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巡撫是總督的下屬嗎?
文/秋塵
近年清代歷史劇盛行,每每看電視,《李衛當官》、《康熙王朝》之類的劇熱度很高,總能看到總督啊、巡撫啊這一類官職。李衛就曾任直隸總督,金庸小說《鹿鼎記》中說到的江蘇巡撫慕天顏歷史上也確有其人。而看起來,總督比巡撫要大,貌似應該總督管巡撫,那麼,是不是這樣呢?
清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實行的是督撫制。"督撫":是總督和巡撫合稱,事實上明朝就曾設置過。當時,皇帝派大臣處置地方軍政事務,有兩種頭銜,一種是"總督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另一種是"巡撫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這應該就是總督、巡撫名稱的來源,但當時都是臨時性質,事畢還朝。
清初,各省範圍不很明確,最初設有八個總督和十二個巡撫,後來巡撫變化較大,曾改為十五個巡撫,還曾設置過十八個巡撫。
總督是掌管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俗稱「制台」。八個總督分別是:
直隸總督,駐保定,也駐天津,轄直隸(大致為今河北)省;
兩江總督,駐南京,轄江蘇、江西和安徽三省;
湖廣總督,駐武昌,轄湖北、湖南兩省;
兩廣總督,駐廣州,轄廣東、廣西兩省;
雲貴總督,駐昆明,轄雲南、貴州兩省;
陝甘總督,駐蘭州,轄陝西、甘肅兩省;
四川總督,駐成都,轄四川省。
除了行政區外,還設專事某事的專職總督,清朝有漕運,河道兩種專職總督。漕運總督一人,駐江蘇淮安,專管督辦漕糧運輸。河道總督二人,其一為江南河道總督,駐江蘇清江浦(今淮陰市);其二為山東河南河道總督,駐山東濟寧。他們的職責分別是督辦黃河、運河堤防及疏通河道。
清朝很重視總督的人選,往往以元老重臣擔任,因直隸擔負著保衛京畿的重任,兩江之地是清廷財政和糧秣主要來源地區,故對直隸、兩江總督更為器重。 歷史上劉墉、李衛、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均擔任過直隸總督,而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些名臣均擔任過兩江總督。
清初巡撫並沒有每個省設置,而是派往有兵事的地方視察吏治,檢查民政,大概乾隆時才固定為每省一員,全國十八省中有十五個省區設有巡撫,它們是:江蘇巡撫,駐蘇州;山西巡撫,駐太原;安徽巡撫,駐安慶;山東巡撫,駐濟南;廣西巡撫,駐桂林;河南巡撫,駐開封;雲南巡撫,駐昆明;貴州巡撫,駐貴陽;湖北巡撫,駐武昌;湖南巡撫,駐長沙;福建巡撫,駐福州;廣東巡撫,,駐廣州;陝西巡撫,駐西安;浙江巡撫,駐杭州;江西巡撫,駐南昌。
總督和巡撫都是省級最高長官,不同的是,總督轄一至數省,以數省的為多;而巡撫只管一省;按照《清史稿·職官志》記載,總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為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為從一品,個別能加大學士銜的是正一品;巡撫兼右副都御史銜為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為正二品。總體說來,總督比巡撫官階高,管轄範圍大,職權相應重要;但是巡撫不是總督的屬官,二者均直接聽命於皇帝,處於平等地位。為了讓皇帝能更牢固控制地方,政府往往還特意使督、撫互相監督和審制,相互制約。
雖然從總體上來說,總督偏于軍事,巡撫側重於民政,但督、撫一般都握有省級軍政大權,如總督標下有副將、參將等武官,巡撫標下有參將、游擊等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