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中原 大風水

大中原 大風水

中原——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中原——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當我們拿到一張標準的風水模型圖對著中國地形圖尋找風水寶地時,找來找去竟發現中原大地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理想風水模型中的各個要素似乎都能在中原地區找到對應:洛陽、鄭州是位於龍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龍」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別山,泰山如同「吉祥地」前方的「案山」,遠方的朝鮮半島與中原隔海相望,恰好與「朝山」的位置對應起來。在「吉祥地」的身後,祖山、少祖山及主山等構成的龍脈竟然就是中國最大、最宏偉的山脈:秦嶺和昆崙山。這樣的結構似乎已經足夠壯麗,但是如果再將天山山脈納入其中,我們就能在中國版圖上看到一條矯健瀟洒的巨龍,巨龍的「龍頭」便是天山,龍首回顧中原,巨龍蜿蜒萬里。同時,黃河、長江兩條大河從龍脈兩側流向中原大地,綿延曲折,氣象萬千。中原大地第一次以理想的風水寶地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製圖/蔡博峰

中國古代的理想棲居地

古人往往希望找到一塊「依山面水,附臨平原,左右山臂環抱,面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的風水寶地作為自己的家園,並堅信這樣的居住地能夠讓生活安穩、富足,沒有後顧之憂。

 中原大地及周邊環境與風水寶地驚人地一致

  我對著一張中國的地形圖反覆端詳,越來越覺得中國的中原大地是一處絕妙的風水寶地。她在結構上、空間布局上和必備要素上與中國傳統的風水寶地的格局極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她的空間尺度巨大。

  中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中原大致指的是現在河南省的範圍,古時又稱中州,有九州之中的意思;廣義的中原指的是華北大平原,也就是由黃河、海河、淮河沖積形成的大平原,河南在這裡也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風水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在西方的所謂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傳入中國之前,幾千年來中國人小到住宅,大到城市、國都的選址、設計、建造無一不是在風水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

  要掌握風水的精髓,「圍合」和「盆地」是兩個關鍵詞。風水的理想模式就是一個由山和水圍合起來有出口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盆地。為什麼中國人有這樣的偏好呢?據北大的俞孔堅教授研究,中國的早期文明萌發和成熟於盆地之中,比如關中盆地;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不喜交換和貿易,因此圍合起來的盆地既有安全感又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也能解釋為何從中國人喜歡「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四合院,喜歡在城市四周修建城牆。這與歐洲瀕海的海洋民族重視貿易與交換的文化是不同的。

  好風水也有簡潔模式,可概括為: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這四種神話中的神物其實就是對山的指代。理想的風水寶地是這樣的:背依綿延的群山,這山是靠山、主山、祖山,是龍脈,也就是所謂的「玄武」;面臨開闊的平原,稱「明堂」,明堂也不是一覽無餘,前面還有像屏風一樣的山。叫「案山」、「朝山」,案山如在案前,朝山拱揖相迎,這就是風水中的「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環繞流過,兩側有重重山脈遮掩拱衛,這兩側的山就是「青龍」、「白虎」。

  風水寶地就是這樣一幅意象: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按照這種風水理論選址建成的村落、城市,背山面水,山環水抱;山顧盼有情,水曲折有致;這裡面的對稱構成均衡,開敞亦有遮蔽,直露和含蓄相得益彰。據說早期來中國的西方傳教士雖將風水說視為巫術邪說,但看到中國村落、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美麗——他們不得不驚嘆「中國人的內心一定充滿了詩意。」

  風水和科學:兩種語言,一個道理

  中國的風水理論是中國人的城市規劃學與景觀設計學,理論基礎是東方的關於「道」、「氣」、「五行」的哲學。風水的前提和結論之間好像一個玄妙的「黑箱」,中間的過程難以清晰解釋。風水理論使用的是一種詩化的語言,多用比喻和象徵。西方使用的是一種科學的語言,由前提到結論,每一步都要清楚可見。這兩種語言差異很大,但中國人依風水學的指導建造的城市絲毫不比西方的差,甚至更美。我現在嘗試以中國的風水和西方的科學兩種語言來說明中原為什麼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風水語言: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中原大地山環水抱,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這樣的模式,甚至可以找到「明堂」前面的「案山」和「朝山」。

