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放棄生意守護珍貴白鷺24年 損失上千萬(圖)
保存到相冊閔浩煥的苗圃內如今棲息著幾萬隻白鷺
保存到相冊閔浩煥和老伴的精心呵護,讓小白鷺得以安心成長
保存到相冊白鷺園內如今不僅有白鷺,還有很多其他珍稀鳥類 本組圖片由常州野鳥會祁飛鴻攝
保存到相冊經過多年發展,閔浩煥的白鷺園現在已有3萬多隻白鷺 常州野鳥會 祁飛鴻 攝
保存到相冊白鷺園讓閔浩煥很欣慰,但對於它的未來,老閔又很擔憂 現代快報記者 李夢雅 攝
常州老人放棄生意守護白鷺群24年,損失上千萬
如今漸感力不從心,希望政府部門多幫一把
最緊迫的,就是幾萬隻白鷺需要更大的棲息地
常州武進嘉澤的閔浩煥老人今年已經72歲,是省級勞模,也是國家一級園藝師,在如今被稱為花木之鄉的嘉澤,閔浩煥老人曾創辦了最早的苗圃和花木研究所。二十多年來,苗圃里的花木越來越高,但閔浩煥卻沒有賣掉一棵苗木,這一切,都是為了在苗圃里棲息的那些白鷺。
1988年,閔浩煥家的苗圃里來了幾十隻白鷺,自那之後,閔浩煥老人就守護了這些白鷺24年,老閔也因此被人尊稱為「鳥王」。這麼多年下來,閔浩煥老人的苗圃內,白鷺從幾十隻增長到了如今的3萬多隻,為了守護這些珍貴鳥類,從1995年起,老人不僅不賣一棵樹,甚至自掏腰包每天買魚給這些鳥兒餵食。
堅持了24年了,閔浩煥已在這些鳥兒身上花了上百萬,如今已漸感力不從心。閔浩煥老人表示,自己會一輩子堅持下去,但他也擔心,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自己年歲漸長,如果沒有政府或其他愛鳥人士的關心,這些鳥兒總有一天會沒了棲身之地。他希望當地政府部門能幫一把,把白鷺園的面積由現在的40多畝擴大到100畝左右。到時候,白鷺園可以成為一個鳥類保護區或者保護站,他也希望政府部門與他一起保護這些白鷺,一起維護好這個「鳥天堂」。
對於閔浩煥的想法,武進嘉澤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政府部門也曾想過把這個「鳥天堂」納入生態旅遊規劃,但如何才能做到保護和開發之間的平衡,還要進一步考慮。
現代快報記者 葛小林 李夢雅
白鷺來了
就不能趕它們走
1988年的春天,閔浩煥在苗圃里侍弄苗木,突然,他感覺到頭上有大鳥飛過。
抬頭一看,是幾隻白色的大鳥正在他頭頂打旋。等到第二天一早,幾棵大雪松上面就出現了好幾個小樹枝壘起的鳥窩,看來這些白色的大鳥要來做窩了。當時,閔浩煥覺得很欣喜。
又過了一天,他發現,有大約幾十隻大鳥都落在了他家的苗木上。他一查,這些大鳥大名叫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著多年苗木工作經驗的閔浩煥意識到,如果這幾十隻白鷺都在苗圃里做窩,會將樹木的外形壓得很難看,苗木不好賣。一般人家看到有鳥做窩,總會將鳥窩搗壞,鳥也就飛走了。「鳥兒既然來了,如果強行將它們趕走,那這群鳥兒該到哪兒去安家呢?」
當天晚上,閔浩煥全家開了一個家庭會議,這群鳥到底是趕還是留?最後,全家的答案是,不趕走它們,讓它們留下。
到了這年的夏天,鳥兒繁殖,增加到了百來只。當年11月份,這些白鷺飛往南方過冬,當時閔浩煥心裡沒底這些鳥走了還會回來嗎?
