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樊登老師講解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他喜歡各處做調停,比如美國的黑幫打仗,之前還殺了兩個人,這個幫殺了那個幫的人,那個幫殺了這個幫的人,然後兩邊火拚,然後他會站在中間給他們調停,然後做非暴力溝通,然後幫助黑幫不要去殺人,成功了。他會幫助美國的一些學校,比如學習裡面的學生造反了,吵架說「校長有種族歧視」,然後他去調停,跟校方和學生之間調停。甚至在這本書的開篇,就有一個非常震撼人的(事例),他作為一個美國人,他敢去巴勒斯坦發表演講,你要知道巴勒斯坦人是很恨美國人的,然後他作為一個美國人去巴勒斯坦竟然講非暴力溝通,然後就在他正在講這個話題的時候,聽到底下開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聊天,他就問怎麼(回事),翻譯過來跟他說:「盧博士你要不然就趕緊撤吧?」說」為什麼?「,說」這些人已經發現你是美國人,他們在議論你是美國人「,然後過來一會下面開始喊起來了,」劊子手、你們這些謀殺嬰兒的殺人犯「,然後就開始罵他,滾出去,然後翻譯說你趕緊走,這些人都有槍,你要不走他們會開槍打你,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但是盧森堡博士不走,他在台上展開非暴力溝通,然後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跟憤怒的巴勒斯坦人談話,最後的結果是,這個巴勒斯坦人在課程結束之後竟然把他請到他們家裡去做客,這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我們念一下他是怎麼搞定這些巴勒斯坦人的?
當底下的這些男人非常凶的喊滾出去的時候,這個博士說:「你生氣是你想要我的政府改變使用資源的方式嗎?「你注意對方很生氣,他在猜測對方為什麼生氣,很明顯第一個猜錯了,然後底下的人講」天殺的,我當然生氣,你以為我們需要催淚彈,我們需要的是排水管,不是你們的催淚彈,我們需要的是房子,需要建立自己的國家「,你發現對方還是很憤怒,這種憤怒是你日常生活中很難體驗到的,然後這個盧森堡博士接著說,」所以你很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來改善生活條件,並在政治上獨立「,他在不斷的尋找對方的需求,待會你就會知道尋找對方的需求多麼的重要,他在尋找對方的需求,然後對方說」你知道我們帶著小孩在這裡住27年,是什麼感覺嗎?「因為那是一個臨時難民營,」你對我們長期以來的生活狀況有一點點的認識嗎?「這時候盧森堡博士感受到了對方的生氣,他說」聽起來你感到絕望,你想知道我或別人是否能夠真正了解到你生活的滋味?「,他都是問句,然後對方說,」你想了解嗎?告訴我你有孩子嗎?他們上學嗎?他們有運動場嗎?我兒子病了,他在水溝裡面玩耍,他的教師里沒有書,你見過沒有書的學校嗎?「對方真的是宣洩出來的了,你注意這是一個好事,當對方願意跟你講話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好事,他在講自己的痛苦,然後盧森堡博士說」我注意到你在這裡培養孩子是多麼的痛苦「,這就叫反應情感,」我注意到你在這裡培養孩子是多麼的痛苦,你想告訴我,你所要的正是所有父母想給孩子的好的教育以及健康的環境,和他們的玩耍和成長「,然後這個巴勒斯坦人說」不錯,這些是最基本的人權,你們美國人不是說這是人權嗎?為什麼不讓更多的美國人,來這裡看看,你們給這裡帶來了什麼樣的人權「。這種質疑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然後盧博士說:」你是希望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你們的痛苦,並意識到我們政治活動的後果嗎?「然後你發現盧森堡博士所有語言沒有任何的評判,只是清晰明確的講出對方此刻心中的感受,對方的情緒就逐漸的好轉,最後,盧森堡博士說,」我今天到這裡就是想做這樣的事情,能不能再對我(多)講講你們家裡發生的事?「後來大家跟他聊所發生的問題,然後盧森堡博士說非暴力溝通為什麼能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到最後結束的時候,這個巴勒斯坦人請他到家裡吃飯,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威力。甚至在這個書里還有一個很震撼的案例,他們的一個女學員,被一個犯罪分子劫持,然後要強姦她,就在要強姦的這一刻,這個女學員對犯罪分子展開非暴力溝通,然後不斷的去發掘這個人的需求,你很需要安全對嗎?我知道你現在很緊張,我能不能做點別的事讓您覺得放鬆一點,我也特別害怕,講出我的需求,我也特別害怕,能不能(用)不要傷害我的方法,來給你一些補償和滿足,最後那個犯罪分子選擇了搶了錢包走掉了,沒有傷害到這個女學員。