  中原在多重山脈的圍護中。大致可分成三大系列。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龍脈之山——天山-崑崙-秦嶺山系。這樣規模龐大、高峻綿長的山系全世界屈指可數,這就是中原的玄武。

  過去人們只見秦嶺不見崑崙,稱秦嶺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這種看法很不全面。地質學者已經考察證明了秦嶺的地下岩石系統與崑崙是統一的,是同一山系。秦嶺分南北,只分了中國中部一小段,只有把崑崙與秦嶺聯繫起來看,包括東崑崙、中崑崙、西崑崙,喀喇崑崙和天山山脈,你才會看到一條氣勢磅礴的把中國一分為二的中央山脈,這是中國真正的龍脈。它從帕米爾高原騰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龍首,巨龍回首,回顧中華,西崑崙、中崑崙、東崑崙、巴顏喀拉山、秦嶺是輾轉騰挪、跌宕起伏、蜿蜒飛舞的龍身,洛陽、鄭州等城市依附的伏牛山已是龍尾,龍尾低垂處,正是中原大地的起始處,華北大平原這個扇形沖積平原的頂點就在鄭州附近的桃花峪。

  第二列山脈要從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脈算起,接下來是綿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條山;這一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按照風水理論的說法,應是「左青龍」系列;第二列山脈要從伏牛山算起,然後是桐柏山、大別山。這一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則是中原的「右白虎」。

  而「前朱雀」中的「案山」可由泰山充當,「朝山」正是朝鮮半島。

  風水寶地需依山面水。中原的水呢?那就是壯闊的黃河與長江。更宏觀地來看,中原大地面對的更大的水是大海。但大海並不是赤裸裸地出現在中原面前,正如風水理論主張的「藏」,在中原前面的大海更像是內海和海灣,山東和遼東半島的構成第一層拱衛和圍合,朝鮮半島和舟山群島則是第二層圍合,而第三層圍合圈則是更遠的太平洋島鏈。也就是日本列島、台灣島、印度尼西亞群島。

  科學語言:我在想,風水中為什麼主張理想的城池應該依山而建呢?中國的大多數古城都坐落在山麓,沿著太行山腳下有一個城市帶。北京、涿州、保定、石家莊、邯鄲、安陽、鶴壁、焦作在黃河以南的崤山、伏牛山、大別山腳下,城市就更多了:洛陽、鞏義、滎陽、鄭州、登封、新密、禹州、汝州、平頂山、南陽、駐馬店、信陽

  依照經濟的原則,城市分布的一般規律應該是交通距離大致相等,再按照面積比例均衡地分布,按此中原大地的平原地帶應該擁有更多的城市,但現在看來,中原分布在山腳下的城市卻明顯比平原上的多。

  這固然符合風水說,但是用科學的語言也可以解釋。

  城市依山而建,可以有如下的益處:

  一是在熱量缺乏的地區,在山腳下建城可得增溫之利。從山上下來的風,是一個增溫的下沉過程,這可以提高平均溫度。據統計在太行山山麓地帶有一個熱量的高值區,石家莊等沿山麓城市比平原中部的城市冬季平均溫度要高出1—2度。

