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遙不可及,藝術觸手可得,零基礎如何學習工筆畫?看這裡

國畫講堂——工筆

工筆畫中

線條是骨架,是靈魂!

是中國畫中筆墨情趣的重要體現。

我個人覺得,西方繪畫藝術都這麼發達了,可惜還是沒達到宋代時中國繪畫藝術的境界。

宋代,繪畫就從服務神、帝王里解放出來了,線條也可以獨立成為審美(文人騷客的黃金時代),西方 19 世紀才有,差不多晚了 1000 年。

?

?

不過

對比藝術形式的孰優孰劣沒有意義

只是站在某些角度來看,確實各有千秋。

由於毛筆的特性(墨分五色——濃、淡、干、濕、焦,剛柔並濟)

?

所以一筆就能體現出豐富的層次,並且還能表現出線條的

彈性、力度、節奏

空間、虛實、質感

均勻、流暢、停頓

?它所創造出來的線條,在所有繪畫藝術中,是表現力最強(沒有之一),也是相對最完美的。

也因為門檻較高,所以你有可能三五個月掌握水粉素描,可是國畫,特別是寫意畫,沒有個三五年是無法完全入門的。

但是取法乎上,得道其中,取法乎中,得道其下。

當你具備了國畫基礎,掌握其他形式的繪畫藝術也是很快的

毫無疑問,用筆中國畫無疑是最講究的,毛筆能用好,其餘畫筆 so easy.

國畫教育

從事藝術教育的過程中,看了很多網上的講解和書籍(也瀏覽過很多公眾號文章),令我很疑惑的是,很多都不專業!有些甚至帶有根本性的錯誤,這也是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一大原因。

我小接受正統的專業國畫老師訓練(3歲學習水粉,5歲學習國畫書法至今),也並不是說我畫的就有多好,而是強調我接受了較為科學,體系較完整,實踐經驗較長的國畫教育。

為什麼說不專業呢?

?以此系列教程的為例

?

出版社為了適應當今的社會節奏,速成是核心,沒有對比正確技法。這樣很容易把讀者(學生)帶入歧途,老人畫著娛樂一下可以,小孩年輕人千萬別學。

國畫的教育學習如果引導方法不正統,很有可能會學到「一身習氣」。

(此話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學習畫畫以來見到了身邊太多血的教訓,路子不對終身難棄)

乾貨!乾貨!

在此推薦一本比較好的書籍,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理論,比較容易讀下去。

?《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 》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作者:于非闇

這本書圖文並茂,印刷質量也非常高,作者本身就是工筆花鳥畫的一代大師。

用第一人稱自述的形式詳細講解了工筆畫的各種流派,起源等等,值得一看。

當然也不是說你非得練個十年八年才能畫國畫,只要對症下藥,也可以很快入門(完全入門掌握全部國畫類型道阻且長)而不至於走彎路。

想快速正統的學習工筆畫該如何對症下藥呢?

一.線條

如何練習線條」這個問題大多是強調「多練習,這個大道理人人都知道,關鍵是怎麼「練」?

如果只是拿著毛筆一遍遍畫,一遍遍臨摹,畫再多遍,也只是杯水車薪,要想針對線條練習有實質性的進步,那必須練書法!

書畫同源,不是空穴來風。

當然要是為了練線條就把楷書,草書統統上手,效率太低。

這裡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你要是想單純地提高工筆畫的線條能力,臨摹一本就夠了

?

唐 李陽冰的《三墳記》

這本字帖被譽為「鐵線條」,學他的字。

越寫的大,越寫的整齊停勻,越對繪畫有幫助

?

為了練習筆道的曲折轉換、粗細韻枯、使其更有氣勢、有斷續、變化多端。

我還曾臨摹過 唐 懷素的《自敘貼》

?

二.用紙和材料

( 1 ) 用紙:

臨摹一幅工筆畫,選用的材質要按照原畫的要求來,

原畫是絹本的,你就用絹本,原畫是紙本,你就用宣紙。

當然練習除外,臨摹特別是臨摹古代名畫時,用紙的不同,會對效果產生很大影響。

絹本:熟絹,生絹,粗絹,細絹,民國絹,一般用熟絹。

紙本:生宣,熟宣,半生熟,皮紙,蟬翼,工筆一般用熟宣或者蟬翼。

( 2 )用墨:

國畫無論工筆還是寫意,對墨色的掌握是要求極高的,不過對於初學者,市面上普通的一得閣墨汁已經夠了,更好點的就是紅星牌,日本玄宗等等。

越好的墨,工筆畫染出來的效果越透,漸變越容易把控,特別要注意的是,隔夜墨(宿墨)畫工筆時千萬不要用。

宿墨很難分染均勻,干後顏色會變暗,並且極難覆蓋,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畫了假工筆。

?