所以非暴力溝通可以在很多情況下幫助我們,但這裡面是一套標準化的東西,我們首先用非常濃縮的方法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第一步是首先你要表達的時候要說出感受,而不是說出評判,你比如說一個丈夫回家很晚,每天晚上都是11:30回家,還一身酒味,然後這個時候這個老婆肯定很生氣,那如果是我們平常的溝通方法,這個老婆會講,你還知道回來啊,你幹嘛不死在外面呢?你注意哦,當你說你幹嘛不死在外面呢?你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嗎?沒有,你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所以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放一個人覺得情緒受傷的時候,無論是你還是對方覺得情緒受傷的時候,都是由於你的一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這時候你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去尋找需求,而不是發泄情緒。因為情緒是最要命的雙刃劍,情緒這個話說出去是很痛快,讓你覺得很爽,但是問題是這個雙刃劍也會傷害到你,你提醒你老公啊,對啊,我幹嘛不死在外面,要死在家裡呢?所以過兩天就不回來了,所以經常就導致我們用這樣暴力溝通的方法讓生活變得一團糟。所以要去尋找需求,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結果,第一句話首先說出一個事實,說,老公這一個星期裡面,你有5天都是11點鐘以後回來,而且身上都有酒聞,這是事實吧,只說事實,不要加入更多的評判。第二句話講出自己的感受,我覺得特別的難過,我覺得很傷心,或者我覺得很失落,這都是感受,講出你的感受。第三步講為什麼,因為我希望我們的家像一個家,我希望我們的家不像一個旅館,大家能夠在一起一塊吃晚飯,一塊聊聊天,這樣才是一個家的感覺,講出你的原因。然後第四步,講出一個清晰明確的要求,什麼是清晰明確的要求,那麼我希望你能夠每周有三天,8:00之前回來,咱們可以一起吃頓飯,你覺得怎麼樣?
你看當一個老婆能夠用這樣的方法跟老公溝通的時候,這個家裡吵架的概率就會低很多,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很多人根本不會提出具體的要求,我們人和人之間對於一些模糊的詞,理解是不一樣的,就包括很多女孩子講:你要對我好一點,什麼叫好一點,他不知道啊!?
我們在生活當中(的溝通是)很多人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四步,講事實,講感受,講原因,提要求,對嗎??
很簡單的幾步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我們被暴力溝通的情緒所掌控,我們有必要靜下來系統的學習一下非暴力溝通,我們要知道暴力的來源是什麼,我們怎麼把它一步一步的做好。
那好,什麼是造成暴力溝通的因素呢?第一種造成暴力溝通的首要因素是道德評判,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做了一件事之後,我們會有一種習慣性的定義,你這是不尊重我,你這個人沒修養,我們對於不熟悉,不了解的人,我們特別容易給予道德評判,而對於熟悉和了解的人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我們也會給予道德評判。「你從來都不尊重我」,「你從來都不關心我」,「你就總是欺負我,你這個人沒有修養」,這些話都是暴力溝通的根源。我們一旦用道德評判的方式跟對方溝通,肯定是暴力溝通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然後暴力溝通的第二個因素是進行比較,「你看別人(怎樣怎樣)」,你越是用比較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這個孩子越容易叛逆,他的心理想法是,你有本事找他去,你跟他好,別更我好,所以這個比較也是暴力溝通的來源,
第三個暴力溝通的來源是迴避責任,什麼叫迴避責任,有特別多的人喜歡說我不得不,這裡面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一旦你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比如說納粹德國槍殺猶太人時,這些德國士兵會說,我沒辦法,上級的命令,這是上級的命令,當他意識不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的時候,他意識不到自己能夠去做判斷的時候,他可以做出任何可怕的事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大量的可怕事情就是「不得不」產生的。我知道很多人,此刻在心裏面想說,有些事他就是不得不啊,領導讓我幹事我們不幹嗎?我特別不想干這個事,那領導讓我干啊。這裡面盧森堡博士遇到的挑戰要大的多,他所面臨的問題,有一次他在跟一些家長和老師在討論迴避責任所帶來的危險的時候,有一個女士非常氣憤的站起來說,「但是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不管你是否喜歡,我認為告訴孩子有些事他們不得不做並沒有不對,就是說有些事你就得做(雖然你不喜歡做)」。然後這個盧博士說,你舉例說一下那些事是不得不做的。這個女士很不屑的說,「這太容易了,今晚離開這裡以後,我不得不做飯,我討厭做飯,我早就受夠了,但是20年來,我每天都不得不做飯,即使有時候累的像一條狗,因為這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好,這時候盧博士告訴她,我聽到你長期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情,我很難過,首先情感上撫慰她,我希望非暴力溝通能夠幫助你找到一些解決的辦法。然後這個女士被理解以後,她就會坐下來傾聽,當她學習非暴力溝通後,研討班一結束,她就回家告訴家人,我不想做飯了。
