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虐待常常以「愛」的名義出現

心理虐待常常以「愛」的名義出現 心理虐待所謂心理虐待(又稱心靈施暴或情感虐待),是指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經常性或習慣性地發生的任何導致影響兒童心理健康並使其受到傷害的言行。教育專家認為,缺乏老師關懷愛護和鼓勵的幼兒,心靈所受的創傷比體罰更深,智力和心理發展所受到的損失更大。許多研究還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兒童更容易誤入歧途,走向犯罪,誘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閻曉琴不主張對幼兒早教,即便是實施早教,也一定要與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最好是能在遊玩中學,遊戲中學,譬如領著孩子參觀公園時,隨時隨地向孩子灌輸知識,通過視覺、聽覺、觸覺讓孩子增長知識等,這樣的「早教」,遠比讓孩子一味地背書寫字要科學得多。心理虐待表現威脅恐嚇主要是嚴詞訓斥、罰站、罰睡等.疏遠冷落常常給出一副冷麵孔,對孩子不理不睬不去親近。武斷專橫某些人在處事方式上「對人不對事」,對不喜歡的孩子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批評幼兒時總愛帶上「從來」、「每次」、「沒有一點」等誇大的字眼。壓抑剝奪對幼兒的天性進行無情的扼殺和剝奪,不允許幼兒有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要求苛刻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評價和要求幼兒,給幼兒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導致幼兒頻繁地產生挫折感。愛算舊賬心理虐待易發生在幼兒教育階段心理虐待易發生在幼兒教育階段。當某個幼兒犯錯時,個別人喜歡翻舊賬,使幼兒背上極大的思想包袱。心理虐待造成原因1、本身的心理素質不良。愛用心理虐待的人自身存在心理問題,而以對幼兒實施心理虐待來逃避對幼兒做耐心細緻的工作。2、忽視幼兒的獨立人格。有些人認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更沒有什麼人格、尊嚴可言,因此在對待幼兒的態度上不認真謹慎,甚至肆無忌憚,從不考慮後果。3、認知上的偏差。有的人認為不打罵孩子就行了,其它的懲罰無可厚非,殊不知,「心理虐待」是更為嚴重的教育誤區。4、教育方法不科學。沒有將管教和虐待區分開來,以心理虐待代替管教。5、不恰當的情緒宣洩。有些教師將生活中的失望、沮喪、憤怒等不良情緒發泄到幼兒身上,孩子成了「出氣筒」和「替罪羊」。6、與家長溝通不好所致。7、旁觀者效應。當某個人懲罰孩子時,其他人或默認,或推波助瀾,給了施虐者一種間接的鼓勵。心理虐待 - 解決方法要使人走出心理虐待這一誤區,可採取以下幾點對策:1、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人要認識到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主體,他們有獨立的人格,有被愛、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幼兒,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幼兒。糾正認知上的偏差,高度認識心理虐待的嚴重後果。2、人要加強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人要善於觀察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切記教育過程中的情緒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正確對待家長意見,加強與家長的聯繫與溝通,在教育的觀點、方法的方面與家長盡量達成共識,千萬不能把與家長的矛盾轉移到幼兒頭上去,更不能因此來逃避對幼兒教育的責任。3、加強群體監督作用。當一個人對幼兒實施心理虐待時,其他人不應該保持沉默或隨聲附和,而應干涉和制止,這樣一方面可使施虐的教師有所收斂。另一方面使幼兒明白並非所有的人都不喜歡我。