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胸外科發展簡史

中國胸外科發展簡史

 高尚志 劉彥國 耿慶 趙珩 王俊

 引用本文:高尚志,劉彥國,耿慶,等.中國胸外科發展簡史.中華外科雜誌,2015,53(1):27-32.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祖國醫學對民眾的保健事業及民族繁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外科學卻一直是她的薄弱環節,自明清以來仍然處於緩慢發展甚至停滯的階段;尤其是在胸外科方面,一直少有記載。

隨著西方醫學的發展邁入現代外科學時期,其開始呈現出不同特點:現代外科學立足於解剖學、生理學和病理學等基礎科學,同時以實驗外科為手段來解決臨床中遇到的問題。

胸外科手術具有風險大、創傷大、併發症發生率高、對麻醉及呼吸控制要求嚴等特點,是外科學中起步較晚的一個學科。我國胸外科起始於20世紀30年代,時間上稍晚於西方發達國家。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至今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卓越成就、欣欣向榮的學科。


探索嘗試(1934—1949)


1934年,董秉奇(1900—1955)在上海工學院附屬紅十字會醫院率先開展肺結核的外科治療,在13個月中做了120例胸廓成形術治療肺結核,病死率僅1.7%,明顯低於國外報道。

1937年9月21日,王大同在北平協和醫院用肺門止血帶法為1例22歲的女性支氣管擴張患者成功施行了左肺下葉切除術,這是國內首次報道的肺葉切除術。

1941年3月14日,張紀正(1905—1984)在北平協和醫學院,使用肺門血管支氣管分別處理法為1例49歲男性肺癌患者成功實施左全肺切除術,這是我國首例全肺切除術。

1947年初至1949年底,我國胸外科奠基人之一黃家駟(1906—1984)在上海國防醫學院、中美醫院和上海澄衷醫院共開展了50例肺切除術,病種包括肺囊腫、肺癌、肺結核和支氣管擴張等肺部外科常見疾病。

在食管外科方面,1940年4月26日,年僅30歲、時任北平協和醫院主治醫師的吳英愷(1910—2003)在麻醉醫師馬月青的配合下為1例58歲的男性食管癌患者成功實施了經胸食管癌切除術及胸內食管胃弓下吻合術,這是國內首次報道的食管手術,僅比西方同類手術報道晚2年。但1949年以前,國內食管手術仍然開展較少,且術後病死率較高。

在胸部創傷方面,1940年張超味在我國首先對1例右心室刺傷的患者成功進行了修復,這是國內首次有記載的嚴重胸外傷患者的成功手術治療。

這些手術在當時中國國內具有開創性,在國際上也較為先進。在當時國內時局混亂、醫療設備缺乏以及人們對胸部疾病和手術認識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國胸外科的先驅者能勇於挑戰、不畏艱辛開展胸科疾病的外科治療,確實難能可貴。


初具規模(1949—1966)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國內有了比較穩定的政治局面。面對百廢待興的祖國,黨和政府始終關心著人民的生命健康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對醫療保健事業增加投入。肺結核是當時威脅人民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受當時醫療條件及認識的限制,手術是肺結核治療的常用手段。這一時期國內各地從上到下紛紛建立起結核病防治所或胸科醫院,胸外科事業因此得到了迅速、蓬勃的發展。同時肺癌、食管癌、氣管疾病的診療也逐漸受到重視,相應業務的開展邁入了新階段。我國的胸外科事業在這一時期得以迅速普及與發展,手術病種逐步擴大,手術例數大大增加,填補了大批國內空白,學術交流活動頻繁,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胸外科人才。