然後三個月後,他的大兒子參加了一個研討班,這樣我們又有機會了解,他們怎麼看待母親的決定。大兒子感嘆道,感謝上帝,也許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再也不用聽她吃飯的時候發牢騷,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不做飯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其實還沒有你在吃飯的時候發牢騷的影響大。但是我們把自己扮演的非常委屈,孩子們寧願你不做飯。所以你真不想做飯,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你說出來。你真的不想加班你說出來,但是有人講,我說出來就沒有工作了。OK,所以這時候你就面臨著選擇,所以我希望大家,我們可以做一個嘗試,我們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選擇。當你把他改成我選擇的時候,這個時候心情馬上就不一樣了。就是,我雖然不喜歡加班,但是我不加班的話,就沒有辦法承擔責任,所以我選擇承擔責任。這時候你的負面情緒馬上就會下降很多。當你整體覺得我不得不這樣做,這樣我很惱火,何苦呢?我們有時候不能選擇這件事,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我們面對這件事的態度!
所以當你有著「不得不」的情緒的時候,你傷害別人也不得不。這種不得不的想法都會使得我們越來越暴力,越來越痛苦。
然後第四個就是強人所難,什麼意思呢?威脅,你要是不聽我的那就怎麼怎麼樣,你要是不聽我的我就不管你,逃就是威脅的一種方法,我再也不管你了,這對孩子來講是多麼大的威脅啊,所以這四種溝通和表達的方式,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溝通暴力的來源。
大家可以評判一下,看這樣一句話,算不算暴力?你比如說,媽媽和孩子說,寶貝你這次成績考得這麼差,讓媽媽真的很難過。。。。這是一句暴力溝通的話,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成績考得好不好,跟你難過不難過沒有必然的聯繫。你難過是因為你有一個需求,你希望孩子成績考得好,這是你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你感覺難過。而當你說你考得不好的時候,你就把責任完全都推到了孩子身上。當然這種溝通方法在短期內可能會有效,孩子會好好學習,但你注意,即便孩子這時候好好學習,他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他是為了讓媽媽不要覺得丟臉學習,他根本感受不到學習本身的樂趣。所以這種威脅的方法,迴避責任的方法,道德評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存在,只要我們不好好思考,張口說話就容易給別人造成暴力溝通的傷害。
怎麼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解決呢??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叫,觀察,什麼叫觀察,就是看事實。
我們首先要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就是有時候我們一張口說的話就是一個評論而不是一個觀察的事實,沒有呈現真相。在說行為的時候,要麼說事實,要麼說觀點,事實就是我們這兒所說的觀察,觀點就是我們所說的評論。你假如說小張我覺得你最近工作狀態不太好,注意這就是一個評論。所以當小張聽到後,小張立刻就警覺怎麼了,我那不好,然後他會在內心當中找到無數個方法來證明我是好的。
那換一個方法來說,「小張你這個不太會來事,你一說話就得罪人」。這依然是一個觀點,這不是呈現的一個觀察。
說「小張我查了一下你上周的考勤記錄,你有三次遲到,」這是事實,我有沒有說你不好好學習,我有沒有說你不好好工作,沒有!有沒有小張遲到三次是因為一些很重要的事要去做,完全有可能!所有小張有很多種原因可能遲到,你並不知道,所以你在這兒你只能說我看到你有三個遲到記錄。說他不會說話,你不能說人不會說話對嗎?「昨天開會的時候,你說小李是個豬」,這個原話,你說出這個原話來,這才叫做事實。首先你要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你講話的時候對方就更容易接受,這是學會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
區分觀察和評論,也就是區分事實和觀點。
事實是最不容易引起對方反彈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第一步要首先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
這裡面有句名言,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這裡有首詩反映了觀察和評論的區別,他說: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我見過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在雨天不出門,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想一想他是一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個愚蠢的孩子,請在你說我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他懂得事情與你不一樣?