  二是山地有增加降水的功效。氣流沿山地上升,會冷凝增加降水,因此建在山麓地帶的城市可得降水之利。而且山麓也是地下水豐富、泉水上涌的地帶。

  三是建在山腳下的城市可以建在河流從山口流出形成的沖積扇頂部,既可以得到水利,又可避免水害。

  我們再用科學的語言來分析風水中的理想模式。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地理布局,實際上也是一個流域的環境和生態。風水說中把山比喻為龍,這意味著風水中的山不是獨立的山峰而是蜿蜒起伏的山脈。風水寶地所背依的山脈在風水中最重要,被稱為「龍脈」。按照風水學的說法,這條山脈越長風水越好。為什麼?從科學的角度看,一條山脈實際上就是兩個流域的分水嶺,風水寶地背靠的山脈越漫長,越高大,越跌宕起伏,意味著這條大山兩側的兩條大河的集水區越廣闊,河流的流程越長,水量越大。風水寶地就處於這條大山低下來的余脈處,也是龍尾所在的地方。這裡正是山兩邊的大河相匯形成的沖積平原處。山脈越長,越高,也就意味著這個沖積平原面積越大。中原大地背依中國的中央山脈——天山—崑崙—秦嶺,是中國境內最大的山脈,也只有這條最長最雄偉的大山系才能造就中國最大的兩條大河——黃河、長江。這兩條大河在中原大地兩邊流淌,在中原大地前面的大海匯合。中原大地擁有如此磅礴的「山環水抱」,也因此可稱為是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把天山、崑崙、秦嶺看作是中原大地的龍脈,是可以用科學語言來解釋的,因為這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關係。我們都說是黃河帶來的泥沙造就了中原,試問:黃河的泥沙從何而來?答:來自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黃土哪裡來?答曰:是風從沙漠中吹來的。至此,問題很清楚了。風將西北荒漠中的黃土吹起來,堆積在黃土高原,然後溪水河流將黃土侵蝕剝離輸送到黃河中,黃河再將黃土帶到東部堆積成華北大平原。這個偉大過程的最終產品——中原大地,就這樣在流水線的終端產生了。但這個流水線的起點卻是昆崙山、天山、祁連山所環繞西北荒漠區,從這個意義講,中原的龍脈祖山更應該從天山、崑崙算起了。

洛陽的風水圖

洛陽號稱九朝故都,位居「天下之中」,八方輻湊。嵩山為其主山,龍勢由此而北,蜒蜿而長頓,一支結於北邙山,另一支結龍門山,中擴為堂局,四山緊拱,前峰秀峙,伊河、洛河、澗河等河匯於明堂之前,山水翕集,形勝萬千。製圖/蔡博峰

  戰爭與災害:中原文明傳播的動力

  說中原大地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這種觀點立刻會遭到反駁。因為誰都知道,從歷史上看,中原大地是中國戰爭最多、自然災害最頻繁的地方。從成語「逐鹿中原」、「問鼎中原」就可以看出,中原的另一個同義詞就是戰場。而「赤地千里」、「餓殍遍地」似乎說的也是中原的旱澇災害。

  這樣的地方能說是風水寶地嗎?這的確是個問題。

  然而即使真的如此,我仍然認為中原是中國的風水寶地。雖然戰爭頻仍,災害不斷,但是為什麼中原的核心處河南歷來都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呢?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我想我們應該用到「周期性」這個概念。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可以說是戰爭周期性出現的規律;而研究洪水的學者則將洪水分為「5年一遇,1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5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災害級別,可見洪水也是周期性出現的。中原大地碰到的最大的災害是黃河的決堤泛濫,但這也是周期性出現的。有史以來,有記載的黃河大的改道有5次,小的決口和泛濫次數很多,但也是周期性的。

  正因為無論是戰爭還是天災,都是周期性出現的,都有間隔,因此在不發生戰爭和災害的年代裡,中原就是最適合居住的地方。這裡氣候溫暖,雨量適中,而由黃河泛濫造就的大平原,土地是富含有機物和礦物質的沃土。四面八方的人會向這裡聚集,人口日益稠密。

  當戰爭或災害來臨時,這個聚集的過程就暫時停止,人們開始逃離這個地方,從中原向四面八方流散。

  僅僅從個人、家庭、家族、民族等角度看,或僅僅從較短的時間尺度看,戰爭帶來了創傷,災害毀滅了家園。從這樣的角度和尺度看,中原就不是風水寶地。

  但是當我們轉換空間和時間的尺度,以文明為空間單位,以文明的發展史為時間的尺度看中原,我們就會看到每一次戰爭只不過是改朝換代,中華文明並沒有湮滅。而每一次災難,則把中原的人連同他們的文明推向四方。

  在中原產生的中華文明為什麼會傳向四方?傳播的動力又是什麼?

