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江永女書的起源

江永女書的起源

廣西 賀州 董全吉

我在《董姓的圖騰與千里草》一文論及倉頡造字:我國戰國之前的典籍從未提及倉頡,最早提及的是戰國的荀卿提及倉頡造字的故事。說到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愁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便想造出一種簡單易記的符號,用來表達思想,傳授經驗,記載歷史。他給這些符號取了名字,稱為「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造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的模樣繪的;「月」字,是仿照著月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創造出了我們今天用的所有漢字,並將它們傳授給了後人。於是編造了故事: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然而,「重」字是人背著一捆沉甸甸的東西,人+東,東是一條樹枝穿插過一捆柴火,而董字則是人背著沉甸甸的一捆東西(可以燃燒的柴草),放在人聚居的地方。因此,董、重、東通用。東:《韓非子·說疑》作「董不識」,董,《說文》但作「原字為花的上部下加童」,段註:「古童重通用」。 原字為花的上部下加童,不就是「蕫」。蕫dǒng,古同「董」,所以,古時候:「蕫、董、東、重、童」通用。我在《「董」字新釋義》等文章進行了論述。而後人以背著的東西沉重,那兩座山疊起來不是更加重的比喻故事,卻忽略最早是人背著一捆東西?

倉頡造字這一故事,明顯屬於後人編撰,也就是文字基本固定時期的戰國時候編撰,一是倉頡遠古屬於一個部落,只是後來黃帝統一各大部落形成部落大聯盟,倉頡部落也屬於黃帝大部落管理之下;二是古代早就進行結繩記事與堆石記事,早已不在倉頡時期;第三不是結繩記事就直接到了象形文字的過渡,而是結繩記事,到陶文符號,才進入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在各部落已經使用,拋棄陶文的難以記憶的缺陷,倉頡只是在搜集民間文字進行整理。而最為露出破綻的是「重」字的比喻,就看出他對文字的演變知識的缺乏。

漢字從「堆石記事」到「結繩記事」,再到「符號刻記」,進而演變成為象形的遠古文字。燧人氏的刻記符號屬於密碼性質的文字,只能在少數人中間流傳,局外人根本無法破譯,因此很難普及。後來部落間便發明了圖畫文字,用簡單的畫面來表現具體事物,如畫一個山形代表「山」,畫幾個水波代表「水」,畫一個圓形代表「太陽」,畫半個圓代表「月亮」等等,這種文字不用專門的學習和記憶便可掌握。而倉頡部落在黃帝之前就已經流行了象形文字,黃帝之後,倉頡到各地各部落搜集象形文字,但是,各地部落依然保存其部落的文字。 「聲、形、象、數、理」是漢字的五種基本造字方法,從 「符號刻記→陶文→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隸書(漢) →(魏晉) 草書→楷書 → 行書」 演變,稱為 「漢字七體」。

到了黃帝之後至殷商時期,漢字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們已經普遍地、熟練地掌握在甲骨上刻字的方法,後人稱這種文字為甲骨卜辭或甲骨文。甲骨文是在一千餘年的時間裡逐步發展形成的,它一千多年之前的文字之間既有連續性又有創新性,最明顯的變化是簡化了筆畫,是向著純符號方向發展的。包容了象形、指事、會意、假借、形聲和假借諸方法,但字形尚未完全統一。如其中有一部分字仍保留著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迹,有的一個字有多種寫法甚至有正寫、反寫、倒寫等。《說文解字序》中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他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會意字,形聲字只佔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比劃不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商代金文多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會意字。大篆是古字向小篆過渡的一種漢字字體。據傳為周朝周宣王的史官史籀所創,故又稱籀文、籀篆、籀書等。小篆是由大篆簡化而成。相傳小篆是戰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負責整理出來。秦國以外的國家所用的文字統稱為「六國文字」。六國文字屬於古字範疇,圖畫性強,形狀不定,難以識別。

最早的甲骨文隨著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為周代書體的主流,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金文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據統計,金文約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大體較甲骨文更能保存書寫原跡。商末之金文亦與甲骨文一致。此種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緒延至秦漢。但商代器物和銘文皆少,秦漢以已至末流。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 小篆專指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複雜,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於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甲骨文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而商代金文多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會意字。我在《從文字論「董」姓部落與江永「女書」》一文論述:「好、尾、步、離、中」等字與甲骨文相似,是不同的甲骨文書寫;「壽、齊」等字不像甲骨文、也不像金文;「火、春、妹、東、必 」等字近似金文的;極少部分字如「男、意」等字近似篆文與隸書。

祝融部落重、黎分化,祝融部落重支系的解體,後又與重黎的分支黎部落中的犬封氏(盤瓠)與蚩尤氏共同開創了屈家嶺文化和大溪文化。形成了古三苗國大聯盟,雄據江南(見下文論述)。我在《江永女書與廣西鐘山方言是古文明的活化石》一文論述了:由湖南彭頭山遺址陶文譜系,發展至大溪文化的陶文,是構成湖南江永縣(與廣西賀州分界)千家峒「瑤族女書」遺存的直接源頭。而後,夏末商初得以固定。因此,我認為,江永女書殷商時期的文字。為何如此呢?這要從祝融重黎與苗蠻的歷史演變進行論述。

1、南海盤古乃天地萬物之祖

我在《重新分析燧人氏》一文論及:人類首先在哪繁殖繁衍呢?有的人認為南方在海水之中,只有在高地,故《三海經》的昆崙山之一玉崑崙(今甘肅祁連山),人類屬於從此繁衍?其實,山海經的古崑崙,是語言流傳,無法否認山海經也有屬於南方的記載。

《遁甲開山圖》:「石樓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項峻《始學編》說:「上古皆穴處,有聖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處,古之遺迹也。」《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認為巢居開始於南方。《林邑記》也說:「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為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說; 「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蓋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歟!」《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嶺外代答》卷四)這都說明巢居起源於南方。王大有先生也承認有巢氏先為南方,人類也先巢居南方,歷史學家也論證赤道周邊最適合動植物繁殖,是動物生長生活的地方!難道玉崑崙僅僅因為高地的就屬於人類先繁衍地?

《水經注·河水》說「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 《水經注》云:「蒼梧之野,峰秀數邵之間,羅岩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九嶷山,又名蒼梧山。 與《楚辭》中的崑崙相呼應,最早以蒼梧為神山,是古「崑崙」,又稱「昆吾」即與「蒼梧」、「蒼龍」音義同轉。《集韻》「崑崙,天形」;清代畢源注《山海經》「崑崙者,高山都得名之」。這是以龍祭日於高山得名,《海外北經》記有「鐘山之神曰燭陰,視為晝,冥為夜,吹為冬,呼為夏,身長千里……居鐘山下」,這燭陰即燭龍,鐘山何處?《淮南子》雲「鐘山,崑崙也」;呂思勉、童書業《上古史辨》(七冊)考「燭陰」之「鐘山,作蒼梧之崇山」。 九嶷蒼梧山也是眾帝祭天的神山,「有眾帝之台,帝堯台,帝丹朱台,帝舜台」(《海內南經》),即「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又有「帝葯八齋」,「有巫山,十巫從此升降」,有「崑崙稻,百穀自生,冬夏播種,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的熱帶景觀(《海內經》)。這就難怪《楚辭》記載的崑崙—蒼梧—鐘山連為一體了,《楚辭》中多記有「乘龍」而上的崑崙,庄忌《哀時命》「願至崑崙之懸圃兮,采鐘山之玉英」;屈原《離騷》雲「朝發韌於蒼梧兮,夕余至於懸圃」,「朝吾將濟亍白水兮,登閬風而羈馬」。這蒼梧之「鐘山」、「閬風」、「懸圃」,就是登崑崙為神祀天的聖地。

2013年《道縣樂福堂鄉福岩洞發現晚更新世古人類遺址》:2011年9-10月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縣福岩洞內發掘出土5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總體形態特徵與現代人(Homo sapiens)接近;道縣玉蟾岩洞里出土的幾顆14000前的古栽培稻穀粒,打破了世界上唯印度擁有4000年悠久稻作文化的神話。現代科學證明:在古史三百萬年以前,地質年代屬於新生代第三紀的上新世。考古年代為使用天然木石時代。人類族源屬於南方古猿。道縣地處湖南、廣西和廣東接壤地帶,南嶺北麓,湘江支流瀟水自南向北穿經而過。該區域處於華南板塊腹地,北亞熱帶南部,上古生界灰岩地層廣泛發育,受新生代構造抬升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內發育多處岩溶洞穴;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界專家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遺址內「一萬年前就有5萬公斤黍子和粟的儲存量,這足以證明中華農耕文明的發達程度。」,「動物學家對遺址內家犬、家豬和家雞等動物骨骸科學鑒定,證明8000年前磁山人就已經開始馴養家畜家禽,這推翻了"家雞起源於四千年前的印度』的說法」。

從湖南九嶷山旁邊道縣的14000前的種子保存,超越北方的以前歷史考古發現,人類始於南方洞庭湖一帶已經基本形成。那九嶷山的古崑崙早於玉崑崙也就不足為奇。玉崑崙在新疆西藏之間,西接帕米爾高原,東延入青海境內。神話傳說,昆崙山上有瑤池﹑閬苑﹑增城﹑縣圃等仙境。那就是在遷徙之後,不是遷徙之前。傳說天地是由盤古用斧開的,這一故事到了北魏,經酈道元傳入北方。從此,盤古由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的神話,而發展成為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從南方桂林、南海等地保留盤古廟最後形成個氏族部落認可,都證明人類始於南方。《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睛,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於盤古。2、南方燧人氏與祝融

