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人生哲學

道家的人生哲學

道家思想中有關人生的哲學,含義之深邃,涵蓋面之寬博,確實令人嘆為觀止,無怪乎古今中外的許多哲人為之傾倒,並奉之為立身行事的座右銘。我們把它概括為道家所追求的處世態度、養生之道、自然觀和精神境界等幾個方面,談談我們膚淺的認識。

「重生」「貴生」與「養生」,是道家整個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充分體現了道家對生命和現實人生的高度關注,就這方面而言,道教與道家達到了其他宗教、其他古典哲學所難以企及的高度。我們總覺得道家這方面的相關哲學理念,與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及「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是完全吻合、息息相通的。引導人們合理、睿智地安排人生,汲取道家有關「重生」「貴生」與「養生」哲理思想的精髓,使之在現實的道德建設中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當是現代道家思想文化的研究者和廣大道教信徒們不可推卸的崇高責任。

一、道家的處世態度。

據《史記·老莊申朝列傳》載,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老子這樣說:「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後來,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據此演繹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據此,我們可以認定,道家的處世觀,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道家歷來主張「濟物利人」、「扶危濟困」和「追求大同」,「入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重要的是對老子那段話里的「時」的正確理解與把握。我們認為這裡所說的「時」,指的是機遇,亦即客觀條件的成熟與否。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其中甚至包括自身的智慧、能力),「得其時」了,就應該努力多作功德善舉,為社會作貢獻,為天下蒼生謀福祉;如果客觀條件不具備,「不得其時」,則應該保持虛靜,完善自我的身心修養,甚至包括去創造條件,以待時機,而不作非分之想,或輕舉妄動。總之,在「出世」與「入世」的問題上,道家所尊崇的是「順其自然」,亦即不違背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持科學的、切合實際的態度。

反映在具體的立身行事上,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它自身的規律,亦即自然規律。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比如晝夜的更替、四季的變換、人的生老病死等等,莫不如此。正因為這樣,我們成就任何一件事,都離不開主客觀條件的相互作用。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做一件事,主觀願望是好的,由於客觀條件不成熟,效果卻適得其反;許多事情擺在我們的面前,因為客觀條件的成熟與否並不等同,有的可以立即著手去做,有的卻不能不暫時擱置。這樣說,似乎冥冥中有一個主宰,有,這就是「道」!「道」所體現的,正是自然的大大小小的客觀規律。人們能按客觀規律辦事,就能得到自然的恩典;反之,則會受到懲罰。而「道」的本身,卻是「無為」的,——它只表現為一種客觀存在。這樣,問題也就明朗化了。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有所為」和「有所不為」,關鍵之處,就看客觀條件的成熟與否,亦即是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與把握。

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七章里,提出了為人處世的三條基本準則,即第六十七章里,提出的「慈」、「儉」和「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善待萬物,達到無私人生的崇高境界,這事實上也就是「善」的表現形式。大自然給予了所有人乃至所有生靈以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在西方人們稱之為「天賦人權」),「善待萬物」,也就是遵循和順應了「天道行善」的自然規律。所謂「儉」,當是指勤儉節約而言,也就是說應該永遠保持質樸的本性。從道的角度看,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所有一切,無一不是大自然的恩賜,無一不應該予以珍惜。揮霍無度、暴殄天物,就是違背了自然之「道」,必將自取其咎。從另一角度看,也只有崇儉,才能廣施仁惠,更大程度地行善。「不敢為天下先」,我們可以理解為永遠保持謙虛的美德,其中也含有不敢為私利而爭先的意思。在《道德經》第七章里,老子這樣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謙讓,置後,把自身的名利放在他人的後面,反而會獲得人們的愛戴和尊崇,處在別人的前面;把自己的利害置之度外,反而得以趨利避害,趨安避危,自身得以保全。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地存在,正是因為它不以自己的生長而生長,即「不自生」。作為個體的人,自然也應該遵循「天之道」,在名利和私慾面前謙虛退讓,從而獲得「身先」和「身存」,真正體現個體存在的價值。

在《逍遙遊》里,莊子為我們樹立了這樣的道德要求與處世準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大意是說,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莊子稱之為「至人」),能超脫外物與自我的界限,達到忘我的境地;精神世界充盈脫俗的人(即所謂「神人」),心目中根本沒有自身功名的存在;思想境界臻於完善的人(莊子稱之為「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與地位。《逍遙遊》,通篇講的是「逍遙」。什麼是「逍遙」?逍遙就是心靈的自由自在。自然是逍遙的,天地是逍遙的,人的精神境界,也應該是逍遙的。萬事萬物,只要順應自然,遵循大自然的普遍規律,便可以逍遙自在。問題偏在於,人,儘管僅僅是萬物中的一種而已,卻總想超越自然,做自然的主宰,沉溺於名利、物慾之中,因而也就產生了無邊煩惱。如果能切實擺正位置,順從和尊重自然規律,掙脫名利物慾的束縛,就不會被諸多煩惱與苦悶所困擾,充分享受本是與生俱來的精神上的逍遙自在了。這就是道家處世哲理的精髓與主旨的所在。

