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塵漫漫五十載——國產54式軍用手槍
揮動TT30/33手槍的А.Г.葉廖緬科。注意其手槍末端連接有一條皮質保險繩(又稱槍綱),繩的一端拴在使用者的腰帶上,以便在意外脫手時能循繩將槍迅速找回。這種設計在54式上也一直沿用下來。
作為讀者們最熟悉的國產手槍之一,54式同時也是一支頗具爭議的武器。儘管有諸多缺點,但並未妨礙它在國內順利地裝備和使用了半個多世紀,而它的原型——原蘇聯TT33手槍至今已誕生了70餘年。應該說54式的仿製起點是很高的,因為同時代的蘇聯手槍,沒有一支的綜合性能可以完全超越TT33,後者是用上世紀2、30年代技術所能造出的最實用和最廉價的手槍,是以低成本製造高質量產品的典範,是一支完全意義上的「戰鬥手槍」。
從一張照片的背景故事說起
題圖是二戰期間前蘇聯最著名的宣傳照,揮動手槍的英勇形象留給後人深刻的印象。1942年夏,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按「藍色計劃」向蘇軍後方挺進。6月12日,守衛在伏洛希洛夫格勒郊外的蘇軍第4步兵師已連續打退了德軍的11次進攻。攝影師M.艾爾伯特所在部隊的指揮官因負傷失去指揮能力,此時德軍在空襲後再次發動攻勢,形勢十分危急。第220連指導員А.Г.葉廖緬科挺身而出,站起來高喊:「為了祖國,前進!」帶頭向德軍發起反衝鋒。敵人的進攻被擊退了,但葉廖緬科卻在這次戰鬥中犧牲,艾爾伯特所拍攝的這張照片成為英雄最後的遺照。
設計師托卡列夫(1871-1968)
葉廖緬科手中的武器正是54式手槍的原型——前蘇聯TT30/33式7.62毫米手槍。前一個「T」代表生產廠家——圖拉(Tula)兵工廠,後一個「T」則是設計者Ф.В.托卡列夫(Tokarev)的姓氏開頭。托卡列夫的經歷非常獨特:他只上過2年小學,全憑天才與實幹,從鐵匠鋪學徒逐步成長為著名輕武器設計師;作為哥薩克他曾在沙俄軍隊中服役,並參加過一戰,但這些都並未影響到各級領導對他的信任,斯大林曾親自拍板蘇軍裝備由他設計的СВТ38型半自動步槍;1916年,他45歲時才開始從事設計工作,設計TT30時更是已年近花甲。
西方槍械史學家一般認為TT系列手槍的閉鎖系統參考了勃朗寧設計的柯爾特M1911手槍,但從外形上看,TT更象是去掉了手動保險、同時改用外露擊錘的勃朗寧M1903。托卡列夫的主要貢獻是根據國情,減化了設計和加工工藝,特別是改進了閉鎖系統,將槍管上方的閉鎖凸筍改為簡單的2條環形閉鎖槽,降低了成本,而且加工和維修更加方便。一些細節上也有改進,如彈匣底板可以拆下,而勃朗寧手槍的彈匣底板是鉚死的。另外,托卡列夫為該槍選用了與一種根據毛瑟7.63×25mm槍彈改進來的高初速手槍彈,並保持與衝鋒槍彈藥通用。TT30在1932年生產了首批1000支,1933至1935年間生產了9.3萬支,逐步取代了蘇軍原先裝備的納甘1895式轉輪和TK科羅溫手槍。1933年TT30進一步改進了擊發阻鐵、扳機和套筒座,定型為TT33,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的5年內製造了45.5萬支。戰爭期間生產步伐進一步加快,1941至1945年共生產78萬支,從而使得TT33成為二戰期間蘇軍使用最廣泛的隨身武器。
早期的TT30手槍,套筒後端防滑紋的式樣與後期的TT33明顯不同。該槍自動原理為槍管短后座式,閉鎖方式採用槍管擺動式,與M1911手槍均如出一轍,外觀上則與勃朗寧M1903手槍較為相似。
1951年以後蘇軍逐步以馬卡洛夫手槍取代了TT系列,但後者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仍得到了廣泛應用。除中國外,匈牙利、南斯拉夫、朝鮮、波蘭、越南等國先後仿製裝備,其中匈牙利仿製品稱為M48,南斯拉夫稱為57式,而朝鮮的則稱為68式手槍。
從「51」到「54」