王大有先生研究:「伏羲氏於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權,成為各地氏族聯盟集團公認的領袖。女媧氏與伏羲氏同屬於伏羲族團,為兩個世代聯姻的族系。兩族相互交替,共同執政,形成了伏羲女媧政權…… 伏羲女媧政權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一個氏族聯盟集團,共有大小部落一百多個」,那麼,祝融部落不是伏羲女媧部落大聯盟之下的小聯盟?那小聯盟沒有姓?只有大聯盟有風姓?因此,我完全可以說:風姓只是大聯盟的姓,也有小部落聯盟的姓。

現在普遍以此記載:「燧人氏,又稱「燧人」,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燧人氏死後葬於今天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建有燧皇陵」。我認為黃帝不屬於僅僅一個黃帝,燧人氏也不是僅僅一個燧人氏?那最早的燧人氏還是在祝融部落。史上記載的商丘燧人氏僅僅為最後或其中之一而已。卻不記載最早的燧人氏在南方?史書上說,燧人氏出生在江南洞庭湖中的一個稱作湘山的仙島上,他生而知天文,識地理,精通許多高深的學問,人們都尊稱他為聖人。傳說燧人氏所建村莊的遺址就在今湖南常德市澧縣車溪鄉南嶽村一帶。《太平御覽》記載說:「遂明國有大樹名遂,屈盤萬頃。後有聖人游日月之處,至於其國,息此樹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無疑證實燧人氏最早於南方。

燧人氏只是一個代號,不是僅僅指一個人。是祝融部落早期的一個首領稱呼。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 接著又發明了「燧石取火」,人們把燧石取火時期稱為燧人氏。從而,結束了人類靠天取火的歷史,一致推舉他為氏族大聯盟的首領,為氏族聯盟大酋長,稱他為「燧皇」。 從傳說都把燧人氏發明火歸結到祝融,就得出真正的燧人氏只是一個世代的稱呼,發明火的依然是祝融部落。祝融氏,乃古代掌管用火的部落,以火的形象特徵而稱呼火的一個部落,並以稱呼首領的代稱。在華夏、東夷、南蠻一些部落中都設有祝融氏掌火這一個職務,只有火正。在人類蒙昧時代,這個火種被視為神的賜予,由專人看守,保持火種長年不息。這個看護火的老人,便被人們無比的尊敬。火既被看作神明之物,還須要經常去祭祀它,一於是便由這位看火的老人負責祭祀,作為祭司。祝融教會人用火,證明祝融部落形成於燧人氏時期,燧人氏是祝融部落的傑出代表,是人們稱呼的氏族聯盟大酋長。我在《祝融八姓與祝融文化》一文論及:1942年9月,長沙子彈庫楚墓被盜掘,出土發現一件迄今中國最早的文字資料的楚帛書。 帛書說:「……有 伏羲、女媧 結為夫婦,並生有4子。……」這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完整形態的有關女媧的記錄依據。帛書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記載。而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有的說是重,該、修、熙。《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應作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楚辭·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王逸註:「羲和,日御也。」洪興祖補註:「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那怎麼會出現伏羲與帝嚳的不同年代呢?因為,既然古代的事件以傳說形式流傳,何況是一個部落的稱呼,難免會認為是同一個人,其實是部落。《書·呂刑》:「乃命重、黎。」《傳》曰:「重即羲,黎即和」。那伏羲四子不是兩子嗎?而歸結的也是祝融部落的重黎,是屬於祝融部落聯盟的兩大支系。證明祝融部落屬於伏羲時期的重要力量。

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及東方神話之父袁珂所著《中國神話傳說》:女媧氏;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樣苗條。人們流傳說:女媧和伏羲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女媧摶土造人,使盤古大帝開創的世界不再沉寂。早年伏羲女媧為避洪水,從榆中遷甘肅東部麥積山、陝西眉縣太白山,再遷陝西寶雞陳倉,再沿秦嶺遷陝西臨潼驪山、華山。祝融氏部落聯盟從湖南沿著嶺南五嶺到九嶷山不遠的廣西甄皮岩一帶,遷移到貴州,並進入四川省的廣元、巴中一帶,北移,後來定居今寶雞市岐山縣一帶,因境內有太白山(古稱其地為太白,與今太白縣無關)。傳說伏羲「人皇九首」,實為伏羲東遷後有九大胞族,也就是大部落聯盟之下有九個比較大的部落聯盟組成,被稱為「九風」,「九英」,「九鳳」,「九首人面鳥身」。 祝融氏和伏羲氏同屬於燧人氏的後裔,那不也是伏羲氏從祝融部落分化而來。那燧人氏不是單指一個人,是指一個部落首領的名稱,且隨著遷移而分化。而最早的燧人氏在祝融部落中。因最早活動伏羲女媧大部落首領活動中心以南,故稱南方。

帛書說:女媧是虘(舉干)氏之子與伏羲不是同一氏族。女媧《帛書》作女(音施),讀作「析」、 伏羲大部落中的「羲、和、重、黎」皆為氏族,是伏羲女媧部落聯盟比較器重的分部落首領,是太陽神管理下的大部落;《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下孔疏引賈逵曰:「夏陽氣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氣為之名耳。」這種名為祝融的夏氣即是融風,《左傳·昭公十八年》載:「夏五月,火始昏見。丙子,風。梓慎曰:"是謂融風,火之始也。」』融風又稱協風,是古人開始春耕的信號。女媧後來繼續東遷,到了河南濟源王屋山,發生了日全食,一片突然到來的黑暗中,民眾以為天塌陷下來,女媧作為氏族首領,責無旁貸親臨王屋山頂,設壇祭天,等到日食解除,天光大開,民眾以為他們的這位氏族首領把天補上了。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兩個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引起女媧用五彩石補天的動人故事。之後組織氏族成員用火攻水,祝融部落也就登上了酋長的位置,伏羲、女媧建立大伏羲氏部落聯盟以後,祝融氏族群北移,後來定居在太白,以致管理中心遷移到祝融部落居住的太白山一帶。赤禪(女)、洛槍(男)、附前(男)、洛前(男)、皆號祝融氏。祝融氏前後共歷四任帝,執政一百年。這也就成為東西方太陽神的部落的分開管理火種、祭祀等。 時間雖然變化,但是部落名稱依然。故祝融歷經不同時期,依然沒有改變。《禮記·月令》和《呂氏春秋》說:「炎帝是南方和夏季的帝,祝融是南方和夏季的神。所謂「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誘註:「炎帝,以火德王天下,是為炎帝,號曰神農,死托祀於南方,為火德之帝。祝融,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楚帛書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安定,建立。三天,指日、月、星。意為炎帝命祝融遣四神降於人間,安定日月星辰,建立四極以承天覆。)《山海經·海外南經》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郭亞注釋「火神也」。據羅泌《路史·前紀》卷八中說:「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左 傳·昭公二十九年》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應用到戰爭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記載如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閑,西北之隅。」降火助戰,這可能是 首次把火戰使用於戰爭中。這也是祝融部落首領成為炎帝的記載,也記載吳回屬於祝融部落的人員。

女媧補天的傳說,明確說明,祝融早於炎黃帝,更不用說早於少昊和顓頊了。為何又作為「黃帝生二子,長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老童)生二子;長子重黎,次子吳回」。其實,是因為在顓頊時期,作為伯侯就列為是其子孫而已,少昊是在黃帝之後建立了政權,也就列為其兒子了?而祝融其實是一個部落聯盟的代稱。因此,說祝融屬於炎帝的姜姓或黃帝的姬姓都是錯誤的。

上文論及既然伏羲氏從祝融部落分化而來。同時,燧人氏是炎帝的祖先,也是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華胥氏是第一個引種萊麥的女性,是燧人氏的後裔,因萊麥種植的貢獻而成為一位傑出的女首領。相傳華胥踩雷神腳印,有感而受孕,生伏羲,華胥氏出生於陝西藍田,典籍中均記載著一個叫華胥氏的氏族女首領及其兒女伏羲、女媧的故事,其實,準確地說是把華胥首領管理下的伏羲、女媧兩大部落。華夏之「華」,源自華胥氏之「華」。「華」即萊,源自華胥氏引種萊麥。伏羲祖燧人與華胥,又依華山華縣而居,在華山立中天表木,以此地為天地之中,故又名「中華」。 炎帝族又名華夏族:炎帝後裔夸父,以狙猴——「夔」為圖騰「夔」又名夏,故又稱華夏。既然,華夏與燧人氏、炎帝後裔有關,那不也源出於祝融部落息息相關嗎?傳統服飾為長袍,華服,後來發展成為具有長袍特點的漢服,也與華胥作為首領時期的服飾有關。

