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修】廣論班級分享介紹

廣論班學習須知

上師簡介

  洛桑陀美上師,朝陽妙吉寺主持。青海人,1967年8月出生在阿尼瑪卿山腳下黃河源頭的海南,14歲在青海省塔爾寺洛桑旦曲金剛上師座下剃度出家。藏傳格魯巴傳承,19歲拜拉茂·雍增仁波切為根本上師,學習顯宗《小五明》、《五部大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密集金剛》、《勝樂金剛》、《時輪金剛》,尤其是黃教山居格魯派的《大威德金剛修行廣論》和《四加行的傳承講義與修法》,得到各個本尊《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灌頂和傳承。之後進入青海省密宗學院查納寺進修。21歲通過嚴格審核,考入青海省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進修深造。依止有文殊師利菩薩化身之稱的洛桑道爾吉等多位上師,進行為期四年的學法深造。在青海省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畢業後,繼續參學,先後到西藏拉薩黃教的三大寺:色拉寺、哲蚌寺、噶丹寺以及拉卜楞寺等寺院參學。

  1995年尊師旨意來到漢地山西五台山西天洞附近搭了一處茅棚閉關。專修「五尊文殊菩薩」和「大威德金剛」。2006年,經遼寧省朝陽市當地信眾及相關部門邀請,任建平喀喇沁妙吉寺主持至今。洛桑陀美上師至誠致力弘揚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喀巴大師傳承。主講《菩提道次第廣論》,利益有緣眾生。為使眾有情累積圓滿菩提的資糧,上師每年帶領信眾在妙吉寺院舉辦「鮮花供佛」、「凈水供佛」、「酥油燈供佛」、「妙香供佛」、「大威德金剛火供」、「大放生」等法會;常年組織各地弟子扶貧濟困、養老助學等慈善義舉。為了延續佛法之法脈,為了諸有情離苦得樂,為了弘揚利他之精神,上師纖介不遺的貢獻自己所有的力量。

洛桑陀美上師法脈傳承

法王宗喀巴:傑·宗喀巴·洛桑札巴(善慧稱)

1、傑·絳白嘉措(妙吉祥海)

2、克珠·格勒貝桑(善樂吉祥)

3、巴索·卻吉堅贊(法幢)

4、珠欽·卻吉多傑(法金剛)

5、嘉瓦溫薩巴·羅桑頓珠(善慧義成)(第三世班禪額爾德尼)

6、克珠·桑結耶協(佛智)

7、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善慧法幢)(第四世班禪額爾德尼)

8、仲巴·准珠堅贊(精進幢)

9、仲巴達浦巴·黨卻堅贊(正法幢)

10、珠康巴·格勒嘉措(樂善海)

11、普覺·昂旺強巴(語自在慈)

12、雍增·益西堅贊

13、貢唐巴·貢卻丹貝准美(寶教燈)

14、阿曼班智達

15、郭莽喇嘛

16、拉科·晉美稱勒嘉措仁波切

17、拉毛·雍增仁波切

18、洛桑陀美上師

介紹廣論功德利益

  第一個功德。所有佛講的無量無際的經藏的精髓全部包含在《廣論》裡面,所以說它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這是第一個功德。

  第二個功德。偉大的佛陀往下傳的深見派和廣行派,修行廣大派(和加持派)的所有的圓滿的教授都在這部《廣論》裡面。

  深見派方面,有關空性這方面的圓滿的教授也在《廣論》里。廣行派方面,六度萬行非常之廣,這個圓滿的教授也在《廣論》里。修行廣大派以及加持派方面的所有的教授也都在《廣論》里。

  第三個功德。我們所有的凡夫,在逐漸地達到佛的果位過程中,首先是下士道、中士道,然後進入上士道,因般若乘,果金剛乘,然後達到遍知一切佛的果位,這樣圓滿的教授也是《廣論》裡邊的。

  比如說我是個下士道行者,那我們下士道根基相應的法也是在廣論裡邊;如果你是個中士道行者,中士道的根基相應的法也是在廣論這裡;假如你是個上士道行者,上士道根基相應的法也是在廣論里的。

  不同的就是分成三士道的根基來講的,所以非常非常殊勝。這麼好的非常難得的法,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學。過去沒有認真去學的話已經是太可惜了,那麼現在有這個機會了就一定要把握住。

