,未開化的鄉野之人不知祭祀父母。城郭里的人,則知祭祀「禰」了。禰,是古人對已在宗廟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稱謂。大夫,乃至於學士,則知祭祀「祖」了。諸侯,則祭祀到了「大祖」。天子,則祭祀到「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統上統下是比擬之辭,由尊禰、尊祖以至祭及始祖之所自出,是天子之尊,比諸侯大夫所統為上,由繼禰繼祖以及繼別子之所自出,則是大宗之尊,比小宗所統為上,故稱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意思是地位越高,祭祀的祖先越久遠。尊者,指天子、諸侯。卑者,指大夫、士。上,指遠。下,指近。

下段以及「大宗者。尊之統也」一句,主要說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天子祭祀「始祖之所自出」,都已經是「始祖」了,那麼是從哪裡來的,古人認為是天帝所生,即要祭祀到天帝。周王朝天子系統自然是「大宗」,大宗是百世不遷之宗。同母弟及其他庶子就是「小宗」,「小宗」只能祭祀高祖以下(即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以上,按規定無權祭祀。其神位也就隨之拿走,這就叫做小宗五世則遷.但這都是對周王室(大宗)來說的。別子(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也可能受封(封為王或卿大夫),別子受封后,對於他的後裔來說,他又是「祖」;他的嫡長子、嫡長孫這一支又是「大宗」,也是「百世不遷之宗」,而其他的旁支,則是「小宗」,「小宗」又是「五世而遷」。

戴氏說,這種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結合的祭祀制度,是「孝治之本也」,普及這種制度,可以使民風淳樸,尊老愛幼,所謂「積禮生賢,厚儀成雅」是也。

2015-06-21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節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斷句: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釋文:子禽弟子陳氏名亢齊人太史公傳有原亢字籍原陳同氏籍即子禽與子貢弟子端木氏名賜衛人與及也及以政事

斷句:子禽,弟子陳氏,名亢,齊人;《太史公傳》有原亢,字籍,原陳同氏,籍即子禽與?子貢,弟子端木氏,名賜,衛人;與,及也,及以政事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人之求之與

斷句: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釋文:德容潤澤謂之溫安柔不苛謂之良接遇慎容謂之恭廣較自斂謂之儉推賢上善謂之讓明天子有尊行而人自與之如亢言求者以甚其不知春秋穀梁傳曰求之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辭也

斷句:德容潤澤謂之溫,安柔不苛謂之良,接遇慎容謂之恭,廣較自斂謂之儉,推賢上善謂之讓,明夫子有尊行,而人自與之,如亢言,求者以甚?其不知《春秋穀梁傳》曰:求之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辭也。

學道試評:

此節道夫子之德,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溫良恭儉讓」:戴氏注曰:「夫子有五種讓人尊敬的品德,一是德容潤澤,二是安柔不苛,三是接遇慎容,四是廣較自斂,五是推賢上善,於是令邦國之人信而敬之,不疑忌,願意誠心將政事拿出來諮詢他。」此有道家「為無為,則無不治」、「「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思想。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所謂「聞其政」,同「問其政」,邦國政事,需要保密,孔子問政,有干政亂政之嫌。《周官·大宰》注曰:「大曰邦,小曰國。」小國慕夫子尊行,信而敬之,必與之政,咨之以謀;大邦有法度,或有拿捏,有自與之,或有夫子求之,但孔子有尊行為前提,不幹政,不亂政,於是子貢說「夫子之求之也」,「異乎人之求之」。句末「與」字是問句結語,「其諸」是齊魯閑語,表示不肯定的語氣。

《春秋穀梁傳》曰:「求之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辭也。」《春秋穀梁傳註疏》注曰:「王者所求非道,容有辭說。」戴氏注大意是說:「你以為想求就能求得到的嗎?就算是王者所求,尚有被拒辭的可能,何況是孔子呢?」孔子「必聞其政」,靠的是有尊行。

