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2009年11月6日 17:31:00一、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幼兒今後入小學,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個條件。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習慣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習慣對人極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要有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求得由底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在形成過程中常出現反覆,他們的習慣起伏變化,表現不穩定。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影響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二、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事實上要做到卻很不容易,雖然給孩子們講了許多道理,「磨破了嘴皮」,但孩子卻往往是前聽後忘記,收效甚微。那麼,在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行為上是否有一套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議,供家長參考。1、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的學習受興趣和需求的直接驅動。幼兒的認識活動會受到興趣和需求的直接影響,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認識他們感興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那就必須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要善於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作為教育的生長點,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由此引起並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幼兒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動作來幫助思維,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他們必須通過人於物的相互作用,構建起真正內化的新的知識經驗,形成幼兒期所獨有的知識經驗。如:對幼兒講摩擦生電是極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實驗,幼兒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電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說教記得更牢。然兒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的發展總要經歷一些階段,但每個幼兒在發展的方向、起點、速度及最終達到的水平上都存在著差異。根據幼兒學習進程和學習方式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如:在欣賞散文「家是什麼」中,要求能力強的幼兒不重複別人說過的詞,對能力弱的幼兒要求能說說散文的大致內容。這樣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感,從而對學習也會有興趣。幼兒在認識事物、獲取經驗的過程中具有整體性,所以要將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滲透與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通過相互滲透來促進幼兒學習習慣的發展。2、其次要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內部驅動力。一是化平淡為神奇。適當給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書時採用一些啟發性的語句,像「這是怎麼回事呀?」「讓我們來猜猜看」,來引發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二是對淺顯的現象給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對常見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興趣。此時若把這些事物背後的奧秘告訴幼兒,就會重新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幼兒對太陽的落山,天變黑的現象司空見慣,不當回事,可以告訴幼兒並不是太陽在我們頭頂上走,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走,幼兒對太陽、地球再次產生了新的認識興趣。任何事物都有無窮的奧秘,我們要善於把握幼兒的心理,引導幼兒保持認識事物的興趣。三是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實踐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事物的最佳途徑,而幼兒又大都喜歡動手操作,儘管嘗試可能會失敗,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則會長盛不衰,對學習的知識也會掌握得更多。動手操作能使幼兒的認識由表面趨向實質,從而激發更大的求知興趣,促使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為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結實基礎。別忘了還要教給幼兒好的學習方法。教會幼兒學習提問,能培養幼兒樂于思索,敢於提出疑問的品質,還能讓幼兒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經驗。教幼兒提問,抓住契機,鼓勵幼兒提問。如和幼兒一起看故事《金雞冠的公雞》,可啟發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尤其是因果關係的問題「貓和喜鵲明明知道公雞要上當,為什麼每次都讓公雞看家」,「假如貓和喜鵲不來救公雞,會怎麼樣」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了提問的方法,提高了提問水平。有些幼兒難以提出問題,往往是由於生活範圍比較狹窄,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事實上幼兒只有在獲得一些知識經驗,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後,才能提出問題。要努力讓幼兒成為主動的實驗者,去動手、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家長只是適時地給予指導。如:「會變的顏色」,讓幼兒先去觀察顏色,然後讓他們動手去嘗試顏色是如何會變化的,並將自己的發現說出來,把自己存在的疑問提出來,再一起動手動腦去尋求答案。3、 實踐訓練習慣、習慣,習了才會慣。同一個動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做惡劣,而且要反覆做,才能養成習慣。法國作家大仲馬說:「每一個重複的動作都有養成習慣的肯能;重複的次數越多,動作也就越成熟。」毫無疑問,行為習慣的形成也來於反覆做,即反覆的實踐。如果家長在思想上重視了,而在行動上卻沒有耐心,那麼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將成為一句空話人們知道:知識是基礎,行為是關鍵,習慣是歸宿。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往往會言行不一,許多孩子嘴上說得頭頭是道,行動上卻難以做到,「知」、「行」嚴重脫節。為此,父母必須加強對孩子行為的訓練,創設孩子反覆實踐的機會,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遊樂、勞動等活動中,進行學習技能、習慣的訓練,獲得「為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並在實踐生活中不斷練習,反覆強化,直至最後形成自動化的行為,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4、 環境熏陶每個人都處於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時時受到環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兒的行為方式都帶有所處環境的烙印。「萬物細無聲,」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樣,父母努力創造和保持喜愛學習、樂於學習的家庭氛圍,將會使孩子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萌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孩子也一定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相反,如果家長自己整天打牌,你的孩子怎可能安心學習呢?5、榜樣作用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兒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有著巨大的魅力,會深深打動孩子,這些藝術形象所塑造的榜樣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愛模仿。他們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長應該懂得孩子的心理特點,在家中應經常給孩子將一些具有傳統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於陶冶孩子情操的詩歌、兒歌;唱一些有助於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同樣,幼兒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們學習的重要途徑,而家長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他們學習的直接範例,為什麼呢?家庭、教養機構和社會環境是影響幼兒成長的三大環境因素,但其中家庭又是對他們發展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首先,血緣關係、親子之情對孩子發展提供了最強烈的感情氛圍,因而父母的教育,影響最易感染幼兒。其次,父母與幼兒朝夕相處,關係密切,你們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所以,幼兒時期,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權威的人,是孩子最愛模仿的對象,父母的良好行為習慣將有效地影響著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6、 堅持不懈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不能想起來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又聽之任之,這需要家長有堅強的教育意志,立下規矩之後就應該要求孩子堅持這樣做,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形成習慣。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樣強,家長應該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嚴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子女上情感失控,並找出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做事有恆心,不半途而廢,這也是意志的培養,有堅強意志力的孩子以後遇到任何困難就會勇敢,不畏縮,這將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奠定強有力的基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必是一事無成。作為家長一定要充分認識,只有持之以恆的要求、訓練,下決心,甚至要下狠心,才能培養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優秀孩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堅持不懈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證。7、要求一致習慣的「慣」字,有一以貫之的意思,就是說,要求和標準不能走樣。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需要家長在教育上的配合以至。家長對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著相同「信息」重複輸入孩子的大腦,易於形成神經聯繫,促使習慣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會無所適從,逐漸養成鑽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擾,容易形成孩子的兩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徵。當然,要實現要求一致,不是輕而易舉的,家長應十分重視並努力去實現,可以訂立一個約定,如果在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上發生分歧,決不要在孩子面前公開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後交換意見,以求統一行動,這樣的教育效果才會好。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家長可以遵循以下幾條原則:(1)靈活處理,忌墨守成規。(2)設身處地,忌專橫高壓。(3)恩威並重,忌言行偏(4)行為指導,忌嘮叨羅嗦。(5)鼓勵為主,忌負面強加。(6)寬嚴互滲,忌情感失控。(7)堅定立場,忌遷就退讓。(8)具體明確,忌抽象模糊
推薦閱讀:

有一本書叫, 卓越人士的七種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習慣改變人生
記憶層習慣
有些人習慣傷害身邊的人,是因為代價最小
十二星座的消費習慣
習慣有您的【男人女人】

TAG:習慣 | 學習 | 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