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 (8)

亥十、十諦

或立十諦。一、逼切苦諦。二、財位匱乏苦諦。三、界不平和苦諦。四、所愛變壞苦諦。五、粗重苦諦。六、業諦。七、煩惱諦。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十、正見果諦。

「或立十諦。一、逼切苦諦。二、財位匱乏苦諦。三、界不平和苦諦。」前面是「法施設建立」,這是「諦施設建立」。諦施設建立里有十種,現在是最後一科「十諦」,立十種諦。

「一、逼切苦諦」,這十種諦,也還是苦集滅道四諦,不過在苦諦里,說的詳細了一點。第一種是逼切苦諦,就是你的內心所遭遇到的境界,很苦惱。這個苦惱是逼切,就是你不願意接受也得要接受,它逼迫你,和你不分離,所以叫做逼切苦諦。「切」這個字,與你接觸了叫做切,或者是如刀在切那樣的苦,來形容苦的相狀。

「二、財位匱乏苦諦」,逼切苦諦沒有說出來什麼情形,只是說苦的相狀。第二財位匱乏苦諦,是說什麼原因了,就是你的財缺少了,在這樣的情形下,你感覺到苦惱。

「三、界不平和苦諦」,「界」就是地水火風,地水火風各有各的性質,各有各的力量。如果是平衡的話,不感覺到苦,它若不平衡時,你就感覺苦了。這應該就是老苦、病苦、死苦在內了。  

「四、所愛變壞苦諦」,這可以看出來,逼切苦諦是總說,財位匱乏苦諦, 

界不平和苦諦以下,是別別的說明苦諦的相貌。「所愛變壞苦諦」,你所愛著的境界變壞了,不可愛了,可愛的境界沒有了,這時候感覺到痛苦。

「五、粗重苦諦」,粗重苦諦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引發你各式各樣痛苦的種子,那個種子叫做粗重。粗重的意思就是沒有堪能性,苦惱若是出現的時候,你不可能去修學善法。它叫你造罪是可能的,修學善法困難,所以叫做粗重。而這粗重的苦諦,表面上看不出來的。

「六、業諦」,就是內心裡有所求,而後採取行動,或者是造罪業,或者是造福業,或者造不動業,這叫做業諦。

「七、煩惱諦」,煩惱諦就是貪瞋痴的煩惱,煩惱的相貌就是使令你內心裡不寂靜。或者是見煩惱,我、我所的煩惱,或者是愛煩惱,貪瞋痴的一些煩惱,這樣的煩惱叫做煩惱諦。煩惱諦和業諦加起來就是集諦,前面的五個就是苦諦,苦諦、集諦。

「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苦諦和集諦,由集諦為因,在三界里受苦,流轉生死,很難停下來。如果是遇見三寶了,聽聞正法,「正」,是指聖人說的,聖人為我們宣說的道理就叫做正法。「聽聞正法」,你能遇見佛法僧,聽聞聖人為你說法。「如理作意諦」,不能說聽聞正法以後就沒事了,應該隨順正法的道理,在內心裡思惟觀察,所以叫做如理作意諦。

看十諦的次第,「聽聞正法」是聞所成慧,「如理作意」就是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在內了。

「九、正見諦」,正見就是成就正見了,成就正見就是八正道第一個正見,正見就是成就了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了,那叫做正見,就是見第一義諦了,名為正見。

「十、正見果諦」,初開始入聖道那個時候叫正見諦。入聖道而聖道還沒有圓滿,繼續向前修行,到四果阿羅漢,或者是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這個時候就是正見果諦。就是正見最後圓滿的境界,那就是滅諦了。

所以「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正見諦」,這都是屬於道諦,「正見果諦」就是滅諦了。所以這十諦總合起來,還是苦集滅道四諦。

《披尋記》一五三九頁:

「或立十諦等者:此約諸緣起支中際生已」,《披尋記》的作者這麼解釋,這裡面成立十種諦,是約什麼說的呢?是約十二緣起支。「中際生已,或趣流轉,或趣清凈究竟」,這十二緣起分為三際,就是前際、中際、後際。前際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在生死里流轉,若想要明白它的根源,那就是無明。我們不知道這一切法是因緣有的,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執著有我、有法、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的前際。無明它會推動我們的心,有所活動那就是行。行了以後,我們思想的活動,受無明、行的影響,所以叫做行緣識。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就是前際。

行緣識以後,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這以下就是中際。前際、後際,這是中間。「中際生已」,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都是中際。中際就是你的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眼耳鼻舌身意都成就了,觸緣受,這就是中際現前了。

現前以後,或趣流轉,或趣清凈究竟,就是二條道路。第一條道路「或趣流轉」,或者是這個眾生沒有遇見三寶,他還是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還是惑業苦的境界,也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就是向於流轉那一方面去了,還是原來的家風,流轉生死。