  可以說逐鹿中原的戰爭,是中原文明傳播的動力。和平時期中原文明傳播的速度遠遠不如戰爭期間快。每一次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都像風箱的活塞一樣被推下去了,像海綿一樣被擠壓了,這時中原的中華文明就會從風箱中,從海綿中湧出來,傳向四周。

  西晉被異族所滅,南北朝的對峙,還有北宋的滅亡,南宋偏安江南,這兩次中原王朝覆滅的結果,都使中原文明大規模南下。

  表面上看,戰爭的結果是北方民族勝利了,皇城被攻破了,甚至皇帝都被擄走了。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有意味了。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開始學起中原的文化來,他們的服裝變了,他們的文字變了,他們的語言也變了。他們越來越不是原來的他們,他們變成中原文明的一分子了。

  為什麼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都學習起被征服者的文化來?為什麼他們都沒有避免被同化的命運?這與中原的地理位置緊密相關。中原是一塊農耕的沃土,而其北方則是草地或者寒冷的林地,中原的文明相對於北方草地上的民族,早已「搶先成熟了」,因此北方游牧半游牧生產方式的少數民族即使征服了中原,在文化上也無法取得優勢,只有學習。

  這就是中原大地的神奇之處。這塊土地所誕生的文明與這塊土地形成了一種神奇的關係,無論這塊土地上的統治者怎樣更換,但文明不滅,各種統治者、各式王朝都是工具,都是承載中華文明的工具。這真有些「汝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意思。

  自然災害也是中原文明傳播的動力,每一次黃河的泛濫,都把中原的文明驅向四方。中國人的許多姓氏都能在河南——中原的核心地帶找到起源,中國的許多移民的故鄉都可以追溯到河南。

  中原土地膏腴,沃野千里;她溫暖濕潤,物產豐富;她南北兼具,東西並存;她文明淵藪,禮儀之邦;她是中心地,是文化魅力的圓心。一個很明顯的例證是,古都都有一個向著中原大地聚集的過程,且不說漢民族王朝的首都有一個從西向東向著中原聚集的過程,比如咸陽—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就是北方少數民族所建王朝,比如金、元、清等王朝的首都等也都有這個趨勢,可見中原對周邊的吸引力。

  但是另一方面,中原又是刀光劍影的戰場,是洪水滔天的災區。

  福地和戰場輪轉,沃土和災區互換。吸引—分離,會集—遷徙,中原既是文明的搖籃,又是文明的播種機,中原的神奇之處,在於它不僅僅通過正常的途徑傳播文明,更通過周期性的戰爭和災害作為動力機制,把中原地區的文明像波浪一樣推送到遠方。

  中華文明為何能夠延續幾千年而綿綿不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地區的周邊不是大海,就是沙漠、草原,還有就是高寒的青藏高原。這就決定了在中原的周邊很難誕生和成長起超越中原的文明來。中原文明搶先成熟了,而其他的文化和民族最經濟最方便的選擇就是學習中原的文明。

  這就是中原大地對中華文明的意義。它雖然不能阻止戰爭和災害,但是它利用戰爭和災害作為動力,傳播了文明。對中華文明而言,還有比中原更好的風水寶地嗎?