道家仰觀天文,下察地理,正觀人事,對蒼茫大宇間的萬事萬物進行了認真深入的觀察與思考,從而獲得了超常的大智大慧。站在廣袤無垠的天地間,仰觀一切,似乎一切都是永恆的;卻又在永無休止地運轉忙碌,顯得幽秘莫測,難以窺探其真諦。其實,在道家看來,這就叫作自然,它自有本身運行的規律,誰也主宰不了,連大自然也不去主宰它!從這樣的基本認識出發去立身行事,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通曉明了,無牽無礙了。這與佛家所云「心無掛礙,無掛無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摘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道家的養生之道

道家崇尚「貴生」、「重生」與「樂生」,亦即高度珍惜生命;也非常重視「養生」的問題,構建了一整套系統的關於養生保健的理論與方法。在道家看來,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足以制約與生俱來的生命。東晉著名高道葛洪就曾經說過「我命在我不在天」。元、明間的高道張三丰也曾這樣說:「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毋庸違言,道家是追求長生久視的,但這決不是虛無縹緲、不著邊際的幻想,我們甚至可以認為這是對人類生命極限的大膽挑戰!把這種合理的追求與探索,一概而論地斥之為迷信與狂想,是很不合適的。當代科學關於人類遺傳基因研究方面的突破,足以證明人類生命的延長,確實有著無限的潛力,有待我們去努力挖掘和不斷探索。從這一角度去看待問題,歷代道家的相關研討,正是對「生命」、「生活」之學的大膽開拓,功不可沒,直至今天仍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值得我們重視的,還在於道家關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道家把有關養生之道的探索與研究的著眼點,放在了「形神統一」與「性命雙修」上。在道家看來,「性」是指人的心性;「命」則是指人的身形。所謂「性命雙修」,既是指通過強身健體以優化人的生理功能,以儘可能地延續生命;更是指通過心性修養以凈化人的心靈,以提高生命的價值,即「生」的質量。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四章中這樣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這裡,至少體現了兩層意思,其一,人類社會及個體生命的延續和存在的價值;其二,為道積德必須先從我做起,普及到家、鄉、邦,乃至天下。這樣,就把珍惜生命的意義進一步從個體延伸到社會功能上了。

莊子認為,「修身養性」,應側重於「養性」,保持內心的清靜,亦即心靈的凈化。在《大宗師》里,他這樣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如果能保持內心的清靜,白天和夜晚都能不受干擾(即「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反之,如果受物慾的困擾,自然也會身心失調,陰陽失衡。在莊子看來,健康的心態,對於養生是至為重要的,因為「身」和「心」其實也是對立的統一。怎樣才能達到心理平衡與清靜的境地呢?莊子強調了一個「忘」字。即「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莊子《讓王》)。把自己的形體、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內心的雜念妄想,都忘得乾乾淨淨,達到「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的致靜致虛的崇高境界,自然就能身心健康,成就長生久視之道。

道家注重人身「三寶」的修鍊,認為人身有「內三寶」、「外三寶」。內三寶是指人的元精、元氣和元神;外三寶則是指耳、目和口。修鍊時須注重內外相應,要不讓「內三寶」外馳,就必須堵塞「外三寶」的慾望之口。即《周易參同契》所謂「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事實上也等於說,如果能摒除外界的名、利、色相的誘惑,做到「心不外馳」、「充耳不聞」、「目不窺園」,就能成就大道,永葆青春,長生久視。金代高道馬鈺在《馬丹陽語錄》里,更把道家修身養性的內容具體化了。他這樣說:「薄滋味所以養氣,去嗔怒所以養性;污辱低下所以養德,清靜恬淡所以養道」。在這裡,馬丹陽為我們指出了修真養身的四個重要方面,即「養氣」、「養性」、「養德」和「養道」。要求我們做到「薄滋味」,「去嗔怒」,對「污辱低下」毫不計較,以「清靜恬淡」的心態達到悟「道」的至高境界,能做到這樣,自然也可以「長生久視」了。

在這同時,道家也並不排斥身體修鍊與藥物治療的強身健體作用,如科學的功法與武術鍛煉,而許多高道大德,事實上也是對傳統的醫學有卓越貢獻的名醫,如張仲景、孫思邈、葛洪、顧歡等等。