「或趣清凈究竟」,或者這個眾生遇見三寶了以後,觸緣受。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因為遇見三寶了,就不同於以前的迷惑境界。觸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有明,明相應觸。明是什麼呢?就是般若的智慧。簡單的說,就是無所得的智慧,眼見著色的時候,同時有般若智慧的明和它一起活動。一起活動就不執著那件事是真實的,是如夢中境似的,如水中月似的,有而不真實。這是第一個觀,這是假觀。

觀察緣起法是自性空的,這是空觀。這樣子就趣向清凈,就不染污了。我們沒有明,沒有般若的智慧和我們的一念心同時活動的時候,我們的貪瞋痴就出來了,貪瞋痴的煩惱就出來了。其實若是這樣解釋的話,也很簡單,就是這一念心與般若相應的時候就趣清凈,與無明相應就趣流轉。

我們出家了,來到佛法裡面,怎麼樣叫修行?就是時時的叫這一念心有般若的智慧,這就叫做修行。看見什麼境界,不要用貪瞋痴去衡量,你用般若的智慧,這就叫做修行,很簡單。若說這個我辦不到,看見毒蛇時,心裡就恨,我不能觀察它是假的,是空的,不要緊,慢慢來。你天天的用般若的智慧這樣觀察思惟,久了,般若的智慧就增長,增長就有力量,有力量的時候,看見毒蛇心裡不忿怒。那就成功了,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不是的。我感覺到學習唯識的法門,唯識的法門是很深,但是我也感覺它很淺。什麼叫做淺?就是鈍根人能做得來,我感覺是這樣。

佛法來到中國,由南北朝到隋唐這個時期,中國的佛教徒有一種傾向,就是看誰講的法是最深,最微妙,我就學那一個,有這種意味。譬如說天台智者大師說四教,藏、通、別、圓四教;賢首宗就說五教,我多你一個,小、始、終、頓、圓,多你一個。禪宗說佛陀拈花示眾,迦葉微笑,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你們都是有言說,都是戲論,我是離言說的,這是更高。我們中國佛教那一個時期,我這並不是批評古德,但是我去學習,我就感覺到有這種意味。可是到今天的佛教,完全辦不到了,實相無相是辦不到,就是有相也辦不到。我們說是藏通別圓四教,那一教你能做得來?小始終頓圓你那一教能做得來?都不能做了,那怎麼辦呢?就是念阿彌陀佛了。是這樣子嘛!那麼現在學習唯識,我的感覺它並不是要為難,做不到也要做,不是,它就從淺處說,從膚淺的地方開始,教你修行,是這樣意思。所以我感覺到好,淺一點好,淺一點我們能做得到,說的太高了,做不到。

「或趣流轉,或趣清凈究竟」,就是剛才說的,我們這一念心一動時,不要忘記了明,明相應觸。你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若和外面的境界接觸時,要有明。說是和外面境界接觸,其實我們不要說的太高,除了睡覺以外,我們心裏面不是色,就是聲香味觸法,不能離開這個境界的。若是睡眠的時候不做夢,那是無所知的境界,若做夢的時候,還是法,就是法塵。而現在說,或趣清凈,你時常的記住,不要忘記了明。

聞、思、修,修慧是很高,思慧不是很高,聞慧是最膚淺的。我們從聞慧開始就有明,從聞慧開始不是難事,但是思慧就深了一點,修慧就是更高了。逐漸的你就掌握到明,就趣向清凈,「清凈」就是第一義諦,你向於第一義諦。向於第一義諦,由初得無生法忍,到最後得無上菩提,就是究竟了。

這上面說「此約諸緣起支,中際生已,或趣流轉,或趣清凈究竟」。就是我們成就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我們不要再無明緣行,行緣識,我們應該學習般若。用般若調伏我們一念心,趣向清凈究竟,那麼這叫做「或趣清凈究竟」。「是故建立成此十種」,這樣說就是成此十種諦。「或趣清凈究竟」就是,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十、正見果諦,這幾諦是這樣意義的。

「前之七種趣流轉攝」,這底下細說一點,前面七種苦諦是一般凡夫,不相信佛法的眾生,趣流轉,趣者向也,他的心向於生死的流轉。就是不能破壞有所得的執著,不能調伏貪瞋痴的煩惱,不能向於諸法寂滅相,所以是趣流轉攝,是屬於這一類的。「後之三種趣清凈攝」,就是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這以下三種,這是趣清凈攝,就是向於第一義諦,向於涅槃了。「趣流轉中前之五種苦道所攝」,那七種諦是趣向流轉。七種諦里前面的五種是苦道,是屬於苦諦的道路。「皆名苦諦」,都是苦諦。這地方說苦道,若是沒有相信佛法的人,你的思想,你的識,眼識乃至意識,它就以此為道路,就在這些苦的境界里跑來跑去。若是你相信了佛法,用功修行,就是你的聞思修的智慧在這裡觀察思惟,所以稱之為道。現在這裡說五種是苦道所攝,皆名苦諦。