華北平原的形成猜想

曾有學者提出過誇張的猜想,他們認為7000多年前華北平原還沒有誕生,那時的海岸線距離今天的太行山、大別山並不遙遠。隨著黃河源源不斷地將黃土高原的泥沙帶到下游,留下大面積的衝擊扇,華北平原也逐漸淤積形成。數千年來,黃河經常決口改道,其擺動範圍北至天津,南抵江蘇淮河流域,幾乎縱貫了整個華北大平原。改道期間,黃河水侵入海河、淮河與其他河流的流域之中,與這些河流一起沖積,合力營造了今天的華北平原。(引自《中國自然地理圖集》)

黃河三角洲的成長

黃河從黃土高原攜帶來大量的泥沙,這些泥沙在黃河入海口堆積下來形成黃河三角洲。泥沙不斷淤積,三角洲不斷地向海的方向伸展、擴大,華北平原陸地面積也不斷增加。從1855年至今,黃河為華北平原新增了3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陸地,相當於半個上海市的面積。

  不僅是最大最好,中原還是不斷增長的風水寶地

  中原的神奇還在於它是一塊不斷增長的土地,甚至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土地。

  中原的增長有賴於偉大的黃河。黃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一條河,下游的泥沙含量可達50%左右,可以說是一半水,一半沙。有一年我在鄭州,坐著水陸兩用的氣墊船來到了黃河中的一個沙洲上,掬起一捧黃河水,我看到河水是稠的,這哪裡是河水,分明是泥漿呀。就是這滿是泥漿的黃河在匯入大海時,把帶來的泥沙沉降下來,填海造陸,華北平原因此得以不斷地向大海伸展。

  僅從1578到1855年的277年間,黃河就新造土地5490平方公里,這接近於上海市的總面積。即使在今天,在黃河三角洲每年都有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生長出來。

  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了我們的主題:中原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其實至此已經十分清楚了,面對這樣一塊直到今天還在不斷增長的土地,誰還會懷疑它不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風水寶地呢?

中國三大龍脈風水細考  華夏的靈氣源頭來於昆崙山,沿地勢由西流向東方。聚氣之地,被稱為風水寶地,出現了許多大富大貴之人.地形上,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慣新疆、西藏,東延青海境內,長約2600公里;西起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東南走向;東段成東西走向,分出三支;北支為祁漫塔格山;中支為阿爾格山,東延至布爾汗布達山及阿尼馬卿山;南支為可可西里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在四川邊境與岷山和邙山、郟山相會合。  昆崙山,高大雄偉,是中國乃至世界龍脈的發源地和鼻祖。黃河由它發祥而出,它是生氣之源,物本之源。氣脈從昆崙山向全世界擴展,所發端出的五支龍脈,其中三支在中國,兩支向歐洲方向延伸出去,因而成為主山。

  中國的三支龍脈:  北龍:沿黃河通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三省等北部地區,延伸至朝鮮半島的白頭山後,隱入了海中,最後連接了日本列島。北京、天津等城市處於北龍之上。  中龍: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區域,包括四川、陝西、河北、湖北、安徽、山東,到達渤海終止;西安、洛陽、濟南等為中龍氣聚之地。  南龍:沿長江通過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部地區入海而停止,香港、廣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為南龍區域。  這三大龍脈的干脈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遍佈於中華大地。  北龍和中龍的分法基本一致,但南龍看法有異。唐代楊均松認為:江浙地區最平坦的當屬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常州五府;嘉興、松江的龍脈發自古目支脈,到杭州鳳凰山分出,沿江東北曲折而行後消失,到高亭忽然聳峙,進入海寧、海鹽;稍微靠中行走的有崇德、桐鄉、嘉興、秀水、嘉洋、平湖、松江,盡於西余等九峰,被太泖湖界開;稍靠外行走的,從上海到吳凇、江口為止;沿海往西靠內行走的,有苕水,各城郡都是西目的分支。湖州的龍脈發於東目支派,成為臨安、餘杭;從安吉出發,經武康、歸安,終正於烏程,廣德、宜興的離墨是正龍盡頭,長興弁山是大龍的盡頭,都為南龍的分支。常州是發於京口的支脈,接連丹陽,高原崗阜隱隱隆隆的是毗陵,與晉陵相連,支脈是夫椒、錫山;從晉陵沿太湖向東南行約六十里有洋山,方圓四十五里到天平山向東稍南斷伏,過金山;而金山出獅山,獅山又出索山,自此向東都是平原,三十里後聚為吳都,丹陽與武進交於濱江,再分支江陰;沿江往東偏南,虞山出現,便有常熟。北邊是大江,南面是昆湖,中間是平原;東南是崑山,東邊是嘉定,太倉,到吳凇、江口而止。明代的劉伯溫認為:南龍一脈,從峨眉山沿江東行後,一開始不知結局。從通州泛海勘察後,才發覺海鹽一帶的山脈是南龍的盡頭處。因為天目山雖為浙右鎮山,但山勢並未截止,而是蜿蜒而來,右挾黟浙,左帶苕水,直到海鹽、長牆、秦駐之間才終止。於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長江、淮河、泗水,以慶紹諸山為虎,右繞浙江曹娥之水,都朝拱著海鹽州。後邊的脈氣乘湖東出,前後以朝鮮、日本為岸,使南龍成為最大的干龍。楊均松和劉伯溫的論斷都很有道理。但南龍並未止於上海或海鹽,真正的南龍龍脈在福建繼續延伸入海,到達台灣島後仍末到盡頭。