班規介紹

  請所有學員仔細閱讀,依教奉行。如有違犯者,將視嚴重程度給予警告或立即移出。

  1、每3天由上師開示1節《廣論》課題,解脫智光林提供上師廣論視頻,法師講記等資料供參考學習。

  2、請依據當前《廣論》課題以語音分享,課題分享時間約10分鐘(不超過15分鐘),禁止分享非《廣論》內容。

  3、學員必須參與每節課題的分享,新入班學員3天內分享,無故連續三節課題不分享者直接移出。

  4、分享前後以簡短文字說明 [申請排隊] [課題節數]及[分享完畢]。

  5、如需請假,請在班級以簡潔文字申請(註明請假期限),原則上假期不超過7天,期滿後必須補交所落課程。

   6、不可發布與課程無關的文字,語音,圖片,禁止化緣,商業廣告,買賣,經商,募捐籌集善款和宣場其他道場以及鏈接(管理員工作除外),如有問題請私聊管理員。

  7、未經上師開許,不得邀請他人入班,嚴禁擅自創建由同一壇城道友組成的各種網路群組,如有違犯者立即移除。

  8、請將個人群名片設為 [所在地+法名/姓名] 格式,盡量以本人照片為頭像。

  9、請按時參加妙吉講堂上師開示的《廣論》直播課程,未有事由不參加者,給予警告,三次以上班級通報。

  10、凡是謾罵、侮辱、誹謗大恩根本上師及妙吉寺僧寶的學員,各班級主管義工一經發現直接移除!然後再向上師及監管組彙報!可以「先斬後奏」!但各班級的監管義工事後得與之溝通了解具體情況……

  11、凡是妙吉寺解脫智光林【廣論】班及各個義工團隊之間一經發現違犯《十四根本戒》,尤其是互相誹謗、謾罵等行為,不論其出自何種原因直接移除義工團隊及班級。

如何分享

一、課程:

  《廣論》班的課題是每三天一節課,需要班內的學員在三天之內在廣論班級完成本節課題的語音分享。

二、如何分享:

  學員分享的內容可以參考洛桑陀美上師的《廣論》講記視頻,日常法師講記、智敏上師講記以及學員筆記、學員分享音頻,這樣可以便於學員更好、更快地融入《廣論》學習當中。同時要深入去理解、思惟《廣論》的要義,把《廣論》與生活相結合,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體會。由於新學員剛開始分享會有點難度,所以前三節課可以根據學員筆記或是善知識講記進行簡單的分享。但是三節課以後就絕對不要原封不動的照著講記去讀,否則的話是得不到《廣論》真實的功德利益,也不會有所進步。

三:分享

  由於班內的學員較多,所以準備分享時需要排隊,等其他的學員分享完畢後,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將申請分享《廣論》卷幾第幾課輸入到群內(圖一),然後進行語音分享,為了使分享時更加如法消除違緣,在分享前首先需要語音祈請,祈請完畢再進行如法的語音分享,整節課分享完畢需要語音迴向然後將「分享完畢」以文字的形式輸入群里(圖二),便於下一位師兄分享。

(圖一)

(圖二)

分享前的頂禮發願的重要性和含義

  我們語音分享本節課內容之前,首先要「頂禮、發願」。大概內容如下:

  頂禮上師三寶洛桑陀美上師傳授廣論

  頂禮本師釋迦摩尼佛

  頂禮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頂禮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

  頂禮歷代傳承祖師大德

  為了度化如母一切眾生,發無上的菩提心。為了度化如母一切眾生,今生要好好的發願,認真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要義通達、圓滿無礙。

頂禮含義為:

  頂禮是禮儀。就像我們世間一樣,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禮儀。佛法同樣也是如此,我們分享《廣論》前先要頂禮上師三寶,對三寶恭敬,這本身就是一種禮儀。

  頂禮上師,上師現在代佛傳授我們殊勝的佛法,是親自傳教的人,恩重如佛,所以首先頂禮上師。

  頂禮釋迦摩尼佛,世尊為佛教教主,佛法之源,故頂禮。

  頂禮也能引發信心。對上師三寶進行頂禮,我們對此就會產生信心。也有顯示吉祥之意。通過頂禮文殊師利菩薩、佛法僧三寶等,就是讓我們了知,實際上,以上師三寶為頂禮對境,這是最吉祥的。除此之外還表示有傳承。自己這個法源自於何處呢?所以,頂禮自己的上師,或者頂禮文殊師利菩薩,這本來就表示有傳承,有法的依處。我們要做到憶念恩德,佛法有它的傳承、有它的源頭,這就要飲水思源,憶念上師三寶的恩德。