1950年,中華醫學會召開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選舉胸外科專家吳英愷擔任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黃家駟擔任司庫,隨即組織開展了結核病外科治療等相關專題的調查研究。1952年,中華醫學會召開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的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員會,其中吳英愷任秘書,黃家駟、董秉奇擔任常務委員。之後,在中華醫學會的組織下,我國胸外科工作者對外交流日益活躍。1955年,吳英愷和黃家駟共赴莫斯科出席蘇聯外科學會第二十六屆全蘇會議,並作了「食管癌與賁門癌的外科治療」、「肺結核病的肺切除治療」的學術報告。同年,吳英愷作為新中國會員代表參加了國際外科學會委員會。1957年,吳英愷在墨西哥城召開的國際外科學第十七屆大會上做了題為「食管癌的外科治療」的報告。1961年,時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的黃家駟應邀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蘇聯醫學科學院第十五屆大會,併當選為蘇聯醫學科學院院士。1962年第八屆國際腫瘤大會在莫斯科舉行,吳英愷、黃國俊、李光桓、高潤泉、張瑋等在大會上報告了「華北地區食管癌發病情況的調查研究」和「食管鱗狀上皮癌切除治療的遠期結果」,受到了各國專家的高度評價。1963年,吳英愷出席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召開的國際外科學會第二十屆大會,並做了題為「選擇性低溫體外循環」的報告。通過頻繁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既展現了新中國胸外科取得的成就和醫務工作者的風采,又將國外最新的科學進展和臨床經驗帶回國內,促進了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發展和提高。

在肺外科方面,1951年,顧愷時(1913—2005)在上海南洋醫院開展膈神經麻痹術及胸廓改形萎陷療法治療肺結核,開展肺葉切除術治療支氣管擴張和肺膿腫。1954年他開創了骨膜外塑膠球填塞術治療雙側空洞型肺結核,這在世界上屬於首創,並且得到了蘇聯科學院院士、胸外科權威安切羅瓦的極高讚譽。1953年,邵令方(1922—2009)在北京協和醫院對肺結核患者率先開展了胸腔內粘連松解術,提高了人工氣胸治療肺結核的效果,使空洞閉合率及痰結核分枝桿菌陰轉率超過95%。1954年,邵令方又改革氣管殘端縫合方法,對大支氣管採用細腸線作連續雙層縫合,絲線結紮肺段支氣管後包蓋肺組織,大大降低了肺結核患者肺切除術後的支氣管胸膜瘺發生率。肺癌方面,1953年黃家駟即開始為肺癌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呼籲;1959年,上海第一醫學院中山醫院石美鑫(1918—2014)在總結16個中心236例病例後提出,肺癌應早期診斷手術切除後才能獲得較好的預後。在此之前,針對肺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效果不佳,患者術後生存年限較短,乃與腫瘤發現較晚有關。1963年顧愷時提出,採用擴大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既應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組織,保障呼吸循環功能,同時又應最大範圍清除引流淋巴結;1965年山東省立醫院蘇應衡分析422例肺癌患者,提出在肺癌的外科治療中肺葉切除術效果並不比全肺切除術差。

食管外科方面,我國食管手術以及對食管癌的認識及治療水平在這一時期得到迅速發展,並走在了世界前列。1951年,黃家駟在上海第一醫學院華山醫院為1例因化學灼傷造成長段食管狹窄的患者成功施行了國內首例食管切除+食管胃頸部吻合術;此後他又率先將該術式應用於上段食管癌並取得成功。1955年,陳兆昌、李灝提出經右側進胸有利於中段食管癌的切除。1957年,福州中國協和醫院李溫仁在國內首次成功施行結腸代食管術,至1959年他共報道24例結腸代食管術;20世紀60年代初,高尚志、姚震等在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也完成該手術;1963年,顧愷時也開展了結腸代食管術治療晚期食管癌。這些在國內均屬於較早的一批。

1958年,吳英愷提出食管癌分型:蕈傘型、髓質型、潰瘍型、縮窄型,為食管惡性腫瘤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了依據。

