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第50講 病因:內傷病因—勞逸失度
按照中醫理論,中醫強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勻平,命之曰人。把陰陽換成另外的標記法,叫一動一靜,陽主動陰主靜,陰平陽秘中醫學表示為動靜互涵。勞和逸。「勞」是指動而講的,「逸」指靜而講,中醫學強調機體動靜互涵,相反相成,彼此相須,維持一個和合狀態。失去了這個狀態就叫做「失度」。「勞」在我們病因學裡面是指運動、用腦、勞作的意思。用我們現代語言說:1.運動;2.體力勞動;3.腦力勞動。「逸」是「動」之反義詞,是安樂、安閒、享受,就是不動,正確的處理勞逸失度,就是動靜互涵,是增進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反之就會損害健康,導致疾病的發生。講過勞,在中醫病因學裡面過勞分為:
- 勞力過度。勞力過度有什麼特點呢?叫勞則氣耗,就是過勞,運動也好,工作也好,體力勞動超過了機體所能承受的程度叫做過,在這種情況下的勞作、運動,就成導致疾病的因素。它的致病特點是什麼呢?損傷人體的正氣,過度勞作以後,都有一個體會,感覺到乏,中醫說這個「乏」是氣虛一個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勞則氣耗。我們舉了幾個臨床表現的例子:懶言少氣,上氣不接下氣,那麼神疲乏力,沒有精神,過度疲勞以後都沒有精神,乏就體現了氣耗。
- 勞神過度。 指用腦過度,我們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不叫知識經濟嗎?腦力勞動在經濟發展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知識經濟主要靠腦力活動,腦力勞動。用腦也要學會科學的用腦,也要求動靜互涵。如果每天都處於緊張狀態,夙興夜寐進行思考、動腦,這叫過度用腦,那麼就叫勞神。勞神的結果,它致病的特點首先是勞傷心脾,損傷心脾,會導致心神的功能失常,會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這一個原理也告訴我們不能科學用腦,也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強調從動靜陰陽這個角度強調正確用腦。腦力勞動也必須是勞和休息,要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為什麼要睡眠呢?白天大家緊張工作,晚上要充分休息,來恢復腦力疲勞,保證第二天有旺盛的精力來進行工作。如果我們夜生活都是唱卡拉OK、喝酒、玩,每天都到2點、2點鐘回家睡覺,那麼你第二天就沒有更充沛精力去從事工作,所以要求必須正確的學會用腦。那麼說到這裡,同學們是不是就害怕了,李老師,那我就少用點腦不就健康了呢?按照腦科學來說,腦,咱們現在所用的腦,開發出使用的腦,用的非常少非常少,還有很多沒開發,你可以隨便用。但是注意勞逸結合。腦子越用越聰明的。從中醫養生學來說,勤於用腦也是健康長壽,防止癡呆一個重要手段。
- 房勞過度。 這個房勞是指性生活而言的,和性生殖功能有關係。在這裡同學不要狹義理解僅為性生活過度,實際它還包括產育過多,都屬於房勞範疇之內。
- 性生活是人們生命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生命現象,在正常條件下的性生活有益於健康而不是有損於健康。這裡的房勞,性生活不節,在這裡強調的是勞,就是過度。性生活不節,中醫認為可以耗傷腎精,耗傷了腎精就會出現性生殖功能異常。
- 從現代意義來說,應該說性生活還有一個不潔,不潔會導致性傳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那麼中醫治療性生殖系統疾病,常常首先考慮到腎,因為腎主生殖。
- 這個房勞是指女性,已婚的女性產育過多,也會損傷腎精,耗傷腎氣,導致腎藏精功能的異常,突出表現為性和生殖功能發生改變。在中醫基礎理論裡面理解房勞應該這樣全面來理解:在正常條件下性生活有益健康,只有在超過了生理範圍,過度才能稱之為勞,才會轉化為發生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樣一個理論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在中醫養生學當中有一個學派基於這個理論提出來了保腎惜精這樣一個學說,強調通過各種手段保護腎精,其中之一叫性生活節制,這個理論指導實踐,即要求性生活節制,不可過度。這是過勞,包括勞力、勞神、房勞,它們都屬於超過正常所允許的範圍,才能稱之為病因。那麼過勞不可以,過逸可不可以呢?始終處於安逸狀態,我們要求陰平陽秘,動靜互涵,只有陰沒有陽,只靜不動,違背了中醫學強調的陰陽處於和合這樣一個狀態,是不利於健康的。過逸,使氣血流動受影響,表現為氣滯血瘀或者氣血運行阻滯。那麼氣血運行阻滯會影響臟腑的氣機,從而影響各臟腑系統發生病理變化。比如影響了脾胃功能,就會出現脾胃運化功能減弱,我們進食,正常進食,吃完飯以後就休息,也不運動,那麼就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長此下去,就會使身體逐漸的衰弱,也可以出現肥胖。只進食不運動,長期就會引起肥胖,通過臟腑功能紊亂引起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這就是勞和逸,我們從陰陽平衡這個角度來認識,勞和逸就是失去它們之間的平衡。過勞、過逸都不可以。根據這個觀點,中醫學的養生學當中提出一個動形學派,強調運動,它的前提是動靜互涵,勞逸適合。但是重點強調「動」。為什麼這樣呢?我們講氣的概念時候就講了,氣是構成世界的本原,是一種物質,而這個物質是不斷運動的,運動是它的屬性,陰陽在運動過程中維持動態平衡。那麼我們在這裡,作為致病因素來說,從勞逸,作為動靜、陰陽來看,陰與陽兩者強調是,陽主動,陰主靜。所以中醫養生學派有動形學派,它要求動和靜處於和合互涵狀態。這樣才能夠有利於健康,才有利於延年益壽。
