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這件事情,一輩子只做三次?
洗澡,對於現代人的我們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有潔癖的朋友估計天天都要洗,那麼如果穿越回古代的話,多久才會洗一次呢?有傳聞說古代的女人一生只洗三次澡,這在我們看來絕對是大寫的不可思議,那麼這究竟是真還是假呢?不要著急,我們慢慢看來。
其實古人比我們想像中要講衛生多了。早在先秦時期,他們便「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到了漢代,甚至還出現了「休沐」,啥意思呢?就是說官員們上了五天班之後,能專門休一天假用來洗澡,這個待遇可比現在公務員要強太多了。除此之外,更有人因為喜歡洗澡而著書立說,他就是南朝的梁簡文帝蕭綱和他的《沐浴經》。
那麼古人究竟是如何洗澡的呢?他們把洗澡稱為「沐浴」,按照當時甲骨象形文字來看,「沐」就是一個人舉著一個木盆,而「浴」則是一個人坐在一個器皿里。由此可見,沐在古代是洗頭髮的意思,而浴則是洗身子的意思。
在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社會中,洗澡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道德文化意義。《湯盤銘文》中曾有這樣的記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便是對洗澡最簡潔有力的詮釋,在古代洗澡不僅僅是祛除身體上的污垢,更是洗凈心靈上的污垢。
相比於現代人洗澡的隨心所欲,古代的繁文縟節也決定了當時洗澡的種種禮儀。在古代,浴室稱為湢(bì),浴盆則名杅(yú)。《禮記·玉藻》中就曾生動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過程:「浴用二巾,上締下綌(xì)。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屨,進飲。」意思就是說,先準備兩條毛巾,細的擦拭上身,比較粗的擦拭下身,出浴盆後要站在草席上用熱水再沖洗一遍,然後再穿上衣服和鞋子,最後再喝點兒東西暖暖胃口。整個過程顯得科學而又有序。
如果是有客人來訪,那麼首先要提供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環境,這樣才顯得尊重。《周禮·儀禮·聘禮第八》中記載的「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說的便是這個意思。
說完了古人洗澡的方式,那麼他們究竟是用什麼來洗澡的呢?要知道當時可沒有肥皂、沐浴露之類的東西。其實古人洗澡的用具一點兒也不比現代人少,一般都用淘米水、澡豆、皂莢、肥珠子、香料等等。用淘米水清潔東西,到現在有時都還能看到;澡豆是用豆粉和葯沫製成的,有潤滑肌膚的作用,不過這個在當時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用得起。我們今天用的肥皂大概就是由當時的肥珠子和皂莢這兩種東西的名稱延伸而來的,它們都具有祛除身體污垢、潔凈潤膚的作用。
分析了這麼多,從禮節以及洗澡的生活用品上來看,古人已經很重視洗澡這件事了。而從整個體制上看,更是能再次驗證這一點。因為古代的男女都是長發束冠,西周時期只有沐浴之後才能去朝見天子,以表示尊重與忠誠;漢代時期,官方政府還有專門為洗澡而設定的假日,時隔五日一天,在這一天,所有的官員都要回去洗澡,「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漢官儀》中是這樣記載的;到了唐朝,五日改為了十日,稱為「休浣」日,—浣為十天。
那麼讀到這裡,關於文章開頭所說的那個傳聞,您知道答案了嗎?
推薦閱讀:
※婆婆為老公找了個女人生孩子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B08 男左女右·揚子彩經
※有權有錢的女人往往喜歡男人的才華!_陳保才
※===女人的心,訴說著女人的情!===
※這四樣東西,女人必須扔掉
※女人惹上性病的六大跡象 內褲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