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終南山五千多隱士過千年前生活
隱居終南山五千多隱士過千年前生活 |
|
20多年前,美國漢學家、佛經翻譯家的《空谷幽蘭》問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離市區一小時車程的終南山中,有50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過著和1000年前一樣的生活。 因為讀了《空谷幽蘭》,35歲的西安市民張劍峰頻繁進出秦嶺,從華山到終南山,他拜訪了600多位山中隱士,自己則從一個青春文學編輯變成了半個隱士。 尋訪 隱士關門謝客 2008年之前,張劍峰是青春文學圖書編輯。 「前幾年接觸文學圈,感官享受的東西太多,大家在想怎麼賺錢,怎麼花錢,人的生活視野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種生活。」2008年,看過《空谷幽蘭》後,張劍峰決定去終南山尋找隱士。「第一次是跟一群驢友一起,結果什麼都沒有找到。」後來他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隱士都不歡迎到訪者,而且要看到訪者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只是旅遊好奇,隱士們只能關門謝客。 到訪 敲門念暗號 有人說,人人都想在終南山尋到一個白鬍子老頭,但最後只尋到一棵歪脖子樹。 最開始,張劍峰抱著尋訪聖賢的目的走進了終南山。第一次尋訪失敗後,張劍峰獨自行動:「想到哪裡就去哪裡,沒有交通工具。」隱士居住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他們分散在各個山谷里。 「一般到訪者敲門,修行者都會開門,但有些不接待生客。」張劍峰說,「敲門需要一些暗號。」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有標誌區分。 張劍峰說,有兩位比丘尼師徒住在一山洞內9年,敲了好幾次門,師徒才開門。山洞裡只有經書和簡單的生活用品,兩人連附近的茅棚都沒去過。山洞外的懸崖邊有一塊三四平米大的菜地。 揭秘 修行人中民間學術研究者很多 「俗話說,有形的都有肉,其實很難找到閃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勸人向善,告訴人們怎樣減少煩惱。修為很高的人只有圈子裡才知道。」張劍鋒說。 「一般覺得,出家人就是窮得沒辦法才到山裡,但後來我發現修行者大部分蠻有學養的。」張劍峰說。他上周剛見到一個修行者,藏書很多,留著長頭髮,特立獨行,對電器等樣樣精通,在茅棚里給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傢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將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經、道經做了對比研究,他覺得別人並不懂他的東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頭上。「在修行人中,像他這樣的民間學術研究者很多。」 體驗 吃飯睡覺曬太陽喝茶就挺幸福 在尋訪了數百位隱士後,張劍峰慢慢從一個尋訪者變成了修行者。2010年,張劍峰和張德芬等十多人一起湊錢在這裡修建了十幾間茅棚,取名「終南草堂」,供修行者居住。 張劍峰有兩個孩子,妻子做平面設計工作,父母也受他的影響開始修行。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他還帶著女兒到茅棚居住,以前女兒挑食,在山裡她會吃得乾乾淨淨。 「修行對我生活本質的改變是我看待事物的態度不同,如果以前,有一個東西我想得到,我肯定會努力爭取,但現在,患得患失的東西就少了,人會更豁達一點。對物質不刻意追求,更注重精神生活。不管社會變化再快,我所接觸的東西永遠簡單。在茅棚里,吃飯睡覺曬太陽喝茶,那樣就挺幸福的。」新快報 |
推薦閱讀:
※終南隱士將入何門?
※中國古代文人隱士的隱居類型
※雪山隱士對凈土往生的分析
※小談隱士的由來
※隱士吳瑛的家世及其與名流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