我使勁看了又看,但從未看到廚師,我看到有個人把食物調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著炒菜的爐子,我看到這些但沒有看到廚師,你告訴我,當你看到的是廚師還是有個人做的事情被我稱為烹飪?
我們說有的人懶惰,另一些人說他們與世無爭,我們說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說他們學習方法有區別,因此我得出結論,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我們將不再困惑,因為你可能無所謂,我也想說這只是我的意見?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定義為什麼人
我們不要輕易的去給別人下定義,去評判別人,這是一個美德。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學會觀察和評論的區別,包括這個書裡面有很多的練習,你會發現練習的答案,對和錯,作者從來沒有說這句話是對的,他會說,如果你認同這個觀點,那麼我們的意見一致,如果你認為不是,他會說不一致。他陳述的是一個事實,這個能夠大幅的下降人和人(之間)的傷害,區分事實和觀點(觀察和評論)
第二步,要體會和表達感受,
各位你知道我們為什麼不願意表達感受嗎?我們有很多感受,壓在心裏面不說,其實最重要的原因來自於我們從小到大被忽略過太多的感受!就是當你摔倒後,你的媽媽會說,起來起來,沒那麼疼。當你難過委屈的時候,你的媽媽會說這點小事有什麼好哭得?我們都以大人的隱藏情緒為最高境界。孩子哭,男孩子哭起來多丟臉?但事實是,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的話,要麼壓抑出病,要麼會突然暴怒氣死別人。因為這些情緒都沒有消失,它在他的生命中不斷地累積。
所以不要太過地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包括我們自己。那麼不是宣洩自己的情緒就是對的,而是照顧自己的感受。什麼是照顧自己的感受?你比如說,作者看到有一個人很生氣,就問他為什麼生氣,他說,「我認為他在欺負我」。注意,這不是你的感受,請你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怎麼不是感受:我認為他在欺負我,這是你的判斷,這不是你的感受。所以請你說出你此刻的感受。「我覺得很憤怒」,哦,很好,這叫做感受。「我想把他打一頓」,這不叫做感受,這是你要做的事,你要找到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是「我一見到你我就火冒三丈」,這是感受。所以那些是感受呢?難過、憂傷、痛苦,對嗎?孤獨、慌亂、開心、愉悅。我們要能夠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你能夠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你才能夠跟別人去溝通你此刻真實的想法。
有了感受這一步後,第三步就是找到感受的根源。
什麼是感受的根源,當我們面對一句不中聽的話,或一種傷害的時候,我們通常有四種反映的方法,那四種反應呢?第一種反應是責備自己,內疚,第二種反應是責怪他人,憑什麼我內疚,這事怪他,要不是他,我就不會這樣,責怪別人。第三種反應是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哎呀,那我到底想要得到什麼呢?我需要什麼呢?。第四種是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當你體會感受的時候,比如當你覺得孤獨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呢?這個時候你需要學會表達需求而不是指責?
一個人為什麼很難做到這一點,原因很簡單,情緒。就是我們難以管理自己的情緒。
所以在這個地方盧森堡博士非常慈悲的告訴我們,每個人成長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情感的奴隸;就是我見過很多人50、60歲,很老了,依然是成為情感的奴隸,他總是認為我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做這麼多的事,我不得不對你們好,你們整天欺負我,我好壓抑。凡是做情感的奴隸的人,就算到退休,他都覺得好壓抑,總覺的自己為別人犧牲太多的東西,總是處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情感的奴隸?
第二個階段這個人想明白了,叫做面目可憎,什麼叫面目可憎呢?說,這事管我屁事,這事不歸我管,你別和我說這個,我不聽,我學會了,我推卸這個責任,這個責任和我無關係,愛怎麼地怎麼地誰都和我無關,我就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就是人生的第二個階段,面目可憎。你會得罪很多人,你有沒有發現這兩個階段就是孔子講的過猶不及?