3、伏羲、炎帝與蚩尤的部落變化

3.1、蚩尤部落的前身九黎

伏羲時代的歷史將伏羲記載為女羲、女犧、女戲、女希。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伏羲命四子去四個不同方位測天,各自提出自己的數據來制定曆法,經過一千多年才完成上元太初曆並頒布實行。伏羲母親是母系氏族的一位女子,這個氏族部落居於華胥之渚,後人分不清稱呼就以地取氏故稱華胥氏;部落遷徙分化。後來華胥族裔東遷,推廣萊麥種植,東夷地區便有「萊夷」氏族。另伏羲母親華胥氏是從婼(又嫟)氏族分離出來,婼氏族長於桑蠶一業,華胥氏去雷澤時,還沒有從該氏族中分化出來;去雷澤是尋找萊麥、牧草和桑蠶。從女媧「造人」之後,嫟與婼是女系,來源於桑若。桑若在上古東夷人稱桑、扶桑、穹桑;中原河洛(雒)地區稱建木、扶木、婼木、表木;西羌稱若木、榑木、榆木;北狄稱扶余等。嫟屬於以桑蠶經濟為特色。也驗證了扶桑,太陽神木。與重黎的太陽神密切關聯。之後,在炎帝神農氏時期,結合祝融部落的東遷,融合成為一支大的部落,蚩尤一度成為部落的首領。

蚩尤作為部落聯盟首領,東夷人方陽夷、風夷中的黑蛇支。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和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同時又是女媧黑虎族——苗裔。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闞」即虎,尤闞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這就是九黎族的來歷。九既是蛇,又數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蚩尤發展了伏羲上元初歷,在多水地區建立天文中心,在居邑築城(干打壘),有城、有廓有祭祀中心。內城為京,外城為邑。有宮有郊,有台有壇,有圜有潬(善)。蚩尤還發展了耕稻作,發展漁業。畎夷在沉積平原的沙壤土上耕作,發展為九黎八十一兄弟氏族聯盟。黎者,黍稻犁耕,遍布九夷,故名九黎。蚩尤在北方建立的黎國(冀國)是三苗九夷的統一聯盟國。

《說文》:「亥為豕,與豕同。」段註:「二篆之古文,實一字也。」《論衡·物勢篇》:「亥,豕也。」《呂覽·察傳篇》記有「三豕」即「己亥」之故事,均可為證。《古本竹書紀年》及《山海經·大荒東經》並作「王亥」。《史記·律書》: 「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釋名·釋天》:「亥,核也,收藏萬物」,與杜注「蓐收」義同。亥與豕古本一字,豕、耆、黎、夷,段玉裁併繫於十五部,故例得通轉。所以說,蓐收和黎也是一神之分化。又因為亥與豕古字同,所以西方神(獸)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西宮白虎外,還有封豕。《管子·五行》:「昔者黃帝……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奢龍即東宮蒼龍,大封即伯封」。由於炎帝神農氏時期,祝融部落與東部原部落的融合,重黎部落成為一支主要的力量,蚩尤部落聯盟與祝融部落產生密切的關係。

蚩尤大部落管理下的盤瓠氏是燧人氏的一支,在祝融部落從廣西一帶遷徙後,停留湖南的祝融部落的另一部分也逐漸向東、向北遷徙。最後,又與炎帝長琴帶領的祝融部落匯合,與後來的炎帝的大部落開始分離。這東移的部分當時過著半牧半農的生活,是以「葫蘆」為主要糧食,並最早發現培育葫蘆的族人,就被眾人尊稱為瓠民。專門培育葫蘆的氏族又被稱為瓠氏。葫蘆又名「瓜瓞」《詩·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瓠民發現瓠不僅可食,還可作器物用。巨瓠剖之為舟作船,名盤瓠舟、天盤舟;小瓠剖之為盤、為瓢為勺;自蒂開口,為「瓶」,為「壺」,用以盛水;自蒂上下截半,為葫蘆罐,或上段為蓋覆之以扣如「蓋天」;下段為「盆」,為「碗」,為「缽」,為「盤」,因而名盤瓠、槃瓠。後來,有了陶器的發明,其各種形狀皆源於瓠器。也因此在瑤族,把盤瓠稱作祝融部落的吳回的族兄弟。因此,我在一些論述中,把原來遷徙的成為老,而老、耆、黎、夷,豕通轉,祝融部落開始畜牧業的養殖,九黎,九代表多部落,八十一兄弟也是代表多部落,可見一斑。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言,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

《山海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訁天)天)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載天。有人洱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 《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深飲,飲於渭河,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種「承襲」和「世」,不是父親子相傳的世系關係,而是母系時代的代系關係。《山海內經》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而相傳炎帝神農氏歷經臨魁、承、明、直、厘、哀、榆罔「凡八代」。《帝王世紀》載:歷經神農、承、臨、明、直、來、衰、榆罔「凡八代」。這證實是炎帝分為兩個階段,而王大有把他命名為:炎帝魁隗氏、炎帝神農氏;而每一階段都出現多代的首領。如《國語.魯語》:「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之以為稷」(因為烈山或歷山在湖北隨縣境內,東漢學者鄭玄註:「厲山氏,炎帝也」);也出現戰國屈原《遠遊》:「指炎神(炎帝)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嶷;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網象而自浮。祝融戒而還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張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這「嶷」指湖南的九嶷山,「祝融」南嶽、「衡」山、「二女」傳說都在湖南。《山海經.海內經》:「炎帝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生鼓、延始為鍾,為樂風」,其實炎帝不是僅僅指一個人,僅僅屬於部落酋長的稱呼。那也證明,祝融部落也是炎帝之一。 炎帝氏族譜系「紅崖丹書」,並由王大有先生破譯。「丹書」是由四川邛崍,珙縣進入貴州的共工氏後裔書寫的共工氏族譜。 「紅崖丹書」,記載了炎帝系族譜和各時代的主要社會發明,證實《山海經》所載炎帝世系可靠無誤。炎帝又名赤帝,其佐為祝融,死托祀於南方炎火之地,為火德之帝。

伏羲女媧大部落聯盟後期,勢力最強的要屬南方的幾大部落,魁隗(男)嫁到赤水氏部落併當上大酋長,又被推舉為男方各部落氏族聯盟的大酋長,大伏羲氏族因洪水之難和氏族內部的紛爭原本已經衰落,在爭鬥中,魁隗「以火德王天下」,把 「赤」字改「炎」字,後人稱之炎帝。炎帝魁隗氏第五任大部落聯盟酋長屬於祝融部落的人員,主要活動在陝西、甘肅、寧夏一帶。中原地區的大伏羲氏族各部落雖然臣服於炎帝政權,但他們除了不公開稱帝外,其餘完全自行管理,炎帝政權對他們沒有絲毫的控制。祝融即位之初曾試圖向中原地區擴張,但此時氏族內部出現了紛爭,炎帝族的幾大支脈都想爭奪,祝融便打消了東進的念頭。祝融死後,祝融部落的長琴即位稱帝,共工不服,率本部族眾征討,雙方進行了一場惡戰,長琴被迫放棄酋長職位,帶領著祝融氏一支離開部落中心區。長琴率領部落部分遷徙在山西安邑一帶、豫中的嵩山地區(包括今新鄭、新密、登封、鄭州一帶)。最後,遷徙於河南昆吾(今河南濮陽市)、滑縣一帶,山東濮城、菏澤、定陶等地、山西南部的鬷川(聞喜)、翼城、曲沃、絳縣、垣曲、左邑、桐鄉、襄汾、新田(山西侯馬)等地以及山東、江蘇、浙江等地。保持打獵、打仗的優勢。並與第一次遷移的部落融合,成為大的聯盟。

祝融部落立居河南崑崙虛(濮陽)、河南許昌一帶後,逐步與東部的部落融合,帶著先進的戰爭工具、動物的馴養,進入燧人氏之時遷徙的老部落範圍之內。這兩大新老部落內部鬥爭,蚩尤部落大聯盟與炎帝的鬥爭,最後演變成為西北的軒轅氏乘虛而入,與蚩尤的戰爭,最後統一各部落。 於是,祝融(董姓部落聯盟)、赤帝、炎帝、神農氏、蚩尤就變成統一起來。也就有了蚩尤是炎帝後;赤帝、炎帝與神農氏在史書的混同;九黎、蚩尤、九夷、與炎帝、祝融的混同,包括居住地點的混合。

炎帝神農氏大部落後來分為東西二部,西部為炎帝本部以華山為中心,再西還有諸氏、槐氏、磈氏、隗氏等。東部為神農本部,在太行山南麓與共工,祝融氏相鄰。後在博山、歷山發展,先都陳留,稱霸於三苗、九黎。以後,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又被蚩尤驅逐出境。滅其八個「假太陽」、「假月亮」蔑稱神農氏為黑烏鴉,因為真正管理火、祭祀、戰爭的祝融部落與九黎部落融合,後戰敗的神農又退回陳留。至神農榆罔,又值天災,不得不從陳留再西退,復又與共工,夸父諸炎帝裔族衝突,榆罔取勝,佔據伊川常羊山共工領地,都空桑,共工、夸父後又聯合蚩尤收復失地。榆罔北上求天黿氏(軒轅氏)揮師南下。時蚩尤暴虐無道,兼并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神農氏」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神農氏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周朝《逸周書·嘗麥解》,記載:「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 「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經過涿鹿、阪泉之戰。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拼音:pí xiū)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黃帝取得了勝利。最後黃帝代神農氏,昔日炎帝在洛水上游祁村灣盧氏城。