沒想到,到了第二年春天,鳥兒又過來了。這一次,數量更多,之後,年復一年,鳥兒越來越多,到了如今,已經發展到了三萬多隻,並且種類也由最初的白鷺,增加到了黑鸛、池鷺和夜鷺,還有一些像棕背伯勞、白頭鵯、烏鶇等中小型林鳥和許多叫不上名稱的鳥兒,這些鳥認定這裡是它們的老家,在雪松、香樟樹上搭起了窩,開始生兒育女。
為了這幾萬隻鳥一棵樹都不能賣老閔回憶說,2002年,這個才40多畝的苗圃里有上千隻鳥兒,到2008年就有近萬隻了,2009年約有2萬隻、40多種。老閔笑稱,「鳥也越來越多,反客為主,如今它們成了苗圃的主人。」
老閔說,1995年的時候,他起初打算出售已經成材的苗木,但看著鳥窩裡嗷嗷待哺的小鳥,他知道,隨著鳥兒越來越多,如果再賣苗木的話,鳥就沒地方做窩了。所以,老閔不顧家人反對,決定不再做苗木生意,任鳥兒在苗圃里自由成長種樹人成了養鳥人,「這麼多年了,我沒再賣過一棵樹,要知道,一棵大雪松至少值七八千塊哪。」
如今,老閔的這塊苗圃里已有3萬多隻鳥。在常州,只要說起嘉澤的鳥園,都知道是老閔捨棄了自己的苗圃,為鳥打造了「鳥天堂」。每年慕名去觀鳥的人有上萬人次,分別來自江浙滬、北京等多個省市。
武進嘉澤,本來就是個全國知名的苗木之鄉,這裡四周都是苗圃,但鳥兒為什麼不到其他地方築窠,專挑老閔這兒?
老閔說了他總結的三個理由:一是嘉澤一帶,他是最早經營苗圃的,他40多畝苗圃里樹大、樹多;二是這處苗圃三面環水,環境很好,人為破壞少;三是鳥兒基本上都是一個族群,一代一代的,習慣了這地方。
吃盡了苦頭就為了護鳥
而老閔夫婦為了留住這些鳥兒,吃了許多苦。老閔說,鳥多了,就有人打鳥的主意,到了晚上偷偷摸摸來打鳥,摸鳥蛋,光一個鳥蛋就能賣個十塊十五塊的。
老閔和夫人羌賽娥買來鐵絲網,把樹林圍起來,光鐵絲網就用了七八噸,一開始養了40多條狗,如今增加到60多條,將這些狗分派到40畝苗圃的各個角落,哪幾條看家護院,哪幾條看護樹林,哪幾條看護鳥兒。
老閔說,前幾年,遇到過好幾個凶的打鳥人,隔著鐵絲網說,「鳥是國家的,又不是你的,捉幾隻關你什麼事?」還有的一副兇相:「你要敢擋路,當心我把你捆起來!」老閔也不客氣:「你們不要瞎來,我會喊派出所的,對你們不客氣!」那幾個人就走了。可幾天後的晚上,他們帶著火藥槍又出現了,老閔趕緊報警叫來警察,民警當場收繳了他們的火藥槍。
怕有人再來滋事,老閔和夫人趁晚上夜深人靜,不影響鳥兒,圍著樹林開了一條溝,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四五點鐘才完工。
讓他倆始料不及的是,這天早上,鳥兒突然都飛走了,一連幾天都不露面。老閔夫婦急得茶飯不思。他們放下手中的活,開車到宜興、金壇等地到處尋找,一看到白鷺,羌賽娥就喊:「白鷺,跟我們回去吧……」也許是一聲聲的真情呼喚感動了白鷺,八九天後,白鷺重新回來安營紮寨。從此,老閔夫婦只要晚點回家,燈火亮了,就要輕輕說幾聲:「白鷺別怕,是我們回來了。」
老閔說,附近十幾里路遠的湟里鎮後坊村小裡頭村,原本也有兩個鳥島,有上萬隻鳥。可如今除了幾隻烏鴉之外,往日密密麻麻的白鷺、黑鸛都沒有了,只剩下一些殘破的鳥窩。「因為那邊沒有人專門保護,有不少人見錢眼開,見每個野生鳥蛋可以賣到10至15塊錢,就用采菱的大木盆作舟,擺渡上去掏鳥蛋,甚至找到二十多米長的長梯子架在樹上,爬上去一掏就是一籃子。白鷺嚇得在頭頂上亂飛,哀鳴般的叫聲令人心疼,我不希望這裡也變成那樣」。去年,苗圃里設置了一個觀鳥大棚,高達十幾米的鋼構大籠都是人工完成的,沒敢動用吊車之類的機械設備,老閔生怕這些施工的聲響驚擾了他的「寵物們」。自己真心對待這些鳥兒,鳥兒們也非常懂事,「它們從來不在屋頂、家中亂拉屎」,老閔對此很欣慰。
