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科】發酵史:茶葉的工藝發展史。
如果問中國六大茶類是怎麼劃分的,可能大家首先會想到它們的色系: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黑茶、普洱茶。顏色只是表象,它們從何而來,這就與一個詞有關——「發酵」。
紅茶的發酵
- 茶葉發酵是什麼?前、後發酵又是怎麼回事? -
茶葉的發酵和綜合製作工藝造成了六大茶類的劃分,一般來說分為前發酵和後發酵。
前發酵:即茶葉製作成干毛茶前的發酵,主要由溫度、濕度、茶葉內部含水量決定的。前發酵的本質是茶葉內部氨基酸、氧化酶與氧氣的一系列酶促作用,簡單說就是「氧化作用」。(茶葉細胞壁破損可以有效促進氧化作用,這也是「揉捻」工藝的原理——加速發酵。白茶不揉捻,亦是為了在乾燥過程中盡量減少發酵進程,讓茶葉保鮮。)
茶葉通過揉捻,細胞壁破裂,更有利於後期發酵產生
後發酵:是茶葉在製成干茶後的發酵,包括茶葉內部的有氧和無氧作用,以及微生物參與產生的綜合變化,黑茶、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後發酵的本質與參與物質前發酵截然不同。
- 發酵工藝何時出現? -
中國茶類成熟加工工藝出現的順序大致為:綠(唐朝時期)→黃(公元1570年前後)→黑(16世紀末期)→紅(15-16世紀間)→白(公元1796年)→青(公元1851-1861年),普洱茶則最早見於明朝謝肇淛所撰《滇略》(公元1621年左右)一書。
(也有學者認為,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國先民最初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後,為了保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芽葉晒乾或焙乾,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
唐人茶生活風貌
從這個時間歷程上來看,中國早期製作茶葉的工藝中(綠茶和黃茶階段),還沒有發酵工藝,至16世紀末出現類似渥堆的步驟,發酵茶開始出現,黑茶由此創製。此後的炒青綠茶製做歷程中,制茶者發現揉捻可以使葉色變紅更快,於是逐漸認識了變色的規律,後在揉捻結束堆放片刻,使其發紅更明顯,質的變化更大,深度發酵的工藝出現,紅茶誕生。
在發酵工藝出現後,仍然有不發酵和輕發酵茶類被制出,如白茶和青茶。普洱茶正式出現之初為生茶,依然屬於輕發酵茶,而它在毛料緊壓後,自身可以進行後發酵轉化。至1975年,渥堆發酵技術在昆明茶廠正式試製成功,普洱熟茶誕生。
- 發酵對茶葉的影響 -
茶葉在發酵過程中,茶多酚的氧化是主要變化,它會使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發生水解,並形成一些香氣成分,對茶葉的風味品質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茶葉的發酵度主要體現在顏色、香氣和滋味上。
各茶類比較
- 發酵給茶葉帶來的變化 -
1、顏色的轉變:淺黃綠——深褐紅茶葉發酵過程中,無色的茶多酚在氧化酶和氧氣的作用下和在一定的溫濕度環境中,被氧化為紅色物質,這些紅色的物質被統稱為茶色素。未經發酵的茶葉是綠色的,發酵後茶葉與湯色就會呈現紅色,且發酵度越高顏色越紅。所以看干茶、茶湯和葉底的顏色偏綠還是偏紅,就可以大致了解該茶發酵的程度。
2、香氣的轉變:青香——陳香未經發酵的茶,呈現青香型;輕度發酵後(20%—30%左右)就會呈現花果清香;發酵度達到60%左右,會呈現成熟果香型;如果全發酵製作則會呈現焦糖香;後發酵茶達到一定發酵度,會呈現葯香、陳香。
3、滋味的轉變:苦澀味降低,溫潤度、甜度提升
發酵度越低的茶,越接近自然植物的風味;提高茶葉發酵度,雖然會使茶葉失去更多自然植物的原味,但茶多酚氧化後苦澀感降低,茶湯會變得更加醇和,茶葉的刺激性也會降低,而多糖和蛋白質的水解使得小分子甜味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提高茶湯的甜度。
- 各茶類的發酵程度 -
七大茶類的劃分以發酵度來看:綠茶為不發酵茶,白茶、黃茶為輕發酵茶,青茶(烏龍茶)為半發酵茶,黑茶、普洱茶為後發酵茶,紅茶為全發酵茶。其中,普洱生茶新茶時發酵度很低,鮮爽度高,而新熟茶、曬紅茶發酵度一般為六至七成,製成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後發酵持續進行。因此,熟茶、曬紅等茶品採用略低發酵度,茶品具備了更強的可塑性,後期轉化潛力更大。
由此可見,「發酵」在茶葉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單按茶樹品種和地域品類來劃分,還不能準確的辨識,而從「發酵」入手,對您了解茶或許能起到更好的輔助作用。
發酵程度將茶葉導向不同的分類,產生多種茶葉風味,讓茶葉變得豐富多彩。可以說,茶葉的發酵史即是茶葉的工藝發展史。
推薦閱讀:
※簡史丨中國的錢幣發展史,曾是領先世界幾百年的霸主
※現代格律詩發展史略(之四)
※一張圖告訴你——中國國旗發展史
※驅逐艦發展史——基地交換來的驅逐艦
※中國古典傢具發展史·床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