相信很多人對54式手槍都非常熟悉,但如果提到此前還有一種51式手槍,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實際上51式和54式一樣,都是TT33手槍的仿製品,不過前者才是新中國仿造的第一種蘇式手槍。但為什麼同一種手槍會出現兩個「欒生兄弟」?這就與抗美援朝戰爭有關了。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指戰員在作戰前宣誓。中間的指揮員身上帶有國產的51式手槍。
解放之初,我軍使用的手槍仍是五花八門,從駁殼槍到左輪,有數十個品種,彈藥更難管理。朝鮮戰爭爆發後,統一手槍制式的工作迫在眉睫。在國內兵工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況下,最簡便的方法莫過於根據友鄰蘇聯的成熟產品進行仿製,不僅方便彈藥等後勤供應,而且可以得到現成的技術和設備支援。由於正式圖紙尚未提供,所以對TT33的仿製是根據實物測繪進行的。新產品於1951年定型,稱為51式手槍,同時還定型了配套的51式手槍彈。51式取消了TT33握把護片上五角星圖案周圍的「CCCP」字樣(蘇聯的俄文縮寫),套筒座後端左側打有槍號、生產年份和八一軍徽圖案,右側相應位置打有「五一式」三個漢字和廠徽。儘管是戰時應急生產,但51式仍生產了至少20萬支以上。
國產51式手槍。除部分標記等細節外,其餘均與TT33相同。
54式是51式的改進型號,因定型於1954年而得名,而這一年原型TT33在蘇聯已正式停產。54式與51式外形基本相同,但進一步完善了工藝,並有少許細微改動,如51式的膛線寬度是1.87mm,而54式從1.9mm至2.1mm都有,纏度略有減小,拋殼挺位置略為偏上,擊針尖則更為圓鈍。54式的編號位置與51式相同,年份標誌只保留後2位,取消了八一軍徽和廠徽,「五四式」三個漢字改為打在套筒頂部。
54式是我軍正式列裝的第一支國產手槍,從誕生之日起,即廣泛裝備我軍營級以下指揮員以及坦克兵、炮兵等特種兵部隊,同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量提供給國內公安、安全保衛部門使用,其間多次經受實戰考驗,以其性能可靠而深受信賴。54式從1954年一直生產到1987年,每一生產年度內槍號排列均以100萬支為一組,其產量之大可見一斑,加上生產廠家眾多,在國產手槍中絕無僅有。由於應用面廣量大,所以它是國內軍事愛好者接觸最多、也最為了解的一種軍用手槍。
槍號為32010001的國產54式手槍。從槍號可以判斷,該槍是1986年的產品。
一支毀譽參半的「問題槍」
54式是否能稱得上一支優秀手槍?是否是合格的軍警兩用手槍?這些問題曾引起過廣泛爭議。讚賞它的人認為它簡單可靠、精度好、威力大,批評它的人則說它笨重、停止作用不好、彈容量小、人機功能差,兩方都舉出大量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使人莫衷一是。實際上,客觀地評價54式,首先和最重要的莫過於搞清兩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它誕生的年代和用途。
54式的原型是上世紀20年代末設計的,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烙印,如材料、工藝以至外觀、彈容量,主要性能與同時代的勃朗寧、魯格等手槍相比,大體相當或略有超出,但經濟性和工藝性有明顯優勢,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綜合性能也是相當好的。事實上,TT30當年也是經過了與比、美、德等國手槍的對比試驗後,才最終勝出的。當然,54式作為TT系列的仿製品,保留了一些早期手槍的特徵,保險性能和人機工程設計上都比較原始,某些細節亦是如此,如槍套上的雙聯皮彈盒並非用來盛裝彈匣,而是存放零散子彈,取出後必須手工壓入彈匣。
54式手槍發射瞬間。由於配用的槍彈膛壓和初速較高,所以該槍的后座比較明顯,槍口噪音也很大。