為養白鷺
至少損失上千萬這些鳥兒也把老閔的苗圃當成了家,每年清明一過就來,要到冬至以後才戀戀不捨地飛往南方過冬,準時得很。一到清明這幾天,老閔就特別激動,晚上睡在床上,還要和老伴羌賽娥嘮叨,「鳥要來了吧?」
「如果哪一年鳥來得晚幾天了,他就特別耐不住,整天在樓頂呆著,看著遠處是不是有白色的點點飛過來」,羌賽娥說。這些白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老閔和羌賽娥的生活。
這些年,老閔每天4點多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樓頂看鳥,然後花1個多小時來為60多條看門狗燒飯餵食。然後就和羌賽娥一起開著一輛小車,趕到農貿市場上去買小魚小蝦,帶回來的是60多斤小魚,這是給鳥兒準備的一日三餐。而在每年4月至6月這3個月,他們每天要買百來斤小魚,還要買三十幾斤小蝦。「最早,一斤小魚才不過8毛錢,如今漲到兩三塊了,每天花在小魚小蝦上的錢就要不少」。
老閔說,剛開始時,他並不餵食,但到了2001年,隨著環境的破壞,白鷺覓食的地方越來越少,他於是開始買些小魚來餵養它們。
原來,隨著鳥兒越來越多,他這裡的40多畝樹林,早已經無法容納了,鳥的數量還在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很多雛鳥被擠死、踩死。「一對鳥在繁殖季節可以生六到八枚鳥蛋,但真正能長大的,一般只有兩三隻。不少小雛鳥因為吃不到父母叼來的食物,就很柔弱,從鳥窩裡跌落到地上就死了」,老閔說。
在2008年左右,老閔常在林子里撿到鳥的屍體,甚至一棵樹下能撿到十幾隻小鳥的屍體,他每次都忍不住掉眼淚。「看著真的會很心疼!」老閔說。
漸漸地,他也掌握了喂鳥的技巧。如果餵養頻繁、時間不準確,會導致這些大鳥們的懶惰。於是,在鳥類的繁殖季節,他一般都在7點之後再喂鳥,因為那時候大鳥都出去尋食了,留在家的是看護小雛鳥的大鳥,他吹幾聲口哨,喚幾聲白鷺,那些大鳥似乎聽明白了,紛紛過來叼食,然後再喂小雛鳥。「最早小鳥的成活率只有20%,如今已經達到了80%」。
看著鳥兒們在天空群起飛舞盤旋,或散立樹冠,在枝間跳躍撲騰,這是他每天最開心的時候。
老閔說,如果沒有這些鳥,他現在應該十分富有。因為老閔是嘉澤鎮園林產業帶頭人之一,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就靠承包苗圃發家致富成為萬元戶,生意遍布全國。
1979年,因為貧困,也因為想走一條致富奔小康的路,老閔辭去了當老師的安穩工作,鏟去了幾十畝麥子,挖魚塘、種苗木,開始創業。有人把告狀信一直寫到了省里,罪名是「破壞糧食生產」,好在省里、市裡、縣裡都支持,他成了常武地區苗木花卉種植第一人。
由此,他悉心鑽研,創辦了武進嘉澤武加苗圃,並向當時的縣科委申辦第一家私人浩煥花木研究所,1985年,老閔將苗圃擴大到30畝,栽上了170多個品種的花木。從此,他成了當時全縣有名的花木生產專業大戶,成了嘉澤種植花木的「領軍人」。1985年10月被省、市推薦為全國科技園林綠化專業致富代表,出席人民大會堂頒獎大會,在北京榮獲「全國先進科技致富」獎。1988年6月,又在人民大會堂獲「全國綠化行業雙十佳單位」,榮獲「全國雙十佳金龍杯獎」。1993年10月,在北京獲得「全國三十佳(家)優秀花木企業」的光榮稱號,獲得了江蘇省勞模稱號。
在碰到這些白鷺之前,老閔的花木生意做得非常好,一年賺個百來萬沒問題。如今,他種的100多棵金桂,多少人看中,要來買,最起碼一棵值2000元。老閔不肯,「樹賣掉了,鳥怎麼築窠安家?」
