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需求:跨學科研究的根本動力

    2016年03月22日08:1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3月22日第930期作者:嚴建新    跨學科研究的勃興,從根本上說,導源於社會需求的有力拉動。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面臨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任務越來越複雜化、綜合化。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許多工程技術問題,例如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極端製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的研製和使用,自然科學(包含技術科學、工程科學)的任何一門學科都不可能獨立解決。基於這一認識,各工業化國家都根據本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相應的科學技術政策,資助跨學科研究,或者定期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發布跨學科研究的社會需求,從而直接或間接地配置科研資源,促進了跨學科研究的深入開展。由此,政府作為社會的代理人扮演了一個拉動者的角色,使得跨學科研究的發展獲得了來自科學技術系統之外的社會驅動力。    另外,各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在複雜性和綜合性程度上有增無減,這些問題既包括地域性的,如中國的人口增長和老齡化、城市化等問題,也包括全球性的,如資源的利用和替代、生態的保護和治理、貧富差距的調節和控制等。解決這些問題既要依靠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但又不可能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邊界內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社會問題的核心是人和人的社會活動。人的能動的、有目的的社會性實踐活動必須同時遵循自然原則和價值原則,前者要求實踐的過程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這涉及自然科學和技術;後者要求實踐的結果必須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這又涉及哲學社會科學。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里,自然科學、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沿著各自的軌道相對獨立地發展,彼此之間少有溝通,以至於這兩大知識板塊出現了分裂甚至相互鄙薄的局面。1959年,英國學者C.P.斯諾指出了「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長期以來的對立狀態。斯諾認為,兩種文化的對立局面導致了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系列涉及科學技術與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的綜合性社會問題難以得到徹底解決。「斯諾命題」的提出,開闢了一個將科學、技術和社會作為整體來研究的新領域。    跨學科研究植根於人與自然、社會的內在聯繫    基於人與自然界、社會的內在聯繫,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必然會突破這兩大知識板塊的邊界,出現遠緣跨學科研究。例如,傳統的生態學是從生物學中分化出來、研究動植物群落與其生長環境的相互關係的學科。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問題在20世紀中葉已經累積到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程度,生態學便逐漸將人以及人的社會性活動也納入其研究範圍,進一步轉向以人類社會生態系統為中心的社會生態研究,將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生態系統結合起來進行整體性、綜合性研究,由此形成了以現代生態學為理論基礎,以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為主要目標的「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前沿研究。社會生態學這門交叉學科,包括從實踐層面的社會生態工程到思辨層面的社會生態哲學的一系列研究領域,使現代生態學成為聯結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的紐帶。事實上,起紐帶作用的遠遠不止社會生態學這門學科。隨著人類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不斷發展,自然科學內部、自然科學與技術之間以及自然科學、技術與哲學社會科學之間的不同學科必然會走向融合。    與小科學時代的業餘研究不同,大科學時代的科學技術、經濟社會與國家發展戰略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一方面,科學技術研究越來越依賴於社會的支持;另一方面,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競爭力的形成、加強也越來越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大科學時代的科學技術研究以建制化和職業化為特徵,研究人員在科研機構中以及科研機構在社會中,都被賦予了相應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職責,並依據自己角色履行的優劣參與社會產出和科研資源的分配。在研究人員和科研機構認知自身社會職責的基礎上,科學技術研究的這種社會運行模式在體制上進一步強化了科研選題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係,促使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積極地開展或組織開展與社會需求相關的科學技術研究,不僅關注縱向的深入研究,也關注橫向的跨學科研究,不僅積極應對顯見的社會需求,而且還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預測並針對潛在的社會需求積極開展相關的跨學科研究。因而,在近幾十年的科學技術發展中就呈現出單學科縱向深化和跨學科橫向綜合併行的格局。    社會需求導向下的跨學科技術預見活動    從1970年起,日本科學技術廳每隔五年開展一次技術預見活動,以期預見未來30年日本社會對技術的需求。許多國家隨後紛紛效仿日本政府這一做法,針對自己的國情定期開展技術預見活動。2002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中國未來20年技術預見」研究項目。技術預見是對科學、技術、社會和經濟在未來一個時期的狀況進行系統研究,識別具有戰略意義的若干研究領域以及那些將要興起的、可能產生較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共性技術,為有目的地超前部署本國的科學技術研究提供依據。為了達到技術預見的目的,參與技術預見活動的人員不僅包括來自科學技術界不同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也包括來自產業界、教育界、政策界等不同社會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大型、多輪次的問卷調查覆蓋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以兼顧不同利益群體的遠期社會需求。技術預見的結果是政府制定中長期科學技術政策的重要依據,主要包括遴選出的一組技術群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重點研究領域。    技術預見的後期效應是社會發展願景以及相應的科研方向上達成共識後社會各方面的協調行動。通過技術預見過程中有效的溝通機制,未來共性技術研究的參與者相互間都了解對方的成果需求,因此易於協調一致地為實現共同的技術目標而開展相關的研究活動。由於技術預見最終確定的是一組相互關聯的優先研究領域和共性技術,又由於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展有較強的相互依賴,這就決定了為實現共同願景而開展的研究活動必然涉及科學、技術,甚至會涉及哲學社會科學的不同學科。從這個意義上講,基於技術預見結果制定的中長期科學技術政策在客觀上必然會對跨學科研究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推薦閱讀:

時至今日,韓春雨事件仍無定論。高峰作為第一作者為何沒有發聲?
頂刊封面: 十二月材料領域優秀成果十大精選
【科研必備】Visio2010 軟體安裝教程
南極馬桶會噴火、太空小便當水喝? 真的佩服科研工作者
高分子玻璃化轉變(glass transition)在物理化學領域處於什麼地位與處境?

TAG:科研 | 社會 | 學科 | 需求 | 動力 | 跨學科 | 研究 | 社會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