第三節 病理產物
在中醫內傷病因當中,中醫病因學重點強調一個情志,其次是飲食。下面講第三節,病理產物。病理產物我們前面曾經說到,它既是病因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一種結果,這種結果一旦形成回饋回來,又成為發生新的疾病的一種因素,所以病理產物也是中醫病因學上一個重要內容。病理產物在分類上也可以把它算作內傷病因,但是按照內傷病因的分類它又不完全是,外感六淫侵襲機體也可形成病理產物。所以,把它作為獨立的,與內傷病因和外感病因區別開來,稱它為病理產物。也就是說在分類上,劃分上,放在外感病因也不太合適,放在內傷病因也不太妥當,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獨立的章節出現。
一、痰飲病理產物這一節,也是病因學最難學的。將來同學們在臨床醫學裡面也是最難學的兩個概念,講到痰飲、瘀血,病理產物重點在此。所以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重點來學好痰飲和瘀血,為臨床醫學奠定基礎。
一、痰飲的概念
痰飲是中醫理論當中一個重大的課題,從歷史到今天對痰飲的定義,對痰飲的發生機制,以及痰飲所引起的疾病,都是見仁見智,有不同的學術流派。我們這裡介紹的就是從基礎課開始到臨床課,現行教科書裡面,現行理論當中,常用的基本知識提供給大家。「痰飲」這兩個字,就這個科學術語言,在中醫學中它有多種義項。
(一)病因學的痰飲(重點)
就是作為病因出現,放在病因學這章裡面。怎麼定義它呢?痰飲是水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它屬於繼發性的致病因素,是作為病因學概念出現的。大家(把)這句話,上述這個定義必須牢牢記住。注意這是在病因學來這樣定義痰飲的。在傳統上,歷代醫家在學術上,將痰飲分為有形、無形,廣義和狹義。我們看看歷代如何來定義有形無形、廣義和狹義。這個只要求同學們初步理解就可以了。
- 按有形和無形分,痰飲分為有形之痰,無形之痰飲。什麼叫做有形之痰飲呢?是指肉眼感官,視之可見,觸之可及,聞之有聲的,實質性的痰濁和水飲。剛才我咳嗽,我能咯出痰來,是指這個來說的。嘔吐,嘔吐出水樣物,胃內容物,把這個叫什麼呢?實質性的痰濁和水飲。按照中醫理論,根據它的特徵:視之可見,觸之可及,聞之有聲,叫做什麼呢?有形可察。我們肉眼感官可以看到的,可以覺察到的。無形的痰飲,是指什麼?是指症狀疾病而言的,與有形痰飲相比較而言,看不著有痰濁,也看不著有水飲,但是它們表現出症狀,表現為疾病,我們只能從疾病和症狀來判定它有沒有痰飲。無形之痰是指由痰飲所引起的特殊的症狀和疾病,比如舌苔膩,脈滑,儘管我們看不到有實質性的痰濁和水飲,根據苔膩和脈滑就可以判斷體內有痰飲。把這個叫做無形的痰飲。按有形和無形分。
- 按照廣義和狹義分。①廣義的是泛指由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和臨床症狀、體征。那麼這個廣義的定義實際上包涵了有形無形在內。這個廣義含義的痰飲,其定義包括兩層意思:1.可以是實質性的痰濁和水飲。2.也可以是表現為特殊的症狀和體征,比如上面講那個無形的苔膩和脈滑,二者具一個條件就可以構成痰飲這個概念。但是從廣義來說,包括這個兩個要素,若是進一步來分離它,那麼這個叫什麼呢?按照邏輯學說,水液代謝產物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我們這裡用一個和,把和改為或,邏輯學叫選言判斷。選言判斷,痰飲二者提出一個條件了,就是或前或後,具備一項就可以定義它是廣義痰飲。把邏輯學上那個選言判斷改為全稱判斷,由這個痰飲轉換為廣義,泛義的痰飲。②狹義的痰飲,在病因學裡面僅僅是指肺的滲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現代中醫基礎理論是這樣來定義它的,實際上就是前面所講的,可以看見的痰濁和水飲。注意可以看見的痰濁和水飲不僅僅是肺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還包括嘔吐物。將來同學們學習外科,學習癰疽瘡瘍的時候,切開可以流出膿,中醫也把它作為痰來認識的。
上述講的都是從病因學角度講的,實際它也包涵了病因學、症狀學和疾病學或叫病證學。
(二)痰飲的病證學含義
在中醫文獻裡面的病證學含義。因為我們在痰飲這一節裡面已經涉及到把中醫痰飲作為病證學出現,所以介紹一下其病證學的含義。在這裡說明一下,為什麼叫病證不叫疾病?前面講了疾病的概念,又講了證候的概念,又講了病證的概念,什麼關係?聽就可以了。它們的這個概念最後的定義需要一個研究過程,最後下定義。其中關鍵是證候這個定義。症狀也好定義,疾病也好定義,唯獨證候這個定義,按照現代中醫學理論的認識,臨床上表現的各種病理現象,強調證候是中醫病機學特有概念。它寓於疾病過程之中,由於證候概念的定義目前尚在探討之中,有的時候證候和疾病的概念界限與症狀的概念不甚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現行的中醫理論,現行的中醫臨床醫學,將病和證兩者合併稱呼。按這個定義,這個術語,它既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疾病,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證候。在這種情況下,用比較模糊的概念,取其介於證候和疾病之間這個概念,既包括證候又包括疾病,用病證這個術語。這也是中醫科學術語研究當中的一個重大課題。說句老實話也是中醫理論重大課題。暫時簡單跟同學們介紹一下,這樣來理解。不然一會兒怎麼又出現病證、疾病、症狀,怎麼理解呢?