這可以幫助受虐幼兒減少受虐造成的傷害。4、要使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認識對兒童的情感虐待 什麼是對兒童的情感虐待?根據人的發展需要,孩子在出生以後,需要父母的愛。當父母沒有能夠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愛,或者愛的不當,造成了孩子的情感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受到心理或者情感創傷,這種「愛」就變成了「情感虐待」。這就是說,父母之愛的定義,並非是由父母如何感覺,或者父母怎樣相信決定的,也不是傳統道德的教導決定的;它是由孩子最後結出什麼樣的「果子」來界定的。美國兒童情感虐待專家雅各嘎巴瑞納(James Garbarino)指出,是心理上的結果決定行為是不是虐待。從「性格扭曲」到暴力殺人;從「被塑造父母認同的性格」到在鬱鬱而終里回歸原先的自我;從因「有責任和義務」而負疚到選擇做「二奶」;從父母「善意的謊言」到子女一生尋尋覓覓的情懷,足可以驗證,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成長,很多時候,父母之愛會變成對孩子的情感虐待。一位媽媽跟朋友談話,孩子就在旁邊:「這孩子跟他父親一樣,性格頑固得很。一句話聽不進去。」這位媽媽倒是發泄了自己對孩子父親的不滿,但是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首先,孩子發現父母之間並不合諧;第二,我得做什麼讓父母和好。第三,孩子的腦子裡會種下「我不如別人,我不是一個好孩子」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很容易滋生孩子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這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成長。你能從以下的情形里,識別出你自己的經歷,或者你的孩子的經歷嗎?「你要到外面去的話,會有狼把你吃掉。」「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不愛你了/不要你了。」「我真後悔,當初就不該把你生下來。」「你不聽話,將來後悔的。」「你不聽話,把你丟出去給野狗吃。」「不沒看見爸爸在忙嗎?別在這搗亂。」「誰讓我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孩子!人家會這麼說我?!」「可千萬不要辜負父母對你的殷切希望啊!」沒有得到愛,或者沒有得到正確的愛,結果就是留下深深的、看不見的心理創傷。用弗洛伊德的話說,是永遠停留在人最初的叫做「口腔期」的性發展階段。在埃里克森看來,影響了人的基本信任;沙利文稱它阻礙了與人親密交往的能力;斯金納認為它阻礙了孩子學習必要的技能;貝克說讓孩子獲得不健康的生活觀和自我觀念。美國心理學家理查德奧康納(Richard O』Connor)博士寫了一本書叫做《消除長期的壓力》。這本書談到了憂鬱症、焦慮症與二十一世紀的疾病之間的關聯。奧康納博士展示了那些有成癮問題的成年人,大多有一個在情感上對他冷漠的父親或者母親。童年的情感創傷,不僅對身體健康不利,而且損害一個人大腦本身的結構,因此,這個人長大以後的體驗和控制情感的能力、擁有自信的、和穩定的自我概念的能力、身體不受心理壓力的能力、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都受到損害。美國知名的社會學教授多瑞拉埃瓦尼(Dorota Iwaniec)致力於兒童情感虐待的研究多年。她在《被情感虐待和忽視的孩子》一書中,列出了童年時期在情感上被虐待過的成年人,會展現出以下的癥狀:(1) 常常無法發展自信心、以及能夠讓他們在人際關係上成功的社會技能。(2) 很難管理自己的情感,很難應對壓力,很難發展解決問題的技能。(3) 心理素質較差,尤其易患情緒病,無助感。(4) 健康狀況不佳,比如高血壓、睡眠不好、焦慮、記憶不好等,尤其是在整個成年時期,情緒容易搖擺不穩。《靈魂謀殺》是紐約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倫納德盛歌德博士(Dr. Leonard Shengold)寫的一本關於兒童情感虐待的書。盛歌德博士用這個詞語,描述了情感虐待對孩子情感發展長期持久的負面影響:在孩子成人後,沒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感受喜樂和愛的能力。