  山在地上行,氣在地下走。中國地理上的三支幹龍由西向東行進.  北龍之氣脈源於漫山祁塔格,南山口生出雅拉達澤山和錫鐵山;到達甘肅生髮了祁連山,一直向東生髮出拉北山、合黎山;進入青海形成了達坂山。達坂山生賀蘭山,賀蘭山生石嘴山,石嘴山生狼山,狼山生大青山;到山西先生髮出太行山主脈,太行山生至出長梁山、呂梁山,長呂二山又生出五台、山恆山,五台山、恆山又生出狼牙山等各支脈;到北京的南口行關溝,與燕山相接。太行山與燕山雖不屬同一龍脈,但仍為一氣。在南口燕山承接太行脈氣繼續東行進入河北,生髮出霧靈山;往南又生髮平谷的京東大峽脈,大峽脈向東生髮出東陵所在的昌瑞山,昌瑞山東行生青山,直到秦黃島。霧靈山往北生出承德的風山,風山生髮棋盤山,棋盤山生髮遼寧的虎山;虎山往北又生兩支,一支為內蒙古的天山,吉林的興隆山,二山行到內蒙合生出大興安嶺。另一支為長白山,長白山形止而氣未止,朝鮮的脈氣與此相接,生出了白頭山和惠山;二山的脈氣隱於海中,直貫日本,生髮出各列島才就此而止。  中龍之氣源於阿尼馬卿山,同時生髮出兩支:北為甘肅的西傾山,西傾山生鼠山,鼠山生武山;氣沖陝西而生岐山,岐山又生秦嶺,與大巴山相接。南為氣入西藏,先生出他念、他翁山,他念他翁山生出沙離里山,沙離里山生出涼山,涼山生出大巴山,南北二氣在大巴山又合為一氣。大巴山主脈承接秦嶺之氣分生三支:南生髮出二郎山,二郎山生名山,名山生邛山和崍山,邛崍二脈又生出岷山和峨眉山。岷峨二山生出樂山。中生湖北的武當山,武當山生河南的桐柏山,桐柏山氣聚成大別山;進入安徽,大別山生出潛山、霍山,二山生出嘉山,嘉山生含山,含山生冶山。北生河南的伏牛山,伏牛山生髮了崤山、熊耳山,兩山又生出嵩山;氣入山東生髮出微山和蒼山,二山之氣生出泰山,泰山又生徠山、沂山和魯山,三山擴展而生北崮山、蘭陵和長島,到此臨海為止。  南龍之氣發於可可西里山,後生他念他翁山;入雲南生出橫斷山和伯舒拉嶺,二氣往南生出高黎貢山,往北又發生二支:一生為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過涼山後生出盤於雲貴兩省的烏蒙山,烏蒙山又生湖南境內的巫峽、龍山、武陵山、雪峰山。四脈氣交而生南嶽衡山。衡山之氣進入江西又生武功山和羅霄山;兩山脈氣化之成景岡山。以景岡山為少祖又生南北二支:北為九嶺山,九嶺山生廬山,廬山之氣貫於安徽又生髮黃山;過安徽到浙江派生出天目山、莫干山和牛頭山。此後,牛頭山生煤山,莫干山生金山,最後匯於上海吳凇口和杭州灣。  橫斷山和伯舒拉嶺所生另一支,先是滄山、寧靜山、怒山、無量山、哀牢山。五山之氣入寮國生髮拾宋早再山;此山不但沒有南延反而回頭入廣西,生髮十萬大山,十萬大山生出靈山,靈山生出雲開大山,雲開大山又生出大瑤山。大瑤山脈氣入廣東而生雲霧山,雲霧山之氣生髮出佛山、中山和羅浮山,三氣匯成九連山,再生大瘐嶺,大瘐嶺生蓮花山;氣入福建而生武夷山,再生雲山;氣入浙江則生出仙霞嶺、括蒼山,還生出南雁盪山。