  分享前在此頂禮也是祈求加持護念,消除障礙,成辦順緣。之所以頂禮,就是要祈求上師三寶佛菩薩的加持,在學修的時候,能消除一切違緣,成辦種種的順緣。

  追隨聖者,造福自他。因為這樣頂禮,會使自他憶念上師三寶、文殊菩薩等,這本身是追隨聖者的一種芳規。另外,使自他都憶念聖者,這也是令自他培植極大的善根福報。

 頂禮之後「發願」。大概內容如下: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為了度化一切如母中眾生,發無上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如母眾生,今生要發願,發大願認真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要義通達圓滿無礙。

發願含義為:

業的力量根源於人心的作用,我們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要實實在在地從改變自己的業開始。而要改變業,其核心就是從改變內在的心理狀態開始,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如果沒有發菩提心,我們所修行的一切善業,頂多是個人天果報,福報盡了還是要墮落受無量苦。但是發菩提心了就不同了。把我們的一切善業福報,迴向到法界眾生,迴向到菩提,則有無量無邊功德利益,令自己不墮落,逐漸解脫成佛,這就是發心的含義。

分享後迴向的含義和重要性

  大乘佛教尤其注重「發願」與「迴向」,二者皆為生起「菩提心」之修法。「迴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迴向之說甚多,茲根據諸經記載,將迴向種類歸納成六種:

1.回事向理。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理體。

2.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最高無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

4.回小向大。將自覺自度的小乘之心,迴向轉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善根福德雖少,以歡喜心大迴向,善攝一切眾生。

6.回劣向勝。將隨喜二乘凡夫之福,迴向欣慕無上菩提。

  迴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迴向的對象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而迴向怨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迴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所以一念迴向心,為菩薩一切行中推為上首;因此,無論修什麼行門,做什麼功德,皆應迴向。

佛經中有關「迴向」的經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複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地藏菩薩本願經》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

《月燈三昧經》(三摩地王經)

童子。是以菩薩摩訶薩。為欲樂求是三昧故。應修善根。行於法施。或行財施。以此檀度。以四種迴向而迴向之。何等為四。一者過去諸佛善巧方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我亦得是善方便。以此善根迴向菩提。是名第一迴向。二者於善知識所。聞說如是善巧方便。受持讀誦而修學之。以此方便。令我得成無上菩提。願我長夜恆得值遇。以斯善根而迴向之。是名第二迴向。三者願我所得資財。共一切眾生受用。以此善根而迴向之。是名第三迴向。四者願我己身一切生處得財得法。攝護利益一切眾生。願我常得如是之身。以此善根而迴向之。是名第四迴向。童子。以此四種迴向。應以一切善根而迴向之。

《大寶積經》

複次,舍利子,云何名為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圓滿,便生欲樂,乃至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舍利子,如是義者,當知即是迴向菩提。何以故?由迴向菩提,所有善根無復失壞故。所以者何?以彼菩薩不依三界而發心故。舍利子,若諸菩薩不依三界修習善根,又復迴向一切智者,當知所有一切善法,則為究竟,無能有盡。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正勝。

洛桑陀美上師相關開示:

  我們現在每天都做件善事 ,怎麼去做,就是將我們現在《廣論》班級裡面聞思、分享的功德,每天迴向給海內外的高僧大德、善知識們,他們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迴向就像是將我們累積下來的功德,鎖到箱子裡面,然後把鑰匙自己拿走 ,我們迴向完了之後,這個就不一樣了。

  不一樣在哪裡?沒有迴向之前,我們不能發脾氣。前面講過,一切善的功德來自什麼地方?慈悲心。我們有慈悲心,做很多善事,包括為了度化一切眾生,我們去聞思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這些都是善的根源,由慈悲心引起的。還有一切惡的根源是嗔恨心,有嗔恨心的人脾氣暴躁,還有嫉妒心。慈悲心與嗔恨心這兩個是對立的,由嗔恨心所造下的惡業,它的力量非常大,反之如果為眾生髮無上的菩提心,以平等心對待一切如母眾生,不起嗔恨心,發自內心的慈悲,增長無量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就更大了。