他們可以在學術界做得很好,也可以在其他領域獲得成功,但是他們的心理發育癱瘓了。他們不是幸福的人。他們內心的痛苦、悲傷、孤獨和無助,在他們的不良行為,或者疾病中展現出來。屯尼爾醫生稱他們是「被打敗的人」。這一類「被打敗的人」,或者「靈魂被謀殺了的人」,有的時候從小孩子身上已經體現出來:多瑞拉埃瓦尼教授在小學生中的調查發現,有些年齡在五至十歲的小學生中,學習成績不好,至少有一門或者多功課落後與其他學生。這些孩子與同伴的相處能力很差。他們尋求別人的關注,但是他們卻與其他同伴合不來。他們行為上具有進攻性和破壞性。為了補償遭到同伴拒絕,不惹人愛的情感,這些孩子便特別會靠近老師,或者幫助大人們做這做那。這種行為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中,被識別出是與兒童情感虐待有關聯的性格發展缺陷。在中國,這樣的孩子會被大人們稱讚為「懂事」、「乖巧」、「成熟」。很多這些孩子的父母還會為此感到自豪和驕傲。許多研究記載,如果一個孩子對動物殘忍,或者在玩的時候,爆發猛烈的動作,毀壞玩具,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這就是一個嚴重的、心理愁苦的信號,若不干預,日後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犯罪行為等。中國的父母會以為「這孩子很猛」,那是他們看不到,當孩子無法以適當的途徑表達憤怒、焦慮時,他就會以傷害動物,或者毀壞玩具的行為來作為泄憤的渠道。米勒博士在《遺忘的往事》一書中,這樣描述兒童受到虐待的後果:「每一件出自非自衛的、對無辜人的謀殺,都是殺手內心強迫性的表達,是一種對童年時代遭受虐待、忽視和迷茫的復仇,是用一種強迫意念表達被壓抑的情感。」 越是被忽視,越是沒有得到愛的孩子,成年以後,越是會轉向父母,或者能夠代替父母的其他人,尋求他們曾經缺少的那份愛。這些人非常容易被別人的批評和譴責擊敗。甚至會被別人的理解和仁慈擊敗。他們對別人的話非常敏感、非常介意、非常情緒化。有些人還因遭到來自配偶或者戀人的拒絕、分離產生憂鬱,試圖以自殺來威脅他人,這樣的人會說:「我不想活了,我的生命里不能沒有她/他。我太愛她/他了。」美國精神科醫生斯科特派克(ScottPeck)醫生寫到:「當你需要別的人你才能生存的時候,你就是那個人身上的寄生蟲。這不是愛,只是需要。」喬治博伊德(George Boyd)把小時候受到情感虐待的人,在成年以後的各種面孔描繪出來:(1)幹將。只知道照顧別人的人。這種人若是跟不負責任的人結婚後,很能擔當對方的問題。對方賭博欠了人家一屁股債,或者因為酒後駕車撞了人,不論對方闖了什麼禍,出了什麼問題,「幹將」都能將它擺平,決不讓配偶有麻煩。「幹將」也會對不負責任的配偶懷有怨恨,但是「幹將」不會袖手旁觀,而是覺得日子還要過嘛,忍不住要越俎代庖。這類人在照顧別人的同時,往往會付出跟壓力有關的疾病。他們的需要從來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是家庭的「殉道者」。(2)英雄。這一類人特別有責任感、事業心。他們獲取的成就給了家庭驕傲和自信的源泉,使得家庭能夠掩蓋「功能紊亂的和諧」,繼續運作下去。但是,在他們的內心裡,有著說不出的負疚感,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沒有能夠解決家庭的問題,他們心裡那種要成功的強烈動力,往往驅動著他們工作像拚命三郎,也患上跟壓力有關的疾病。他們對父母的孝心,得到外界的稱讚,讓他們成為孝順的典範。他們的內心感覺孤獨: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也沒有辦法體驗親密的關係。但他們是家庭的「靠山」。(3)替罪羊。這類人的特點是,在家人看來,他們是不聽話,麻煩不斷的人。他們內心其實很受傷:他被父母忽視了!家人並不關注他,也不看重他。比如,父母喜歡男孩子,或者把注意力都放在家裡那個成績好、讓父母得榮耀的孩子身上。他們沒有能夠像「英雄」一樣,討父母喜歡。結果,他們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好!干盡讓家人傷腦筋的事情,以叛逆的行為,成為家裡數落的對象。「本來這個家庭挺好的,就是這個傢伙搞得全家不得安寧!」這類人在外面倒是很有領袖才能,他們的聰明能控制別人,也討人喜愛;但他們往往被視為家庭的「頭痛」。 (4)沒人要的孩子。