1959年4月,「華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協作組」成立大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成門外醫院召開。河南醫學院楊文獻、沈瓊、劉芳園,山西腫瘤醫院李光恆,河北醫學院第四醫院張毓德,山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曹獻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成門外醫院吳英愷、黃國俊參與了大協作,拉開了我國在食管癌高發地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序幕。之後他們各自在選定的高發區開展食管癌的普查。不久,河南醫學院病理科醫師沈瓊在世界上首創食管氣囊拉網細胞學診斷方法,為早期診斷提供了簡易的手段。在河南省安陽市林縣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食物「粗、硬、熱、快」與食管癌形成有關。食管拉網細胞學檢查發現,70%以上的受檢者有慢性食管炎,加上食物中缺乏維生素A和C,均可能引起食管上皮過度增生,終成癌變。20世紀7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所等研究單位在林縣測出,水及糧食都含致癌的亞硝胺是一個主要致癌因素。1962年以來,河南林縣縣醫院在基層積極開展食管癌手術治療。由於較多患者在現場普查中被早期發現,早期手術,因而術後5年生存率平均高達44%。被下放到該院的邵令方曾報道200餘例屬於一期食管癌的病例,經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高達90%,為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水平。1963年,黃國俊統計了9個中心1 503例食管切除術,結果顯示吻合口漏發生率4.3%,吻合口漏病死率57%,認為吻合口漏是當時食管手術亟待解決的問題。1965年黃國俊提出,食管手術並髮乳糜胸後應在患者發生多器官功能不全前儘早開胸手術結紮胸導管;術前放療能顯著提高手術切除率,但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較高。華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協作組帶動了全國各地食管癌的防治研究,也為多省市多單位開展醫療科研大協作積累了良好經驗。

這一時期我國對胸外科其他疾病如氣管、縱隔疾病的診療水平也有所突破。1957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成門外醫院黃國俊使用細絲線間斷縫合法做對端吻合術治療1例外傷性右主支氣管斷裂的患者成功,此為我國首次文獻報道的氣管手術。1958年,上海第二醫學院仁濟醫院王一山為1例肺結核患者行右上肺葉切除+支氣管狹窄部切除及對端吻合術獲得成功。

1962年,上海市胸科醫院黃偶麟(1922—2005)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氣管上段和喉切除造口術,並在後來全心投入氣管外科的研究與實踐,大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首先開展了隆突切除術、袖狀全肺切除術、氣管隆突切除重建術、氣管支氣管成形術、氣管開窗術等高難度手術,逐步形成並發展了我國氣管外科。他還為一例長段氣管缺損的患者施行了右側支氣管倒置、頸部造口術代替長段氣管缺損的手術,這是世界上首次施行的支氣管倒置替代氣管術,得到了美國哈佛醫學院世界著名氣管外科專家Grill教授的讚譽,為我國氣管外科在國際醫學領域爭得了榮譽。

20世紀50年代,國內胸外科專家吳英愷、吳公良、黃孝邁等集中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醫院,組成了胸部創傷專科醫療組,開展胸部創傷的專科手術治療,為我國胸部創傷救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1964年,傅堯箕在我國首先開展縱隔鏡手術並取得良好效果。

1956—1958年,吳英愷負責組建了我國第一個胸科專科醫院——解放軍胸科醫院(現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1957年11月,上海市胸科醫院成立,首任院長黃家駟,副院長為蘭錫純和顧愷時。顧愷時率先倡導組織全國胸心外科醫師進修班,從1957年開始,每年一屆,為我國胸心外科界的人才儲備和培養作出了巨大貢獻。1958年以後全國各地相繼成立很多胸科醫院,我國的胸外科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生機勃勃的景象。

1949—1966年是我國胸外科事業迅速普及壯大的時期。儘管這期間我國的胸外科臨床水平與國外比較仍有差距,但並不很大,而且處于欣欣向榮的態勢。這一階段可以稱為我國胸外科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階段。


停滯不前(1966—1977)


「文革」十年浩劫干擾了國內幾乎所有行業的發展與秩序,嚴重阻礙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很多醫院的胸外科以及胸科專科醫院的臨床業務和科學研究被迫終止,甚至不復存在。建國初期我國胸外科事業發展欣欣向榮的局面被政治鬥爭所破壞,專家和醫務工作者遭到迫害,我國胸外科的發展停滯不前。但此時國外胸外科領域卻湧現出了許許多多新的檢查及診斷技術、新的手術方式、新的學術經驗,而我國胸外科全面停滯,損失慘重。這導致國內的胸外科實力再次與西方國家拉開較大差距。

