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狼心得]------我對哈雷文化的理解[轉載]

獨狼心得]------我對哈雷文化的理解[轉載]

2010-01-19 15:03:24 來自: 木二(無堅不摧)

文化是什麼?自十九世紀中葉文化學產生以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等諸多專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各有各的的看法,據說,關於文化的定義有一百六、七十種,我查了查,發現有一個定義,很適合今天的主題,就是文化=物質+精神。所以,我認為哈雷文化就是哈雷產品和哈雷精神的混合體。 哈雷文化的淵源是牛仔文化,這種文化的根基就是那種在曠野上自由自在、縱橫馳騁、胸懷廣闊、放縱不羈的思想行為。在另一方面,牛仔文化又從服飾、物品到行為準則都極大的影響了哈雷文化。當大工業文明來臨,那種策馬揚鞭的生活結束了,但是牛仔精神卻保留了下來。哈雷文化中的很多元素,比如「DIY」自己動手的習慣,就來源於牛仔文化,當時的物質匱乏,很多美國人家裡,傢具是自己打的,水管是自己接的,地板是自己鋪的,甚至房子是自己蓋的,有的人並不是買不起,而是他們崇尚這種文化。每當有客人參觀他們的房子,他們介紹的重點就是「這個這個是我自己親手做的......」一臉的自豪!這種文化被完整的轉移到了哈雷文化中。 在我們看來,玩哈雷的人玩的是這個名牌,其實這是對哈雷文化認識上的誤區。恰恰相反,哈雷提供的只是一個毛坯,玩哈雷的人玩的是自己動手把一部毛坯車變成自己的作品。往往這種改裝在性能上的提高並不多,多在外觀和駕駛姿勢上。通過這些改裝,來張揚自己的個性,表現自己的想法。哈雷車常常已經不是工業化生產的「產品」,而是有個性的「作品」。所以很多真正玩哈雷的高手都是熟悉機械,扳金,焊接,噴繪等一系列與車輛有關的技術,最重要的,還得有一個藝術家的審美。他們的車子毫不誇張的說就是一件藝術品,他們會把自己的哈雷做到最完美。 一部哈雷,它本身就有一種力量,當你騎上他,你會感覺它不但野性十足還有一種魔力激發出你心底的狂放和不羈,產生強烈的共鳴。騎著哈雷馳騁,你會覺得彷彿沒人管的著你,沒人管得了你。這種感覺可能是由駕駛姿勢,機器震動和排氣聲音混合產生的。對於這種機器與人的特殊交流,不喜歡哈雷的人會覺得這是科技落後的產物,喜歡哈雷的人會覺得這是掙脫一切的力量。 說到機車的性能,在上個世紀80年代,哈雷的確受到日本車的很大衝擊,質量原因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90年代以後,哈雷提出了質量和服務取勝的戰略,質量提高了,收復了很多市場,並不斷的加大宣傳力度,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其中也包括中國。近幾年的哈雷車的質量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了,新款哈雷不斷推出,性能也在逐步提高。在國外,據說玩哈雷的也有追求性能和速度的,上260沒問題,這就得看你怎麼改了。 哈雷文化的發展成熟,除了機車和相關服飾產品的不斷升級,精神層面上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轉變過程,才逐步走向今天的輝煌。我們來看看哈雷組織的三大代表:逍遙騎士(Easy Rider)、高雅豬娃(HOG)和地獄天使(Angel)。高雅豬娃(HOG)是全球性俱樂部組織,遍及世界;逍遙騎士(Easy Rider)是商業化組織,影響也很大;而地獄天使(Angel)則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二戰結束以後,一支被稱為「地獄天使」的美國航空兵大隊,因戰爭結束而被全體解散,所有戰功卓著的飛行員一時間都失業了。從戰場凱旋後,年輕的美國軍人突然覺得,自己曾經為之而戰的「美國理想」壓根兒就不存在,滿眼都是令人生厭的說教、清教徒式的習俗、充滿銅臭氣息的商業化。他們開始困惑、開始憤恨,只好以曾經伴隨自己浴血奮戰的哈雷摩托車為武器,向「發了霉的美國社會」宣戰。