這類孩子的特點是害羞、安靜、孤獨。他們完全被父母和家人忽視,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是外人。他們要不到外面找朋友;要麼生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他們不善於人溝通,也不會跟人親密,但他們的身體卻會用生病來吸引父母的關注。長大以後他們也難交到朋友,難找對象。 (5)開心果。他們的「小丑」或者「多動」表現讓大家都開心。他們可能被溺愛,但是內心有很多焦慮和恐懼,長大了也不會成熟。遇到問題不會解決,而是裝瘋賣傻,或者改換主題。他們會讓朋友們開懷大笑,但是他們容不得別人的批評和拒絕。他們表現出的狂熱的社交活動,其實是一種抵抗內心焦慮和緊張的防衛性機能。 (6)小情人。視孩子為「小情人」可以用文化習俗當「擋箭牌」,但這是家庭情感和心理一種極度的不健康表現。心理學家叫這種情況為「情感亂倫」:孩子成了父親或者母親情感上的依賴對象。這個後果是,孩子為了滿足父親或者母親的情感需要,犧牲了自己的童年,因為這個孩子必須隨時為父親或者母親提供情感服務。 (7)能人。這一類人以他們的才幹,養活著一大家子人。他們有超強的責任心,夾雜著負疚感,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為了家庭,他們可謂付出一切,往往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竭。家人對他們的付出並不是太感恩,有點理所當然的味道。他們就成了工作狂,並且試圖從工作中和家庭之外,滿足自己情感需要、自我尊重的需要、愛的需要、所屬感、自信心和實現自我的需要。 過去,一個家庭大多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擔當一個角色。而現在,出生在不健康家庭的獨生子女,不得不擔當以上所有的角色;同時扮演這些角色,或者輪換著扮演這些角色。而他們做了父母之後,又將他們自己扮演過的角色統統倒給下一代!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兒童所遭受的情感虐待,是一個怎樣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查爾斯懷德菲爾德博士(Dr.Charles Whitefield)、米勒博士等人的研究可以總結為以下圖表: (1)父母自己受過傷害,感覺沒有足夠的能力,沒有得到滿足。(2)於是,受過傷的父母不是去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是通過虐待孩子來彌補和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不是說,父母不愛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確愛孩子,但是父母自己在童年也沒有體驗過愛,不管他們如何聰明,不論他們的動機如何為孩子好,他們沒有辦法給孩子自己沒有得到過的。虐待孩子的方式可以是溺愛;也可以是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來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夢想;或者讓孩子擔當大人該當的責任;或者通過懲罰、不理睬、以及控制的手段,將恐懼植於孩子的心中。(3)這些愛的方式對孩子是一個痛苦的經歷。但是,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愛,為了安穩父母,得以生存,於是孩子學會了討父母的喜歡,壓抑自己的情感。漸漸地,孩子變得不會體驗情感,說不出他是在妒忌、生氣、羨慕、孤獨,還是焦慮。除了壓抑情感,還要壓抑所有心理創傷的記憶;否認父母的能力不足和虐待,幻想著父母完美的形象。(如,「我真的做的好,他們就會愛我,就不會討厭我或者拋棄我。」)因為壓抑情感和創傷記憶,於是孩子便將父母理想化了。長大以後,他能做的就是把否認早年沒有得到愛,來作為他的精神防禦。(4)壓抑情感和心理創傷的結果,使得孩子真正的自我受到傷害,在心理上無意識地把「真我」藏起來,去討好父母,減少痛苦,這樣才可以生存。於是,一個「假我」便冒出來替代了「真我」的位置。這個盲點就形成了。