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慈善晚宴挑戰國人財富觀 部分富豪響應裸捐

中國新聞周刊2010035期封面:「裸捐」挑戰中國富豪。

  「裸捐」挑戰中國富豪

  從來沒有哪一頓晚飯會讓中國的超級富豪們如此矛盾。9月29日下午舉辦於北京的一個原本單純的聚會,因為巴菲特和蓋茨的慈善行為變得越來越複雜和沉重。有人鄭重其事地「裸捐」,有人低調地婉拒推辭,但更多的中國富豪,則選擇了沉默。

  捐,還是不捐?捐多少?為什麼捐?在多數富豪還沉浸在這些問題的糾纏中時,中國富豪中的「首善」陳游標、愛國者總裁馮軍和著名影星周潤發首先站了出來,響應「裸捐」。

  All-out donation,很顯然,美國式「裸捐」衝擊著的不僅是87.5萬個中國千萬富豪和5.5萬個中國億萬富豪(數據來自胡潤財富報告),也衝擊著普通中國人對待財富的態度和使用財富的方式,更衝擊著中國慈善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環境。

  在財富獲取方式並不完全規範、慈善行為動機複雜、《慈善法》遲遲難以出台、慈善姓「官」姓「民」未定之際,「巴比」的「慈善晚宴」也許讓中國富豪和民眾有了一個思考的機會:什麼樣的財富獲取方式才是健康的,什麼樣的慈善方式更適合中國?

  「巴比」遊說中國富人

  文/周浩 劉茜 本刊記者/龐清輝

  金秋的北京,將因一場晚宴而變得格外熱鬧。

  9月29日下午,北京,一場規模較大的私人聚會將拉開序幕。這場聚會的主辦者,是來自美國的兩位頂級富豪比爾·蓋茨與沃倫·巴菲特,參與者則將是數十位中國富豪。

  在眾多中國富豪眼中,這將是一場十分特殊的「鴻門宴」。

  蓋茨與巴菲特的「慈善晚宴」

  為中國富豪而舉辦的「慈善晚宴」,將成為蓋茨和巴菲特2010年中國之行的第一個高潮。

  今年6月中旬,蓋茨和巴菲特率先在美國發出「捐贈承諾」,邀請美國眾多超級富豪與最富有的家庭參與,呼籲像他們一樣有著巨額資產的富人們把一半財富捐贈出來,用於慈善事業。截至8月4日,蓋茨和巴菲特共獲得近40位資產超過10億美元大佬的公開承諾。在今年初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蓋茨第一次公開表達了想來中國遊說富人熱衷慈善的意願。他在論壇的記者招待會上告訴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我肯定會去中國,告訴他們我究竟有多麼熱愛慈善這項工作??我們將和有意走進慈善事業的人們促膝而談。」

  蓋茨基金會中國項目區主任葉雷說,這次 「慈善聚會」緣起去年11月份蓋茨的一次私人訪華。當時蓋茨同包括陳游標在內的幾位在慈善領域相對活躍的中國富豪,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進行了會談。這次會談激起了蓋茨對於中國慈善事業的興趣。此後,蓋茨便一直致力於與巴菲特一同在中國開展一次大型慈善活動。但由於行程原因,原定於今年3月份的活動延遲至今才得以成行。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蓋茨與巴菲特已經向數十位中國頂尖富豪發送了一封親筆邀請信函。

  在中國公眾與媒體筆下,巴菲特所說的這場會議被稱作「慈善晚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新聞官張景日前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被邀參加聚會者為50位中國富人,但是,由於此次會議「是私人的活動」,因此將「全程封閉,不會有任何媒體參加」。

  誰將進入晚宴名單?

  收到信函的中國富豪,反應不一。

  2010年9月5日,陳游標在其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的網站上刊出一封致蓋茨和巴菲特的公開信:我在此鄭重宣布,將做第一個響應並支持你們行動的中國企業家。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這也是我給你們兩位先生中國之行的見面禮。這封信,使得陳游標成為收到晚宴邀請後第一個公開回應的中國富豪。

  陳游標在他的名片中如此介紹自己,「中國首善;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CCTV經濟年度人物大獎、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國十大優秀志願者。」

  公開資料顯示,陳游標,1990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曾經做過針灸、推拿大夫。2000年棄醫從商,組建江蘇黃埔投資集團並任董事長。剛開始的主要業務是收購銀行不良資產,進行整合、盤活再出讓;後來該公司進入拆遷行業,致力於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可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等業務。

  陳游標近年來因熱衷慈善事業而屢獲殊榮。2008年4月,在民政部主辦的「中華慈善獎」頒獎典禮上,陳游標以年度捐款1.81億元的額度,獲得「中國首善」稱號。翻開2010年《胡潤財富榜》,陳游標僅以30億的身價排在340位;而今年的《胡潤慈善榜》上,他則以捐款總額9.065億元名列第四。因其在社會領域的慈善影響力,去年的「中國慈善排行榜發布儀式暨頒獎典禮」上,陳游標被推選為 「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

  緊隨其後,潘石屹與張欣夫婦也公布接到慈善晚宴邀請函的消息。SOHO中國CEO張欣不但欣然接受兩位富豪的邀請,還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中寫道:「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我們人類成長路程上的一對翅膀,只有平衡發展才能飛得更高。SOHO中國基金會的使命是要在推動社會物質發展的同時也推動我們精神的進步與成長??我期待著與蓋茨和巴菲特先生的交流,希望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更好的指導。」

  在一篇名為《寫在與蓋茨、巴菲特見面之前》的博文中,張欣還稱,「蓋茨和巴菲特無疑為全世界的企業家樹立了好榜樣。」

  SOHO中國基金會成立於五年前,由SOHO中國有限公司出資並全權管理。張欣與其夫潘石屹作為重要發起者,在這個基金會中擔任委員職務。張欣曾於2008年登上《福布斯》公布的「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女性」榜單。

  在兩者之後,一個符合中國人喜歡的九字意蘊的時間點上,2010年9月9日9點9分,華旗資訊總裁馮軍在其微博上發布消息「裸捐」,成為陳游標後中國「裸捐」第二人。馮軍在微博中稱:「感謝生我養我的母親和祖國,我馮軍自願在我活著的時候,就將我個人的全部財產逐步捐獻給社會,用於公益和慈善事業,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身上鋪著最愛的中國的五星紅旗,我就心滿意足了!」文字下面的配圖,即是一面五星紅旗。

  此消息一出,即刻引來網友熱議。在某門戶網站近千條網路跟帖中,幾乎一半的網友質疑其拿國旗炒作的行為,「太過肉麻和虛偽」。網友「許可」說,作為一名前導演提醒下馮軍,蓋紅旗這個戲演過了,裸捐就行了,不必「裸死」。而Techweb社區一位網友的評論只摘錄了一段《國旗法》第十八條:「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和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

  然而,馮軍的決定卻得到了公司員工的尊重。華旗資訊企劃部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雖然總裁發布這條微博是個人行為,所承諾財產也完全是他個人的資產,但卻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華旗的企業文化:『真實』『燦爛』『感恩』。我們對他的決定表示尊重。」愛國者的員工將「裸捐」消息,稱作一項「公眾承諾」。

  對於「裸捐」由策劃源起的說法,馮軍在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時表示:這可能是一個副總的想法,發微博只是一個正常的感恩行為,不希望用它來吸引眼球。他說:「這是我馮軍完全自願作出的承諾,我把承諾看得比我的生命都重。」

  和馮軍相比,周潤發的財富算不上多,但他接近「裸捐」的承諾仍然贏得了不少讚歎。

  從香港到好萊塢,在娛樂圈摸爬滾打近40年的周潤發已然成為超一線的電影明星,他的每部片酬大致在4000萬元人民幣左右。加上房產、額外投資和自身品牌價值,他的財產約為34億元人民幣。