「第六業道所攝;是名業諦」,業道,第六是業諦也是你的思想在這裡走來走去的,是名業諦。

「第七煩惱道攝;名煩惱諦」,就是令你心不安的貪瞋痴,見煩惱、愛煩惱,名煩惱諦。這是《披尋記》把這十種諦解釋完了。

戌四、結

如是等類,名菩薩諦施設建立。若廣分別,當知無量。

「如是等類,名菩薩諦施設建立」,這是結束這段文。「如是等類」,一諦、二諦、乃至十諦,這是菩薩諦建立施設。「菩薩諦」,菩薩這個字,按我們漢文佛教的習慣,那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但是按照這個字來說,是通於三乘人,阿羅漢也可以稱為菩薩,辟支佛道,菩薩道,都可以稱之為菩薩。「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翻個「有情」,就是有道心的人。修學聖道的人,就叫菩薩,若加上摩訶薩埵,那就超越二乘,唯有一佛乘才可以稱為菩薩摩訶薩。「名菩薩諦施設建立」,諦的施設建立有這十種。「若廣分別,當知無量」,若是更廣多的分別,那就不只是這十種了,可以說成無量無邊的。

酉三、理施設建立

云何名理施設建立?謂四道理。此廣分別,如前應知。

前面是法施設建立,第二是諦施設建立,下面第三科是理施設建立。

什麼叫做理施設建立?其實理施設建立和諦施設建立只是名字不一樣,意義還是相通的。通常說二諦,又有說三諦、說四諦,現在說道理,說四種道理。這若廣分別,如前面的諦施設建立一樣,也是無量無邊的。

《披尋記》一五四○頁:

「謂四道理等者」,四道理是什麼呢?「一、觀待道理」,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要待因緣才能成就,所以叫做觀,觀察。觀察這一切法的成就要待因緣,所以這句話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叫觀待道理。

「二、作用道理」,就是一切法都有作用,眼能夠見,耳能聞,見聞覺知這是作用道理。做善得善報,做惡得惡報,修學聖道就可以得涅槃,它都有作用的。

「三、證成道理」,觀待道理也好,作用道理也好,都是佛菩薩的法語來證成這件事,不是凡夫可以隨便云云的。

「四、法爾道理」,因緣生法它就是無常的,有漏法是苦的,一切法都是無我的,是畢竟空的,這是法爾就是這樣子。「名四道理。」,這四種道理大意就是這樣子。「此廣分別,如〈聲聞地〉應知」,這四種道理廣說〈聲聞地〉里有解釋,其實我們已經說過好多次了。「(陵本二十五卷九頁)」。

酉四、乘施設建立 (分二科) 戌一、征

云何名乘施設建立?

這是第四科乘施設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略標。

戌二、釋 (分二科) 亥一、略標

謂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如是三種,一一各由七種行相,施設建立:是名為乘施設建立。

「謂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就是這樣的三種不同,就是三界內的一切眾生,要出離火宅的時候,有三種的不同:一種是聲聞的車,一種是獨覺的車,一個是無上大乘。從生死諦到涅槃那裡去,所以叫做「乘」,它能夠度,能從苦惱的生死這裡,運載你到安樂的地方去。這是聲聞乘、獨覺乘、無上大乘。人天乘不能出離生死,還是在三界里流轉。

「如是三種」,這是三種車。「一一各由七種行相,施設建立」,這三種佛法,每一種都有七種的行相。行相,行的相貌,「行」這個字,由此至彼叫做行,那就和乘的意思一樣了。或者「行」,就是心。你心是能動,其餘一切法是不能動,都是心動。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心動,這句話的確有道理。七種心行的相貌,或者是七種修行的相貌施設建立。而這七種行相也都是佛的大智慧建立的,施設了名言,義就建立起來了,「是名為乘施設建立。」這是略標,下面第二科廣辯。分二科,第一科聲聞等乘,又分二科,第一科舉聲聞乘。

亥二、廣辨 (分二科) 天一、聲聞等乘 (分二科) 地一、舉聲聞乘

初聲聞乘七行相者:一、於四聖諦無顛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諸聲聞乘,無不周備。

「初聲聞乘七行相者」,這句話也就是標,下面列出來。「一、於四聖諦無顛倒慧」,聲聞乘是什麼意思呢?聽聞佛菩薩的法語,而有所覺悟,覺悟什麼呢?苦集滅道四聖諦。苦集滅道的道理聖人才能明白,所以叫做聖諦。「無顛倒慧」,對於四聖諦的覺悟,就是無顛倒的智慧才能覺悟。無顛倒慧,聞所成慧是要佛菩薩的慈悲教導,你若肯接受,才能成就聞所成慧,這裡邊有佛菩薩的力量。思慧、修慧,是要你自已才能成就,自己努力才能成就。成就以後聞思慧都是散亂的境界,修慧是有禪定的功夫,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無顛倒慧就是無漏,就是成就聖道以後,才具足了無顛倒的智慧,聞思的智慧還不能說是無顛倒慧。就是你成就了無顛倒的智慧,這是聲聞乘的第一個相貌。