我們總覺得道家所倡導的養生學,與傳統的西方養生學有著很大的不同。後者所注重的是飲食衛生與形體鍛煉;而道家則更側重於整個身心的修養,倡導「性功」,即心理控制,以期達到「天人合一」、「道我一體」的至高境界。所幸的是,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認識變得更為全面與理性化了。現代醫學,開始積極倡導「心理療法」,終於找到了與我們道家傳統的養生之道的切合點,這應該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三、道家的自然觀

人來源於廣袤無垠的大自然,大自然賦予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繁育的一切;而大自然又有著它自然運行的規律,這是我們人類所必須遵循的。人類社會自久遠的洪荒年代發展至今,所有的一切成果,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順應了大自然的運行規律而得來的。時至今日,由於我們不能很好地順應自然規律,對自己的生存環境不加珍惜,才遭致了危及全球的生態問題。究其根源,無疑是由於人類不能善待自然,為了一己之私,貪婪無度地索取,而不考慮加以呵護、予以回報所致。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人的貪慾和私心的最大顯現,莫過於對養育我們的大自然的肆意踐踏和掠取。遭致大自然的報復,是必然的,也可以說是情理中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不佩服道家的哲人們的先見之明。道家認為,人與自然是有機同構的整體,是相互感應的,存在著因果報應的同感關係;甚至進一步明確地認識到,人必須依賴於大自然才得以生存,所以,「自然之道不可違」。早在2500多年前,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三十二章中,就這樣寫道:「天地相合,以降甘霖,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間陰陽和合,上下感通,產生了氤氳之氣,化作甘露慈霖,養育和滋潤萬物,不分厚薄地施惠於天下眾生,這才有了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千年已逝,讀著它,仍然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們這位白髮蒼蒼的哲人,是懷著對大自然的深深的感恩之情,寫下這段文字的。老子的後繼者莊子,則在他的《大宗師》、《應帝王》中把大自然比作了統領一切的大宗師和大帝王,人類只有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和法則,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從而進入逍遙境界。

在《齊物論》里,莊子還這樣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認為天地(亦即大自然),同我們人類本來就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這既體現了對人類自身的珍視,同時又強調了人類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共同生存的客觀事實,蘊含著對大自然的深切之愛。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這正是早在2300年前的這位偉大的哲人對後世人們的深切而真誠的呼喚和意味深長的警示!讓我們自覺地呵護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體,永遠與自然萬物同生共息。就這樣,莊子把道家的人生哲學與自然哲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了,這就是道家所一再倡導的「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和科學的自然觀的生動體現。

道家學說的後繼者們,則不斷地把這種「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加以充實,並且具體化,把呵護一切生靈,愛護生存環境的偉大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太平經》里,有這樣一段話:「人懷仁心,不復輕傷萬物,則天為其大悅,地為其大喜」。道教歷來主張「慈愛和同」,要求人們不僅要對自己的同類(亦即他人)慈愛祥和,也要對大自然間的一切,萬物生靈都持同樣的仁愛之心,平等地對待他們,共同享受天地之愛和大自然的恩賜。能做到這樣,則「天」和「地」也會感到喜悅,就能更多地得到大自然的眷愛。我們認為,這樣的見地,絲毫也沒有摻雜迷信的成份,而是對客觀真理作了詩意的表述。在《太上感應篇》里,還這樣告誡我們:「積德累功,慈心於物,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道家認為,人要想得道長生,就應該積累功德,也就是多做好事,多行善事,充實自己的心靈,完善自身的修養,亦即「普濟眾生」。而這個「眾生」,不僅包括所有的人,還應該包括「物」,即包括昆蟲草木在內的一切生靈。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同樣是大自然的造化,與我們人類是平等的,並無貴賤之分,更沒有奴役與被奴役、佔有與被佔有的關係。問題仍然出在我們人類的狂妄、無知、貪婪和霸道上,我們總是以大自然的主宰自居,認為天地間所有的一切,都理所當然地該為自己所佔有,所揮霍無度地享用;卻根本不明白,大自然的主宰,如果有的話,只能是「道」,亦即不可違逆的客觀規律!於是,由於人們的狂妄與傲慢,惡果,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了極度的破壞,待我們好不容易清醒過來以後,我們終於痛心地發現,繁花似錦、絢麗多彩,蘊含無限生機的大千世界,已經被我們人類自身踐踏得滿目瘡痍,體無完膚!於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問題,沉重而又現實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道家先哲們關於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諄諄教導,直至今天,仍然有著極大的啟迪與警示作用。

