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樣煉成的13  聖人的境界

演講人:鮑鵬山

講師簡介: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

內容簡介: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儒家給我們的印象是文質彬彬,講究禮儀,而孔子一生也致力於恢復周禮。禮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那麼日常生活中的孔子是不是規矩特別多,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誰要是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合禮的要求,孔子就會像足球場上的裁判一樣。在面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的時候,孔子究竟會怎樣做呢?全文:

在上一講我們講到孔子在陳國聽到了一個很好的消息,季桓子死了。季桓子臨死之前給他的兒子留下了一個政治遺言,希望他的兒子做了魯國執政之後能夠把孔子召回來。不久季桓子死了,他的兒子季孫肥果然當了執政。季孫肥在把父親的喪事辦完之後,就想起父親的遺言,要把孔子召回來,他也準備這麼做。可是他手下有一個人叫公之魚,對季康子說,我勸你還是別把孔子召回來,為什麼呢?因為孔子曾經和你父親有過合作,合作的結果是孔子不聽你父親的,你父親也不願意聽他的,結果孔子出國。孔子一出國,你父親的聲譽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孔子和季桓子有矛盾,那大家肯定都站在孔子一邊,肯定是季桓子有問題,孔子出國對季桓子的政治聲譽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公之魚就提醒季康子,如果把孔子召回來,是他聽你的還是你聽他的,你聽他的不可能,他聽你的也不可能,孔子有原則。如果是這樣,你們的合作還是會破裂,如果破裂以後,孔子再出國一趟,你的名聲又搞壞了。孔子罵過你的爺爺季平子,也說過你的父親季桓子,現在又輪到你了,難道你一家人的名聲都要被孔子壞掉。季康子一聽還真是這回事,馬上打消了召回孔子的念頭。一個小人就把孔子回國的希望掐滅了。中國人,大人有大人的思路,小人有小人的想法。小人的想法和思路往往比大人的想法和思路更能打動人心。這是為什麼?因為小人的想法針對的是我們人性中的弱點,公之魚的分析就是針對季康子的弱點。季康子想,既然沒有執行父親的遺囑,這是不孝,總得像個辦法。公之魚就說你把冉求召回來,不召老師召學生也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再說冉求是一個財政專家,搞經濟有一套,而且冉求這個人很聽話。又是專家又很聽話,那不就是寶貝嘛。

解說:把冉求召回國,讓孔子繼續在外流亡,季康子這樣做,也是盤算了自己的道理。孔子一生致力於恢復周禮,在他面前季康子會感到處處受約束,那麼真實的孔子是不是一個規矩很多的人,一般人在孔子面前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嗎?

不是的,孔子很寬大,你在他面前完全可以很自由,他很寬容,《說苑》上有兩句話講的特別好

孔子有這樣的道德,他一定能夠容眾,容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包容種種缺點和不足,在孔子面前完全可以自由無拘無束的。我們想一想,假如孔子是一個非常嚴格,非常苛刻的人,會有那麼多學生一直跟著他嗎?他會培養出那麼多有風度的,有氣質的,有個性的,有情懷的學生嗎?一個人的風度,一個人的情懷,一個人的氣質只有在自由的情況下才能夠發育。孔子手下那麼多學生,各有各的個性、風度、氣質、性情,說明孔子一定是寬容的。有一次孔子給一個極聰明的學生子貢提了一個問題,說子貢啊,你是不是認為我有很多知識啊,子貢一聽就說對啊,難道老師不是很有知識嗎?孔子說不對,我只不過是有一個基本的價值觀而已。這個話講得很對,我現在也在想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學習不是為了擴大知識面,你說知識面擴大到什麼程度才算夠呢?

這個對話結束了,那麼這個基本價值觀是什麼,但是子貢明白。一個人一以貫之的原則是什麼呢?好在《論語》里還有一條,孔子和他另一個弟子曾參之間的對話。他問了曾參同樣一個問題,他說曾參啊,我有一條道一以貫之,你不要以為我知識面廣,我只是有一個道一以貫之。曾參一聽,就說是,他明白了,對話結束了,孔子就走了。

解說:孔子和他的弟子曾參一問一答像是在打啞謎,他們相互明白,但是別人卻不明白,那麼曾參聽明白了什麼,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的道又是什麼呢?