我在《祝融、炎帝、神農、九黎與老童的關係》論述:從古籍中,還可以找到蚩尤與炎帝同族而不同時的征據。如南宋羅泌《路史·後紀四》:「蚩尤姜姓,炎帝後裔也。」《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之後,與少昊治西方之金。」如此可以很好地解釋兩次大戰的關係:先是黃帝與炎帝部族大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勝之。蚩尤是炎帝族的後代,為了替炎帝報仇而與黃帝大戰於涿鹿,戰敗之後,首領被擒殺而死,但蚩尤族的部分人則歸順了黃帝成為在臣。所以炎帝與蚩尤可以同族而不同時,與黃帝的大戰就可能有進行了兩次,如《史記》所記。

《續夷堅志》:「華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闞姓,故又謂之闞蚩尤城,城旁闞氏尚多。」按:華州在今山東費縣,東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動之地。蚩尤確為中國上古重要歷史人物,蚩尤是苗族的一位大祖神,是九稱部落聯盟的重要首領,他所代表的九黎部落,活動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中原地區,蚩尤可能是炎帝的後代,而炎帝與黃帝乃是同胞「兄弟」。炎帝與蚩尤曾先後同黃帝大戰於河北涿鹿阪泉一帶,大戰之後,蚩尤族一部向南方遷徙,而許多人則留在北方,逐漸與黃帝族融合為一。前引《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之後,與少昊治西方之金」的 記載。《尚書·堯典》說舜「竄三苗於三危」。《孟子·萬章》:「殺三苗於三危」。《地道記》曰:「隴西郡首陽有三危,三苗所處。」「鳥鼠同穴西有三危山, 三苗所處是也。」西羌、西戎,似皆與苗民有關。犬戎是以犬為圖騰的,苗民中亦有盤瓠犬為重要圖騰者。《後漢書·西羌 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由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銅器是甘肅東鄉縣出土的。而古西域中亞一帶早在五千年前已發現了銅器。這也許同苗民祖先有關。《山海 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神異經·西荒經》:「西北荒中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為人饕餮,淫逸無理,名曰苗民。」這些記載較簡,有正統思相的偏見,並不精確,更不全面,但卻反映了苗民流向西北的歷史事實,這是不可能憑空捏造的。

三苗的大部遷往西南,經過了多次的戰鬥與轉移。《五帝本紀》漢代鄭玄注曰: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三苗國。高辛之衰又復九黎之德,堯興又誅之,堯未在朝,舜臣又竄之。後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誅之。可見經過顓頊、堯、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趕到西南山蠻荒之地。其路線把苗族口碑、習俗資料與古文獻對照研究,發現二者相當吻合。

3.2、帝嚳高辛氏分化了祝融部落為重、黎。

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頭山,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郭璞云:「世本云:"老童娶於根水氏謂之驕福,產重及黎。』」郝懿行云:「大戴禮帝系篇云:"老童娶於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產重黎及吳回。』史記楚世家云:"卷章生重黎。』徐廣注引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右臂。」 是說:有個人名叫吳回,只剩下左臂膀,珂案:王念孫校改經文「奇左」為「奇厷」,恐非。郭璞云:「即奇肱也。吳回,祝融弟,亦為火正也。」大戴禮帝系篇云:"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帝嚳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是皆以重黎為一人,吳回為一人。則以重黎為二人,似黎即吳回。呂氏春秋(孟夏篇)又云:"吳國回祿之神托於灶。』,王符、高誘並以黎即吳回,與此經義合。重、黎相繼為火官,故皆名祝融矣。」

從重黎與吳回的紊亂描述中,以及結合吳回與盤瓠同族,吳回是重黎的弟弟,其實是重部落重新安排的首領,那麼,黎,就是在帝嚳高辛氏時期開始拆分的,儘管伏羲時期,就有兩大重黎聯盟即祝融部落聯盟。但是,祝融長琴之後又匯合,壯大之後被帝嚳高辛氏強行拆分的。九黎,黎都是一個稱呼。

4、祝融火神吳回與瑤族祖先盤瓠 《祝融、蚩尤、三苗種族概念關係發微》一文作者研究指出:祝融、蚩尤、三苗為三個意義部分重合的兼容性種族概念:「祝融」為該部落集團及其首領最早稱謂,「祝融」別稱「蚩尤」則為祝融八姓支族東遷後與原先居住的部落形成的新東夷部族集團以後稱謂,「三苗」為「祝融」與「蚩尤」融合形成的新東夷部族集團支族南遷後別稱」。4.1、祝融吳回、帝吳(有虞氏)、帝舜(有虞氏)的傳承

由於祝融部落的遷徙,並且與炎帝神農氏大聯盟的分離,歷史學家至今無法真正弄清楚鬼方,何為鬼方?出於那個時期的稱呼?至今眾說紛紜。但都無法否認與祝融部落有密切關係一說?何也?就因為沒有從祝融部落的遷徙中尋找答案,也就無法理順蚩尤大酋長與祝融的關係,也無法理順祝融部落的後來出現的酋長老童與蚩尤部落的關聯;更加無法解答重黎,一會說一人重黎,一會說重與黎,包括吳回與盤瓠的部落關係;在祝融部落遷徙的斷層之間,蚩尤作為反抗炎帝的中堅力量,沒有闡述,割裂了蚩尤部落聯盟包含祝融部落這一過程,並且忽略了祝融部落新遷徙部落與老部落的內部爭鬥,以及無法理順後來的分分合合的瓜葛。崑崙虛如何成為祝融部落的早先居住地?難道舜帝,真的姓姚?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

難道就如《大戴禮記.帝系》載:「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饋氏,產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為昆吾;其二日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日籛,是為彭祖;其四日萊言,是為雲劊人;其五日安,是為曹姓;其六日季連,是為羋姓。「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雲劊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部氏也;季連者,楚氏也。」我不苟同「孕而不粥,三年」,也不贊同一些史學家把這成為剖腹產子的先河的論述,而我是基於如下認識:祝融部落與帝嚳大部落聯盟的長期爭鬥,不願自己部落被他人插足領導被分化瓦解而進行的鬥爭,最終經過三年(三代表久,多的意思)而被六人分管分化祝融部落,後人以地為氏稱呼,形成祝融六姓,最後有形成八姓(即八個小部落)?因此,王大有把重氏族分化為老(耆)童、大章、重氏、薰氏、句芒、東氏、中氏、仲氏、榆氏、程氏、溫氏、蘇氏、羋氏十三個分支,我認為是不確切的,起碼先與祝融八姓的傳說有矛盾。

《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應用到兩軍對壘的戰爭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記載如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閑,西北之隅。」降火助戰,這可能是首次把火戰使用於戰爭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吳回,又稱回祿,也是官司「火正」。

吳回征戰有功,在帝堯陶唐氏(姞姓)之後被推舉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稱為「帝虞」、「帝吳」、「大吳」、「天吳」。上博楚簡《容成氏》兩次出現的「又吳迵」應當讀為「有虞迵」,即帝吳;《容成氏》還說明,有虞氏和陶唐氏一起形成了「唐虞聯盟」時期,互相交替擔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如:帝堯(陶唐氏)、帝吳(有虞氏)、帝丹朱(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漢陽紗帽山商代遺址中出土一件陶拍,陶拍的背部鼻狀握手上刻有一十分怪異的圖案:圖下部是一個「人面鳥身」的人形,上部是兩個「回形」雷電紋;人與兩雷電紋間有一矢由上射至頭頂。這個圖案被解釋為「雷神」,應該就是吳回屈原《天問》記載「吳獲迄古,南嶽是止。」 吳就是吳回。這裡述說的是吳回南征三苗,意思是吳回一直到了南嶽才終止南征,獲取了迄古未有的功績。苗族傳說中的「雷老五」就是指的吳回。《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有(獲取)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盤瓠是吳回的同族兄弟,而吳將軍就是封地在蒼梧山吳回後裔。《淮南子·地形訓》:焚桐在崑崙閶闔之中。焚桐,梧桐樹被火燒之後是上好的琴材,稱為「焦桐」。此樹在焚燒仍然能夠復生髮芽,被稱為「不死樹」,火鳳凰重生的傳說因此而起。梧桐,用來紀念那個偉大的火神「吳同」而被稱為「梧桐」、「蒼梧」。吳楚之地流傳幾千年的「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火鳳凰」等傳說也是因紀念火神「吳回」而來。

商及周初的鬼族,按王國維先生考證當是畏族,與媿、隗等姓相通,是漢代隸定時寫為鬼,鬼方即畏方,是一個分布很廣的族群,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稱,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諸夏所加)、綿夷、串夷、畎戎、大戎、獫狁,實際上是同一稱呼不同時期不同的譯寫,王國維先生指出這些不同稱謂:「余謂皆畏與鬼之陽聲……故鬼方、昆夷、薰育、獫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

4.2、祝融吳回與瑤族先祖盤瓠的關係 吳回卻是重黎的兄弟,其實,是重黎不服帝嚳,而啟用吳回管理祝融部落。從瑤族記載:這吳回與盤瓠同族,豈不是瑤族的先祖與重黎兩大支系的祝融聯盟之內,且記載雷神吳回(也叫吳雷),那也證實上文說論及的三苗九黎與祝融部落是同在一部落。帝嚳沿襲黃帝實行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