在病證學範疇之內,換句話說,把病證去掉,就是中醫的臨床醫學,痰飲什麼意思?也分廣義的和狹義的痰飲。廣義的包括四種病證,或者叫四個疾病,四個病證,是指懸飲、痰飲、支飲、溢飲等痰飲病證的泛稱。換句話說,廣義的痰飲,在病證學領域裡面,廣義是指懸飲、痰飲、支飲、溢飲,是它們的合稱,還包括其他痰飲,這四者是代表,就是所有痰飲病通稱為痰飲,就行了。狹義的僅僅是指四飲當中之一。
這個痰飲,這就是痰飲的病證學意義。通過上面的分析講痰飲的概念,同學們可以看出,中醫學痰飲的這個概念是非常複雜的,義項很多。那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把它掌握好,它在什麼條件下來定義痰飲。比如作為病證學或疾病學概念的痰飲,後面我們要講它僅僅是一種疾病或者叫一個病證,它純粹以病證面目出現的。在病因學裡面,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這就要求判斷這個作為術語的痰飲,是病證學概念呢還是病因學概念呢?這就需要我們分析,在某一個語境下,它到底是想回答疾病問題呢還是回答病因問題呢?來確定它是指何而言。
我們把這個兩個定義,病證學定義和病因的定義歸納起來能夠得出結論,抽象出來痰飲這兩個字,這個語言符號。在我們中醫學裡面,把義項抽象出來,它所包含意義,一屬病因學的痰飲,一個屬症狀學的痰飲。大家看,剛才講,無形的痰飲以苔膩脈滑為特徵,還有許多症狀,後面繼續講。那麼就根據症狀來判定它是痰飲,認定它是痰,那屬於症狀學範疇。呼吸道所咳出的痰,剛才我們前面曾講過,肺失宣發肅降,可以咳、可以嗽、可以喘。前面講肺失宣發,講六淫時候,著重講一個痰,咳出的痰飲,什麼乾咳、少痰、多痰、痰粘,或者是痰液稀薄,從它的物理性狀可以判定,它是作為一個症狀出現。那麼由它體現為第二層意思,它是症狀學的含義。作為四飲,即懸飲、痰飲、溢飲、支飲的痰飲,作為疾病學的概念,那麼這個痰飲之一,又屬於疾病學的範疇之一,就是中醫學的痰飲非常複雜。根據它們所存在的語境,著重想回答什麼問題,是講症狀呢?還是講病證呢?還是講病因呢?來判定,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痰飲的意思是什麼?
二、痰飲的形成。痰飲,我們定義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病理產物。按照這個定義推理,凡是人體水液代謝發生障礙那些因素,都是痰飲形成的因素。再進一步推理,那麼就臟腑而言,以肺、脾、腎為主調節水液代謝的臟腑,發生了功能異常都可以形成痰飲。第一先掌握這樣一個思路,那麼具體而言,所形成痰飲的因素。剛才講了飲食不節,前面講了七情內傷,都可以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如果它累及了以肺、脾、腎為主的調節水液代謝功能並使之失調,那麼就會出現痰飲,使水濕停聚,形成痰飲。六淫,外感六淫以後,影響了肺,影響了脾,特別是影響了肺,那麼就會引起肺的宣發肅降失常,導致水液代謝異常。由肺及脾及腎,也可以導致水濕停聚而形成痰飲。五臟虧虛,就是五臟功能失調。這裡虧虛不僅僅是虛,是五臟功能失調,使五臟參與水液代謝的調節機制發生異常,也可以導致水濕停聚。總的機制是臟腑氣化失司,在五臟系統當中以肺、脾、腎為要。具體通過臟腑的功能失調的,哪個機制實現的呢?我們上面列舉了,肺不行水、脾不運化,脾不運化水濕,脾不運化水穀精微,肝失疏泄、腎不主水、心陽不振、三焦水道失司、膀胱氣化失司等,就是五臟調節水液代謝功能的失調,是引起痰飲的機制。關於痰飲的形成,同學們回憶我們前面講的藏象學說,關於全身水液代謝的調節的機制,這是第一。
(二)無論是外感病因或者是內傷病因,都可以導致五臟系統調節水液代謝功能失調,而形成水液代謝產物,即痰飲。在這個前提下,再進一步認識,那麼五臟形成痰飲的具體機制,是五臟系統當中那麼哪幾個臟器最重要呢?肺、脾、腎最重要。肺、脾、腎最重要,具體說它的哪一種生理功能發生異常了呢?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是肺不行水、脾不運化、腎失氣化,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講了氣行則水行,三焦氣化、膀胱氣化等等,其中也包括小腸主液、大腸主津。通過這些機制使功能失常,通過這些機制導致水液代謝停留於體內,不能夠維持水液代謝的體內外平衡,從而形成痰飲,掌握到這些思想就可以了。這裡面舉的例子,供同學們進一步來回憶和復習。講到痰,我們回憶一下,我們前面講水液代謝的時候說「肺為貯痰之器」。前面講臟象學說提到了吧?說「脾為生痰之源」,講水液代謝的時候(也講了)。還有一句沒講,叫「腎虛水泛為痰」。這三句話,也是中醫學的基本原理,這是從痰飲角度講肺與脾腎的關係。肺、脾、腎和痰都有關係。治痰,咳嗽、喘,僅僅治肺脾可不可以呢?不可以,還得想到腎,腎虛水泛為痰,這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的命題,也是重要的原理,它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三、痰飲的致病特點(一)痰作為一個病理產物停留在體內以後,由果作為一個原因,這個果停留在體內,有形也好,無形也好,這個水液代謝產物停留在體內了。第一個結果,就會阻礙經絡氣血,就是影響了氣血在十二經脈當中的正常運行。換句話說,我們是從經絡說的,也可以理解為,這個痰停留在體內以後,會影響人體的臟腑、經絡的氣血運行。解釋它的機制,注意,痰無處不到,隨氣而行。講氣時,把痰換成水,就是氣和水的關係,氣的推動作用,推動血液循行。中醫解釋它阻遏氣血的運行的時候,強調的機制是痰飲一旦形成,便阻遏了氣血在人體內的運行。那麼氣血運行時,氣在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所以說痰隨氣而行,無處不到。就這個意義講,這個水飲產物到處都有,講全身都可以迴圈。