  2010年9月13日,周潤發接受《重慶時報》採訪時說:「(我)所有的錢都不是我的,只是我賺回來,並不代表我要永遠擁有!如果我死會將99%財產捐出,臨走時什麼都不想帶走。」他用「平淡是福」四個字表明了自己看破名利的人生態度。

  然而,馮軍、周潤發並非蓋茨與巴菲特富豪名單上的一份子,也不是所有的富人都如以上四位一樣積極響應。

  比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在接到邀請信後,明確表示不會參加蓋茨與巴菲特的私人晚宴,「我要參加福布斯CEO大會,時間正好衝突了。你們不要誤會啊,我可不是怕被勸捐,我只是沒時間。」在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42歲才開始起步創業的宗慶後以70億美元的資產位列第103位,居中國內地第一,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大陸首富」。

  幾乎同時,有著「百年慈善第一人」雅號的李春平也表示:「我收到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邀請,但我肯定不會出席。」他拒絕參加的原因「絕對不是怕被勸捐」。李春平有著傳奇般的財富來源,他曾與一位比他年長38歲的好萊塢女星「克勞迪婭」結為夫婦,並最終繼承了巨額財富。英國《泰晤士報》曾專門刊文描寫他的愛情:「李春平的經歷不可複製,中國四百年也不可能再出現這樣的愛情傳奇。」李春平是目前中國知名慈善家中唯一一位不做生意的富人。

  「慈善晚宴」不是「勸捐」晚會

  宗慶後和李春平所提及的「勸捐」一詞,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富豪對於私人晚宴邀請函諱莫如深的第一緣由。對此,蓋茨基金會中國項目區主任葉雷在前幾天舉行的一次慈善論壇上闢謠說:「巴比」二人來華雖然不是來募捐,但也是帶著「任務」來的。一個任務是倡導富人慈善理念。另一個就是要了解中國慈善發展的狀態,了解中國做慈善比較有經驗的人對慈善問題的看法。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蓋茨與巴菲特的私人信件中還有如下字眼:「希望此次聚會成為大家就慈善話題交流的一個契機。」儘管參與此次活動的嘉賓,無須「做出任何慈善承諾或是進行捐款」,但是,部分中國富人仍然婉拒邀請。

  對於此前媒體揣測,因為與巴菲特私交甚好而最有可能受到邀請的比亞迪老總王傳福,《中國新聞周刊》日前致電比亞迪總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總裁對此不便置評」。

  關於「巴比」邀請中國富豪的標準,希望工程創始人、南都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永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巴比選擇富豪的標準),一個是看資產,另外就是一些在媒體上高調做慈善的富人可能會受到邀請。我估計他們邀請的對象偏向於擁有財富、並且在做慈善方面有一些想法的富人。」

  儘管有數據披露,中國內地財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人數已經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胡潤財富報告》更是將資產超過100億元的富豪數目精確在140人,然而,公眾與媒體對於兩位富豪的慈善之行卻並不樂觀。有分析認為,兩位富豪的中國之行將會給名聲本來就不夠好的中國富人們增加又一重道德的壓力,因為一部分中國富人在從事慈善事業的過程中陷入了「詐捐門」「拒交門」等一系列負面事件,而使名聲受損。

  但是,兩位遊說者顯然沒有被這些傳聞影響。為了吸引更多的富豪加入他們的活動,今年晚些時候,巴菲特和蓋茨還將舉行一系列類似於「捐贈誓言」發端的慈善晚宴,活動的成員每年也會碰面討論他們的慈善計劃。巴菲特表示:「我們希望其他國家也能興起這種活動,如果他們覺得我們的想法不錯,並且也付諸實踐,我們會很興奮的。」

  徐永光則認為,「巴比」對中國的情況「真的不了解」。西方的募捐有一定的宗教和道德的激勵,「他們認為自己的財富其實本來就是上帝給的,這有一些宗教倫理的激勵。中國的捐款是有很多實用主義的考慮。」 專訪中國「首善」陳游標

  「我要像雷鋒那樣被人記住」

  本刊記者/龐清輝 文/周浩 劉茜

  2010年9月5日,陳游標向蓋茨和巴菲特二人發出公開信,稱「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一場中國的慈善風暴,就此颳起。

  根據2010年的胡潤慈善榜,陳游標在2009年的捐款總額高達3.25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第四;陳游標去年身家達30億元人民幣,在胡潤財富榜排名第340;到2010年初為止,他的捐款總額超出10億元人民幣。

  陳游標本人也像他在公開信中一樣「很高調」。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要做雷鋒。他愛講述自己當年艱苦的生活、每筆慈善捐款,以及一連串的榮譽,也愛說一些「豪言壯語」。

  2010年9月8日,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附近的一個高檔小區里,陳游標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專訪。這裡是他買的上下兩層六七百平方米的樓,純木裝修,風格古樸。還沒等《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提問,剛一坐下來,陳游標就像佈道一樣,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慈善談話」。

  「我陳游標從來不跟政府打交道」

  中國新聞周刊:有很多人都很好奇,都想知道你是做什麼的,哪裡來的這麼多錢去捐贈,這些錢是怎麼來的?

  陳游標:我現在在全國11個城市擁有房屋拆除公司。公司現在是國內最大的高科技環保拆除公司,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把建築垃圾二次利用的公司。到目前,只有我一家(企業)可以通過德國進口的「變形金剛」設備,把建築垃圾與廢舊鋼筋分離變成乒乓球大小的顆粒,然後垃圾以20~30塊錢一噸的價格賣給人家做路基輔料。

  中國新聞周刊:這個項目每年的處理規模大約是多少?有多大的收入與盈利?

  陳游標:光這個項目的一年營業產值大約在70億左右,這還不包括廢舊鋼筋。如果包括牆體內的廢舊鋼筋,營業收入將突破100億。

  這幾年,各個城市都在不停地建設,每個城市拆除的業務量都很大,每年有過萬億平方米的建築垃圾。我的「變形金剛」設備好的需要800多萬一台,一般的也在四五百萬,我現在在全國總共有113台這種設備。它是移動式的,什麼地方有拆除業務,我就把這個設備用板車拖到什麼地方。

  中國新聞周刊:在你富起來的過程中,有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扶持?

  陳游標:沒有。2009年南京拆除民房800萬平方米,廠房拆除200萬平方米,加起來1000萬平方米,我才拿到了不到5萬平方米。

  十年來,我嚴格要求自己,從來沒有一次上過歌舞廳、夜總會、桑拿,也從來沒有找過任何一個領導做過任何一筆生意,也沒有從政府手上拿過一畝地,我陳游標從來不跟政府打交道,從來不給領導送禮。

  中國新聞周刊:你公司這樣的規模在全國的這個行業中佔有多大份額?

  陳游標:公司的業務95%來自二手,一手業務我拿不到。比如說,央視過火的大樓,現在是我在做,是從北京城建集團手裡拿的二手業務。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能拿到一手業務,利潤會有多少?

  陳游標:去年我是103億營業收入,凈利潤是4.1個億,如果業務都是一手的,凈利潤大概在10億左右。

  中國新聞周刊:你的行業和房地產領域非常接近,有沒有想過做房地產開發?

  陳游標:我以前想過。我也想轉行做房地產多賺點利潤幫助更多的人,進入之後我才知道要拿出大筆錢來才能做。去年兩會我提議取消《招標法》,有些招標中存在弄虛作假。我之前不參加招標不知道,參加過就知道了。

  中國新聞周刊:那你沒有做房地產?

