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的技術原理】10.身架和身形的重要性

詠春拳的身架通常會被誤解,因為第一次看到或者第一次練習時,它似乎非常的笨拙和不穩固。但是,與這門武術的其他方面一樣,一旦了解了其中的原理和力學結構,其意義就要大得的多了。

了解地面(或我們的腳)與雙手的關聯對於動作的技術原理,以及有力地攻擊和有效地防守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兩者明顯是連在一起的。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當實戰中身體進入一個姿勢時會出現什麼情況,不同的身架怎樣對某些情形產生助益,我們又怎樣才能從一個姿勢流暢地轉到另一個姿勢而不會受到某種身架的限制,不會被對方擊破。

詠春拳練習者要了解用腳蹬地,通過旋轉軀幹獲得力量以及通過肩關節前送提高速度的力學原理。空手道練習者使用髖部的旋轉來產生力量。詠春拳通過身架和步法產生極高的速度和準確度,而不會使重心過度前傾。

前面已經講過:通過旋轉來返還力量,勁力的正確使用以及肘部的槓桿作用,但是如果不能為它們提供一個穩固而靈活的身架做為基礎,那麼這些都是毫無用處的。

任何固定的身架只在某個方向上具有穩定的強度。通常,詠春拳的正身馬對於接受側向力來說比較穩固。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詠春拳訓練的早期階段強調三角形,強調使用可以向內側卸力或者通過旋轉橫向卸力的手形。

當受到攻擊時,我們必須轉向來力的方向。始終保持身形的最佳強度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身架需要在正確的方向上保持穩固。

對於詠春拳練習者來說,進步和轉馬要做到像走路一樣自然。不管對方做什麼,你必須能夠在身架移動、進步和踢腿的同時保持完美的距離。動作的排序和定位會隨著你的身架和手形則改變。

還要講的一點就是雙腳的位置,有些人提倡腳尖同扣,而另外一些人則說雙腳應該平行。其差別在於,如果腳尖內扣,你就可以通過只移動一隻腳來完成轉馬。在轉馬時後腳保持不動確實可以提供更穩固的基礎。

如果雙腳保持平行,那麼必須要同時轉動雙腳才能完成轉馬,這就會給轉馬帶來一些稍微不同的感覺。通過不斷的操練以及尋橋套路的練習,你可以確定哪一個更適合,確定每種方式適用於什麼情況。

在任何旋轉動作中都必須把重心落到腳腳上,這一點可以通過保持頭部豎直、脊柱正直來輔助(順著自己的鼻子看手)。膝蓋必須內旋,必須與腳處於同一直線上,這樣可以消除施加在膝關節上的側向力,並防止膝蓋鎖死。這個動作還有助於保護襠部。

髖部必須前挺,並且在旋轉時保持水平。在正身馬中平衡點應該落於雙腳正中間,在轉馬之後應該落於腳跟上。身架應該感覺靈活而有彈性,不應該僵直拘謹。

在轉馬時,將重心落於腳跟上,不要後仰。如果你以腳尖為軸旋轉,那麼頭部就無法移動至攻擊路線之外。

只要可能,上體的動作必須源自雙腳、膝蓋和髖部,而不是腰、背或肩,因為那樣可能會讓我們丟掉三角形。

在轉馬之後會進入步箭馬的練習,在步箭馬中重心應該落於後腳的的腳跟上,後腿實,前腿虛(便於進步、起腿、變換方向或身架)。後腿是我們與地面的連接紐帶,使我們能夠向前或向上推進,能夠加速或吸收來力。前腿可以防止我們的身體被前拉或防止手臂被下拉。前腿還能在我們前進時起到剎車的作用,防止重心過度前傾,還可以在我們需要後移或變向時用於向後推動。

任何攻擊或防守的力度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身架的穩定性。沒有穩固的身架,我們就無法為擊打提供堅實的基礎。

打擊力取決於速度、體重的移動和技巧。體重無法改變。速度可以通過肌肉的訓練和正確使用得以增長。而技巧則可以通過透徹的了解力量怎樣從身架中產生而獲得大幅度的提高。利用體重的能力來自於地面,因為我們要用腳和腿蹬踏地面。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一點,你可以試一下如下這個簡單的練習。

身架測試:

採用步箭馬(右腳在前),找一個訓練夥伴來推你的右攤手,感受一下左腿對力量的吸收。

如果手臂上的力突然撤掉,它可以向前彈出一記沖拳。右腳用於防止身體過度前沖。後腿的彈力會傳遞到前腿中並向上傳至手臂,而不會過度前沖。

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就像是投板球的動作,球從伸直的前腿中釋放出來,然後手臂就像一個彈弓一樣推動球前進。

然後讓你的訓練夥伴向前拉你的攤手或後頸。不要讓你的身體前傾或轉動。不要彎腰,以免破壞身架。

感受一下施加在前腿上的壓力。後拉,就像在拔河比賽中一樣雙腳蹬地。如果身架開始前傾,你可以向前一小步,前腿重新定位,後腿跟上,調整姿勢。

在移動時,雙腿應該保持彈性,作用就像一個減震器,但是你必須保持身體始終在同一高度上,不要上下起伏,也不要試圖從上面跨過對方的防守去攻擊他。相反的,你要像一個楔子一樣(利用三角形原理)插向對手的中線,迫使他使用蠻力來遏止攻擊。


推薦閱讀:

農業技術資料庫
散打拳法實戰技術(圖)
看貓咪這碰瓷技術,簡直爐火純青!
道勢術: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冬病夏治三伏貼技術操作規程

TAG:技術 | 詠春 | 技術原理 | 原理 | 重要性 | 詠春拳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