?

( 3 )顏料

初學者用馬利牌就夠了,要畫作品可以購買礦物顏料,這裡推薦蘇州姜思堂礦物顏料,比較細膩,顏色很正!

普通錫管化學顏料放一久顏色會變暗,有些甚至幹了就變色,還是挺慪火的。

?

?

?

( 4 )用筆

一般要準備3支勾線筆,幾支狼毫,羊毫和兼毫,工筆畫對勾線筆要求較高

市面上很多人造毛或者機制的毛筆,那種筆用一久就無法聚毫(筆尖分叉),掉毛也嚴重,容易開膠

毛筆還是建議買點好的,一支好毛筆,保存得當的話用個三五年沒問題

這裡推薦安微天工軒手工毛筆,性價比較高,用起來很順手

?

三.染色

1.分染

一支筆蘸墨(顏料),一支筆清水(一般用純羊毫)

先用有顏色的筆把需要渲染的部位平塗,未乾之前用清水筆把色彩拖開,形成濃淡漸變的效果;

?

2.水線

常用手法之一,就是分染時在緊貼葉脈線條或者邊緣處留出的一道空白,這條亮線就稱為水線,古代多用此法展示裝飾韻味,並能體現物體的厚薄和體積感。

?

圖片有點不清晰

不過大概幾種植物水線的留法都在上面了

特別注意荷葉是雙邊水線(它的葉脈是埋在葉肉中,凸用單邊,凹用雙邊)。

3.漬染

一種見筆觸的濕染法,色(墨)筆較干,略帶皴擦,然後用水筆趁濕點染,破開原有的色彩,漸變幅度較大,常見於破碎葉片邊緣的處理。

?

?

4.翰染

將一塊顏色向四周方圓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納此法,工筆牡丹的描繪中也會用到,牡丹多見於反面花瓣。

?

5.點染

先在筆上調好墨或色的濃淡(類似寫意三次蘸墨法),然後以一筆或幾筆點出形象的各個局部,常用來表現草蟲、小花、小草和枝梗等

?

這種方法畫出的工筆帶有寫意的靈動,更考驗筆法的精準

也會被用作背景的點綴

6.接染

用兩支或兩支以上的筆蘸不同的顏色畫出物體不同的深淺色相,然後用水筆或者另外的色筆趁濕潤將顏色融合在一起。

常見於沒骨畫法或者背景上比較虛一些物體的處理。

?

此法會使畫面濕潤自然,帶有水汽,朦朧的感覺

7.立粉法

點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長鋒筆飽蘸粉黃(藤黃加白色),也可略調一點膠進去。

色彩的濃度要非常大(將滴欲滴的感覺最合適),同時豎立筆鋒,緩慢點出蕊的形狀,濕潤時色彩會高於紙面,等幹了就會形成凹凸的視覺效果,很有立體感。

?

8.沖染法

現代工筆常用肌理手法。在熟宣上先塗上顏色,在底色半干時趁濕潤沖入別的色彩或清水、膠礬等。

利用水和色的交融,產生一種斑駁無序的自然肌理美感。

繪製老乾、坡石等處常用。同理還有「撞粉法」、「灑鹽法」。

?

如上圖所示,先平塗赭石,趁濕點入三綠,濃墨,頭青,

再滴入清水渲染聯接,產生嶙峋斑駁的效果。

9.沒骨法

直接用彩色作畫,不用墨筆立骨的技法叫做沒骨法。

分山水沒骨和花鳥沒骨兩種,沒骨用筆常見於寫意畫,工筆沒骨沒有線條的束縛,是另一番意境。

?

用水線代替植物筋脈,淡色勾勒,別具一格

10.絲毛法

工筆禽鳥羽毛處理常用手法。用長鋒勾線蘸墨或色或白粉等依照鳥類的羽毛走向逐根一筆一筆的畫出。

此法嚴謹細膩,真實自然,是工筆鳥類畫法的基礎技巧之一。

?

11.批毛法

工筆禽鳥羽毛處理常用手法。將硬毫(狼毫)毛筆筆鋒捏扁,呈扁平刷子形狀,筆尖蘸適合的墨色,依照鳥的羽毛生長結構走向一組組畫出,適合中等體型禽鳥的繪製,注意毛可以交叉,但是不能結構錯亂。

?