54式的一大特點是槍彈初速高、威力大,是一支威力可與衝鋒槍媲美的典型軍用手槍,而後者正是它的設計初衷。國產50式衝鋒槍的槍管長度比54式長1倍多,但發射51式7.62毫米手槍彈時初速只比54式高60米/秒,槍口動能也相差無幾。54式的初速高達440米/秒,彈頭飛行到550米外仍有殺傷力,這在手槍中相當少見。另一種比較方法可能更直觀一些,54式的槍口動能相當於國產64式手槍的2.4倍、59式的1.9倍,是柯爾特M1911的1.03倍、伯萊塔92F的1.1倍……同時由於54式的口徑相對較小,因而彈頭的穿透能力更強,25米內能射穿3mm鋼板、100mm木板或350mm土層,發射51-1鋼芯彈時,可有效擊穿軟質防彈衣。作為軍用手槍來說,54式的這種威力適到好處,而作為警用時,就會產生過份穿透、停止作用差、易跳彈的缺點,不過這在對付憑藉車輛或掩蔽物頑抗的歹徒時卻有足夠的威懾力。高初速會帶來高膛壓、高燒蝕的弊端,加上成本限制,因此54式的槍管壽命僅有3000發,發射鋼芯彈時還會進一步降低。
54式繼承了蘇式槍械可靠性高的特點,特別「皮實」,對戰場上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強。全槍由槍管、套筒、復進機、套筒座、擊發機和彈匣6大部分組成,結構簡單而緊湊。由於全槍除了握把護板外全部為鋼製件,格外結實,空槍即重達0.85公斤,與同類手槍相比稍重一些,即使沒有子彈,倒握在手中的54式也是一件捕俘和抓捕罪犯時的厲害武器。54式的表面加工比較粗糙,有時新槍會因為毛刺而動作不靈活,必須修銼,而且因發藍或材料等問題容易生鏽。筆者曾親手試射過因未及時擦拭、連槍管內都長有紅銹的54式,射擊過程居然流暢如初,這種可靠性是當今許多國外名槍也望塵莫及的。狀態良好的54式還能安全發射比51式手槍彈威力更大的槍彈,包括毛瑟7.63mm手槍彈和裝葯增加約10%的捷克M48「加力彈」,但除震動、後坐力和槍口焰更大外,並不會直接造成事故,不過這是以犧牲槍支壽命為代價的。
54式手槍的缺口式照門。特點是左右偏差不會太大,但高低不易判斷,故彈著點常常偏高或偏低。同時這種照門較高,抽槍時容易鉤掛,影響出槍速度。
雖然能用54式打出好成績的人不多,但它確實是一支射擊精度較高的槍。之所以大家普遍認為它「難打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54式的人機工效較差,特別是它的握把上寬下窄,表面光滑,加上槍身沉重,很難保持瞄準時的穩定,不適合射擊比賽時打慢射。另一方面,雖然54式的「兩道火」比較明顯,分別約為2mm距離,有利於精確射擊,但其擊髮結構決定其扳機力很大,一般都在2.5公斤左右,比同時作為單動手槍的M1911大出60%,預壓扳機時往往感覺扣不動,到擊發瞬間卻變成了猛扣扳機,很容易打低,但有經驗的射手往往通過彎曲扳機簧片、將阻鐵尖部銼成梯形或將咬合部分拋光等方法減少其不良影響。54式的擊錘簧不是設在握把中,又是單排彈匣,因此握把寬、厚度適中,截面形狀、扳機到握把虎口彎位的距離等都符合中國人手型,但設計不合理之處也很多,如握把前端平直,表面又比較光滑,單手速射時上跳難以控制,容易脫手。54式的應急「指向性射擊」能力不強,因為其槍管軸線與握把之間的夾角為101度,手臂自然伸直時槍口偏下,必須向上用力拗著手腕才能指向目標,這樣一來不僅訓練時需要時時糾正,在緊急情況下「憑感覺打」時往往難以擊中目標,在幾乎所有現代手槍都非常重視指向性的情況下,用慣了54式的射手因多年積習,接受其它手槍反而更加困難。因此,在TT系列裝備後,蘇軍偵察兵仍保留使用了方便速射的納甘轉輪手槍。此外,54式採用缺口式照門,優點是結構簡單、反應快,缺點是不易判斷瞄準點的高低,不利於打出較小的垂直散布。該槍的照門比一般手槍高,因為有人會在拔槍時有意使照門刮擦腰帶等部位藉以上膛,以提高反應速度,但長期這樣做會磨損照門,使之瞄準時因產生虛光而影響射擊精度。當然,上述因素的影響都不是絕對的,使用者的射擊技術和對槍支的了解才是用54式打出好成績的關鍵。
國內手槍射擊訓練通常採用側身單手持槍的姿勢,優點是受彈面積小、利於隱蔽,但對於54式這種較重的大型手槍來說,單手難以保持槍身的穩定性,進而影響射擊精度。