其中值得讚許的是辛育齡領導的針刺麻醉肺切除手術研究獲得了成功,將最初針刺麻醉需應用36個穴位簡化到只需2個穴位即可完成肺切除手術。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由其負責為外賓演示針刺麻醉下肺切除手術並獲得了成功。

1970年,剛剛擺脫「牛棚」的邵令方發明了我國獨特的食管胃吻合器,1973年開始應用於臨床,吻合器的基本原理與現代西方國家製造的消化道吻合器基本一致。機械吻合器的使用使食管和胃之間難度最大的縫合由手工操作變成機械操作,不僅縮短了手術時間,而且減少了吻合口漏的發生率,可以稱得上是食管外科的一項革命性進展。

「文革」中我國各個行業對外交流都受到極大限制。1973年吳英愷出席了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國際外科學會第二十五屆大會,併當選為1975—1977年度國際外科學會副會長。


恢複壯大(1978—1996)


1978年,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召開,我國各項事業逐步進入正軌。停滯了10年的胸外科事業逐漸恢復並且壯大,迎來了又一個迅速發展和提高的大好時期。這一時期我國胸外科事業不僅走出了動亂的陰影,迅速恢復,而且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驕人的成績。1979年美國醫學會第75屆醫學教育會議授予黃家駟世界傑出醫學教育家獎,是我國胸外科界的一大榮譽。

1982年,在黃家駟、吳英愷、蘭錫純、吳公良等老前輩的提議倡導下,《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成立,開始徵求稿件;1985年,經有關部門批准,《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正式創刊。1985年10月初,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成立大會在瀋陽召開,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就此宣告正式成立。首任主任委員由解放軍總醫院的心臟外科專家蘇鴻熙擔任,副主任委員由石美鑫、孫衍慶和黃國俊擔任。同時在瀋陽還舉辦了為期11天的胸心血管外科學習班。1986年11月,在剛剛成立的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的組織和瀋陽軍區總醫院的支持下,我國第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國際講習會成功召開,世界著名胸外科專家Lillehei、Kirklin J、Ross D等悉數出席,就此拉開了我國胸外科學界與國外同道開展大規模交流的序幕。1997年11月,中華醫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普胸外科學術會議,會議詳細討論了食管外科、肺癌外科、肺移植、胸腔鏡外科、胸外傷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進展。老一輩胸外科專家吳英愷、邵令方、黃國俊、劉琨等均到場,並做了演講或發言,對國內普胸外科事業的發展寄予了極大的希望。之後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更加致力於與國際主流學會合作,以擴展中國胸心外科的國際影響力,與美國胸心外科學會、歐洲胸心外科學會等建立了官方聯繫,學會的國際影響力逐年顯著提高。

自成立以來,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和《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為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國內胸外科的發展,推動祖國的胸外科融入世界。

一、食管外科方面

我國食管外科很早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世紀80年代,吳英愷與黃國俊合著的《食管癌和賁門癌》一書,由德國著名的SpringerVerlag出版社出版,成為國際上食管癌的權威性著作。1982年他與黃國俊聯名在美國胸心外科年會上作了題為「中國食管癌研究及外科治療1940—1980年進展」的報告,受到熱烈歡迎和強烈反響,這標誌著我國食管外科真正走向國際講壇。

1979年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的張滌生與上海市胸科醫院黃偶麟合作運用顯微外科技術吻合血管,實施了7例遊離空腸移植替代食管,均獲成功。1981年,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劉琨作為內地的唯一代表赴香港參加亞太地區第七屆國際胸部疾病學術會議,在會上介紹了由他設計的「隧道式」胃食管吻合術。「隧道式」胃食管吻合術使術後吻合口漏的發生率降至0.87%,是當時全世界報道的胃食管吻合口漏發生率最低水平。這一技術被載入多種教科書,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1982年,河北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張毓德報道世界首例胃腔內彈力環扎吻合術,這種方法可進一步降低術後吻合口漏的發生率。與此同時,消化道吻合器開始被普遍接受採用,國內也有廠家開始設計生產。1986年解放軍總醫院湯澧源報道,應用國產吻合器進行食管手術消化道吻合,吻合口漏發生率較手工縫合明顯下降。