另有新浪博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616d40100ia4l.html,解釋得頗有見地,可作為參考閱讀,「子禽請教師兄子貢說:咱夫子,每到一個大國,定會和這個國家的政事發生關聯,這是他老人家自己去向上層權貴求問呢,還是那些人主動告訴他的?子貢回答說:咱孔夫子是仰仗著自己溫和、良善、恭庄、節制、謙讓這些美德才獲知這些國家的政事的。就算是他老人家主動去求問,也應該和其他人求問的方法不同吧?」

另:《太史公傳》就是《史記》,子禽是否就是原亢,戴氏曰:「籍即子禽與」,用了猜測語氣,未作肯定。

2015-06-24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一節

子曰父在觀其父沒觀其行

斷句: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釋文:諸侯父在稱世子無所與於政事可觀者志爾父沒繼體為政然後觀其行若何也

斷句:諸侯,父在稱世子,無所與於政事,可觀者志爾;父沒,繼體為政,然後觀其行若何也。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斷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釋文:諸侯世子三年喪畢服士服上受爵命於天子春秋系閔公於庄公篇末以明三年無改之義於諸侯未終喪者稱子傳曰緣孝子之心三年不忍當也

斷句:《禮》:諸侯世子三年喪畢,服士服,上受爵命於天子。《春秋》「系閔公於庄公篇末」以明三年無改之義,於諸侯未終喪者稱子。《傳》曰:緣孝子之心,三年不忍當也。

學道試評:

諸前輩蓋以為此節言夫子論孝,而細節上略有不同,

大意為:父在世,子不得專,但觀其心志是否肖父。父有善行,則承順之,有不善行,則幾諫之。父歿,子得自專,乃觀其行為。居喪三年,哀思猶若父存,不改於父之道。如此可謂孝矣。

「志」:有意志、情志、思想、心志、私意的意思,此處解為心志頗佳,有些現代論調將其粗解為「志向」,不合古義,難從(就算以現代來說,父80歲歿,兒子都60歲了,看志向到60歲?)。南懷瑾認為「不改於父之道」是愚孝,將本節解釋為父親去世前後是否言行一致,得到較多人認同。

戴氏將此節限制對象為諸侯世子,認為此節夫子論孝之禮,其志與行,指政事方面。三年喪畢之前,不穿正式諸侯服裝,世子雖即位為王,口中不稱諸侯,而稱公子。

《論語》中論孝的章節不少,如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從上面幾個章節來看,孔子對於「孝」有「觀其志」、「觀其行」、「三年不改於父之道」、「事之以禮」、「唯其疾之憂」、「能養」、「敬」、「色從」等幾個方面的看法,概括來說有兩方面內容,一是物質上照顧,二是態度乃至於思想上敬順不悖逆。

「觀其志」、「觀其行」以及「三年不改於父之道」便是思想上不悖逆,觀其志是否肖父,觀其行是否與前一致,居喪三年,不改父親之前的教誨。

那麼這就凸顯出一個無數前輩疑忌的問題,若是父親不善,還去相從,那不就是愚孝、不就是是非不分了嗎?在此我說,父親不善,則幾諫之,諫之不動,則相從之,不從則不孝。何以有此說?孝,則敬順不悖逆。不敬順則不孝,悖逆則不孝。若說善惡,善惡何來?天地哪有善惡。若說情愛,情愛豈不為私意?若說大義,大義是個屁,否則何來忠孝不能兩全之說。由此可知一切以「不善行」說孝之言皆是不孝之託言辯辭。

「不善行」如何處置?所謂修身齊家是也。父母有不善行,不能幾諫之,此謂不能齊家,不能齊家則不能治國,所以不能為官。父母有不善行,諫之不動,則相從之,相從為不善,為之奈何?必正心誠意,分辨厲害,或不善,或不孝。為小不善,無大害,罪歸己身,勿責父母,此為常孝;不辨大害,而行不善,為小孝,因小失大,有大不孝;辨之大害,而行不孝,保身父母,有大孝。

