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日孩子背書包上學的方式,談「圈養」和「放養」

不為權貴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

熱文.公益.資訊.時評.散文.雜文.小說.

原創投稿:615179937@qq.com

在我國的一些大小城市,乃至廣大農村地區,有一種怪現象,那就是你經常可以見到許多成年人,或是年輕的爸爸媽媽,或是年邁,步履維艱的爺爺奶奶們背著書包送孩子上去。而這些孩子們卻兩手空空,悠閑自得地走在大人的身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就是上學的不背書包,背書包的不上學。我們不妨看看下面的圖片,這些圖片是不是在中國各地都很熟悉?

對此有些人覺得,這沒什麼,可憐父母心,每個家長都會這麼做,孩子還小,就要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有的人覺得,書包有點沉,擔心壓著孩子不長個頭。總之,大人給孩子背書包能夠找出來一萬個理由。然而,小編卻對這種行為不以為然。雖然小編子在城市落戶後,也隨大流在送女兒上學的時候,也曾這樣幫女兒背過書包,但小編少年時期是在農村長大,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都是自己背書包上學,哪個時候的書包,也不見得比現在輕多少,當時還要帶中午的午飯,有時候還要帶幾斤重的老式算盤,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也沒有說壓著不長個,我好歹也長到1.74米,符合國人身高。

小編一直認為,替孩子背書包,這是一種溺愛的教育方式,如果從小就這樣不願意放手,孩子就會從小產生依賴心理,總覺得什麼事情都應該由大人代勞。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惰性,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孩子在獨立和創新上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

我們一些國人總是仇視和詛罵西方國家和日本,小編要說的是,你可以反美、敵視西方,恨日本、罵日本,但必須要正視中國和西方,中國與日本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特別是對待孩子教育的思維差距。中國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苦受累,處處想方設法為孩子營造一切。這樣培養的孩子就如同溫室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洗禮。中國的家長教育孩子如同圈養。而西方國家和日本對待孩子,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行為,從幼兒園開始,小孩吃飯排隊,自己拿盤子打飯,吃完飯自己排隊洗碗,從幼兒園開始,自己乘車去上學,自己背書包。就拿日本來說,許多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回國後,和我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難看到一個小學生家長每天背著書包送孩子上下學,更不會出現步履維艱的爺爺奶奶背著孫子的書包送孩子上下學。日本孩子從小就處於放養的狀態,他們長大了能獨立生活,獨立思考和創新,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而我國許多孩子到了大學校園都要父母陪伴,成為撒不開手的傀儡和奴才。我們可以看下日本幼兒園和小學生上下學的情景,與中國截然不同。

可能有些網友和家長會反駁我,說是中國的環境不安全,中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不能有任何閃失。但小編要說的是,借「安全」或其他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將孩子們的肉體和精神軟禁在狹小的活動範圍里是一種「成人本位」的、逃避應負的教育責任的行為——為了成人們的私心,將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當成了犧牲品。如此這般,安全是安全了,但孩子們卻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以及拓展自身創造力與思想活力的機會,本來應該是神聖的教育場所的學校也異化成了囚禁孩子們的現代監獄。

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其動力是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活動。獨立生活是兒童內在生命的外部表現。兒童喜愛獨立活動。對兒童來說,獨立活動往往比食物還重要。如果以強迫的、屈從的、被動的、靜止的所謂「紀律」剝奪了兒童活動的自由,則不僅扼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抑制了兒童的生命潛力,窒息了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且只能培養出反應遲鈍、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

魯迅先生在《華蓋集》里曾說:「不動,失錯當然就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錯不是更少么?我以為人類為向上,即發展起見,應該活動,活動而有若干失錯,也不要緊。惟獨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盤失錯的。因為他掛了生活的招牌,其實卻引人到死路上去!我想,我們總得將青年從牢獄裡引出來,路上的危險,當然是有的,但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險,無從逃避。想逃避,就須度那古人所希求的第一監獄式生活了,可是真在第一監獄裡的犯人,都想早些釋放,雖然外面並不比獄裡安全。」

放養的動物總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的教育應走出「圈養」的誤區,盡量拓展孩子們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範圍,而不能用「安全」等借口剝奪他們獨立活動的自由。

推薦閱讀:

日本借APEC力求緩解中日關係 接待細節下工夫-中日關係-中安在線-新聞中心
中日韓童顏豐滿女星PK(組圖)
中日之事,合久必惡,惡久必合
不同聲音的交鋒:中日經濟戰應該打嗎?
中日關係陰霾密布

TAG:孩子 | 上學 | 方式 | 中日 | 背書 | 書包 |