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累積外匯儲備,非戰之罪
其中,中國內地的4萬億美元當然穩居龍頭寶座,位居第二的日本則有約1.3萬億美元;其他地區如香港、新加坡、韓國與台灣,也都分別創下各自外匯儲備新高紀錄。所有這些亞洲各中央銀行買下的外匯儲備,代表的意義是否真的像美國一向宣稱的:在於亞洲貨幣的低估?或是說,面對美國、歐洲、日本大量發鈔後的資本流入,亞洲沒有讓自己的貨幣因此大幅升值,而是選擇了讓央行收購這些資金,也因此累積巨額外匯儲備;其主要原因,又真的也是像美國一向宣稱的,是因為亞洲要藉此促進出口嗎?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對許多亞洲國家而言仍記憶猶新。泰國的泰銖在當時的固定匯率制度下,在1997年7 月1日的一天之間,盤中貶值幅度超過12%;迫使泰國政府即刻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且為了捍衛泰銖,幾乎耗盡所有外匯儲備。
當時泰國的情況,只是亞洲金融風暴的一個引爆點。隨後產生的骨牌效應,讓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亞洲國家都清楚看到,當資金大量外移時,作為捍衛貨幣價值的外匯儲備,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當然,貨幣價值的決定,最重要且最終仍是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但在國際資金大幅且快速流竄之際,心理層面對幣值的影響不容小覷。例如,當時國際避險基金之所以找上泰銖作為對象,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固定匯率制度下的泰銖實已價格高估;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泰國當時外匯儲備較低,防禦能力較弱之故。不堪一擊的泰銖拉開了1997亞洲金融風暴的序幕;卻也讓亞洲至今深刻體認到外匯儲備的重要性。
從這個角度上看,今天亞洲累積的巨額外匯儲備,又怎麼能簡單地被指責是為了加強出口而刻意讓幣值低估呢? 更何況,去年亞洲的外匯儲備雖佔全球新增外匯儲備的70%左右,但大多數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幣值卻仍都是升值的。歐美國家發行了那麼多鈔票,國際資金基本上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亞洲的匯率如果隨之大幅波動,不僅是對亞洲,即使是對全球進出口及經濟的發展與穩定,也絕對是不利的。單看美國,雖然今年量化寬鬆(QE)已在退場中,每個月發鈔購債的金額即使持續減量100億美元;但從1月至今仍累計發鈔約3500億美元;根據國際金融機構統計,投資人今年也已投入1500億美元資金至新興市場。在這些情況下,亞洲累積巨額的外匯儲備,究竟是非戰之罪。
推薦閱讀:
※10月2日到10月5日GBPJPY交易計劃
※金誠每日資訊| 4月中國外匯市場成交近14萬億.
※金世妃501:機遇在這裡,日間操作
※外匯交易員是一個怎樣的職業?
※04.13外匯交易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