基本常用工筆染法的都在上面了

以上也是比較正統的方法

現代還出現了很多「撒鹽法」「拓水法」等等

效果倒是絢爛多彩

但不建議學習,偶爾試試可以。

重點

四.作畫順序和重要技法

上一節講了常見的工筆畫11種染色筆法,下面主要說作畫順序(個別情況有所不同)

(1)雙鉤

?

這裡要特別注意:鳥一定要用淡墨,非常非常淡,初學者畫竹子也不要用這麼深的墨色,少量多次,不要一蹴而就。

(2)統染

用淡墨對物體進行大範圍分染或平塗(視不同情況而定),除非是完全沒有墨色的物體,如淺色花草(荷花,紅牡丹等等),否則一律先用淡墨打底。

?

顏色一定要談,這個已經差不多是第15遍上色了,需要強調的是;

1)留出水線。

2)千萬不要把墨和顏色調和在一起染,墨、色要分開,一步一步渲染,如果混在一起,就沒有層次感,而且很容易染臟。

還有一種畫法是摒棄墨的使用(我記得好像是南宋的畫家首創),完全用顏料調和進行深色渲染,這種方法也行,但是也不會用墨和顏料混合。

除非你是高手想有不一樣的煙火,不然還是老老實實去按方法操作。

?

這個就是市面上常見的書籍,還是范畫。很不科學,很草率地用墨色混和來染(貌似也不是高手),結果葉子染得感覺很臟,沒有層次和空間感。

(3)分染

較小面積,較為細緻的分出層次和顏色,墨色上夠,就可以用顏料加以渲染,因為這一步之前已經留出水線。色、墨都互不混淆,畫面慢慢的就細緻厚重起來了。

?

?

(4)提染

分染接近完工時用顏料或墨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加深畫面稱為提染,會有畫龍點睛的感覺,濃淡適中就好。

?

提染時需要更加明確前後,明暗等關係,現代工筆畫還會在這一步加上光影等局部的透視感覺(誰說國畫不能有光影)。

至少我個人覺得這樣處理會很好看,也算是與時俱進。

(4)罩染

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這一步顏色也要很淡。

?

這一步和提染的步驟沒有絕對的先後,按畫面效果或者題材自行把握

(5)醒染

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類似於提染,但區別是提染可以顏色較深,這一步還是用淡色或中(淡)墨

?

如上圖,下層葉面略微發悶,反面葉子不夠亮,就可以用三綠加藤黃淡淡提亮反面,用墨色或花青加藤黃(青多黃少)渲染下層葉片。

美學小常識

一般情況下(無論國畫還是油畫)很少用大面積高純度單色渲染,比如只用曙紅或只用藤黃,原因很簡單,大面積純色效果給人感覺比較低級,混色較為豐富,也比較高大上。(設計行業通用)

(6)烘染

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同類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可用可不用,視畫面效果或臨摹標準而定)

?

這一步的目的更多是初學者用來修飾之前畫面的瑕疵,或者在某一種背景效果下才需要(雨天)

(7)復勒

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這一步才是正經的畫龍點睛,初學者到這一步,幾乎之前的雙鉤線條已經被顏色覆蓋得不完整了,需謹慎地用墨勾填,再用顏料順邊修飾。

?

這步完成後也就是成品了,如果你畫到這裡,就可以給自己鼓掌了。

欣賞一幅趙佶 宋徽宗的工筆小品,瘦金體我是相當喜歡,筆跡勁瘦又不失其血肉,也是工筆畫提款中比較適用的一種。

(背景渲染參考第三節染色筆法)

(*)襯染(反染)

這個很簡單,就是在畫紙(絹)的背面平塗顏料,這一步可以在打底前使用,也可以最後畫上,多見於花卉,在背面染色,色彩自然通透,也不會染臟。

?

這一次給大家分享了純乾貨,工筆畫的要素基本都有了,當然國畫藝術博大精深,還有白描18種技法,樹石皴法,落款布局等等,以後會陸續奉獻,愛畫國畫,喜歡藝術的你,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0基礎學Python之五:字元串(上)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 | 零基礎寫小說
零基礎繪畫教程—彩鉛《藍色妖姬》
零基礎大數據培訓從入門到精通學習路線圖
零基礎拇指琴教學,開篇文章督促自己完成吧

TAG:學習 | 藝術 | 房價 | 零基礎 | 工筆畫 | 筆畫 | 觸手 | 這裡 | 基礎 | 看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