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治療惡性腫瘤的探討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中醫辨證論治理論是祖國醫學的精髓,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統中醫治療腫瘤,抑制癌症多邊際擴散、轉移的事實已為國人所共識。
21世紀,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由於其久治難愈,它不僅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給家庭成員的生活和精神造成很大壓力,甚至給社會帶來較大影響。因此,中醫運用中草藥防癌抗癌已成為世界醫藥學界共同關注的重點科研課題,大家都在盡全力積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攻克腫瘤治療的難關。
腫瘤的發展過程一般需要數年或更長,惡性腫瘤是一種細胞疾病,它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克隆性異常增生,其形態、代謝和功能異常,分化障礙。惡性腫瘤與良性腫瘤相比較,具有分化不好異型性大,多呈浸潤性生長,常發生出血、壞死、潰瘍形成,常有轉移,手術切除等治療後易複發等特點。
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在通經活絡,基因療法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經絡學說是中醫理論的一部分,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唯有經絡暢通,陰陽平衡才無病。故我們用中藥基因療法調整陰陽,平衡陰陽,通調經絡,融解組織粘連。互動調節經絡內聯各臟腑基因細胞功能的特異性通道。平衡臟腑氣血流通,祛除濕阻、痰阻等,重建臟腑正常經絡功能,使氣血經絡暢通,再調動患者體內基因因子和基因細胞的遺傳信息,阻斷細胞DNA在致癌物質作用下發生突變的營養通道。改善人體微循環,抑制原癌基因。激活腫瘤殺傷細胞的活性,全面修復白細胞(AD因子)和紅細胞(AT因子)基因免疫功能。「中藥基因療法」能快速調整患者體內總基因因素(mN),修正局部影響到全身的基因因子(mA),修復受損基因(DNA),通過將致病基因抑制和殺死達到基因失活而迅速排出體外,同時增強人體基因免疫功能。科學研究證明:癌症是由於人體平滑肌基因細胞和臟腑基因免疫功能破壞而引起的,傳統中醫認為免疫功能的破壞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內因是七情鬱結: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外因是不正常的 氣候條件,即所謂「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不論外因還是內因,任何一種不正常之因素,都會使體內產生寒性或熱性瘀滯後,又產生一種「邪毒」才引發了癌症。虛寒體質是發生惡性腫瘤的基礎,「邪毒」與氣血痰瘀相搏結是其病機。寒是此類病症的基本屬性,因此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辨證論治為核心,將中藥的四氣五味,歸經,細胞類型和分化程度,根據不同病因病情制定相應的整體觀治療方案,採用最佳的治療手段,最合適的藥物組合,達到最好療效。
腫瘤雖然生於局部組織器官,但由於「瘤邪」導致的反應卻是全身性,表現為臟腑氣血的損耗。血液是機體「內環境」主要組成部分,因為只有在心氣充盈的情況下,才能推動血液不斷循環營養全身,實現了氧氣、養分的運輸和廢物排出,故血液異常是病變的先兆。長期下去必然會導致某些臟器組織的病變,局部的病變是氣血經絡功能失調的結果。
中醫是完整的一部辨證法,「體內所虛之處,即是留邪之地」,氣滯血瘀,邪毒積聚,日積月聚由虛證引起,虛實均佔有主要地位。這就是說,從整體上看癌症是虛證,但從局部看它又是實證,中醫稱為本虛標實。治療應「祛邪扶正,活血化瘀,清熱祛毒,軟堅散結」。癌症患者在扶正治療中,應以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和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為主,使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更加整體化。從量變到質變,從而攻擊和扼殺腫瘤,使惡性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發生逆轉,並對擴散腫瘤細胞進行包圍。用傳統中醫藥治當代疑難病症,辨證施治、對症用藥是根本,求真務實,銳意創新是原則。創新就是醫療技術的提高,創造性地發展傳統中醫臨床理論和中藥製劑現代化,繼承發揚中醫整體治療的系統工程,譜寫中醫治療腫瘤等疑難病症的新篇章。
推薦閱讀:
※癌症患者「生死劫」:感染比腫瘤複發轉移更容易被忽視......
※婦科腫瘤與不良情緒有關
※腫瘤放射物理學,聽名字就很偏
※老年人的帶狀皰疹可能預示腫瘤
※【話腫瘤】積極「帶瘤生存」理念,帶來更多臨床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