第三個階段就是孔子說的中庸之道,找到中間的地方,找到生活的主人。當你找到生活的主人的時候,你就是自己情緒的主人,你成為了自己情緒的主人,你才樂於幫助別人。看看生活的主人是一個什麼狀態啊,在這個階段,我們樂於互助,我們幫助他人是出於愛,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和慚愧,那是自由而快樂的行為。此時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為他人負責。我們還發現人與人相互依存,損人無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溝通就是幫助我們,及時表達自己,又關注他人。非暴力溝通絕對不是教你忍辱負重,什麼事都憋著,別說就為別人好,不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表達出來,你可以非常清晰的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你不會輕易的用語言去傷害別人,因為傷害別人並不助於你解決這個問題,傷害別人只會讓你的生活更加一團糟,你只是圖一時的痛快,你想做一個面目可憎的人,或者想坐一個情感的奴隸,或者想把別人改造成情感的奴隸。
所以回顧一下啊,第一步是觀察講事實,第二步,知道什麼是感受,講感受,第三步,感受根源來自於需求,所以盯著自己的需求,我想要什麼,或者一定是沒有得到滿足。
一個人只要是生氣,一定是他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比如說你老婆生氣了,一定是你對她關心不夠,而不是簡簡單單是因為,今天早晨早飯不好吃怎麼樣,沒有,一定是有著更深層次的需求,所以第三步找到感受的根源,也就是需求。?
第四步請求幫助,什麼叫請求幫助,就是你真的想要怎麼做,說出來,所以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這很重要。你比如說,有一個老婆嫌她老公老加班,她就和他老公講,「你以後不要老加班,一天到晚都在工作,還要不要這個家了?」
「不許老加班」,她說了,她真的把她的需求說出來了,結果他老公不加班了。但是報了一個高爾夫球班,跑去打高爾夫球了。她說怎麼搞的,我說怎麼還這樣?OK,你只是說了不要什麼,你沒有說你要什麼,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錶達不要,你不要怎麼怎麼樣,但是我們不會說要什麼,所以這個案例就特別明顯。
所以我們要把要什麼提出來,這個要求越具體越好,而且在談話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談話的目的,這個在我們講領導力的課程有一個設定情景,就是你張口就要講,今天我們談一談銷售進度問題,談一談你和同事的相處關係。這句話你一說出來,你後面說的所有的話,對方都聽懂了,如果你不把目標明確出來的話,對方有可能跟你談了半天真箇一頭霧水,你有沒有試過被老闆叫到辦公室談話,談了半個小時,回來徹底暈了,不知道在說什麼?老闆很得意,老闆認為我今天把他叫來,我旁敲側擊的跟他談了一下,老闆認為談得很藝術,跟你旁敲側擊的談了一下,但是你根本沒聽懂!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標講清楚,在你提出你的要求來以後一定要對方的反饋,是請求而不是命令。
我們沒有資格命令別人。「你以後對我好一點」,這是個命令,對吧!
「我希望你以後每周跟我吃兩次飯,給我送一次花!」你看你提出一個具體的要求後,對一個老公來說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吃兩次飯送一次花。但你空泛的講你以後對我好一點,首先是命令,其次這不是一個具體的要求,對嗎?所以這是第四步請求幫助。
我們要能夠學會請求幫助,否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會非常的孤獨,然後在這個整個過程當中對方可能沒有學過非暴力溝通,對方會有情緒,對方會像那個巴勒斯坦人一樣,一直在生氣,一直在大吼,在發泄自己的情緒。這很正常,這時候需要什麼呢?需要我們全身心的傾聽。什麼叫全身心的傾聽,就是千萬不要期望對方停下來,或者千萬不要打斷對方,書中87頁有一個非常有貢獻的部分,有哪些東西是阻礙傾聽的。你看,建議,我覺得你應該,你看這不是傾聽,這是在打斷對方;然後比較,你這算什麼,我跟你說我那個事,比較;第三個說教,如果你這樣做你會得到很大的好處,給人建議;然後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然後回憶,你這是讓我想起來。。。。回憶;然後否定,高興起來不至於,這是否定;然後同情,哦可憐的寶貝,同情;然後詢問這種情況什麼時候開始的,然後辯解,我原來想電話給你,但是昨晚怎麼怎麼樣。然後辯解;最後一個叫糾正,事情的經過不是這樣的。