  陳游標:沒有做,所以我陳游標很清白,能經得起(考驗),我高調做慈善,我這麼多年來是堅持守法。

  中國新聞周刊:你這樣說打擊了一大片開發商。

  陳游標:好多富人都恨我,肯定恨我嘛,本來感覺他多有錢理直氣壯的,現在炫不起來了,再炫你像陳游標那樣捐啊。他們有壓力,看我這今天捐明天也捐,他吹不起來了。

  我去年的凈利潤是4.1億,捐出去3.1億多,後來成為年度「中國首善」。去年,我捐出我的凈利潤76%還多,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中國新聞周刊:這個數目大約佔了你所有財富的多大份額?你現在的資產大概有多少?

  陳游標:按照這幾年情況,我一般捐款都是佔到公司凈利潤的50%。我個人財產沒有多少。現在總共資產,加上房屋、機械設備、生產線等,大概在50億左右。我承諾等我老了以後將全部財產捐出,但是等我老了以後我還能有多少財產,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現在還年輕力壯,才42歲,我希望以後能創造更多的財富,也許到時候能達到上千億,也許只剩下一兩百萬。最後剩下多少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我有多少捐多少。

  「我的孩子說他要當世界首善」

  中國新聞周刊:很多人都質疑說,五十年之後捐錢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你怎麼看這種觀點?

  陳游標:很多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從小到大,一直在做慈善,一直在做好事,堅持不懈地在做。以前是每年捐一次,現在是每個月都在捐。你可以關注下本月11日,就在甘肅省世博會展館開館儀式那天,我在那裡宣布把去舟曲抗洪的16台設備捐贈給甘肅。另外,還有2000台的教學電腦,加在一起又有2000萬。

  我每個月不捐款,就會覺得心裡憋得難過。我每月一般捐贈兩三千萬,捐到哪裡去,都記得明明白白。

  中國新聞周刊:都是你自己個人的財產嗎?

  陳游標:我說的都是我自己個人的。這十年來,我本著一個原則:經營的地方我不捐資,捐資的地方我不經營,我沒有任何特殊目的的。你比如說,我在某地拿一塊地,總價十億,政府讓一億給我,我捐2000萬,我認為這不叫慈善,因為它帶有交易性和目的性。

  今年我捐贈了1.83億,比如說春節的時候我號召、帶領三百多個企業家「發紅包」,召集到位現金7100萬,分成5個小組,分別去往雲、貴、川、西藏等地,將紅包發掉。我們主要是通過地方民政部門和教育部門來為我們選擇困難戶和特困戶,有的企業家帶著孩子,一對一地發放,體驗幫助人的一種快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

  中國新聞周刊:你這種捐贈的方式,包括你宣布以後將自己全部資產捐贈出來,家人對你是什麼看法?

  陳游標: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夫人對待錢沒有什麼概念,她出身小幹部家庭,父親是農村合作社的主任,母親在醫院工作,也是個主任。都說「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這點在她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她這個家庭中並不缺錢,導致她對錢沒有概念。所以,這十年來,我捐贈了十幾億,我們倆也沒因為捐款吵過一次嘴。

  孩子這方面,從他三歲起,我每一次捐款都把我的孩子帶到現場,告訴他這些錢捐到哪裡去。我每次捐錢有幾個條件:一是接收方必須到場,媒體到場,政府官員到場,做個見證,然後把捐贈的支票、電腦、車輛、錢以及其他物資現場拿走,因為慈善要讓需要幫助的人看得見、摸得著。

  中國新聞周刊:你3歲的孩子能理解這些嗎?

  陳游標:有一次,中央電視台採訪他的時候,他說:「我爸開的是捐錢公司。」

  中國新聞周刊:他現在幾歲?你家裡幾個孩子?

  陳游標:現在7歲。兩個孩子,另外一個今年14歲。

  中國新聞周刊:你不想給你的孩子多留一點錢,讓他們將來過得更體面些嗎?

  陳游標:前兩年,我把兩個孩子的名字改成了「陳環保」「陳環境」。

  中國新聞周刊:和你做的企業有關?

  陳游標:有關,就是要讓別人叫他們名字的時候提醒別人要保護環境。去年他6歲的時候,春節聯歡晚會上,小瀋陽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了以後錢沒花完」,他馬上接著小瀋陽的話,指著我說「我爸爸不死就把錢捐完了」。我現在是中國首善,他說他要當世界首善。

  中國新聞周刊:你的兩個小孩現在花銷怎麼樣?

  陳游標:你可能都不相信,我的孩子,過春節的時候,就給他幾百塊錢壓歲錢。兩個孩子都有我這種個性,你給他幾十塊錢,他能裝一個月都不動。現在孩子大了,我對錢控制得也很緊。我給他一些錢,我跟他講,跟同學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搶著埋單。以後同學都會留下一個印象,你真大方。

  中國新聞周刊:孩子上的都是普通學校?在哪裡?

  陳游標:都是普通學校,在南京,家門口的中學,離家近。兩個孩子在班裡面都是前五名,非常聰明。在家門口的飯店裡,我給他存了2萬塊錢,讓他經常沒事的時候,帶著同學多聚聚。

  中國新聞周刊:你的生活呢?

  陳游標:我生活很簡單,消費也不高,我很喜歡吃土菜。我每個城市基本都有朋友,但我平時去哪裡,如果沒有非常特殊的情況,我都盡量不去麻煩人家。在馬路邊,一塊五毛錢一碗的肉絲麵條,填飽肚子就行了。我穿的衣服也都是買的布料量身定做的。

  中國新聞周刊:我們還是很想知道,你為什麼不想給你的孩子多留一點,讓他們將來過得更體面些?

  陳游標:我這個人像是一面鏡子,心裏面怎麼想的就怎麼說、怎麼做,從小我就是這種個性。我小時候生長在那樣的環境下,哥哥姐姐都餓死了。只有熬過嚴冬的人才知道太陽的溫暖,人只有在激勵中才能成長。

  我比我弟弟大八歲,小時候,我經常看到母親把我弟弟放在床上哭,抱著別人家孩子餵奶;下雨天,我弟弟妹妹都在場上搶收麥子,我媽媽卻幫別人家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

  小學三年級時,我就自己從20米的深井挑水,用兩個小木桶挑水走2公里去集市上叫賣,一分錢隨便喝,一個暑假我掙了四塊多錢。9月1日開學,我特別高興地把書本領回家,當時是一塊八毛錢。剛回到家,媽媽就跟我講,你看隔壁那個小喜子在家哭呢,沒錢交學費。我二話沒說,跑到學校幫他交了學費,把書抱到他家。

  那是1978年,我正上小學三年級,我幫助鄰居家孩子交了一塊八毛錢的學費,2008年,我獲得「中國首善」稱號,年度捐款1.8億。從一塊八毛錢到1.8億,改革開放也走了三十年。

  中國新聞周刊:你在博客上說,你的妹妹陳春華洗碗已經十一年,現在一個月能掙一千五,弟弟至今還在做保安,每個月最多也就兩千塊錢。現在還是這樣么?

  陳游標:對,還在做。我的弟弟和妹妹都在我的公司三進三出過。我妹妹現在在江寧一家菜場洗菜,一個農家菜小飯店。早晨八點鐘上班,晚上九十點才能下班回家,現在是1800塊一個月。我弟弟做保安是2500塊一個月,這是現在的價錢。前幾年只有幾百塊、一千塊。

  中國新聞周刊:那他們對你有意見嗎?為什麼不幫幫他們?

  陳游標:一開始有,現在就這樣了。我弟弟和妹妹家都有兩個小孩,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每月一家2000塊錢,這些小孩的書學費、生活費都夠了。

  中國新聞周刊:講了這麼多你的經歷,從貧窮奮鬥到富豪,你對待財富的感受有什麼不同么?

