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功保與吳式太極拳名家李秉慈的對話

余功保與吳式太極拳名家李秉慈的對話2009-08-13 16:57

一、形意大上起柔化

余功保:我的感覺吳式太極拳有較濃郁的書卷氣,在招勢上也比較考究。外形雖溫雅,但氣機鼓盪,穩定八面,很有張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練習她,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吳式太極拳的特點?

李秉慈:關於吳式太極拳的特點,過去我也總結過。從1988年起國家體委組織四式太極拳的編定工作,1989年全國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進行推廣,1990年開台由中國武術協會組織全國的太極拳名家來規範太極拳名家理論,當時是陳式、楊式、吳式、孫式四種。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家,共同努力,把各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進行了總結、歸納。我們當時總結的四式太極拳的特點,每家都是個字,四句話。所以,我這裡講的吳式太極拳的特點,不是哪一個人的看法,也不是哪一個階段的結論,她是歷史形成的,很多武術家共同認可的。

余功保:當時的這個過程在太極拳發展中是一個突破。把傳統的套路規範化後正式引入競賽體系,我記得也出現了一些爭論,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終還是取得了一致意見,這也是太極拳界一個團結的例證。

李秉慈:對。所以得出的結論也是經得起推敲的。吳式太極拳特點概括的四個字就是輕、靜、柔、化,這是寫入競賽規則的。輕就是動作輕靈,就是王宗岳《太極拳論》中「邁步如貓行」的感覺,不是拙笨的。靜有兩個方面,內在的精神的平和,外在的心靜體松。身體外形要放鬆,這是練太極拳的一個前提。你不靜就練不好太極拳。

第一句話是「中正安舒」,實際上包含了內、外兩個含義;

第二句話是「緊湊舒身」,就是動作上既舒展又緊湊。

余功保:這是矛盾的統一體,在動作中找平衡,找支撐。

李秉慈:對,向外要放得開,向內要收得回來。舒展是徹底舒展,吞吐幅度大。老先生過去從技擊的角度講就是「大練小用」,放得出去,拿得回。

第三句話是步型上的,叫「川字步型」,一個是動的步法,一個是定型。幾家還是有區別的,陳式多斜行步,方向變化大;楊式是弓步,前後的重心是由陳式剛剛變化過來,由馬步到弓步;吳式則是大虛大實,實要實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虛也要虛得充分。這樣加大了難度,一條腿的完全動手要比兩條腿的分擔要求嚴格一些。在技擊上有比較大的變化幅度,在力學上「合」的成分加大了,在健身上也有好的效果。

第四句話是「斜中寓正」,這是身法要求,和上面的步法有關聯。某一個動作,你單純從身型上看是斜的,但結合著步型,從整體來看,有許多「正」的因素。比如說一個式子,「斜」是從頭頂的百會穴到腳跟,但有很多「正」。一方面要「三尖相對」,膝蓋、腳尖、鼻尖相對,我現在還要求學生,前額也要和這三尖在一條垂直線上。兩肩是正的,沒有斜,兩胯也是正的,這就等於說一個建築物從地基到橫樑,以中間樓層都不能偏。有的人光從一局部看好像就是斜的。

余功保:吳式太極拳是每一個動作都要求要「斜中寓正」嗎?

李秉慈:是這樣的。不管動作中是正弓步還是隅弓步都一樣,正的關鍵是頭部和根部的正。主要的一點,在完成姿勢的時候,腳底下很穩,沒有絲毫動搖。

余功保:應該善於尋找在架式中哪些要素是必須「正」的,以保持處處平衡。最關鍵的是「意」要正。

李秉慈:「意」很重要,這也是練太極拳的難度所在。這方面我要介紹一下有兩位老先生的不同看法。在20世紀60年代,北京市武術協會有一個太極拳研究小組,以組長徐致一先生為首,吳圖南先生為副組長,成員有楊禹庭、崔毅士、孫劍雲等老師。他們在會上一起研究了太極拳的很多問題。其中我的老師楊禹庭提出一個觀點叫「意形並重」,而徐致一先生則提出「重意不重形」。怎麼看這不同的兩種觀點?我認為一是因為二位先生在認識上的不同,二是由於他們從事太極拳工作方面的不同。楊老先生從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就研究,為什麼太極拳會百人百樣?他是一個教拳的拳師,那時候沒有規範化的說法,但他要琢磨大家一個共同的東西,要解決學生之間你對我不對的問題。