中國山脈地形圖全圖

  南龍在歷史上認為止於江浙。實際上,脈氣過海到達台灣後仍未阻斷,而是越過巴坦群島,擴散至整個南亞地區,最後與發於昆崙山西南的氣脈合為一體,這便是昆崙山之氣入藏後生髮的世界屋脊喜瑪拉雅山;由此山入氣行人印度而生髮東高止山到斯里蘭卡。東來的氣脈經菲律賓於西南之氣相交,擴經周邊諸國至澳大利亞,南龍氣脈才算真正的終止。  對於伸向歐洲的兩支幹龍,歷史上古人只認為由昆崙山生髮,而沒有透露過它們的氣脈走向。這兩支幹龍的脈向為西北、東北各一支:  昆崙山之氣首先在北面生化了新疆境內的天山山脈。天山往西北,生出了慕士塔格山和公格爾山脈。二氣入塔吉克生出被前蘇聯命名的共產主義峰和列寧峰;經阿賴山又生吉爾吉斯山,再生楚伊犁山。擴散到哈薩克、土庫曼後,形成大高加索山。此山脈氣入羅馬尼亞生喀爾巴阡山,由喀爾巴阡山生髮了橫跨法國、瑞士、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以至氣展歐洲各國,這支幹龍最後經英國到西班牙才停止。  天山往北偏東,先生北塔山和蒙古的阿爾泰山,由此山脈氣生髮出汗呼赫山、杭愛山;入蘇聯(或俄羅斯)後,生出唐努山和薩彥嶺。這支氣脈過烏蘭巴托生雅布洛諾夫山,又生斯塔諾夫山,再生上揚斯克山和切爾斯基山。此氣過白令海峽到美國生出阿拉斯加山,入加拿大生出海岸山和落基山;繼續延伸至墨西哥而生出馬德雪山,最後到巴拿馬而停止。  氣隨山行。五大幹龍或為中國的三大幹龍,從西向東相生的萬千山脈中,大幹生出小干,小干生出支幹;支幹生出大支,大支生出中支和小支,支又生支,每一處都有龍的支脈存在。但所有的龍脈都與水相隨,有山就有水。這是因為「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無山則氣散而不附。山無水則氣塞而不理。」氣來有水導行,氣止由水界定。氣為水之母,有氣才有水。因此,中國的山川龍脈是以長江、黃河兩大水係為界的。自昆崙山始發氣脈後,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和嵩山這五嶽以及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瀆,便被看作是用來節制和疏導天地之氣的。山水匯合便形成大聚、中聚和小聚。聚處建都郡、設村鎮、建陽宅、擇陰穴,成為自古以來地理上尋龍的真正法則。


推薦閱讀:

風水中的各種形煞第二篇:房屋不能坐落於水或道路的反弓位置
楊公風水四大局 金局、水局、木局、火局
風水中的「背面」是什麼
宋韶光風水
風水形法綱要(上、中、下)

TAG: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