盡心修持,盡善自身,提挈父母,和睦四鄰,此謂志,此謂行,此謂孝矣。

2015-06-25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二節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釋文:和調也合也天地合和其氣故生陰陽陶化萬物禮本於天亦宜上下合和以陶化萬民春秋說曰王者行禮得天中和

斷句:和,調也,合也。天地合和其氣,故生陰陽,陶化萬物。禮本於天,亦宜上下合和,以陶化萬民,《春秋說》曰:王者行禮,得天中和。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斷句: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釋文:先王謂聖人為天子制禮者也斯此禮也所猶時也小臣事大君事但循禮不用和則有時不行若雅之鹿鳴天保君能下下臣能報上皆和以成禮也

斷句:先王,謂聖人為天子,制禮者也。斯,此禮也。所,猶時也。小臣事大君,事但循禮不用和,則有時不行。若雅之鹿鳴,天保君能下,下臣能報上,皆和以成禮也。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行也

斷句: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行也。

釋文:知和之為貴而不以禮制和故亦不行若夷王下堂而見諸侯

斷句:知和之為貴,而不以禮制和,故亦不行,若夷王下堂而見諸侯。

學道試評:

此節言「禮之用」。禮的應用,既要以和為貴,又要以禮制和。

高誘《淮南子注》曰:天地合和其氣,故生陰陽,陶化萬物。

《春秋說題辭》曰:禮者,體也。人情有哀樂,五行有興滅,故立鄉飲之禮,終始之哀,婚姻之宜,朝聘之表,尊卑有序,上下有體。王者行禮得天中和,禮得,則天下鹹得厥宜。陰陽滋液萬物,調四時,和動靜,常用,不可須臾惰也。

戴氏引以上兩則文義解釋「和」的意思,應調節上下,適應天地。《禮記·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道:「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

「先王」,上古時,推讓賢聖者為王,此處指那些制定禮制的聖王。「先王」之句,為先揚後抑,是說前代聖王制定的禮制,自然是完美和美的,但是在應用上必須考慮不同的階層、親疏關係和大小事等等情況,進行上下調節,否則就顯得不通,反而不利於人事的發展。此句是謙和的說法,實際上禮由先王所制立,時移世易,歷代皆有增損,增損以用和為最美。然而到了孔子時代,由於周朝政令長期無法下達,世道昏亂不治,禮制早已多年未曾增損了,而當時的階級概念又與制定禮制時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很多人事上必須調禮用和,否則會出亂子的。

「知和」之句,是此節的文眼。以和為貴,知者眾多,但是你以和為貴,他得寸進尺,長期下來豈不是就會失掉氣節,進而失人失國?所以不能為一時的和諧去大肆違反禮制的制約,必須以禮制和。說的直觀點,大概是根據身份地位,我待之以禮節,可能你比較矯情,那麼我細節上可以略有變通,給你足夠的尊重,但是如果你蹬鼻子上臉,那對不起,咱就不奉陪了!

范祖禹曰:「凡禮之體主於敬,而其用則以和為貴。敬者,禮之所以立也;和者,樂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謂達禮樂之本矣。」

制禮的本意,是個敬字;行禮的規要,是個和字。既敬且和,諸事焉有不順?