余功保:要解決一個標準問題。

李秉慈:對。什麼是共同的東西,沒有形不行,所以強調「意形並重」。而徐老不同,他不是拳師,他研究中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這兩種說法實際上所針對的層次是不一樣的,是針對不同層次的練拳者的要求。你教人練拳,不可能一下子就蹦到一個很高的層次,必須一步一步來。

余功保:其實二位先生所講的從全局來看是統一的。

李秉慈:是這樣。二位老師在拳架、在理論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基本一致。

二、從外到內取康健

余功保:大家都知識練習武術能強身健體,特別是練太極拳效果更突出。這方面的科學研究也做了一些。但是也有一些人練習太極拳健身效果不明顯,也有拳家壽命並不長,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李秉慈:這是個太極拳健身的問題。首先來說,人的壽命、健康和很多因素有關。鍛煉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有個如何練的問題。吳式太極拳名家中,很多都是高齡,這和練拳有關。健身是太極拳的「用」之一,太極拳講「體用」,這個「用」要和「體」結合,要內外兼修,剛才的說意形並重也是這個含義。這是個大原則。具體來說,練太極拳要考慮年齡段,什麼年齡段練什麼有講究。是練剛為主,還是練沉著,還是練剛柔相濟,不同年齡段要有所區別。形意拳中講「明」「暗」「化」三勁,也是階段性的體現。太極拳中的剛柔相濟有技擊上的作用,在健身上也有體現,怎麼相濟?比例是多少?要考慮體質、考慮體能狀態,考慮年齡、性別。你到50歲以後非要練剛,非要超負荷運動就是錯誤的。

余功保:矛盾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體現形式和不同的對象、方式,解決矛盾的手段也不一樣。太極拳的思維就是解決矛盾的思維,在健身上應貫徹這一點。年紀大了健康就是主要矛盾了。

李秉慈:年紀大了人體的生理機能逐步減退了,50歲就不如30歲了,這是客觀的,練拳也要尊重客觀事實。練拳要隨年齡而變化。養的問題要隨時注重。有的拳家進入老年以後,出現了「突變」現象,本來60歲、65歲時精神狀態還特別好,比一般人的這個年齡好得多,但再過兩三年身體狀況突然變糟,很快去世。這就是練拳沒有及時調整,還是用過去的練法,但身體功能跟不上了,脫節了,斷開了,就容易出問題。

咱們在三亞召開的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我覺得主題非常好,定位在「健康」上。還要糾正一個誤解,有的認為,如果過於注重太極拳的健康鍛煉就練不出功夫,這不對!年輕的時候你肯定要練有力的方式,這是「大、小」的範圍,但是除了力的大小,你還要運動合理,不合理就是不可取,合理就是練整,練功夫。

余功保:其實太極拳的練,健康性的練更注重練「內」,這與太極拳論是一致的。

李秉慈:過去老先生說:「練拳是從外練到內的」,一方面指練拳的程序,但更主要的還是強調內外協調一致。

余功保:拳練高了一定是練到內了。越練越省勁。

李秉慈:現在有的人的姿勢並不像優秀運動員下行那麼低,但是你看上去就是有那麼一種特殊的韻味,為什麼,就是諧調性。我們用機器做比喻,這等於每一個螺絲釘都發揮作用了。

余功保:在太極拳健身中,對呼吸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觀點,您覺得練太極拳如何掌握呼吸?