1985年,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高尚志率領團隊完成課題「食管一層吻合術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意義」,結果顯示該術優於兩層吻合術。後來食管一層吻合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從而改革了傳統的兩層吻合術。

1991年,壽化山報道改進的肌層內「隧道式」胃食管吻合術從1986年起應用242例,無1例發生吻合口漏。2000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張汝剛報道23例保留迷走神經乾的中段食管癌根治術,認為此術式有利於患者術後恢復。

我國在食管良性疾病及食管生理功能檢測方面比西方發達國家落後幾十年。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王其璋自1979年開始從事食管良性疾病研究工作,並於1984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食管功能檢查室,開展了各種食管疾患的功能檢查和食管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研究,啟動了我國食管研究的新篇章。以後,他和邵令方積極奔走,組織全國食管良性疾病學術會議。在他們的努力下,於1991年舉辦了首屆全國食管良性疾病學術會議。

二、肺外科方面

20世紀80年代以後,肺葉切除術已經取代全肺切除術成為肺癌根治的標準術式,再加上支氣管成形術的開展,進一步擴大了肺惡性腫瘤的手術適應證。術後輔以放化療等抗腫瘤綜合治療,進一步提高了肺癌的遠期療效。20世紀90年代以後,氣管、隆突、支氣管成形術,以及肺癌侵及血管的外科手術也陸續開展,支氣管成形術、肺動脈成形術已經在不少單位取得了豐富經驗。肺減容術、肺移植手術也在一些單位先後開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82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成門外醫院黃國俊在分析50例支氣管成形肺葉切除術後提出,為保證原發腫瘤得到徹底切除,支氣管切緣應距腫瘤1 cm以上。198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汪良俊分析601例病例並提出,目前以外科為主的綜合治療是肺癌治療的首選方案,常規肺葉切除術是首選術式。1992年上海市胸科醫院丁嘉安報道17例病例,認為氣管隆突切除及重建術對侵犯隆突的肺癌效果肯定,但併發症發生率及病死率較高。1996年王俊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完成了國內首例肺氣腫肺減容術。

在肺移植方面,1979年,北京結核病醫院辛育齡為2例肺結核患者施行肺移植術,遺憾的是2例患者後因急性排斥及感染無法控制,分別於術後7及12 d接受移植肺切除,均未能長期存活,但他開創了國內肺移植手術的先河。1995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陳玉平為一位肺纖維化的患者進行了單肺移植術,術後存活了5年11個月,這是我國首例長期存活的肺移植術。1998年,陳玉平完成國內首例雙肺序貫移植術並獲長期存活,這是我國肺移植外科的重大突破。2000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國良報道2例下肺靜脈移植於上肺靜脈成功,提出自體肺移植術是一種可供選擇的、保全肺組織的根治術式。2004年12月28日,陳靜瑜在無錫市第五醫院在我國首次成功開展了非體外循環下序貫式雙肺移植術。近年來,我國肺移植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三、胸外傷方面

20世紀70年代,第三軍醫大學王正國首先對肺爆震傷發生機制和救治進行研究,並取得較好成果。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西南邊境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胸部創傷的住院病死率已由抗美援朝戰爭中的9.8%下降到4.9%。20世紀90年代,第三、四軍醫大學分別建立了胸部火器傷的動物實驗模型,開展了胸部槍彈傷和爆炸傷的實驗研究。90年代以後,我國胸部心血管創傷的臨床救治工作有了很大提高,急診醫學受到關注,很多大城市的大醫院充分利用現代通訊、交通和攜帶型呼吸循環支持等醫療設備,建立了醫療網,在加強現場、運送途中和急診室瀕危患者監護和救治方面有了良好的開端。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胸外傷專家、急診醫學專家王一鏜(江蘇省人民醫院),他最初從事的是胸心外科,並且在胸部創傷方面卓有成績。1987年他開始專註於急診醫學領域,成為我國該學科的開拓者之一,併當選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微創化時代(1992年至今)


