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時代,怎樣讓孩子「輸得起」.
06-28
現在的孩子有個較為普遍的現象——輸不起。做遊戲也好、參加比賽也好,只能贏,不能輸,否則就耍賴、哭鬧、發脾氣;還有,經不起別人的批評,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差。孩子「輸不起」又「說不得」,這是家長們需要重視的問題。一、遊戲中的孩子對「贏」的渴望和對「輸」的排斥情景一:搭積木,如果對方搭的更高,一怒之下推倒翻斗樂里幾個孩子正在比賽搭積木,一塊一塊越來越高,其中一個孩子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高興地跳起來。這時,另外一個孩子忽然衝上前去,把「高樓大廈」「咣當」一下全部推倒。【點評】自己沒有贏的希望,就去破壞對手,阻止別人贏。情景二:畫畫沒有畫好,把自己的畫撕爛幼兒園的繪畫課上,小朋友們各自拿著畫筆,大展宏圖。有的畫蝌蚪,有的畫小雞,有的畫花朵,有的畫媽媽……這是,忽然有一個小女孩摔下畫筆,把自己的畫一下子都撕爛了!老師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小女孩半天畫不出一隻完美的小鴨子,一著急一生氣,就把自己辛苦了很久的「成果」毀於一旦!【點評】面對困難,沒有耐心,無法堅持,輕言放棄。二、孩子「不服輸」有哪些表現1、哭鬧不高興就哭,「酣暢淋漓」地表達著內心的失落,以期待別人「讓」他贏。2、生氣性格急躁,推倒積木,推翻棋盤,撕爛畫紙,不能如願就大發雷霆。3、耍賴爭強好勝,不能接受既定的事實,一輸就違反規則,耍賴撒潑。4、逃避膽怯退縮,面對挫折失敗時逃避困難,退出遊戲或比賽,不敢接受挑戰。5、攻擊看見對手獲勝就會「醋意」大發,產生嫉妒或者仇恨心理,甚至會有破壞行為。三、接納孩子的情緒,「想贏」是一種天性,是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並非所有的「輸不起」都是源於「爭強好勝」。年幼的孩子大部分都會經歷這個階段,但是長大成人之後,未必就都會處處爭第一。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他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況:在別人面前,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他希望「我」受到關注、「我」獲得認可。這些都是天性使然。只是因為他年齡小,真正表現出來的技能和他的內心產生偏差,他就會用「不高興」來表達這種偏差。孩子剛剛接觸「比賽」、「競爭」、「輸贏」的時候,都會「想贏」——他希望自己能夠做得好,渴望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滿足——這也是天性,本身沒有什麼錯。孩子的反應很直接、單純,實際上,對得失並沒有太多考慮,只是「輸了」就不開心而已。所以,我們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不要去苛責,然後慢慢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意識觀念。四、分析原因:孩子為什麼「輸不起」1、缺乏合理的批評懲罰教育,孩子心理很脆弱現在提倡賞識教育,「你太棒了」「你真聰明」……我們用誇獎在努力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誠然,積極的鼓勵確實很重要,但是也不能盲目,使得讚揚之聲泛濫,過分稱讚而不受批評,孩子自然也就「說不得」了。總是被誇得太強、捧得太高,會讓孩子產生錯覺:大家都應該誇我,我什麼都會,我什麼都行,我最厲害,我最聰明……那麼,一旦事情不如想像中的樣子,孩子就會失去心理平衡、否定自我,而無法面對失敗。2、父母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經歷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機會孩子想自己疊被子,他興緻勃勃、手忙腳亂,幹得不亦樂乎。這時媽媽發現了:「你這麼小,哪疊得了這麼大的被子,媽媽來弄,你去玩吧!」話音未落,被子已經被疊得整整齊齊。由於父母總是習慣幫助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務,孩子生活看似無憂無慮,什麼都不需要操心,實際上就沒有了機會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自然也不會想辦法解決困難。如此一來,孩子變得無法承受挫折,只會耍賴、逃避、退縮、放棄……別讓父母自以為是的好心,剝奪了孩子勇敢嘗試和付出努力的機會!當孩子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煩」時,父母耐心的指導是比包辦更有效的方法。要讓他體會到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教會他擁有戰勝困難、克服障礙的信心和動力,要允許孩子去感受失敗,並能體會到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3、父母排除一切干擾,打造一帆風順的環境,孩子缺乏適應力和抗挫力父母總是希望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盡量好的成長環境,孩子從小便是一帆風順、養尊處優,不知道生活是有壓力的。長此以往,孩子缺乏了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當面臨來自於外界的小小壓力時,孩子又怎能「輸得起」呢??五、解決辦法:怎樣才能讓孩子「輸得起」1、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意識觀念不要以為孩子還太小,其實很多道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要讓孩子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乃成功之母」,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臨挑戰、遇到挫折。遇上失敗,要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和改進,讓輸的積累,變成贏的希望!當孩子因為失敗而顯得沮喪時,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人不可能在所有的競爭中都是強者。比如,幼兒園演出,別人唱歌唱的比你好,但是你畫畫更出色。輸和贏都是自然的事情,我們都應該坦然接受!追求某件事情的成功,不是為了得到表揚、為了虛榮,而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歡,興趣是一種動力,從中獲得快樂。所以,「成功」是把一件事情盡心儘力地完成,而非把別人打敗!2、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進步就是收穫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輸不起」的心理階段,家長們別著急,允許孩子慢慢成長,慢慢理解「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進步就是收穫。