20150630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三節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釋文:復反信必反身踐其言故近於義義謂宜在我者斷句:復,反信必反身,踐其言,故近於義。義,謂宜在我者恭近於禮遠恥辱也釋文:以白造緇曰辱恥猶醜也恭則可避恥辱故近於禮禮者敬人人恆敬之斷句:以白造緇曰辱。恥,猶丑也。恭則可避恥辱,故近於禮。禮者,敬人人恆敬之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釋文:因古文姻字男曰婚女曰姻宗謂內宗外宗也姻非九族之親然猶不失親者以其亦可稱宗故也保傅傳曰謹為子孫嫁娶必擇孝弟世世有行義者斷句:因,古文姻字;男曰婚,女曰姻。宗,謂內宗外宗也。姻非九族之親,然猶不失親者,以其亦可稱宗故也。《保傅傳》曰:謹為子孫嫁娶,必擇孝弟,世世有行義者

學道試評:

此節似言修學治平,涉及義、禮、仁三個方面。《荀子·大略》曰:「仁,愛也,故親。義,理也,故行。禮,節也,故成。……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後禮也。三者皆通,然後道也。」

「信近於義」,何者為義?《孟子·告子上》有說,義為「不苟得」,「患者有所不避」此中之義,據我想來,可稱之為道德之勇。義的反義應為利,《孟子·梁惠王上》中自有描述。義為大丈夫態,即:義的人物具現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重義,遵義而行。除了義,大丈夫還重什麼?重信,重然諾,講究一諾千金。李白詩曰:「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史記·遊俠列傳序》:「而布衣之徒,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仔細比對義與信,可知多有相輔相成的概念。綜上,「信近於義」,可以這麼理解:信,符合義的要求,或者說信接近義的範疇,那麼說出去的話才能實現。這是在義的概念上,對於信的概念有了約束,為人處世,不可輕易許諾,許諾前要慎思:符不符合道義,能不能踐行諾言?如此才能稱為信人!

「恭近於禮」,何者為禮?《荀子·大略》曰:「禮以順人心為本,故亡於《禮經》而順人心者,皆禮也。」禮為君子態,即:禮的人物具現為君子,《孟子·離婁下》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論語·學而》曰:「禮之用,和為貴。」「順人心」、「以禮存心」、「敬人」以及「和為貴」,皆為恭態。此句釋義當描述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另:緇是帛黑色,與白相對,以白造緇,出自前輩儀禮注集,大概意思等同於俗話說的「抹黑」一詞。

親為長者態。古代重男輕女,女子外嫁,不為本宗。甚至某些朝代下,女子嫁人後,完全脫離原先家庭,就算被夫家無故打死,娘家都沒法為其伸冤。此句「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體諒天倫人情,盡顯仁者情懷,戴氏注說「可宗而主之」,即是說外嫁之女也在宗族的管轄範圍,或者迎娶之女的原宗族也有親親之意,子孫嫁娶,務必謹慎,挑賢選孝,擇優錄取。此句的延伸便是數個宗族之親,有能力的時候需知照顧親族,血濃於水,不可不顧。若是親且不能親,仁心何在?何談推仁?

20150706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四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釋文:文王懷保小民自朝至於日中昃不皇暇食

斷句:文王懷保小民,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

敏於事而慎於言,

釋文:言以作合敏審也過言民作辭過勤民作則

斷句:言以作合。敏,審也。過言民作辭,過勤民作則。

就有道而正焉,釋文:就猶從也正謂審問國中失之事王者不臣師是以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叜食之於辟維有乞言合語之禮春秋於盛德之士不名尊賢也

斷句:就,猶從也。正,謂審問。國中、失之事,王者不臣,師是以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食之於辟,維有乞言合語之禮,春秋於盛德之士不名,尊賢也。

可謂好學也已。

學道試評:

此節講的是為學的態度,指出一條堂皇大道,人人可行。

引《尚書·無逸》中的典故:文王施政撫民,從早上到中午,忙的無暇吃飯。戴氏的注釋大意是說:聖賢不是靠運氣成就的,比如文王,當初也是個工作狂,我們這般江湖小蝦米若是「食求飽」、「居求安」,想來難有多大成就!鄭康成注曰:「學者之志,有所不暇也。」食居固然重要,但是君子所求者,更勝於食居。