帝嚳,也就是顓頊的重臣高辛氏大酋長姜嚳美(又稱俊、姜俊),十五歲時,因輔佐顓頊帝有功,被封於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歲時,代顓頊為帝,都於亳。因他興起於高辛,史稱之為高辛氏。率領本部族人東征,擊敗共工氏,旋即被各部落聯合推舉為帝。後顓頊高陽氏,成了偏居北方一隅(另說法:顓頊死後,侄子高辛即玄囂的孫子繼位,即帝嚳)。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實住帝丘(今濮陽),帝俊即高辛氏帝嚳,《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這只是用圖騰表示,也就是八大部落。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應用到戰爭中去了。五正之制:以勾芒氏(即重氏)為木正,以祝融氏(重黎氏)為火正,以蓐收氏為金正,以玄冥氏為水正,以后土氏為土正。勾芒氏專事天文曆法,主祭東方和春季之神;祝融氏主事農業,主祭南方和夏季之神;蓐收氏為少昊氏古老的一支,主管刑罰,主祭西方和秋季之神;玄冥氏,主事水利,主祭北方和冬季之神;后土氏,女媧氏的一個主要支部,地位高於前四者,可以說是統管。祝融部落以善於取火用火而著稱,所以,其首領就被五帝之一的帝嚳任命為掌管火的長官「火正」火正的職責為取火、出火、納火、改火和保留火種,被尊為火神。《史記.楚世家》載:「重黎(祝融的另外稱呼)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

這一時期也是父系氏族的發展時期,入贅婚的開始盛行,也是祝融氏被分化的時期。一個善於征戰的祝融部落,嚳舉兵伐共工。先命火正重攻,不克,復命木正黎佐重,又不克,證明祝融部落對帝嚳高辛大部落酋長的不滿,也對酋長入贅霸佔祝融部落的管理權的不滿。結果,帝嚳(帝俊)派遣重黎鎮壓共工沒有儘力,產生抵觸情緒,大怒,以此重黎召回論罪處斬,換掉了部落首領?又命重、黎弟吳回用圍而不攻,困而以耗之計,又斷共工水源,終於攻下共工居地共頭山,破涅都。嚳使吳回復居「火正」, 吳回征戰有功,稱為「帝虞」、「帝吳」、「大吳」、「天吳」。上博楚簡《容成氏》兩次出現的「又吳迵」應當讀為「有虞迵」即帝吳;那我認為,這吳回是不是祝融部落的人還是外部落進入祝融部落,僅僅以官職命名呢?仍為祝融之官。不然何以有:祝融有一弟叫吳回,又稱回祿,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聲沒有祝融大,人們把火災稱為「祝融之患」,成為貶義呢?

帝嚳高辛氏也在分化九黎部落,而說盤瓠是祝融部落吳回的族兄弟,盤瓠是吳回的同族兄弟,帝嚳高辛氏也在進行內部分化。盤瓠居住昆吾,也就是崑崙虛,也正為祝融部落的地方,一樣證明九黎與祝融的關係密切。在典籍《周易·說卦》中注釋:「艮為狗,正西崑崙狗國」。因此,史籍《玄中記》中所記載的「帝之狗」,實際上是指女婿盤瓠來自祝融部落居住的崑崙虛。吳將軍是吳地的首領或是封稀氏。這其實不是真正的氏,後人以該部落養殖業發達而以飼養的動物命名而已,實則依然為祝融部落。封稀氏又稱稀韋氏、豕韋氏、室韋氏,風即東夷中的風夷,稀、風兩放合婚的子裔為防風氏,防姓又為方夷。稀、南楚叫豬為稀,封,古文為大,封稀即以大豬為圖騰以養豬為生的一個氏族。防風有鑿齒之俗(古稱鑿齒民)。當時,防王政權是與高辛氏並立的兩個政權。為何為兩個政權?那就是祝融部落與中央部落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面。從祝融八姓的昆吾,有豕韋氏就證明是祝融部落的不同稱呼。而吳將軍就是封地在蒼梧山吳回後裔。這豈不證明,吳回不僅僅是一個人,後繼任者依然為吳回。防王文化也就是祝融文化已是極為發達的良渚玉器文化。出現圖騰的變化,有以封?和陽鳥鳳凰為主。太湖地區的防王向北方發展或者是「問鼎中原」,當時就有了「防王作亂,數侵邊境」之事,此時,高辛氏已遷都舞陽,被防王追擊,又再遷淮陽宛丘,防王在舞陽建吳城。於是又才有高辛氏募天下,以千金、萬金和家女換防王吳將軍首級之說。這吳回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只是部落首領以吳回稱呼,就不是僅僅一個吳回了。

而盤瓠追溯到蚩尤兵敗時,畎夷為蚩尤通風報信,並掩護蚩尤撤退,因而被祝融重黎的黎一支(即苗族人)視為救命恩人。後成為高辛氏的外戚。成為濮水的侯伯,被壯、瑤各族尊為中興先祖的「布洛陀」、「布伯」。 傳說「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高辛氏女嫁盤瓠(五色犬),而繁衍後代(苗、瑤、畲、壯)。後來文獻或傳說中的畎夷、犬封、犬戎、狗王、犬王、狗明王、盤王、狗皇、高皇、盤瓠王等都為盤古氏,盤瓠之後裔。《後漢書·南蠻傳》、 晉干寶 《搜神記》等書記載,遠古帝嚳 ( 高辛氏 )時,有老婦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婦人盛於瓠中,覆之以盤,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 。

為何高辛氏女嫁盤瓠?當時,還出於入贅婚階段,要說嫁,也只是盤瓠入贅。而瑤族記載:這吳回與盤瓠同族,那三苗九黎與祝融部落是同在一部落。為何同族,盤瓠卻把吳將軍殺死呢?可見,重、黎不滿帝嚳高辛氏對祝融九黎部落的排擠,吳回也一樣不滿意帝嚳高辛氏對本部落的打壓。只得啟用內部分化,唆使盤瓠內鬥。當時,太湖地區的防王向北方發展或者是「問鼎中原」,當時就有了「防王作亂,數侵邊境」之事,就有了《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盤瓠咬下吳將軍首級而歸,那真正的是吳回部落被鎮壓下去。在濮水的盤瓠氏應徵,帶領獒犬、潛入吳台防王吳將軍大營詐降,乘防王大醉,獒犬取防王頭,獻與高辛,高辛以其第三女配盤瓠,封定界侯,封地在大茅山。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 史籍《玄中記》載:「高辛時,犬戎為亂,帝之狗曰盤瓠,去三月而殺犬戎,以其首來,帝以女妻之,不可教訓,浮之會稽(浙江)東海中,得地三百里,封之,生男為狗,女為美人,是為犬封氏。」高辛以其第三女配盤瓠,封定界侯,封地在大茅山,開始墾荒嶺南。後來從會稽又向西南發展,又進入長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而彙集於長沙武陵地區,傳說「盤瓠負帝女入南山」緣於此。

由於畎夷布洛陀助高辛氏建奇功,因此,到南方後被免除徭役賦稅,族眾自稱為「勉(免)」「莫徭」、「沒徭」,其居地名瑤山(今浙江餘杭良諸徭山),而畲族盤氏與藍氏、雷氏、鍾氏則為四著姓。據《盤氏宗譜》和神話相傳:其始祖龍麒衛國有功,高辛帝賜配第三公主,生三男一女。帝賜長子「盤裝」就姓盤,名自能,受封南陽郡「立國侯」;次子「籃裝」就姓藍,名光輝,受封汝南郡「護國侯」;三子「雷公雲頭響得好,硃筆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馮翊郡「武騎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鍾,名志琛,受封潁川郡「國勇侯」。盤瓠死後,「其後滋蔓,號曰蠻夷」,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沅水》:「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製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後滋蔓,車曰蠻夷。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玄中記》作「盤護」。後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 帝嚳以少女妻之。負而走入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後子孫繁衍。這個故事在我國南方瑤、苗、黎族民族中也廣為流傳,據說那時原人民都非常虔誠地祭祠盤王。後「盤瓠」音轉為「盤古」,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裔民稱徭民、「搖民」。 巴南、桂北的瑤族盤氏,稱盤瑤,與冉氏、元氏、巴氏、李氏、田氏為瑤族六著姓。

吳回,生陸終,是祝融部落也就換了首領,由陸終取代。為了最終解決祝融部落的危害,最後,經過長期的爭鬥,祝融部落至於被瓦解為八大部落,祝融部落從此難以與中央部落聯盟對抗。《大戴禮記·帝系》:「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世本·帝系》:「吳回產陸終,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是也;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四曰求言,是為鄶人,鄶人者,鄭是也;其五曰晏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六曰季連,是為羋姓,羋姓者,楚是也。」從這判斷,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聵氏,生六子,得八姓。這鬼方是那裡啊?這也是祝融部落的分部落,同姓不婚,在那時已經形成,「陸終氏娶於鬼方氏」,怎麼會呢?再者,當時剛進入入贅婚,那陸終也只是安排在祝融部落的首領,其入贅祝融部落也行為可能。既然,陸終仍按祝融部落的信奉巫教,雜拜鬼神。經過多年的內部爭鬥,也就有「三年,啟其左脅」,讓祝融部落感受如身體般的痛苦;這就是帝嚳高辛氏擊退犬戎之後 ,他並沒有趁機窮追猛打,將精力轉向內政,處理民族問題。嚳四妃是帝嚳氏族在遷移中,不同氏族與不同聯姻的順序,不是同一個帝嚳擁有四妃。於是,帝嚳高辛氏就把重黎部落的強大支系重分化了六大部落,最後在分化為八大部落,而人們誤認為是重、黎兩大支系的分化。故祝融部落在這時候被全部分化了,並不是祝融部落的自由大發展時期的說法。而這祝融部落,也就是祝融的重的大的支系,分化成為八大部落,重黎的黎支系,依然是九黎的後裔,也就是蚩尤、盤瓠的後裔。從此,也驗證了為何吳回與盤瓠是同族的說法。