引導孩子不要把「結果」作為唯一的關注重點,只要孩子勇於嘗試,並且付出了努力,那就是最大的進步。我們在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的樂趣、玩得開心,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能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完,這樣即便事情並不如所想那麼順利,也不代表自己沒用、失敗,我們要分析原因並尋求解決之道。?3、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示範自己對待輸贏的態度身教大於言傳,當父母自己遇到問題時所展現的態度,就是對孩子的一次潛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媽媽燒焦了一鍋菜,可以與孩子分享:好可惜啊,不過沒關係,我已經知道秘訣,下次一定能做的很好吃!比如,爸爸修了好久電風扇,可以與孩子分享:怎麼這麼難呢,不過沒關係,我再仔細找找哪裡出問題了!當孩子出現「輸不起」的狀況時,等他的情緒緩和之後,父母可以情境重現,模擬孩子剛才遇到的問題,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展示正確的應對態度。比如,搭積木,為什麼我搭不高呢?啊,我發現了,因為下面的根基不穩,再來一次,一定能搭好!比如,下棋,你比我快,沒關係,我要向你學習!還可以假裝學孩子的樣兒耍賴發脾氣,讓孩子反過來安慰你、教育你。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有許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失敗並不「丟臉」,我們可以從失敗中學會很多東西。4、通過遊戲讓孩子感受競爭,嘗試「輸」的滋味,家長不能總是「讓」童年的主題是「快樂「,孩子的任務就是「玩」,遊戲大概是孩子最樂於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最不留痕迹的教育方式。石頭剪刀布、打撲克、下棋、比賽拍球、跑步等等,家長可以通過各種遊戲,讓孩子有機會在玩樂中嘗試「輸」的滋味。?剛開始,家長可能會故意輸給孩子,以此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不能總一味「讓」孩子「贏」,孩子總是需要一些輸的經驗,需要親身體會失敗的失落。當孩子失落時,家長可以適當地給予安慰和鼓勵,鍛煉其心理承受能力。?5、讓孩子多參與集體活動和比賽,在實踐中增加認識,積累經驗人總是要融入群體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很重要。集體遊戲中,孩子一方面要學會如何和同伴友好相處、團結協作,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夥伴之間的競爭和比賽的規則。這些磨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適應力和抗挫力。?6、藉助動畫片和童話故事,讓孩子理解抽象的道理給孩子講道理,要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找一些有關成長的童話故事和動畫片,和孩子一起閱讀、觀看,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裡的小朋友為什麼輸了?他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麼做的?對不對?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呢??7、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解決難題輸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鼓勵和信任,是在孩子經歷挫折時,最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取的東西。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孩子反省自己,獨立思考,想出辦法,讓孩子明白:方法不當、努力不夠、條件不足等等都可能引起失敗。在「輸」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繼續努力,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8、為競爭對手鼓掌,向競爭對手學習對於那些輸了之後會大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及時引導,教孩子不能故意貶低對方,或者心生嫉妒仇恨,和孩子一起去學會感謝對手,感謝困難和失敗,讓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努力的方向!教會孩子,失敗除了可以顯露不足之外,還可以讓人學會謙虛。要為競爭對手鼓掌,和戰勝你的人握手,由衷地欣賞對手,向對手學習他的長處,這是一種人格的魅力!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聊聊:某某小朋友有什麼優點,你可以從誰誰身上學到一些什麼。這樣當孩子在競爭中面對比他強的人,就能夠坦然接受。9、培養孩子樂觀豁達的心胸要想讓孩子「輸得起」,就要培養孩子心胸寬廣、樂觀豁達。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比你強,你會在不同的場合承受失敗。要學會平靜從容地面對,不唉聲嘆氣,不怨天尤人,微笑著挺起胸膛,看到積極的一面,內心強大,充滿希望。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學校的高才生,因為不堪重負而自殺,為什麼這些孩子寧願輕擲生命也不願面對挫折、不願解決問題?在如今這個壓力越來越大的時代,一個人的心態很重要,擁有「輸得起」的精神很重要。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力量不夠強大,就無法真正抵禦外來的壓力!四五歲開始,孩子漸漸能夠理解並喜愛競賽遊戲,生活中也會有愈來愈多比賽的機會,小遊戲、團體比賽,都有面對輸贏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擁有一個豁達的心態,成為一個真正快樂的強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無神的時代 審美何為?
※皇權時代中國的哲學與科學(三)
※七言 | 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
※小事 · 被時代拋棄的人
※時代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