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張弛
張弛是我國著名的國畫藝術家,她的畫作行雲流水,嫻憩高雅,可以說是大氣磅礴與雅緻的結合。今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品畫》邀請到了張弛女士,和我們一起來聊聊她的繪畫藝術。
張弛
國畫家張弛自幼受父親知名山水畫家張大昕庭訓,師承山水大師陸儼少,後東渡日本,她筆下的山水遠觀見勢,近觀見質,虛實相生間更透出「畫外有意,意外有妙」的境界。
師承大師
張弛中學時期作品《在陽光下》
張弛 ,國畫家、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五十多年來,她深入研究筆墨技巧,體悟寫意詩情,她筆下的山水遠觀見勢,近觀見質,虛實相生間更透出「畫外有意,意外有妙」的境界。自幼受父親知名山水畫家張大昕庭訓,耳濡目染之下,深深迷戀上了繪畫。早在1975年,她的作品《在陽光下》就入選了《全國首屆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陸儼少
1985年,張弛赴中國美術學院學習,後師承中國山水大師陸儼少老師,主攻山水畫。陸儼少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不同部位的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雲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
東渡扶桑
30年前,張弛東渡扶桑,逐漸成為了在日本水墨畫界有較大影響的中國畫家。幾十年來,她始終走在中日水墨藝術探索之間。她的山水畫,一方面汲取了東瀛水墨畫的養分,這就是對於水墨氤氳之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她又繼承了中國畫講究筆性的藝術特徵,大塊面的點子皴和她描寫根須與坡石的折帶皴,不僅與多調性的渲染融為一體,而且賦予了她的畫面以幽深微茫的山水意境。
88年陸儼少題字
張弛到日本的第二年就開了畫展,陸儼少老師十分欣喜地為其作序,張弛從中受到了不小的鼓舞。她說相對於輝煌而張揚的漢民族文化來說,日本文化比較克制和內斂。她認為日本的景雖小但安靜,雲霧飄渺而虛無,植被也不同於中國,這一切使得她的畫作變得比較柔和。她將大氣磅礴的氣勢和精緻的感覺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張弛
張弛的作品與大自然的精氣神「近相呼應」,可謂「傾聽自然貴無語,對話日月生坦誠」。她說無論是畫山還是畫水,都是借物來訴說內心的感受。
《月光曲》
「月光」是張弛對話明月、感受明月的系列作品,筆墨中傳來千古吟詠,她用了藤黃這樣的色彩將冬天呈現出更加溫暖柔和的感覺。
《密林深處》
「深林」是張弛於2004年初夏在屋久島原始森林獲得靈感後精心創作的,她在作品中力顯樹林的勃發生氣、溪流的無盡歡語、陽光的無私奉獻和綠色的永恆魅力。該作有別於之前所有的山水畫,創造了一個虛擬的山水。但張弛表示這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她為原始森林深深感動的那種狀態下的自然流露。
《海濤》
「飛瀑」、「海浪」反映了畫家對大自然研習多年的綜合功力,結構嚴整,筆墨酣暢,虛實相生,氣壯山河,可謂深得蒼茫自然之奧秘,吐納師法自然之手筆。
回歸自然
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之前,張弛曾沿黃浦江兩岸寫生。在此基礎上,以工寫結合的方式,歷時一年多繪製了長達二十餘米的《海上攬勝》水墨長卷。這件作品記錄了浦江源頭浙江安吉至長江入海口的風光,浩浩蕩蕩,渾然天成,影響極大。陳佩秋先生從張弛構思草稿開始,悉心指導、點撥,引導其將水墨藝術之精髓和世博精神交融,並為這幅長卷題詞。
陳佩秋
近幾年,張弛跋山涉水,回歸大自然,去見識、體味自然的神秘、氣度和變化,並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所見所聞。井岡山、延安、黃河、武功山、太陽島、伊春、太行山、雲南,以及南美大陸巴西和阿根廷,到處留有她的足跡。她用身心去體悟、去感受宇宙自然瞬息萬變的特點,用畫筆去描繪、去表達造化萬物過程蘊含的「天機」。
《安娜普爾納峰》
張弛說隨著對這個世界及各種事物不斷的認識,她今後的繪畫還是會改變的。繪畫就像參悟一樣,在達到一個境界之後便會自然而然地改變,一切順其自然。
張弛
星文化
走近經典 藝術人文頻道
推薦閱讀:
※內畫藝術家楊藝: 萬丈江山繪製於方寸之間
※美國藝術家james.christensen油畫作品欣賞
※兩個人吃飯是很複雜的藝術
※佛教藝術
※彩鉛教程:綠寶石耳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