  陳游標:創業的時候,非常渴望需要掙到更多的錢,積累到幾百萬、上千萬之後,我拿這些錢要幹什麼呢?要使用得有價值。陳游標今天是個富人,不願意做財富的守財奴。財富是什麼?身外之物,財富是水,我捐的是一種理念。其次,我要實現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我要讓中國歷史和人民記住陳游標,像記住雷鋒那樣。

  「到時候老百姓像支持王老吉一樣,都來買我的股票」

  中國新聞周刊:去年11月,蓋茨主動找你做慈善會晤,他是為了什麼?

  陳游標:他想在中國做些什麼。微軟在中國賺了不少錢,也想回饋給中國需要幫助的人。取之於中國,用之於中國。

  中國新聞周刊:你怎麼看這次的慈善晚宴?

  陳游標:我們的邀請函講得很清楚,蓋茨和巴菲特希望是私下交流,不邀請任何媒體參加,就是一個關於交流慈善和環保的私人晚宴。

  中國新聞周刊:他們有沒有讓中國的富豪捐款的意思?

  陳游標:沒有。主要想跟中國富豪交流慈善事業如何更好地健康發展,自願地把錢拿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怎樣環境保護,不要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犧牲我們子孫後代活下去的條件,不要破壞環境。

  中國新聞周刊:有報道說,中國富豪參加晚宴怕被勸捐,你身邊這麼多富豪朋友,能給我們分析一下,他們的心態是什麼?

  陳游標:富豪怕捐的心態有兩種。第一種,他捐了以後怕顯富,怕顯富之後稅務部門查,怕有關部門索捐,怕惹麻煩上身。第二,有的想捐,但是捐到哪裡、錢怎麼用他不明白。

  中國新聞周刊:哪種情況是他們最怕的?

  陳游標:實際上最怕的還是怕國稅、地稅局查。因為他經不起查。現在十個企業有六七個企業一查都是有問題的。

  對那些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富人,國家要按照遊戲規則,追查錢的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我們的很多富豪還很怕捐,你現在卻是裸捐,這個跨度是不是有些大了?

  陳游標: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很多企業家沒有達到我這種境界和胸懷。

  兩三年以前,我承諾捐出個人全部家產的95%,這次比爾·蓋茨要來中國,很多富豪不敢去,怕被勸捐。我聽到這個消息,感到有些生氣。我就想,95%都捐了,還留5%幹什麼呢?索性都捐出去算了。我馬上就給比爾·蓋茨寫信,夜裡睡到一兩點鐘我起來,用了一個多小時,我就把那1090個字寫好了。

  信是9月4日夜裡面寫的,5日下午五點鐘我貼在了我的網站上。很快,人民網就摘下來放在了網站頭版。

  中國新聞周刊:你身邊的這些富豪在你發出公開信以後,有什麼樣的反饋給你?

  陳游標:有些富豪都是平時不錯的朋友,就跟我講:陳游標,你給比爾·蓋茨、巴菲特寫的信,你私下裡給他就行了,給媒體公布幹什麼?給我們搞得有壓力,本來到哪裡都挺著腰桿,現在腰桿也不敢挺了。

  中國新聞周刊:你這種「裸捐」的姿態會不會嚇跑一部分本來想參加晚宴做慈善事業的富人?

  陳游標:2008年我提出要徵收富人遺產稅、高消費稅、固定資產稅和環境保護稅。我呼籲我們國家現在趕快制定遺產稅的政策,至少在5~10年內應該這樣做。因為10~15年以後,我們國家富一代的人基本都到了60歲,這正是我們國家富一代密集向富二代移交財富的時期。就在這個十年之內,一定要徵收遺產稅。

  我認識的很多富二代,50%以上都是我們國家未來的高消費者,講難聽點,就是敗家子。把財富轉嫁給富二代,他們能不能駕馭好?在他們手上,他們會把它揮霍掉。百分之五六十的富二代掌握著這麼多的資源,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等等,他們駕馭不住,不就是浪費掉了嗎?

  中國新聞周刊:所以你就是準備老了就捐,不給子孫留一點?

  陳游標:我一直在邊做邊捐。我現在還年輕力壯,還有幾十年可以奮鬥,奮鬥到上千億也有可能。我公司準備上市。那以後可能買我股票的人就很多了。

  中國新聞周刊:是準備在國內上市嗎?

  陳游標:還在籌備當中,國內、香港都想上。到時候老百姓支持我就像支持王老吉一樣,都來買我的股票,比爾·蓋茨、巴菲特也都來買了,以後資產過千億也有可能啊。我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回報社會,需要我幫助的人就更多了嘛。

  如果我把精力都投入到做企業上,

  我認為我可能1個億都賺不了

  中國新聞周刊:做慈善會不會分散到你經營企業的精力?

  陳游標:沒有。我一半做企業,一半做慈善。做的慈善越多,無形當中對我的回報也越多。雖然我95%的生意來自二手,但是現在我的生意應接不暇,現在全國各地的老闆拿到業務都願意找我去做。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你把全部時間投入到做企業,請專業的人來做慈善,效果會不會更好?

  陳游標:不會。如果我把精力都投入到做企業上,我認為我可能1個億都賺不了。

  中國新聞周刊:那是不是說做慈善還是給你帶來了良好的聲譽,給你帶來了經濟效益?

  陳游標:這個我承認。社會給了我無形的回報。我希望95%一手的業務也都給我做就好了,我左手賺錢,右手能真正幫助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中國新聞周刊:你這麼多年堅持不懈地做慈善,難不難?

  陳游標:不難。我沒感到很辛苦,我感覺很快樂。我晚上睡覺,哈哈哈就笑醒了,一個禮拜最少有三次。有時候笑醒以後,開心得滾到地上來,有時候開心得腳在床上直跺。

  中國新聞周刊:做什麼好夢了?

  陳游標:做的這個夢呢,是因為我幫助了很多人,他們上門感謝,給我送錦旗、感謝信、土特產,看到我就跪下來了,我眼淚噼里啪啦。我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都上門來感謝我,我回想這個,心裡感覺快樂。

  中國新聞周刊:有沒有類似你夢中的真實的例子給你印象特別深?

  陳游標:故事太多了,我幫助的人口突破了七十萬人,我的榮譽證書突破一千七百份了。錦旗三千多面,少數民族給我送的哈達已經過萬條。

  中國新聞周刊:你覺得中國富人慈善做得夠不夠?

  陳游標:不夠,中國富豪能發自內心做慈善還差十萬八千里。按照我的思路,我要在未來十年內把中國打造成世界最具愛心慈善大國。

  中國新聞周刊:十年就能打造成世界最具愛心慈善大國嗎?

  陳游標:我有信心,我在不斷推進改革,推進富人對財富觀和價值觀的認識,我在研究怎樣讓富人自願把口袋裡的錢拿出來回報社會。

  中國新聞周刊:做慈善讓你的價值觀有很大改變嗎?