  那你再想一想,有嗔恨心發脾氣的話,一念之間火燒功德林,不但是今生的功德累生累世的功德全部毀滅了、燒掉了,那多可怕啊!所以說絕對不能發脾氣,一定要去修忍辱,怎麼對治嗔恨心,不發脾氣,去修慈悲心來對治,對治的方法很多,大家再去想一想。還有那我們發脾氣的話,有沒有罪過,當然有,自身的功德全部沒有了,而我們已經迴向的功德就如同鎖在箱子里,生生世世直至達到菩提果位之前,這個功德一直存在。

  又如同一滴奶水融入到大海裡面,除非大海乾涸,否則這個功德永遠存在。所以說我們從今天開始,每時每刻都迴向發願,做了一點點善事,哪怕自己的起心動念當中善的念頭也及時迴向,迴向完了以後再去做事情,這個非常重要!大家這方面欠缺,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迴向功德就象在銀行里存錢一樣,有利息可以增長的。除非銀行破產或者說倒閉了,那連本帶利就都沒有了,但是迴向的功德永遠存在,它沒有什麼世間的破產,所以說迴向非常重要!大家懂得了迴向的教理,我們就可以迴向給自己的上師法體安康、請轉法輪,還有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如母眾生等等都可以迴向。

迴向文:

願我所做一切善功德迴向今生父母養育恩

廣大眾生怙主諸上師 走進壇城金剛諸道友

所有冤親債主得解脫 無數肉奶充餐共役使

一切業力罪障盡消除 眾生速得成就終圓滿

頂禮供養懺悔諸罪業 隨喜祈禱請常久住世

盡我所有積集少善根 一切功德迴向大菩提

讚歎祈請尊者之力故 吾等無論居於何方所

貧窮疾病戰爭悉平息 宏法吉祥祈會俱增勝

法王宗喀巴 聖教日興隆

違緣俱消滅 順緣悉增長

自他三世善 迴向二資糧

無垢亦無染 法炬常明耀

不要機械的讀廣論原文

洛桑陀美上開示:

  我發現有些廣論班級的學員,在分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出現了這樣一些問題:大部分人只是在讀智敏上師及日常法師的講記,或者是只讀學習筆記,沒有進講堂聽課、學習,也沒有自己去思惟思考。

  我們說讀誦《廣論》原文、或者是善知識們的講解,都有功德。聞有聞的功德,思惟有思惟的功德,修有修的功德。學習筆記也是一種參考,但是別人的見解並不是你的見解,應當要有自己的思考。

  請問問自己,學習《廣論》停留在哪個階段?是抱著求法的心在學習,還是只是敷衍了事、為了完成任務呢?

  能夠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非常殊勝的。但是如果在分享的時候只是嘴上在念、心裡打妄想,昏沉、掉舉,左耳進右耳出,這樣的學習態度,無法生出功德利益。

  對於剛剛接觸《廣論》的弟子們而言,可以參考善知識的講記,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廣論》學習當中。但是有些弟子已經學習《廣論》很長時間了,如果還是在讀講記,真的是說不過去,學習《廣論》這麼長時間,還是沒有深入去理解、思惟《廣論》的要義;沒有把《廣論》與生活相結合,沒有融入心相續當中,到現在仍舊是「門外漢」,還在門口轉來轉去、走馬觀花;自己沒有一點學習心得和體會,只是為了分享而分享,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應付自己,應付上師。

  如果這樣心不在焉地學習《廣論》,不去認真的思惟,自性上生不起對《廣論》的定解,達不到《廣論》的高度,就得不到《廣論》真實的功德利益。

  真的修行不能又怕累、又怕苦,什麼都不肯付出,那最終什麼也不會得到。有些人一會兒想學,一會兒又不想學,而且學習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魔障重重,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得到《廣論》的功德利益,是福德資糧不夠而導致的。

【吉祥法訊】妙吉寺 新年吉祥 佛事開始報名啦!
推薦閱讀:

【轉載】重新定義班級:當下班主任提升工作品質的支點
治標不治本,班級不會穩」
我們的班級體——我校六年二班
分享武漢紡織大學附近最適合班級活動露營的地方
八年級一班班級公約

TAG:分享 | 班級 | 介紹 | 聞思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