由於由於平地已為防風氏(祝融部落的重分支)開發佔領,故畎夷盤瓠氏只有去開闢山野丘陵地。盤瓠後裔向南發展的一支,在廣東潮州建有高皇尞村寨,有盤瓠廟,這一支為後來的畲族,另一支是壯族。有關盤王瓠傳說的剪紙,至今在苗、徭、壯各族中廣為流傳。

同時,祝融部落雖然分化,人們有時候依然稱呼為祝融氏,重、黎、重黎、童、有邰氏、有絨氏、鄒屠氏、防風氏、娵訾氏、陳豐氏、高辛氏等古文字和族徽銘的金文,甲骨文中已屢見不鮮。雖然,盤瓠造成祝融部落重、黎的分裂,也引發祝融部落重支系的解體,但長期的同一部落聯盟,有逐步融合起來,也就有了犬封氏(盤瓠)與蚩尤氏、祝融氏共同開創了屈家嶺文化和大溪文化。形成了古三苗國大聯盟,雄據江南。到堯、舜、禹時期,成為對中央部落聯盟形成個很大的威脅,這才引發了堯、舜、禹時代的對苗、夷、濮、越的大規模戰爭。4.3、重、黎兩大支系在南方的壯大

祝融部落確切說是重部落的最強大小部落為最先居住的地方崑崙虛,那支才是最有戰鬥力的。這一支在濮陽,難道他居住的帝丘都封給他人嗎?他也不知道入贅到哪地方去?也只是在祝融部落的崑崙小部落。故有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實住帝丘(今濮陽),未後來的鬼方留下伏筆。

婚姻習俗改變,必然導致母系氏族舊傳統的抵觸與反對。吳回死後,而陸終也是為了部落的教化而進入祝融部落入贅婚的,當時部落依然為母姓,這樣,就發生了蔑視的稱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隗」,陸終入贅祝融部落,成為安排的首領,同樣對父系的橫蠻出現多年抗爭,「陸終氏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這樣的理解,也就完全通順了。由於祝融部落的分化,以地名或養殖的動物進行新的劃分。而由於祝融部落從古以來一直從事火的祭祀,那祭祀的場合,是頭戴物品的,像鬼?或另有巫術?疑惑妖術?在祝融某支系存在?從「鬼方常與昆戎、洛泉、昆夷、緄夷、串夷等混用」。以及「鬼方的稱呼在商朝稱鬼方;西周稱昆夷、玁狁」可知,後來也就把昆吾部落,居住崑崙虛的昆夷、昆戎等以及季連之苗裔曰鬻熊 「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際,則曰嚴狁;入春秋後則始謂之戎,繼曰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了。

王國維《鬼方昆夷嚴狁考》有:「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際,則曰嚴狁;入春秋後則始謂之戎,繼曰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

這為何祝融八姓分崩離析了呢?從舜帝開始,已經進入女嫁男婚的階段,只有被驅趕的不符合要求的教化的人與部落被驅逐,堯發兵征討,戰于丹水之浦。三苗部分人眾被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一般認為三危是地名,即現在的甘肅敦煌一帶。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屬武陵山區,行政建置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苗之中的大部又面臨舜的軍事擠壓而被迫離開三危,向東南,渡西漢水,翻過終年積雪疊山以東的西秦嶺(今徽(縣)、成(縣)盆地),再渡過嘉陵江上游而進入漢水流域。在虞舜時代,舜採取感化和分化兩手,兩大集團決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與三苗進行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禹繼位後,三苗仍為心腹之患,禹對三苗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征討,《墨子·非攻下》書中記載的前面是說天變(天崩地裂的大地震),後面是說射中了苗師首領,苗師大敗,九黎原屬東夷集團,相傳共有九部: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合稱九黎或九夷,每個部落有九個氏族,共有八十一個氏族。向南逃亡的蚩尤氏族分作兩支:一支自兗州地區南下,落腳於揚州地區,以大茅山為靈山與南方太湖地區居民隔江而居成為揚州苗民。另一支自兗州豫州南下,進入荊州地區,炎帝祝融和三苗九黎就在這一帶住下來。從此三苗一蹶不振。

  而楚之先祖為居火正的祝融,從帝嚳起出現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處流落、分崩離析的局面。羋姓季連部,就在這一背景下離開故地新鄭一帶,輾轉至丹淅、荊山的漢水流域一帶。史籍《史記·楚世家》索隱:「羋,羊聲也。」在典籍《說文解字》中解釋羋為,「羊鳴也。從羊,象聲氣上出。與牟同意。綿婢切。羋姓的圖騰是羊,羊即羌,在典籍《說文解字》中注釋:「羌,西戎,羊種也……西方羌從羊。」可見,季連的母親來自西方羌部落集團。《世本》宋衷注等的考定,「鬼方即西方之羌」。也就不足為奇。其後並以母姓為姓,既說明季連其時仍帶有母權制的遺風。

5、黃帝之後,對母系氏族與父系氏族的長期爭鬥

黃帝把有戰功的人材、氏族團結起來,鞏固了姬姜聯盟,又進一步分流那些不合作的氏族部落。首先使東夷族三苗九黎聯盟分化,再把東夷少昊部分化,再分化蚩尤部,惡者北遷,善者留原地,為鄒屠氏;……黃帝時代就出現了「九黎亂德」。於是發生了空前未有的民族大動蕩、大分化、大抗爭、大融合、大遷移。是時東夷九族一分為三:東北九夷、東九夷、南九夷。東北九夷和南九夷均不願接受少昊清嚳管制,更不願屈服於黃帝,只有東九夷接受黃帝和少昊清的統治。《史記》記載:黃帝東徵到達過東海,蹬上過丸山(今山東濰坊市西南);西徵到達過崆峒(今甘肅定西市岷縣西),蹬上過雞頭山;南征越過長江,蹬上過熊山和湘山(在今湖南境內);北征驅逐葷粥(匈奴),大會諸侯於釜山(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保岱鎮窯子頭村);「五十二戰而天下咸服」。黃帝封禪泰山,實行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凡是順從的族國留在原居地成為屬族,不服從的,東西南北分流,遠徙他方。又使降者的首領為命官去統治原來的屬民。少昊部落首領下的部落常羲、羲和(屬於太陽神)也就是祝融部落的重、黎其裔民的一支又西遷至甘、陝、南下雲貴,其中一支為今四川涼山彝族和雲南彝族之先民,又有一支南下海南為今黎族之先民。

黃帝、堯、舜、禹為領袖的北方部落聯盟,推行教化之名,行掠奪財富之實。不願實行母系氏族後期的入贅婚,進而採取橫蠻搶奪。與南方苗蠻集團的三苗部落進行了長期戰爭。開始,堯在丹水(今陝、豫、鄂境之丹江流域) 打敗三苗,三苗不服。舜時,親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帶。

5.1、母系氏族在湖南、廣西交界處存在的原因

那麼舜帝不是姓重黎的重(即董、童通用)嗎?我認為以母系氏族部落命名姓?舜帝叫虞舜。名重華,字都君;根據史料研究,河南濮陽的諸馮應是舜帝的出生地。

傳說唐堯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都是古人對各種自然災害的概括。唐侯堯聯合東夷民族有穹氏后羿,擊殺了十日氏族,帝摯不能制止,這就是羿射十日之傳說。十日出,一日真,九日假,是大旱之意。採用的是誇張、借代和「神化」的手法,以圖騰、徽銘、符號等表述形式加以記錄,更換部落首領,或採取入贅婚進行帶領部落。(如《山海經》)。這種「神化」的記錄是真實的。堯復與羿征服九夷各族,后羿為射正,隨后羿又追殺南逃之蚩尤餘眾,誅鑿齒,服修蛇,夷族各族皆歸降。封羲和氏伯叔六人為四岳,封契為司馬,后稷為田疇農正,夔為樂正,皋陶(要)為大理,共工為工正,垂為工師,伯夷為秩序,伯益掌鷗禽。鯀為水正,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兗、青、徐、荊、豫、雍、梁,各置州牧,統管州內各氏族。堯在位,天下洪水湯湯,用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又啟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鯀用堵截的辦法治水,一點成績也沒有,最後在羽山將其處死。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可以推斷,既然祝融部落的把禹的部落首領鯀殺死,起死回生,《開筮》曰:「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初學記》卷二十二引《歸藏》曰:「大副之吳刀,是用出禹。」,先以鯀治水無功為由,殛鯀予潬淵。將鯀族從嵩山流放至東海羽山,永不還朝。流共工於燕山密雲湖北燕之地,也不準再進中原。此後,天下諸侯再無一人敢言堯禪於舜為非者。從此夷夏聯盟進一步解體,鯀氏族被遷東夷少昊修熙故地後,禹守喪三年,繼續治水。