微創化是現代外科發展的大趨勢。1990年底,電視胸腔鏡手術首先在美國誕生。1992年該技術進入中國。迄今,胸腔鏡手術已成為胸外科的常規手術和核心業務。胸腔鏡技術引領著胸外科進入了一個微創化新時代。這一時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萌芽階段(1992—1994)

1992年11月18日,在美國外科醫師Michael Mack的指導下,王俊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成功開展了我國第一例電視胸腔鏡手術,標誌著中國胸腔鏡外科的誕生。這一年,在國際同行的指導和老一輩胸外科專家的關心和支持下,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上海第二醫學院新華醫院和解放軍總醫院3家醫院首先開展起了電視胸腔鏡手術,造就了王俊、劉桐林、崔忠厚、朱恩良、單根法等我國第一批胸腔鏡外科醫師。

1993年,浙江省人民醫院嚴志昆和朱理、福州軍區總醫院肖海、上海第二醫學院瑞金醫院杭鈞彪、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王惠華、山東省臨沂市腫瘤醫院谷蘭海和瀋陽軍區總醫院曲家騏等醫師相繼開展了電視胸腔鏡手術。

1994年是我國胸腔鏡技術起步中重要的一年,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何建行、天津市胸科醫院盧文秋、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李曉輝和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梁正等又一批同道加入了胸腔鏡外科醫師的行列。1994年6月,《中華外科雜誌》編輯部和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聯合舉辦了「首屆全國胸腔鏡外科學術交流及技術演示會」,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共95名代表參會,11家已開展胸腔鏡手術醫院的醫師介紹了他們的初步經驗。會議還安排美國的Tea E. Acuff醫師和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王俊進行肺楔形切除、肺大皰切除和胸交感鏈切除等胸腔鏡手術表演。這也是中國外科醫師首次獨立進行的手術現場直播。會議同期舉辦了第一期全國胸腔鏡技術操作訓練班,培訓了80名學員,為日後我國胸腔鏡外科事業向全國推廣發展培養了首批人才。這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標誌著我國胸腔鏡外科邁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

二、成長階段(1995—2005)

兩年多胸腔鏡技術的「啟蒙運動」及第一屆全國胸腔鏡學術交流會和技術培訓班的召開,為我國電視胸腔鏡手術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僅1995年,國內有關胸腔鏡的論文就達51篇,手術適應證也有較大擴展。1994年6月,何建行首次開展同期雙側胸腔鏡手術。1994年9月,王俊完成第一例胸腔鏡胸腺切除術。1995年6月,王俊在《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首次介紹了胸腔鏡下的解剖性肺葉切除術;同年,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完成了我國第一例小兒胸腔鏡手術。1995年11月,第二屆全國胸腔鏡外科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舉辦,參會代表170人,第一次介紹了胸腔鏡食管癌手術、縱隔腫瘤切除、動脈導管未閉手術及肺包蟲囊腫手術等較高難度的胸腔鏡手術。從這次會議的數據看,到1995年底,全國開展胸腔鏡手術的單位已達幾十家,手術近千例,其中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和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手術例數超過百例。

1996年11月,第三屆全國胸腔鏡外科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香港中文大學嚴秉泉和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劉會平到會做學術報告,兩岸三地的胸腔鏡外科醫師首次走到了一起。

1997年,由陳鴻義和王俊共同主編的我國第一部系統介紹電視胸腔鏡手術的專著——《現代胸腔鏡外科學》問世,同年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胸腔鏡外科學組成立。這是我國胸腔鏡外科史上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兩件大事,對於推動電視胸腔鏡手術在我國的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1999年王俊在國內首次開展電視縱隔鏡手術,稍晚告他又報告了國內首例胸骨旁縱隔鏡手術。