(5)慢慢地,這個孩子開始使用「假我」,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把父母的標準當成自己的標準,把父母的讚揚、批評、懲罰都吸收和儲存在自己的心裡,並且養成了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就朔造性格,導致更進一步的自我欺騙。孩子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為了滿足父母的需要,自身性格發育的缺陷---由此形成「共同依附」的基本性格特徵。有這種性格的人,非常看重外面的東西,反而忽視了自己內在的方面。這種人的性格可以有多種表現。其中,人們現在最熟悉的性格就是自戀。自戀使一個成年人表現齣兒時的性格特點。他的想法和目標常常超越他的能力。他的失敗又讓他感到自己沒有用、很無助。他沒有自信心,完全依賴別人對他的讚美和誇獎來讓他感到自信。因為他相信,讚美和誇獎他的才幹、美麗和成功就是愛他。他把高於別人的形象和特別的才能,當做他安全感的來源。所以,儘管他認識到這個形象是假的,他也必須維持住這個形象。如果有人糾正他的錯誤之處,他會覺得受到威脅,因而會表現出憤怒無比、激烈回應。自戀的人無法體驗情感,也無法發展成熟的性格。這就導致他們永遠依戀父母。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依靠自己的情感,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他永遠都會在生活中尋求認同感。下面這些在文章中常出現的句子就反映出一個人對於認同感的渴望:「進入公司後,他努力工作,不久就贏得了大家的好感。」而實際上,這個人是在尋求早年被父母否認的認同感而已。除了自戀的性格之外,「共同依附」的基本性格特徵還包括:a. 拯救他人和解決問題。總是拯救和幫助別人,忘記了自己。b. 討好別人。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要,不懂得對別人說「不」,而是儘力迎合別人,討別人喜歡。c. 不斷奮鬥。因為失去內在的自己而感到空虛,這些人不斷地努力用一個又一個的成就來填補空虛。d. 覺得自己不行,能力不夠,總不夠好。或者是個失敗者。沒有自信,感覺到羞恥。e. 受害人的角色。這類人要麼長期生病,自我憐憫,認為人家不理解、不欣賞自己;感覺無助,負擔重重,喜歡向人訴苦。經常要人家可憐,要引得「拯救型」的人來解救和幫助自己。但是他們並沒有想要真的接受人家的幫助,你真的幫他的忙,事後他會反而會怪你:「你真是越幫越忙。實際上,事情讓你搞的更糟糕。」f. 殉道者型。這類人不像受害人型自憐自怨,但是他們把自己否認的情感都在對待他人的行動表達出來。他們會經常嘆息,但是拒絕別人的建議和幫助:「我早知道應當怎麼辦。」g. 成癮。成癮不光是指酗酒或者吸毒,也可以是對人、對事、對物等成癮;也可以對某種行為或者經歷成癮,包括對工作成癮,對消費成癮,對賭博成癮,對積累財富成癮等等。h. 愛炫耀。這類人會表現出極度的自信,甚至愛炫耀自己。男人會表現得特別有「爺們」風範;女人會誇張地表現「女人味十足」的形象。i. 虐待。這類人會用回憶攻擊別人的方式,來讓自己感覺強大、感覺有掌控性。他們會對別人的批評反應過於激烈。j. 丟失的孩子。這類人丟失了童年,感到非常害怕,於是為了得到適當的關注,讓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便與自己的兄弟姐妹競爭。(6)這些人成為父母之後,他們便會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替罪羊,把他們兒時受過的虐待報復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正如科爾曼博士所言:「曾經作為孩子,在父母惡劣心理政權下的失利會再次重演;不過這一次,這個長大了的孩子是贏家。」這種「共同依附」的性格特徵,往往是日後生活失敗的前提。因為這樣的人,對於應對環境的變化,會感到很困難。然而,現代社會往往看中一個人的技術能力,而大多數人可以正常地工作,所以忽視了在他們與人的關係方面,以及把握生活和關愛方面感到困難。因為與原始原因分離,這個孩子的憤怒、無助、絕望、渴望、焦慮和痛苦等便在對別人的暴力行為中表達出來,或者通過成癮、酗酒、賣淫、心理疾病、自殺等自身的行為表達出來。所有的父母都自稱他們愛孩子。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愛孩子。這些孩子們為著他們父母以愛為名的無知和殘酷,付出了代價,也令整個社會為此不可避免的災難買單。