《歸藏·啟 筮書》曰:「鯀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而禹帝部落的鯀被祝融部落征戰而死,從此,祝融部落與祝融部落融合的九黎部落,被禹帝討伐,被禹帝厭惡的祭祀,稱為鬼方、夷蠻,紛紛遷移。

舜出生於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華」,字都君。舜有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范縣),便以姚為姓,其後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從此,我們更加相信,司馬遷的世代排列基本是按照部落集團首領來作為生?不是真正的父系排列。司馬遷比「舜」至少遲生了兩千年,其間語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原始的語言和姓氏混亂階段當然就在西周前部分有誤。那重華,為何為重華,生於崑崙虛,是在崑崙部落的地方,也就是祝融部落最強大的聚居地。那麼他的名字,重華,本身就是重黎部落的重部落。華為祭祀的華表,屬於祭祀的首領。並不是什麼黃帝的後裔。而有虞氏呢?上文論及:上博楚簡《容成氏》兩次出現的「又吳迵」應當讀為「有虞迵」,即帝吳。故後人稱呼重華為「有虞」。

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對不服從父系氏族風俗教化的進行強行的措施,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分別流放到北、南、西三方。舜稱帝時,反舜諸部,鸛兜、三苗、夸父、鄒屠、娵訾、畢方、共工、放齊等擁堯長子丹朱在丹江丹朱城稱帝,與舜抗衡。舜於是派軍征丹朱,誅鸛兜,把他們逐出中原。舜分天下九州為十二州,新增幽,並、營三州。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族」, 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三苗的年代,大致與堯舜禹的年代相當。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大致範圍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帶,這一區域大體與考古學上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範圍相當。

舜征三苗「道死蒼梧」後,禹對三苗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討伐。禹在淮揚治水又受到三苗族眾阻撓,禹以「三苗數為亂」,故「竄三苗於三危」。後來禹又到洞庭湖地區治水,又遷到當地氏族包括巫支祁的一支的阻撓,經過后羿協助才平息叛亂,得以在荊州順利治水。三苗被一分為二,一支流放於有北之鄉幽州;一支隨鸛兜遠徙南方。戰敗的鸛兜、三苗、丹朱到了洞庭湖武陵地區,支庶繁衍,漫佈於洞庭彭蠡之間,南達廣西,及雲南高原。後世的三苗尊鸛兜、畎夷、夸父、蚩尤、羲和、常羲為六祖,丹朱,鸛兜領導苗民建起三苗國。北方聯盟與南方苗蠻部落聯盟這兩大集團決定性的一仗是禹征三苗。《墨子。非攻》詳細刻度了這場戰爭的經過:「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妊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待,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為山川,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所以征有三苗也。」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三苗內部出現分裂,禹乘機發動大規模進攻。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從此,三苗部落逐漸衰亡。《墨子·兼愛》還記錄禹也征前的誓言:「濟濟有眾,咸聽朕言:非惟小子(按即禹),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對(邦)諸群(辟),以征有苗。」經過這次摧毀性的打擊,三苗後世就此衰微,即所謂「後乃遂幾」,三苗之地也納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在河南淅川下王崗(即「丹水之浦」)、湖北宜昌白廟子、隨州西花園和黃陂盤龍城等遺址中,佐證了夏文化的影響通過南陽盆地,沿著隨棗走廊,達到了長江之濱。最後在南方的爭戰中,並在進入離賀州不遠的湖南九嶷山至廣西桂嶺一帶進行劇烈的戰爭,無法進入廣西腹地卻戰死。

丹朱死後,葬長沙零陵蒼梧山北麓。帝舜三十九年,征三苗,南巡衡山,崩於蒼梧之野。死於蒼梧之野。《海內經》:「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海內南經》云:「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大荒南經》云:「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史記·五帝本紀》:「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通過這些長期的戰爭,舜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也就是三大部落集團別流放到北、南、西三方;禹以「三苗數為亂」, 后羿射十日,也就是經過消滅很多小部落首領,協助才平息叛亂;一部分歸順於父系氏族,成為三苗國;丹朱無法進入廣西腹地卻戰死;帝舜征三苗,崩於蒼梧之野;叔均亦死於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這些曠日持久的戰爭,通過神話故事記載下來。證明,父系氏族在湖南、兩廣交界處的戰爭多次失敗。母系氏族在湖南廣西一帶的崇山峻岭中,保持強大的母系氏族。

到了夏朝,進入了奴隸社會,嶺南一帶進入奴隸社會相對緩慢一些,也進入到夏末時期,也進入了奴隸社會,三苗所在人員紛紛居住崇山峻岭,躲避把人當做財產的迫害,以致在這個時期,形成了江永女書的固定書寫時期。

5.2、母系氏族後期的入贅婚為何居住在高山為多

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禹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重視恩威並濟,加強教化。

傳說西部有個部族叫有扈氏,好戰而不願服夏。禹採取一邊用兵征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終於臣服於夏。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很多個較大的部落,若有不聽教化者,要以兵征討,決不客氣。當時,古越部落酋長,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史記·五帝本紀》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戎」本意指山間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間谷地之人,今之所謂「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尚書·虞書》:「竄三苗於三危」。

宋代瑤族有幾個較大的聚居區:一是現湖南省中部的梅山地區,「其地東接潭(長沙一帶),南接邵(邵陽一帶),其西則辰(沅陵一帶),其北則鼎(常德)、澧(澧縣)」。在開伐梅山的過程中,瑤族有的向湘南及廣西等地遷徒,有的就留在當地逐漸被中原同化。

另一個瑤族的大聚居區,在今湖南南部以及與之緊鄰的廣西、廣東一帶廣大山區,史稱「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瑤族有鄧、黃、唐、房、盤諸姓。瑤人「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注:《宋史》卷493《蠻夷列傳一》。 )這表明:宋代瑤人居於湘、桂、粵交界的南嶺山脈兩側,從湖南翻山越嶺,即可分道進入兩粵之地。而且,這一帶地區地界相連,並不受行政區分所限。宋·蔡戡說:「郴州宜章縣太平、宜章二鄉,有莽山諸峒,鄰接連、英、韶州之境。」(注:(宋)蔡戡:《割屬宜章、臨武兩縣奏狀》,《定齋集》卷1。)就是最好說明。《反漢書·南蠻傳》:「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洞庭,實指今洞庭沿岸的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讀史方輿紀要》引孔穎達曰:「九嶷即蒼梧山也。」蒼梧,實指今九嶷山及五嶺南北地區,包括今湖南的寧遠、藍山、江華、江永、臨武,廣西的賀州、桂林、全州以及廣東的韶關、連州、連山等地。

嘉靖《廣東通志》說, 「獞,性質粗悍。自耕而食,又謂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後稍入廣西古田等縣,佃種荒田,聚種稍多,因逼脅田主,佔據鄉,逐蔓延廣東。其初來,尚以聽招名色,佃田納租,與猺人種類不同,時相仇殺,有司及管田之家,頗賴其力,以悍猺人,及後勢眾,亦與猺人無異。」 《永寧州志》明確記載,「今之里獞,非其土著也。先是柳慶歲大飢,有奸民者,招諸猺(獞),就栗千計,繼而種落蕃衍,逐驅屠居民,雄踞其境」。

這說明,從高辛氏女嫁盤瓠之後,以夷制夷,歷經堯舜禹,對南方古三苗國大聯盟的持續討伐。而被驅趕到高山與邊遠的地方。後又經過「秦甌之戰」,一部分沒有受到中原的同化,生活在湖南、廣西賀州、粵北連縣,依然保留母系氏族後期獨有的入贅婚。

6、江永女書得以保存的原因

遠古,是風起雲湧的戰爭畫卷,高山峻岭,使得被迫在南方居住的祝融部落、蚩尤、祝融部落重支系的解體,而黎支系(即蚩尤、盤瓠後裔)在從高辛氏之後,也無法逃避解體的厄運。促進了犬封氏(盤瓠)與蚩尤氏、祝融氏進一步融合,如當初的祝融部落的重黎部落聯盟,形成了古三苗國大聯盟,共同開創了屈家嶺文化和大溪文化。

6.1 江永女書與祝融部落的密切關聯

從考古發現表明,在湖北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及包山2號楚墓中有相當數量的記載卜筮祭禱的竹簡,其所反映的祝融八姓中羋姓楚人篤信巫鬼、崇尚卜筮習俗,當與其祖先的身份職掌相關。正是由於祝融八姓的首領世襲祭祀之官,其後裔之國的文化主要表現為以拜日、崇火、尊鳳為特徵的原始農業文化。重分支部落解體,在夏、商兩代曾經形成了昆吾、蘇、顧、溫、鬷夷、豢龍、彭祖、豕韋、諸稽、鄔、鄶、路、逼陽、鄒、莒、夔越、蠻申、荊等一些重要的諸侯國。《鄭語》載史伯稱祝融八姓中羋姓的楚人為「荊羋」、「蠻羋」,則亦意味著羋為族姓而荊、蠻均為族號。《竹書紀年》述商代之事時所記族號有「荊」無「楚」,在周代甲骨文中則已經出現了作為族號的「楚」字。可見,作為族號的荊、蠻、楚三者有源流之別、早晚之差。後來,周人或以荊代楚、荊楚混稱、荊楚連稱,或以蠻代楚、蠻楚混稱、蠻楚連稱。