老閔說:「這麼多年來,這些鳥就像是我的孩子,我只有放棄這些樹了。」苗圃里的樹木,每年都有好多枯死樹枝被越來越多的大鳥壓斷,鳥糞的強酸性對樹木也有殺傷力。幾十年樹齡的大樹,每棵最少也值幾萬塊,可他一棵也不敢動,因為鳥要生活在上面,每年苗木損失高達十幾萬元。除此之外,他在鳥食、狗糧、護鳥費用上一年的投入開支還要8萬多元。 24年中,為了守護這些鷺群,老閔的苗木收入直接損失達到了上千萬元。
樹不能賣,只出不進,只能用以前掙的錢來補貼,夫婦倆還要出去掙錢來養鳥。兒子勸他:「爸爸,你年紀也不小了,賣掉一點樹,開車出去玩玩,享享福。」老閔反問:「那鳥怎麼辦?還是現在這樣伴著鳥心裡踏實。」在老閔的堅持下,全家人對老閔的做法都非常支持。
妻子羌賽娥說,有時候也挺恨,他們老兩口都這麼大年紀了,每天要去林場打工,還要侍弄這些鳥,整天忙忙碌碌,想想別人的老婆,穿金戴銀。但他們卻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很少穿,現在每天都很辛苦。「而且,他都70多歲了,還能守護幾年啊,我們是真心喜歡這些鳥,疼愛它們,如果我們『想得開』,金項鏈繞著脖子掛兩圈到地上都沒問題。」說到這,對丈夫全力支持的羌賽娥紅了眼眶,心疼地看著老閔。羌賽娥說,如果老閔不侍弄這些鳥,他們老兩口的日子會很好過,四處去旅遊都沒問題。不過,對於丈夫的「倔強」,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著。
我都七十幾歲了
還能支持幾年呢?
早在2009年,現代快報就報道過老閔20多年愛鳥、護鳥,為萬餘白鷺營造「萬鳥天堂」的故事。今年9月13日中午,記者第三次來到武進嘉澤豐後村老閔的苗圃,這個「鳥天堂」的規模更大了,安全防護也更全了苗圃周圍有一圈高近3米的鐵絲護欄,一條小溝宛如護城河將之圍繞,與外界隔絕。
記者看到,與幾年前有所不同的是,唯一進出苗圃的一條長長的碎石路兩邊的樹木上,也都疊滿了鳥巢。老閔說,這條小路因為經常有人進出,鳥其實是不喜歡再次做窩的,不過,林子里鳥太多了,一些膽子大的鳥就敢來做窩。
穿過三道戒備森嚴的鐵欄門,經過幾十條狗的「圍堵」後,記者終於得以進入到老閔的家中,這棟四層小樓在幾十年前就蓋好了,原先是當地最早的別墅,如今掩映在樹林之中,已顯得破舊不堪了。屋頂不少地方漏水,老閔也不敢修,怕鳥受到驚嚇,甚至連屋頂的電視天線他也不敢動。
老閔已經將家中布置成了一個鷺鳥展示館,環屋的鷺鳥照片都是這幾年由攝影愛好者拍下的,記錄下了那些可愛精靈們的瞬間。
登上樓頂的觀鳥平台,老閔已經做了兩道觀測窗口,遠遠望去,40餘畝地種植著數千棵高大的雪松、白玉蘭、香樟,數不清的白鷺棲息其間,星星點點映入群綠。
老閔說:「白天鳥還比較少,是信息鳥,看管家園的,大部分鳥都出去找食了,晚上才飛回來。要是到了傍晚5點多,那時萬鳥回家,嘰嘰喳喳的鬧得厲害。」
記者注意到,屋頂的瓦片上,果然沒有一滴鳥糞,這讓老閔感到很自豪。但因為鳥太多,還是有很多小鳥被擠死和踩死了,河裡、地上、樹上都能看到死鳥。「每年的鳥兒都要增加一倍,已沒有地方搭窩了,明年這些鳥兒咋辦?」老閔很擔心。
老閔坦言,他現在很迷茫,已經70多歲了,他還能義務貢獻幾年呢?在「2010年度武進區生態武進十大功臣」里,他榜上無名,老閔對此很有意見。他並不是為了名利,而是很困惑,自己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是不是真像人家說的那樣,是「痴」了?他迫切希望當地政府部門能給予他這個「鳥天堂」更多的扶持。
政府部門
能否多幫幫白鷺園目前最迫切的,是隨著鳥兒越來越多,佔地40多畝的苗圃已經不夠用,所以老閔希望能夠將白鷺園的面積擴大到百畝左右,這樣,鳥兒有足夠的棲息地,就不會被擠死、踩死了。