剛才說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我們雖然是出了家,也發心學習佛法,但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如果不學習如理作意,一直都是在顛倒裡面。你看見一切的境界,心裡的心、心所法的動,都是在顛倒里。說我也沒有起貪心,也沒有起瞋心,我心裏面沒有煩惱,怎麼說我是顛倒呢?是!你有所得。譬如說是,看見這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你有這感覺嗎?你都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真實的那就是煩惱,那就是顛倒。你想要改變顛倒,時常的行住坐卧不離這個,行住坐卧時常的心裏面如理作意,那就有可能,有希望,從顛倒趣向不顛倒。 

「二、此慧所依」,智慧的所依,智慧所依是什麼呢?就是無顛倒慧也是因緣生法。能生起無顛倒慧的因緣,就是無顛倒慧的所依。你若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那就是無顛倒慧的所依。這句話也很重要,說無顛倒慧是聖人的智慧,聖人的智慧是因緣有的。我們若肯努力的創造這個因緣,我們就可能會成就無顛倒慧的,所以要說出它的因緣。

「三、此慧所緣」,無顛倒慧所觀察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四聖諦。這是它所觀察的,觀察是苦,苦從什麼地方來的?從集諦來的。什麼叫滅諦呢?苦也沒有了、集也沒有了,就是滅諦。滅諦是安樂的地方,滅怎麼才能成就呢?就是要道諦。道諦是滅諦現前的因緣,也就是它的所依了。

「四、此慧伴類」,無顛倒慧不是孤獨的,它在逐漸的成就的時候,還是有伴侶的,那就是三十七道品了。

「五、此慧作業」,無顛倒慧有什麼作用呢?它的作業就是斷煩惱,斷除見煩惱,斷除愛煩惱,這是它的作業。

「六、此慧資糧」,什麼是它的資糧?就是它的因,那就是聞思修。無顛倒慧是聖慧,成就聖道以後才有無顛倒慧。聖慧的前面就是聞思修,是它的資糧,就是它的因。

「七、此慧得果」,就是涅槃。

「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諸聲聞乘,無不周備」,這句話是讚歎前面這七種慧,也是結束這一段文。應該知道我們佛教徒若是肯成就這七種行相,這七種行相是佛菩薩施設建立的。「諸聲聞乘,無不周備」,一切聲聞根性的人,學習佛法由因到果,完全圓滿了。

《披尋記》一五四○頁:

「此慧所依、此慧所緣等者:聲聞種姓,名慧所依。」第二是此慧所依,四聖諦無顛倒慧應該是果,涅槃是果,但是為什麼有涅槃?因為有無顛倒慧,無顛倒慧也是果。「此慧所依」《披尋記》的作者這麼解釋,是聲聞種性。就是在一切眾生里,在補特伽羅里有一類人,他的虛妄分別心裡,有聲聞種性的無漏種子。不是獨覺乘,也不是佛乘,是聲聞的種性。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里,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里,從無始以來,不是經過修行,不是經過栽培,本來就有這種善根,有這種種子。「名慧所依」,是無顛倒慧的依止處。就是原來你有這個善根,現在修學聲聞乘的佛法得阿羅漢了,得無顛倒慧,是以種性為依止的、為因緣的。若沒有那個種性,不能得阿羅漢的。

「四聖諦教,名慧所緣」,四聖諦的教就是佛菩薩安立的語言文字,這是無顛倒慧所緣,所觀察的。這樣說,若是第一義諦為所緣,那就是無分別智了;若是四聖諦教為所緣,那就是後得智了。「菩提分法,名慧伴類」,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名慧的伴類,就是以此為伴,逐漸的努力才能成就無顛倒慧。

「斷諸煩惱,名慧作業」,慧的作用就是在斷煩惱,只要是凡夫就有煩惱,無始劫來,習慣了是這樣子。但是不要緊,你常修四念處,可以斷除、可以息滅這些煩惱。「聽聞正法思惟修習,名慧資糧」,無顛倒慧以此為因緣而才能成就的,就是要聽聞正法和思惟修習。

聽聞正法這件事,你聽聞的不是那麼樣的純熟,也是明白了,考試的時候也能有六十分,但是修止觀的時候還是不容易。不是說不能修止觀,只是說不容易,但是若能聽聞正法達到一個更高的程度的時候,你修學止觀容易。我這樣說你同意嗎?你會感覺到容易,修止觀時容易相應。若是你沒到那個程度,可也有一點,也能修,但是不容易,有點難。

怎麼知道你現在佛法的學習程度很高呢?不需要問別人,你自己知道。如果你有如理作意,怎麼會自己知道?如理作意就知道。你就會知道你現在程度很高,若是不如理作意就不知道這件事。以前我也是看見這些在佛學院里,或者不是在佛學院,而自己常常閱讀經論的人,他有一點心得,他也寫文章。寫文章是怎麼回事?寫文章就是思慧,常常寫,對佛法的理解,就高過了聞所成慧,就會不一樣,所以應該寫。初開始不要寫太多,寫短文,等到過一個時期,自然是你的智慧高了,可以多寫,自然就會寫的多一點。所以是聽聞正法,思惟修習,名慧的資糧。