那麼由於這個痰飲一旦形成,它雖然可以全身都到,隨氣而行,必然要阻遏氣血的運行,這就叫做阻礙經絡氣血的循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以什麼為特徵呢?比如麻木、半身不遂等全身症狀。中風患者,卒然昏倒,半身不遂,中醫說有痰,根據什麼呢?根據它出現的這些臨床表現判定它有痰。甚或停留在局部,阻遏了氣血的運行,積聚於局部會形成痰核、瘰癘,這是外科疾病的名稱。將來同學們學習外科的時候,進一步去理解。總之,阻碣了氣血運行,其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全身和局部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在後面,我們最後再總結這個痰飲它的症狀有什麼特徵,記後面的就可以。這兒只理解,提出這些新的疾病學概念,僅僅是初步有個印象。具體怎樣認識這個疾病的概念,將來在外科學、相關學科去進一步學習。
(二)阻滯氣機。實際上它和阻礙經絡氣血的運行是相輔相成的,從不同角度來說的,那個是強調一個氣血的運行,這是強調了臟腑氣機的運行。為什麼單獨立一項呢?特別是阻礙臟腑的氣機運行呢?旨在說明,阻滯在不同地方,阻滯在不同的臟腑,導致不同臟腑的氣機運行升降出入異常。第一項,阻礙經絡氣血的運行,旨在從整體上講,它通過影響臟腑氣機,導致氣血運行發生病理變化,出現了全身和局部一些特徵的病理改變。第二項阻滯氣機,旨在強調,痰飲停留在體內以後,最容易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停留在不同的部位,就表現出不同的特殊症狀。我們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根據這些特殊的症狀考察哪一個臟屬於哪一臟哪一腑的氣機升降失常,從而得出有五臟、六腑有痰飲存在。比如,咳嗽、咳痰,肺氣不宣,我們說它是肺氣不宣的結果。肺氣不宣是肺升降失常的一種表現,因此我們就可以根據咳嗽、咳痰,定肺有痰飲。比如胃腸不好,表現噁心、嘔吐,那個嘔吐物,特別是那個胃內物,嘔吐出來含水多,我們說有痰濁、有水飲,根據這些症狀,我們判定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為什麼呢?胃中有痰飲。
(三)影響水液代謝。痰飲,是水液代謝形成的病理產物——果,這個果形成以後,又停留在體內,阻遏了三焦的水道,影響了調節水液代謝臟腑的功能,就會加重水液代謝失調,導致機體內外水液代謝不能平衡。就這個意義講,影響水液代謝。水濕停聚在體內,影響了水液的正常運行。將來在學習水腫的時候,痰飲病的時候,老師們會進一步講,有了痰飲,怎樣會導致水濕停聚而發生飲和腫,它們之間的關係?將來在痰飲病、水腫病裡面進一步去講。
(四)易於蒙蔽神明。在前面講心主神明時提到一個概念叫痰迷心竅。痰飲停留在體內以後,不能夠及時排出,它的致病特點之一就是容易侵犯神明。為什麼叫蒙蔽神明?因為痰飲侵襲於心,使心神發生異常,表現出的神志的特徵,神志的特徵為昏,就是昏迷不醒的昏,似明似暗,又清醒又不清醒,總體上來說,它具有神志的改變,是這樣的一個改變。這是一。這個蒙蔽神明,還表現為神志失常。不僅有昏,似明似暗這個特徵,甚至譫語發狂,神志失常。神志失常,通通可以稱為神昏,意識不清,就這個意義講,叫蒙蔽神明。因痰而昏,另外換個詞,就是蒙蔽,它還含有這個意思,也體現了痰的特徵。將來同學們在學習證候學的時候,將會進一步來區別。心火熾盛證,可以出現神志的改變;痰火擾心證,可以出現神志的改變。這兩者在症狀上有區別的,根據症狀判定,是痰火呢還單是心火呢?它的症狀的表現不一樣。
(五)症狀複雜,變幻多端。也就是說,痰飲作為一個病理產物,作用於機體以後,使臟腑功能紊亂而表現出非常複雜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加了一句話,叫非常複雜。嚴格說來,這個規律性很難把它抽象出來,痰飲停留在不同的臟腑,不同的經絡,不同的部位就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從中找出概括出抽象出來一個非常有規律性的東西,很難很難。所以我們給它用一個變化多端來概括它的特性和致病的特點,說表現各種各樣。
儘管如此,我們根據中醫歷代文獻對它進行歸納分析,透過這些非常複雜的症狀,看一看它們大致的規律,抽象出來幾個字,八個字。就它們的症狀,我們都用單音字,一個字,來表達它。不管怎麼複雜,痰飲為患所表現的症狀特點總能佔一個。咳,咳嗽;喘,喘促;悸,是心悸;眩,是眩暈;嘔是噁心嘔吐;滿是身體的部位飽滿、痞滿。注意這個滿不是痛啊,這個滿好像是發脹、飽滿,有飽滿的感覺,不痛。也可以是腫,這個腫不僅僅是理解為水腫,也包括將來學習外科的那個紅腫熱痛,腫痛的腫。痛,疼痛,也可以表現為疼痛。用這八個字概括症狀複雜、變化多端,儘管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表現,透過這些複雜的表現把它抽象出來,大致有這麼八個字。要求同學們,它症狀表現的特徵,痰飲致病的特徵,除了記住這樣幾個規律之外,其臨床表現上的特徵,記住這八個字,這樣就能夠掌握痰飲的致病特點。
換句話說,按照中醫辨證求因這個角度,我們在臨床的時候,碰到這八個字當中之一,再結合患者的其他表現和病史就能夠判斷出他有痰飲的存在,這樣就可以從痰飲立論來進行治療。所以重在掌握臨床表現的特徵,對於判定是否有痰飲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我們前面講定義的時候講它有病因學的意義,就是理論上講是病理產物,又是繼發性因素。可是更重要的是,也是最難學的前面我們定義所說的無形的痰。無形的痰是指特殊的某些症狀、體征,特殊的病證而言的。那麼特殊病證的診斷,以特殊的症狀和體征為依據,所以認識痰飲症狀的複雜性,找出來他們的規律,對於辨證求因,確定是否有痰飲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在痰飲這一節裡面我們所講授的內容,前面講的,重點要求同學們必須熟練記住的,我們從病因學的角度,要求必須熟練記住的。