旁邊還有其他的一些人,這些人就不明白了。孔子一走他們就問曾參,曾參做了回答,這樣我們就知道孔子為人處事一以貫之的原則是什麼?曾參說老師一以貫之的就是兩個字,「忠」和「恕」。孔子自己給「忠」和「恕」都做過解釋,什麼叫「恕」呢?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們說這是一條黃金法則啊,全世界各民族通行的一條黃金法則。那麼「忠」呢?「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就是「恕」的積極一面,你想要的也要幫助別人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講,「恕」是消極的道德,「忠」是積極的道德。照這麼解釋大家會覺得「忠」是積極的道德,「恕」是消極的道德,那「忠」是不是比「恕」更重要?按說是這樣。「忠」裡面的內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實際上就是孔子講仁的內涵。很有意思是,有一天子貢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說老師你能不能給我一個字,這一個字我可以終生奉行它。孔子的回答毫不猶豫,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時候我在想一個問題,我當了這麼多年老師覺得特別感慨,我覺得孔子的這些學生,你讀《論語》,他的學生問的問題都特別有意思,問的特別有水平。如果突然哪一天有學生來問我,說鮑老師啊,你能不能給我一個字終生奉行啊,這真會把我問傻了,我一定要想半天,那會是哪一個字啊,讓我想一想,但是孔子當場就能答出來。學生高,老師也高,老師高很多時候是由於學生高逼得老師高。如果我每天上課之前,萬一學生問我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免得被問倒了。所以你看孔子學生問孔子的都是一些什麼問題啊,怎麼成人?什麼叫仁,什麼叫正,什麼叫君子,什麼叫死亡,什麼叫人性。有時候我跟我的學生開玩笑,我的水平為什麼比不上孔子,因為你們比不上孔子的弟子嗎,對吧,你問不到這麼有水平的問題嗎。所以你看子貢這個問題問得多好。

問的好,答得怎樣?答的也好啊,那就是「恕」,一點沒有猶豫啊!答案好像在他的腦子裡早就有了

這個時候才能看出老師的水平,老師的水平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看出來。老師會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叫水平嗎?標準答案是老師自己做的,老師當然會了。

解說:我們知道孔子一以貫之的道是忠和恕兩個字,但是當子貢問他,哪個字可以奉行終生的時候,孔子卻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恕字,把忠給捨棄了。孔子為什麼給出的是恕,而不是忠呢?

我們剛才講了,「忠」是積極的道德,應該更難,應該更高。為什麼給他的是「恕」而不是「忠」呢?你就要思考了,然後才能明白孔子為什麼比我們高。因為「忠」有問題,「忠」有什麼問題呢?「忠」有三個問題,第一,我們剛才講了「忠」是積極的道德,你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一定要有能力。你想要的讓朋友也能得到,你想建立的讓朋友也能建立,你幫助他去建立,可是你有這個能力嗎?

因此子貢問的是什麼呢?我一輩子終生奉行,那這肯定就不行了,為什麼?有些時候你做不到啊。我倒很想讓在坐的各位都能發財,我做不到啊。「恕」怎麼樣,可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的說「忠」是什麼呢?  