「敏於事而慎於言」:《禮記·哀公問》:「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鄭玄注曰:「君子言雖過,民猶稱其辭;君之行雖過,民猶以為法。」戴氏注「敏」字為「審」義,句義釋作「言以作合」,是說要言行一致,並且做事說話都要審慮周詳。前輩多有注「敏」字為「疾速」,意為君子做事敏捷,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此亦有教誨。

「就有道而正焉」:戴氏引《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師氏」是西周官名,師氏的職司之一是「掌國中、失之事」。「失」即不中,「中」即不失,「國」的「中之事」是指邦國治理方面的合於禮法之事,即善德、善言、善行、善政等;「失之事」指不合禮法之事,即失德,失言、失行、失政等。「王者不臣」出自四庫全書的子部《白虎通德論》卷六,「三老五更」出自《禮記註疏·文王世子》,周朝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之,「乞言」謂求教。有道,是指有德行或者有專長的賢者。戴氏注義是說,王者尊賢,養老乞言,以父兄之禮相待。

為學需要一種什麼態度?孔子說,不求安逸,慎言慎行,還要多向賢者求教,以此審問自己的言行。

20150712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五節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釋文:諸侯有土地人民卿大夫有采地皆曰富古者非貴不富樂道則忘人之勢好禮則忘其勢視厪無驕諂者為進也

斷句:諸侯有土地人民,卿大夫有采地,皆曰富。古者非貴不富。樂道則忘人之勢,好禮則忘其勢,視厪無驕諂者為進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琢如磨其斯之謂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歟?

釋文:子貢意樂道好禮必有賢者歟為切磋琢磨故引淇奧之詩以贊夫子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斷句:子貢意,樂道好禮,必有賢者,歟為切磋琢磨,故引淇奧之詩以贊夫子。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釋文:美其於樂道好禮知所自來故然之玉待琢而後成器人須友後成德也

斷句:美其於樂道好禮,知所自來故。然之,玉待琢而後成器,人須友後成德也。

學道試評:

此節說孔子治學精研,認為樂道好禮,始能成德,兼贊子貢。

《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

關於富貴貧賤,古者從於皇《疏》:「富者,財多。貴者,位高。乏財曰貧。無位曰賤。」戴氏說明古者「富」貴一體的本質,使句意更加明晰。

子貢問:「人雖貧窮,而無諂求,人雖富有,而不驕傲,何如?」邢昺《疏》曰:「若能貧無諂佞,富不驕逸,子貢以為善,故問夫子曰,其德行何如?」孔子答道:「無諂無驕雖可,但不如樂道好禮。」

子貢當即領悟孔子的意思,並引用《詩經》問孔子:「樂道好禮,這就是《詩》中所說的君子切磋琢磨嗎?」切磋琢磨,始能成器;樂道好禮,始能成德。

孔子誇讚子貢能夠引詩解經義,鑒往知來,很有悟性,認為可以與其言詩了。學習《詩經》須有很高的修養和悟性。

20150713

學而第一論語戴氏注第十六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釋文:患不知別人仁知與否子貢曰人必忠信重厚然後求其知能焉

斷句:患不知別人仁知與否,子貢曰:人必忠信重厚,然後求其知能焉。

學道試評:

此節說修學治平,首重識人。

「患」,憂患。不患人不知我,但患我不能知人。我有道而人不知,安貧樂道,無可憂患。若我不能知人,實為大患。雪廬老人曰:「為領袖者不得賢才,求學者不得良師益友,以其賢愚莫辨之故,是以為患。」是說人必忠信重厚,可以或向其學習,或利用其才能;若有才而奸詐,學則壞仁,用則傷德。

另註:劉向《說苑·尊賢》中有「人必忠信重厚,然後求其知能焉」的文句,說是孔子之言,戴氏注為子貢,未知出處。

20150714


推薦閱讀:

論語:學而第一 公冶長第五
8《論語 ·雍也第六》講要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學而篇?》(14)
【17】長夜孤燈話《論語》——《論語》的篇、章、句、讀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05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