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誅九族為何犯人家屬都不逃跑,流放比砍頭還可怕

"誅九族",是我們今天看歷史劇尤其是皇朝戲頻率很高的辭彙,往往會將要案重犯"九族"誅殺,可謂慘不忍睹。那麼「誅九族」所說的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

秦朝的時候就有株連,是丞相李斯提出的。但那時候只有株連三族,株連九族是隋煬帝時期其發明的刑罰族誅的一種,從古代族誅的實際情況看古代九族應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這裡的族人指直系親屬和配偶)所以,隋煬帝因為種種暴行也被歷史貼上了暴君這個標籤!

株連九族是殺多少人?

株連九族,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員與其共同承擔刑事責任的刑罰制度,在古代稱為"族",故"族"者,即意味著由一個人的死罪擴展為家族成員的共同死罪。

"九族",有異說,謂"上自高祖,下至元孫,凡九族":或謂"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其實,九族應為一虛稱。在我們的文化中,"九"是最高之數。故九族之說恐非一一落實的實指,乃是概括性地包容與之有親緣關係的所有宗支族系。在古代,九族之誅往往施之於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大獄煉成,只要是與犯罪人沾親帶故,都將受到無辜株連。

株連到明清時代,發展到由原來的「夷三族」,動輒株連九族。從古代族誅的實際情況看古代九族應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也就是說,一個家族中,只要有一個人犯有死罪,那麼,不但整個家族都要滅絕,而且相關的家族都要牽涉進來,如果是大家族,那麼那種殺戮,動輒就是成千上萬。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致命的就是等級秩序。在權力的問題上,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毫不留情,明朝那個惠帝,雖然自己的皇位被自己的親叔叔奪了,但是,因 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因此,篡位的燕王朱棣雖然是坐在位置上,但仍然是寢食不安,不惜花費傾城傾國的力氣,先後九次派出三寶太監鄭和下到西洋去尋找惠帝 的蹤影。

可見,成王敗寇,那可是性命攸關的事情,一不小心,自己的腦袋搬家不要緊,還要株連九族。好在中國是不按照邏輯思考的,也不按照規則出牌,只認槍杆子與實力的文化,有時想得太多,就會連腦袋都會被想掉。

中國古代,無論是春秋爭霸、戰國稱雄,還是秦掃六合、楚漢大戰、三國風雲等等,凡有征戰自然難免殺戮,秦始皇殺人不眨眼,曹操殺人如麻;那創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斷頭台,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種、韓信等。若論誰是中國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屬。

說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指他在和平年代對功臣的大肆殺戮。縱觀歷代王朝,屠殺功臣最多、最殘酷的莫過於大明一朝。朱元璋為讓子孫後代坐穩大明江山,不惜血腥屠殺隨同自己浴血打天下的那幫「鐵哥們」。漢朝的劉邦殺功臣,是一個一個地殺,朱元璋則是一批一批地殺。朱元璋自明洪武元年坐上皇位,到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在位三十年間,明朝的開國元勛、文臣武將幾乎被他屠殺殆盡。

歷史上皇帝誅殺臣子九族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可誅殺十族,歷史上僅有一例,十分奇葩。

這要從明朝說起,明惠宗朱允炆身邊有一位得力助手方孝孺,不僅是一位大儒,更是忠肝烈膽,十分忠於建文帝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後,沒有任命自己的兒子即位,而是選擇了他最喜愛的孫子——朱允炆。這自然引起了皇親族中很多叔叔的不滿,猶以朱棣最甚,甚至密謀起兵篡位。

朱允炆其實可以說是個明君,不然也不會受朱元璋喜愛了。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作為皇帝,尤其是朱允炆這樣處境的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自然會打壓其他藩王。朱允炆也是這麼做的,從建文帝削藩伊始,一年之內就有五個藩王倒台。輪到最難對付的燕王朱棣時,形勢便開始掉轉,最終,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攻下南京,史稱「靖難之役」。而朱允炆也失蹤了。

攻下南京後,由於朱允文失蹤,所以朱棣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王位,成為明朝的新皇帝。就在他下令方孝孺為他起草即位詔書時,方孝孺不屑一顧,他是大儒,高風亮節,自然是看不起朱棣這樣謀權篡位的人的。朱棣氣急,威脅方孝孺要誅他九族,方孝孺面不改色,厲聲回敬朱棣「莫說九族,但十族也無懼乎!」