做對別人有益的事你必須要有這個能力,而不做對別人有害的事情,怎麼樣,不需要能力。還有第二點,「忠」有很大的問題,「忠」有一個前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想要的讓你也要,我想建立的你也建立,前提是什麼?前提是我們有共同的欲求,有共同的愛好,有共同的追求。但問題在於是不是人人都有共同的追求呢?人和人之間有相同的追求,也有不同的愛好,如果我想要的要讓你要,有可能就恰恰違背了你的意願,是不是這樣。我以前在青海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段時間吃不到大米,每天吃饅頭。我南方人老吃饅頭不習慣,然後想辦法到處找米,米很難得。朋友到家裡來了,我就給他做米飯吃,可是我發現他們吃得很痛苦,我說米是很難弄到的,好不容易弄來給你們吃的,你們怎麼很痛苦呢?他們說北方人不願意吃米,要吃面。我是不是忠了,可是他們得到的是什麼呢?是痛苦,所以忠有局限。莊子也講過一個故事,一天海上有一隻大鳥飛到魯國的郊外,魯國的國君一看,這隻海鳥很漂亮,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隻鳥,帶回家當寵物養起來。他怎麼養這隻鳥呢?他把這隻鳥弄到太廟裡去,然後找一幫樂隊來給它演奏,「九韶」之樂。然後讓它喝酒,讓它吃豬頭,牛頭,羊頭,一幫樂工在下面演奏,結果是什麼?鳥在這樣的環境下驚恐不安,不可能吃一點東西,不到三天就死了。莊子批評魯國的國君,他是很愛鳥,他也想把鳥養好,為什麼鳥還是死了?他用養人的方法養鳥,他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魯國的國君對這隻鳥忠不忠啊?魯國的國君是不是「己欲立而立鳥,己欲達而達鳥」啊?所以忠有局限性,不能時時通行。更重要的是;

還有一點更重要也是值得我們警惕的的是忠只是相對真理,它是一把雙刃劍,一不小心還會被壞人利用。為什麼呢?壞人假冒對我們的忠來代替我們選擇,代替我們的思想,從而奴役我們的靈魂。這一點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有太多了,剝奪了你的權利,而且還用忠的名義,所以孔子堅決地在這一點上把忠給剔除了。到這個時候我們能夠發現孔子確確實實並不是因為知識比我們多,高的是什麼?是他的價值判斷力,是他有一個基本價值觀。

解說:「忠」有局限性,而且還可能被人利用。所以孔子在「忠」和「恕」之間取捨的時候,他選擇的是「恕」。那麼我們該怎樣做才能達到「恕」的境界呢?

那麼「恕」也就從此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中的核心。有了「恕」,我們就可以防止「忠」帶給我們的危害。「恕」是對「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甚至是對「忠」的歷史的,現行的和未來種種罪行的一種有力的預防。那麼有了「恕」這樣一個重要思想,孔子在日常生活里就堅決反對對人做苛刻的要求。所以我們看到別人弱點會有什麼感覺啊?有兩種,一種假如你是一個君子,你覺得別人有弱點,你可能很生氣,他有弱點不好,而這個弱點也有可能會傷害別人,那你就覺得更不好了,然後你會很生氣。所以康德講了,生氣是拿別人的缺點來懲罰自己,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什麼呢?看到別人有弱點,你還幸災樂禍,那就是小人了。所以小人見不得別人有優點,他倒寧願別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足,小人常常是因為別人的優點而生氣。所以我們說,對於別人的缺點,我們常常有兩種態度:假如你是小人,你看到別人有缺點你會幸災樂禍,他很傻,我很高興。假如你是君子,他有弱點,我很生氣。但是還有一種更高的境界,

你要到了這一步,就是孔子的境界了。有一天,孔子要出門,天要下雨了,孔子的車上沒有雨蓋,我們知道古代的車上都有蓋,有時候擋太陽,有時候擋雨,要出門了,天要下雨,可是車上沒有雨蓋怎麼辦?有學生就跟老師說子夏,卜商有雨蓋,向他借一下吧,你說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孔子怎麼說,不要借了吧。大家都覺得奇怪,為什麼不借啊,孔子說,這個卜商有一個小毛病,他比較吝嗇,他捨不得。你向他借,他怎麼辦呢?他借給你,他難受,他不借給你,他難看,借給你他自己心疼,不借給你,他名聲搞壞了。這個傢伙太不像話了,老師借都捨不得,太吝嗇了,這一傳出去,這個人名聲不就壞透了嗎?所以孔子說,當你知道某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有弱點的時候,你就不要在這一方面去觸犯他。

他哪一方面有優點你把他推出去,讓別人都知道,這個人有優點。他哪一方面有缺點,你一定要注意,幫著他去掩蓋,這樣交朋友才能交到長久的朋友。所以別人的缺點不是我們指責的對象,不是我們幸災樂禍的對象,是什麼呢?恰恰是我們要加以呵護的對象,呵護別人的缺點就像呵護病人的傷口一樣,這才是一種境界!