你看這些東西啊,你說它有沒有用呢?插話過程當中都是有用的,這些東西都無助於你體會對方的處境,這些東西都會讓對方的情緒抓狂,而在對方情緒抓狂的時候,最需要什麼呢?其實就是去體會他的感受,說我能夠理解你真的很難過,我知道你的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你的心裏面非常的焦慮,作為父母我們都能夠感受的到,這叫做反應情感,當你能夠說出對方此刻的感受的時候,對方的情緒就會立刻好轉,他會點頭對。當你能夠準確的說出對方此刻的感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工具,沒有這個工具,你把前四步學會了,只能你自己講,但是對方一回應,你一生氣就吵架了,所以你要能夠學會全身心的傾聽,這是非常重要的。最後他給到了幾個具體的建議,比如說有時候你真的很憤怒,人憤怒來的時候你是擋不住的,真氣的要死。盧森堡博士講,有時候他也有想殺人的慾望,乾脆殺了他算了。後來想想殺人真的太膚淺了,殺人真的是膚淺的解決方法,而且殺人並不能解決仇恨的問題,殺人只會把仇恨變得更多,殺人會讓人產生自糾的情緒,他讓你永遠走不出這個困境來。
所以最核心的是你把尚未滿足的需求講出來,讓對方感受到你真的很生氣,這時候反倒有可能幫助對方解決這個問題,這裡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這個盧森堡博士在監獄裡面幫助犯人進行心理的疏導,教他們非暴力溝通的方法。有一天,有一個叫約翰的犯人非常生氣地說,我很生氣,盧森堡博士說為什麼,說我向他們提出了參加培訓的請求,他們根本沒有人回應我。這個盧森堡博士說,等一下,你說,是因為他們的情況下,你和自己說,是什麼讓你生氣了嗎?說我沒和自己說什麼。他說,那好現在停下來,好好體會一下你的心情和想法。然後這個約翰講說,我告訴自己說他們一點都不尊重人,他們冷漠無情,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們真是一群混蛋,就是那個獄警啊,沒有讓這個約翰的犯人去參加盧森堡博士的培訓,所以這個約翰很生氣,就恨這些獄警。
然後這個盧森堡博士說謝謝這足夠了,現在你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了嗎?是因為這些想法嗎?這個約翰說是啊,這有什麼不對呢,不就是因為這個嘛?這個盧森堡博士說,我不是說你這樣想不對,我也沒有說你不該說他們冷漠/自私/無情,但是這樣的想法讓你很生氣。想一想你有什麼需要,在此時此刻你需要什麼?你看盧森堡博士把這個瀕臨崩潰的犯人,拉回到需要上。然後約翰沉默了很久說,我需要他們讓我去參加培訓,如果我無法參加那些培訓,出獄以後我還會在犯罪,再進到監獄。
然後盧森堡博士說現在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到需要上來,你是什麼心情?然後這個約翰說害怕,我是害怕。然後博士說,現在假定你是監獄裡的官員,而我是犯人,第一種方法是我把你看作是冷漠無情的官僚,即使你沒有當面指責我,也會在眼神中流露出來。另一種方法是,你說我真的很需要培訓,如果我不能學到培訓,我擔心出獄後還會在回來。與把你看作冷漠無情的官僚相比,那種方式更容易使我得到滿足那?
他比較了一下,就是說出你的感受和指責對方比較,把這種憤怒的情緒和說出你的需求進行比較,約翰盯著牆想了半天,我說不出口,要求太高了說不出口。然後這次輔導就結束了,又過了幾天以後這個約翰來找博士,跟這個博士就講說,如果當年有人跟我說這些東西的話,我就不會把我最好的朋友殺掉了。
當你不斷的指責別人的時候,你會當作是別人造成了你的痛苦,但我們前面講到,痛苦是來自於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你要盯著需求,而不是盯著情緒,這就是表達憤怒的方法。
那最後還有一個就是表達感激,人在生活當中應該更多的表達感激,表達好。表達感激感謝的時候這個社會才會更好,而表達感激有三個步驟:1.對方做了什麼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改善,2.然後我們那些需求得到了滿足,3.我們現在的心情怎樣。只要你很開心的把這三件事說給對方聽,對方就一定會為你再做這樣的事,沒有任何問題。這一招就叫做二級反饋,就是表揚他並且說為什麼,這個會讓對方很樂於繼續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人們都希望能夠讓別人喜歡,這是人類原始的天性,因為人類在原始社群當中一旦被人排斥,就代表著死亡了。所以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歡,所以表達感激也是非暴力溝通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最後我們在串一下,事實/講出你的感受/講出你的需求,因為我希望得到什麼,最後講出你希望對方怎麼做的要求,請求幫助。這四步聯通起來非暴力溝通就實現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