此外,老閔還有一個更宏大的想法:將白鷺園申請為鳥類保護區或保護站,由政府部門和他一起來管理和維護,為此,他曾向相關部門遞交了申請報告,但左等右等都一直沒有說法。但老閔仍然希望當地政府部門一起想辦法,保護好這些美麗的鳥兒,讓它們從此在這裡「安家落戶」,讓常州多一道美麗的生態風景。
當然,老閔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在財力上對白鷺園加大支持力度。但老閔介紹,他目前只收到了常州林業站兩筆款子,一是前年收到的五萬元禽流感防治消毒補助費,二是去年科普站成立時收到的萬元左右宣傳資金。老閔忘不了這些來自政府部門的支持,但他希望,這種支持力度能更大一點,更常態一點。
記者了解到,在媒體的關注下,老閔那「白鷺園」、「候鳥王國」、「鳥天堂」聲名遠播,享譽國內外。中國人民大學溫鐵軍教授稱其為「史無前例」,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環境學家、鳥類學家則稱其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綠色環保生存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老閔的武嘉綠化苗圃門口掛上了南京師範大學鷺鳥繁殖棲息生態研究基地、武進科協科普示範教育基地、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他在已經成為鳥群地標的老屋設置了觀鳥台,布置了鳥類知識科普牆,每年免費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群眾、學生、專家上萬人次。
記者從嘉澤鎮政府了解到,嘉澤鎮政府也準備將老閔的白鷺園引入生態旅遊項目的整體規劃,但由於種種原因暫時擱置了。「去年,還準備在他那裡弄一個攝影大賽,策劃案也都出來了,但由於很多鳥都南飛了,沒辦起來。政府其實也一直想幫他整合資源。」嘉澤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從常州林業站了解到,對於白鷺園的現狀,林業部門從專業角度來看還是很擔憂的。
林業站負責人表示,「如今老閔的苗圃的自然環境承載率已經飽和,甚至是滿負荷運作,而老閔的人工喂鳥方式對於野生動物來說並不是很合適的,在今後幾年,白鷺園裡的鷺鳥將面臨著食物和居住的困擾,可能數量會減少,不少鷺鳥會遷徙他處」。
這位負責人表示,如何保護這些野生動物,如何在開發和保護之間做好平衡,都是迫切需要討論的問題。對於野生動物來說,諸如生態旅遊這樣的開發是雙刃劍,所以需要周密地調查和論證。
得知政府最近對他的「白鷺園」還沒有確切的「動作」,老閔顯然有些失望。不過他說,自己將「伴鳥一生」。老閔認為,保護生態、保護環境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萬年大計,所以,有生之年,他將一如既往地守護這些鷺群。
推薦閱讀:
※心儀的女生有男友,要放棄嗎?No!
※記住,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輕易的就放棄
※為何高端零售商放棄中國市場
※餐飲人必讀:星巴克不敢放棄的制勝法寶,失去它等於失去了未來?
※寧可高傲離開,也不卑微存在,寧可笑著放棄,也不哭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