  陳游標:我陳游標不會老死。為什麼呢?等我到了某一天,我覺得自己給兒女,給社會帶來負擔的時候,不能再做什麼事的時候,我會宣布把我的資產全部明明白白地捐出來,然後我就會一大把安眠藥下去永遠長眠。我不會給社會和兒女帶來什麼負擔,我這人就是這種個性。我現在要做青年人的榜樣,將來還做老年人的榜樣。 專訪華旗資訊集團總裁馮軍

  「我對自己的真實想法沒有隱藏」

  文/周浩

  「裸捐」徹底升級了。

  自2010年8月9日起,華旗資訊集團總裁馮軍每天發一條感恩微博(http://t.sina.com.cn)。9月9日9時9分發出,在第33條感恩微博中,馮軍宣言:感謝生我養我的母親和祖國,我馮軍自願在我活著的時候,就將我個人的全部財產逐步捐獻給社會,用於公益和慈善事業,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身上鋪著最愛的中國的五星紅旗,我就心滿意足了!繼中國首善陳游標之後,馮軍被冠以「中國裸捐第二人。」

  比爾蓋茨與巴菲特承諾死後捐出一半的財產;陳游標公開承諾死後捐出全部財產;馮軍在微博中表示,在活著的時候,就將個人的全部財產捐獻給社會。從捐出一半財產到全部財產,再從死後捐到活著的時候捐,「裸捐」在中國富豪的刺激反應機制中,徹底升級。

  2010年9月14日晚間,正在出席天津達沃斯論壇的馮軍,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突然「裸捐」,其實並不突然

  中國新聞周刊:你為什麼突然宣布「裸捐」?

  馮軍:這個我當時沒有什麼太深的考慮,只是感恩而已。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通過感恩才能走向融洽,才能有生機呀。感恩其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但一些人容易忽略這個。

  感恩其實能改變人的一生。我做企業18年來,時常懷著感恩的心情來做的。在我馮軍的心中,國內是沒有敵人的,「愛國者」在國內也沒有敵人,甚至連曾經的競爭對手,比如說朗科的鄧國順,我們現在都成了好朋友。

  你看一下我們華旗的「六贏」理念,你就什麼都知道了,「六贏」就是:「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參與合作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機會。如果將我的母校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移入華旗,那就是「六贏」,這個理念其實就是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的演繹。

  中國新聞周刊:很多人質疑你在微博下面配上一面國旗,認為你是在作秀,你對此什麼看法?

  馮軍:我沒有什麼看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我發這條微博沒有任何惡意,我的承諾也不想干擾到任何人。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這麼不高興,但是我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

  至於紅旗,你可能忘了,我們公司的名字就是華旗,我們的品牌叫做愛國者。華旗就是中華的旗幟,我們是一個源於中國的民族品牌,國旗對我來說就是我們的精神寄託,我們希望這面旗幟能夠在全世界贏得尊重。

  中國新聞周刊:「裸捐」在你的生活或者生命中是怎麼樣的地位?

  馮軍:這是一個輪迴,是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我能有今天,是大家,是父老鄉親們把我支持起來的。做人要知恩圖報啊,那我得把它還給社會。

  對我的孩子來講,他可以完全靠自己。我們都已經拉過鉤了,我的孩子不靠我,所以我的財產也沒必要留給孩子。

  中國新聞周刊:你是怎麼和孩子約定的呢?

  馮軍:我就問他,兒子,你將來是打算靠自己呢,還是靠爸爸,還是靠別人?給他三個選擇題,他說靠自己。我說,說到能做到嗎?他說絕對能做到。他從小就在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六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老師很喜歡他,他在班上可以很流利地講這個。

  我個人認為孩子的教育,不在於給他太多物質上的東西。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是言傳身教,就是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孝敬自己的母親;另外一點,我覺得是給他動力,而不要給他阻力。給他留錢,有可能就會成為阻力。過去已經有同班同學開始跟他開玩笑說:你爸那麼成功,你將來就不用自己努力了。這種觀念是太糟糕了,咱們不都是自己努力的?你也是自己努力的,我也是自己努力的,咱們才有了今天的。

  包括你看今天晚上這麼晚了,你還在採訪,說明你工作的動力很足。

  中國新聞周刊:你和你的孩子在之前就拉過鉤,說明你在發微博之前,就曾經考慮要把財富捐獻給社會?

  馮軍:你要問我們公司的管理層的話,他們都知道,我在公司經理會上很早就嚷嚷過不能給孩子留錢。如果孩子爭氣的話,他不需要你留錢給他,如果孩子不爭氣的話,你給他留那麼多錢不是害他么?

  中國新聞周刊:所以說,這個捐贈不是你偶然的想法,而是一直以來的打算?

  馮軍:一個人是社會中的一部分。我是學建築的,是土木系畢業的,並不是學IT的。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為我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和社會融為了一體。所以我感恩,感恩所有支持和愛護民族品牌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是大家的支持、父老鄉親們的支持,我才有了今天。所以捐贈對於我來講,完全是出於感恩,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沒想到會引起軒然大波。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規則不一樣

  中國新聞周刊:那你對蓋茨捐獻這件事情怎麼理解呢?

  馮軍:中國人是下中國象棋長大的,西方人是下國際象棋長大的,大家在文化上就會有些差別。因為中國象棋有河界,所以大家各掃門前雪,不太願意表露。中國人吃得都是包子、餃子、餛飩、餡餅,都含蓄,所以做好事、做善事都藏起來。實際上這是咱們思維方式的不同。

  國際象棋呢?老外他們是沒有河界的,他們把餡餅變成了匹薩,所以他做了好事是要說出來的,以帶動更多的人做好事,這是國際象棋的理念。

  中國象棋的理念是做好事要學雷鋒,要保密,不讓大家知道。雷鋒那個時候沒有微博,他是用日記把他的想法記錄下來了。

  其實,中國的企業家,我所了解和我所認識的,絕大部分都是很善良的人,包括任正非、包括柳傳志、包括馬雲。他們其實都是非常樂意行善的人,而且他們一直都在用實際行動行善。他們做得很好,他們把自己的股份基本上都稀釋給周圍、給社會了。他們佔到公司的股份很小很小,他們已經為社會做了很多這種實實在在的事,我只是他們的一個學生而已。

  只不過因為我既下中國象棋,又下國際象棋,我對自己的真實想法沒有隱藏,我在微博上把它寫出來了。那這一點沒下過國際象棋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實際上來說,我認為中國的企業要走向國際化的話,其實學學國際象棋是有好處的。同時我也建議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來中國的話,一定要教他們學學中國象棋,這樣他們才能對中國的企業家的思維模式能有所了解。

  現在的文化差異就是,兩種象棋的規則不一樣,導致大家可能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

  中國新聞周刊:在捐贈之前有沒有個非常直接的原因促使把微博發出來?

  馮軍:因為9月9日9點9分,我希望這個感恩能長長久久,因為三三得九。我已經寫感恩微博一個月了,你要是連續感恩一個月你也會開悟的。

  另外,我也要感謝游標大哥,他給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中國新聞周刊:你有沒有收到蓋茨與巴菲特私人晚宴的邀請函?

  馮軍:我們下面的子公司音樂網告訴我,蓋茨可能要來我們這兒,是工作上的關係。我沒有收到他的邀請函。我就是個創業者而已,你可別把我當成什麼大富豪。

  「整個事件,都是從一條感恩微博開始的。」

  中國新聞周刊:整個事件都就是從一條感恩微博開始的嗎?

  馮軍:其實,感恩是這樣用的:你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認真地想一想,你應該感恩誰,感恩你的母親、你的老師,還是你的夥伴,或者感恩你一天中遇到的人,你把這些話寫下來,懷著感恩的心去睡覺,這樣你會睡得特別香。睡覺的時候你的左腦是關閉的,右腦仍然是活躍的,它主管著你的夢想,你的潛意識,還有愛,主管感恩。在感恩之中休息,你會特別舒服。我經常忙到三四點鐘睡覺,早上七點就得起床,一直是好好的。如果能學會感恩,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你應該把這種心情寫出來,很多人看了或者按照這個做了,他會很高興。很多成功人士掌握了這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沒有傳播。而對於我馮軍,我的志向就是:我希望我對得起「愛國者」這三個字,所以我希望國人都知道。

  中國新聞周刊:很多媒體將你稱作「中國裸捐第二人」,你怎麼看這個評價?