後面講這些,僅供同學們參考,同學們作為瞭解,不要一一去背它。將來在臨床課學習時還要進一步去學習的,比如在肺我們強調咳、喘、痰。在心,心悸、神昏、失眠、癲狂,什麼叫癲狂?以後來學習。這些表現,它的症狀表現在胃,表現為胃脘痞滿,噁心嘔吐。在咽喉,喉中梗阻,現代意義上講,中醫也可以把它叫梅核氣。將來同學們學習經典著作的《金匱要略》,有一個症狀叫做什麼呢?喉中有什麼感覺呢?咱們現代語言叫喉中梗阻。它形容我們吃肉,現在同學們吃不吃紅燒肉啊?就把那個豬肉切成方塊樣的,然後經過燒把它做熟了,吃進去卡在這地方,食道這地方,形容它吞之不入,吐之不出。這裡是指什麼呢?這個性狀,實際這裡面什麼也沒有。中醫學把這個叫做梅核氣。狀如一個核桃,核桃卡在這個食道上,咽喉的部位,吞之不入,所以叫做狀如炙臠,就是燒肉,紅燒肉,燒肉。所以吞之不入,吐之不出,就卡在這個地方,實際什麼也沒有,患者自覺的感覺。這是七情病裡面最常見的一個症狀,或者通過它這個症狀反映出疾病,那麼是以女性為多見。中醫講什麼呢?叫痰,將來講到氣鬱生痰,講病的時候講,痰氣結合起來。停留在經脈也表現出各種症狀。
那麼飲是四飲,要求同學們初步記住啥叫四飲就可以了,懸飲,溢飲,支飲,痰飲,將來講疾病學裡面專門講飲證,痰飲證。溢飲這個水飲,痰飲停在什麼地方呢?停在肌膚,它表現的臨床特徵,肢體水腫身重無汗。懸飲,飲邪停留在胸脅,它的特點咳嗽牽引胸脅作痛,叫做咳引胸痛,記住這麼個特點就行了。除此之外,體現出的還有胸脅脹滿。將來同學們學習西醫臨床課的時候,學習胸膜炎,有個滲出性胸膜炎,包括腫瘤的,也可以是結核的。胸膜裡面全是液體,患者躺不下,咳嗽,上不來氣,它有個特點,一咳嗽胸就痛,叫咳引胸脅作痛。還有一個叫支飲,支飲定義他的時候這個飲停在什麼地方呢?停在胸膈這個地方,它重要的特點,喘不得臥,其形如腫。注意這個痰飲,我們講痰飲是一個病證學的概念,狹義僅僅指四飲之一,它的特點是腸鳴有聲,胃腸漉漉有聲,就像饑餓似的,腸鳴不僅僅是腸,實際是胃腸而言。腹滿食少口乾,將來學習《金匱》的時候講「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將來在學習《金匱要略》的時候念這條原文,我們在《中醫基礎理論》裡面講這個,概括出這幾個症狀,就是從那一條,張仲景老先生給我們留下來的那條判斷,診斷標準,把那個叫痰飲,那這個痰飲停在哪呢?停在胃腸裡面。要求同學們初步知道什麼叫四飲?什麼叫溢飲、懸飲、支飲、痰飲?飲停在什麼地方?表現出臨床特徵是什麼?為將來學習臨床課,為將來學習《金匱要略》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節課到這裡,休息。 中醫基礎理論 第51講 病因:病理產物——瘀血、結石上一節我們講了病理產物當中的痰飲,講了痰飲的概念、痰飲的致病特點。反復強調判定是否有痰有飲,主要是從機體所表現的複雜的症狀和體征來判斷。有形的痰飲,僅僅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就是在學習痰飲病,從病因學來說,重在把握痰飲所表現出來的那些特殊的症狀和體征,來推及體內有痰還是有飲。這是一。
中醫理論強調,講到痰飲的時候就說了,當對某一個疾病用已知的,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已知的理論和方法,多次進行治療,長期觀察,效果不甚顯著,在這種情況下,根據中醫的痰飲學說,叫怪病多痰,沒法解釋,已有的理論和措施難以解釋,效果不好,意味著辨證論治的結果,我們前面講辨證論治觀,對於這個病理現象,這個症狀、體征或者叫病證,用已知的理論認識它——辨證。那麼論治呢?根據這個辨證的結果去論治,論治的結果正確與否,它要回饋回來,通過療效來判定辨證正確與否。如果第一次認識反復用已知的理論都加以解釋,都進行論治,效果不甚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從痰入手來進行治療。
中醫有一著名的原理,叫「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所謂「怪」,是指用已有的理論或實踐解決這個病證,效果不好謂之怪,這是學習中醫最難的一個地方。從症狀,特殊症狀、體征不一定表現很明顯,如果是表現很明顯,已經推斷它有痰了,那麼人們都可以想到用痰來治療。就記住一個前提,用已有的理論解釋這種病理現象都能夠解釋通,解釋通可以辨證,而且可以治療,治療的結果效果不顯,或者不甚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從痰立論。那麼從痰來立論,來認識它、治療它,它的根據是什麼呢?中醫有一句最重要的原理,「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祟」。
比如這個古書記載,現在臨床也可能看到,患者來就診時,他沒說有什麼其他症狀,看舌脈找不出來,他就告訴我後背脊柱就這一個地方冷。古書記載,「背寒冷如掌大」,痰飲的特徵,那就可以從痰飲入手來治他。治療的結果,他背寒冷就沒有「掌大」,幾乎它背寒冷就沒有了。這是學中醫最難的地方,掌握學習中醫理論,貴在學習它的思想,如果僅機械地強調辨證論治,就要學死了,那就不是中醫了。講到痰飲,所以剛才提,下課的時候建議大家讀近代的湖北中醫學院朱曾柏老師寫的《中醫痰病學》,那裡面不僅有理論的闡述,對古代中醫系統的痰飲的理論有所整理歸納,而且有重要的朱曾柏老師的臨床經驗,如何來從痰飲立論,治療難治性疾病,附了許多醫案,建議同學們有精力,將來在學習臨床課以後讀一讀這樣的書。
現代名中醫他的理論的提高、整理,用這個理論解決現代的難治性疾病。在理論上,我們前面學水液代謝,涉及到痰、飲、水、濕。學習中醫理論,那麼在理論上這四個概念,有聯繫又有差異。怎麼來介定它們之間的關係呢?它們共同的基礎都是水液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它們的區別,一般認為,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實際是從可見到的,從物理性狀來說,更清者為水,水比飲還清輕。濕是什麼呢?濕這種水液代謝產物,呈現一種彌漫狀態,像霧那樣的狀態,彌漫狀態,用這樣的物理性狀來區別。這是在理論上這樣解釋。同學們有個印象就可以了。
