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何園導遊詞-第2頁
頁 數:2頁
上一篇:牡丹江雪堡導遊詞
下一篇:中文導遊詞:蓬萊興瑞莊園導遊詞
- |
【住宅區:煦春堂—玉綉樓】
住宅區主要由一座面積約160平方米的煦春堂和兩座七開間的西洋樓組成,是一幢單檐歇山頂建築,整座煦春堂大廳分正廳、耳廳,是目前揚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廳。正廳大門兩側,融合了西方建築方法,選用整塊4平方米玻璃配成窗,有利於採光。在朝南一面走廊上有13個西式木雕月牙門,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籃,象徵著主人對如意、美好、吉祥、富貴生活的神往。
在楠木廳後面有兩進具有異國風格的雙層樓房,叫玉綉樓,共有28間,中西合壁,新穎別緻。這裡曾是小姐閨房,是園主人女兒居住的地方,在封建社會,小姐是不可以輕易與人見面的,因此園主派「重兵」把守,客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遊客們:請抬頭往上看,頂上廊板中有個方孔,配有滑輪升降,這是專為小姐輸送食物和茶水之用的。
遊客們:剛才我們遊覽了庭院區的各棟住宅,不知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帶有西方建築特色,這是因為國主人從小留學過歐洲,接受了外來文化的影響。
【片石山房:石濤的疊石—楠木廳—不系舟】
在何園東端還有一個規模不大的「片石山房」。何園自古就有大花園、小花園之說,如果把何園比作大花園,那麼小花園就是園中之園片石山房了。
片石山房,原名「雙愧園」,是清朝初期畫壇巨匠石濤疊石造園的惟一遺迹。後因年久荒廢,僅有假山主峰殘石倚牆而立。1989年底進行了修復,使勝景得以再現。石濤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畫家,明朝宗室的後裔,明朝滅亡之後,為避免清統治者的迫害,出家為僧,亡國之痛使之寄情山水,並在疊石時將胸中鬱憤轉化為佳山秀水。石濤死後葬在揚州蜀岡。
古人云:「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揚州無山,園林中常採用平地疊石之法,而疊石增山是很講究的,必須運用高度技巧,那麼它究竟有哪些奧秘呢?請遊客們繼續跟我往前走。請看前面片石山房門廳處置有一滴泉,形成「注雨觀瀑」之景。水池前一廳為復建的水謝,廳中以石板進行空間分隔,一邊為書屋,另一邊為棋室,中間是涌的泉,並配置琴台,琴棋書畫合為一體。在池的南面有三間水村,與假山主峰遙遙面對,高山流水,此情此景正能體現石濤的詩意:「白雲迷古洞,流水心檐然;半壁好書屋,知是隱真仙。」
在園中之園的東面那幢楠木廳,是整個何園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築,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在經過裝修重新對外開放。它結構嚴謹,典雅端莊。在楠木廳西側有一「不系舟」,臨池停泊,坐在船上俯視池中游魚,就像遊船正從外面野航回來,其樂無窮。楠木廳東院牆上嵌有磚刻「片石山房」四字,是後人臨摹石濤真跡而放大的。
遊客們:分峰疊石當為揚州造園的一大特色,而何園現存的湖石假山保持了基本原貌,今天我們有機會領略它的風采。請看.假山之上,用連皮杉木新建的半亭,名為「葫蘆亭」,充滿野趣。假山丘壑中的「人工造月」堪稱一絕,光線通過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倒影。在西廊壁上新刻了碑文,選用石濤詩文等九篇。壁上還嵌置一塊碩大鏡面,整個園景可通過不同角度映照其中。
片石山房雖佔地不廣,卻使廊、廳、亭、假山與水達到有機的統一,給人以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意境,在有限的天地中給人以無限的通思。
各位:假如在皓月當空之際來到何園,水心亭簽歌悠揚,湖心亭上身著長袖舞衣的少女撥動琴弦,倩影映入湖水之中,湖中游魚自由暢遊,置身其中,您哪裡會以為這是何園,分明是瑤台仙境。著名造園家陳從周教授遊園後曾賦詩一首:「江南園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揚州。水心亭上看波綠,覽勝來登一片樓。」
何園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但願何園這輪揚州的難保的明月,永遠留在您的心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