朱棣一時發愣,這哪來的十族?但是君威在上,令無戲言,所以乾脆就連他的學生也一起殺了。方孝孺父母妻友系族人加上學生系族人統共847人就這樣成為了方孝孺忠心的陪葬品,當著方孝孺的面直殺了七天七夜,血流成河,刑刀都換了好幾十把。而方孝孺則依舊面不改色,最後被朱棣割掉舌頭處死在了城門口。

今天要說的族刑,則是一人犯罪,有血緣關係的親近之人都要受到牽連,其中株連九族更是殘忍無比;一人犯罪,整個家族成員都要受到誅連,以達到斬草除根的作用。據說朱棣攻進南京稱帝之後,就對朱允炆舊臣方孝孺實行了株連十族之刑,共873人,劊子手整整殺了七天七夜才結束。竟然族刑如此殘酷,那麼為何被判滅族刑罰的人,家屬卻不逃走,而是白白等死呢?

這第一個就是在古代雖然實行族刑,但並不會所有人都被誅殺,因為在追究親屬的刑事責任時,一般根據他們與正犯的親等關係,分別給予死刑、流刑、沒官等不同的處罰,而非不加區別地全部處死。在晉朝時期律法就明確規定,不殺婦女,而是處以流放。沒官等刑罰。除了婦女唐朝律法則規定不滿16歲也不會被誅殺,而是貶為奴隸。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有些犯人家屬不願逃走,而是存在僥倖心理

這第二個原因就很簡單了,對於那些不在上述規定之內,一定會遭到誅殺的家屬,即使他們想逃也逃不了。因為一般往往被判滅族之刑的犯人,大多連自己都不知道。據史書記載,西漢名士晁錯在被漢景帝以「大逆不道」,判處誅三族的刑罰時還毫不知情,當他上朝的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而且即使犯人知道,對於族刑朝廷往往都是直接派人前去執行,不用經過太多步驟,所以很多人根本來不及逃走就被誅殺了。

古代不像現代人口流動性極差,而且有實行保甲連坐制度,基本一個地方的人都互相非常熟悉。假如有被判滅族之刑人的家屬僥倖逃跑成功,朝廷也會立馬發布通緝令,在這些前提下犯人逃到一個新地方很快就會被人發現,報告官府,最終被捕歸案。所以說在古代犯人想要逃離官府追捕根本不可能。

流放文化,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沈積中處於最深層最不願意被人提起的中華另類文化,是中國傳統政治中的一個獨特的政治現象。李德裕在《貶崖州司戶道中》:「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可見中華璀璨文化中流放文化是最凄苦的

流放的死亡率是極高的,很多人都死在了流放的路上。即使熬過去了,接下來也是無盡的苦難!男人就不用多說了,下面,重點說一下女性!被流放的女人,通常只有兩種下場。

一:做一些重體力的勞力

洗衣、做飯這些就不用多說了,還要做苦役修城牆,非常的悲慘!即使最後被赦免回到家鄉也會被指指點點,所以一般都會在流放之地終老,最後埋骨他鄉......

二:充當軍妓

體力較差的女人只有這一條路了。古代女性有多重視自己的貞潔不用多說了。久在外面打仗的男子對於女子本身就有很大的興趣,所以這些尚有資色的女人會成為戍邊將士的玩物,為了提高士兵的作戰激情,將領們把軍妓作為獎品,所以軍妓便成為士兵發泄的工具,並且一個軍妓一天要服務不下十個士兵直到老去或者死去。這種折磨生不如死。

其實大部分女人都在途中死亡,根本到達不了流放地。例如清初詩人吳兆騫在給其母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這就算了,有時還需要戴枷前行,不少流人就因為難以忍受折磨而在途中死去。


推薦閱讀:

野外遇蛇走S形逃跑 專家教你急救六步
皇帝逃跑,明朝陪都成空城,東林黨領袖錢謙益此舉動成畢生污點
目擊九一三——林彪為何倉皇逃跑?
十三、逃跑天子
專家:台軍演伊始就做逃跑計劃 這樣對手不值一打|墜毀|演習|墊背

TAG:古代 | 逃跑 | 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