「四沙門果,名慧得果」,四沙門果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就是慧得果。無顛倒慧有這四種果,就是有成就的。

地二、例獨覺乘

如聲聞乘七種行相施設建立,其獨覺乘,當知亦爾。

「如聲聞乘七種行相施設建立,其獨覺乘,當知亦爾」,如聲聞乘是這樣子,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獨覺乘呢?「當知亦爾」,和這一樣,也是這七種行相。七種行相為什麼別立名字叫獨覺乘呢?因為他的願,他是要出無佛世得辟支佛道,所以就和聲聞乘不同了。

我們前面學習過了,獨覺乘,原來這個人高慢,初開始發心時,心裡高慢。他的意思是,你們都是要聽佛說法得聖道,我發願將來得聖道的時候,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我比你高。那上面說是有高慢心,實在來說,也還是要見佛聞法。善根栽培到更高的境界的時候,出無佛世,無師自悟。

  

天二、無上大乘

無上大乘七行相者:一、緣離言說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無上大乘無不周備。

這是第二科無上大乘,天一是聲聞等乘;聲聞乘、獨覺乘,現在是第二科無上大乘。「無上大乘七行相者」,聲聞乘、獨覺乘不是無上,就是還有高過他們的佛法。無上大乘,就是沒有人更高過他了。他也一樣有七種行相,那七種呢?

「一、緣離言說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前面聲聞乘就是於四聖諦無顛倒慧,這地方緣離言說事。「離言說事」就是依他起,依他起的這一切事,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根身器界,這一切的因緣生法。這一切法的本身是沒有名字的、沒有名句的。譬如說樹,樹並沒有樹的名字的;譬如說光明,光明也本身也沒有光明的名字啊,都是沒有名字的,那叫做離言說的事。

「緣離言說事」,離言說事也是因緣生法,為什麼是因緣生法?就是前生熏習了嘛,你的愛煩惱、見煩惱,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這樣現出來一切法,這一切法都是苦惱境界。這「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這一切法就是離言說事,離言說事里所有的真如,這些事是因緣生法,都是有剎那生滅變化的,那裡邊有一個離一切相的真如,就是理性。

我曾經講過,真如的「真」字,就是真實不虛妄。誰真實不虛妄?就是如,如是真實不虛妄的。如是什麼呢?就是一切法的寂滅相,譬如,色自性空,無所有,不可得,那就是如。受想行識,也是因緣生法,是寂滅相,那寂滅相也是如。就是色的如,受想行識的如無差別,所以叫做如。若有差別就不算是如了,這一切因緣生法是有差別的,但是因緣所生法里的如是無差別的。「如」是真實不虛的,因緣生法是虛妄的。因緣生法有生、有滅、有變化,不是真實的。

我已經說了很多次,但是應該多說,這一切虛妄的境界都不真實,但是我們若不常如理作意,你若不修唯識觀、不修性空觀的話,我們心常在顛倒中活動,就不知道是虛妄的。不知道虛妄的時候會有什麼問題?我、我所會出來,貪瞋痴也會出來。你若常能觀一切法如的時候就知道,「如」,佛在經論里告訴我們,它是真實的。

《楞伽經》上有四句話:「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涅槃離心意」,涅槃就是如,就是一切法的寂滅相,這寂滅相「離心意」,是沒有言說的。你心意不能緣,你可以在色聲香味觸法上緣慮,但是諸法如的那個地方,涅槃那不生不滅的如,你不能緣,不能在那裡活動。

「唯此一法實」,世界上一切事、一切法很多,唯獨這件事是真實的,就是真如,它是真實的。什麼叫作「真實」啊?它不虛妄、不欺誑你。我們生死凡夫來到佛法裡面學習的時候,經論上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個「如」是真實的,就算將來成佛了,「如」還是這樣子的。

如果說我現在感覺到這件事很美,等到我成就了,原來是醜陋的,那就有欺騙性了。世界上的名聞利養、榮華富貴都是這樣子。最初說是榮華富貴也很好啊,等到得到榮華富貴的時候,原來是苦頭、原來是叫你受苦,那就有欺騙性,就不是真實的,所以不能稱為「真如」。但是佛現在告訴我們,一切法的「如」,到你成佛的時候,還是這樣子,是安樂自在的,沒有苦惱,沒有欺誑性,所以叫作「真」。「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唯獨這件事是真實,真實就是不虛妄的意思,「唯此一法實」。

「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觀其他過去世的事情、現在世的事情、未來世的事情,觀完全都是假的、都是欺騙人的啊。「如幻夢芭蕉」,如幻術的境界、如夢的境界、如芭蕉的境界,都是不真實的。看那芭蕉樹的葉子很大,原來都是假的、不真實。

所以說「一切法中所有真如」,那個「真如」是「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所能夠證悟的。「真如」本身是無差別的,所以叫作「無分別」,也需要成就無分別平等性的智慧,才能證悟真如的真理、才能出離一切虛妄的境界;出離「我」的虛妄、出離「一切法」的虛妄,證悟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就是證悟「真如」,這個時候這個佛教徒就成功了。這是大乘的七種行相之一。