  馮軍:首先,對於這個詞,我聽著感覺怪怪的(笑)。整個事件中就是「一個微博引發的一系列古怪事」。我在這裡應該謝謝大家的鼓勵,覺得我們應該懷著一個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朋友,對待媒體,特別是企業家們。企業家們其實都非常的不容易,千萬別因為我的微博中一個很自然的感恩,給別人造成不適當的壓力。應該說,每一個人的夢想、每一個人的想法、每一個人的願望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希望咱們能夠多吸引善良的、燦爛的、健康的東西。其實,你不妨看一下「吸引力法則」,看完後也許你對我的行為全都明白了。我們從華旗的企業文化和理念來講,一個是「六贏」,一個就是「真實」「燦爛」「感恩」,這就是我發微博的原因。 複雜的中國慈善

  中國的文化傳統從來不缺少慈善的基因,只是中國存在著一個不確定的、含糊的、真假難辨的,同時受到制約的慈善環境

  本刊記者/龐清輝

  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的「慈善晚宴」即將開幕,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游標高調向二人發出公開信,稱自己要「裸捐」。愛國者總裁馮軍隨即同樣以公開方式表示「裸捐」。如此高調的慈善行為,似乎不符合中國富豪一向低調的行為方式。

  二人的聲明,立即引來致敬與質疑無數。

  質疑首先對準了富豪們的財產數量與質量。做建築垃圾處理生意的陳游標如何賺來50億身家,首先引來了質疑。《南方都市報》發表評論稱,陳游標辦的企業主要業務就是拆遷和廢品回收,這個領域 「很難解釋靠拆遷和廢品回收能掙出五十多個億來」,「一個企業家如果發了財,講不清楚是如何發財的,或者故事講得雲山霧罩,基本上是為了忽悠的目的。」

  而第二個要裸捐的馮軍,由於其歷來在慈善方面並未有大動作,引來的爭議也就更多。甚至有「老中關村人」網上爆料稱,「愛國者及其子公司都虧損4~5年了,一直想上市圈錢上不了。」

  胡潤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美國富豪其實也是各種各樣的都有。好多也假得不得了,很多人都是嘩然起來的,歐洲人也有。」

  「這也反映了我們社會的慈善文化還存在一些問題,社會上有時候很多情緒是不理性的,總是希望在雞蛋裡挑骨頭,找出一些動機問題,背後有什麼邪惡的東西。從這個角度我是反對的。」希望工程創始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永光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也說。他認為,願意行善的中國人一點也不少,只是對怎麼做好還不怎麼有經驗。

  「中國的慈善還很年輕。我們還是很明確地要說,不要隨便亂做慈善。必須要好好地考慮真正的社會最根源的問題在哪裡。」胡潤說。

  被「算計」的慈善

  其實,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從來不缺少慈善的基因。只是中國存在著一個不確定的、含糊的、真假難辨的,同時受到制約的慈善環境。

  浙江人林傑(化名)深諳這種環境的制約。林傑的家人都是做製造業起家的,他公司生產的皮鞋、皮具在國內外都有不錯的銷路,現在正積極準備打入北京的中友、百盛等市場。雖然林傑的財產讓很多人望塵莫及,但是林傑總覺得「身邊就是隱形富豪的森林」,所以林傑說自己是「沒錢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林傑在自己捐款的同時,想「攛掇市裡的商會捐錢」,結果「比登天還難」。雖然商會的會員很多都是千萬身家,但最後才募捐了200萬。

  為了號召富豪們募捐,林傑列出了慈善的三項好處:第一,企業可以抵稅;第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即榮譽的收穫,「可以給你頒個牌,上個電視專訪」;第三,汶川地震後的建設「三十年都做不完「,這是和政府建立聯繫和政府熟識的途徑,「做項目的時候好說話」。

  「都是在商言商,利字當頭,有好處才做的。」林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身邊大部分商人的捐款大多出於如此動機,「有政治需求。」如果你問為什麼會如此,林傑自己分析,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富人大多是第一代富人,「剛剛脫貧,還是很捨不得,有的甚至有些反感。」

  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只有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並應捐款人的要求時,政府才有權接收捐款。「在非災『和平』時期給政府捐款,背後可能是一種隱蔽的錢權交易,或謀取更大的經濟利益,或謀求人大、政協的頭銜,還可榮登『慈善家』排行榜。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正常秩序,也破壞了慈善的規則。」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林傑介紹,現實生活中,一些吝於捐款的富人,家庭消費卻往往不菲。就房產而論,可能至少包括三套:一幢400平米的別墅、一套市區的公寓和一套三亞的度假房。家裡可能有8個衛生間和值20萬元一個的馬桶。日常消費包含了8.6萬一粒的橄欖、99999元一盒的月餅、幾十萬元一桌的年夜飯。此外,每年還要採購大量的奢侈品牌萬寶龍、卡地亞、愛馬仕、傑尼亞等產品用於送禮。

  林傑一位有兩架直升飛機的朋友,每年飛機的總養護費用大概在300多萬元左右。「他就當這筆錢是招待費。很多人打高爾夫、開跑車、帶客戶上天飛一圈都是為了交際。」

  慈善,以及這些奢侈品和奢侈的生活,用林傑的話來說,都是被富豪們「精明算計的東西」,都是「用來接著賺錢用的工具」。

  「西方的慈善有一定的宗教和道德的激勵。他們認為自己的財富其實本來就是上帝給的,中國的捐款是有很多實用主義的考慮。」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系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教授趙可金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中美兩國對待財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異是:中國富豪會賺錢,但不會花錢。

  而胡潤則認為,差異還在於中國企業家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在英、美等國家能見到四代、五代、六代的企業家族。「中國的企業家們擁有真正的經濟實力也才十多年,還處在一個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像西方國家,它是一個維護財富的階段。」胡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被「盯住」的慈善

  在林傑眼中,不排除有「富並奢侈著」的富人,而且佔了大多數。但是,也有「富並追求著」 和「富並慈善著」的富人。

  2010年6月16日,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發表公開信,完整地表述了自己對財富的看法:「一些物質上的東西使我的生活更加舒適和享樂,但許多物質上的享受卻並不能帶來真正的生活享受。我喜歡擁有一架昂貴的私人飛機,但擁有幾座豪華的住宅將會是一種負擔。很多時候,巨大財富的擁有者最後成為財富的奴隸。我的家族就算把我的財富多用超過1%,也不會增添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這種財富觀並非是中美最大的差異。林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其實,他身邊有這種想法的富人不在少數,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或者從高科技行業創業起家的富豪。

  而胡潤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也表示他一直不太理解「美國富豪比中國富豪更慈善」的觀點:「中國最近一百年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中國這些富豪都吃過苦的,對需要慈善的人的理解,比好幾代沒有吃過苦的人更多。」

  胡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的50人慈善名單和《胡潤慈善排行榜》在理論上應該是一樣的,選擇的都是「最慷慨的,最有透明度」的慈善家:「但是我們心裡都很清楚,還有人做了不少慈善,有的在某一個圈子上是認識的,有的可能沒有露面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

  「低調地做慈善」,可能是大多中國富豪的選擇。徐永光把富人低調的原因歸結為,大多富人相信佛教教義「為善不要追名」;還有一種,就是迫於現實,「不得不低調行善」。

  林傑就經常碰到索捐的情況:「工商、街道會找,衛生、防疫全都會跳出來,找出各種理由讓你捐款。有的時候,會把你請到各種晚會上,捐也得捐,不捐也得捐。」

  而不久前發生的一則新聞更證實了這種情況的普遍性。2010年春節,陝西府谷縣黨政領導宴請全縣企業家簽訂「城下之盟」,一個晚上政府就收捐13億,打入縣財政。

  林傑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一旦企業捐款,往往導致「一捐就查,沒人敢捐」,企業家捐多了,稅務部門「准過來查,覺得你有問題,怎麼你有那麼多錢去捐款」。