二、瘀血下面講病理產物的第二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病理產物,叫做瘀血。瘀血,現代中醫研究至少有二十年了,也是一個重大課題。
1. 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血液循行障礙,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產物,它屬於繼發性病因。瘀血的同義詞很多,看歷代文獻,又稱做蓄血、惡血、敗血等等,現在一般不用這個稱謂,看古書碰到這樣一個詞,和瘀血同義就可以了。現在規範的表述,叫做瘀血。瘀血是怎麼形成的呢?總的來說是血液運行遲滯,最後停積於體內。它包括,(一)血液運行不暢,減緩,停滯。也包括離經之血,就是出血以後,導致的結果,出血的結果。注意,這個從理論講,中醫有一句叫「出血必留瘀」。從這個意義講,瘀血的形成,總的形成,一血行不暢這樣一個病理結果造成的。二、離經之血的結果。那麼最終導致瘀血的形成。由於離經之血,出血之後,或者血行運行遲滯,這兩種因素,二者居其一就可以,或者兩者同時都有,二者並存,導致什麼結果呢?血液在體內停滯。把停滯結果產生的病理產物,定義為瘀血。這個病理產物一旦形成以後,它就作為一個繼發性的病因,能導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失調,能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第一、我們講了瘀血的概念。
2 瘀血的形成。
這個要求同學們知道,瘀血怎麼形成?第一、掌握瘀血的概念,第二掌握瘀血是怎麼形成的?剛才我們定義的時候,從兩個方面,一血液停滯,二離經之血,從定義方面我們就可以理解它形成的最一般的規律。那麼具體哪些因素,通過什麼機制引起血瘀呢?大家看這個示意圖。外感六淫損傷機體,也可以引起瘀血。內傷七情的飲食、勞倦,就是內傷病因,也可以(引起瘀血)。外感病因、內傷病因損傷機體以後,都可以導致瘀血。外傷可以,痰濁停留體內也可以。上面我們講了痰飲,痰飲停留體內,也可以導致瘀血的停聚,形成瘀血。講津和血的關係,生理上講津血同源,那麼津液虧少,血液成份當中的津液虧少,也會導致血液運行遲緩,也會導致血瘀。看看它們通過什麼機制來實現這些因素導致血瘀的呢?外傷。外傷會導致經絡的損傷。經絡,特別是絡脈,經和絡都是運行氣血的通道。經和絡脈損傷,就會血液妄行,出血。氣虛,上述這些因素導致正氣不足叫氣虛,氣虛不能固攝血液,它也可以造成血離脈道。血熱,這個同學們要特別注意,將來學習《溫病》的時候還將進一步去學習。在這裡,前面講,「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講火邪的時候強調,火邪能夠生風動血,那裡面講的機制是熱迫血行,血行加速,這怎麼出了瘀血了呢?血熱,
(一)可以迫血妄行,可以導致出血,通過出血而留瘀。 (二)因為熱邪迅速地在短時間內和血交織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血瘀。
將來同學們學習《溫病學》,講熱邪入於營血,全身會出現紫癜,就是皮膚出現發紅的,一片一片的,就是紫癜。紫癜是瘀血的重要指征。怎樣來解釋熱邪侵襲血分以後形成瘀血呢?它既可以出血,也可以留瘀呢?是熱與血交織,用這樣的機制來解釋它。記住,血熱,既可以出血,血液妄行,也可以血行停滯。氣虛不僅引起出血,它也可以導致血行不利,就是血液運行速度減慢,減慢就會血行停滯,也可以形成瘀血。氣滯,我們前面講肝主疏泄,通過調暢氣機,維持氣血運行,講述氣行則血行,氣滯血必瘀。那好,氣機阻滯,一定是血行受阻,最終導致血瘀。說血寒,講寒性凝滯,寒邪侵襲機體,或者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形成了寒邪,都會影響血液的運行,導致血液凝滯。前面講血熱,講出血,那麼就是它迫血妄行,同時也提到,血熱也可以形成瘀血,導致血行遲緩而言。血熱,用這四個字來概括它的機制,叫煎熬粘滯,就是血煎熬粘滯,最終血熱通過這個機制使血液凝滯。津虧血澀,剛才講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津液虧損,血液減少,不僅血液不能充盈,也會造成血液運行遲緩,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出現血瘀。
將來同學們在臨床課學習皮膚科的時候,皮病乾燥、發癢,中醫說有瘀血。乾,津虧;那麼燥,認為是血燥,是津虧血燥。痰濁,也可以引起瘀血。痰,是個病理產物,它的特點,阻遏氣血運行,阻遏氣機,那麼阻遏了氣血運行,使血液循行遲緩,乃至於停滯不動,這就由痰濁而(形成)血瘀,形成了痰瘀膠著。這是從病理產物來講痰和瘀的關係。我們把這兩個字換成正常的生理的概念,就是水和血的關係。
水和血的關係,在唐容川的《血證論》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判斷,叫「血不利則病水、水不利則病血」,講水、血這兩者之間,在異常狀態下,可以互為因果,有瘀血可以引起水液停滯,形成痰飲;由水液停滯,痰飲,水濕停聚,可以導致瘀血。在這,講的是外傷、氣虛、血熱可以導致出血,出血必留瘀。氣虛、氣滯、血寒、血熱、津虧、痰濁是指影響了血液的運行,導致血運遲滯、留於臟腑經絡而形成瘀血。要求同學們從這兩個方面來掌握瘀血的形成。掌握這些做什麼?用它將來作為分析病因的,看機體有沒有瘀血存在,存不存在這樣的病理產物。