「二、此慧所依」:就是「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以誰為依止而成就的?就是以誰為因緣而成就的?按照《披尋記》作者的意思,就是眾生內心裏面有佛性,那個佛性為出離慧的所依。要有佛性才可以,沒有佛性就不行。

「三、此慧所緣」:當然就是真如。「四、此慧伴類」:出離慧的伴類,當然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通於大小乘。「五、此慧作業」:當然就是斷煩惱;斷煩惱障、也斷所知障。「六、此慧資糧」:當然就是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這些事情;聞思修慧、戒定慧都是資糧。「七、此慧得果」:就是無上菩提了。

「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無上大乘無不周備」,無上大乘七種行相,這是佛菩薩所施設的、所建立的。「無上大乘」,裡面的因果的事情都周備具足了、無所缺少。

《披尋記》一五四○頁:

「緣離言說事等者:諸法無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性離言說,亦名離言說事。緣此所生法無我智,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不起分別,從所知障而得解脫。名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

「緣此所生法無我智」,就是緣真如,就會有無我智現起。「無我智」,唯識上說「無我」怎麼講?前面四十五卷的後面,「三三昧」的「空三昧」就說到無我智。什麼叫作「無我智」,能記住吧?那就是觀一切事,通達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這就是「無我智」。

我們在學習佛法的時候,聽人講「諸法皆空」嘛!小乘佛法就是一切法無我,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就叫作「空」。若學習《中觀論》這個法門的時候;一切因緣生法自性空,就叫作「空」。但說到唯識講的「空」很少,就很少人提到唯識講的空。唯識怎麼樣叫作「空」?很少提到。

現在學習《瑜伽師地論》,從(真實義品)三十六卷到這裡,常常提到這句話,「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我們說聞思修,說那思惟,正好思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自性空,這就是一個思惟的資料;常常要思惟,言說法性為什麼是自性空?可以自已問自已?自已回答這個問題,時常這樣思惟,就會增長智慧。

這個說法和《中觀論》說的因緣生法自性空,說的不一樣。這也是說自性空,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也是這個名字,但是那意義不一樣。你要常常思惟、常常地如理作意,就會明白這件事。這一切法都是空的,這句話唯識學者也是這樣說,中觀學者也是這樣說,但是那個道理不一樣,可有點差別的。

若是學習過唯識的人啊,我也看見過人家寫的《唯識精要》,寫唯識的介紹,裡面說了一大堆,我就說到「精要」,是非常好的,但是我看了一遍,它沒有說到「言說安立的一切法自性空」,都沒有說,它沒有說。但是若是學過唯識的人,學習《攝大乘論》、學習《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顯揚聖教論》,學習了唯識法門的人,一定會知道這個名字;「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

若是和我們同學見面的時候,問:「你從那裡來?在那裡學過什麼?什麼叫作『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你說給我聽一聽」,等於是考你了。我現在到什麼地方,人家時常要考我,話雖不是那麼說的。好了!請法師講開示!那就是要考我啊!不是二個鐘頭前通知我,二個鍾以後請我講,不是這樣的,就是很多人坐在那裡,就請法師講開示!就立刻要講啊,就是這麼回事。

看禪師語錄,一個禪師到一個大廟、一個大禪師那裡去,他就問:「什麼物?怎麼來?」六祖壇經也是這麼講嘛。就那麼手指一豎,這就是答覆你,但同時也是考你,就是互相考啊!真實是這樣子,我看看你的見地怎麼樣?當然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似乎是衰微了。但是各處都有佛學院,那我們到什麼地方,問你從什麼地方來?也容易出現這個局面,自然就是要問你。我也聽人說,有名的一位法師,也有點智慧,到一個地方,就提出一句話問他,「你講給我聽一聽」,他講不來,這情形是有的啊!所以有時間要用功,尢其是重要的名相,一定要把它搞好,一般的名相,不知道,沒有關係。什麼叫作「四念處」?這也是重要的名相。「言說法性自性空」,這句話就厲害了,所以應該有時間要用功。

「諸法無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諸法無我」,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文句要記住。裡邊有義,義還要記住,若常常思惟就容易不忘,若不思惟是不行的。這裡說:「諸法無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什麼叫作諸法無我?就是一切法的真如。什麼是「真如」?就是言說法性自性空所顯示的離言境界,那就是真如。「性離言說」,是沒有文字。「亦名離言說事」,離言說事是依他起。真如是寂滅相;言說事、這些名言戲論都是寂滅了,那就是真如。「諸法無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諸法無我」,是沒有遍計執性,顯示出來真如是圓成實性,「亦名離言說事」,就是依他起都是寂滅相了。

「緣此所生法無我智」,觀察一切法所有真如性離言說,亦名離言說事,那就叫作「法無我智」。這個時候圓成實性的真如,離遍計執,也是「亦名離言說事」,離言說事也是寂滅相了。