  2010年9月初,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組織完成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富豪的「灰色收入」有可能高達1.4萬億美元。對於中國富人來說,一旦公開行善無異於自找「聚光燈」,可能最後被「圍觀」的不只是巨額財富,還有自己不為人知的「財富秘密」。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資中筠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覺得巴菲特與比爾·蓋茨二人「很天真」,把美國的國情套在中國頭上:「現在我們的民間資本沒有多少安全感可言,他們又怎麼會安心捐款呢?無數的人盯著那點錢,他們只能不露富。該捐的自己早捐了,不想捐的不會因為他們來動員就會捐。」

  林傑也說,中國的富豪們之所以願意將巨額財富留給子女,往往是他們對社會公平的信心不足,對未來無法把握。這樣,留給子女的財富就成為對子女的一種有效保障和安慰。「他們未必不知道過多的財富容易使子女喪失奮鬥的動力,但兩害相權,財富的保障往往更有現實意義。」

  被制約的慈善

  即便是在複雜的情況下,慈善早晚要來。林傑和身邊大多的富豪們都承認,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真的想回饋社會,像信佛一樣的信仰,並非作秀。前幾年的確是為了目的去捐錢,現在有的還是真的是用良心在捐錢」。

  但「用心捐錢」,也會遭遇現行慈善體系制約。

  中國的公益組織是由三個官方組織承辦:這三個組織的下屬機構約有四五千家,吸納了民間捐贈資源的絕大部分。

  「這些慈善機構與政府有著天然的關係,等於是變成了政府的第二事業。」徐永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樣的資金流動過程中,經常使捐款人參與慈善的熱情「受到挫傷」。

  在徐永光看來,做慈善最理想的模式,是富人捐出一大筆錢成立基金會,然後這個基金會通過自己的資產管理來增值,再來投入公益,這種慈善專業化的方式也是全球最流行的一種方式,蓋茨等的基金會基本上都是如此運作。

  而中國的慈善離專業化還有一段距離。比如首善陳游標,「到處撒錢、給紅包」,徐永光勸陳游標說:「現在你的名聲已經到一個頂峰了,如果你不向專業化跨越,你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慈善家,還是企業家?

  慈善家首先是一個好的企業家。中國的富豪們先做企業家,還是先做慈善家?《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大多被採訪的富豪和專家都存在一些質疑之聲。

  全國政協副主席、審計署原署長李金華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曾表示,他現在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關注很多,「現在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有片面的理解,認為主要是慈善、捐贈、環保等,其實企業的第一責任是為社會提供合格的、質量好的產品,而這反映的是中國的經濟質量。」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則認為,「富人到了非常自覺捐款的時候要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他有充分的財富積累,二是他有了一個真正的慈善意識。這兩條中國的富人絕大部分都不具備,甚至有些富人還是在謀財害命的階段。」徐永光覺得,還沒有做企業家,就要求做慈善家,這是社會公眾心理的浮躁,是「有偏差的」。

  徐永光甚至為企業家的慈善步驟進行了更詳細的排序:1.是否給消費者提供了合格的產品;2.是否保障了員工的基本權益;3.是否給投資人創造了利潤;4.是否承擔了環境保護的責任;5.是否依法納稅。

  上述5項,屬於徐永光認定的「企業必須履行的強制性社會責任」,慈善捐款則屬於「自我擔當的社會責任,完全出自包括富人在內的一切公民的自願」。

  「現實情況是,中國企業基本社會責任還沒有履行好,外部評判卻出現了本末倒置,把本該屬於自願承擔的社會責任提到前面。如果用掙來的不義之財捐款,那不是慈善,叫偽善!」徐永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與此類似,作為巴菲特與比爾·蓋茨「慈善晚宴」的在邀嘉賓,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拒絕了該晚宴的邀請。宗慶後對媒體表示,相比捐獻資產的慈善行為,他認為,「當下中國更大的慈善是做大、做強企業」,也就是要持續地為社會創造財富。 「民資成長是慈善發展的前提」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體系之中,財富應當成為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手段」

  文/周浩 劉茜

  巴菲特和蓋茨中國慈善「勸捐」之行所引發的震蕩,才剛剛開始。中國為一個轉型期內的國家,其慈善的發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中國富豪作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富豪對待慈善的態度,與發達國家富豪們對待慈善的態度有何異同?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資中筠和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教授龍登高,為此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今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再版的資中筠《財富的歸宿》一書。《財富的歸宿》是第一本中國學者寫作的介紹美國現代公益基金會的書。書中搜集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和珍貴的圖片,評述了美國現代公益事業的歷史淵源、興起的社會背景及其特點,並集中論述了美國基金會與中國的關係。龍登高則長期關注中美經濟制度比較研究。

  「慈善應該是民間的行為」

  中國新聞周刊:蓋茨9月底將來中國遊說中國富豪,但中國的慈善事業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階段?

  資中筠:中國並不缺乏樂於捐贈的有錢人,缺的是做慈善的渠道和地方。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最主要的障礙不在於捐錢者。

  實際上,我們國家的捐獻願望早已經超越了可以捐獻的渠道,但是政府一直非常鼓勵民間將資金捐給官辦基金。公益事業里絕對重要的一點,就是向大家交代這個錢上哪兒去了。當然,文化差異也是造成兩國慈善事業懸殊的重要原因。

  龍登高:中國和美國的慈善基礎是不一樣的。有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了中國和美國的慈善發展狀態可能會不同。

  第一是制度原因:包括遺產稅在內的各項慈善機制的配套制度是關鍵因素,沒有這個,就很難刺激社會公益慈善的開展。稅收到目前為止仍然是調節慈善的重要手段。不排除美國的很多富人,是因為高額的遺產稅收而選擇了公益。

  第二是財富持有者發展階段的原因。當前中國的富人仍然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富豪,資本力量和國外富豪相比相對弱小,也需要繼續將資本轉化為投資進行再生產,所以他們很少願意捐贈,美國的第一代富豪同樣捐贈不多,現在我們國家應該說還處於財富積累的過程。

  第三是文化與傳統的原因。和美國相比,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更強烈,中國富豪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之後,更多地會以最近的差序格局圈子為標準,停留在幫助周圍的人身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族慈善」。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的慈善資金宣洩渠道主要都有哪些?

  資中筠:這些渠道主要包括基金會、NGO慈善團體等。它們發展不起來很重要的原因是《基金會條例》里規定,基金會的建立一定要有一個主管單位,這個條件就把民間基金會死死卡住了。假如我是一個願意捐款的人,想成立一個基金專門資助癌症病人。在其他國家非常容易,你在所在地的稅務局登記,說我這是非營利的機構,這筆錢你給我免稅,然後我就可以按我想做的去做慈善。但在這裡是不允許的。

  現在有些人認為,把民間資本集中到官辦福利與民間社會慈善沒有什麼區別,實際上社會慈善與國家福利是兩碼事。慈善事業本身是個私人的事情,如果國家搞的話就叫國家福利政策,這是兩個概念,將其混為一談是荒謬的。現在很多人就想將民間社會慈善資本集中至官辦基金下統一支配,這也是不好的方向。

  龍登高:是的,渠道和信息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應當說,從長遠來看,政府是希望NGO慈善組織能夠做大做強的。但是目前確實管理太嚴格,而且我們也不一定就知道怎麼做。其實,這方面的經驗很多,中國的台灣、香港及新加坡等華人社會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目標,他們可以做得好,我們同樣可以。另一方面,諸如美國等一些國家慈善事業發展的經驗,我們也可以拿來主義嘛。

  而且,基金會之類的私人慈善團體的建立和發展本身是沒有危害性的。可能有些人會擔心資本在民間的過分集中,會產生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和不可預見的波動,畢竟維穩是第一要素。但實際上,基金會、民間NGO慈善組織的發展,應當說都是社會和諧的潤滑劑,對於緩解客觀社會矛盾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新聞周刊:是因為民間基金會運作慈善資本的能力不強?