他們穿上帶有飛行員徽記的皮夾克,跨上軍用哈雷摩托車,砸爛櫥窗、搗毀店堂、騷擾民宅、衝擊政府,成為人見人厭的「不法之徒」,「地獄天使」由此得名。當時有不少流氓、無賴、暴徒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這在哈雷文化史上是個黑色的污點。直到現在,仍有一些社會上的不安定分子,對現實不滿,騎著哈雷到處無事生非,這是「哈雷迷」中最為人不齒的一個叛異變種。 同樣是在二戰以後,由美國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主演的一部反映戰後美國大兵用哈雷摩托車發泄懷舊和反叛情節的《野人》電影在公映後贏得了廣泛的共鳴,形成了另外一個摩托車幫派---逍遙騎士(EASYRIDERS)。這些「逍遙騎士」,從改裝摩托車的造型到服飾到生活,無不流露出極為鮮明的「牛仔精神」。他們個個是激情四射的「改車狂」,最典型的改裝作品就是摩托車前叉遠遠向前探出,小而薄的車座低到恨不能蹲在車上,車把非常誇張地向上揚起,開車者象長臂猿似地舉著胳膊駕駛。在他們的心目中,哈雷摩托車,雖然裸露的是鋼鐵的心臟、金屬的質感,但卻如裸體的女神讓男人為之心動。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只有駕馭這個「鋼鐵猛獸」,才會最大限度地體會「征服」的快感。這幫「逍遙騎士」不斷壯大,擁有全球發行量最大的摩托車雜誌《EASYRIDERS》,有著和哈雷一樣的摩托品牌服飾,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時髦的生活方式。 隨著哈雷摩托不斷潛心致力於創造一種獨具特色的「摩托文化」,想方設法延續和演繹凸顯美國民眾人文觀和價值取向的「牛仔精神」,巧借純金屬的堅硬質地、令人眩目的色彩、大排量大油門的轟鳴,盡情渲染自由、平等、競爭的「哈雷精神」,使越來越多的美國白領開始喜歡上了騎哈雷。哈雷對這些白領來說並不是交通工具,而更像一個玩具。每逢節假日,就會有很多的私企老闆、律師和一些小中產階級分子,成群結隊湧上公路,佔據整個一條或兩條車道,開始用哈雷的風馳電掣「掃蕩」一切。除了這種張揚個性的聚眾「飆車」外,他們並沒有其他的越軌行為,反而會經常性地舉辦慈善性的活動,以求為社會福利事業增磚添瓦。在他們的眼裡,哈雷摩托車同其他摩托車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哈雷摩托車並不刻意注重整車性能,而是追求駕馭所帶來的不同凡響。1983年,哈雷車主協會(HOG)成立,到現在會員已超過100萬人。 隨著騎車的階層在改變,哈雷文化也在發生著轉變。從地獄天使(Angel)當道的哈雷文化發展進步到了逍遙騎士(EASYRIDERS)和高雅豬娃(HOG)的哈雷文化,並且成為了哈雷文化的主流。 哈雷文化發展到今天,其影響力遠遠超越了哈雷本身。哈雷車雖然是哈雷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哈雷精神的物質載體,但這種精神絕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哈雷車,更重要的是我們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共鳴。在國外一些哈雷聚會上,就時常能看到其他品牌巡航車的身影,他們一樣是哈雷文化的信奉者。 所以說,我們崇拜哈雷,不能單單把目標放在哈雷摩托車上,而是要領會哈雷文化的精神實質,我們並不一定非得都騎哈雷車,但作為一名巡航車手,我們一定要擁有「哈雷精神」。


推薦閱讀:

戾太子劉據最後被逼發動政變,他除了政變沒有其他更好的路可走嗎?
傳統文化復興新中式受寵
為什麼民間俗語把"丑妻、薄地、破棉襖"稱為人之三寶?
「高富帥」和「屌絲」有英文單詞解釋嗎?
大智度論大意(第12集/文字)凈空法師主講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TAG:文化 | 轉載 | 心得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