解說:對於自己的弟子,孔子的做法是呵護他們的缺點,表揚他們的優點,這也是孔子的一種教育方法。那麼和孔子沒有直接關係的貴族,對於他們的一些缺點,孔子又是怎麼做的呢?

有這麼一個故事,孔子在陳國,陳國有一個司法官,叫陳司敗。有一天問了孔子一個問題,說魯昭公知禮嗎?魯昭公是魯國以前的國君,都死了好多年了。一個已經死去多年的國君,孔子在陳國竟然被一個人問,你們國家魯昭公知禮嗎?孔子的回答毫不猶豫兩個字「知禮」。你知道為什麼孔子的答案怎麼來得這麼及時,這麼快,他為什麼不考慮呢?不要考慮,為什麼?他有一個基本的價值觀,這個基本的價值觀就是對別人的寬容。所以到這個時候,他很快可以做出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素質就看你的判斷力,知禮。可是這個陳司敗問孔子的時候他已經有了別的想法,因為他抓住了魯昭公不知禮的證據。魯昭公從吳國娶來一個夫人,而吳國的祖先和魯國的祖先實際上都是周文王家的人,都是姬姓國。等於說魯昭公娶了一個同姓人家的女子做夫人,這是不合禮的。因此陳司敗問孔子這個問題是一箭雙。第一,我要知道魯昭公知不知禮。第二,我要看你孔子對於一個不知禮的國君是一個什麼態度?那孔子的回答是知禮,然後陳司敗就覺得,我終於抓住了孔子的把柄,他們都覺得他是聖人,原來他也不是聖人。君子不黨,君子竟然也黨。他就跟別人說,你看孔子是一個君子吧,很公正的人,你看孔子今天就不公正,孔子不是堅持真理嗎,他跟別人說,然後別人把這個話又轉達給孔子。孔子怎麼回答,孔子說我這個人總是很幸運,假如我有缺點有不足,別人總是會很快地指出來。孔子把一切攬在自己身上,跟魯昭公無關,幫別人掩飾缺點。

有一天魯國舉行祭祀,這個祭祀叫練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祭祀呢?我們就不管它,反正是一個祭祀。這個祭祀有一個規定,在祭祀進行的過程里,那個禮杖是必須放在祭壇的旁邊,而不能拿在手裡,可是魯國的大夫不太懂這個禮節,他們把這個祭杖拿在手裡。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他是知道這個禮節的,搞得很熟悉。他一看就笑話他們,說這些人不懂。回來以後就問老師,他說老師我剛才去看了他們舉行的練祭,魯國的大夫在舉行練祭的時候,手持練杖,這符不符合禮啊?你知道孔子怎麼回答?孔子說我不知道。子路這個人有時候特別沾沾自喜,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跑出門正好碰到子貢,師弟,我以為老師什麼都懂,今天我才知道我們老師也有不懂的。魯國的大夫在祭祀的時候手持練杖本來就不合禮嘛,我問老師,老師卻說不知道,我都知道。子貢何等聰明,一聽就明白了,別急,你等我一下,我進去再問一次,他進去了,怎麼問的呢?老師,在舉行練祭的時候,手持練杖合不合禮?孔子說不合禮。子貢出來就跟子路說,不是老師不知道,是你問法有問題,大家知道問題在哪兒嗎?子貢問的是舉行練祭的時候,手持練杖,這符不符合禮。子路的問法是,魯國大夫在舉行練祭的時候,手持練杖,這符不符合禮,區別在於有沒有一個具體的人。

解說:孔子不願意用具體的人來說明問題,因為用具體的人來說明問題就相當於在指責這個人。但前面的例子中,孔子面對的除了自己的學生就是當時的貴族。那麼如果面對的是普通人,孔子對於他們的缺點還會這樣寬容嗎?

