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何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說的宗旨

據《陽明年譜》的記載,陽明在龍場悟道之次年,應貴州提督學政席元山之聘,主講貴陽書院,開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說。但學者未曾經歷存養省察的工夫,對於陽明指點知行本體的「知行合一」之訓,把握不住,所以「紛紛異同,罔知所入」。

三數年後,門人徐愛猶未解知行合一宗旨,與同門往複論辯而不能決,於是請問於陽明。《傳習錄》上載: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地便罷。

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

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什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什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

「知行本體」即是良知本體,亦即是心體。知行本體的自性原本是合一的,它所以不合一,是因為被私慾私意所隔斷,所以必須有「致」的工夫以復其合一之體。

有些人雖知父母當孝而卻不能孝,他之所以知歸知、行歸行,並不是知行真的為二而不合一,而是他的知行之體(本心)被私意隔斷了。有了私意阻隔,他那孝親的良知便不能「致」,不能致即是不能行,既不能行孝,便算不得真知孝。若是沒有私意隔斷,則其孝親之良知自然能「致」,於父母而表現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便是復得那知行本體了。《大學》舉「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以指個真知行與人看,這個「真知行」即是知行的本體。陽明引述《大學》此言以指證知行合一,最為親切。

陽明又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傳習錄》上)

吾心之良知,是知善知惡、好善惡惡的。知善知惡是「知」,而好善惡惡則是「行」。當我心知善惡時,便已好此善、惡此惡了,所以說「知是行之始」。(這意念萌動處的內部之行,可以稱之為意念心行。)

反之,當我實好此善、實惡此惡之時,則不僅表示我知善知惡之知為真知,而且表示我這知善知惡的知,業已具體落實而成為真實的行為了,所以說「行是知之成」。這時的行,已由內而形諸外,而表現為視聽言動的外部行為了。內外通而為一,亦就是知行合而為一。

總之,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因此,知行功夫只是一事。知此善時便已好此善了,反之,既好此善當然表示已知此善;只要不為私意私慾隔斷,知行本就是一而非二。

所以陽明又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若識此宗旨,說知行做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否則,便說做一個,亦有甚用,只是閑說話。」

問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

常人將知行分作兩件,故以為意念是意念,行為是行為,心中雖有不善之念,只要尚未做成不善之行,便自我原諒,不知警惕。殊不知「正行」必須從正心誠意做起,心體雖無不善,但心所發出的意念卻有善有惡;作善作惡之幾,正在此一念發動處。一念之微,即是聖凡正邪分界的關口,不可不慎。

陽明曾說「知善知惡是良知」。意念發動處的善惡,良知自然知之,這是「知」;善念惡念既已萌動,便是行為之始端,也就是「行」了。所以知與行是同時並起的(因為知行本體是一而非二),是「即知即行」的。識得此意,自能隨時隨事「去人慾,存天理」。意念一萌,便立即徹根徹底將它克倒,不使任何一念不善潛伏在心中。——這就是陽明言「知行合一」之教的宗旨所在。


推薦閱讀:

知行合一的門檻--拿命來換!
為什麼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人在認知到行動之間經歷了哪些過程?
誠則明、明則誠,至誠如神
為什麼知行合一那麼難做到?因為有一種被忽略的知識,暗知識
怎麼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TAG:知行合一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