四、道家的精神境界

道家要求我們達到的精神境界,概括地說,就是「清靜無為,恬淡寡慾」。也就是《道德經》所說的「致虛靜,守靜篤」。應該著重指出,這裡所提及的「無為」,不是指無所作為,什麼都不去做,而是指掌握天地間萬事萬物的本質特性及其運動規律,不去做違背萬物運作規律的事。

清,指無私而至於空明之極;靜,是指在「清」的制控下,不為外物所惑。以這樣的高度來把握人生,自然就無所謂煩惱和困惑了。究其實質,「清」和「靜」,乃至「無為」,所體現的,也就是無私。能使自己的心靈虛靜空明,超脫塵世的功名利祿,達到「無私」乃至「無我」的境界,就符合「道」的要求了。對於具體的崇尚「道」的人而言,也就能使自己的心態變得豁達,輕鬆自然,怡然自得,進入「獨與天地相往來」的逍遙境界。

體現在我們個體的道德修養上,則是「修心」。所謂修心,指的就是保持內心的質樸、明凈,修一顆清凈之心。清代高道王常月在《龍門心法》里,對此作了通俗的述說,「時光容易過,心性要光明。……有過即須改,全憑戒行精。萬法千門,修心為上。欲入仙鄉,早明定慧。戒能堅固,智慧光生。仔細思量,守戒第一」。這裡所說的「戒」,也就是要求人們切戒私慾的膨脹,對物質利益的過度追求。道家所尊崇的高人,常常是淡泊名利和物質享受而追求心靈的恬適、和諧的。魏晉時的稽康在《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中,這樣說,「明大和為至樂,則榮華不足顧也;以恬淡為至味,則酒色不足飲也。苟得意有地,俗之所樂皆糞土耳,何足戀哉」。多麼瀟洒、超脫!這才是真正悟透了「虛」和「靜」的真諦。在《列子·天瑞》里,一針見血地這樣指出:「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矣」。道家的至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是「虛」和「靜」的至高境地;而不屑一顧的正是一些人過度追求的物質上的「取」和「與」。所以,老子才這樣說:「雖有榮觀,燕處超然」。這裡所說的「超然」,是指「超然物外」;其實,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無我」。就對大宇間的萬事萬物的認識,所應持有的態度而言,「無我」,也就是能忘卻自我的存在,站到「我」的身外去對待和審視所有的一切。如果能這樣,也就根本不存在自我的得與失、成與敗、榮與辱乃至生與死了。道家所追求的,也正是這樣的無人無我,既無認識主體,也無認識對象的最為瀟洒的精神境地,——「管它春夏與冬秋」!

在這裡,還有必要談談道教的神仙信仰問題。道教尊崇神,追求至高無上的神仙境界,但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並不是虛無縹緲、玄之又玄、不可捉摸又不可企及的精靈怪異,而是現實世界中生命個體精神的無限延伸與升華。「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人與神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所以,道家歷來認為「成仙成佛總由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神仙本是凡人做」。事實上,許多道教的「神」和「仙」,在歷史上往往確有其人,他們或是自身具有優異的品德,或是對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從而贏得了人們廣泛的尊崇與愛戴,於是也就成了神。有的,甚至本是平民百姓,卻因為功德無量,也被尊崇為神。如廣為海峽兩岸人民群眾所敬仰的海神媽祖,本是個善良、純樸的漁家女,卻也進入了神仙境界。總覺得道教諸神特別具有親切感與感召力,他們是人格化的,與其他宗教中凜然不可犯威嚴無比的神,有本質上的差異。

道家的哲學體系,深深植根於我們國家與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應該說,它是最切合我國國情的。它以現實的人生為出發點,在追求理想的美好神仙境界的進程中,致力於現實世界和人格精神的合理構建,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理想與現實的完美組合。

社會生活形式的變化,物質生活的日益充盈,乃至時空觀念的更新,使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今世界的人們面臨著一個既極其嚴肅又亟待解決的問題,即如何調節和平衡在這樣的飛速發展中,自我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說白了,也就是在新形勢、新環境中如何完善對自我的社會行為的規範與制約,在進一步豐富我們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進一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使它更臻於充實與完美。植根於中華沃土中的道家哲學與道教,充分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數千年來,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作出了難以估量的卓越貢獻,今後,也必將在新的道德建設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當然這種積極作用的發揮,也有待於廣大道家文化研究者和道教徒們的不懈努力。(據相關文章整理)


推薦閱讀:

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科學證實了靈魂的存在!靈魂會去哪裡?
咖啡館,存在主義和愛情
今夜,單身哲學家陪你|看到最後眼眶已經濕潤
中國女人和外國女人哲學觀的差別
《楞伽大義今釋》《華嚴宗哲學》與準提咒之宗通

TAG:人生 | 哲學 | 人生哲學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