不幸的是,這個兒童情感虐待的盲點,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縱容和保護。結果,社會被扭曲的父母之愛的概念誤導,使得對孩子的情感虐待一代又一代傳下去。而這個社會付出的代價,就是共同的幻象和欺騙。最後,父母和社會哀嘆:我們拿什麼拯救下一代?奧康納博士就兒童情感虐待的問題忠告人們:人們應當意識到…情感虐待非常的普遍,不是人們可以很舒服地承認的…人們認為文化中「正常」的,可能在實際上與正常的數據相距甚遠。 越愛越抓狂:愛情里的虐待心理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並非所有的王子公主都能永遠幸福下去。有時候,越親密卻讓人越絕望。有的人,愛到深處,卻彼此傷害,最終陌路。為什麼濃烈的感情,卻得不到善終?皆因,絕望的愛,傷人更深,以下,總結出其中最令人抓狂的七種愛戀。我愛你,所以我要離開你  我們常常在一些唯美的故事中讀到些"一見鍾情"的故事,唯美之處就在於,一見之下,情已深,人卻消失了。大約就是因為故事的戛然而止,使故事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時刻,所以才那麼吸引人吧。  故事其實是生活的翻版。在生活中,確實有那麼一些人,當他們面對自己所愛的人時,愛得越深,怕得越甚。當他們感覺對面那個人對他越來越重要時,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恐懼,面對那個對他日益重要起來的人,他的內心會產生強烈的不安:他會不會離開我?他是真的愛我嗎?對方對他越重要,他的疑慮會越深。為了避免那個重要的人將他拋棄,他會先一步離開那個"被離開"的危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害怕失去你  因為害怕失去你,所以我要先一步離開你。這種模式往往會給對方帶來很大的痛苦,因為對方搞不明白為什麼當他們的關係日益親密時,那個人會在突然之間離去。  這些逃離親密的人,往往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被拋棄的體驗。當然,這個拋棄不一定是現實中真的發生的,但是在當時還是個孩子的他的內心中,他會體驗為被所愛的人拋棄,比如被寄養,比如被單獨留下來住院,比如與父母走失,或者在幼兒園被晚接,再或者因為父母工作忙而與他少有遊戲等等。因為對於一個孩子來講,他是要完全依賴父母的照顧而生存的,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卻不在他的視線之內,這會給這個孩子的內心帶來強烈的恐懼,在他的感受之中,他可以會把這個看不到父母解讀為被父母拋棄,而這種被拋棄的感覺,對他而言,也可能是毀滅性的。  所以,當他進入一段親密的關係,早年所體驗的到被所愛的人拋棄的恐懼被再度喚醒,當他無法承受對被拋棄的恐懼時,他便選擇先一步離開所愛的人。這樣,在感受層面上,他就可以把關係的主動權抓到手裡,從而避免了被拋棄的痛苦。對最善待自己的人發脾氣  愛發脾氣的人,內心中往往存在很多恐懼,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恐懼壓倒,就會用發脾氣的髮式來壓抑恐懼的感覺。這就像是戰場上的戰士,當他看到戰友被打死打傷後,他內心的恐懼會驅動他勇敢的投入戰鬥,因為他戰鬥得越勇敢,他越有可能保護自己生存下來。所以很多時候,發脾氣,只是為了防禦內心的虛弱感冒出來。  內心虛弱的人,在發脾氣時其實心中也是有許多害怕的,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發脾氣而失去那個對他重要的人。所以,他們往往在發脾氣時會先做一個選擇:選擇那個相對安全的人來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因為相對安全的人不會因為他的壞脾氣而拋棄他。而這個相對安全的人,往往是最善待他的人,是他在內心中能確定對方是在乎他的那個人。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在家門外常常被認為是大好人的人,回到家裡時會把家裡搞得雞犬不寧。這種情況在心理諮詢案例中非常常見。在最親近的人身上總感受到"你欠我的"  對我們所愛的人,因為愛他,所以往往也會在他的身上投注了很高的期待,當這個期待不被滿足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憤怒,因為對方沒有滿足我們,因為對方"欠我的"。  