進入21世紀以後,胸腔鏡逐步成為胸外科臨床工作中的常用乃至必備設備,被廣泛認為是自體外循環問世以來胸外科領域又一重大的技術革新。2000年5月,我國第一個「胸部微創診療中心」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成立,系統地開展胸腔鏡、縱隔鏡和硬質氣管鏡等胸部微創技術的實踐、研究和教學、推廣工作。 這一時期,各種全國性和地方性胸腔鏡手術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我國胸腔鏡手術的技術普及和人才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成熟階段(2006年至今)

電視胸腔鏡全面應用於肺癌和食管癌等胸外科核心手術是其走向成熟的標誌。2006年,NCCN首次將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肺癌寫入臨床指南。正是這一年,全胸腔鏡下的肺葉切除術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開始規模化開展,並逐步推向全國。胸腔鏡技術臨床應用掀起了又一輪新的高潮。胸腔鏡手術在肺癌外科治療中的地位逐漸確立;為了解決國人肺葉切除手術中淋巴結鈣化多、粘連重等問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俊開創了廣為採納的「王氏手法」,並對手術器械進行了改良和優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群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倫旭等也對全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方法和技巧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優化,為這一技術的成熟和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肺癌手術中的廣泛應用使腔鏡手術基本取代了開胸手術在胸外科的核心地位。

胸腔鏡食管外科方面,自1994年王俊、曲家騏首先在國內開展食管疾病的胸腔鏡手術以來,受腹腔需開放操作、手術環節繁雜等因素影響,食管癌的胸腔鏡手術發展較慢,胸腔鏡手術多限於食管良性疾病。近5年來,隨著胸、腹腔鏡的聯合應用和普及,食管癌的胸腔鏡手術迎來了一個新的高潮。各地紛紛開展胸腔鏡聯合腹腔鏡的全微創食管癌手術,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浙江省台州醫院朱成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李輝、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譚黎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王允等對食管癌的胸腔鏡手術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及優化,為推動此項技術做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手術病例和手術經驗的積累,我國電視胸腔鏡手術在自我提高和完善的過程中也為世界胸外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比如,在胸腔鏡交感神經鏈手術方面,李劍鋒等報告了世界上病例數最多的一組長QT綜合征的胸腔鏡手術;王俊和塗遠榮及其研究團隊對手汗症手術的研究,為國際上這一疾病治療的術式選擇做出了有指導價值的貢獻。中國人的名字和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期刊和國際會議上。國內胸腔鏡文章和各單位胸腔鏡手術所佔比例越來越高,一些醫學中心胸腔鏡手術已佔到了胸外科手術的80%以上。微創技術的應用使我國胸外科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和前所未有的巨大進步。這一時期是我國胸外科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期。


結束語


從1934年到2014年,縱觀這波瀾壯闊的80年,我國胸外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傳統到微創,最終發展到當今技術先進、人才濟濟、欣欣向榮的新局面,實屬不易。回顧歷史,我們為過去的成就感到驕傲。一代代胸外科同仁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從中湧現出了一批享譽中外的醫學大家。他們的成就和事迹是我國胸外科乃至醫學界永遠的財富!展望未來,我們將沿微創化的發展方向,充分融合現代科技,與國際同行一道,不斷開創出胸外科事業更加輝煌的明天。

本文涉及的年代長,事件多,受作者的認識和知識水平所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同道們多加指正。

==============================

感謝你在學海無涯的征途上選擇了我。

全文請在我刊官方網站上下載。

訂閱《中華外科雜誌》

推薦閱讀:

中國各具特色的民居
能把衛衣搭配的棒棒噠,才算得上會穿的小妖精【中國服裝圈·1070期】
「泰坦尼克」號上有6名中國倖存者!他們當年被歧視、抹黑,如今真相揭開
鄭永年:中國說自己不稱霸,西方為何不信?
俞可平:良法善治的本土智慧與中國道路

TAG:中國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