除了上述之外,將來同學們到臨床實習,到治療疾病的時候,由於醫源性的結果,治療不適當,本來沒有瘀血,也可以導致瘀血的形成。比如將來學習出血症的時候,臨床課老師會反復強調,出血必須辨證論治,不能夠迅速地用止血藥物。根據什麼道理呢?根據「出血必留瘀」這個原理來的,剛才講瘀血的形成原理提過。醫生不能正確把握、認識瘀血的形成機制,一旦出血就迅速止血。將來同學們學習《中藥》的時候,急性的止血甚至可以用炭劑,有固攝作用、收斂作用的藥物。迅速止血,這樣的止血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呢?留瘀。瘀不去則血不止,下一次出血則比這一次還厲害。那麼這個瘀血就是醫生不能正確地把握,恰到好處應用辨證論治而治療出血的疾患,過分地、單獨地止血,最後造成的結果,形成體內留瘀。將來同學們在學出血性疾患的時候,會逐漸進一步來學習,來加深認識。這是指由醫生自身治療不當,也可以引起瘀血存在,導致疾病的發生。
3 瘀血的致病特點
從它的致病特點而言,我們從它的臨床表現強調它的症狀特點。就它的規律而言,其一、瘀血停留在體內以後,影響了人體的氣機升降,影響了經脈的氣血運行,通過這個機制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這是一、它的致病的規律性特點。其二、它還有一個重要特徵。一旦瘀血在短時間內瘀阻某一臟某一腑,易於產生各種各樣的兇險病證。它這個規律是根據現代中醫臨床實踐,對現代疾病用中醫的理論來認識的、抽象出來的結果。比如,西醫病叫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中醫叫胸痹,它可以由於血瘀於心脈,短時間(瘀血)阻滯於心脈,可以迅速發生死亡,其所產生的病證非常兇險。這是瘀血致病的一般規律,也是它的一般的性質。我們在這裡面講的瘀血致病的一般特點,要求同學們必須牢牢地記住,熟練地掌握。我們在臨床上,除了分析上面的瘀血形成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指征來判定有沒有瘀血存在。
(一)疼痛。瘀血所導致的疼痛特徵為刺痛,針刺樣疼痛;疼痛的位置,痛處不移;它的屬性——拒按。有的疼痛喜按撫,按撫可以使疼痛緩解。拒絕按撫,把它稱之為拒按。除了這三個特徵之外,這個疼痛的性質之外,它還有一個性質,這個同學們作一般瞭解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夜間加重。將來在學習《金匱要略》的時候,學臨床課,或者《診斷學》的證候學、症狀學,老師會進一步講。咱們這裡要求同學們掌握它刺痛、痛處不移、拒按,掌握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如果說,根據我們前面講的那個氣和血的關係,氣滯必血瘀。那血瘀呢?按照我們上面分析,影響了氣機運行,影響了經脈臟腑的氣血運行,會不會導致氣機阻滯呀?瘀血存在也可以出現氣滯。如果是氣滯和血瘀並存的話,我們判定是瘀血性疼痛,那麼氣滯疼痛的特點是脹痛,瘀血疼痛是刺痛,那一定是刺痛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以血瘀為主,判定體內有血瘀,瘀血存在。
(二)腫塊,有形可征的腫塊。這個腫塊可以表現為內臟,也可以表現在肌膚。我們可以看到,在體表,表現為局部的青紫腫脹。根據這個局部的青紫腫脹就可以判定有瘀血。它的特點,這個青紫腫脹在這個局部位置非常固定。不僅僅是青紫腫脹,有的患者到你這來了以後呢,青紫腫脹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到你這裡來看病,就看局部的皮膚發生褐色,沒有腫脹,連紫都沒有了。紫,青紫,進一步可以顏色減褪,變成褐色。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也判斷它有瘀血存在。最典型是青紫腫脹特徵性的改變。瘀血停滯在體內,就可以形成癥積。將來學習臨床課的時候講,癥瘕積聚,癥積也好,瘕聚也好,都是腹腔內的包塊,可以摸到的包塊。但是癥積有形可征,摸到包塊,特點是這個包塊的位置不移,邊緣清楚。
根據這三個要素定為瘀血。有這種特徵的疾病,定義為癥和積,它是與氣滯相比較而言的。剛才提到那個瘕和聚。瘕、聚它也可以在腹腔內、在體內摸到包塊,但是它的特點位置遊走不定,邊界不清楚,根據這兩點判定它屬於氣滯。同樣的體內摸到包塊,那麼那個瘕聚的包塊是暫時性的,忽而在這,忽而在那,邊緣不清楚,中醫把它的病機定義為是氣滯,病名叫做瘕、叫做聚。這個癥瘕積聚的概念,將來在臨床課的時候,《內科學》進一步去學習。這裡面只是從腫塊這個角度,只是瘀血這個特徵,牽涉到一個病名。大家就記住一個,體內可以觸到包塊。這個包塊的特點:位置固定;邊界清楚;結合我們第一個(特點),它一定是疼而拒按的。把兩者結合起來,這裡面著重是強調包塊的特徵。那麼有包塊它一定是疼。我們講瘀血性的包塊疼,剛才講那個瘕聚氣滯的包塊,它就不疼,不拒按。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來判定。
(三)出血。根據什麼來判定這個出血屬於血瘀呢?(1)從顏色看,出血的血的顏色發紫發暗,具備這個要素,就定有瘀血存在。(2)第二個指標,出血當中夾有血塊,有形可征的瘀血——血塊,具備這個要素,也可以定為它有瘀血存在。注意,在上述兩個條件下的出血,才能定為出血的病因是瘀血。舍此條件,考察局部出血的狀態來說,不具備這個條件,不能定為有瘀血。
(四)這是中醫判定瘀血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是表現在望診,望面、舌、肌膚方面。局部表現為青紫的顏色,表現有瘀點、瘀斑。比如面唇、爪甲青紫,中醫學就判斷它有瘀血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大家看「舌」打了星號,看舌質是判斷體內有瘀血的最重要的指標。舌質發生什麼改變呢?顏色紫暗或者表面有瘀血、瘀斑。發生紫暗的是點狀的,叫瘀點;若干個點連成片,叫做斑。只要舌質出現這種改變,就可以下診斷,體內有瘀血存在。現代的舌診的研究,也通過一些現代的指標考察。那麼現代舌診研究,有的人從微循環的研究,做過臨床病人的調查。中醫看舌質,已經判定它有瘀血了。