「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一切法有二種自性:一個是離言自性、一個是假說自性。「離言自性」,依他起和圓成實是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呢?它是以言說為自性,也就是以分別心為它的自性。現在有老虎在這裡,說「老虎」,這句話是它的體性,實在沒有老虎啊!離開了這句話,沒有老虎,離開了內心的分別是沒有老虎的。是以內心的分別為老虎的體性,這就是遍計執了。

這個「假說自性」和「離言自性」,離言自性我們看不見,我們凡夫初學習佛法,修學聖道的人,沒有證悟無生法忍的時候,不知道、看不見這個真如,所以就認為沒有離言自性。假說自性本來是自性空的,我們認為是有。現在「有」和「無有」都是平等地無所有了。

「平等平等不起分別」,離言自性也是平等,言說法性也是平等,離言自性與言說自性是平等,言說自性同離言自性也是平等。「平等平等」,這就是「法無我智」。「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法無我智,平等平等不起分別」,於離言自性、假說自性都不起分別。「不起分別」,就叫作「平等」。

「從所知障而得解脫」,這不但斷煩惱障,從所知障也得解脫了。於一切法有所得,那就是「所知障」。「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法無我智,平等平等不起分別,從所知障而得解脫。名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這句話就是這麼講。剛才說,我們現在是凡夫,也可以修止觀,也可以學習如理作意,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心裏面不起煩惱的時候,我們還是煩惱裡面活動的,也要認識這一點。

另外已經得阿羅漢的這些聖者,聖者沒有息滅所知障,那是什麼境界呢?就是《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後一段,天女散花,這些阿羅漢身上著花了,那就是所知障的境界,也就是法執的境界。那阿羅漢要去花,那個地方的深義,若是我們常常如理作意的話,也感覺很有意思。心有所得呢,你對花就有所執著,這花就會著身。內心有所得不去掉它,就是表面上想去掉這花,這花去不掉,因為內心有所得沒去掉,那花就去不掉。能夠修無我慧,那有所得息滅了,花自然就掉了。所以這個地方「從所知障而得解脫,名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

「大乘種姓,名慧所依」,出離慧的所依是什麼呢?「大乘種姓」,是慧所依。就是心裏面有佛性,這也就是出離慧的所依,出離慧的因緣,就是「名慧所依」。

「方廣法教,名慧所緣」;「方廣法教」,就是大乘佛法的十二分教,這個是智慧所緣。當然這若是文字的佛法呢,那是聞所成慧所緣。修所成慧的無漏慧,那就是第一義諦為所緣了。

「諸覺分法,名慧伴類」,修無我觀的時候,修大乘四念處的時候,要觀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因為我們在凡夫的時候,不見第一義諦,那麼修觀的時候,就是眼前看見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在這裡修觀。在這裡修觀呢?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觀這一部份是畢竟空的,要這樣觀。這樣觀,這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四念處,都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這樣觀察的時候,它也是有伴類的,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它為伴。

「能斷二障,名慧作業」,這樣修法空觀,也是包括了我空觀,「我」但有言說嘛!它沒有實體啊!所以也是言說法性,能斷煩惱障,也能斷除去所知障,所以這是慧的作業。「多聞思修,名慧資糧」,能廣博多聞、能專精思惟、能在奢摩他裡面修學聖道,這就是慧的資糧、慧的因緣。由此因緣而得此慧,而成就諸法無我慧,這是「慧資糧」。「無上菩提,名慧得果」,最後圓滿的時候,就是佛的智慧,這個出離慧所得果。

申五、結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菩薩,所有無倒施設建立,若曾所作、若當所作、若今所作,一切皆由如是四事。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這第五科,結束這段文。前面第一是法施設、第二是諦施設、第三是理施設、第四是乘施設,現在第五科是結。「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過去的佛,未來、現在的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所有無倒施設建立」,這些佛、菩薩為教化眾生,無倒施設建立前面這幾種施設。

「若曾所作、若當所作、若今所作」,若過去所作的施設建立,若將來所作的施設建立,若現在所作的施設建立。「一切皆由如是四事」,這一切時、一切處,皆由如是四事安立這幾種施設的。「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除了這麼多的施設之外,不會還有超過的,還有增加多少,沒有這回事情。前面第一科施設建立,第二科四尋思。這個頌,「諸施設建立」,講完了。下面是和第三科四如實智「一切法尋思,及如實遍智」。

未二、四尋思 (分四科) 申一、標

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智,於一切法起四尋思。

前面法施設、諦施設、理施設、還有乘施設,這都是開導、勸導眾生髮無上菩提心,下面就談到修行的問題。第一科標。「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智」,為了成就四種如實遍智,「四種如實遍智」,在這裡的情形是果的意思。為得如是果,「於一切法起四尋思」是因,由如是因才能得如是果,那麼先說因。

申二、征

何等為四?