  資中筠:慈善本來就應該是民間的行為,而且民間運作社會慈善資本往往比官辦基金會運作資本更有效果。它固然也有管理不當、判斷失誤以及各種浪費之處,但是比政府機構的靈活性、針對性要大得多,因而花錢的效益也要高得多,所以其總體的影響遠遠超出付出的金額。

  龍登高:基金會本身就是一種民間的、自發的個體組織,不一定要全部囊括在政府的控制之下。這樣會一方面使得慈善失去了它的本意,另一方面,也使得財富流動的渠道、信息被阻卻了。

  私有資本不能取得大發展,

  就無法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中國新聞周刊:既然慈善的本質是民間的自發行為,是否意味著私人資本壯大成為了其發展的先決條件?

  資中筠:完全可以這麼說。美國基金會應當說是政府干預的反對派,它們相信私人的力量和義務,其作用的發揮都是在促進私人資本大發展的前提下才得以實現的。

  現在我們的民間資本安全感不強,他們又怎麼會安心捐款呢?無數的人盯著那點錢,他們只能不露富。因此說,促進民有資本發展的前提是保證它的確定性,這是最重要的。

  龍登高:私有資本不能取得大發展的話,就無法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當前「藏富於國」的狀況應該向著「藏富於民」的趨勢轉變才是唯一途徑。對於一個政府來說,自己的民眾越來有的富有,當然應該是樂見其成的。雖然當前「藏富於國」與「藏富於民」之間仍存在著一定的衝突,但二者並非一個完全的矛盾體,而且後者也應該是我們財富成長的一個方向。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社會主義的本質目的不就是讓民眾富起來嗎?這個大方向和促進民資發展是一致的。

  其實,我們國家很多富豪的絕對資本量非常地少。當前最好的路徑是實現允許民間資本的擴大再生產,先把民資蛋糕做大,才能談得上高水平的慈善。

  中國新聞周刊:阻礙民有資本發展的因素都有哪些?

  資中筠:政府首先應當改變對於民資的態度,並且改善法律、法規,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不要讓少數幾個官辦基金會壟斷慈善捐款,得用各種方法想撐破這個束縛,這對於民資發展也是促進。

  龍登高:當前阻礙民資發展的主客觀條件還是比較多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對財富創造來源的認識,也就是所謂的「原罪論」。實質上這是一種仇富心理,這種理論認為富人進行財富積累來源於剝削和攫取剩餘價值。

  當前我們的人們很容易將「發財」與「剝削」「坑蒙拐騙」或者是「利用制度漏洞」這樣的辭彙聯繫在一起,這是我們認識中一個很嚴重的誤區。不當得利和剝削當然是有的,比如說山西的很多煤老闆。但是更為根本的方式是這些企業家抓住了機遇,通過生產要素的組合與資源配置,創造了財富。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爾·蓋茨依靠剝削幾個工人,他怎麼可能創造這麼多的財富呢?

  第二是在產權上,我們對於財富特別是私有財富的保障方面,做得不夠好。這應當說是個最基礎的方面,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實現對於責任感和慈善意願的激發。如果我捐出來一大筆財富,很多人就會問:你這麼多錢是怎麼來的?在這種產權得不到有力保障的狀態下,「隱富」成了中國人最擅長的手法。這並不是修改《憲法》或者頒布《物權法》就能改變的,這是大的社會環境,牽涉到整個保護私有產權的配套制度。

  中國新聞周刊:慈善機構與政府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

  龍登高:政府應該打破慣性,放開手腳,放活帶著枷鎖的民間慈善資本,給中國慈善組織的建立與運行提供好的環境。當然,民間慈善組織最好能與政府建立一種默契的協作關係,在大的方向上與政府保持一致,又能保證慈善組織的本質:即一種民間資本行為。

  「擁巨富而死,死於恥辱」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富豪和慈善、富豪與社會責任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資中筠:富豪應該是有責任的。我覺得富豪最需要做好以下兩點。第一就是反對腐敗。你應該把自己的企業先做好,別搞假冒偽劣;第二,別做行賄政府等違法亂紀的事情,別跟「權貴資本主義集團」勾結。然後在自願的基礎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要做錦上添花的事。比如現在有些人一下子就給名牌大學捐幾千萬。他們不缺錢,這筆錢也不定向,這是作秀嘛。這就是錦上添花,不是雪裡送炭。真正需要的貧困地區,特別需要比如說給老師增加點工資卻沒有人去捐。

  龍登高:富豪所擁有的資產與他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相對等的。

  在美國流行一種意識:通過稅收交給政府和通過慈善渠道交給社會是一樣的。這裡的社會包括高校、貧困群體、災害救濟、宗教等各個方面。在我們國家,調節財富分配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稅收,但其實很多富豪並沒有按照財富越多稅收就越遞進增多的原則來繳稅,這也是仇富心理產生的重要原因,因為這與財富和責任應該相對等的觀念是不相稱的。而且,當初的財富積累目的也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無形中是對富豪社會責任的最有力界定,這是社會主義的大方向。

  中國新聞周刊:以基金會為主體的社會慈善模式,會是中國以後發展的方向嗎?

  資中筠:每個國家的國情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不能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進行比較。美國的基金會是美國特定的土壤和物質、人文條件的產物,百年來在政府和公眾的監督下,經過多次磨合和有關法律的改革才有今天比較健全的機制。美國基金會對內是其國家制度的支柱之一,對外則是美國政府外交政策的「沉默的夥伴」。德魯克基金會的創立者、著名企業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將基金會稱作「第三條道路」。

  對於發起者和捐贈者來說,這一事業並不亞於其前半生所從事的企業發展,甚至更為重要,意義更加深遠,超越了避稅和個人沽名釣譽之上。當然,精英理想與宗教觀念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美國富人中流行一句俗語: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進針眼還難。中國慈善組織尚處於衝破官辦壟斷的初始時期,前面要走的路還很遠,具體的展望現在還說不準,但是獨立運作必然是其大方向。

  龍登高: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體系之中,財富應當成為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手段:每個公民都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創造財富,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認同。這是一個社會財富觀成熟的體現,但是必須在包括遺產稅在內的慈善機制完善的前提下才得以實現。因此,中國慈善組織的發展應當向著獨立、科學的運作模式轉軌。卡耐基說過:「擁巨富而死,死於恥辱」,這也許會成為中國富人把握財富的新方向。

.pb{zoom:1;} .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體";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 .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 分頁 */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體",sans-serif;} .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 .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b{zoom:1;} .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體";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 .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 分頁 */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體",sans-serif;} .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 .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b{zoom:1;} .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體";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 .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 分頁 */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體",sans-serif;} .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 .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推薦閱讀:

《環球人物》十年十人·公益 | 王振耀,質疑並沒讓慈善公信力下降
藝人的粉絲們都做過哪些慈善公益?
如何讓一個公益項目、志願服務項目、慈善項目常態化具有長期性,避免出現短期性公益?
對公益的誤解那麼多,一個一個幫你破
討伐王鳳雅父母,莫把偽善當慈善

TAG:慈善 | 財富 | 富豪 | 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