李秉慈:我認為初學者在呼吸上不要過於強調,我們經常在書上寫要自然呼吸,這個是給初學者提的,如果開始太注呼吸,動作肯定就配合不好。練習太極拳的前兩三年都不要管呼吸,等你招數練熟了時候,你可能就會體會怎樣呼吸了,懂勁的意思也包括有呼吸的概念。到你把套路打得很熟練的時候,可以逐步把握在動作中揉進一些呼吸的感覺,起是吸,落是呼,但是不能做得跟拉風箱一樣,很粗重不行。還要體現到呼吸的四個字,要勻,均勻;要細,不能粗,不要掛氣;要深,深的一個結果是你完成動作時感覺到氣往下沉。好的運動員和有功夫的太極拳家在最後完成某一定式時,都有沉的體驗,沉下來以後稍有停頓,在放鬆中變化,這是一種轉折,也就是虛實變化的過程,所以呼吸中蘊含著虛實的操作。還要長,綿綿不絕。這樣鍛煉時間長了,對改善心肺功能很有好處。

三、拳功規範得神韻

余功保:現在國內外練習吳式太極拳的人也很多,總的感覺是入門容易,練好就比較難了,需要有名師指導,需要自己有悟性。對於名家的意見大家尤其特別重視。您認為怎樣才能練好吳式太極拳?

李秉慈:我們在教學當中一般都會強調,練拳要先明其道理,這個道理一個是太極拳的基本理論,一個是吳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有哪些特殊的地方,要明理。

余功保:一個普遍性,一個特殊性。

李秉慈:對。這兩方面要合起來。普遍性就是《太極拳論》;特殊性就是吳式太極拳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她的個性的東西。有了這些認識就不會走彎路了。很多人練拳不對,根子就在沒有明這兩方面的理。

過去練拳,老師傅講「功架要正」,今天我們的說法就是要規範。身法要規範,手法要規範,步法要規範,姿態要規範。怎麼規範?憑什麼規範?憑「理」。有了理你就能比較,比較不同流派的不同點,他們都好,但你練習還是不能混為一體,這就是規範。

比如楊式太極拳和吳式太極拳的區別。在身法上,吳式太極拳的正是「斜中正」。在步法上,一個是後腳45o,一個腳尖都向前,不允許斜向太大。在要領上你都不能含糊。我16歲開始練吳式太極拳,從1946年到1959年,這15年中基本沒有練其他拳種。1959年比賽時,吳式是比賽項目,88式是表演項目,所以我就接觸了88式,就接觸了楊式太極拳,對他的們的區別有深刻體會。一個簡單的上肢動作,手臂同樣要保持弧形,吳式太極拳是下弧形,楊式太極拳則是外弧形。位置上,吳式是拇指對鼻尖,楊式是腕部要對肩。基本動作必須規範,到位,不許打半點折扣。所以規範、工整就要樹立個性。

余功保:規範的細節很多,大體上分哪幾個方面?

李秉慈:從傳統上來說,規範的內容可以分為「四法」「四功」。

四法就是手、眼、身、步;「四功」就是心、神、意、念。意動神隨,我想怎麼做,動作是什麼樣的圖形,心念一想,身體就跟上了,你沒跟上就不自如。太極拳從起勢一起,首先靜下來,達到心平氣和,從哪裡開始先動?動作過程是怎樣?完成時的狀態是什麼?也就是起點、過程、終點三要素都要在意念中很明晰。動的感觸是什麼?是輕輕飄飄的飛舞,還是穩穩地前進,這都是神、意的內容。「四法」還比較好理解,「四功」看不見摸不著,有的人不太容易體會。對於「四功」過去拳論上有幾句話講解,「發之於心,達之於神,行之於意,想之於念」。「發之於心」,就是練拳的一切源起,發動都在於心,「先在心,後在身」,「心為主帥」,所以練拳你一定要心先靜下來,打仗時司令部得冷靜,不浮躁。「達之於神」,就是精神要充沛,要貫注,拳論上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精神固達了,周身才能實現一舉動皆輕靈。「行之於意」,就是一切行拳均在於意的運用,「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沒有意,只是形,就是體操了。「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是一身的統綱,練拳要「以意導體,以體導氣,以氣運身」,所謂「用意不用力」。「想之於念」,就是練拳時要做到念念不忘,「勢勢存心揆用意」,不懈怠,「變轉虛實須留意」,雖然放鬆但不隨便,這樣才能做到「勢正招圓」。我認為意念活動要從開始動作起,一直到收勢完成,這樣才是真正的內外精神全力集中在你的動作上。