濮與楚國鄰近,很早就發生了關係,當前828年(西周共和十四年)楚子熊嚴卒,其長子伯霜立,前822年(周宣王六年)熊霜卒,其三弟仲雪、叔堪(《國語》作叔熊),季徇爭立,結果仲雪死,「叔堪亡,避難於濮」。《國語·鄭語》說:「叔熊逃難於濮而蠻。百濮部落則直到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楚平王六年),「楚子為舟師以伐濮」,此舉為楚平王「收南方」。上距蚡冒開始略取濮地已兩個世紀,距楚莊王滅庸也將近一個世紀。百濮雖沒有形成統一的力量,但部落眾多,楚未能完全將他們同化。後世被稱為濮僚的族群,當是百越與百濮交融而形成的。

當前民族史界有的認為百越即百濮,百越的通稱見於戰國,《呂氏春秋·恃君覽》說:「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漢書·地理志》下顏師古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大體自今湖南的東部與南部,以東以南都至海,包括江西、浙江、蘇南、皖南、福建、廣東、廣西以至越南北部所分布的眾多部落與民族,是族類相近的一個大族系,通稱為百越。

古越族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蘇省,南迄越南的近海地帶。今天的廣西壯族,是典型的嶺南古越,分西甌越和駱越。《反漢書·南蠻傳》:「楚師既振,(蠻)然後乃服,自是遂屬於楚」。 「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洞庭,實指今洞庭沿岸的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讀史方輿紀要》引孔穎達曰:「九嶷即蒼梧山也。」蒼梧,實指今九嶷山及五嶺南北地區,包括今湖南的寧遠、藍山、江華、江永、臨武,廣西的桂林、全州、賀州以及廣東的韶關、連州、連山等地。

6.2、江永女書的保存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先後兼并齊、楚、燕、趙、韓、魏六國,瑤族先民蠻主要分布在秦的南郡、黔中郡、長沙郡、九江郡之內。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取陸梁為桂林、象群、南海。其中桂林、南海也有部分蠻人。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事或為之,適足以敗之;或備之,適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也?秦皇挾命錄圖,見其傳曰:「亡秦者,胡也。」因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東結朝鮮,中國內郡輓車而餉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唯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雅,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當此之時,男子不得修農畝,婦人不得剡麻考縷,蠃弱眼格於道,大夫箕會於衢,病者不得養,死者不得葬。於是陳勝起於大澤,奮臂大呼,天下席捲,而至於戲。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禍在備胡而利越也。欲知築修城以備亡,不知築修城之所以亡也,發適戍以備越,而不知難之從中發也。夫鵲先識歲之多風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人過之則探彀,嬰兒過之則挑其卵,知備遠難而忘近患。故秦之設備也,鳥鵲之智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於公元前222年派遣大將尉屠雎率軍五十萬,分五路首次向嶺南越族人地區進攻,秦軍一路由今江西南康縣境一帶向東攻取東越、閩越,當年平定,在此地置閩中郡(治福建福州市);有兩路取南越,一路由南昌經大庾嶺入廣東北部,一路由長沙經騎田嶺抵番禺,這兩路未經什麼挫折即取勝;其餘兩路進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進入廣西賀州,一路經越城嶺取廣西桂林及其以南地區,這兩路軍隊因受到西甌人的頑強抵抗,尉屠雎戰死,加之該地區河道縱橫、運糧困難,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在興安縣境內的越城嶺(即鐔城之嶺)和萌渚嶺遇到了百越民族的西甌部落軍隊英勇頑強地抗擊,史稱「秦甌之戰」。「秦甌之戰」的主要戰場,就在越城嶺一帶。西甌人利用複雜的山地和密林,襲擾秦軍,殺死秦將尉屠睢,打得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由於有越城嶺的阻隔,無法運送軍糧,秦軍無法推進。戰爭處於膠著狀態,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只好佔據要道,駐紮在今日灕江上游的大、小溶江之間,建立「秦城」,「兵勒湘南,握其咽喉,臨融、漓二水間」。眼見攻不下嶺南,秦始皇下令 「以卒鑿渠,而通糧道」,派史祿主持靈渠工程。史祿率十萬之眾,劈山通道,經幾載寒暑,終於在公元前214年鑿渠成功;同時在萌渚嶺溝通了瀟水賀江,湖南與廣西富川的「瀟賀古道」(古富川治所在鐘山)。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交通,解決了運送軍糧輜重的困難。《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事或為之,適足以敗之;或備之,適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也?秦皇挾命錄圖,見其傳曰:「亡秦者,胡也。」因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東結朝鮮,中國內郡輓車而餉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唯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雅,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當此之時,男子不得修農畝,婦人不得剡麻考縷,蠃弱眼格於道,大夫箕會於衢,病者不得養,死者不得葬。於是陳勝起於大澤,奮臂大呼,天下席捲,而至於戲。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禍在備胡而利越也。欲知築修城以備亡,不知築修城之所以亡也,發適戍以備越,而不知難之從中發也。夫鵲先識歲之多風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人過之則探彀,嬰兒過之則挑其卵,知備遠難而忘近患。故秦之設備也,鳥鵲之智也。」

靈渠與「瀟賀古道」修筑後,秦始皇竭全國之兵力,強征中原地區人民為兵卒前來與西甌人交戰,西甌部落寡不敵眾,直到公元前219年,秦軍做足了準備,再次猛攻。殺死越族人首領譯吁宋,西甌越人推舉出新首領,繼續抵抗,創造了中國有史可稽的第一場「叢林戰」奇蹟。但在秦軍東西兩面夾擊下,西甌越部隊最終被殲滅……秦軍才戰勝了西甌越族人,嶺南越族人地區成為秦朝疆域。 不久,嶺南越族人又進行反抗,朝廷派大將任囂及趙佗率軍征討。任囂分兵三路,一路由湖南九嶷山進入廣西境內,再沿賀江抵廣東,在蒼梧即今梧州駐留(因「秦甌之戰」,趙佗只有在番禺建都南越國,那是較為安全的,而把主要防衛部署在蒼梧,扼守西甌三江彙集地,避免秦朝時期的災難,也就不可能部署在廣東封開等地)形成古越語言交匯形成粵語,賀州鐘山保存古越語較多成分的鐘山方言;一路由湖南騎田嶺進入粵北連縣,再沿連江抵廣州;一路由江西大庾嶺進入廣東南雄、曲江。任囂、趙佗採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略,又能團結當地的越族人,經過多年征戰,終於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了嶺南地區。在「秦甌之戰」之後,秦王朝不僅將原來南征的數十萬軍隊留守嶺南,而且還不斷增調兵員前來「謫戍以備之」,以扼守各險關要隘,防範當地越人的顛搜活動。同時,秦王朝還派人修擴舊道,開闢新道,使嶺南與內地的水路和陸路交通暢通無阻。秦始皇還特批戍守嶺南的將士的請求,從中原地區徵調了15000 名未婚的青年婦女,前來嶺南「以為士卒衣補」。使遠在嶺南的中原將士安心戍邊。秦王朝還不斷地把中原人民遷移到嶺南「與越雜處」,大部分軍隊駐紮在蒼梧,少量駐紮在番禺等地,防止西甌的反抗。後趙佗割據嶺南,以拒戰亂騷擾。南越國共存在92年,歷經五代君主。蒼梧形成了中原語言與古越語的混合的新的粵語,粵語就這樣形成與固定下來。

而江永位於中原、嶺南的結合部,位於湘南邊陲,北、西、南分別與廣西灌陽、恭城、富川交界,東南、東北與江華、道縣毗鄰,獨特的地理優勢,使之遠離中原紛亂的戰爭。為保留堯舜禹時期的文化,有了充足的條件。包括語言和文字,如江永女書與賀州鐘山方言。然在秦贏政二十六年(前221),王翦戍都龐,請准設營浦縣,屬長沙郡,縣北部為營浦地。漢元鼎六年(前111),在縣西南置謝沐縣(境內有謝水、沐水,故名),屬交州蒼梧郡;同時析長沙郡,置零陵郡,營浦改隸荊州零陵郡。遠離政治軍事中心,又居於崇山峻岭,中原文化的同化減弱,母系氏族後期的入贅婚得以保留。加上92年趙佗割據嶺南,嶺南穩定的社會環境,為女書固定在女人之間流傳創造了便利的環境與條件。

而男性隨著受到中原文化、入學仕途的影響比較大,男性逐步不再掌握這些遠古的文字。而女性使用瑤歌對唱,交流感情等,抒發對生活的感慨,也慢慢成為僅在女性中保存,形成今日的江永女書。

2014年5月17日2:28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於賀州


推薦閱讀:

[非遺]女書習俗
深心托毫素  花開淡墨痕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女書家
全國著名女書法家邀請展作品展示
古有女書猶似絕代佳人,今有傳人甘做牽線良媒,女書傳人蒲麗娟
觀當代女書法家

TAG:起源 | 女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