從微循環的角度查血流變學,多數表現為血液粘、稠、聚這些改變。用這個指標診斷判定體內有沒有瘀血,就舌的改變,至少目前它採取從血液流變學微循環來和血液相關性找出來的,陽性率達到80%。這裡介紹這個研究的結果,得出結論,並不意味著同學們將來判定體內有沒有瘀血,去開一張化驗單,做一個血液流變學檢查,那個微循環,那個血液流變學,從血液動力學來說,它考察的血液運行速度發生改變。
所以出現那些粘呀、聚呀,使血液運行速度減緩。咱們在給醫學定義的時候,其中一個要素,血液運行失滯,就這個意義講,有些研究者,把這兩者聯繫起來,建立一個假說,考察的結果,反過來,進一步找出來,舌質紫暗、瘀血、瘀斑,和那個微循環血液流變學確實有密切關係。在這裡,旨在強調,舌質的改變在所有的指標,判斷瘀血的指標當中是最重要的。其次皮下紫斑。這個好辦,局部的青紫,皮下出血,以後看見紫斑,那麼可以判定。
最難理解叫肌膚甲錯。甲錯,大家看京戲,穿著鎧甲;再一個我們吃有鱗的魚,特別是那個鯉魚和鯽魚,那個鱗片的排列,是交錯的,櫛次鱗比。本來意義,甲錯,是從鎧甲,京戲中過去武官穿的衣服,也是鱗片樣的,那叫鎧甲。鎧甲那個甲排列是鱗片狀的,是櫛次鱗比,取的這個意思叫甲錯。這裡面講是肌膚乾燥,有鱗屑樣的,再加上身體羸瘦,即使不身體羸瘦,只要是肌膚甲錯,有鱗屑,不斷地有鱗屑下來,那麼中醫就判定有瘀血。將來同學們在學習皮膚科,有個銀屑病,西醫病名叫銀屑病,那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本來意義,
將來學《金匱》的時候,有個大黃蟲丸,它只是記錄青春期的女性,皮膚粗糙,正常來月經。突然因各種各樣的因素的影響,月經閉止,長期不來。這個女性表現為身體羸瘦,就是非常瘦,一個重要特徵是皮膚乾燥,狀如鱗屑。那個大黃蟲丸,學習方劑的時候,就是作用力非常強的活血化瘀藥物,用它來治之。為什麼這樣來治呢?就是根據這個特徵,判定她有瘀血。在那個瘀血裡面,是從《金匱要略》裡面來的。將來同學們學習臨床課,學習《金匱要略》的時候,會進一步來理解。這裡面只要求同學們記住,肌膚甲錯就是狀如魚鱗,就判定它有瘀血。面色黧黑。黧是指外面天氣的陰天,那個雲層的黑暗。黧黑,就是有煙灰樣的黑,黑灰色,深灰黑色,也說是它有瘀血存在。
上述局部的望診的徵候,抓住舌診,再注意局部的青紫色或者是紫斑,這些就是判定瘀血的指征。歸結起來,有青紫,有瘀斑,定它是瘀血的特點,它反映了體內有瘀血。
至於脈診,典型的脈要求是澀脈,將來同學們學習脈學的時候講。在手底下看澀脈,往來艱難。「病蠶食葉慢而艱」,大家沒有養蠶的經歷。有一種柞蠶,咱們東南沿海山區有專門養柞蠶的,柞蠶吃那個柞樹葉子,蠶吃那個柞樹葉子,非常艱難非常慢。咱們老祖宗,建立脈學的時候就靠這個形象來判斷。這個人指下寸關尺、浮中沉,這個脈往來如此艱難,叫「病蠶食葉慢而艱」,形成澀脈。遲脈、弦脈、結脈和代脈,將來同學學習脈學的時候,這些不同的脈,講它的主病病理意義的時候,都強調其中一個要素,有瘀血存在。注意,它的特異性不強,至少相關性不是那樣突出。我們這裡從理論上講,說瘀血就有澀脈,但是有瘀血證存在並非(脈)都得澀、遲、弦、結、代,這樣來正確地辨證理解瘀與脈的關係。如果看有澀脈,那我們至少想到體內有瘀血存在。至於最終能不能判定瘀血存在,中醫講四診合參。這個脈的相關性與前面我們講的疼痛、腫塊、出血、望診要小,但是同學們必須瞭解,你得記住,為將來學習脈學,這幾個脈的病理意義奠定基礎。
瘀血的致病特點,我們講一般特點,這個要求同學們必須熟練地記住。
至於部位特點,不用一一記住。就是說瘀血停留在不同的部位,它一定會表現出上述的共有的特徵,就可以了。
三、結石下面講第三個,結石。簡單說一下,結石。要求同學們記一個結石的概念就可以了。結石,古人早就認識到了。作為一個病因,病理產物,只是現代中醫理論才把它提到病因學裡面作為一個病理產物來講的。
1 定義
什麼叫做結石?就記住這個概念。結石是一種物質,什麼樣物質呢?是身體的某一部位形成的堅硬如石的物質。結石解釋為堅硬如石的物質就可以了。結石是一種在體內形成的物質,記到這個層次就可以了。多為有腔器官或某導管分泌液的某種成分超過飽和度而出現沉澱。這句話怎麼記呢?不用全記起來,簡單記,結石是一種堅硬如石的物質。它是怎麼形成的呀?是體內的某些分泌物過多沉澱起來才形成的堅石的物質。那就是說,某些分泌物,沉澱以後形成了這個石頭,堅硬的,形成這個石。而這個特點,堅硬,這個沉澱物,因為它的硬,稱之為石,把這個叫做結石。這是第一、記這個定義,第一個要素。第二個要素,多在管腔系統出現,這個是講現代的東西了。在泌尿系統和膽道系統多見。這是中醫理論,將古代認識用現代語言表達出來。所以結石多半出現泌尿系結石,就是尿裡排出石頭,在腎裡頭,輸尿管裡頭,膀胱裡頭。也可以在膽道裡面,最多見的是膽道結石。這是第一個概念,記住。
2 結石的形成
作為一般瞭解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它的特點。
- 致病的特點,多影響到肝、膽、胃、腎、膀胱,記住這幾個臟腑。肝、膽、胃、膀胱,注意,胃也有結石。好像河南吧,喜歡吃柿子,不能消化,被胃液包裹以後形成的結石,胃石。肝、膽、胃、腎、膀胱,這是第一個特點。
- 結石的特點,反復發作,病程長。
- 結石停留在體內,會影響某一部位的臟腑氣機發生阻滯。這從病理上說。
- 集中體現為臨床重要的特徵,疼痛。
大家注意,結石也是當前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除了自身的體質因素之外,和我們前面講的飲食不節、飲食失宜有密切關係。這是第三個病理產物——結石,作為一般的瞭解。中醫認為結石多與濕、與熱有關,這是根據結石引起的疾病所表現的臨床特徵,由臨床特徵推及多與濕和熱有關。將來同學們在學臨床課的時候進一步學習。
到此為止,病理產物這一節,重點講痰飲和瘀血,要求同學們必須牢牢地掌握痰飲、瘀血的概念、致病特點。在此基礎上,熟悉痰飲和瘀血形成的原因,重在掌握它的致病特點。作為一般瞭解的結石,瞭解它的概念,瞭解它好發的部位,它的重要臨床特徵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