在親密關係中,這種"你欠我的"表達方式,可以製造對方的內疚,從而對對方實施強烈的控制,有的時候,這是非常有效的控制方式,同時,也具有強烈的破壞性。我的一個來談者,就是在父母整日的耳提面命中,體驗到自己如果不能滿足父母的需要,隨時都有可能被父母趕出家門去。所以,在生活中,她努力去滿足父母對她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時,她就會被強烈的內疚所吞沒,久而久之,她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憤怒,因為她不管怎麼努力,似乎也不能完全滿足父母對地的期待,在這個內疚的高壓之下,當她無法承受時,她最終選擇了抗爭,與父母的關係走到了破裂的邊緣。其實,對我們所愛的人,我們都會有"恨"這種情感產生的  恨,就是沒有被滿足的對愛的期待。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當我們感覺對方對我們越重要時,我們往往越發期待獲得他的全部,甚至可能期待將他吞進肚子,從而可以全部擁有他。而現實情況是,我們不可能完全擁有另外一個人,因為那是完全獨立於我們的一個個體,所以當我們感受到這種現實時,我們也會有強烈的挫敗感,這個挫敗感有可能帶領我們進入到對所愛的人的恨之中去。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即所謂的愛之深,恨之切。我的一個來談者曾經跟我談到過他對我的恨:當他看到我的記錄本上有那麼多來談者的姓名索引時,他突然感到很憤怒,因為那一刻,他意識到他並不是我唯一的病人,而我是他唯一的治療師。這讓他感受到極大的打擊,在他的感受中,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而他只是我的病人之一,他一下子覺得自己在我面前一點都不重要,我們之間的關係如此不對等,是讓他很難承受的。  當他意識到他並不是我的唯一時,他感受到的自己是弱小卑微和不被重視不被愛的,這些感覺讓他很難以面對,所以他就用憤怒的方式來阻止自己感受到這些內容,當他對憤怒的承受也感覺很困難時,他的怒火就沖我暴發了。如果你不能完全猜到我對你的需要,你就是我的敵人  當我們慢慢長大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原始全能感曾被比較好的滿足過,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慢慢有能力去接受現實,慢慢在受挫中感知並接受自己的弱小,從而放棄對全能的期待。對於一些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很好完成這個工作的人,在他們的自我中就會殘存著原始的全能感,他們期待自己擁有上帝一般的能量,從而可以很好的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他們處理現實壓力的一種方式,他們期待當自己擁有超能力時,就可以避免來自外界的無法滿足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他們有時無法按照現實性的原則去期待對方給予回應,他們會期待對方能夠完全懂得他的需要,當他有什麼想法時,根本不需要講出來,對方就能主動過來滿足他,如果對方沒有這麼做的時候,他就會感覺對方在傷害自己,甚至會因此而暴怒。  你如此完美,在你面前我只能小心翼翼  舒服的親密關係中,雙方是平等的,在這段關係中,雙方都能真實的呈現自己,都能自由的表達自己。對於一些在成長過程中有過比較多創傷體驗的人來說,他可能沒有能力將對方與自己體驗為平等的人,他需要將對方完全理想化,來滿足自己對於完美或是依賴的需要。與這樣的人相處,最初是會讓人感覺很舒服的,當我們被另外的一個人理想化時,我們會感受到來自他們的崇拜,來自他們對自己的肯定等等,那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有價值,所以會讓我們覺得很舒服。
推薦閱讀:

男朋友虐待我的狗還不認錯,如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莫從精神上虐待孩子
男子虐待女兒,發圖給前妻炫耀
如何看待丟失柯基狗狗Lion被教育人員何某撿到,待狗主人和警察趕到卻將柯基從6樓摔下導致狗腦出血死亡?

TAG:心理 | 虐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