「四法」「四功」內容的掌握就是老師口傳心授的重心。教學者要因人施教,好的老師懂得怎樣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來解決具體問題。每個人外形動作不一樣容易看出來,腦子裡想的不一樣就不太容易看出來了,這恰恰是要糾正的關鍵。這就是練拳「百人百樣」。

余功保: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性對錯誤加以糾正,尤其是對其意念中的錯誤進行糾正。

李秉慈:就是改動作,改意念。還要根據學者的體能、智能給他提示、設計,能夠發揮他的特長。有的從比較飄逸,有的人比較厚重,在這些在練拳中都能發揮。

余功保:所以練太極拳是一種個性自我發揮,充分挖掘自身潛能,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進行自身的塑造、提高。

李秉慈:有的人通過練拳提高了自信,提高了勇氣。太極拳理就是關於社會方面的大道理,你把他跟實踐結合起來,你的思想高度就有跨越。

余功保與吳式太極拳名家李秉慈的對話(三)2009-05-29 09:30餘功保:上面說的是規範,在練拳中還要注意什麼?

李秉慈:動作規範明確了,要循序漸進。特別是開始,把規範性做紮實了。另外要認真聽取老師對你的修改意見,特別是個性化的意見。還要尤其注意基本功的練習。基本功是建築物的基礎,然後才是力量、柔和。還有就是堅持不斷,練拳就是練意志、體質,不吃苦不行。你要想通過練拳得到更深層的提高還要注意不斷去悟,悟拳外的東西。比如太極拳和現代科學的關係,和藝術的關係,和做人的關係等。

余功保:太極拳和科學的關係很有淵源,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和陰陽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李秉慈:練太極拳還要善於運用同學之間的對照,你的問題我有沒有?是不是在我身上是用另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對照,就容易鑒別。

余功保:推手是太極拳的重要表現形式,有人認為要完整地練好太極拳必須懂得推手,練好推手。在太極拳推手上您有什麼看法?

李秉慈:太極拳推手有傳統推手方式和現代推手競技比賽。推手競賽是從1984年開始的。我們看推手要有一個認識。傳統的推手訓練和現代競技有所不同。作為一種訓練手段、練功手段的推手鍛煉,和要以參加體育競技的推手訓練方式有所不同,目的、性質不同。原來我們教學推手時,是老師教學生,或師兄弟之間切磋,或和其他拳種之間交流。但到競賽場上就是勝負問題,目的就決定了過程的實施方式。吳式太極拳的推手要以吳式太極拳的拳架子為基礎,要講究柔化。比較典型的徐致一先生,他說我就是練「一柔到底」,這是一個什麼境界呢?他說我的周身全部是圓形,每個位置都是圓的。在推手時以對方為主動,我是被動者,你推我我就動,你大推我就大動,你小推我就小動,完全捨己從人。從太極拳理論上講,柔可生剛,沒有柔就沒有剛。有的人說太極拳那麼柔怎麼能用呢?我認為,不會放鬆就不會發力。你放鬆了做動作轉換才諧調,你不放鬆開始時就是僵硬的。

推薦閱讀:

朱建軍-意向對話講義6(1) 轉載
銷售巔峰秘籍三——對話技巧
對話張宏傑
朱建軍:意象對話的特點
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南懷瑾(下)

TAG:名家 | 太極拳 | 對話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