申三、列

一、 名尋思。二、事尋思。三、自性假立尋思。四、差別假立尋思。

這是列。

申四、指

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這四尋思若廣分別,應知如前面三十六卷〈真實義品〉所說。

未三、四如實智 (分三科) 申一、標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於一切法如實遍智。

申二、列

一、 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二、事尋思所引如實遍。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

「一、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一切法如實遍智,前面是「尋思」,這裡是說「遍智」。「尋思」,就是說推求、觀察的意思,於唯識的第一義諦推求、觀察,那叫作「尋思」。「如實遍智」和「尋思」有什麼不同呢?前面我們也是講過,不同的意思,「尋思」推求、觀察,心裏面還沒有決定。「四如實遍智」,經過推求、觀察,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心裏面是決定了。決定「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言說法是畢竟空」,決定這樣,沒有疑惑了,是這個的意思。

「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什麼叫作名呢?就是一切法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言說,言說也本來是沒有的,是世間的智者安立這叫作水、山、樹,這所有的一切法都有名字。「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在推求、觀察的時候,一切的名言是內心分別成立的,名言本身是無自性,如果不內心思惟觀察,沒有這樣分別,那名字是不可得的。

如果說看見一個東西,說這是樹,這是心的分別嗎?所以這個名字是由內心的分別而有的,如果內心不分別,這個名字是不存在,就不出現。一切名字都是由內心的分別安立的,它本身不能自已存在,所以它是自性空的。由於這樣的尋思,時間久了,就引發出來、就成就了真實的智慧,這遍一切法、遍一切名都是這樣子,都是內心的分別。

「二、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事」是什麼呢?就是名言所顯示的境界,也可以說是義。名言所顯示的境界,也是內心的分別,名所詮的義,實在都是無自性的,都是內心的分別。這樣的推求、觀察啊,就知道那件事,也是自性空。為什麼?我們看見好像有呢?就是內心的分別,並不是真實有這件事。

我曾經說一個現成的譬喻,若時常利用這個譬喻去觀察呢,就會通達名尋思和事尋思,是畢竟空的意思。什麼譬喻?就是那個蛇的譬喻;有一個繩子盤在那裡,但是我們看上去,看不見繩子,看見是蛇。「蛇」,是一個名字嘛!名所詮顯的那個蛇的體性,那就叫作「事」。其實蛇是沒有的,但是我們看見那裡有蛇,那表示什麼?就是我們沒有智慧的時候,把繩子看成了蛇。就是智慧不夠的關係,把依他起的事,都看成遍計執了。遍計執的蛇,完全是沒有的,我們執著的完全是沒有。

譬如說是這個房子、這個人,這一切的境界,都是依他起、都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的。但是我們看不見如幻如化,我們看見真實有一條蛇、真實有老虎在那裡、真實有一個房子。我們所看見的境界和依他起是不合,依他起是如幻如化的,我們看見是真實的,那就是不合了。但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只是看見如幻如化的這些東西,不看見我們所看見的真實境界。

如果若不修四尋思、四如實智呢,那就是原來這種執著的境界,執著的境界有什麼關係呢?就是貪瞋痴的煩惱時常出來。若是能夠觀察那是繩子,不是蛇啊,你的智慧增長,不看見蛇了,只看見依他起如幻如化了,這煩惱就不起了。這個時候心裏面對於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毫無疑問,那就是「如實遍智」。你還心裡有疑惑?是繩子嗎?不是蛇嗎?那還不行。現在「如實遍知」,是決定沒有疑問。

「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這些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事。事的自性,就是色以變礙為性,識以了別為性。說是看見一條蛇,這蛇是小蛇、那個蛇是大蛇、那個蛇是黑蛇、那個蛇是花蛇,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別。「自性」,那個體性是內心分別出現、是假立、是虛妄的安立,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有這麼回事。

「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差別假立」,這一切的差別不同,這個房子是這樣、那個房子是那樣,這個高山是這樣樣、那個高山是那樣,是常、是無常,是有見、是無見這些事情,都是內心安立的,它本身是自性空的。

「所引如實遍智」,這個地方分兩層;遍計執是一層、一個依他起是一層。也可以分三層,另外還有個圓成實。而現在修止觀的時候,第一層就是先破遍計執、先觀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這也是沒有的,依他起還是有。

但是初開始修觀,先觀遍計執是自性空,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那個繩子是有,只是沒有蛇。而這樣子去思惟觀察的時候,原來名言安立的一切法,也就是內心分別安立的一切法。那個蛇本來沒有,是你內心的分別,說有個蛇,所以蛇是你心分別安立的,為什麼會安立個蛇呢?就是光線不好,那表示什麼?表示智慧不夠,沒有智慧看這虛妄、如幻如化的一切法,認為都是真實的,就是這麼回事嘛!所以現在這樣子去思惟觀察,什麼叫作「唯心所現」?這個地方表示出來了。

申三、指

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真實義品〉說的比這裡詳細。


推薦閱讀:

對於從來沒練過瑜伽的人,最開始學要注意什麼?
?9步攻破瑜伽螢火蟲式(進階練習)
4組減肥瑜伽 坐著消除全身贅肉
每天瑜伽為什麼要練下犬式
圓肩駝背氣質全毀 快來收下這個矯正神器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