我們再看看魯國,有這麼一個普通人,父母親去世了,他要給父母守喪。古人守喪一般講所謂的三年,大概是25個月,25個月一過,喪期結束。孔子一再講,只要喪期結束就要回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中來,孔子不走端。那麼魯國的這個人在他父母喪期結束的當天,就在家裡唱歌,這樣做是不是時有點過份,好像是忍無可忍,迫不及待終於解放了,顯得對父母不夠尊重。子路一聽到這個人唱歌,他馬上就在那兒笑話他,你看這個人,急成這個樣子。這個話傳到孔子那裡,孔子馬上嚴厲地批評子路,說子路你怎麼這個毛病改不掉,你總是指責別人。他容易嗎,三年之喪已經很久了,他堅持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你為什麼指責他呢?把子路批評了一番,子路就走了。孔子在後面說他什麼,這個人做的也確實有一點過份,今天喪期剛結束就唱歌是不好,再過一個月就比較好。孔子很中庸吧。他也知道不好,他不是不知道那個人是錯的,他知道是錯的,但不願意批評他。他對別人更多的是寬容,是理解,是同情。有一句話說:

說北方那些講道理的人把禮儀搞得很明白,但是對人心不夠理解,缺少同情。孔子也是北方君子,孔子不僅明禮儀而且知人心。要知道禮儀就是來自人心,人心高於禮儀,明白這一點你可能真的才懂得禮的本質是什麼?還有一個故事也跟子路有關,子路這個人性情直爽,他看到誰有缺點馬上就會嘲笑人家,這也是一個很可愛的弱點。所以我們在這裡也不是批評子路,他很可愛很直率。有一個叫叔孫母叔的人,他的母親死了,在給母親出殯的時候,在一些細節上,做的不符周禮,子路看出來了。所以一個不夠寬容的人還是無知一點好,知識越多就越不寬容,他老找別人的缺點。子路就是知識多了一點,但是又不夠寬容,誰做得不對,他一眼就看出來了,看出來了就要批評人家。叔孫母叔的母親出殯了,一些小細節做得不太對,他馬上就去嘲笑別人,當場就說出他失禮了,他有點幸災樂禍。孔子在旁邊冷冷地說,他沒有失禮,他做得對,符合禮。子路一聽不服氣,老師你看看這個周禮上寫得明明白白,它不符合禮,你憑什麼說它符合禮,你還不讓我指責他。孔子說做人不是這麼做的,讀書也不是這麼讀的,像你這樣讀書就是讀傻了,你得要學會理解人心,問題也不是這樣問的,你現在拿著這個書跟我講,一一對照,叔孫母叔不符合禮,你不就是讓我指責他嗎?你的目的,目標最終的結果就是孔子說了,叔孫母叔做錯了,這個結果對誰有好處啊,有意義嗎?我孔子說話是有份量的。我如果批評一個人,這個人名聲就壞了。

禮在孔子那個地方是非常人性化的,是非常合乎人心的,我們知道禮在孔子那的位置太重要了,禮是孔子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社會理想,還是孔子的人格理想。按說這樣一個重要概念孔子應該怎麼樣,這是一個原則問題,應該說孔子不會有什麼通融。但是一旦涉及到具體的人,孔子還就是通融。子路想找別人的缺點,如果想找別人的缺點總能找得到,孔子在盡量找別人的優點。所以同樣的事實,得出的結論不一樣。我覺得,這個對於我們真的是很有啟發。你看一看子路是怎麼判斷人的,再看一看孔子是怎麼判斷人的,你就知道為什麼孔子比子路高。你想高嗎,那就得學孔子。後來子張問孔子,一個人怎樣才能夠做到仁這個境界,孔子回答,五個字。

這五個字我們來看一看,都是對別人好的,而沒有一點是苛責別人的。所以什麼叫仁?仁者愛人,仁就是一種愛,仁不是指責。所以我們說,「恕」確實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但是講到這兒,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既然孔子如此寬容,對那麼多人的缺點都加以掩飾,那麼孔子會不會是一個老好人呢?這個問題我們下一講再講,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其實荀子才是真正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聖人
無事是仙人,無心是聖人
孔子為什麼被稱為聖人?
我眼中的聖人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TAG:孔子 | 聖人 | 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