54式最致命的缺點是安全性不高。該槍的保險方式為擊錘保險,上膛後以拇指壓住擊錘並輕扣扳機,擊錘自行進入保險狀態,此時擊錘位於擊發和待擊位置之間,扳機無法扣動,此過程需反覆練習才能確保操作無誤。解脫保險只須將擊錘向後扳回待擊位置即可。但在受外力作用或過度磨損時,這種保險功能極易失效,走火和滑機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為確保安全性,有時不得不將其空膛攜行,遇有情況再行上膛,可能耽誤戰機。54式常為人詬病的另一缺陷是容彈量少,當然與同時期的美、德制手槍相比,它的8發容量並不算小,比M1911甚至還多1發,但由於7.62×25mm手槍彈體型較大,改用雙排彈匣後握把的尺寸必然大到無法接受,因此改進餘地很小。而且因為結構上的限制,增設快速回閂、膛內有彈指示等裝置等比較困難,這些弊端對於作為警務用途自然是不利的。不過對於普通警察而言,配備手槍的自衛性大於進攻性,威懾性大於實戰性,真正遭遇時頂用的只是最初一兩發子彈,只要贏得時間,配槍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因此彈容量的問題並不十分突出。
54式的改進與出口
20世紀80年代後期,國內廠家為向美國等國外市場出口,設計和生產了一系列54式手槍的改進型號,包括54-1、M213和NT04型等等,針對54式的缺點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如為了滿足進口國的法律要求,從54-1開始,均增加了手動保險;M213則將口徑改成了西方國家通用的9mm貝拉巴魯姆口徑;NT04手槍改進了握把,保險和彈匣解脫鈕均可左、右手使用,同時縮短了槍管和槍身的長度,進一步增加了射擊穩定性。這些出口型手槍都沒有中文標誌,代之以英文的「Norinco」字樣(北方工業公司)和進口商的名稱。實際上在此之前,還有大批的54式曾走出國門,支援友好國家,這些手槍為隱蔽其來源,套筒上方以「M20」取代了「五四式」的標記,握把護板上的圖案也取消了五角星而只剩下圓圈,同時槍支號碼均以「N」開頭。
提供給友好國家的M20(左)和普通54式(右)套筒上方的標記
出口美國市場的54-1手槍。與原型相比,增加了手動保險。
在美國槍械市場上,曾經充斥著大批TT系列的仿製品,其中從中國進口的54式既有80年代以後生產的民用型新槍,也有淘汰下來的舊軍用槍,價格一般在數十到數百美元,屬於典型的質優價廉的產品。54式在美國也有一批忠實的擁護者,他們對它的評價是「只有曾經把生命託付給它的人才能真正地了解並喜愛上它」。但奇怪的是,對於美國市場上的54式來說,舊槍或帶有中文標記的產品普遍賣得比80年代後期生產的新槍要貴,其原因主要是舊槍多是早期產品或是在越南戰爭時繳獲的戰利品,具有一定歷史意義,是收藏品而非實用品。當然,1997年以後,美國政府禁止從中國進口軍用武器,雖然鄰近的加拿大仍在銷售新槍,但市場上的各種54式手槍由於來源有限,反而又緊俏了起來。
結語
托卡列夫在97歲高齡時去世,他當然不會想到,在自己身故近40年後,其設計仍會在中國繼續沿用。時至今日,儘管92式等新型手槍陸續定型,但大量54式還在國內部隊、武警和公安部門發揮餘熱,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並沒有全面退役的跡象,並且很可能將繼勃朗寧M1911之後,再次成為一支裝備時間超過一個世紀的世界級名槍。
54式手槍也是國產影視作品中出鏡最頻繁的手槍。圖為以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為背景的國產影片《閃電行動》劇照,主人公(右)的腰間佩有插在快套內的54式手槍,在影片末尾,主人公正是用它和僅剩的2發子彈巧妙周旋,最終擊斃了越軍特工頭目。
手持54式手槍、頭戴夜視儀的特警戰士,傳統和現代在他身上結合在了一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